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质文献,并不是阅读一遍,get作者研究思路了就能放过它,深入挖掘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值得推敲学习、举一反三的地方,可以帮助到自己的实验研究。以下分享小编的阅读经验。

医学SCI写作干货|文献阅读经验

  01关注追踪作者

       文献作者(主要是一作与通讯作者),尤其是通讯作者(如下图),是某个领域的建树学者,追踪这个作者的研究动态,根据其研究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思路并挖掘更独特的创新点,可以避免自己走过多的弯路。

  切勿等实验做了一大半了,发现自己的研究和别人雷同,创新性不足,再做改动会很耽误时间。

  02注重摘要

       摘要是每篇文献的窗口。众所周知,想知道这篇文献对自己有没有帮助,首先就看摘要中的结论,这是快筛选文献的方法。

  多数文献阅读只需要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一般不精读文章,读完摘要后,看一下后续的Figure及Title基本能掌握大部分的文章思想。

  03精读Introduction与Disscussion

       精读文章,首先就是要了解文章的主线逻辑,文章中所有的图表都是按照这个主线逻辑开展的,就像是故事的主线。

  当我想快速了解某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或研究进展时,我会从“Introduction”入手,查阅文章引入的参考文献,从一个知识点逐渐扩展,读个十多篇,基本就对这个领域有一些认识了,这个方法会比读review更麻烦一点,但相应的,你了解的知识点会比读review更广。

  Disscussion是对每个研究结果的细致总结。阅读多后你会发现,在disscussion部分有很多好的英文句型,我经常会记录下来,之后写文章可以备用。这里的记录,不要只是单纯的句型记录,好将句型的出处标注清楚,以便于日后查询,需要引用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04泛读Method

  当遇到一个实验结果或者实验技术手段很晦涩难懂时,不必花太多时间研究,除非你想应用这个技术。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科学研究也需要适当的跟上“潮流”;很多文章研究思路其实并不够创新,但却可以被影响因子高的杂志接收,是因为文章应用的实验技术很先进。

  常用一些常规的实验技术是不够的,更先进高级的技术可以将你的文章拉开一个档次。

  05归纳总结

  不管是泛读还是精读文献,读完后回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能够复述出来,这篇文献才算过关。

  除此之外,和师兄师姐或同事定期对文献的讨论也很重要,即便是非正式的一起讨论,也会加深你对文献的理解和印象,这里的讨论好是critical reading,即使是很权威的杂志,文章也不是完美的,考虑逻辑是否严谨?数据是否可靠?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你是否能在这篇文章的论点基础上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