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时间:2019-10-10 09:16:40 来源:未知 浏览:249

  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曾小咩①

  【摘要】目的:探究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试验组儿童则应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接种中的配合度及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儿童接种中的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0.05)。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时采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接种配合度,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助于接种工作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儿童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配合度

  doi:1 0.1 4033/j.cnki.cfmr.201 8.20.0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8)20-0116-02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afety Vaccination in Children's Vaccination/ZENG Xiaomie.//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18, 16(20) : 116-117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afety vacc.ination in children's vaccination.Method: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128 children who were vaccinated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64 case.s eac.h.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while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afety vaccination.The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after inocul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mups.Result: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after inoc.u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of safety var.cination in c.hildre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children's inocula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inoculation, ancl he fno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oculation work,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Safety vac,cination care; Child vacc,ination; Adverse reactions; Coordination degree

  First-author's address: Huli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li District in Xiamen City, Xiamen 361000, China

  随着当前新生儿数量的不断增加,儿童总数相对增多。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弱,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下,很容易被病菌侵袭,从而诱发一系列疾病[1-2]。为了避免儿童出现传染病,当前国家提倡预防接种。可以说,预防接种是现代常用的一种疾病免疫方式,其主要方式是应用疾病疫苗在国家相关规程的规定下,由相应的医疗人员对适宜的对象进行接种,从而提高个体对于该种病菌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降低疾病发生的效果[3-4]。而在儿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其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可能会使得儿童接种后存在不良反应。针对该种现象,临床提出以护理干预来对其进行降低。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是一种基于当前儿童预防接种中所包含的危险因素,所提出的针对性保障措施。通过该种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预防接种中儿童的排斥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儿童与家长的满意度和配合度。本研究针对笔者所在医院儿童预防接种中,运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具体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2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9岁儿童;(2)儿童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1。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2)儿童认知功能障碍;(3)患者精神疾病。按照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4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中包含男38例,女26例,年龄19岁,平均(4.1±1.8)岁;试验组研究对象中包含男39例,女25例,年龄1~8岁,平均(4.2±1.7)岁。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上级单位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并且指导其在接种过程中应当的作为,在接种完成后,就儿童可能发生的事项进行对应的叮嘱,并且告知其应对策略。

  1.2.2试验组应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策略,具内容如下:(1)在接种之前,护理人员必须要对需要接种的儿童的家长进行接种意义和作用的普及,并且适当的发放资料,提高家长对接种的配合度;护理人员可以适当地对家长进行提问,保证其已经明确接种的相关信息,同时需要对儿童的状况进行适当的安抚,部分儿童在医疗环境之中,会显得格外的激动,这也需要护理人员和家长配合对其进行疏导,以避免其哭闹所诱发的系列反应。(2)在接种时,护理人员与家长需要进行配合,部分儿童对于打针有着一定的恐惧,从而使得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排斥行为,如果没有预见到这些行为,且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很可能会对接种的进程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针头遗留等现象;同时,在接种时,需要确保相关设备的消毒处理合格。(3)在接种之后,护理人员与家长必须要建立对应的沟通渠道,并且告知儿童在接种后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同时叮嘱儿童在接种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部分疫苗对食物的要求较高,在儿童接种后,也需要对某些食物进行一段时间的忌讳,例如,存在一部分疫苗,在接种后可能会诱发儿童腹泻,护理人员在接种后,必须及时告知儿童家属,控制其在接种后7d内油腻食物与高纤维食物的食用。(4)接种后不良反应处理,如果在接种后,其诱发不良反应,需要针对具体症状进行合理的处理,以症状观察、多喝热水、加强保暖等基础措施为主;如果1~3 d症状无缓解,则应当立即就医诊治;部分儿童在进行接种后,可能会存在进针口的红肿,这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热敷处理,一般来说,其水温保持在40℃~50℃,并隔一层布进行热敷好,热敷时间在10~20 min。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儿童在接种中的配合度,其可以分为完全配合、部分配合、不配合3个层次,配合度=(完全配合+部分配合)/总例数×1000/0。同时,观察其在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现象,主要分为:腹泻、呕吐、红肿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o/o)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儿童接种中的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接种配合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 完全配合 部分配合 不配合 配合度 不良反应
试验组(n=64) 39(60.94)  21(32.81)   4(6.25)  60(93.75)   5(7.81)
  对照组(n=64)   29(45.31)   19(29.69)   16(25.00)   48(75.00)   19(29.69)
    P值     <0.05     <0.05

  3讨论

  随着当前新生儿数量增加,儿童成长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其机体处于发育之中,免疫力相对较弱,在相对复杂的生活环境下,很容易被病菌所侵蚀。同时,儿童在上学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处于流动人口较大的环境中,如果其中存在患病者,就可能会形成传染现象。严重时,还会诱发大规模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儿童的成长和发育,临床对于0~12岁的群体提出了预防接种这一保障措施81。从某个角度上来说,预防接种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前在儿童的体内植入某种抗体,从而使得其对于该类病菌的抵抗力增强,患病可能性降低。

  目前,我国已经将儿童预防接种作为保证儿童成长的必然性措施。从幼儿出生至其成长到某个特定的年龄,都必须要定期接受疫苗接种。且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在接种疫苗后,能够有效降低相关疾病30%400'/0的发病率9-10]。尤其是在当前,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病菌的耐药性增加,及时接种疫苗,能够更好地防治病菌。但是在接种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儿童自身的年龄阶段特征以及操作人员的某些缺失或者家长的不合理举止等,造成接种风险。针对接种中存在的风险事件,提出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既能够保证儿童在接种过程中的配合度,又能够预防和处理接种后存在的不良反应,从而使得儿童健康得到保障,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11-12]。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采用的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相较于对照组所采用的常规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稳定儿童在接种中的情绪,提高其对接种的配合度,也能够降低其在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儿童预防接种时,对其运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接种配合度,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助于接种工作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了了,宋曦,蔡雅君,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Q16,25(12): 173-174.

  [2]朱丽娟.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 134-135.

  [3]程曼君,连庆华.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 1503-1504.

  [4]冉丽霞.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0): 239-240.

  [5]苏秀红,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 289-290.

  [6]王德芳,护理干预在疫苗安全接种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21): 67-69.

  [7]杨兰芳.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管理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18): 74-75.

  [8]栾影.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原因允析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 157-158.

  [9]张海燕.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 210-211.

  [10]昝菊红,刘春娟,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7,7(29): 310-311.

  [11]刘文洁.分析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6): 238-239.

  [12]王国华.护理安全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6): 196.

相关推荐
  • 内质网应激与溃疡性结肠炎

    医学论文发表医学论文……

  • 小檗碱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小檗碱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苏王志斌王跃仝令畅王荣美李玲张立超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及微 生物有关。小檗碱是黄连的主要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炎。近年来研究发现……

  •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雅琳、占强 摘要: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是一类具有典型锯齿状形态特征的病变,因其具有恶变潜能,近年来学者们 对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虽然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变的基础研究较多,但临床研究不多,此文就结直肠锯齿 状病变的流行……

  • 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高燕、姜相君 摘要:DNA甲基化引起的基因表达沉默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度甲基化可能是由于 DNA甲基转移酶的过表达或是去甲基化活动的减弱所引起的,具体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有研究发现,在胃 癌组织中有许多基因启动子……

  •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黄艳霞张靖王歌朱金水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因其长度大于20()个核苷酸,缺乏编码蛋白能力而得名。在表观遗传 学控制、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等多个层面,IncRNA参与了机体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节。研究已经证明, I……

最新文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