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外阴瘙痒肿胀案

    作者:蒋传义

    患者,女,50岁,农民,因外阴瘙痒于2010年6月21日求诊.刻诊:面部抑郁愁容,尺脉重按有力,舌苔后半部黄厚黏腻,双目内眦红丝延达白珠气轮,对答语声响亮.某院妇检显示:外阴部肿胀突起,影响小便排出,有因瘙痒抓挠搓摩、脓血溢出痕迹.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案

    作者:姜婧;张绪峰

    患者,女,33岁,于2010年2月13日就诊.病史: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震颤,2年后波及双上肢,活动时明显,休息时减轻.于外院诊断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服用美多巴,每片250 mg,每次1片,每日3次治疗,近半年需改为每日4次,方可控制症状.

  • 单发舌咽神经麻痹案

    作者:王玉琳;孙申田

    患者,男,54岁,干2008年8月6日初诊.主诉:右咽部感觉丧失、吞咽困难1个半月.病史:1个半月前自觉右侧咽部麻木不适,次日晨起进食时右咽部无感觉、咽下困难、语声嘎哑重浊不扬,遂到某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 痉挛性斜颈案

    作者:宋玉芳;将荣民

    患者,男,30岁.初诊日期:2009年11月10日.主诉:头部侧屈向左侧,不能自持半月余.病史:2009年10月底无明显诱因突发头部持续向左侧屈曲,终日如此,不能自持,于他院就诊,查头颅CT、脑电图、血尿常规无异常,X线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侧弯,诊断为"痉挛性斜颈".

  • 骨坏死案

    作者:陈勇达

    患者,男,47岁,公司主管.初诊日期:2010年2月27日.主诉:左膝关节酸痛2月,加重1周.病史:2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关节酸痛感,伸膝略受限,无弹响声,无红肿发热,每遇天气潮湿或饮酒之后酸痛感加重,否认有外伤史、服药史.

  • 头穴透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作者:戚秀杰;王顺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和分型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分为头穴透刺组和分型针刺组,每组30例.头穴透刺组穴取百会透前顶、率谷透曲鬓、玉枕透天柱,行透刺配合电针治疗;分型针刺组依据证型不同取相应腧穴,风阳上扰型取肝俞、行间等,痰浊上蒙型取阴陵泉、丰隆等,气血亏虚型取百会、血海等,肝肾阴虚型取肝俞、肾俞等,行针刺配合电针治疗.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症状及体征积分,并且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观察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头穴透刺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优于分型针刺组的83.3%(25/30)(P<0.05);两组治疗后眩晕程度、眩晕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头穴透刺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两组治疗后双侧MCA、ACA、PCA高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且头穴透刺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采用头穴透刺疗法能明显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的眩晕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改善伴随症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分型针刺组.

  • 心理因素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

    作者:熊瑾;刘芳;王伟;黄光英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与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关系.方法:观察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针刺治疗前采用自制的信任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针灸疗效的信任程度;以直观模拟标尺法(VAS)让患者评估针刺时的紧张度;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评估患者的个性特征.记录针刺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来评估疗效.对心理因素与痛经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典型相关的分析方法.结果:治疗后痛经程度分级、疼痛程度分值、疼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人格因素中的恃强性(r=0.679 7)、紧张性(r=-0.590 6)与疗效指标中的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值(r=0.904 2)的标准化系数大;心理因素指标与痛经疗效的典型变量之间的整体相关系数均偏低.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与患者人格因素中的恃强性和紧张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心理因素在针刺治疗过程中不起主导作用.

  •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即时效应评价:正交试验设计

    作者:廖映烨;孙冬梅;钟春萍;赖新生

    目的:分析方法、选穴、留针时间3因素对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即时效应影响的差异,优选佳治疗方案.方法:观察临床病例32例,随机区组分为8组,每组4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采用方法(电针、补泻手法)、选穴[C4-C7夹脊穴、颈三针(天柱、颈百劳、大杼)]、留针时间(5 min、15 min)3因素2水平,以L8(27)正交表安排试验,观察针刺前后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结果:采用电针连续波、C4-C7夹脊穴针刺后5 min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即时变化影响显著,且方法及选穴两因素对结果影响大(均P<0.05).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化即时效应为电针+C4-C7夹脊穴+5 min.不同因素对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痛的即时效应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为:选穴>方法>时间.

  • 针刺对青光眼24小时眼压的影响

    作者:刘文;杨光;赵小静;宋阳光;刘婷;柴盼盼;赵晓艳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青光眼的机制,为青光眼患者寻找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控制眼压和平稳眼压的治疗手段.方法:39例(75眼)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情况不定)予针刺治疗,穴取四白、攒竹、睛明、球后等,观察针刺前后10 a.m.、2 p.m.、6 p.m.、10 p.m.及次日5 a.m.、7a.m.眼压值及24 h眼压波动值.结果:针刺后各时点眼压均较针刺前有所下降,针刺后5 a.m.、7 a.m.、10 a.m.、6 p.m.、10 p.m.的眼压与针刺前相应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后24 h眼压波动值为(5.31±2.84)mmHg,显著低于针刺前的(7.06±3.86)mmHg(P<0.05).结论:对于眼压控制不定的患者,针刺不但能降低眼压,而且能平稳24 h眼压波动,有益于保护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是青光眼患者控制眼压和平稳眼压的好方法.

  • 针刺加康复防治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学评定

    作者:张慧敏;唐强

    目的:探讨针刺与康复结合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异常模式的影响,并采用康复学方法进行评定.方法:将90例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针康组)、体针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药物组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针康组、体针组在药物组治疗之上分别加头穴(顶区、顶前区等)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及传统体针(肩髃、风市等)配合持续电针,共治疗8周.各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临床疗效评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关节活动度(ROM)测量和肩部疼痛评分为观察指标进行康复学评定.结果:针康组有效率为93.1%(27/29),优于体针组的66.7%(20/30)与药物组的57.1%(16/28)(均P<0.01).各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肌张力Ashworth分级、下肢及肩关节ROM测量和肩部疼痛评分(除药物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针康组在Fugl-Meyer评分、肌张力Ashworth 分级、上肢ROM测量和肩部疼痛评分改善方面显著优于体针组及药物组(P<0.05,P<0.01).结论:针刺加康复与传统体针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针刺加康复明显优于传统体针方法,能够有效防治脑卒中患者异常模式的产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针刺及心理干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言语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凌;刘少明;刘敏;李宝军;惠振亮;高翔

    目的:评价针刺及心理干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言语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语言康复训练组(对照组)、语言康复训练加针刺组(观察1组)和语言康复训练加针刺配合心理疏导组(观察2组),每组40例.其中,康复训练由专门语言训练师进行;针刺取穴以语言功能区(头针)、金津、玉液(舌针)、廉泉为基本穴位,配合辨证取穴,行针刺配合三棱针放血治疗;心理疏导由本院精神科医生执行,各组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治疗.采用"北京医院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观察患者的口语表达、听理解、阅读、书写能力.结果:3组治疗21天后,观察1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观察2组97.5%(39/40),对照组87.5%(35/40),各组疗效相当;观察1组显效率为15.0%(6/40),观察2组50.0%(20/40),对照组2.5%(1/40),观察2组优于其他两组(P<0.01,P<0.001).在提高患者口语表达能力、听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方面,3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P<0.01,P<0.001),其中观察2组优于观察1组、对照组.结论:针刺及心理干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障碍有明显治疗优势.

  • 穴位埋线加西药治疗癫痫全身性发作型疗效观察

    作者:毛忠南;高治国;张光武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加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癫痫全身性发作型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2例癫痫全身性发作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加西药组(30例)和西药组(22例).穴位埋线加西药组取大椎、腰俞、鸠尾、气海为主穴予穴位埋线,配合常规抗癫痫西药治疗,口服丙戊酸钠,成人2.0 g/d,儿童50 mg/kg·d;西药组单纯给予抗癫痫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1年及治疗1年间癫痫计分及发作频率,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癫痫计分、发作频率均减少(P<0.01,P<0.05),且穴位埋线加西药组癫痫计分减少更显著(6.57±3.29 vs 10.73士2.54,P<0.05).穴位埋线加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优于西药组的68.2%(15/22)(P<0.05).结论:穴位埋线加西药治疗癫痫全身性发作型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显著改善癫痫发作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温针灸对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双燕;杜业勤

    目的:验证温针灸促进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的效应.方法:将肠癌根治性手术后的105例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中药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3组均给予术后胃肠减压、补液等常规处理;针灸组于术后第1天行温针灸治疗,穴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每日1次,治疗10天;中药组于术后第1天营养管推入四磨汤口服液20 mL,每日3次,治疗10天.观察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外周血象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结果:术后患者首次肠鸣音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针灸组均快于中药组和常规组(P<0.05,P<0.01);术后10天3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灸组优于中药组和常规组;在改善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增加NK细胞及改善消化道症状方面,针灸组优于中药组和常规组(均P<0.05).结论:温针灸对恢复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有较好的疗效,并可双相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改善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 面部划线分区针刺结合背俞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186例

    作者:李丽红;尚蓉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面部划线分区针刺结合背俞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18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86例均为已婚已育女性;年龄小22岁,大58岁;病程短半年,长25年,以2~5年者居多.色斑分布在两颧及颊部者127例,分布于前额者25例,分布在口唇周围者2例,颜面泛发者32例;伴月经不调者64例,伴子宫肌瘤者5例,绝经期者52例.

  • 短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

    作者:熊国平;黄钦;董元凤;陈盼;罗婷

    2007年1月以来,笔者采用短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60例患者均来源于本院针灸门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两组患者均有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膝关节X线片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 针灸救治热痉挛型中暑患者22例

    作者:陈兴华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是一种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中暑的发生除与高温有关外,还与周围环境的湿度有很大关系.中医学历来都有"暑必挟湿""暑多挟湿"的说法,夏季炎热,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暑热湿气弥漫空间,故暑邪常挟湿邪侵犯人体,暑邪(挟湿)侵犯人体后,必影响到脾胃,脾之运化功能失调,津液内停,导致痰湿内生.笔者于2007年7月-2009年9月每个长夏季节采用针灸治疗热痉挛型中暑患者,现报道如下.

  • 口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45例

    作者:韩淑凯;张红昌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型(IBS-D)为常见[1].2008年4月-2010年2月,笔者采用口针疗法治疗IBS-D 45例,现报道如下.

  • 针刺配合天灸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40例

    作者:鲍毅梅;骆芳;魏建华;陈俊;殷莉丽;屠江丽;吴家利;米勇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即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是前列腺炎中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1].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CP可导致患者产生明显的精神心理负担和人格特性的改变,影响其生存生活质量.

  • 两种经脉模式下经脉表里关系新识

    作者:刘兵;赵京生

    基于初始经脉模式与脏腑-经脉模式的构建,梳理、分析经脉表里关系的真正内涵与核心要义,认为两种经脉模式下的经脉表里关系各具不同的特点与意义,主要体现在:①初始经脉模式下,<灵柩·经别>六合理论是其经脉表里关系的核心;络脉(络穴)对经脉表里关系具有重要的沟通作用.②脏腑-经脉模式下,脏腑相合促进了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的匹配与沟通;气血的环周运行对经脉表里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 地仓、合谷、后溪穴激活脑功能区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宏图;王华;朱兵;徐海波;韩俊洲

    目的:观察针刺惠侧地仓、合谷、后溪穴在周围性面瘫患者脑功能区的激活区相关性,揭示"面口合谷收"的科学机制.方法:18例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合谷组、地仓组、后溪组,每组6例.各组分别电针刺激左侧合谷、地仓、后溪,同时行全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SPM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电针不同穴位的脑功能图像.结果:电针左侧合谷穴引起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等区域的激活;电针左侧地仓穴引起了右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等区域的激活;电针左侧后溪穴未发现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区域的激活.结论:来自肢体远端的合谷穴与来自颜面部的地仓穴的感觉传入信息能在脑感觉区与运动区发生汇聚、重合,并有可能相互影响.

  • 3种方便的无菌进针法

    作者:吴鲁辉

    随着时代发展,针刺操作无菌要求日益提高,但传统的单双手进针技术不易方便地进行无菌操作.一般针刺的无菌操作要求是: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方可持针操作.持针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如某些刺激需要触及针身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作隔物,以确保针身无菌.但临床中少有人使用无菌干棉球作间隔物,除管针外较难做到无菌进针.

  • 心经与肺经在大脑相对特异性的fMRI研究

    作者:吴子建;蔡荣林;徐春生;胡玲;何璐;胡吴斌;李传富;周逸平

    目的:研究心经与肺经相对特异性作用的中枢调控机制,为进一步探索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择健康在校大学生10名,采用改良组块设计,先静息32个时间点,然后于32个时间点行捻针刺激,再静息留针48个时间点,再捻针刺激32个时间点,后静息留针16个时间点,功能像采集共持续10 min 44 s.由一名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针灸医师采用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毫针针刺受试者左侧太渊或神门穴,平补平泻,频率为1 Hz,进针深度约1.0 cm.试验结束后,详细询问并记录志愿者的针刺感觉和检查过程中的其他感觉或心理活动.数据分析采用功能性神经影像分析软件AFNI处理.结果:针刺太渊穴可以兴奋对侧的额叶、顶叶、丘脑、小脑Ⅵ和Ⅷ层以及下半月小叶;抑制双侧扣带回和同侧直回.针刺神门则主要兴奋对侧小脑Ⅳ-Ⅷ,同侧小脑Ⅵ、Ⅶ区;抑制同侧顶叶的部分区域.结论:针刺心经神门穴和肺经太渊穴可以引起不同脑区的激活或负激活,经脉经穴差异性显著.

  • 电针和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基因PPAR-γ mRNA表达及相关脂代谢酶的影响

    作者:高磊;孔显娟;石现

    目的:探讨针灸减肥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选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制备单纯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埋线组,各12只.电针组和埋线组均取"后三里""天枢""脾俞"穴,分别给予电针和穴位埋线干预,电针每天1次,埋线7 d 1次.15 d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结果:干预后,电针组和埋线组体质量及增加体质量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肝脏LPL、HL活性下降(P<0.05,P<0.01),脂肪组织PPAR-7γ mRNA表达水平减弱(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埋线组血清TC均下降(P<0.05,P<0.01),LDL-C水平亦下降(P<0.01,P<0.05),TG水平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LPL活性有所升高(P<0.01,P<0.05),HL活性亦升高(均P<0.01),脂肪PPAR-r mRNA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结论:电针和穴位埋线可通过提高脂肪PPAR-γmRNA的表达,增强肝脏LPL和HL活性,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从而达到减肥和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的目的.

  • TEAS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彩;杨华元;曹海涛

    总结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可以通过清除血乳酸、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升高血红蛋白、稳定血糖浓度、清除自由基、调节氨基酸代谢、稳定心率等途径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增强运动机体耐力.概括该类研究存在的问题:选用的穴位相对比较单一,使用TEAS仪器时选择的波段、频率、刺激持续时间不统一,观察指标多停留在生化方面.展望TEAS缓解运动性疲劳的未来研究方向:可以采用辨证取穴,制定TEAS干预的统一标准,从性腺轴、肾上腺轴、基因或蛋白角度探讨TEAS缓解运动性疲劳机制.

  • 针刀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观察

    作者:陈梅;施晓阳;徐斌;顾一煌;董勤;徐兰凤;李开平;张建斌;穆艳云

    目的:对比针刀与电针、手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电针组、手针组,每组35例,3组均穴取中脘、天枢、上巨虚、三阴交等,并且辨证配穴,针刀组采用0.6 mm×40 mm的减肥针刀治疗,电针组采用韩氏LH402A穴位神经电刺激仪治疗,手针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对肥胖相关指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肥胖度等及血脂、血糖进行观察.结果:针刀组愈显率为91.4%(32/35),优于电针组的71.5%(25/35)和手针组的42.9%(15/35)(均P<0.05).3组肥胖相关指标及血脂、血糖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后差率组间比较,针刀组体质量、BMI、肥胖度、胸围、腰围、股围、腰臀比、总胆固醇均优于电针组、手针组(均P<0.05),臀围、空腹血糖优于手针组(均P<0.001).结论:针刀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减脂、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经脉的存在状态与实验困境

    作者:卓廉士

    考察古人心物一元的思维方式,认识经脉的存在状态,用以检验经络实验.结果发现构建经脉理论的方式具有内观反视的生命体验,经脉之部分乃形神合一状态下心灵向肢体、躯干的投射,它与实验医学之间在基本事实的认定方面常有不同,因而实验所揭示的经络极可能与经脉的实际存在状态相去甚远.经络实验需重视与形、气、神有关的中医理论,并用以检验实验结果.

    关键词: 经脉 存在状态 实验
  • 针刺手三里配合拔罐治疗落枕

    作者:关健美

    笔者自2005年来,采用以针刺手三里为主治疗落枕4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3例,女32例;年龄20~63岁;病程短1天,长2周.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强直状弯曲,并向健侧偏斜,不能左右转侧或前后俯仰,一旦转向患侧即发生剧痛,并可向肩、背部放射,头颈向健侧转动则不受限.

  • 赤凤迎源针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作者:张延昭;赵春棣

    2005年5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赤凤迎源针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8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80例患者均来自我中心理疗科门诊,均为男性;年龄小16岁,大60岁,以年轻战士为主;病程短1 h,长2天.绝大多数为训练、打篮球、踢足球致踝关节扭伤,疼痛剧烈,肿胀明显,行走不便或单足跳跃来就诊.患者就诊后,先予以X线透视或X线片,排除骨折、骨裂病例.

  • 电针复合麻醉用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术: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贾擎;时金华;刘志顺;高寅秋;谢珅;孙书臣

    目的:探讨电针复合麻醉用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电针左侧四白、下关、合谷和支沟,右侧常规局部麻醉.对照组30例,两侧均采用常规局部麻醉.观察比较疼痛情况、循环指标和手术效果.结果:射频消融时,观察组左侧2次及右侧第2次疼痛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左侧疼痛分级低于右侧(P<0.05).观察组右侧第2次消融时收缩压以及左侧第2次消融时心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手术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电针复合麻醉可以满足下鼻甲射频消融术镇痛需求,同时对于手术麻醉中的循环波动有一定预防作用.

  • 针灸推拿在纳米比亚

    作者:褚海林;祝才银;蔡小英

    介绍针灸在纳米比亚的发展状况.针灸推拿在纳米比亚只有近15年的历史,目前纳米比亚有3名具有永久居留证的针灸推拿医师,唯一的纳米比亚大学已经成立了医学院,正在与中国国内相关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本科生教育.针灸推拿在纳米比亚大有市场,其治疗的病种广泛,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神经科等疑难病症.

  • 刚果(布)地区应用隔姜灸治疗疟疾42例

    作者:李佳

    目的:观察隔姜灸对刚果疟痰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隔姜灸疗法,以大椎、命门为主穴,普通型加灸陶道,胃肠型加灸脾俞,疼痛型配合局部阿是穴拔罐,感冒型配合膀胱经走罐.每3天施灸1次,5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31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9%.结论:隔姜灸疗法治疗刚果疟疾疗效显著.

    关键词: 疟疾 隔姜灸 非洲 刚果
  • 针灸信使——蒲湘澄

    作者:杜怀斌

    蒲湘澄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针灸学家.早年他勤于学习,一生致力于中医针灸临床和教育事业.针药并用、针灸并施、用穴独特、配穴灵活、注重针术是蒲老学术思想的精华.本文介绍针灸学家蒲湘澄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思想,以纪念蒲老对针灸理论、实践及传承做出的贡献.

  • 中国针灸标准基本体系

    作者:中国针灸学会

    根据<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化建设规划纲要>精神,针灸标准化建设的具体任务之一,就是针对我国现阶段针灸学科发展状况建立健全针灸标准体系.针灸标准体系分为以标准为主体的基本体系和以标准实施为目的的推行体系(见图1).针灸标准基本体系包括:针灸基础标准、针灸技术标准、针灸器具标准、针灸管理标准;针灸标准推行体系包括管理体系、运行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推广体系、服务保障体系.针灸标准基本体系的建立是以针灸学科理论体系为纲,以实际运用发展为目,围绕着继承与创新,充分体现出针灸学科特色.在具体标准研制中要本着从实际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