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际病毒学杂志

国际病毒学

国际病毒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irology 국제병독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8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8-223
  • 国内刊号: 1673-4092
  • 发行周期:
  • 邮发: 100013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版地区:
  • 主编: 国际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柯萨奇病毒A组天津分离株的分型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杨东靖;李力;吕莉琨;李佳萌;谭昭麟;苏旭

    目的 鉴定天津市手足口病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组2、4、5、6和10型,并分析其VP1区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提取45株非EV71非CV-A16肠道病毒分离株核酸,利用RT-PCR法扩增其VP1基因并测序,然后根据VP1区基因核酸序列,进行肠道病毒型别鉴定和同源性分析,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 45株非EV71非CV-A16肠道病毒天津分离株分别为6株柯萨奇病毒A组2型(Coxsackie virus A2,CV-A2),14株CV-A4,3株CV-A5,8株CV-A6和14株CV-A10.柯萨奇病毒各型的株间核酸序列同源性均在80%以上,各型分离株与原型株的同源性均在71.2% ~ 85.8%之间.天津各型分离株在种系发生树上均聚集于各自相对独立的分支,与国内流行株处在同一分支内,而与国外原型株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结论柯萨奇病毒A组2、4、5、6和10型成为天津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原体,各型天津分离株株间核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呈现一定的区域聚集性.

  • 2007-2015年北京市密云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王娅琼;李洁;杨育松;王化勇;耿利彬;郭秀花

    目的 分析2007-2015年密云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密云区2007-2015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5年密云区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每2-3年有一发病高峰,发病时间以4-9月份为主;手足口病高发地区主要为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平原地区;患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童病例数高于女童;EV71和CV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结论 密云区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呈周期性波动趋势,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发人群,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平原地区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区域.

  • 2014年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

    作者:靳庆娥;辛德莉;乌姗娜;苏建荣;张亚鑫;王铁山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者9种常见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887例ARI患者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柯萨奇病毒(CVB),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HSV-Ⅰ和HSV-Ⅱ),腺病毒3、7和11型(ADV3、ADV7和ADV11)及风疹病毒(RV)等9种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1887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706例,总感染率为37.41%(706/1887),其中CMV感染率高为10.92%,其次为HSV-Ⅰ(9.59%),其它病原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DV7、ADV11、EBV、ADV3、HSV-Ⅱ、CVB和RV.混合感染者有260例,占36.83% (260/706).10月份感染率高,4月份感染率低,且各病原体的流行季节也不同.病例以中青年感染者居多,不同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2014年北京地区存在多种病原体流行,以CMV、HSV-Ⅰ和ADV7为主要病原体,各病原体流行有季节性特点.

  •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5年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张海艳;徐文彩;郭建欣;孙冰洁;王珺;吴伟;李珊珊;李锡太;高志勇

    目的 对2013-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东城区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及环境标本进行诺如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和基因序列分析,掌握疫情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3-2015年共报告20起聚集性疫情,每起疫情发病人数在8-78例之间,罹患率在6.3-61.5%之间.三年报告起数呈逐年递增趋势,34月和10-12月报告17起,占总起数的85.0%.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幼儿园、集体单位和医院病房.采集患者便标本、密接便标本和环境涂抹标本260份,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阳性122份,阳性率为46.9%.对14起疫情的阳性标本基因序列分析结果:GⅡ.17型6起,GⅡ.6型3起,GⅡ.4Sydney-2012型2起,GⅡ.2、GⅡ.3、GⅡ.7型各1起.结论 2013-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春季和秋冬季高发,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的监测,加强集体单位食堂员工以及医院护理人员的监测与管理.

  • 儿童抗病毒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马瑞芳;何凡

    目的 了解患儿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大连市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西药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被选定的医院1562张处方中,有632张使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40.46%),使用金额占处方金额的51.1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1.49%).处方中抗病毒中药注射剂单独应用占30.01%,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百分比为67.41%.结论 医院儿童患者抗病毒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给药途径单一、联合抗菌药物比例较高、处方书写不合理的现象,在临床中仍要加强管理,严格把握用药指征,确保儿童临床安全用药.

  • 中国首次输入性黄热病疫情处置及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窦相峰;田丽丽;吕燕宁;李洁;陈丽娟;郑阳;李爽;陈艳伟;张秀春

    目的 描述中国首次输入性黄热病疫情处置过程及防控效果,并深入探讨防控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今后黄热病疫情处置有所启示.方法 依据国家卫计委《黄热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08年),同时参考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相关规定对病例实施隔离、开展蚊媒应急监测、划定共同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并对其实施为期6日的健康监测.结果 此次疫情是我国首次输入性黄热病人间疫情.对输入性黄热病病例实施防蚊隔离和血液-体液隔离,对13例共同暴露者和11例密切接触者健康监测6日,均未出现黄热病相关症状.北京市蚊媒应急监测未发现蚊虫,对病例可能污染的环境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公布疫情后及时对公众开展媒体信息发布,并对公众开展防控措施宣传.结论 此次疫情是我国首次输入黄热病疫情,疫情处置措施得当,未出现疫情扩散和公众恐慌.采取的措施将对今后我国输入性黄热病疫情的规范处置有所帮助.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分析

    作者:王宏杰;张凤久;乌晶;张晓玲;朱晓敏;郭亚萍;扬淮茜;王珊珊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60例健康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腺病毒(ADV)、巨细胞病毒(CMV)、副流感病毒(PIV)、流感病毒A/B(FluA/B)特异性抗体IgM水平,对组间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AECOPD组患者中IgM阳性率依次为RSV>PIV> FluA/B>CMV>ADV> HSV.AECOPD组与对照组各病毒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感染是AECOPD重要因素,病毒感染参与了AECOPD病情的进展过程,在呼吸道病毒流行的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

  • 北京某幼儿园一起集中发热疫情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杜轶威;李洁;曲梅;杨扬;霍达;梁志超;潘阳;王全意

    目的 对北京市某幼儿园集中发热疫情中的病例进行病因研究,分析其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集该幼儿园13位发热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利用RT-PCR扩增肠道病毒VP1区基因序列,测序分析病原分子特征.结果 8名病例为肠道病毒核酸通用阳性,测序分析发现其中3名病例为CoxA4病原体阳性.其他5名病例为肠道病毒核酸通用引物扩增阴性.结论 引起此次集中发热疫情的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CoxA4,分析VP1区序列它们为同一基因型病原,分别与中国北京2012年序列KJ818321、中国深圳2009年序列HQ728260,还有中国上海2010年序列KJ541164高度一致.

  • 2009-2015年河北省儿童流感病原学分析

    作者:李岩;韩光跃;刘艳芳;刘兰芬;刘京生;李琦;齐顺祥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河北省儿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流感病原学特征,为河北省儿童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河北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儿童ILI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共采集咽拭子标本28 932例,检出流感病毒阳性标本5057例(阳性率为17.48%).按年度分析,6个年度流感病毒检出率依次为32.56%、9.53%、15.07%、12.29%、11.32%和18.81%,2009-2010年度显著高于其他年度(P<0.05).以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型的年度有两个(2011-2012、2013-2014年度),其他年度为甲型H1N1和季节性H3N2流感交替流行或共同流行.年龄分布中,1岁以下年龄组检出率低(7.74%),7-14岁年龄组高(26.01%),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季节分布显示,河北省流感为冬春季流行,呈单峰型,A型流行形成的峰时间靠前.结论 2009-2015年度河北省儿童中存在甲型H1N1、B型和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的流行,不同年度有不同的流行优势型和流行特征.

  • 泸州市流感样病例感染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张华;李玉梅;徐伟;张铃;李洁

    目的 分析泸州市流感样病例感染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鉴别和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流感哨点流感样病例标本16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常发呼吸道病毒等,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1628份标本中,共检测出病毒642份,检出率为39.4%,鼻病毒检出率高,其次为甲、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B、腺病毒.夏季呼吸道病毒检出率高,为13.2%,其次是冬季、春季,秋季检出率低,不同季节病院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0~4岁儿童病毒检出率高.共23分标本出现混合感染,其中鼻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19份,其他病毒混合感染4份.结论 泸州市流感样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以鼻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不同流行季节病原谱也不一致,应加强呼吸道病毒检测和防治工作.

  • 西咪替丁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杨慧;吴莹;朱航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50例轮状病毒感染的肠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用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用药,观察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平均止吐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IL-2、IL-6及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平均止吐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L-6、TNF-α均显著降低,组内对比差异明显,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2均明显升高,组内对比差异明显,组间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西咪替丁可通过调节轮状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患儿临床症状的恢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SIRT1-NF-κB通路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体内调节机制的研究

    作者:黄达娜;黄敏;房师松;张海龙;李瑞敏;阳帆;吴春利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SIRT1-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体内的调节机制.方法 用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和核衣壳蛋白(NP)蛋白免疫小鼠,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症因子IL-1β、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NF-κB、IL-1β、IL-6、IL-18以及TNF-α的基因表达.结果 两组蛋白初次免疫后巨噬细胞分泌的各因子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二次免疫后,HA蛋白组仅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P蛋白组IL-1β、IL-6、IL-18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蛋白刺激后巨噬细胞TNF-α、IL-6 mRNA均表达上调,SIRT1 mRNA均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感病毒可能通过所表达的HA、NP等蛋白影响SIRT1的活性,从而解除SIRT1对NF-κB的抑制作用,激活NF-κB信号通路调节的炎症反应或免疫应答.

  • 利巴韦林与α-IFN治疗偏肺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研究

    作者:吴珍;缪红军

    目的 分析利巴韦林与α-IFN治疗偏肺病毒(metapneiimovirus,MPV)感染引起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8月于就诊的210例偏肺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n=70)采用激素、支气管扩张等常规方法治疗;利巴韦林组(n=70)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伴以利巴韦林静点治疗;α-IFN组(n=70)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伴以α-IFN肌注治疗,两两比较不同组别的临床治疗指标及疗效的情况.结果 利巴韦林组及α-IFN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咳嗽、喘息、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利巴韦林组及α-IFN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提高显著(P<0.05).结论 利巴韦林与α-IFN在治疗偏肺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上,具有改善临床治疗指标、提高总有效率的作用.

  • EB病毒抗体与DNA载量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晓亮;刘晓莺

    目的 探讨EB病毒IgG、IgA和IgM抗体及DNA载量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70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取1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其EB病毒抗体检测情况和DNA载量检测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EB-DNA阳性率及载量,VCA-IgG及VCA-IgM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VCA-Ig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岁患儿人数多,达到全部患儿的49.41%,且随年龄增长,EB-DNA阳性率及载量、VCA-IgG阳性率均有明显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CA-IgA及VCA-IgM则无明显差异(P>0.05).各单项检测中,VCA-IgM具有佳的诊断价值,与其他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VCA-IgM联合EB-DNA检测可有效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病毒VCA-IgG、VCA-IgA和VCA-IgM三种抗体在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中,以IgM具有佳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采用VCA-IgM联合EB病毒DNA载量检测对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所致的11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刘海燕;杨旭东

    目的 对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所致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3月间病毒性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1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原学检测情况分为诺如病毒组51例及轮状病毒组59例.另取45例细菌感染所致急性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对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所致婴幼儿急性腹泻的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以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诺如病毒组患者与轮状病毒组患者在各项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症状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毒均易感小于2岁的患儿,其中诺如病毒组患儿年龄在13-24个月中所占全部患儿比例为17.65%、轮状病毒组为35.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如病毒及轮状病毒组患儿集中检出月份均为11月、12月及1月.结论 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婴幼儿急性腹泻在实验室检查、临床特点以及流行情况差异均不显著,为明确诊断,需进行病原学实验室检查.

  • 抗肠道病毒71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奚彩丽;魏艳红;寇铮;胡康洪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一种人类肠道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EV71于1969-1974年之间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婴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1],随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新加波都出现了EV71流行的报道[2].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手足口病的一般表现为轻度发热并伴有局部皮疹,有些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心肺衰竭,甚至死亡.EV71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对于抗EV71药物的研发基本还处于实验室体外试验的初级阶段,距离临床上实际应用较为遥远.目前还没有有效的EV71疫苗和特效抗EV71的药物,因此对抗EV71药物的开发势在必行.

  •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研究及应用进展

    作者:冼永超;程书权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依然是现阶段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有近4亿感染者为慢性HBV携带者,中国病例约占30%[1].HBV感染可导致急、慢性乙型肝炎,同时还是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高危因素.如何有效控制HBV感染仍是一个国际性难题[2],而HBV基因类型的甑别则成为对HBV的研究热点.

  • 辛德毕斯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作者:李木丽;赵玉敏;朱武洋

    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INV)是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代表病毒,呈世界性分布,在自然界中主要经蚊虫传播,在自然界以“蚊-鸟-蚊”的方式保存.SINV可感染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多种宿主动物细胞,大型动物和人类是其终宿主,感染人类可引起轻微发热、皮疹、关节炎,偶尔会导致脑炎.SINV是甲病毒中致病力弱的病毒.自从1984年Strauss等[1]测定SINV HRsp株基因组全序列以来,已有多株SINV基因全序列被测定,我国分离的辛德毕斯病毒XJ-160和YN87448株也已经完成了基因全序的测定.近年来在对SINV基因结构及其感染性克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多种SINV载体并已经实现商品化,这为目的蛋白的表达、基因治疗、肿瘤抑制、疫苗研发等研究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基因疫苗性载体和导向性基因治疗载体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2-6],现就SINV载体近年来的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

  • 乙型肝炎病毒宿主限制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罗梦婷;郑永唐

    乙型肝炎病毒(human 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人类乙型肝炎的病原体,能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等多种临床疾病.现在已有有效的疫苗可预防HBV感染,但对于慢性HBV感染仍无有效治疗手段.大约有5-10%的成年人和90%的新生儿感染HBV后可发展成为终生慢性感染[1].全球范围约有1/3的人感染过HBV,其中约有3.5亿人慢性感染HBV,且可逐渐发展为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肝癌、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2-4],因此HBV的感染仍然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WHO新数据显示,在我国肝癌、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多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我国约有3.5亿HBV携带者[4],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对乙肝的防治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国际病毒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