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腕踝针治疗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作者:王洪彬;赵舒;孙娜;李雪青;马树祥;李旗;崔建美

    目的:比较腕踝针、体针、西药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32例)、体针组(31例)、布洛芬组(32例).腕踝针组针刺下1、下2,体针组针刺三阴交、关元,布洛芬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均于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至疼痛缓解,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采用痛经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缓解情况.结果:①3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腕踝针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体针组为73.4%(22/30),布洛芬组为46.7%(14/30);②治疗后3组痛经症状积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与布洛芬组(7.12±2.70)相比,腕踝针组(4.00±3.40)和体针组(5.53±2.80)显著下降(P<0.01,P<0.05);VAS评分,腕踝针组(3.40±2.14)较布洛芬组(4.70±1.86)显著下降(P<0.05);与体针组(5.53±2.80)相比,腕踝针组(4.00±3.40)痛经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腕踝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体针和西药布洛芬,可显著改善痛经症状.

  •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万文蓉;王天磊;程绍鲁;赵银龙;张卫;吴秋燕;金海鹏;洪秀瑜;李应霞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和单纯康复组,每组60例.单纯康复组采用以OT(综合康复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针刺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取穴太渊、足三里、悬钟、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髑,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上肢疼痛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甲襞微循环等指标,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针刺康复组与单纯康复组的上肢疼痛程度、上肢综合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甲襞微循环及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治疗后针刺康复组与单纯康复组的上肢疼痛程度(0.90±0.71vs 1.80±0.66)、上肢综合运动功能(42.43±13.57 vs 29.98±15.11)、神经功能缺损(8.60±1.61 vs 13.0±1.74)、甲襞微循环(总积分3.18±1.32 vs4.34±1.2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刺康复组优于单纯康复组;(3)针刺康复组显效率为50.0%(30/60)、总有效率为93.3%(56/60),优于单纯康复组的16.7%(10/60)、63.3%(38/60,均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均有效,可改善甲襞微循环情况,且前者优于后者.

  •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外伤性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作者:李树成;卢佩斯;老锦雄;邓聪;谷婷婷

    目的:观察电针、温针灸与电温针(电针结合温针)治疗外伤性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差异,寻找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方法:将93例肌电图及神经电图显示为中度损伤的外伤性神经损伤患者,按单盲随机原则分为电针组、温针灸组和电温针组3组,每组31例,均以损伤神经相关走向的阳明经及少阳经穴为主,分别予以单纯电针、单纯温针以及电针配合温针治疗,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经3个疗程(共45次)治疗后复查肌电图和神经电图并统计结果.结果:在总治愈率及有效率方面,电温针组为96.8%(30/31),较电针组74.2%(23/31)及温针灸组77.4%(24/31)为优(P<0.05);在肌电图改善程度方面,电温针组(96.8%,30/31)高于其余两组(74.2%,23/31;74.2%,23/31)(P<0.05);在神经传导及波幅恢复程度方面,电温针组[(50.9±4.6)m/s、(8.8±2.9)μV×1 000]也高于其余两组[(43.7±3.1)m/s、(4.2±1.9)μV×1 000,(43.8±3.3)m/s、(4.5±2.2)μV×1 000](P<0.05).结论:电温针是治疗外伤性神经损伤的较佳针灸方法.

  • 中药穴位贴敷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戚其华;倪姗姗;王友兰;彭凯;曲鹤年;杨彩华;王瑾;奚玮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102例Bell's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贴敷组(50例)和电针组(52例),两组均采用电针治疗,穴取攒竹、阳白、太阳、颧髎、下关、迎香等,电针加贴敷组于患侧翳风穴加用“面瘫Ⅰ号”穴位贴敷,每天1次,共10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并于1个月、3个月随访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电针加贴敷组与电针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48.2±2.9 vs 25.7±4.9,45.9±6.2 vs 25.8±5.5,均P<0.01);电针加贴敷组痊愈率为82.0%(41/50),电针组为67.3%(35/52),电针加贴敷组优于电针组(P<0.05);两组1个月、3个月随访生存质量量表简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均P>0.05);电针加贴敷组面瘫并发症发生1例,电针组发生8例(P<0.05).结论:与单纯电针相比,电针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提高了临床疗效,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安全可靠.

  • 针刺预处理对卒中早期预警的研究

    作者:俞年塘;韩为;张玲;朱玲玲;王清伟;张国庆;刘白云

    目的:评价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预防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和西药组(35例).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腰阳关、命门、至阳、神道、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颈夹脊穴,每周针刺6次,休息1天再继续针刺,21天为一疗程;西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25 mg/片)口服,每晚1次,一次100mg,21天为一疗程.两组疗程间隔均为3天,均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行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观察病变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推动脉 (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峰流速(mean flow velocity,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采用中风先兆疗效评定标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①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时以MCA血流加速为主,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作时以BA血流加速为主,两组治疗都能使责任血管血流速度减慢,针刺组[(60.54±11.76) cm/s、(36.17±8.65) cm/s]优于西药组[(72.34±9.15) cm/s、(65.23±8.99)cm/s](P<0.05).②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面,针刺组[96.77%(30/31)、6.45%(2/31)]优于西药组[75.76%(25/33)、45.46%(15/33)](均P<0.05).③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段复发情况、两组脑梗死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干预治疗TIA较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疗效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了脑血流动力学所致.

  • 不同留针时间干预急性疼痛临床观察

    作者:姚肖君;刘建武

    目的:对针刺后不同留针时间治疗急性疼痛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为针刺镇痛留针时间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急性疼痛患者(急性腰扭伤、落枕)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针刺得气后留针20 min、30 min、45 min、60 min.急性腰扭伤取阿是穴、后溪、委中穴为主,落枕取阿是穴、风池、列缺穴为主.以国际公认的描述及测量疼痛的McGill疼痛询问表为观察指标,记录观察对象治疗前后及3个月后疼痛症状的各项评分变化,对不同留针时间干预方法的即时镇痛疗效及3个月后随访的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评价.结果:4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45 min组优于其他3组(VAS:2.90±0.87 vs5.52±1.01,4.45±0.81,5.95±1.07;PPI:1.40±0.21 vs 2.26±0.54,2.21±0.43,2.28士0.74,均P<0.01).45 min组即时镇痛总有效率为95.0%(19/20),亦优于其他3组.结论:对急性疼痛针刺镇痛佳疗效的留针时间为45 min.

  • 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疗效观察

    作者:纪晓杰;周凌云;司承庆;郭庆;冯广忠;刚宝芝;甄云波

    目的:观察电针与单纯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该病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电针组选取眼外肌穴为主穴,采用眼部内刺法结合电针疗法;针刺组穴位及针刺手法同电针组,但不使用电针.均每周治疗5次,15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间及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睑裂大小、瞳孔大小、眼球运动范围和复视恢复情况.结果:电针组眼裂(9.79±2.65)mm、眼球移动距离(18.12±1.30)mm均高于针刺组的(8.23士2.74)mm、(16.71±1.44)mm;电针组瞳孔直径(0.44±0.42)mm低于针刺组的(0.72±0.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组痊愈率63.33%(19/30)、总有效率93.33%(28/30)均优于针刺组的36.67%(11/30)、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具有明显优势,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针刺合耳穴贴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宁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与西药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针刺耳压组:体针穴取关元、中极、子宫等为主,每天1次;耳穴贴压取脾、内分泌、子宫、肾等穴,每周换贴1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克罗米芬组:于经期第5日口服克罗米芬50 mg,连服5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促排卵、妊娠及恢复月经周期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针刺耳压组的总有效率为90.0%(45/50)高于克罗米芬组的86.0%(43/50),P<0.05;针刺耳压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68.0%(34/50)和64.0%(32/50),与克罗米芬组相比均P<0.05;针刺耳压组和克罗米芬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率分别为94.0%(47/50)和88.0%(44/50),针刺耳压组优于克罗米芬组(P<0.05).针刺耳压组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克罗米芬组有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痛、皮炎等不良反应,14例患者B超监测有卵巢增大等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征象.结论:针刺耳压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克罗米芬,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 针刺加火针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作者:张晓哲;王李丽;刘延青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与单纯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加火针组(A组)和针刺组(B组),每组90例.两组均取百会、完骨、风池、天柱、颈夹脊穴等,A组先在上述穴位行火针疗法,再取毫针针刺治疗;B组只在上述穴位用毫针进行针剌治疗,均每日1次,经20次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A组有效率为95.6%(86/90),B组有效率为84.4%(76/9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7.44±1.26、0.73±1.44,B组治疗前后VAS分别为7.56±1.07、2.56±2.99,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A组痊愈患者分别在3个月、6个月后随访,无骨性病理改变的患者总复发率为14.8%(4/27),有骨性病理改变者总复发率为43.5%(10/2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火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可以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无骨性病理改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持久.

  • 表情肌透刺治疗重度面瘫12例

    作者:张稀;安跟会;宋梅君

    笔者结合表情肌解剖学功能特征,采用透刺瘫痪表情肌治疗重度周围性面瘫12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2例病例来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兰州许双平诊所和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中心门诊,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26~74岁;病程3天~6个月;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测试Ⅳ级4例,V级8例.符合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面神经炎诊断标准和House-Brackann(H-B)分级量表规定的Ⅳ级和V级分级标准.Ⅳ级:面部外观面肌明显无力和(或)面部明显不对称;静止时面肌对称,张力正常;运动时额肌无功能,不能闭眼,口角虽用力纠正,仍明显偏斜.V级:面部外观偶有面肌运动;静止时面肌不对称;运动时额肌无功能,不能闭眼,嘴角只有轻微运动.

  • 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大疱性鼓膜炎52例

    作者:王志敏

    大疱性鼓膜炎又称出血性大疱性鼓膜炎,是一种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鼓膜原发性炎症,以鼓膜表面表层下方局限性积液而形成血疱为特征.笔者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52例,现报道如下.

  • 培土抑木法治疗中风后呃逆46例

    作者:陈玉其

    笔者自2008年3月以来用培土抑木法治疗中风后呃逆46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6例均为北京小汤山医院内科和康复病房住院患者,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53~76岁,平均(65±9)岁;中风后出现呃逆症状时间短为4h,长7天,平均3.2天;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31例,混合性中风3例.

  • 期门穴音义之我见

    作者:刘少灿;李鲁钦;齐二静;张德英

    期门穴乃足厥阴肝经之第十四穴,是肝经气血汇聚之处,故称其为肝之募穴.期门之音,诸版(如5版、6版)高等院校中医专业用《针灸学》教材均注音为"qi mén".若读作"qi mén",其意若何?《针灸穴名解》:"本穴为治血症之要穴.血症以月经为.月信有期,故名‘期门’.期,时也,会也;门,开也,通也"[1].治血证之要穴(如血海)有很多,调月经之穴(如地机)亦不少,何以此穴独以此命名?此说显然牵强.亦有《针灸穴名释义》认为:"期门,汉代负责守卫的武官名.用以作为肝为将军之官的比喻,也指气血运行周期的出入门户"[2].

    关键词:
  • 中髎穴定位、进针点和操作刍议

    作者:李汪;刘志顺

    中髎穴为八髎穴之一,适对第3骶后孔,是治疗妇科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膀胱功能失调等疾病的要穴.但由于骶后孔孔隙狭小,部位深在,故中髎穴的定位与针刺操作历来较难掌握.1 中髎穴的定位沿革中髎穴穴名始见于《内经》,至《针灸甲乙经》始载定位:"中髎,在第三空侠脊陷者中".此定位较为模糊,然仍多为后世沿用.在2006年《腧穴名称与定位》的标准中,中髎穴的定位得以具体化,提出中髎的定位为先确定次髎穴(髂后上棘与第2骶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凹陷处),从次髎穴向下触摸的第一个凹陷即为中髎穴[1],此方法为当今针灸临床所常用.

    关键词:
  • 针灸预处理“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心肌Cx43的影响

    作者:周丹;李虹;高智颖

    目的:观察针灸预处理“内关”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线粒体内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并比较电针与艾灸的作用差异.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模型组、电针内关组、艾灸内关组、假手术组.前3组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内关组与艾灸内关组分别于造模成功前后予以电针、艾灸“内关”穴20 min,实验结束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测Cx43的分布情况,并检测心肌细胞中Cx43光密度(IOD)均值.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模型组Cx43分布明显散乱、稀疏,而其他3组可见较多Cx43表达,呈条状、链状、不规则状,与细胞长轴垂直,部分形成侧侧连接与长轴平行,且艾灸内关组Cx43表达的形态及分布特征与电针内关组无明显差异.心肌细胞Cx43表达的IOD均值,电针内关组(735.10±152.01)、艾灸内关组(836.15±247.10)及假手术组(950.56±223.37)均高于模型组(312.68±105.20),且电针内关组与艾灸内关组中心肌细胞Cx43表达的IOD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电针预处理兔“内关”穴均可使心肌细胞Cx43表达升高,参与心肌电耦联和代谢耦联,来保护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细胞.且电针和艾灸“内关”穴对心肌细胞Cx43表达均值无显著差异.

  • 艾灸调节急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细胞相关标志蛋白质表达的研究

    作者:杨宗保;王晨光;龚安;谢宇锋;刘琼;杨青

    目的:探讨艾灸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相关物质基础.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和对照点组,其中模型组15只,另3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束缚-冷应激法制作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胃经穴组和对照点组予以悬灸胃经穴“梁门”“足三里”和对照点(“梁门”、“足三里”两穴外侧旁开1 cm处),每日1次,连续治疗12 d.12 d后光镜下观察胃黏膜形态学变化,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和弱阳离子、弱阴离子芯片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蛋白质指纹图谱,对比分析各组的差异蛋白质质/荷比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胃经穴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值降低(P<0.05),胃黏膜形态学明显改善,与对照点组比较,胃经穴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变化和形态学改善明显(P<0.05);弱阳离子芯片检测结果显示有4个标志蛋白质表达差异,艾灸胃经穴可调节分子量为1354Da、5692Da和8432Da 3个标志蛋白质表达升高(均P<0.05),3287Da标志蛋白质表达下降(P<0.05);弱阴离子芯片检测结果有3个标志蛋白质表达差异,艾灸胃经穴可调节分子量为2412Da、3026Da和6475Da 3个标志蛋白质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艾灸胃经穴可调节急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细胞相关标志蛋白质差异表达,促进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效果优于穴位旁开1 cm处.

  • 龙虎交战针法对原发性痛经即时镇痛作用的时效规律研究

    作者:胡幼平;张雪;张镭潇;吴佳;王臻;贾小飞;唐羽;惠茹婷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和平补平泻两种针法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止痛疗效及疗效与作用时间的关系.方法: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龙虎交战组32例采取龙虎交战针法,平补平泻组30例采用平补平泻针法,两组患者均于疼痛发作时开始针刺.观察针刺前后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时间的变化,记录针刺前即时和针刺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以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 8个时间点的VAS数值,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组内比较,两组从针刺5 min至起针后120 min与针刺前即时比较,V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龙虎交战组针刺20 min和30 min的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平补平泻组针刺20 min和30 minV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随访第2个月经周期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龙虎交战组VAS评分为28.73±16.15,优于平补平泻组的46.93±12.18(P<0.001).组间比较,在针刺5 min,两组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观察时间点的VAS减值幅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针刺10 min、20 min、30 min直至起针后120 min,两组的VAS分值及减值幅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即时针刺疗效都可维持至起针后2小时.结论:两种针刺方法对原发性痛经都有一定的即时及远期镇痛作用,但龙虎交战组较平补平泻组更具优势,留针20 min即可达到佳止痛效果.

  • 护理干预预防温针灸烫伤的研究

    作者:谭碧娆;叶金丽;刘玉莲;韦贝华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温针灸治疗时发生烫伤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12月进行温针灸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每组共接受温针治疗1 000次.对照组予常规温针灸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烫伤率及对温针灸治疗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烫伤发生率0.6%(6/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5/1000,P<0.05),观察组的患者对温针灸治疗过程的满意度99.0%(99/10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88/100,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温针灸治疗时烫伤的发生,减少医源性损伤,避免增加患者痛苦,并对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到积极作用.

  • 二论偏倚

    作者:屠健如

    分析了随机对照试验在设计中产生偏倚的原因,强调中医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必须符合中医针灸的基本概念、核心和精髓,明确假针灸(PA)的规范标准,提出针灸实时控制概念和聚焦研究阈值领域中激活神经细胞过程的建议.

  • 失眠量表在针刺临床研究中的选择与应用

    作者:杨颐;王麟鹏;张蕾;郭静

    介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失眠严重程度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等国际常用的失眠评价量表及其特点、适用范围,并对国内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将其中量表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归为3类:①较多使用自拟量表;②量表使用不规范;③量表使用单一,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应用较少,并提出相关建议.

  • 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高血压临证经验

    作者:杜宇征;蔡婓

    石学敏院士在针刺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独具特色,以防治靶器官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减免心脑事件的发生为终目的,以“气海”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其“重治神”的学术思想,建立了以人迎穴为主穴、以“活血散风、调和肝脾”为治疗原则的针刺降压法,并有明确规范的手法量学标准的针刺手法.

  •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脊柱关节病的对照研究

    作者:丁宇;王月香;石现

    目的:对针刀治疗的可视化进行研究,总结介入性超声结合针刀松解术在治疗脊柱病和关节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例肩周炎、20例膝关节炎、20例腰椎间盘突出、2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为超声引导组和常规针刀组,每种疾病每组各10例,分别进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和常规针刀治疗,均治疗1次,1周后观察疗效.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功能评分,其中颈椎间盘突出采用王氏颈椎功能评定表,腰椎间盘突出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膝关节炎采用改良HSS膝关节评分法,肩周炎采用CMC肩功能评定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结果:各组各病种均取得良好疗效,治疗前后对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各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颈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超声引导组和常规针刀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肩周炎患者和膝关节炎患者超声引导组的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常规针刀组(肩周炎功能评分:91.25±5.75 vs 75.72±8.56;膝关节炎功能评分:90.40±7.35 vs 75.54±9.21,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针刀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超声引导对疗效无明显影响,而肩周炎和膝关节炎患者在针刀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引导可取得更加显著疗效.

  • 面部穴区药蜡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

    作者:文新;李妹睿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肌肉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占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的首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虽非凶险之症,但治疗不当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联带运动、面肌痉挛、面肌挛缩、鳄鱼泪等,不仅影响患者容貌和面部机能,而且影响其社会工作和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实践中,运用面部穴区药蜡治疗该病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 中医刮痧术的刺络特征阐释

    作者:曾上劼

    从中医针灸刺法的角度分析刮痧术刺激部位、刮痧工具及刮痧手法,认为不论刮痧术刺激的部位还是使用的工具和刺激手法,都符合《内经》中有关浅表刺激皮肤络脉方法的要求.论证刮痧术以排出血性痧疹、排解络脉病邪为治病途径,符合中医刺络泻邪治疗疾病的原理.因此中医刮痧术是一个完整的浅表刺激皮肤络脉的治疗技术.

  • 点按百会穴治疗晕车

    作者:季加丰;雷军慧

    在现实生活中,晕车患者众多,但现场处置者寥寥.笔者遇到晕车者6例,采用点按百会方法治疗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例为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笔者在公共汽车等车辆运行中遇到者.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小8岁,大47岁.症见乘车者深感不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淋漓等.

    关键词:
  • 针刺眼穴治疗卡他性结膜炎

    作者:柏树祥;柏明曦

    卡他性结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季节性传染病.笔者自199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针刺眼穴治疗急慢性卡他性结膜炎36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6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174例,女194例;年龄小6岁,大26岁;病程短2天,长26天;右眼发病48例,左眼发病59例,双眼同时发病261例;急性卡他性结膜炎274例,慢性卡他性结膜炎94例.

    关键词: 结膜炎 眼穴 针刺
  • 穴位电刺激对剖宫产产妇寒战的影响

    作者:杨代和;朱玉玲;黄文;唐淋锋;孙一华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剖宫产产妇寒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级为Ⅰ~Ⅱ级的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麻醉组(A组)和单纯麻醉组(B组).两组均行经行硬-腰联合麻醉穿刺,蛛网膜下腔给予0.75%布比卡因8 mg,控制麻醉阻滞平面高度T4~T8.A组硬-腰联合麻醉前进行穴位电刺激至手术结束,以同侧合谷-劳宫、三阴交-足三里穴位配对,左右两侧共4对穴位贴上自粘电极片,连接LH402H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采用疏密波,频率2 Hz/15 Hz,强度10~30 mA,以病人能耐受为度.于麻醉前(T0)、麻醉穿刺成功平卧后1 min(T1)、胎儿取出后1 min(T2)、关腹(T3)和手术结束(T4),分别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寒战程度.结果:A组寒战发生率为35.0%(14/40),低于B组的67.5%(27/40,P<0.05),于手术T2、T3和T4时,A组比B组发生寒战程度轻(均P<0.01);与麻醉前(T0)相比,A组在T1和T2时HR增快(均P<0.05),T3和T4时HR已恢复麻醉前水平(均P>0.05),B组于手术T1、T2、T3和T4时HR均比麻醉前快(P<0.05,P<0.01);两组在T1和T2时MAP偏低(P<0.05,P<0.01),在关腹及手术结束时MAP都恢复至术前水平(均P>0.05);两组SPO2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降低剖宫产产妇寒战的发生,并具有稳定心率的作用.

  • 妇科术后尿潴留的病因及针灸治疗进展

    作者:安彩萍;常翠芳;赵文洁;朱芝玲

    尿潴留是妇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医疗实践对妇科术后尿潴留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针灸治疗妇科术后尿潴留包括体针疗法、艾灸疗法、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针灸治疗妇科术后尿潴留不断发展与创新,与西医方法比较,更彰显其疗效.

  • 手腕部保健艾灸箱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高希言;王鑫;徐翠香;高崚;任珊;马巧琳

    设计一种手及腕部艾灸箱,可有效解决手部关节及腕关节艾灸较难和艾灸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艾灸热量利用率.灸箱由箱体和防护网组成,箱体为上下开口的中空体,箱体的上部装有翻转的活动盖板,箱体内中部装有支撑架,箱体的侧壁上开有一个与支撑架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洞口,箱体下部内装有水平的防护网.本艾灸箱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可对手及腕部同时施灸,且易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