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静止期斑块型银屑病案

    作者:姜婧;李岩

    患者,女,33岁.就诊日期:2011年11月31日.主诉:周身反复出现红斑、鳞屑13余年,复发加重半个月.13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红斑鳞屑,轻度瘙痒,于当地医院皮肤科就诊,考虑“寻常型银屑病”,口服阿维A酯及外用药物后好转.此后皮疹反复发作,冬重夏轻.半个月前,因“复发扁桃体炎”,皮疹泛发周身,遂来门诊就诊.检查:躯干及四肢散在大小不等暗红色肥厚斑块,边界清楚,周围炎性红晕不明显,表面覆盖片状银白色鳞屑,不易剥脱,基底炎性反应不明显,也无明显点状出血现象,周身未见脓疱及关节改变(见图1a).瘙痒明显,夜间加重;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涩.西医诊断: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斑块型).中医诊断:白疕(血瘀型).予火针点刺法治疗.(1)左手持酒精灯,右手以握笔姿势持针,置于火焰的外焰,依次加热针体、针尖,烧针至发白.

    关键词:
  • 慢性心衰水肿案

    作者:吴灿;邓行行;许时良;李景君

    患者,男,62岁,2013年5月6日因“消瘦、多饮2年,伴双下肢麻木1周”收住院治疗.既往史:20年前因风湿性心瓣膜病行二尖瓣换瓣术,术后规律服用地高辛片0.25 mg,每日1次,华法林钠片3.75 mg,每晚1次;2006年曾因直肠癌行直肠癌切除并造瘘术.现病史:40天前因消瘦、多饮,双下肢麻木住院,入院当日下午17:15时出现胸闷、气促.考虑急性左心衰,经西医抗心衰等治疗后症状缓解,逐渐出现双下肢水肿,5月24日出现活动后气促,双下肢水肿加重.查体:双下肺可闻及中等量湿性啰音,肝右肋下约3横指,质中,双下肢轻度水肿.

    关键词:
  • 气街电针干预合脊柱调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作者:杨军雄;张建平;于建春;韩景献

    目的:比较气街部穴位电针干预合脊柱调衡法与西药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30例)和药物组(30例).综合组取头气街部穴位太阳、四神聪等与胸、腹气街部穴位肾俞、中脘、关元等,得气后接电针2~4组穴位,针后行脊柱调衡法,每天1次;药物组口服卡马西平,首剂量100 mg,每天2次,维持量每天400~600mg.两组均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后及随访2个月、6个月,采用疼痛量表疼痛评定指数(PRI)、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LSI-B)、抑郁量表(HAMD)等,综合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综合组愈显率为76.7%(23/30),优于药物组的63.3%(19/30,P<0.01);两组治疗后PRI病情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于随访2个月、6个月时,综合组PRI病情分级情况优于药物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HAMD评分均下降(均P<0.01,P<0.05),且于随访时综合组HAMD评分下降较药物组显著(均P<0.05);两组治疗后LSI B评分均有明显上升(均P<0.05),且综合组优于药物组(P<0.05);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0(5/30),低于药物组的30.0%(9/30,P<0.01).结论:气街部穴位电针干预合脊柱调衡法治疗PTN,在改善患者精神心理、镇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远期疗效优于口服卡马西平,是一种安全、优效且稳定的治疗方法.

  • 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观察

    作者:唐雷;游菲;马朝阳

    目的: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安慰剂组剔除1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肾俞穴进行刺激,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每次1 mg,安慰剂组口服淀粉胶囊,每次1粒,均为每晚睡前服用,连续口服15天为一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均P<0.01),低频电穴位刺激组、药物组较安慰剂组评分降低更显著(均P<0.01);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和安慰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92.5%(37/40)和17.9%(7/39),低频电穴位刺激组、药物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均P<0.01).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安全有效,与口服艾司唑仑疗效相当.

  • 温通针法治疗地震后抑郁症: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赵耀东;韩豆瑛;郭霞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常规针刺和心理护理治疗地震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常规针刺组和护理组,每组30例.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常规针刺组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神门、阳陵泉、太冲、三阴交,采用常规针刺手法;温通针法组取穴同常规针刺组,在常规针刺组的基础上行温通针法,均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并统计疗效.结果:3种疗法对抑郁症均有效,温通针法组总治愈率为86.67%(26/30),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的50.00%(15/30,P<0.01)和护理组的33.33%(10/30,P<0.001);在HAMD积分方面,3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温通针法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和护理组(9.02±2.37 vs 10.73±2.28、11.05±2.01,P<0.05,P<0.01).结论:温通针法治疗地震后抑郁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刺星状神经节对后循环缺血的疗效研究及对血压的影响

    作者:黄凡;原筝;杨海涛;唐明;陆子玑;萧婷

    目的:比较针刺星状神经节与常规针刺治疗对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颈部的双侧星状神经节,行捻转补法;对照组实证取风池、百会、内关、太冲,用泻法,虚证取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和补法,两组均3天治疗1次,共治疗4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P<0.05);治疗后,除了对照组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型Vp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其余两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者(包括血管痉挛或狭窄型和血流速度减慢型)的V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其中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其中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均P<0.01).结论:针刺星状神经节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满意,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针刺.

  • 疏肝理脾与调理督脉取穴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对比

    作者:卢晨;杨秀娟;胡洁

    目的:比较疏肝理脾与调理督脉取穴针刺及口服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56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疏肝理脾组、调理督脉组和西药组,每组52例.疏肝理脾组针刺中脘、大横、三阴交、太冲等穴;调理督脉组针刺百会、风府、神庭、印堂等穴;西药组口服艾司唑仑片1 mg,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30天.评定各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并评定各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疏肝理脾组和调理督脉组的睡眠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均P<0.05);疏肝理脾组和调理督脉组的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西药组[86.5%(45/52)、82.7%(43/52) vs63.5%(33/52),均P<0.05];疏肝理脾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调理督脉组和西药组[48.1%(25/52) vs 23.1%(12/52)、25.0%(13/52),均P<0.05];治疗后疏肝理脾组和调理督脉组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改善(P<0.01,P<0.05),西药组仅入睡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及总分有改善(均P<0.05);疏肝理脾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亦显著低于西药组(均P<0.05),而调理督脉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均P<0.05),疏肝理脾组总分显著低于调理督脉组和西药组(均P<0.05).结论: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在两种组穴针刺中,疏肝理脾取穴效果更佳.

  • 针刺加叩刺治疗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作者:汪一丹;刘志诚;徐斌

    目的:探讨针刺加叩刺治疗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患者采用先针刺后叩刺的治疗方法,先取太溪、神门、太白、太渊、三阴交、足三里行提插捻转补法为主,太冲、合谷、血海、丰隆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起针后取膈俞、胰俞、肝俞、肾俞、脾俞梅花针叩刺,隔日治疗1次,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脂肪胰岛轴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瘦素(FLP)、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以及肥胖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8%(95/112),且瘀证为主者疗效优于阴虚为主者[92.9%(52/56) vs 76.8%(43/56),P<0.05];治疗前患者FPG、FLP、FINS、Homa I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肥胖指标百分率(F%)、肥胖度(A)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水平(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SI低于正常组水平(均P<0.01).治疗后FPG、FLP、FINS、Homa-IR、TC、TG、LDL-C、体质量、BMI、F%、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ISI、HDL-C明显升高(均P<0.01).轻度肥胖者疗效均优于中度肥胖、重度肥胖者,年龄小者疗效优于年龄大者,男性患者疗效优于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5);病程10年以内者疗效优于痛程10年以上者(P< 0.01).结论:针刺加叩刺治疗阴虚夹瘀型2型糖尿痛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良性调整患者糖、脂质代谢及脂肪胰岛轴有关.

  • 针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作者:常玲;贺彭兰;周振中;李彦华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与单纯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治疗吞咽障碍提供较佳方法.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电刺激组(38例)和电刺激组(36例).两组均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将电极片分别置于舌骨、甲状软骨上方、咬肌、下颌关节处,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针刺电刺激组加用针刺双侧焦氏头针运动区、感觉区下2/5,百会、廉泉、金津、玉液;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6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评定疗效,并于治疗后观察鼻饲管的拔除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5);治疗后针刺电刺激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较电刺激组增加更明显(8.01±1.25 vs6.73±1.36,P<0.05).针刺电刺激组显效率为84.2%(32/38),优于电刺激组的58.3%(21/36,P<0.05);针刺电刺激组鼻饲管拔除率为89.5%(34/38),高于电刺激组的50.0%(18/36,P<0.05).结论:针刺配合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效果更好,有利于鼻饲管的及早拔出,疗效优于单纯电刺激治疗.

  • 分段刮痧与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对照观察

    作者:肖丽梅;孟宪璞;韩明林;杨继军;杜韶波;张伟;王丽娜

    目的:观察分段刮痧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8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刮痧组(44例)和针刺组(41例).刮痧组采取分段刮痧治疗,上颈段损伤者,侧重刮拭头部与颈枕结合部;下颈段损伤者,侧重刮拭颈椎下段及肩部,每7天治疗1次,治疗3次.针刺组选取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每天1次,治疗15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观察第1次治疗后即时止痛效果及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第1次治疗后刮痧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治疗后刮痧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3.66±0.74 vs 5.43±0.35,P<0.01);疗程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两组效果相当(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95.5%0(42/44) vs 87.8%0(36/41),P>0.05.结论:刮痧与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两者疗效相当,但刮痧对颈型颈椎病的即时止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 针刺治疗上感后咳嗽19例

    作者:朱中书;刘方铭

    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呼吸系统疾患,尤以上呼吸道感染居多.临床上常见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后,感冒症状消失,后遗咳嗽症状顽固,且药物对症治疗疗效欠佳.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上感后咳嗽19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9例患者均来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康复医学科针灸门诊,其中男9例,女10例,年龄18~64岁,病程7~45天.临床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后,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咽痛等感冒症状消失,后遗咳嗽日久难愈,其咳嗽为干咳或少痰,偶伴咽痒,晨起为甚.查体:咽部无异常或轻度充血,肺部听诊为正常呼吸音,血常规多无异常,胸部透视无异常.均排除肺部肿瘤、结核及出血性疾病患者.

  • 隔药饼灸配合指针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50例

    作者:张益辉;顾勤

    小儿遗尿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遗尿发生在夜间为多,偶见发生在白天午睡或清醒时,发生频率不一,每周1~2次或每夜1次,甚至一夜数次不等,多发于3~12岁儿童.笔者采用神阙隔药饼灸配合指针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5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0例患儿均来源于2005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科门诊,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3~12岁,平均8岁;病程短1年,长10年,平均3.14年.诊断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1]:①发病年龄在3岁以上;②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一夜尿床数次;③小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多无异常发现;④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儿可见隐性脊柱裂.凡3岁以上的幼儿,不受性别、病程长短、症状轻重限制,均可纳入.排除尿路感染、夜间癫痫发作、泌尿道畸形、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

  • 针刺天突配合按揉膻中治疗癌性呃逆26例

    作者:丁秀芳;刘方铭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刺天突穴配合按揉膻中穴治疗癌性呃逆2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患者均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肿瘤科和康复科病房收治的癌症伴呃逆患者,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61±3)岁;病程2~30天,平均(5.8±1.4)天;胃癌10例,肝癌6例,肺癌5例,直肠癌3例,结肠癌2例.临床表现为呃逆连连、不能自制,严重者伴有胸闷腹胀、呼吸不利、饮食难入、夜不能寐.

  • “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真性延髓麻痹22例

    作者:孟丽娜;张春红;石学敏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1%~73%[1],易引起吸人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症,严重影响了卒中后的康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吞咽困难患者根据卒中部位不同可分为真性延髓麻痹、假性延髓麻痹,其中真性延髓麻痹主要为延髓疑核损伤,临床上鉴别真/假性延髓麻痹多以疑核定位,疑核及疑核以下的部位病损即下运动神经元病损为真性延髓麻痹,疑核以上部位病损为假性延髓麻痹.临床中由于影像学对于疑核定位尚存在困难,无法清晰看到疑核受损情况,因此笔者扩大了定位范围,将延髓部位存在病损的患者归入真性延髓麻痹.笔者采用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真性延髓麻痹22例,现报道如下.

  •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38例

    作者:谢承敏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皮损,以瘙痒为唯一主症的皮肤疾患,是临床老年病中常见多发病症之一,严重困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近几年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该病38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均为普爱医院西院(原武汉市第十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小57岁,大79岁,平均(56±5)岁;病程短1周,长6年,平均(56.1±5.5)周;病损范围全身性32例,局限性6例.临床表现:自觉全身瘙痒,亦可局限在身体局部瘙痒(多现小腿外侧、大腿内侧、背腹部、二阴部).皮肤可见抓痕、血痂,或周身或局部较重,干燥脱屑,身痒难忍,入夜尤甚,夜寐不安.排除由肿瘤、糖尿病、肝胆疾病、尿毒症等其他原发性疾病引起的瘙痒者.

  • “溪谷”与腧穴内涵探讨

    作者:刘兵

    “溪谷”是针灸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术语与概念.今通过考证文字、追溯《内经》原旨,参考历代医家读解等方式,对“溪谷”进行诠释、疏解,力求还原其本义,并着力探讨其与腧穴内涵的关系(溪谷为体,腧穴为用),为腧穴理论研究及针灸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

    作者:吴齐飞;吴继敏;白兴华;王志华;蔡惠玉;宫玮(砾);田书瑞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GERD患者76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人体力学压痛测定仪”测定压痛阈值的方法观察GERD患者和健康人在督脉背段的压痛情况,检测范围为第1胸椎至第12胸椎(T1~T12)棘突下,包括督脉经穴和经上非穴.发现观察组在T5~T7节段棘突间隙(即神道、灵台、至阳三穴)的压痛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GERD患者在T5~T7节段棘突间隙存在显著压痛,可作为GERD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并为针灸治疗GERD选穴提供新思路.

  • 论热敏灸探感定位是阿是之法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朱道成;陈日新;焦琳;谢秀俊;叶文国;江月霞;陈金萍

    从腧穴的原始概念文献记载探讨阿是之法的内涵及其临床意义,阐明阿是之法的精髓是以患者对力的敏感为标准来定位腧穴.热敏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则说明热敏灸探感定位是以出现热敏灸感为标准来判定腧穴.两者虽均以患者感觉为标准,但热敏灸探感定位是从另一新的角度、采用新的方法来定位腧穴.认为热敏灸探感定位是阿是之法的传承与发展.

  • 合谷复溜治疗有汗无汗辨

    作者:谢力;阳仁达;黄倩兰;周灿;刘昭

    汗,是阳气阴精蒸化而成,正常时通过卫气司毛孔开合的作用排出体外.病理状况下,因阴阳失衡、营卫失调可导致无汗或多汗、自汗、盗汗等.1 汗证基本治法概述早在《内经》中有关汗的论述有100余处,而《针灸大成》对汗的论述增加了相应的治法,使用频率高的穴位便是合谷、复溜.但其所述却令人费解,如:“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当汗不汗合谷泻,自汗发黄复溜凭”“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其矛盾在于“有汗”与“无汗”的不同症状下对“合谷”与“复溜”的补泻的论述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相反.

    关键词:
  • 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组织形态心肌内皮素-1及心肌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英英;刘清国;徐萌;郭妍;刘金艳

    目的:探讨针刺捻转补法和捻转泻法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损害的效应差异.方法:将60只雄性11周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A)、捻转补法组(B)、捻转泻法组(C)、针刺留针组(D),每组15只,并以11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E).A组和E组不针刺,进行与其他组相同的抓捉捆绑刺激;B组针“太冲”穴,施捻转补法1 min,留针9 min;C组针“太冲”穴,施捻转泻法1 min,留针9 min;D组针“太冲”穴,不予以手法,留针10 min,每天针刺1次,针刺6d休息1d,一共针刺24 d.针刺前和针刺开始后每隔6天用无创血压仪测量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28 d后苏木精伊红(HE)和三色(Masson)染色法观察左心室肥大、增生及心肌纤维化情况;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左心室心肌内皮素-1(ET-1)含量;PCR半定量法分析左心室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变化.结果:(1)血压:实验后A、B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升高(P<0.05),C、D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C组的降压效应较D组更明显(P<0.05).(2) HE和Masson染色显示:除E组外,A、B、C、D组均有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C组轻,其次为D组,A组和B组均比较严重.(3)ET-1浓度:5组间ET-1浓度均有差异(均P<0.05),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B、D、C、E组.(4)Ⅰ型胶原mRNA:C组与D组的Ⅰ型胶原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相比,水平较低(均P<0.05),E组的胶原水平低;Ⅲ型胶原mRNA: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D组相比,C组的Ⅲ型胶原mRNA水平较低(P<0.05).结论:捻转泻法可以降低SHR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能有效抑制ET-1的合成和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对Ⅲ型胶原mRNA抑制作用更明显,与捻转补法存在生物效应差异.

  • 艾灸对幽门螺杆菌胃炎大鼠血清免疫学作用研究

    作者:彭艳;易受乡;封迎帅;史冬梅;侯艳玲;林亚平

    目的:探讨艾灸保护胃黏膜损伤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穴位组(模型+艾灸穴位)、艾灸非穴组(模型+艾灸穴位对照点),每组10只.艾灸穴位组和艾灸非穴组于造模前8天即予艾灸干预,穴取“足三里”“中脘”“关元”“脾俞”“胃俞”穴或以上穴旁开对照点,模型组仅捆绑不治疗,均每日1次,连续16d.采用幽门螺杆菌(Hp)灌胃建立大鼠Hp胃炎模型,观察大鼠胃黏膜苏木精伊红(HE)染色镜检炎性反应程度,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热休克蛋白72(HSP72)及胃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2 mRNA、TLR4 mRNA、CD14 mRNA)、髓样分化因子88 (MyD88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核因子κB、IκB核因子κB的抑制蛋白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涂片革兰氏染色检测出Hp,胃黏膜组织HE染色镜检炎性反应程度评分积分值增高,血清HSP72含量及胃组织TNF α、IL 1β含量明显升高,单核细胞TLR2 mRNA、4 mRNA、CD14 mRNA、MyD88 mRNA、NFκB表达增加(P<0.01),IκB表达降低(P<0.05);经艾灸“足三里”等穴预处理者,艾灸穴位组大鼠胃黏膜组织HE染色镜检炎症程度积分值减低,血清HSP72含量升高,胃组织TNF-α、IL-1β含量及单核细胞TLR2、4mRNA、CD14 mRNA、MyD88 mRNA、NFκB表达降低(P<0.01),IκBα表达升高(P<0.05);艾灸非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穴位预处理可诱导血清HSP72的高表达,通过与TLR2、4受体结合启动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调控下游信号物质的释放,从而调节机体相关免疫物质的释放,减轻Hp胃炎大鼠胃黏膜损伤.

  • 针灸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作者:郭太品;任玉兰;李骥;陈亮;舒红平;梁繁荣

    针灸科研的投入逐渐增多,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针灸科研成果低转化率的缺点也逐渐暴露.目前尚无关于针灸成果转化问题的报道,故在借鉴其他领域成果转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针灸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研究内容以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主,且针灸器械研究薄弱,转化效益有限;其次是考核体制、转化模式等有待完善.其对策主要是:正确评估针灸科研成果,提倡转化医学理念和方法,改革政策体制,搭建从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平台.

  • 张玉莲教授“调理髓海”针法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经验

    作者:张素玲

    介绍张玉莲教授运用“调理髓海”针法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经验与施术特色.张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头部功能区投影及血管分布,提出了“调理髓海”针法.该法取穴选用“调衡三针”“调运三针”“调颤三针”以及风池、风府、完骨、天柱、颈3~颈6夹脊穴为主,将守医者之神与守患者之神相结合,手法上控制感传,直达病所,强调医患配合,身心并调,从而达到使患者全面康复的目的.

  • 李志道教授“补三气”为主临床刺法举隅

    作者:李瑞超;李岩;付源鑫;赵祥斐;孙晶;李兰媛

    李志道教授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辨证取穴,总结出以任脉三穴为主的“补三气”疗法.“补三气”法即以任脉之膻中、中脘、气海三穴为主穴组成基础方,依次补充清气、谷气及元气.临床中,根据三气虚损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侧重,随证灵活配穴,分别治疗以心肺气虚、脾胃气虚和先天元气不足的不同临床表现为主的疾病,并举例说明之.

  • “得气”与“气至”

    作者:刘农虞

    为阐明“得气”与“气至”的内在关系,通过重温《内经》有关理论,结合有关学者的观点,分析比较二者的关系.“得气”是中气穴的标志,也是气至针下的征象,更是针刺补泻的前提.得气的感觉来自医患双方,其表现形式既有“紧而疾”“沉涩紧”“轻滑慢”与“针下热”“针下寒”的显性得气,也有“针染(游)于巷”的隐性得气,以及“徐而和”之谷气显示的气调状态.“气至”有“气至针下”与“气至病所”两方面含义.气至针下与得气内涵相近;气至病所,主要体现在气至而有效,表现形式有即刻效应与滞后效应两种.得气与气至含义各有侧重,得气突出医者在针刺过程(辨气、守气、调气)中的重要性,并提示隐性得气的临床意义;而气至强调气至而有效,即临证当分清表里虚实,表浅筋脉病候,可缪刺、浅刺,收效较快;深里虚实病证,当补泻得谷气,虽见效滞后,但脉象可鉴,告诫针灸临床不可忽视脉象的重要意义.

  • 五门十变配穴法与临床应用

    作者:吴育豪;胡幼平

    笔者根据台湾已故针灸名家周左宇先生传授的五门十变化合和互合两种配穴方法,介绍五门十变配穴法的源流,它将传统易理术数与医学相联系,具有不拘时辰、不拘算式、能结合辨证施治、使用范围确切、有较强针对性的学术思想特点,并以临床应用案例佐以印证.互合法多用于四肢痹症,化合法则对内科疾病有明显补强作用,为临床取穴开辟了新的思路.

  •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肩周炎50例

    作者:吴飞;陈海艳

    壮医经筋疗法是在古典十二经筋理论指导下,结合壮族民间理筋术而总结出来的以经筋“摸结”诊病和“解结”治疗为特点的一种新型非药物疗法[1].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经筋病候,壮医病名为“旁巴尹(Bangzmbaqin)”,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人群,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笔者应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肩周炎50例,现报道如下.

  •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变化评价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喜云;陈志茹;赵大成;郭健

    目的:应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采用表面肌电图分析患者腰部肌肉生物力学特性,并对其疗效进行全面评价.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0例,采用针刀治疗,1周1次,共2次.观察治疗前后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ASLR)和腰椎功能JOA评分,应用表面肌电图采集患者治疗前后表面肌电信号,计算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平均肌电波幅(AEMG)、中位频率的斜率(MFs)和平均功率频率(MPF).结果:治疗后VAS评分减低,ASLR、JOA评分、AEMG和MPF增加,MFs绝对值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针刀治疗能显著缓解LDH患者腰部肌肉的肌力、肌张力和肌肉疲劳程度,改善LDH患者腰背伸肌群失衡状态,从而有利于恢复LDH患者腰背伸肌的生物力学特性,临床疗效显著.

  • 研究型教学在针灸推拿学专业《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迈兰;袁宜勤;常小荣;罗坚;刘密

    为探索针灸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式与途径,提高针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将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于针灸推拿专业主干基础课程《经络腧穴学》的教学,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求与学习目的,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将针灸学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与动向引入教学,实践教师研究型地“教”;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图书与数据库资源,自主解决开放性、启发性、课堂扩展性问题,实践学生研究型地“学”,以期培养学生开放、发散的思维模式,加强学生思考、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 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作者:杨继鹏;刘璟莹;谷红艳;吕纹良;赵红;李桂平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方法检索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Me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8篇文献,总计610例中风后便秘病例,结果显示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OR=2.10,95%CI (1.25,3.54),Z=2.78,P=0.005;治愈率:OR=2.37,95%CI (1.57,3.58),Z=4.10,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有效,对照其他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但纳入文献中RCT文献质量较低,还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用以进一步验证.

  • 朱琏针灸教育理念与实践

    作者:张立剑;刘兵;徐青燕;冉升起

    介绍我国已故著名针灸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创始人朱琏的针灸教育理念与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颇具特色的“新针灸学”教学理念、专业性针灸大学的创办等3个方面,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积极的现实启迪意义.

  • 澄江针灸学派传人曾天治生平著述考略

    作者:李乃奇;黄伟萍;刘芳

    曾天治受业于承淡安先生门下,是澄江学派在岭南地区的主要传人之一.通过收集整理曾天治先生的相关著作和论文,并拜访其后人,考证其生平事迹,对现存曾氏的代表性著作作一介绍.曾天治追随承淡安先生步伐,业医济世,办学授徒,创办香港第一家针灸教育机构科学针灸医学院,辗转各地,推广针灸,为各地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其著述编排循序渐进,引入现代医学理论,注重临床实用性.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