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致密性骨炎案

    作者:刘振春

    患者,女,41岁,护士.初诊时间:2010年10月16日.病史:5年前感觉两大腿沉重,进而转为酸痛,且双下肢极易疲劳,一直以为因从事护理工作久站引起静脉曲张所致.近一年来逐步感觉腰骶部酸痛,两大腿后侧隐隐作痛,右腿重于左腿,不能快步行走,上下楼梯时两胯酸沉困重,且抬腿受限,两大腿根部及两侧腘窝酸重明显,偶有放射至膝外侧疼痛;腰部怕风,遇寒加重.2010年5月上旬,已发展至需扶楼梯上下楼,自服“芬必得”等药物可暂时缓解症状.

  • Fisher综合征致眼球运动障碍案

    作者:周凌云;纪晓杰;赵明;徐贺;刘继超;王杨;王建秀;潘永惠;张欣

    患者,男,37岁.就诊日期:2010年11月18日.主诉:眼球运动障碍4月余,伴视物重影.病史:4个月前出现四肢乏力、眼球运动障碍、视物重影等症状,于2010年7月6日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Miller-Fisher综合征.采用激素、免疫球蛋白、B族维生素、神经营养剂等药物治疗后,肢体症状好转,复视略减轻,但眼球活动尚未完全恢复,为求明确诊治来针灸科就诊.查体:双眼球居中固定,向上下左右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复视.

  • 亚低温结合针刺治疗创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民;马铁柱;程世翔;涂悦;张赛

    目的:观察亚低温结合针刺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后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针刺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及手术治疗,亚低温组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冰毯降温;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针刺内关、水沟、印堂、三阴交、极泉等穴,并随证加减;综合组行亚低温治疗同时加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NDS)判定疗效,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亚低温组、针刺组和综合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6.7%(20/30)、40.0%(12/30)和90.0%(27/30),综合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亚低温组和针刺组(均P<0.05),亚低温组优于针刺组(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P<0.05),亚低温组和综合组较针刺组升高更明显(均P<0.01).结论:亚低温组联合针刺与单纯亚低温治疗均可明显减轻创伤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亚低温联合针刺疗效优于单纯亚低温和单纯针刺治疗.

  • 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作者:卢静

    目的:评价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探寻急迫性尿失禁的有效针灸疗法.方法:48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予电针神经刺激疗法进行治疗,穴取“腹四穴”和“骶四穴”,采用特殊针刺方法(针尖向特定方向)并加以电刺激兴奋阴部神经及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随访时(治疗结束后1年)的症状积分,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治疗前与随访时症状积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98±5.18vs 3.04±3.76,11.98±5.18 vs 4.40±4.27,均P<0.01).治疗结束时有效率为81.3%(39/48),随访时为66.7%(3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与随访时症状积分、改善率均呈较明显的回归趋势,分别建立回归方程,(Y)=0.978X+1.400(P<0.01,R2 =0.753),(Y)=0.975X-0.106(P<0.01,R2=0.695).结论: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皆良好,且远期疗效与近期疗效呈明显相关性.

  • 针刺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对照观察

    作者:李浩;裴丽霞;周俊灵

    目的:比较疏肝健脾法针刺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每组35例.针刺组穴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等穴行常规针刺,并在双侧天枢加电针刺激,每日1次,每周治疗3~4次;西药组口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每次50 mg,每日3次,均4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IBS-QOL)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IBS-QOL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针刺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均P<0.01);针刺组有效率为94.3%(33/35),优于西药组的77.1%(27/35,P<0.01);3个月后针刺组复发率为36.4%(12/33),明显低于西药组的72.0%(18/25,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西药匹维溴铵,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

  • 远针近推疗法对老年性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彤;吴中朝;朱天荣;王文艳

    目的:探讨远针近推疗法防治老年性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34例)和碳酸钙组(30例).针推组采用远针近推疗法,即针刺患者双侧下肢委中、太溪穴,同时在患者腰部进行推拿治疗,共治疗30次;碳酸钙组口服碳酸钙D3片,连续服用12周.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生物力学指标腰椎曲度、腰椎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腰骶角、L5椎体指数、L3椎体指数的变化.结果:针推组治疗后腰椎前凸指数和骶骨倾斜角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针推组腰椎前凸指数改善优于碳酸钙组[(19.59±19.16)mmvs(14.47±13.28)mm,P<0.05];治疗后碳酸钙组L5椎体指数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腰椎形态学改变产生的原因尚待研究分析.结论:远针近推疗法可以通过良性应力刺激调节腰椎生物力学结构,重建腰椎力学平衡,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有积极意义.

  • 从肺肠论治针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作者:谭程;张昶;高丹;白鹏;王军;王朋;赵吉平;王燕平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从经络学角度,通过针刺肺经和大肠经经穴,观察针刺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度患者按1∶1∶1∶1的比例分入肺经穴组、大肠经穴组、肺大肠经穴组、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按需吸入万托林,1喷/次,≤4次/天,疗程为12周.前3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肺经穴组穴取尺泽、孔、列缺等,大肠经穴组穴取曲池、合谷、天枢等,肺大肠经穴组穴取尺泽、孔、列缺、曲池、合谷等,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治疗12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12周).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AQLQ)于治疗前后评定总分及活动受限、环境刺激、情感、症状4能区,并判定疗效.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肺经穴组及肺大肠经穴组的AQLQ总分、情感能区、症状能区分值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且肺大肠经穴组提高了环境刺激能区积分(P<0.05);大肠经穴组AQLQ总分及活动受限能区分值升高明显(均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肺经穴组、肺大肠经穴组AQLQ总分及症状能区有明显改善(P<0.05,P<0.01);肺大肠经穴组、大肠经穴组情感能区明显升高(均P<0.01);肺大肠经穴组的环境能区明显升高(P<0.05).与大肠经穴组相比,肺大肠经穴组对症状能区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从肺肠论治针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 艾灸治疗妇产科手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38例

    作者:朱凤娟

    近年来,妇产科手术逐渐增多,术后切口并发症也纷呈而至,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就是常见的一种,它不仅拖延长了伤口的愈合时间,同时也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加大了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我科采用艾灸治疗38例妇产科手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针药结合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继发性视神经萎缩41例

    作者:徐莉

    笔者依据中医理论,应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继发性视神经萎缩41例,并观察其治疗前后自身视力、视野、图像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9月-2011年8月收集我院门诊患者41例(63只患眼),其中男28例(38只患眼),女13例(25只患眼);年龄小40岁,大75岁;病程短1.5年,长23年;视力:1尺指数-0.02有10只眼,0.03-0.1有15只眼,0.2-0.3有21只眼,>0.3有17只眼.

  • 梅花针叩刺放血治疗急性期Bell面瘫60例

    作者:顾群;仰伟中;陈婷婷

    Bell面瘫属周围性面瘫范畴,占周围性面瘫的39.7%[1],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若治疗不及时会留下后遗症.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完骨穴放血疗法治疗Bell面瘫急性期患者,现报道如下.

  • 上项线区痛点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58例

    作者:张稀;韩凌翔

    笔者采用针刺上项线局部痛点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58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58例病例来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兰州许双平诊所、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门诊患者,男30例,女28例;年龄17~67岁;病程1~30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伴颈项部僵硬不适、两侧颞部胀痛、眶部酸痛、头顶部闷痛不适,头痛剧烈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

  • 针刺为主综合疗法治疗胆结石120例

    作者:杨杰科

    胆结石系现代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在王顺婉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特点,建立了突出中医特色的针刺、艾灸、拔罐、耳穴贴压、饮食配合相结合的排除胆结石的治疗方法,并在B超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穴位侧性研究是穴位特异性研究的重要补充

    作者:王广军

    穴位侧性是指刺激不同侧同名穴位引起的效应不对等和中间环节的不同.穴位侧性研究是穴位特异性研究的重要补充,可为临床正确选穴、精炼选穴提供依据.同时,由穴位侧性研究导出的穴位关联性(对称或对称性破缺)可对穴位诊断和临床针灸治疗范式的改变提供借鉴.

  • 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与非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比较

    作者:王德军;常小荣;严洁;王小娟;王婷;刘珏;刁利红;谢辉

    目的:比较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非特定穴以及非经非穴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不同评价时点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经穴效应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组(A组)36例、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组(B组)39例和非经非穴组(C组)41例.A组针刺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B组针刺条口、阴市、伏兔、犊鼻,并均沿穴位所在经络近心端约2 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C组针刺4个非经非穴点:①肘内侧,肘尖与腋窝连线中点;②肱骨内上髁与尺骨腕部之间中点;③臂内前缘三角肌和二头肌交接处;④足三里水平旁开1~2 cm,胫骨外侧缘处,并沿非经非穴点所在肢体纵轴线体表投影在非经非穴点近心端约2 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各组针刺点及其旁开的辅助针刺点均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均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各组功能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 (28/33)、67.7%(21/31)、76.9%(20/26)、56.3%(9/16),B组分别为45.9%(17/37)、38.7%(12/31)、42.9%(12/28)、38.5%(5/13),C组分别为15.8%(6/38)、18.4%(7/38)、46.1%(12/26)、16.7%(4/24),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3个症状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均P<0.05);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4个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C组(均P<0.05);B组在餐后饱胀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亦优于C组(P<0.05).各组FDI评分、SF-36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时点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A组在以上各时点FDI评分、SF-36评分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B组在治疗后2项评分也较C组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FD均有效,而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FD具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证实了经穴特异性效应的存在.

  • 经络诊察法在心肌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李春颖

    王居易老师临证时每应用经络诊察法查找患者异常经脉,再进行选经、配穴.他认为五脏之疾可以通过经络反应出来,可表现为相关经脉循行处出现结节、结络、肌肉紧张度增高或呈滞涩、空虚、塌陷感,并且经络的异常往往先于疾病的证候表现,可提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方向,为及早治疗提供依据.

  • 环跳穴肌沟定位法

    作者:吴佳霓;刘志顺

    按照目前《针灸腧穴定位国际标准》取穴,针刺环跳不仅要深剌,还需反复改变针刺角度做不同方向提插,部分病例才能达到触电样针感至足部,这也必然加大了损伤坐骨神经干的风险.笔者临床取环跳穴采用肌沟定位法,针刺浅而刺激轻,极易获得至足针感,可代替标准定位法.

  • 针刺“足三里”对哮喘大鼠嗜酸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兆利;李春日;刘自力;张庆荣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脾虚哮喘和哮喘大鼠的效应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脾虚哮喘组、脾虚哮喘针刺组、哮喘组、哮喘针刺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前两组先建立脾虚模型,之后与哮喘组及哮喘针刺组一起均采用卵蛋白诱发哮喘动物造模方法,建立大鼠脾虚哮喘结合模型和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处理.脾虚哮喘针刺组和哮喘针刺组均针刺“足三里”穴进行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8d,其他组不予治疗干预.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中Fas基因(mRNA)、Bcl-2 mRNA的表达.以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哮喘组和哮喘组均显示为Fas mRNA表达明显减少和Bcl-2 mR-NA表达增多(均P<0.01)、嗜酸细胞(EOS)计数显著增多和EOS凋亡率下降(均P<0.01);与哮喘组比较,脾虚哮喘组的Fas mRNA表达明显减少、Bcl-2 mRNA表达增多(均P<0.01)、EOS计数明显增多(P<0.01);与两对应的哮喘组比较,两针刺组的Fas mRNA表达明显增多和Bcl-2mRNA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EOS计数显著减少和EOS凋亡率明显升高(均P<0.01);哮喘针刺组与脾虚哮喘针刺组比较,Fas mRNA和Bcl-2 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均P>0.05),哮喘针刺组的EOS计数显著下降、EOS凋亡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均可调整脾虚哮喘和哮喘状态下Fas mRNA和Bcl-2 mRNA表达的失衡状态,促进EOS的凋亡,从而抑制哮喘炎性反应的进一步发展;针刺“足三里”在调整脾虚哮喘EOS相关基因表达失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 电针对SAMP8小鼠海马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

    作者:董卫国;林岚;王丰;陈晔;陈采益;谢永财;陈跃

    目的:从线粒体角度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月龄SAMP8小鼠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电针组6只,另选取6只8月龄的SAMR1小鼠为对照组.电针组电针“百会”“大椎”“肾俞”“太溪”穴,每日1次,每次20 min,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其他两组不做治疗干预,只进行相同方式、相同时间和相同程度的抓取和小鼠固定器固定.疗程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分光光度法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的活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和Ⅳ活性降低,细胞ATP含量减少;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和Ⅳ活性升高,细胞ATP含量增加.结论:电针能够提高小鼠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及细胞ATP含量,改善线粒体功能,可能是治疗AD的机制之一.

  • 民国时期针灸医生执业管理的实施及其影响

    作者:郑洪

    考察民国时期医事制度的针灸管理政策,对当时针灸医生注册管理和针灸执业考试的文献史料进行梳理.民国时期参照西方医事管理制度,在中国开展针灸执业注册,规范了针灸医生营业,有关考试对针灸医生提出掌握解剖知识和卫生消毒的要求,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但当时又限制中医执业者进行针灸和针灸执业者开药处方,则反映卫生行政部门对传统医学缺乏了解,未能真正推动中医全面发展.

  • 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贡献举隅

    作者:胡玲;唐巍;吴子建;刘广霞;牛淑平;白良川;陈卫华;夏晓红;胡吴斌

    介绍新安医学与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发展的贡献.通过对杨玄操、吴昆、汪机、吴亦鼎、郑梅涧、徐春甫等历代数位著名新安医家的针灸学术思想和特色进行梳理凝练,分析其对针灸理论的阐述和学术传承的贡献,以期挖掘其对现代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 针刺对胃肠运动双向调节作用概述

    作者:任彬彬;余芝;徐斌

    应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检索近20年来关于针刺对胃肠运动调节作用的相关文献,整理针刺对胃肌本身电活动的效应和神经、体液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对胃肠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是在神经、内分泌、免疫各方面因素的多层次、多方面相对拮抗,相互协调,达到一种相对协同的良性调节,终使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同时,实验的具体条件并未经过严格的控制、干预的方法也不一致、观察的指标亦不统一,结论的科学性、规律性、具体性欠缺.提出下一步应该从明确单穴是否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单穴在组穴效应中的效应方向及量的变化、针灸双向调节效应与药物双向调节效应及其过程的区别3个方面展开研究.

  • 对临床研究中真假针灸的质疑及反思

    作者:王永洲

    从针灸临床实践及理论出发,对假针灸是否名副其实、真假针灸的命题是否成立以及针灸效应是否等同于安慰剂作用3个方面做了阐述,认为将针灸的生物学效用和心理学效用相互分离的研究方法不符合中医“身心合一”的传统,也违背了当今“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新模式,没有理由继续在西方身心两分研究模式的困境中重蹈覆辙.假针灸作为对照方法尚不成熟,不宜作为针灸研究的标准模式,赞同《中国针灸》杂志提倡首选与现代医学疗法对照的做法,瞄准医学中公认的有效、先进的手段方法及结果作为对照,直接发现针灸的差距或优势,实际价值和意义更大.

  • 推拿配合捏脊治疗脊源性心率失常

    作者:王光安;董升

    近年来笔者通过推拿矫正脊柱治疗脊源性心率失常3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1月-2011年5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推拿门诊脊柱小关节紊乱所致心率失常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0岁,平均(32.0±4.2)岁;病程短1个月,长5年,平均(2.7±2.3)年;心电图示:房性早搏8例,室性早搏1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颈胸椎X线检查可发现椎间隙变窄及骨质增生等改变,其中颈椎小关节紊乱9例,胸椎小关节紊乱15例,颈、胸椎均有小关节紊乱6例.所有患者均经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并经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往往有不良生活习惯:半靠在床上看书、弓腰驼背长时间看电脑等;一般都伴随有背部酸困不适或者酸痛,当作腰背肌筋膜炎治疗效果不佳.

  • 针刺枕骨下缘反应点为主治疗偏头痛

    作者:熊会海;李妍

    笔者采用针刺枕骨下缘反应点治疗偏头痛,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偏头痛患者均来自2007年2月-2010年12月航天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小18岁,大65岁;病程短12月,长26年;实证12例,虚证18例.临床均表现为头痛呈发作性、搏动性,部位多从一侧开始,可以蔓延至整个头部,持续时间为4~72 h,活动后加重,睡眠或休息后减轻,多伴有恶心、呕吐.

  • 腹部走罐治疗功能性便秘

    作者:王平祥;李晓梅;张丽

    笔者于2009年3月-2011年3月期间,采用腹部走罐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156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56例患者均为我院康复科门诊患者,男81例,女75例;年龄小15岁,大74岁;病程短3个月,长30年.患者均表现为神疲纳差、腹胀、大便秘结、排便困难或无力、粪便干燥,长期服用通便药物以缓解症状.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肾疾病、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等.

  • 针药复合麻醉中不同频率电针对肺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樊文朝;马文;赵创;童秋瑜;沈卫东

    目的:探讨针药复合麻醉中不同频率电针对肺切除患者的镇痛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筛选针药复合麻醉中的佳电针频率.方法:将163例择期行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4例)、C组(32例)、D组(34例)和E组(32例).5组均穴取后溪、支沟、内关、合谷,A组采用假针刺,将无针体针灸针粘贴在穴位处,针柄连接电针;B组采用频率2 Hz电针刺激;C组采用频率2 Hz/100 Hz的电针刺激;D组采用100 Hz的电针刺激;E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2 Hz/100 Hz,均诱导30 min后行静脉诱导全身麻醉,术中维持电刺激至手术结束.观察术中麻醉药用量以及术前1天、术中和术后1天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变化.结果:丙泊酚用量B组和D组较少,芬太尼用量B组、D组、E组较少.各组CD3+、CD4+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P<0.01),E组和C组相比其他3组能较好抑制术后CD3+、CD4+的降低(均P<0.05);各组CD8+随着时间的变化改变不大(均P>0.05),E组和D组相比其他3组能较好抑制术后CD8+的降低(均P<0.05).各组CD4+/CD8+随着时间的变化改变不大(均P>0.05),E组、C组相比其他3组能较好抑制术后CD4+/CD8+的降低(均P<0.05).各组NK细胞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逐步增高的趋势(均P<0.01),各组对NK细胞的调节功能相当(均P>0.05).结论:经穴2 Hz、经穴100 Hz和经皮穴位电刺激2 Hz/100 Hz在镇痛方面效果佳.经皮穴位电刺激2 Hz/100 Hz和经穴2 Hz/100 Hz在免疫功能的调节方面作用佳.推荐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2 Hz/100 Hz,不仅能减少术中镇痛药用量,而且能明显改善肺切除手术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

  • 八脉交会穴概念术语考

    作者:赵京生

    为能明确八脉交会穴概念内涵,准确定义术语,系统考查了古今相关文献.发现其术语几经变化,初名交经八穴,后称经脉交会八穴、八脉交会八穴、八法交会八穴等,简称八法交会、八法穴,简略如八会、八法、八穴等,异名众多,时见混用,亦或误为《难经》八会穴.今称八脉交会穴,则奇经由所交会经脉(对象)变为主体属性,八穴变为奇经交会的对象,概念已然变化.

  • 2010年SCI源期刊针刺文献分析

    作者:项燕;李瑞

    查阅2010年SCI源期刊国外医学杂志收录的针刺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国外针刺临床研究仍处于初步的认知过程,研究多停留在临床疗效验证阶段,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临床研究中缺少传统的辨证论治;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结果将针灸疗效等同安慰剂;疗效判定标准缺少规范的统一的评价体系.

  • 美国新英格兰中医学院中医教育简介

    作者:杨冰

    新英格兰中医学院是美国成立早的中医学院.本文从学校历史、学生及师资情况、课程设置、临床实习、科研等各个方面,对该校的教育情况做简单的介绍,并对中西方中医教育做简单的比较.美国的教学方式活泼生动,开放灵活,但对经典学习不够,临床实习不足.中西方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 简析澄江针灸学派的学术源流

    作者:夏有兵;张建斌;王红云;张宏如;孙志

    运用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澄江针灸学派10余位代表性人物的学术生平、思想与贡献,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该学派的学术源流.结果表明澄江针灸学派立足中医传统理论,接受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影响,关注针灸临床实践,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针灸的启发,是一个既注重承续中医理论体系,又能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开放、包容的中医学派.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