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作家,没有不重视文章修改的。两干多年前的苟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写《光与生命》,反复修改9遍,一直到他认为每个字句都完全表达了自己的本意,才正式发表。美国海明威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才后付印。作家巴金说:写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来弥补自己作品的漏洞。由此可见,修改是论文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一、认识过程的艰巨性决定了修改的必然性

  要求大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来阐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论文是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认识它不容易,反映它更是困难。因为,这种困难一方面来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矛盾有一个逐渐暴露过程,它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另一方面这种困难来源于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有个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不够深刻到比较深刻的过程。而且人们对研究成果的反映也有个由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过程。写论文就是对研究成果的反映,在从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转变过程中就必然有一个修改的环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由此可见,修改文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写论文,从本质说是一个认识过程,它包括由客观事物到人的主观认识的意化,过程和从主观认识到书面表现的物化过程。在意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意不符物,即主观认识未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而在物化过程中又容易发生言不达意即写成的文章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作者的观点。因此,在写论文过程中,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至少可以减少失误和克服不足。正如作家老舍所说: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

  二、修改是论文写作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