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实用临床医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실용림상의약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2353
  • 国内刊号: 32-169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8-172
  • 曾用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卜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不同剂量1,25二羟基维生素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许峰峰;刘信龙;徐正平;杨冰;李明;张建忠;肖丽鸿;廖环;丁强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1,25二羟基维生素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VD30.5、1.0、1.5μg/kg预处理组,比较各组神经行为评分、炎性因子及TRL2、4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随着VD3剂量的增加,神经行为评分和脑梗死面积均明显减少,VD3-3组改善为明显(P<0.05);随着剂量的增高,各实验组IL-6和TNF-α水平降低越明显,具有明显的剂量变化趋势(P<0.05);IL-10、MDA各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3各组TRL2和TRL4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随着VD3剂量增加,TRL2和TRLA降低程度明显增加(P<0.05);再灌注5d后观察各组大鼠存活情况,以VD3-3组为高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3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4信号转导通路,减少炎性因子产生有关.

  • 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γ和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孟佳;田建东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8(1L-8)、干扰素-γ(IFN-γ)以及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设为哮喘组,给予普米克(布地奈德气雾剂)及喘康速(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吸人治疗,症状缓解后停用喘康速.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4、IL-8、IFN-γ水平和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并与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结果 哮喘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哮喘组治疗前IL-4、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IFN-γ水平和FEV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IL-4、IL-8均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IFN-γ和FEV1%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哮喘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4、IL-8水平,升高IFN-γ水平,改善肺呼吸功能.

  • 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分型研究

    作者:郭华;颜卫红;李玉娟;丁惠

    目的 探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EV)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 收集脑炎患儿脑脊液(CSF)样本72例,以EV71、COXB3、ECH030标准病毒株为阳性对照,脑外科手术患儿CSF为阴性对照.采用通用引物和2种分型引物对CSF样本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分型研究.结果 利用通用引物1次和2次PCR E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44% (50/72)、73.61% (5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VP1段进行PCR扩增,1次和2次PCR后,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42% (14/53)、62.26% (3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VP2段进行PCR扩增,1次和2次PCR后,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98% (9/53)、54.72% (2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分型引物对EV RNA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阳性样本与EV标准毒株相关序列同源性均在97%以上.结论 利用分型引物能够检测临床常见EV的大多数血清型,可为防治EV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提供临床参考.

  • SIRT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舟;杨庭松;陈希;王群;张逖;房林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SIRT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并初步研究SIRT2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IRT2蛋白表达的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IRT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将SIRT2-siRNA质粒转染胃癌细胞,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下调SIRT2表达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SIRT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 (67/100)、16% (2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SIRT2的高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下调SIRT2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论 SIRT2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并有潜力成为一个胃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 胃癌 SIRT2 预后
  • 基因芯片技术在乙肝病毒分型和耐药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李延武;李卓成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乙肝病毒(HBV)分型和耐药突变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105例HBV病毒携带者血清标本,观察HBV基因分型特点及针对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突变情况,并结合受试者荧光定量PCR病毒载量、血清HBV标志物及病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HBV病毒携带者C型63例(60.0%),B型、C型混合型16例(15.2%),B型26例(24 8%),各基因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型HBV-DNA载量对数值、HBeAg阳性率与B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活检结果显示炎症分期G3~G4期、纤维化分级S3~S4级C型乙肝病毒携带者所占比重高于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耐药突变28例(26.67%);204Ⅰ居多,占11.4%,180M+ 204V+204Ⅰ突变共7例,占6.67%.临床耐药种类表现为拉米夫定耐药26例,阿德福韦耐药2例.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对乙肝病毒分型及耐药突变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 EGFR及Mfn2在乳腺癌进展中的意义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顺礼;胡继卫;马杰;张景华;王宇;谷峥;陈晶晶

    目的 研究外周血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疾病进展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EGFR及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EGFR阳性乳腺癌患者44例,检测其外周血Mfn2 mRNA表达.随访3年出现疾病进展时,再次检测患者外周血Mfn2 mRNA表达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外周血Mfn2阳性表达组疾病进展率为42.1% (8/19),阴性组疾病进展率为72.0% (1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进展后,阳性组Mfn2阳性率降至52.63% (10/19),阴性组阳性表达率为0%;阳性组出现疾病进展患者阳性率为25.00%(2/8),未进展患者阳性率72.72% (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Mfn2在乳腺癌的复发、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GFR、Mfn2可能作为监测乳腺癌进展、提高乳腺癌复发的诊断效率及预测肿瘤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E-钙粘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相关性

    作者:马红梅;徐胜美;李静;郭东;周有俭

    目的 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 MP-7)的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cadherin和MMP-7蛋白在14例大肠腺瘤组织、102例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的表达情况.结果 相对于大肠癌旁的正常组织,E-cadherin在癌组织中表达降低(P<0.001),而MMP-7蛋白在癌组织中比正常组织表达明显增高(P<0.001);二者在癌组织中呈现负相关(r=-0.478,P<0.001).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和MMP-7的表达增高与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期间机体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

    作者:高国栋;龙村;胡强;胡金晓;袁媛;黑飞龙;于坤

    目的 观察成人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期间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 42例成人心脏术后ECMO支持患者,于ECMO建立时,建立24 h及撤机前检测血小板计数.分别在ECMO建立前,ECMO建立1、6、24、48、72 h及撤机前测定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按发生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2组各时点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血小板计数在ECMO期间明显下降(P<0.05).PT、APTT与ECMO前相比均明显延长(P<0.05),纤维蛋白原在ECMO建立后一过性降低,6h后逐渐升高,撤机前达峰值.结论 ECMO支持治疗期间通过激活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导致凝血功能紊乱.

  • 微创Mckeown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

    作者:杨鲸蓉;徐驰;叶仕新;连铎煌;曾志勇

    目的 探讨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方法 50例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施行时间分为5组,每组10例.比较各组手术效果、肿瘤T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B组比C、D、E组T1~2多,T3少.D、E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B、C组(P<0.05).C、D、E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短于A、B组(P<0.05).结论 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手术的学习曲线约为30例.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NF-α、IL-17、IL-23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瑞梅;孙永平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7及IL-23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AS患者83例为AS组,其中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标(BASDAI)评分≤4分40例,BASDAI评分>4分43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血清IL-17、IL-23及TNF-α水平.结果 AS患者外周血TNF-α、IL-17及IL-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SDAI>4分患者外周血TNF-α、IL-17及IL-23水平高于BASDAI≤4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TNF-α、IL-17、IL-23、BASDAI为各自正相关.结论 TNF-α、IL-17及IL-23均在AS患者中高表达,且TNF-α、IL-17、IL-23、BASDAI指标变化存在相关性.

  • β-咔啉类生物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樊玉祥;曾凡业;张洪亮

    目的 观察β-咔啉类生物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人胃癌SGC-7901细胞48 h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并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测定细胞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激酶β(AKT)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β-咔啉类生物碱均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其中40 μg/mL浓度的抑制效果较其他浓度及5-Fu干预组更显著(P<0.01),并可诱导细胞凋亡.不同浓度β-咔啉类生物均可引起PTE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AKT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其中40 μg/mL浓度的调节效果较其他浓度及5-Fu干预组更显著(P<0.01).结论 β-咔啉类生物碱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TEN及下调AKT蛋白的表达实现.

  • ID1在3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任力;魏子龙;邱永明;兰津;郭品

    目的 研究DNA结合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3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差异与放疗敏感性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 利用Real-time 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98G、A172、U251这3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ID1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其表达差异.结果 3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ID1 mRNA表达情况为T98G< A172< U251(P<0.05).进一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3种细胞系中ID1的蛋白表达水平如下:T98G< A172<U251.结论 mRNA水平、蛋白质水平双重证实在3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ID1的表达情况为:T98G< A172< U251,与其放疗敏感性强弱相符,推测ID1可能会影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 重庆地区膀胱癌人群IL-23R rs10889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曹全富;叶锦;付成伟;冯庆兴;张军;张克勤

    目的 分析白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重庆地区膀胱癌人群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来自重庆地区的膀胱癌组患者210例和健康对照组人群20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IL-23R rsl10889677位点SNPs并分析其与膀胱癌的关系.结果 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存在三种基因型(AA型、AC型和CC型),在膀胱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5,P<001);膀胱癌组携带等位基因A的频率(75.71%)明显增高对照组基因型(6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8,P<0.01,OR=1.952,95%CI(1.451~2.620)].结论 IL-23R rs1088967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膀胱癌易感性相关.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龄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聿杰;黄带发;张晓琳;车海龙

    目的 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高龄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8例年龄≥80岁的高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rhBNP治疗)和对照组(硝酸甘油治疗),每组54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的变化.测量血压、心率、肾功,并对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 2组24 h液体出量无显著差异,72 h后试验组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7);2组治疗后1周LVEF值均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2组治疗后1周血清NT-ProBNP水平均下降,且2组下降程度有显著差异(P=0.000);试验组24 h血清NT-ProBNP水平较基线值明显下降(P=0.0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721).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改善高龄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及全身临床状况,在改善心功能及降低血清BNP方面优于硝酸甘油,其安全性与硝酸甘油类似.

  • BNP及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王静;廖荣宏

    目的 探讨脑利尿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8例ACS患者设为ACS组,根据Genisis积分进一步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30例.另选取同期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30例设为SA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2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RP及BNP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清CRP及BNP均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SA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TEMI、NSTEMI和UA患者CRP和BNP水平,与重、中、轻度组的CRP和BN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CRP和BNP水平均与Genisis积分呈正相关(r=0.479,0.702,P<0.01).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中CRP和BNP表达水平高于SA患者及健康人群,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相关指标可作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 CARTO系统指导下153例房颤导管消融术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刘广安;刘峰;陈润祥;吴晶晶;游斌权;程海;王炳银

    目的 以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联合其他消融术式观察并分析术后90d的成功率、复发率、安全性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2006-2014年153例房颤导管消融术患者,依据术前诊断分为阵发房颤组(98例)和持续房颤组(55例),所有患者均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并达到完全阻滞,必要时联合其他消融术式,连续跟踪随访90天,以心电图(EGG)、经胸心脏超声(TTE)及动态心电图(Holter)等检查结果分析成功率、复发率、安全性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3例患者术后即刻成功率100%,术后90天维持窦性节律115例,总体成功率75.2%,复发率24.8%.其中阵发房颤组98例术后90天仍维持窦律者77例,成功率达78.6%,复发率21.4%;持续房颤组有55例,术后90天仍为窦律者38例,成功率为69.1%,复发率30.9%.阵发房颤组成功率高于持续房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阵发房颤组TTE提示左心房内径(LAD)无明显变化(P>0.05),持续房颤组LAD有减小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维持窦律者术前LAD(44.27±3.49) mm比术后LAD(40.16±3.05) mm有所减小,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在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应用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持续性房颤、术前LAD增大是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9%,其中严重并发症(心包压塞)1例,发生率为0.7%,其他并发症(如穿刺点血肿、围术期感染)共8例(5.2%),无心房食管瘘及死亡.结论 Carto指导下房颤导管消融术短期疗效明确且安全性良好.

  • 不同方案初次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米尔扎提·海维尔;孟广雨;程秋婷;季雪红;赵冬梅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初次治疗川崎病(KD)的疗效.方法 124例典型川崎病患儿根据病情分别给予4种治疗方案.A组给予IVIG 2 g/kg治疗;B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乌司他丁治疗;C组给予IVIG+乌司他丁治疗;D组给予IVIG+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初次治疗后各组患儿体温及冠状动脉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52例患儿(81.25%)治疗后体温在48 h内正常,3例(4.76%)出现冠脉瘤(CAA).B组所有患儿体温均在48 h内正常,7例(15.56%)治疗后出现CAA.随访3月,A组与B组治疗方案对患儿发生CAA的风险无显著差异(P>0.05).C组7例患儿治疗后48 h内体温均正常.D组6例(75%)患儿在治疗后48 h内体温正常,未发生冠脉扩张.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川崎病能更好地控制体温,且治疗后发生冠脉损害的风险与IVIG方案相比无显著差异.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成;张璐;王红;刘布骏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治疗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的疗效.方法 40只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MSCs移植治疗组(MSC组,n=20)、细胞对照组(FLS组,n=10)、疾病对照组(CIA组,n=10),10只正常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AI评分来评价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第17天予MSC组CIA大鼠尾静脉注射1×106 UCMSCs,FLSs组CIA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第42天处死所有大鼠,外周血分离血清,踝关节HE染色.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TGF-β、IL-1β、IL-6水平.踝关节病理评价关节间隙狭窄程度.结果 MSC组大鼠关节AI低于FLS组和CIA组(P <0.05);HE染色示CIA大鼠造模后踝关节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及关节腔狭窄,但MSC治疗组关节间隙明显好于CIA组和FLS组;CIA组和FLS组TNF-α、IL-1β、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SC治疗组TNF-α、IL-1β、IL-6水平较CIA组和FLS组均有显著下降(P <0.05);TGF-β在对照组与CI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输注MSC后TGF-β得到上调(P<0.01).结论 UCMSCs移植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上调抑炎细胞因子TGF-β来减轻CIA大鼠关节炎症和软骨破坏.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合华;李彤;宋志秀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Ast,以FITC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后,用含0、1、2、4 ng/mL的TGF-β1分别干预培养24h,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细胞中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TGF-β1能显著增加Ast中CTGF mRNA及蛋白表达;随着TGF-β1浓度的增加,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有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能上调Ast中CTGF的表达,而该影响随TGF-β1浓度增加而显著,提示TGF-β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新生SD大鼠Ast CTGF表达导致神经胶质化.

  • 胫骨近端骨折数字化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宣煌;吴献伟;林海滨;吴长福;郑锋;郭庆清;张国栋

    目的 探讨医用软件Mimics、Solidworks在胫骨近端骨折中三维重建、复位的效果,并设计内固定方案.方法 3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数字化组),进行高速CT薄层扫描,在Mimics中对骨折进行重建、复位,以Solidworks进行内固定钢板、螺钉的选择和设计,并在骨折复位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内固定.临床据此方案进行手术,观察治疗效果,与按传统经验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数字化组所有骨折均进行了三维重建、复位,以准确的内固定钢板及螺钉进行了虚拟内固定.临床手术顺利,按术前设计的数字化方案成功完成,疗效满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Mimics及Solidworks可在个人电脑上设计出胫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数字化方案.

  •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莉;殷桂香;殷芳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5例初诊消化性溃疡患者设为观察组,3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EGF及TGF-α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GF及TG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和胃液中EGF与TGF-α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胃泌素水平与EGF、TGF α水平均显著负相关(P< 0.05或P<0.01).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异常高表达,EGF及TGF-α异常低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

  • E-钙黏附蛋白、骨桥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行;张文先;罗琼;甘平

    目的 探讨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骨桥蛋白(OP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宫颈鳞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E-cadherin、OPN的表达,评价二者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鳞癌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呈明显下降(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鳞癌中OPN的阳性表达呈显著上升(P<0.05),OPN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adherin表达阴性、OPN表达阳性的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E-cadherin表达阳性、OPN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E-cadherin和OPN的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P<0.05).E-cadherin、OP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1,P<0.01).结论 E-cadherin表达降低或缺失和OPN高度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进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Th17细胞相关效应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静;李慕军;黄千贻;蔡君英;万江帆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Th17细胞相关效应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IL-17、IL-2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例URSA患者,设为URSA组;20例同期正常早孕要求行人工流产手术孕妇,设为NP组.2组受试者均采集静脉血5mL及自行排出或人工流产术刮取的蜕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蜕膜组织中IL-6、TGF-β、IL-17、IL-23水平.结果 URSA组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中IL-6、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NP组(P<0.01),TGF-β水平显著低于NP组(P<0.01).结论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IL-23、TGF-β可能参与了URSA患者母胎免疫,IL-23有望成为URSA新的治疗靶标.

  • 免疫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甘丽杏;王健

    目的 探讨免疫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15 d.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CD3+、CD4+细胞、CD16+ CD56+细胞比例及CD4+/CD8+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仅CD16+ CD56+细胞比例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CD3+细胞、CD4+细胞、CD16+ CD56+细胞比例,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治疗后6个月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各问卷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AE-COPD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进行免疫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内脂素和Chemerin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芳;王玮;武科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脂素(Visfatin)和Chemerin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66例PCOS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各33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分为胰岛素抵抗组(n=40)和非胰岛素抵抗组(n=26).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PCOS患者和对照组糖脂代谢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CRP)、Visfatin和Chemerin水平.结果 ①非肥胖组和肥胖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RP、Visfatin、Chemeri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与非肥胖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非胰岛素抵抗组血清TC、LDL、Visfatin和Chemer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抵抗组血清TG、TC、LDL、CRP、Visfatin、Chemer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之间各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PCOS患者血清CRP与LDL、HOMA-IRI、BMI呈正相关(P<0.05);Visfatin与TC、LDL呈正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Chemerin与HOMA-IRI、BMI、CRP呈正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1).结论 PCOS患者存在CRP,Visfatin和Chemerin代谢异常,提示可能存在慢性炎症.

  • 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研究

    作者:季方兵;姚凤珍;朱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84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实验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氯胺酮10mg(A组)、20mg(B组)及30mg(B组),对照组(D组)给予3mL生理盐水.术后6、12、24和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静息和咳嗽状态下疼痛程度;记录48 h内吗啡累积使用量;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眩晕、嗜睡、呼吸抑制及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12和24 h静息状态下实验组VAS平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和48h咳嗽状态下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8h内吗啡累积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C组术后6、12和24h静息状态下及各时点咳嗽状态下VAS评分、术后48 h内吗啡累计使用量均低于A组和B组.4组恶心、呕吐、眩晕、嗜睡、呼吸抑制、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诱导前应用10~ 30 mg氯胺酮可以减轻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减少吗啡用量.

  • 腔内修复术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疗效及技巧探讨

    作者:张显岚;郭建刚

    目的 观察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的疗效,并探讨手术经验与技巧.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RAAA患者12例,均于全身麻醉后行EVAR,经一侧股动脉穿刺置管造影,沿肾动脉下方通过输送器植入支架.结果 12例患者中,8例(66.67%)植入分叉型人工血管内支架,4例(33.33%)植入直型支架;平均手术时间(170.35±15.34) min,平均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92.55±8.67) mL和(301.58±16.39) mL.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2例(16.67%)死亡;主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总发生率58.33%;1例(10.00o%)患者于术后26个月出现Ⅰ a型内漏,再次行栓塞治疗.结论 EVAR是RAAA的有效救治方式,术前血管造影检查对保证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 23例脑出血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蔡正华;王学建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导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的手术方法及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并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梗阻性脑积水23例:高血压脑出血并破入脑室致脑积水17例,其中14例行单侧脑室额角外引流术(左侧5例,右侧9例),3例行双侧侧脑室额角外引流,术后存活16例,1例因并发肺部感染死亡,需二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血管畸形脑出血4例均行单侧脑室外引流(左侧1例,右侧2例),1例行双侧引流,存活3例,1例因感染终器官衰竭死亡,其中1例需二次脑室腹腔分流术;脑梗死致梗阻性脑积水2例,行右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引流,1例存活,另1例因脑损伤死亡.结论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外引流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DNA-SNP等位基因比率分析快速诊断产前唐氏综合征

    作者:张有成;张志军;潘国珍;李岚;冯燕

    目的 探讨羊水胎儿上皮细胞DN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位基因比率分析法快速诊断产前唐氏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产前诊断为21三体单胎妊娠的冻存羊水标本24例及产前诊断为二倍体单胎妊娠的标本76例.利用基质辅助激光吸收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技术(MALDI-TOF)对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一个SNP位点,rs7844进行了杂合度的检测,对杂合子样本进行等位基因比率分析.结果 100例羊水标本中,检出rs7844杂合子样本26例,其中21三体6例,二倍体20例.DNA-SNP等位基因比率分析诊断产前唐氏综合征只需1~2d,但诊断敏感性可达100%.结论 羊水细胞DNA-SNP等位基因比率分析可达到快速诊断产前唐氏综合征的目的.

  • 药物治疗早期急性酒精性重症胰腺炎80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郑汝桦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1].临床上,约有17%的患者在治疗中死亡[2].其发病原因较多,如胆道结石、功能障碍、酗酒或暴饮暴食.而重症急性酒精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于长期酗酒引发,会造成身体多个器官的损伤,如消化系统出血、心脏损害、呼吸系统通气量减少以及合并肾损害.重症急性酒精性胰腺炎早期损伤不明显,主要是散在性组织出血,进入第二期会有出血坏死区扩大融合及胰腺肿大.当患者病情进入晚期后,胰腺包膜被破坏,累及周围组织.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变及泌乳素、疼痛应激的影响

    作者:赵正兰;方琴;王炎林

    剖宫产产妇产后面临的康复及泌乳问题相对较多,与其机体受到的手术性创伤及疼痛应激状态等有关,因此对于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干预应注意对上述方面改善.另外,临床认为术后的镇痛是对上述指标影响均极为明显的方面,因此对于剖宫产后镇痛的研究即相对较多,其中硬膜外自控镇痛是常用的一类镇痛方式[1-2].本文就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变及泌乳素、疼痛应激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123例慢性咳嗽患儿病因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分析

    作者:陈建萍;张乾;章学英;薛春琴;陈辉;许芳明;姜玮

    儿童慢性咳嗽是儿科门诊常见病症之一,国内外均制定了有关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及病因诊断程序.为了解本地区患儿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构成情况,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123例患儿进行病因诊断的随访研究,并了解慢性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

  •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心肌淀粉样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余凤;方中

    淀粉样变性是指不可溶性的淀粉样物质沉积于机体器官和/或组织内,导致相应的病变部位的器官或组织出现功能障碍[1-2].心肌淀粉样变性(CA)即异常蛋白沉积于心肌间质、小血管、瓣膜及传导系统[3],从而引起心室壁增厚、心脏限制性充盈障碍,该病预后极差.由于CA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检出率很低,极易发生误诊[4].心肌活检(EMB)是诊断CA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具有一定创伤性,难以为所有患者接受,因此探索其他行之有效的无创诊断手段具有重要意义[5-6].

  •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对母婴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陈俊宏;姚勤;李光群

    目的 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妊娠时机对母婴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28例PIH患者根据终止妊娠时间分为A组(孕28~31周)38例,B组(孕32~33周)48例和C组(≥34周)42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20例,剖宫产组68例,引产40例.分析不同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A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 05).A组、B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自然分娩及引产组(P<0 05).不同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A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低于B组、C组(P<0.05).结论 重度PIH患者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将孕周延长至32周会使得母婴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 手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赵霖;吴琼

    随着中国社会医疗环境的不断改进,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老龄化[1].工业化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了破坏,高龄肺癌患者也越来越多,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高龄患者在围术期极易发生心肺功能下降或者其他的并发症,危险因素较非高龄肺癌患者更多,因此手术的死亡率相对较高[2].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作者对249例肺癌患者进行了一般情况和疾病分期分析,探讨手术治疗高龄肺癌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的影响和围术期的处理方式,以期减少围术期危险因素引发并发症和患者死亡的概率,现报告如下.

  • 胃癌的子分布及组织p53、c-erbB-2蛋白表达与Hp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周峰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研究[1-2]认为幽门螺杆菌(Hp)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3-5]也提示非贲门癌与Hp诱导的慢性胃溃疡有关,然而贲门癌与Hp的感染及胃酸保持正常水平无关.本文研究胃癌发生的子分布与Hp感染的关系,并观察p53、 c-erbB-2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

  • 胃癌患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蛋白的检测意义

    作者:曾静;张俊

    胃癌是消化道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1992年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被鉴定,定位于染色体7号长臂第3区第6带(7q36)上,其能在全身不同组织细胞内分布[2].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探讨胃癌中Cdk5蛋白的表达及意义,现报告如下.

  • RET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肠壁中的表达

    作者:吴小红

    先天性巨结肠(HD)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疾病,主要以远端肠管肌间和黏膜下神经节细胞缺如并以及此节段的持续性收缩为特征.目前,对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导致狭窄段神经节细胞缺如的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3种:①消化管神经嵴细胞迁移障碍;②肠管微环境因素阻止神经节细胞的正常发育;③遗传因素的影响[1].当今国内外对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因有较多研究,已发现有5种致病基因,其中RET原癌基因是其主要的致病基因.目前,国内外已对RET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都停留在免疫组化水平.本文运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RET蛋白在散发性HD肠壁中的表达,进步了解HD在分子基础上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提供参考.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洪敬轶;王金华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转子下骨折,多由强大的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1-2],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是在传统髓内钉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内固定材料,其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3-4].本研究采用PFNA治疗40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林金焕;马建国;童良勇

    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全长位于皮下,呈“S”形管状骨,在肩胛骨和躯干之间起骨性连接支撑作用,并有稳定肩关节、参与上肢活动、保护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的作用[1].锁骨骨折是近年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2].发生原因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传导冲击锁骨引起.对于锁骨骨折的治疗临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3],但其效果差,愈合慢,随着手术及内固定器材的发展,目前内固定治疗已成为锁骨骨折治疗的一种常用方式[4],本研究通过比较2种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锁骨骨折提供新的思路,报告如下.

  •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胼胝体“形似正常区”微细结构损害

    作者:张向前;熊秋翌;孙玉秋

    胼胝体是连接大脑双侧半球、皮质和皮质下大的连合纤维[1],由多种粗细不同、髓鞘厚薄不一的纤维组成[2].多发性硬化(MS)作为以白质脱髓鞘改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胼胝体是常受累的部位之一[3-4].常规磁共振技术在MS诊断、评估预后方面应用广泛,但难以发现白质纤维早期的、微细结构的损害[5].而且,在常规磁共振T2WI显示的”形似正常区”(NAWM),已被证实存在组织病理学异常[2,4].

  • 保乳手术辅助放疗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张钧

    早期乳腺癌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常用的手术术式有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的部分乳房切除术等,传统手术方法多采用改良根治术[1].随着乳腺癌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都希望在治愈的同时能够保持自己的身体特征,提高生活质量,这使得保乳手术辅助放疗逐步成为了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案[2].本文通过对保乳手术辅助放疗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探讨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在临床上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 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产妇微循环及乳汁的影响

    作者:周娜;赵志英

    随着剖宫产手术在临床分娩中的推广,产妇对手术后镇痛质量的要求亦越来越高,产妇术后疼痛的缓解不仅需要得到保证,而且术后镇痛方法对产妇微循环状态及乳汁分泌的影响亦需要得到重视.有研究[1-2]已经证实,剖宫产术后不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会对产妇的正常泌乳功能、微循环状态等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进一步改善术后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微循环、乳汁的影响,从而促进产妇术后机体整体状态的改善,这是临床探讨的重点.本研究对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微循环、乳汁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利民;黄河;王艳杰;王保国

    生后6个月内的腹股沟斜疝有自愈可能,但≥6个月的患儿自性闭塞的可能性则大幅降低,且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疝块嵌顿、绞窄可能性增加,可累及肠管或女性卵巢、输卵管以及男性睾丸,影响青春期后的发育[1-2].探讨一种有效且对局部解剖结构影响较小、创伤较小、术后瘢痕较小的手术方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作者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脐内侧襞内环口覆盖联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9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负荷量后持续微泵注射氯解磷定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作者:李敏;潘怀富;石志祥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其中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尤为凶险,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和脑水肿,死亡率超过15%[1].目前,救治AOPP的基本药物是抗胆碱能药和肟类复能剂.两类药物联用具有协同效应,均应早期、足量、快速给药.已有报道[2]显示抗胆碱能药阿托品微泵持续注射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然而肟类复能剂的使用尚无确定意见.本研究对不同氯解磷定使用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整脊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敷贴对脾胃虚弱型患者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

    作者:周晶;乔桂圆

    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浅表性胃炎等中医脾胃疾病有虚实之分,其中虚证为脾胃虚弱证,该类患者以纳呆厌食、舌淡脉弱、胃脘饱胀、体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1].有研究[2]证实,部分胃肠功能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与脊源性损伤存在密切相关性,而整脊推拿手法对改善胃肠功能活动、改善中医脾胃疾病患者的相关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对脾胃虚弱型患者给予整脊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分析

    作者:程宇;殷莉波;倪沂江;周照;杨建纲;刘俊;翁立新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以往通常采用全脾脏切除治疗.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的深入了解和脾脏解剖学的研究进展,发现脾脏在免疫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临床需求发明了多种保脾手术,如脾脏缝合修补术、部分脾脏切除术、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脾动脉栓塞术等.本院2008年1月-2014年7月共收治小儿外伤性脾破裂85例,除部分保守治疗病例外,其中大多数患儿采取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基础及临床应用

    作者:尹刚;张能维;阿民布和;许光中;孙志鹏

    胃癌是中国消化道系统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胃切除手术的术后复发率高,整体预后差,生存期短.随着对胃癌生长特点及转移途径的深入研究,目前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仍然是治疗的首选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微创技术及器械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目前对于可切除的远端胃癌,手术方式主要有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ODG)和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TLDG).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大,需要打开腹腔,侵入性大,出血量多,术后全身炎症反应重,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以TLDG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胃肠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快等优势[1].本研究比较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TLDG)与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ODG)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技巧探讨

    作者:李鸿飞;黄庆录;蔡小勇

    1991年,Reich等首次报道应用腹腔镜进行肝脏切除获得成功,其后,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腹腔镜在良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并逐渐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1-2].目前,微创外科已成为外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3],腹腔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多项Meta分析显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治疗肝癌,术中输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4-5],但临床对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肝癌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安全性等方面报道尚不多[6].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 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治疗老年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静;陈相言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累及造血系统的常见的恶性克隆增殖性肿瘤[1],约占急性白血病70%,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上升.由于老年人伴有的基础疾病较多,机体储备能力较弱,耐受性较差,临床上常常无法进行造血于细胞移植[2],因此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然而,不同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的缓解程度及其引起的毒副作用不尽相同,寻求肿瘤缓解率高、化疗毒副作用低的药物成为成功化疗的关键[3].本研究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化疗方案和柔红霉素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血液毒性、非血液毒性,现报告如下.

  • 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伟军;师军峰;王蕊;叶玉兰;付姗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成为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快的疾病之一.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脉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血小板是体内参与血栓形成的主要成分,炎症因子的释放也贯穿血栓形成过程的始终[1].氯吡格雷作为新型的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术期和术后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和降低心肌缺血事件的基础,且其亦被多项研究证实具有抗炎作用.但仍有3%~4%的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而加大氯吡格雷剂量是应对氯吡格雷抵抗的有效方法[2].

  • 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所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婡;王箐楠;孙凤;吴春岚;盛凯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慢性持续性脑血流灌注不足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认知功能损害等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伴发于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等多种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终可能导致持久性或进展性的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已日趋完善,而对于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本实验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并取得了预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浩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NSCLC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已出现远处转移病灶.进展期或转移性NSCLC的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治疗手段除佳支持治疗及针对症状的姑息性治疗外,尚无更好方案[1].近年来,随着对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药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研究和治疗.吉非替尼是一种可以口服的苯胺喹唑啉类小分子化合物,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吴文波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血管疾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变的70%,其主要由于脑内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形成和血栓形成,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和闭塞,引起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并软化坏死[1-2].也有部分脑梗死形成和异物进入脑动脉或颈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有关.研究显示,慢性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以及急性脑梗死形成中扮演重要作用[3].脑梗死后炎症反应可能加剧患者脑组织继发性损伤,严重影响预后.目前,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还具有抗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本研究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浆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吉西他滨静脉给药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王来银

    肺癌作为一种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已占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1-2].在老年中晚期肺癌的众多类型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所占比例非常大,约占目前肺癌新发病例的75%~80%[3].NSCLC早期诊断困难,临床上约60%以上的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不可行手术治疗,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的治疗以化疗为主[4-5].

  • 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高国祥;王静冉

    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亦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以智能出现明显降低为主,同时还伴有焦虑、抑郁、兴奋躁动、易激怒等精神行为异常的表现[1].近年来,老年痴呆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中>65岁的老人明显痴呆约为2%~5%,>85岁的老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痴呆高达50%[2].研究[3]发现,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减少锥体外系反应或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但其所致的糖脂代谢异常与肥胖可增加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从而降低药物长期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更多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 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胡四海

    高血压病是中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中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86%[1],且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临床研究发现,约80%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并存高血脂等其他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与高血脂同时存在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近年来,许多研究[2]证明高血压与高血脂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因素,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疗效及对其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现报告如下.

  • 脑心痛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的影响

    作者:杨洪霞;常亚静

    急性脑梗死是中国中老年群体常见疾病,发病早期患者症状多轻微,可在安静或睡眠时突然病发[1].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弱,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心肌梗死、感染或痴呆等严重并发症[2].本研究采用脑心痛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 肾脏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作者:孙阳;赵艳红;卢永新;朱芸

    肾脏纤维化是引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终可发展为肾脏纤维化.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输尿管阻塞、糖尿病等均可引发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肌成纤维细胞聚集,并通过促纤维化因子增加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减少其降解,从而形成肾间质纤维化,损伤肾功能[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加剧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来防治肾脏纤维化,但患者预后改善并不显著[2].因此,如何有效防治肾脏纤维化成为肾内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本研究通过对肾脏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慢性肾脏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实用临床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