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疗效观察

    作者:李艳慧;尹丽丽;王澍欣;王莉红

    目的:验证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穴位贴敷(以三棱、莪术、大黄、冰片制成药饼,敷于天枢、气海、关元穴);对照组口服苁蓉通便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5.1±2.8)小时,对照组为(10.1±7.3)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具有确切的疗效,适于推广应用.

  • 耳穴贴压结合捏脊治疗小儿消瘦临床观察

    作者:董文毅;吴超;金钟太;陈苏宁;李永军;王晓茵

    目的:寻找治疗小儿消瘦的非药物综合疗法.方法:观察组55例采用耳穴贴压结合捏脊疗法,贴压取耳穴小肠、神门、脾、内分泌等9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5天换贴1次,10天为一疗程;捏脊每天早晚各1次,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23例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每天3次,每次10 mL,饭后口服,10天为一疗程.两组均进行5个疗程观察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3.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捏脊是治疗小儿消瘦较好的非药物综合治疗方法之一.

  • 眼部内刺法与药物结合治疗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疗效观察

    作者:周凌云;张晓梅;李志坚;董丽;张玮琳;王琳;李杰;藤岩;王晶;傅少颖;崔浩;王德生;匡洪宇

    目的:观察眼部内刺法与药物结合治疗眼运动神经麻痹症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根据发病原因不同,选用普润注射液、尤尼泰注射液、维生素B族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选用眼外肌为主穴,用眼部内刺法针刺治疗.观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眼裂大小、眼球运动范围和复视角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痊愈率54.1%;对照组总有效率74.6%,痊愈率18.6%,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眼部内刺法与药物结合治疗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针刺大椎对感冒高热退热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肖蕾;蒋戈利;赵建国;王立新;邢军;李坚将;杨政霞

    目的:探讨大椎穴对感冒高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3例)和对照组(12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大椎,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观察24小时的即时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体温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起效时间为(1.42±1.79)小时,短于对照组的(3.44±5.10)小时(P<0.01).治疗组痊愈率为27.8%,解热率为75.9%;对照组痊愈率为10.9%,解热率为5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风热证感冒治疗组的解热率为75.3%,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椎穴退热疗效确切,风热感冒所致高热可首选大椎,治疗应越早越好.

  • 杨氏贴棉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作者:刁灿阳;杨运宽;路永红;王展;闫晓瑞;王燕

    目的:比较杨氏贴棉灸与激素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杨氏贴棉灸方法治疗,对照组用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涂抹,治疗1周后开始观察疗效,持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 两组间比较,经统计学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杨氏贴棉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王建国;何丽娟

    目的:对比温针灸与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针刺加TDP照射组,两组均取犊鼻、膝眼、阳陵泉等穴,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结果:温针灸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30.0%,针刺加TDP照射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疗法.

  • 改良穴位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新宇

    目的:探寻改善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改良穴位配合康复训练组(A组)148例、康复训练组(B组)142例、常规穴位配合康复训练组(C组)144例和药物组(D组)144例4个研究组.用Fugl-Meyer(FM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用Barthel指数(BM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研究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FMA、BM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各组之间治疗后比较,A组明显优于B、C组(P<0.05),B、C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改良穴位配合康复训练极大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的机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高效率治疗途径之一.

  • 电针太阳穴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即时镇痛效应研究

    作者:周建伟;李季;李宁;张凡;胡玲香;赵菁菁;张颜;王成伟

    目的:探讨电针与药物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效应差异.方法:采用3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分别给予电针太阳穴和口服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头痛强度评分、头痛缓解度和缓解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针刺或服药1次后,头痛强度的VAS评分呈动态降低趋势,治疗组治疗后3~4小时头痛强度评分达低值,且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388.6±430.1)分钟和(163.3±182.3)分钟,治疗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缓解率分别为80.1%、76.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太阳穴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具有肯定的即时镇痛效应,其在效应的维持上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 次髎穴深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作者:薛平武

    目的:探讨以针灸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效穴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针灸、牵引、推拿综合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时采用常规取穴加次髎穴深刺,对照组仅针刺常规穴位,其余治疗两组相同.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03,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20.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深刺次髎穴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且复发率低.

  •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孙华;王道海

    目的:优化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针灸方法.方法:按会诊顺序随机将41例PGS患者分为3组,温针灸组(A组)17例,采用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组(B组)12例,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针刺组(C组)12例,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后胃液引流量及治疗次数和痊愈率.结果:3种针灸治疗均可显著减少胃液引流量,A组痊愈率为100.0%,平均治疗(7.24±3.87)次;B组痊愈率为66.7%,平均治疗(9.83±4.60)次;C组痊愈率为75.0% ,平均治疗(15.25±3.81)次.3组临床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次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法是治疗PGS佳的方法,治疗次数少,治愈率高,奏效快.

  • 挑治、穴位敷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

    作者:朱跟葵

    我院针灸科自2001年10月开始,采用挑治加穴位敷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综合疗法纠正颈椎生理曲度改变80例

    作者:刘冬梅;田相同;王宝红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包括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侧弯、后凸,常伴有临床症状,如颈肩背部疼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等.自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针灸、推拿配合颈部枕瓶法纠正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腹针治疗尿道综合征30例

    作者:赵廷涛

    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尿道综合征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在40~80岁之间,40~50岁5例,51~60岁10例,60岁以上15例;病程1~3年.

  • 电针围刺法治疗股骨大转子滑囊炎63例

    作者:孟怀忠

    笔者以电针围刺法治疗股骨大转子滑囊炎6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35~55岁;病程短1天,长3年.以单侧发病较多.诊断要点:①股骨大转子后方及上方压痛、肿胀,局部可触及肿块,有波动感;②髋关节内旋可使疼痛加剧,外展、外旋位疼痛缓解; ③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偶见大转子周围钙化影.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8例

    作者:丁淑强

    笔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腕踝针结合梅花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42例

    作者:胡芳

    股外侧皮神经炎亦称感觉异常性股痛,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子,西医药治疗该病尚无良效.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腕踝针结合梅花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过敏性紫癜肾炎案

    作者:张月峰;宋绍英

    李某,男,23岁,学生.初诊日期:2005年10月10日.主诉:发现尿潜血(+++)、尿蛋白(+)3周.现病史:于2005年8月10日因"皮肤紫癜8天,腹痛伴关节疼痛、纳差1天",在当地医院诊为"过敏性紫癜(混合型)",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给予抗过敏及激素治疗,3周后出院时诸症消失,尿中蛋白(±),尿潜血(-).

  • 颞下颌关节韧带纤维化案

    作者:杨艳杰;陈韶胜;欧建英

    孙某,男,38岁,因鼻咽癌放疗后两侧颞下颌关节韧带纤维化致张口受限3个月来我科就诊.病史:于2002年因鼻咽癌施行放疗后出现张口受限,病情渐进加重,至出现上下牙齿紧扣,发音不清,咀嚼困难,每次进食需用筷子撬开牙齿,仅靠一道缝隙来吮吸流质饮食,体重明显下降,精神不佳.曾多次询问专家,告知这种后遗症须靠自身慢慢恢复没有太好办法.

  • 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作者:余炜昶;黄光英;张明敏;张强;王伟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43与针刺镇痛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用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野生型(wide type,WT)对照组、野生型针刺组、杂合子(heterozygous,HT)对照组、杂合子针刺组.分别通过热板、扭体法致痛,观察针刺对杂合子和野生型小鼠镇痛作用的不同效应.结果:杂合子和野生型小鼠的基础痛阈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能明显提高野生型和杂合子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值;延长首次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针刺前相比,差异分别有非常显著(P<0.01)和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后,杂合子小鼠的痛阈值、首次扭体潜伏期和扭体反应次数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敲除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可部分抑制针刺镇痛效应,提示Cx43与经络及针刺镇痛效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针刺"内听宫"穴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的观察

    作者:马伟军;许珉;张晓彤;刘晖;李洪跃;周晓红

    目的:探讨针刺"内听宫"穴治疗药物性耳聋的作用.方法:豚鼠用庆大霉素注射,使之成为药物性耳聋动物模型.分别针刺不同组实验动物的"内听宫"、"听宫"、耳郭缘非穴位区,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毛细胞的影响.结果:庆大霉素组的听性脑干反应阈分别与"内听宫"和"听宫"组有统计学差别,与耳郭缘组无统计学差别;"内听宫"组和"听宫"组反应阈之间无统计学差别.耳蜗毛细胞的变化和反应阈的变化相一致.结论:针刺"内听宫"穴能增强内耳的功能,减轻庆大霉素对耳蜗毛细胞的损害作用,是治疗药物性耳聋的有效穴位.

  •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钙泵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田岳凤;王荣;李雷勇;王军;靳聪妮;郝重耀

    目的:观察针刺心包经"内关""郄门"穴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针刺"支沟"对照组.后3组电针相应穴位2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心电图(ECG)监测,再电针穴位20 min,松扎,恢复灌流60 min,摘取心脏,取心室肌制备心肌细胞肌浆网,定磷法测定三磷酸腺苷酶(Ca2+-ATPase)活性的高低;用Northen-Blot方法测定肌浆网Ca2+-ATPase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模型组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Ca2+-ATPase mRNA的表达下降.针刺心包经"内关"穴组和"郄门"穴组Ca2+-ATPase活性和Ca2+-ATPase mRNA表达均发生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支沟"穴组酶活性与基因的表达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内关""郄门"穴可提高心肌细胞肌浆网Ca2+-ATPase的活性,促进Ca2+-ATPase mRNA基因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增强心肌的功能.

  • 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日新;康明非

    目的:阐述腧穴热敏化的规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从腧穴的热敏化特征与规律入手,论述腧穴热敏化新灸法及其临床应用.结果:(1)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类型,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2)热敏化穴的佳刺激为艾热,也是灸疗的佳选穴,疗效远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3)热敏化态腧穴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结论:腧穴热敏化的提出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

  • 针灸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思路探讨

    作者:许银珊;徐晖;刘清国

    针灸学历史悠久,独特的学科语言和理论体系决定了它的名词术语与现代自然科学名词术语有着明显区别,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使业已庞杂的针灸学名词术语更为混淆,分类不明,定义不清.故而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针灸学名词术语体系既是针灸学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针灸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的必要性、基本原则、研究思路和相关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 孔昭遐教授针灸学术思想简介

    作者:傅南琳

    本文从经穴与奇穴、固定穴与非固定穴、穴点与穴区、穴区与非穴区4个方面阐述孔昭遐教授对腧穴的看法.腧穴是气血输注体表的部位,无论是经穴、固定穴,还是奇穴、非固定穴,都有其特异的作用,因此要重视选穴与配穴.由于腧穴所在的部位不同,穴区的大小、治疗作用也不相同,并决定了针刺操作手法各异.针、灸是两种疗法,分别有各自的适应证,应该受到一样的重视.针灸是重要的治疗技术,属外治疗法,根据疾病所需,可单用,或与药物并用.

  • 重刺涌泉穴为主治疗癔症性失音

    作者:马海丰

    癔症性失音多由于突发情志刺激,郁结化火,声门不利而突发,多见于癔病发病者,偶见于性格内向、平素易怒者.笔者采用重刺涌泉穴同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该病,从治疗及预防复发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作者:费宇彤;杨德强;胡凌娟;卢峻;图娅

    目的:研究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方法:从针刺临床文献发表年代、数量和比例关系入手,参照文献计量学方法来反映1978-2004年间的各类疾病在针刺临床中的治疗量和份额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而在此基础上总结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结果:在各类疾病临床量分级和临床比例变化趋势分型的基础上,当代针刺疾病明显优势型:神经系统疾病;成熟型:运动系统疾病;发展上升型:精神心理疾病等3种;待成熟型:外科(手术相关)疾病;平稳型: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除外)等3种;待发展型:耳鼻咽喉科疾病等5种.结论:优势明显型和成熟型病种综合优势强,发展上升型病种发展势头强,待成熟型病种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 《内经》针刺补泻的主要机理是以意行气

    作者:秦玉革

    以<内经>及大量的临床验证为基础,结合神经、经络电磁场及量子物理学对意识在体外作用的新发现,论证了<内经>针刺补泻的主要动力是医者的以意行气,极少捻转;对许多补泻基本观点做了全新的解释并在临床中得以验证,发现了新的针刺机理,并统一命名为"意气针灸疗法".该法具有明显的补泻作用并不要求针感,与医者意念的即时善恶直接相关.特别强调了须在充分辨证并严格遵守<内经>禁忌的基础上方可谨慎用之,否则有极严重的危害性.这种把医者心理效应转化为患者生物效用的模式为脑科学及现代针灸研究提出了新问题、新思路.

  • 针刺复合麻醉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成形术

    作者:周嘉;沈卫东;李国安;池浩;傅国祥;朱湛明

    心脏手术是外科领域中重大而复杂的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疗费用较高,也使大部分偏远、贫困地区的心脏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笔者通过采用针刺复合麻醉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针刺麻醉心脏手术)的方法,探索解决心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看病贵"问题的方法.

  • 抓住针灸治病特点创新针灸处方思路——介绍创新教材《针灸处方学》

    作者:陈泽林

    本文介绍了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针灸处方学>的成书背景,将该书的特点概括为:(1)确立以部位为主线的针灸处方思路;(2)明确处方与处方学的关系;(3)承古与创新有机结合,突出<针灸处方学>与时俱进的科学性.<针灸处方学>教材的出版在<经络腧穴学>与<针灸治疗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完善了针灸学课程体系,填补了针灸推拿学专业知识结构的空白,是针灸学科取得发展的一个标志.

  • 近5年SCI源期刊针灸临床治疗腰痛论文分析

    作者:蒋垂刚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在国际上发展的情况.方法:从Pubmed中检出近5年SCI源期刊针灸临床治疗腰痛论文并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相关论文有19篇,作者分别来自美国、德国、中国香港、英国(含北爱尔兰)、奥地利、瑞典、意大利;论文发表于Altern Ther Health Med,Am J Phys Med Rehabil,Anesth Analg, Arch Intern Med, Forsch Komplementrmed Klass Naturheilkd, Health Technol Assess, Rheumatology (Oxford), South Med J, Spine, Complement Ther Med, Pain, Clin J Pain,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杂志;有3项研究认为针灸疗效不确定,其他的研究多数肯定了针灸的疗效;针灸治疗腰痛的论文仍然是以探讨针灸疗法的有效性为主.结论:针灸疗法在国际医学界仍然处于一个逐渐被接受的过程.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