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仰型痉挛性斜颈案

    作者:王萌萌;马帅;杨佃会

    患者,女,57岁,就诊日期:2014年10月12日.主诉:头项部震颤后仰1年余,伴颈背部疼痛2个月.病史:自2013年5月因劳累出现颈部不适,转动不利,未予重视.自此颈部不适逐渐加重,2个月后发觉头部不自主后仰并伴有震颤,情绪紧张、激动时加重,睡眠时症状消失.曾于当地服用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按摩、小针刀等治疗,效果不佳.刻下症见:患者常手托枕部,表情痛苦,形体消瘦,纳可眠安,二便调,舌红、苔薄,脉沉细.查体:患者头部阵挛性后仰约30°,有典型的姿势对抗及“yes-yes”样动作.

    关键词:
  • 久泻验案

    作者:张仁倩;王剑歌;赵志恒;徐家淳;李岩

    患者,女,57岁,初诊日期:2013年11月9日.主诉:腹泻8月余.病史:患者于8个月前因进食不洁食物,出现水样便腹泻,每日10余次.曾于某医院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服用各种中西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未见好转,遂至天津市公安医院针灸理疗科就诊.刻诊: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语声低微,身形消瘦;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无力,右尺为甚.自述任何果蔬,无论冷热,食入即泻,每餐唯食用馒头蘸酱油,痛苦异常,每日多次腹泻以致体重较发病前下降30 kg.诊断:久泄,辨证为脾肾阳虚,治以温肾暖脾,固肠止泻.因既往长期服用各种中西药物未能获效,患者此时已对内服药产生抵触,导师李岩为其施以火针速刺配合留针治疗.

    关键词:
  • 低频电穴位刺激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血浆5-HT及NE的影响

    作者:唐雷;马朝阳;游菲;丁琳

    目的: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穴、肾俞穴进行刺激,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每次1 mg;安慰剂组口服淀粉胶囊,每次1粒;两组均每晚睡前服用,连服15天为一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安慰剂组剔除1例,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和安慰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92.5%(37/40)和17.9%(7/39),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均P<0.01),低频电刺激组和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血浆5-HT、NE的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频电刺激组和药物组患者血浆5-HT含量较治疗前均增高(均P<0.05),NE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安全有效,与口服艾司唑仑疗效相当,升高血浆5-HT含量、降低血浆NE含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通督调神针刺干预对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作者:孙培养;储浩然;李佩芳;王涛;浦芳;吴杰;刘霞;罗春梅;刘艳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结合百忧解与单纯百忧解相比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起效时间和总体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通督调神针刺干预组(针药组)33例和对照组(药物组)30例.药物组予以口服百忧解20 mg,每日1次,早上7:00服药,连续服药4周;针药组在口服百忧解基础上予以通督调神针刺干预,取督脉穴百会、风府、神庭、水沟、大椎、神道为主穴,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运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2周时,针药组HAMD评分、MESSS评分显著下降,BI评分显著上升(均P<0.01),而药物组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时,两组HAMD评分、MESSS评分均显著下降,BI评分均显著上升(均P<0.01);治疗2周、4周时,针药组HAMD评分、MESSS评分均低于药物组,BI评分均高于药物组(P<0.01,P<0.05).针药组抗抑郁总有效率97.0%(32/33)、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90.9%(30/3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有效率97.0%(32/33),均优于药物组的80.0%(24/30)、80.0%(24/30)、83.3%(25/30,均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能缩短抗抑郁药物治疗PSD的起效时间,且能提高总体疗效,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

  • 推拿配合耳穴磁疗对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及成本比较

    作者:王赛娜;盛锋;潘云华;徐枫;王志超;成磊

    目的:对比推拿配合耳穴磁疗对贴法与单独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定.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推拿加耳穴组(A组)、单纯推拿组(B组),每组36例,后符合方案者分别为35例、34例.A组采用推拿配合耳穴磁疗对贴法治疗,推拿以风池、肩井、肩外俞、肩髃、曲池穴为主,耳穴取颈椎、肝、肾、神门、皮质下为主;单纯B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推拿部位、方法均同A组.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观察4周.采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等方式观察两组患者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和卫生经济学成本,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推拿加耳穴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单纯推拿组[(100.0%(35/35) vs 85.3%(29/34),42.9%(15/35) vs 17.6%(6/34),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及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积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01),在自觉症状、临床检查及总积分、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方面的改善,推拿加耳穴组较单纯推拿组更为显著(P<0.05,P<0.01,P<0.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获得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推拿加耳穴组低于单纯推拿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耳穴磁疗对贴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单纯推拿治疗相比,其治疗效果更佳,更节省卫生经济学成本.

  • 耳穴贴压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作者:彭志坚;沈胡刚;顾建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消癖煎与单纯消癖煎对比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口服中药消癖煎,耳穴取乳腺、内分泌、卵巢、神门、肝、脾,每耳贴压1周,两耳交替;消癖煎为院内制剂,主要成分为柴胡、夏枯草、白芍、赤芍等,水煎服,每次30 mL,每天3次.对照组仅采用口服消癖煎,每次30mL,每天3次.两组均月经期停止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观察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包括乳房疼痛程度,肿块硬度、范围、大小及全身伴随症状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同时观察组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幅度更大(11.02±1.78 vs 9.82±1.53,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6/45,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消癖煎.

  • 从脾胃论治针刺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作者:刘雅楠;林成荫;吴焕淦;王晓梅;朱毅

    目的:观察从脾胃论治针刺对脾虚型与非脾虚型失眠症患者的主观症状、睡眠质量和睡眠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分为脾虚组和非脾虚组,每组30例,均行针刺治疗,穴取四神聪、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和天枢穴,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观察2个疗程.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观察患者主观症状的变化,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观察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睡眠率观察患者睡眠时间的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次和10次后,脾虚组总有效率均为80.0%(24/30),非脾虚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23/30)和80.0%(24/3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IS总分和PSQI总分在治疗5次、10次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各时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睡眠率在治疗5次和10次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均P<0.01).结论:从脾胃论治针刺治疗脾虚型与非脾虚型失眠症患者可能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睡眠质量和睡眠率.

  • 浮针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杨江霞;肖红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患者手运动功能、痉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风6个月以内的中风后手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康复治疗,每天1次,每次40 min,治疗8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肌筋膜触发点的位置,于患者前臂内、外侧选择二三个点行浮针疗法,同时配合患者主动或被动屈伸腕、指关节,直到手痉挛缓解.浮针治疗前3日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天、14天和8周后记录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评分、简易肢体功能(Fugl-Meyer,FMA)评分,对患者的手痉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手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7天、14天、8周后两组患者M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Barthel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在治疗14天和8周后观察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浮针配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均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手痉挛程度、手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浮针配合康复训练对手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康复训练者.

  • 基于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效性的经络变动规律探析

    作者:刘静;周炜;吕晖;冯勇伟;于秀琴;符晓敏;何玉伟;赵际平

    目的:基于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研究,观察相关经脉的异常变动规律及与针刺疗效的相关性.方法:70例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35例.电针组深刺天枢、腹结,并连接电针(予疏密波,2 Hz/15 Hz、电流强度0.1~1.0 mA),加针刺上巨虚穴;假电针组以假电针浅刺天枢、腹结旁开穴,加浅刺上巨虚旁开穴,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前2周每周针5次,后6周每周针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6、8周后各时间点运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察70例患者脾、胃、大肠经异常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每2周的自发的完全排尽感的大便次数(CSBM)、经络异常值及与CSBM总变动率的相关性.结果:在增加CSBM次数方面,电针组从治疗第2周后开始起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SBM次数明显增加(均P<0.05);假电针组治疗6、8周后CSBM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电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SBM次数均较假电针组明显增加(均P<0.05).电针组大肠经异常值于治疗2周后,胃经、脾经相关经络的异常值于4周后均较基线期明显减少(均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肠经、胃经的异常点逐渐减少(均P<0.05),且大肠经、胃经、脾经异常总变动率与CSBM总变动率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电针组在增加严重功能性便秘CSBM次数方面有效,疗效优于假电针组且稳定;针刺脾、胃、大肠经的相关经穴确对经络异常有调整作用,且脾胃、大肠经络异常的变动与严重功能性便秘病情的转归和电针疗效具有相关性.

  • 梅花针关键点叩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飞;张丽娟;王建华;史艳;郑丽雅

    目的:评价梅花针关键点叩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运用Bobath缓解痉挛手法治疗,治疗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梅花针关键点叩刺,穴取肩髑、肩髎、肩贞、合谷、承扶、足三里、膝阳关等穴,每次15 min,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Barthel Index(BI)评定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抗痉挛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后,两组FMA评分、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于治疗8周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痉挛状态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于8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抗痉挛总有效率为90.0%(36/40),优于对照组的75.0%(30/40,P<0.05).结论:梅花针关键点叩刺结合Bobath疗法可有效缓解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邵氏五针法”从肺论治慢性结肠炎23例

    作者:权春分;邵素菊

    笔者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运用“邵氏五针法”治疗慢性结肠炎2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3例均来自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病例,均有腹痛、腹泻、大便夹杂黏液或脓血、肛门下坠感典型临床表现,并反复发作3个月以上,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小22岁,大67岁;病程短3个月,长35年.2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取肺俞、大椎、风门;乏力、肛门下坠明显配脾俞、百会、长强,腰膝酸软配肾俞、大肠俞、太溪.

  • 快针配合巨刺大陵穴治疗腰椎管狭窄性足跟痛45例

    作者:吴爽;王世成;高淑红

    近1年来笔者采用快针配合巨刺大陵穴的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性足跟痛4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来源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男20例,女25例;年龄38~66岁,平均(51±9)岁;病程短7天,长5年余,平均(168.6±263.3)天.临床表现为一侧足跟痛,伴或不伴腰骶部、腿部疼痛;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时足跟部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久站后疼痛加重.腰椎CT均示有不同程度的腰椎管狭窄症,踝关节X线片排除局部外伤、跟骨周围软组织炎性反应及占位性病变.

  • 神经根注射配合经络排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作者:王红;周勇忠;袁志强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常见疾病,笔者运用神经根注射配合经络排刺治疗LIDP,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来源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中医骨伤科门诊,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7±7)岁;平均病程18个月.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为LIDP,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时疼痛加剧,椎旁压痛并向下肢神经支配区域放射;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腧穴配伍特点研究

    作者:梁爽;陈泽林;陈波;郭义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基于广泛的文献证据及专家经验编写而成,因此其推荐的腧穴有着独特的配伍思想和规律,以远近配穴、辨证配穴、对症配穴等传统配穴形式为主导,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同时依据不同施术手法的特点选穴配伍,对临床配穴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 从现代科学角度论中医的气和经络的本质

    作者:黄沾文;黄沾祥

    气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灵魂,也是经络研究突破的关键,笔者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吸收数十年经络研究的成果,从系统论、控制论角度研究认为:“经络是机体活系统新陈代谢在筋膜间隙形成的一个水蒸气网”假说[1].因为一些专家提出常温下人体内不可能形成水蒸气,笔者在此重点就人体内水蒸气的形成问题进行论述,与大家讨论.

    关键词:
  • 石学敏院士对《内经》“维筋相交”理论探析

    作者:许军峰;卞金玲;吕建明

    “维筋相交”一词出自《灵枢·经筋》对足少阳经筋的叙述.《灵枢·经筋》云:“足少阳之筋……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日维筋相交”.张志聪对“维筋相交”的认识进一步扩展,认为“盖维者,为一身之网维,从左之右,右之左,下而上,上而下,左右上下交维,故日维筋相交”.为扩展交叉取穴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 针刺左、右侧合谷穴脑功能偏侧性的fMRI研究

    作者:汪林英;徐春生;朱一芳;李传富;杨骏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讨针刺左、右侧合谷穴是否存在脑功能偏侧性,为临床合谷穴左、右侧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8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左侧合谷穴组(左侧针刺组)和针刺右侧合谷穴组(右侧针刺组),分别针刺左侧和右侧合谷穴.针刺得气后,采集两组的任务态fMRI数据,并利用功能性神经影像分析软件(analysis of functional neuroImages,AFNI)程序进行两组组内和组间分析.针刺后记录受试者的针刺感觉并统计两组针刺感觉量表(the MGH acupuncture sensation scale,MASS)指数.结果:两组间MASS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针刺组主要表现为右侧大脑的信号增强,右侧针刺组显示双侧的大脑均有广泛信号变化;左侧针刺组与翻转后的右侧针刺组组间分析显示两组间存在差异脑区.结论:针刺左、右侧合谷穴的中枢效应不对称,存在右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偏侧性;右侧大脑半球的岛叶和扣带回可能是针刺合谷穴发挥效应的关键脑区.

  • 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对大鼠穴区筋膜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影响

    作者:李程;陈波;胡铁汉;陈磊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对大鼠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结构、细胞活性、胶原纤维排列形态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细针组、中针组和粗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分别采用不同规格毫针在大鼠“中脘”沿任脉循行方向平刺,施以捻转平补平泻刺激,每天1次,空白组予相同的麻醉、抓取、固定.干预3天后,切取各组穴区筋膜结缔组织,采用HE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染色和MASSON染色,镜下观察腧穴筋膜结缔组织形态、细胞中PCNA表达、胶原纤维的排列形态和表达变化.结果:各组毫针针刺后,腧穴筋膜结缔组织形态及胶原纤维排布一致性发生改变;各组腧穴筋膜结缔组织细胞中PCNA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P<0.05);胶原纤维的面积分布发生改变,其中细针组较空白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针组与粗针组胶原纤维的面积分布均较空白组减小(均P<0.05).结论: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均能够改变受治腧穴穴区局部组织形态、增强细胞活性和调节胶原纤维蛋白表达变化,这可能是毫针针刺治疗“通经脉”作用的细胞生物力学原理之一,但规格不同,其所产生的刺激量不同,穴区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变化的量一效差异存在复杂关系.

  • 基于CONSORT和STRICTOM评价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

    作者:熊俊;朱道成;陈日新;叶文国

    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OM标准评价国内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利用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和万方(WF)等4个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相关期刊,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OM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共纳入合格文献52篇,发现多数文献存在随机方法叙述不清和盲法使用率低、无随机分配隐藏、无样本量准备、无治疗用意剖析、艾灸细节报道不充分、无艾灸治疗医生资历等问题.尽管目前大多数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较低,影响报道的可靠性和同质可比性,但热敏灸关于这方面的文章质量较高.认为为提高艾灸临床随机试验可靠性和质量,应该将CONSORT声明和STRICTOM标准引入艾灸临床随机试验设计并严格执行.

  • 枢经推拿治疗失眠症: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唐宏亮;陈昭;庞军;莫巧明

    目的:比较枢经推拿与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枢经推拿组(40例)与药物组(40例).枢经推拿组选取头部颞侧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进行扫散法5 min,按揉阳白、本神、头临泣、正营、承灵、率谷、风池等穴,每穴1 min;药物组睡前半小时口服艾司唑仑1 mg.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两组在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枢经推拿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总评分的评分均低于药物组(均P<0.05).枢经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2.1%(35/38),高于药物组的84.2%(32/38,P<0.05).结论:枢经推拿治疗失眠症效果优于口服艾司唑仑.

  • 符仲华浮针治疗颈椎病临证经验

    作者:钟敏莹;张熹煜

    介绍符仲华老师运用浮针治疗颈椎病的独特诊疗经验.从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再认识、浮针的治疗机制、浮针治疗颈椎病的优势证型、验案举隅4个方面对其治疗颈椎病的独特经验进行探析.符老师引入肌筋膜触发点理论,仔细辨析颈部肌筋膜触发点所在,使用一次性浮针在病痛区域周围或者邻近上肢的皮下层进行扫散,可迅速纠正相关肌肉等软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颈部相关肌肉自身修复.在浮针操作的同时,配合再灌注活动,加速疏通气血,可有效促进颈项功能恢复.

  • 特色水药罐罐具变革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李建萍;张慧;杨建梅;徐新春;牛燕霞;蔡俊

    目的:比较使用传统罐具与变革罐具进行特色水药罐治疗中的差异.方法:选50例颈腰痛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左侧、右侧穴位分别采用传统罐具与变革罐具进行拔罐,拔罐部位以双侧曲垣穴及大肠俞穴为中心,留罐10 min.传统罐具采用去底、底口打磨光滑的100 mL注射液的玻璃瓶;变革罐具为真空抽气罐.观察两种罐具拔罐操作所需的时间、药物漏洒程度、患者拔罐时舒适度以及起罐后罐斑情况.结果:曲垣、大肠俞穴用变革药罐拔罐操作时间较传统罐具明显缩短(均P<0.05);曲垣、大肠俞穴用变革药罐的拔罐操时舒适感较传统罐具明显提高(均P<0.05);两种罐具拔罐操作时药物漏洒量相近(均P>0.05);变革药罐较传统药罐起罐后罐斑颜色更深.结论:特色水药罐法采用变革罐具在临床使用上操作更便捷、患者更舒适.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EC50的影响

    作者:黄笑玉;潘飞鹏;招伟贤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TEAS)合谷、内关穴对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的影响,探讨TEAS对插管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40例静脉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前观察组经皮电刺激双侧合谷、内关穴30 min,波型选用疏密波,频率2 Hz/100Hz;对照组在穴位上假刺激,刺激仪仅有灯亮,未有电流输出,之后进行静脉全麻诱导,当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靶浓度稳定于预先设定值,行气管插管.采用Dixon序贯法测定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EC50.结果:观察组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EC50为3.46 ng/mL,95%置信区间为2.80~4.27 ng/mL;对照组为4.18 ng/mL,95%置信区间为3.30~5.29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明显降低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EC50,降幅约为17%.

  • PBL法结合LBL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静;陆瑾;阮志忠

    为提高教学水平,拓宽教学思路,开展了PBL法(问题式教学法)结合LBL法(讲授式教学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将2010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年制床边班本科生随机分为PBL结合LBL组和LBL组.在一学期中,两组学生均按大纲要求以LBL法完成基础理论课教学,而见习课教学则分别以不同的方法进行,即PBL结合LBL组的见习课以PBL法教授,LBL组仍以LBL法教授.学期结束,评价两组期末理论和病案考核成绩,以及从师生不同角度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期末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案成绩比较,则PBL结合LBL组优于LBL组(84.47±10.72 vs 76.00±9.97,P<0.05);学生及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均显示PBL结合LBL法得分较LBL法高(86.27±8.36 vs 56.00±14.59,P<0.01;45.89±3.68vs 36.61±6.41,P<0.01).表明PBL结合LBL法在《针灸学》教学中可行,其教学效果优于单用LBL法,为针灸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的腧穴配伍规律

    作者:许林玲;徐天舒;张建斌

    为探讨古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的腧穴配伍规律,通过检索古籍建立针灸治疗消渴病相关症状的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进行腧穴症状间的关联分析.基于消渴症数据库、肾虚消渴数据库、消渴口干善渴数据库、消渴小便不利数据库、消渴嗜饮数据库等5个数据库进行关联分析后得到以辨症、远近、局部、前后配伍为主的腧穴配伍组方.认为建立中医药古代文献信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相关规律,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选穴特点

    作者:余思奕;杨洁;任玉兰;陈亮;梁繁荣;胡幼平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选穴特点.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PubMed数据库,系统收集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现代文献,建立艾灸处方数据库,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现代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现代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选用腧穴35个,总频次399次.腧穴运用频次较高的依次为关元(90次)、三阴交(47次)、神阙(43次)、中极(33次)和气海(28次),阴经腧穴与阳经腧穴的使用频率比例大约是3∶1,特定穴占经穴的68.6%(24/35),交会穴使用频次高(203次),用穴个数多,集中在关元、三阴交、中极等;其次是募穴、合穴和下合穴的使用频次较高,分别为130次、19次和18次.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用穴.首选阴经腧穴,特定穴是选穴的主体,这一结果可指导临床优选经穴.

  • 癫痫的耳针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赵敬军;荣培晶;朱兵

    癫痫是一种脑部神经细胞突然、间歇性异样放电导致反复发作的短暂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组慢性疾病,治疗较为困难.耳甲区是中医耳穴内脏代表区,也是迷走神经耳支支配区,耳针作为一种独特的疗法,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近年来,耳针抗癫痫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开发出了耳迷走神经经皮电针刺激仪(耳针仪)应用于临床试验研究,通过耳针抗癫痫的基础到临床研究,探究出了癫痫的相关发病机制和耳针的作用途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推广耳针治疗癫痫和提高耳针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耳针仪的使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证据支持,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

  • 针灸戒烟现状与疗效评价分析

    作者:刘朝;王莹莹;吴远;杨金生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和Springer数据库,收集198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发表的关于针灸戒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使用《针灸RCT文章规范表述要素表》对每个纳入的文章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RCT文献24篇,计3084例患者.文献质量评价显示纳入的RCT文章平均质量得分25.71分,且未有低于16分的低质量文章.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能明显提高短期戒断率[RR=1.48,95% CI (1.18,1.84),Z=3.47,P<0.0005],显著降低治疗后的每日吸烟数和戒断量表分数[每日吸烟数:RR=4.35,95% CI(2.03,6.66),Z=3.68,P<0.001;戒断量表分数:RR=2.37,95% CI (1.88,2.86),Z=9.44,P<0.00001],但是不能显著提高长期戒断率[RR=1.40,95% CI (0.90,2.17),Z=1.49,P>0.05].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针刺戒烟在短期戒断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长期戒断率还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 瑞士的中医针灸疗法及医疗保险支持

    作者:田开宇;Lisa YUAN

    据笔者赴瑞士学术交流的行医经历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介绍了中医针灸在瑞士的发展概况、瑞士医疗保险体系及对中医针灸疗法的接纳,并通过实例解释基础医疗保险和附加替代医学保险对中医针灸疗法的报销额度、比例和附加条件.此外,还介绍了中医针灸师为获得保险公司认可而必须在相关学术机构(EMR,ASCA,NVS)认证注册的相关信息.这些为中医针灸在瑞士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