小儿腹泻是由于病菌感染、环境改变或者饮食不当引起的一种以腹痛、腹泻、甚至呕吐为主要特征的儿科常见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3.5次,其死亡率为0.51%。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对于小儿腹泻,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提高治愈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预防腹泻的复发。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四月2011~2013日四月收治的216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为促进患儿快速康复,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为预防小儿腹泻的再次发生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4月-2013年2月接收的,确诊为腹泻的216例患儿,其中男132例,女84例;年龄小7个月,大5.8岁,平均年龄3.1岁;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的腹泻诊断标准,其中病菌感染125例,饮食不当39例,生理性腹泻29例,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疾病23例。

  1.2 方法

  1.2.1 预防方法

  1.2.1.1 日常生活预防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防止婴幼儿受凉或过热;注意婴幼儿卫生,保持口腔、手及全身皮肤清洁卫生,并且饭前便后洗手,食具干净并消毒;食物避免过量或脂肪过多,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加强体格锻炼,适当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各种感染,小儿使用过的玩具和能够触摸到的家具,要勤用清水擦洗,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做消毒处理;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止患儿受到惊吓或者精神过度紧张,并且勿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紊乱,导致腹泻。

  1.2.1.2 饮食卫生控制 常言道;病从口入”,应该严格控制饮食质量,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在维持小儿正常主食之外,按时合理添加辅食,辅食以清淡、新鲜为主,并且防止过食、偏食。

  1.2.2 护理方法

  1.2.2.1 密切注意患儿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呼吸、血压和体温等,以便及时判断出患儿的病情发展程度;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如腹泻发生的频率、是否伴有高热等,以便准备好急救的药物、氧气等所有用具和用品;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电解质紊乱,如前囟膨隆和瞳孔变化,并且观察有无休克症状,为及时抢救做好准备。

  1.2.2.2 基础护理 患儿由于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及营养,应该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且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营养不良和脱水的发生;对于出现高热的患儿,应该按照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并且注意保持患儿床铺的干燥清洁;患儿的餐具注意消毒,并且注意保持患儿全身的皮肤清洁干燥,并且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注意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1.2.2.3 心理护理 由于小儿腹泻发病急,患者的临床表现表现出极度的痛苦,家长会恐慌、焦虑等情绪,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儿家属的病情,告知患儿疾病的发生和影响因素,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紧急治疗和护理;儿童也可能会出现恐慌等不良心理反应,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细致的心理安抚,减轻心理负担,积极治疗。

  1.2.2.4 健康指导 对于即将出院的患儿,应该详细的告知家长及患儿腹泻的诱发因素和腹泻发生后的基本急救措施。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会再次发生,应该指导患儿家长日后注意患儿饮食起居。

  2.结果

  216例腹泻患儿通过护理无一例死亡,全部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后,所有患儿均无见腹泻的再次发生。

  3.讨论

  婴儿期由于消化系统的功能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细菌感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消化系统的紊乱,从而引起腹泻,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脱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婴幼儿的内分泌系统、肝、肾等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差,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威胁到儿童的安全。据报道,小儿腹泻及时,适当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人的病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止腹泻的复发。在这项研究中,216例腹泻患儿通过护理无一例死亡,全部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泻,进一步证实了文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