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时间:2019-11-27 09:54:34 来源:未知 浏览:1142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Effect of Air Pressure wave Therapeutic Instrument and Early Exercise Nursing on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包燕华( BAO Yan- hua),王立明(WANG Li- ming)

  (北京市东城区第六医院老年干部,北京,100007)

  ( Department of geriatric cadre,Dongcheng District sixth hospital,Beijing 100007 ,China)


  摘要: 目的观察究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2例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6例)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36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下肢DVT并发率,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Fugl- 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DVT为0.00%,对照组11. 11%: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2.78%,低于对照组16. 67% (P <0. 05);观察组D-D上调和Fbg下调(P<0.05),PT和aPTT则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ADL、FMA、PSQI、肌力、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下肢DVT效果良好,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低,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且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佳,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脑梗死;长期卧床;空气压力波;早期运动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大众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 - 6213(2018)04-0704-03

  脑梗死病情危重,各种原因可能导致患者长期卧床,长期卧床极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不利于患者康复[1]。故而应当重视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护理干预。本文采取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来预防DVT[2]。现报告于下。

  l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2例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纳入实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979(63.46 +5.24)岁,卧床时间10 N145 (44. 62 +7. 42)d;观察纽: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37岁78(63.41 +5.22)岁,卧床时间12~149(44. 67 +7. 41)d。两组患者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1. 2.1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且长期卧床治疗及休养;②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经伦理会批准。

  1.2.2排除标准①排除脑梗死昏迷及病情严重患者;②排除不能进行空气压力波治疗及早期运动护理患者;③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患者。

  1.3护理方法口1 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予以患者饮食指导及科学健康教育,叮嘱家属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积极康复,协助患者翻身,协助患者下床适当走动,防止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切留意患者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及时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及早期运动护理,由专业培训人员操作空气压力波治疗仪,使用前检查好仪器是否完好,患者取平卧位,将其下肢放入压力套中拉好拉链,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模式,压力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日2次,每次治疗30min,10 d为一个疗程。同时,患者进行早期运动护理:在患者脚后跟后垫一小枕,使得患者双下肢与床形成20~300夹角,避免膝下垫枕,以免影响静脉流。每日帮助患者按摩小腿肌肉,如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双肢按摩至少10 min。指导患者深呼吸及双侧踝关节被动跖屈运动、背伸运动及内外翻,20次/min,每个动作充分1 min。并协助患者进行膝关节、髋关节运动,每个动作重复30次,频率为20次/mln。指导患者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及臀大肌进行长收缩训练,每个动作保持Ss收缩,并重复25次。以上运动均在患者每日早晨、上午及下午、睡前进行,并注意患者双下肢保暖,保持室内湿度及温度适宜,运动时间持续2~3周。

  1.4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等并发症情况、凝血功能变化。比较、ADL、FMA、PSQI、肌力、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 PLT)、D一二聚体(D- dimer,D- 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独自生活能力越强。FMA: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运动功能越佳。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0~ 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肌力:采取肌力评分评定患者肌力等级,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肌力越佳。SF- 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6个项目内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佳。护理满意率:干预完成后采取问卷形式进行评估,不能填写者由护士口诉患者选择,综合评估得分,评定患者满意程度。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疋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 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DVT及其它并发症情况比较(表1)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n   下肢DVT   压疮   感染 总并发症
对照组   36   4( 11. 11)   1(2. 78)   1(2. 78)     16. 67
观察组   36   0(0.00) 0(0. 00) 1(2. 78)     2. 78
    炙     4. 2353   1. 0141   0. 0000   3. 9560
  P值     0. 0396   0. 3139   1. 0000   0. 0467

  2.2两组患者干预后凝血功能比较(表2) 观察组患者PLT水平接近正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D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Fbg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Prr、aPTT上调(P<0.05)。

  表2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PLT( xl09/L)     D-D( hc9/L)     FbG( g/L)     PT( sl     aPTT(s)
  观察组     36 186. 45 +54. 29 588. 32 +44. 34     2. 99&plusmn;0.29     16. 56&plusmn;2.34     36. 04&plusmn;3.45
    对照组     36 163. 29 +56. 93 292. 53 +46. 23     5. 67&plusmn;0.48     12. 73&plusmn;4.25     30.01&plusmn;5.11
    £     5. 389     7. 305     9. 632     5. 922     6. 139
    P     O.0345     0. 0201     0. 000     0. 0300     0. 0252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肌力及ADL、FMA、PSQI评分比较(表3)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肌力及ADL、FMA、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2.4两组患者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表4)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肌力及ADL、FMA、PSQI评分比较(分)

      n     肌力     ADL     FMA     PSQI
    对照组     36     3. 26&plusmn;0.72     55. 63&plusmn;7.43     47. 53&plusmn;5.23     6. 73&plusmn;1.24
    观察组     36     4. 56&plusmn;0.56     67. 54&plusmn;5.73     57. 54&plusmn;6.74     3. 12&plusmn;1.20
    f       l     8. 5513     7. 6160     7. 0401     8. 5769
    P谯.     0.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表4 两组患者QOL- BREF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组别例数 QOL- BREF分值 护理满意度评分

  组别 例数         QOL- BREF分值       护理满意度评分
  心理   生理   社会    环境  健康状态 生存质量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功能康复护理态度
 
观察组
 
 
36
 
 88. 59
 
&plusmn;7. 04
 89. 02
 
&plusmn;9. 62
 50. 28
 
&plusmn;6. 75
 93. 99
 
&plusmn;5. 29
    3. 88
 
  &plusmn;3. 14
    3. 57
 
  &plusmn;1. 23
 9. 30           9. 19         9. 22        9. 40
 
+ 0. 23        + 0. 20     + 0. 15     +0. 13
 
  对照组
 
 
    36
 
    80. 93
 
    &plusmn;6. 92
 76. 69
 
+  10. 40
  43. 88
 
  &plusmn;3. 09
  85. 91
 
  &plusmn;6.  12
    3. 18
 
  &plusmn;2. 95
    2. 70
 
  &plusmn;0. 89
 8. 21   8. 31                  8. 19        8. 41
 
+  0. 19t  0. 21                +  0. 17     +  0. 29
    £   5. 374   4. 945   4. 724   4. 782   5. 020   4. 958 4. 662          4. 804       4. 804      5. 051
    P   O.0355   0. 0395   0. 0402   0. 0402   0. 0363   0. 0395 0. 0410         0. 0400       0. 400       0. 362

  3讨 论

  脑梗死患者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减少,血流量相对不足,血流速度减慢,从而深静脉血液循环受影响而发生下肢DVT[4]。众多研究中发现,空气压力波可改善偏瘫患者下肢肌萎缩,帮助患者恢复下肢活动,对预防脑梗死后下肢DVT具有良好效果。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流,帮助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对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采取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早期运动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11. 11%,患者总并发症率为2.78%,低于对照组16. 67%。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凝血功能显示低凝与纤溶亢进;ADL、FMA、PSQI、肌力、SF- 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脑梗死患者实施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早期运动护理后,能促进其血液循环,利于患者神经侧支循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故患者肌力明显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增强,从而使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大大改善。

  参考文献

  [1] 周华娥,段艳锋.早期运动护理对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104-106.

  [2] 吴 闽,解光翠.空气压力波联合电动起立床治疗偏瘫患者下肢肌萎缩的护理观察[ Cl.//2015现代护理论坛论文集.2015:138-140.

  [3]徐丽莎.综合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J].血栓与止血学,2015,07(6):403-405.

  [4] 罗坚,梁德贞,梁琴等.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06(2):125-127.

  [5] 崔佳佳,朱亚萍,冉婷婷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l.齐鲁护理杂志,2016,22( 24):93-94.

  [6] 陈文姿,李琳,陈如凡等,强制性运动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9):146-147.

相关推荐
  • 内质网应激与溃疡性结肠炎

    医学论文发表医学论文……

  • 小檗碱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小檗碱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苏王志斌王跃仝令畅王荣美李玲张立超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及微 生物有关。小檗碱是黄连的主要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炎。近年来研究发现……

  •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雅琳、占强 摘要: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是一类具有典型锯齿状形态特征的病变,因其具有恶变潜能,近年来学者们 对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虽然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变的基础研究较多,但临床研究不多,此文就结直肠锯齿 状病变的流行……

  • 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高燕、姜相君 摘要:DNA甲基化引起的基因表达沉默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度甲基化可能是由于 DNA甲基转移酶的过表达或是去甲基化活动的减弱所引起的,具体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有研究发现,在胃 癌组织中有许多基因启动子……

  •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黄艳霞张靖王歌朱金水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因其长度大于20()个核苷酸,缺乏编码蛋白能力而得名。在表观遗传 学控制、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等多个层面,IncRNA参与了机体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节。研究已经证明, I……

最新文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