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年龄25岁-82岁,平均年龄55.8岁,男性26例,女性14例,男女之比为1. 7 : 1。

  发病原因例死亡病例糖尿病肾病多14例,占35%,慢性肾小球肾炎例,占22.5%,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6例,占15%,多囊肾l例,占,梗阻性肾病l例,占2.5%,药物所致的肾病4例,占10%。

  血液透析情况病人在透析前均经过内科治疗无效,在开始透析前:血肌西干(975士,尿素氮(40士19)mmol/L,血透时|同2个月-68个月,每周透析2次-3次,3 h-5 hi次,脱水0.5 Kg-6 Kg。

  结果死亡原因本组40例死亡原因中以心力衰竭居首位有16例,占40%,其次脑血管意外&尿毒症脑病6例,占15%,电解质紊乱3例,占7.5%,上消化道出血6例,占15%,肺部感染5例,占12.5%,,并发恶性肿瘤全身衰竭4例,占10%。

  心力衰竭原因在40例死亡病例中因心力衰竭死亡33例,所有患者,心脏均增大、血压均升高,透析问期体重均增加。

  讨论资料显示:心血管并发症是目-前尿毒症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心力衰竭为常见,这与文献报道相符III。本文资料也显示死于心力衰竭的病例其心胸比率增大、血压升高,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因此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要合理选择透析方法与时机,有效控制血压和水铀确留,另外预防心包填塞也是防治心血管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的首要措施,心血管合并症与血透前患者的机体状态,透析方法的选择及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等有密切关系,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首先要使病人达到充分有效的透析,控制好干体重,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小子干体重的为宜,每周透析时间12h-15h;及时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g调整血压至安全范围(20.0/12.0)kPa以下g避免过快过量超滤,以防止血液动力学改变过剧而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与尿毒症引起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有关。电解质紊乱中以血押、钙和镑的异常所致心律失常多见,如严重高血饵、低血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律失常。第二,与患者合并的心血管疾病有关,如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

  推荐阅读:《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而尿毒症对心血管的继发损害突出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冠状血管硬而尿毒症对心血管的继发损害突出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冠状血管硬化、心肌功能紊乱等器质性病变,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进入维持性透析前已存在,其增加了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异常,产生电不稳定性,从而引起心律失常。而透析过程中超滤量使透析前后血容量急剧变化,对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及血压、血管活性物质产生极大的影响,更易诱发心律失常lei。发生心律失常时,要判断其是否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如偶发的室性、房忡,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一般不作为治疗对象。若山现多源性早博、二联律时,因患者症状明显或导致了心肌缺面1、心力衰竭需要进行治疗。伴有缺血性心脏痪患的患者,要优先治疗,首先是治疗诱因,其次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同时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控制高血压,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以及心肌营养,有助于控制心律失常。维持·性透析病人易发生急性脑血管病,其诱因主要有:高血If;血液透析使用肝素致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时间延长号糖尿病; 91、伤等。维持性透析病人并发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依赖头颅及核磁检查,治疗具有特殊性,急性脑血管病时已存在脑水肿、颅内压高,而透析清除毒素,{吏血浆渗透压下降,由于血脑屏障作用,脑组织仍呈高渗状态,水分进入脑组织,加重脑水肿致病情恶化。此外血液透析使用肝素抗i疑也易加重颅内出血,因此并发急性脑血管病时应首选腹膜透析治疗。如病人不宜腹膜透析必须血液透析时,可选择体外肝素或无肝案透析。电解质紊乱也是透析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电解质紊乱影响神经肌肉兴奋牲,使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及严重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所以加强透析患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监护,及时纠正已发生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可以避免因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的忘;外,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十分必要。本组7fJiJj主析患者因消化退出血死亡,因尿毒症病人易有消化道浅表和膜损害,如果存在水铀j猪留,消化道粘膜水肿就更增加了出血的危险,另外透析中使用肝素可以通过免疫机制诱导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影响凝血功能.这些均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故血液透析使用肝素应严格掌握剂量。本组资料显示肺部感染也是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长期透析病人免疫力减退,免疫力下降易发生细菌、病毒感染反肿瘤的发生。故透析中加强支持疗泣,增强病人免疫力,充分透析,并且对己合并感染的患者要尽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仍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透析方法,提高透析质量无疑会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