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穴位埋线治疗Ⅰ、Ⅱ期肛裂: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邓松华;莫黎;邓文雯;陈赛;何永恒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与西药治疗Ⅰ、Ⅱ期肛裂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Ⅰ、Ⅱ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埋线组取双天枢、长强、双承山和提肛穴行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西药组采用0.2%硝酸甘油软膏外涂创面治疗,每日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 d后和7 d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和肛门疼痛持续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 d后和7 d后的VAS和肛门疼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埋线组优于西药组(P<0.01,P<0.05).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埋线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随访3个月,埋线组复发1例,西药组复发6例.结论:穴位埋线治疗Ⅰ、Ⅱ期肛裂是安全有效的,与西药组比较,埋线组的复发例数较低.

  • 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高静;叶艳;吴晨曦;柏丁兮;侯晓琳;吕俭霞;向玉萍;赵霞

    目的:比较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贴敷与传统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6例肝肾不足证S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在接受口服钙尔奇D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根据子午流注纳支法选穴和取穴原则选取阴谷、太溪、大钟、复溜、至阴进行按时穴位贴敷,对照组对所选取的穴位进行非按时穴位贴敷,即传统穴位敷贴,均每次贴敷6 h,每天1次,连续5 d后休息2 d,4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简体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分别评价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于干预前、干预8周后采用骨质疏松症症状评定量表和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QUALEFFO-41)分别评价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通过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8周后VAS和ODI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VAS和ODI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两者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VAS和ODI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均P<0.01).观察组干预后QUALEFFO-41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30/35),优于对照组的74.3%(26/35,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贴敷治疗肝肾不足型SOP患者在改善疼痛、功能障碍、中医证候、生活质量方面优于传统穴位贴敷,临床疗效显著.

  • 针刺对代谢综合征糖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研究

    作者:陈杰;邢海娇;李青;李梅;王少锦

    目的:观察针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法配合西药组(针药组)37例和单纯西药组(西药组)39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连续40 d;针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取穴膻中、中脘、天枢等,每日1次,治疗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 d,共治疗30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糖相关指标和综合疗效.结果:针药组治疗前后比较,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糖负荷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西药组治疗前后比较,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TC、LDL-C、HDL-C、FBG、2 hPG、FINS、HOMA-IR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间比较,针药组优于西药组,BMI、TG、TC、LDL-C、HDL-C、FBG、2 hPG、FINS、HOMA-I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针刺可以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纠正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状态,可提高疗效.

  • 艾灸肾俞穴对绝经前后亚健康状态女性性激素及AMH水平的影响

    作者:沈洁;沈梅红;李忠仁;张荣利;李霞;艾炳蔚

    目的:比较艾灸肾俞穴与天然维生素E对绝经前后亚健康状态女性生存质量影响,并探讨部分作用机制,为艾灸应用亚健康女性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艾灸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艾灸组选取肾俞穴,温和灸15 min,每日1次,连续5 d为一疗程,间隔2 d,持续干预4个疗程.药物组每日口服一粒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连服28 d.检测受试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简表评分,血清性激素以及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水平.结果:①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简表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提高(均P<0.01),且艾灸组优于药物组(P<0.05).②艾灸组干预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明显提高(均P<0.01),尤其对未绝经受试者效果显著(均P<0.01).③艾灸干预后血清AMH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对INHB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可以有效提高绝经前后亚健康状态女性的生存质量,调节其性激素及血清AMH水平,提高卵巢储备功能,延缓卵巢衰老.

  • 针刺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骨骼肌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葛炎;姚红;童娟;何颖;李桂元;孔祥翱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骨骼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及有氧运动训练基础上分别予以治疗针(观察组)及安慰针(对照组)治疗,穴取膻中、乳根、关元、中脘、天枢等.每周治疗2~3次,共14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治疗期间功率车所记录的平均运动里程及平均大心率,6 min步行距离(6-MWD),运动心肺功能检查指标大功率(Wmax)及大心率(HRmax),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大通气量(MVV)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BMI未见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BMI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运动里程、6-MWD、运动期间Wmax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MV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 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 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后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功率车有氧训练及常规西药可防止稳定期COPD患者BMI的下降,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外周骨骼肌功能并改善其运动表现.

  • 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对不同体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作者:邓亚宁;杨红新;唐敏;王朋;张岚;史艳英

    目的:观察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对不同体质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12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中医体质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气虚质组(42例)、阳虚质组(40例)与痰湿质组(40例).3组患儿均于2011年至2013年的"三伏"与"三九"期间行穴位贴敷,观察患儿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年的支气管哮喘的年平均发作次数和天数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2014年患儿气虚质组和阳虚质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年发作次数分别为(1.2±0.9)次和(1.4±0.4)次,均低于痰湿质组的(3.0±0.5,均P<0.05);(2)气虚质组和阳虚质组治疗后IgG、IgA、IgM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3)3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均在95 %以上,气虚质、阳虚质两组患儿临床控制率均明显高于痰湿质,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对不同体质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均有疗效,对气虚质与阳虚质疗效比痰湿质组更明显.

  • 电热针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芦殿荣;芦殿香;柏大鹏;何生奇;王芳;高音;杜艳林;王宁军;江正龙;王泽民;朱世杰

    目的:观察电热针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癌症痰瘀互阻型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含顺铂方案化疗的癌症痰瘀互阻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格拉司琼3 mg,顺铂化疗前以及顺铂化疗后30 min静脉滴注,连续3 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电热针治疗,于顺铂化疗前30 min,电热针针刺足三里,通电并调节温至43~45 ℃,持续治疗30 min,每日1次,连续3 d.观察顺铂化疗第1 d和第7 d两组患者的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止呕疗效、卡氏评分、痰瘀互阻证证候积分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结果:(1)CINV和止呕疗效:化疗前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化疗第1 d 和第7 d,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情况,试验组轻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止呕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卡氏评分与痰瘀互阻证证候积分:试验组于化疗第7 d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安全性指标: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电热针能够有效缓解含顺铂化疗方案患者化疗后的恶心呕吐,能够改善其生活自理状况,缓解其痰瘀互阻症状体征.

  • "金钩钓鱼"针法结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润洁;田亮;方晓丽;杜小正;朱博雯;宋忠阳;徐旋;秦晓光

    目的:比较"金钩钓鱼"针法结合Bobath技术与单纯运用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易化技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中府、天府、尺泽、曲池、间使、大陵行"金钩钓鱼"针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4周.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Fugl-Meyer评分和BI评分均有改善(均P<0.01),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对照组的80.0%(24/30,P<0.05).结论:"金钩钓鱼"针法结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疗效优于单纯Bobath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痉挛状态,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脑囊虫性动眼神经麻痹案

    作者:周凌云;张学志;栗雪梅;刘铁镌;赵明;纪晓杰

    患者,男,38岁.因右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伴视物双影2个月于2014年10月3日到我科就诊.现病史: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下垂伴视物重影,眼球向上、向下、向内运动障碍,瞳孔散大伴视物模糊症状.曾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脑囊虫病,动眼神经全麻痹.给予阿苯达唑、博思捷、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治疗后自觉上睑下垂症状略改善,用力能上抬有缝隙,但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情况未有好转,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球运动障碍治疗中心就诊.既往体健,曾有食生肉史.

    关键词:
  • 眶上裂综合征案

    作者:孙梦娟;邹伟;孙晓伟;张菶

    患者,女,53岁.就诊日期:2015年8月20日.主诉:头痛伴左眶上部麻木3个月,左侧眼睑下垂伴眼球固定1月余.现病史: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多于夜间出现,为左侧头部刀割样疼痛,部位不固定,左眶上部麻木,伴有恶心呕吐,自行口服酚咖片,头痛可缓解,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脑供血不足,给予"舒血宁"静脉点注,每天1次,1周后仍有头痛发作.7月初头痛加重,呈持续性,程度时轻时重,口服酚咖片不缓解,遂就诊于某西医医院门诊,给予"克比奇"药物口服,头痛未缓解,并开始出现左侧眼睑下垂,且呈持续性进展,伴有眼球活动不灵活,以"左痛性眼肌麻痹?"收入该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 Dandy-Walker综合征案

    作者:张春红;李伟

    患者,女,38岁.就诊日期:2015年8月13日.主诉:双下肢乏力 5年,伴言语不清1年.现病史:5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双下肢乏力,走路不稳,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MRI示: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小脑体积缩小,小脑髓纹加深、增宽,环池增宽,第四脑室扩大,并与枕池相连,小脑蚓部未见显示,第三脑室、侧脑室轻度扩大.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未经系统治疗,间断性就治一段时间(具体治疗不详)后,症状仍进行性加重.1年前出现言语不清,行走时需人搀扶,双下肢不自主震颤.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针灸科门诊.

    关键词:
  • 下关穴水针刀微创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

    作者:陈果;贲定严;向娟;欧阳里知;薛智慧;李洪亮;陈俊军;李铁浪

    笔者采用水针刀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均来自2013年 6月至2016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口腔科门诊.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6~55岁,平均38.6岁,其中16~30岁者15例,31~40岁者9例,41~55岁者6例;病程短2周,长25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疼痛、运动时关节弹响、下颌运动障碍等.

  • 针刺腋下到肘窝区域反应点治疗乳腺增生病28例

    作者:王旭;陈松鹤

    多数乳腺增生病患者在腋下到肘窝之间的区域有一些豆粒状结节反应点或者压痛点,其中以肱二头肌肌腹部位居多,笔者针刺这些反应点治疗乳腺增生病28例,现报道如下.

  • 针刺结合腰骶部TDP照射治疗痛经患者34例

    作者:马凤君;颜晓;代宗辉;段腾龙;曹洪福;马玉侠

    痛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病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1].笔者采用针刺十七椎、三阴交、承山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患者34例,现报道如下.

  • 贺氏粗火针割治结缔组织性外痔的应用及体会

    作者:赵志恒;穆超超;张国庆

    结缔组织性外痔多由急、慢性炎性反应反复刺激,使肛门缘皮肤皱襞结缔组织增生、肥大所致,痔内无曲张的静脉丛,发生在肛门前后正中部的皮瓣,多伴有肛裂.往往表现为异物感,肛门不能保持清洁,常有少量粪便及分泌物积存,刺激肛门发痒不适[1].对没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患者,一般无需特别治疗;而临床表现明显者,便后肛门不易擦净,平素自觉肛门有异物感,由于粪便残渣及分泌物刺激,常觉肛门皮肤瘙痒、湿润不洁.对于结缔组织性外痔现多数行外科手术治疗,然不同术式存在术后出血、疼痛明显,易形成大面积的瘢痕,出现大便失禁及肛门狭窄等后遗症[2].鉴于此,笔者临床采用贺氏粗火针割治结缔组织性外痔,现将其应用体会略述如下.

  • 试论异穴补泻的配穴与针法组合

    作者:戴晴;盛燮荪;陈峰

    异穴补泻是针刺补法或泻法施行于不同腧穴上的补泻方法,配合适当的针法在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上补下泻刺法和远近配穴, 取病位局部或邻近穴为近穴,即"上穴",距病位远处,手足远端穴者为远穴,即"下穴",其针法运用为补法以针芒顺经而刺,刺宜浅;泻法以针芒逆经而刺,刺宜深.阴阳对偶刺法与俞募配穴,配穴时选腹部募穴和背部背俞穴对偶而刺,针法之一为腹募穴以捻转补泻为主,背俞穴行提插补泻为主,针法之二为刺背俞穴时尽可能使其针感沿节段水平向胸腹部远传.这2种腧穴配伍与针刺补泻手法组合,对提高针刺疗效有一定临床意义.

  • 颈型颈椎病阿是穴的超声影像研究

    作者:伍晓鸣;田丰玮;谢昭鹏;董桂芳;李建军;周熙

    目的:使用高频超声成像对颈型颈椎病的阿是穴(包括压痛点和动痛点)进行初步定位和定性研究,探索其规律,为针灸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每位患者均同时具有可定位在3条定位线任意一条线上的动痛点、压痛点及对照点,使用点对点高频超声实时动态成像技术,扫查定位每个点并记录其超声层次解剖及肌束膜二维超声改变、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血流丰富程度,分析其超声特征.结果:(1)超声层次解剖及肌束膜二维超声改变:患者的动痛点和压痛点处解剖层次依次为皮肤层、皮下脂肪层、浅层肌肉组织层、深层肌肉组织层、椎骨,皮肤为线状高回声,皮下脂肪层为低回声,肌筋膜为线状高回声,肌层以低回声为主,其内肌束膜呈清晰的线状等回声,椎骨为强回声后方回声衰减.与对照点相比,动痛点93.3%(28/30)表现为肌束膜回声增强或者增厚(P<0.05),压痛点96.7%(29/30)表现为肌束膜回声增强或者增厚(P<0.05),动痛点和压痛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二维声像图中肌束膜呈清晰的线状等回声,动痛点和压痛点中肌束膜表现为回声增强或增厚.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中动痛点及压痛点可见闪烁不稳定点状血流信号或稳定短棒状血流信号;(3)血流丰富程度:动痛点中有56.7%(17/30)的点数彩色血流信号达到Ⅱ级,压痛点中有83.3%(25/30)的点数彩色血流信号达到Ⅱ级,对照点中无(0/30)点数彩色血流信号达到Ⅱ级,动痛点和压痛点血流信号达到Ⅱ级的比率较对照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动痛点和压痛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的动痛点和压痛点在高频超声成像中,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动痛点和压痛点的声像图特征相似,高频超声成像对颈型颈椎病阿是穴具有定位及定性价值,对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隔盐隔姜灸"神阙"穴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尿动力及逼尿肌M2、M3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艺;王雪蕊;李天然;林丽婷;石广霞;付渊博;刘存志

    目的:探讨隔盐隔姜灸"神阙"穴对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其中20只大鼠采用T9完全脊髓横断方法建立逼尿肌反射亢进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艾灸组(10只),余10只作为假手术组行假脊髓横断手术.艾灸组大鼠出现尿失禁(约造模2周)后,给以隔盐隔姜灸"神阙"穴治疗,每次灸3壮,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各组在干预结束后,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之后取膀胱逼尿肌,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M2、M3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排尿间期明显较短(P<0.01),大膀胱内压明显较高(P<0.01),膀胱逼尿肌M2受体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M3受体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大鼠排尿间期明显较长(P<0.01),大膀胱内压明显降低(P<0.01),膀胱逼尿肌M2受体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M3受体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艾灸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隔盐隔姜灸"神阙"穴能抑制脊髓横断大鼠的膀胱过度活动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膀胱逼尿肌M2受体蛋白的表达、抑制逼尿肌的过度收缩有关.

  •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作者:李思思;谷鹏鹏;屠文展;姜霞;陈温慈;胡奇妙;蒋松鹤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L4-L6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电针是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达到镇痛效应. 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不做处理,假模组暴露坐骨神经2~3 min,不打结,余大鼠建立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疼痛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7 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7 d;余组仅予固定,不做治疗.各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3、5、7、10、12、14 d分别测量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14 d处死大鼠,对脊髓L4-L6行免疫组化观察,检测小胶质细胞(Iba1)和BDNF蛋白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L4-L6中BDNF mRNA的表达. 结果:与假模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P<0.01),出现痛觉过敏;电针干预后,电针组较模型组痛阈明显升高(P<0.01);术后14 d,模型组脊髓L4-L6中Iba1、BDNF蛋白表达及BDNF mRNA水平高于正常组和假模组,电针组脊髓L4-L6中Iba1、BDNF蛋白表达及BDNF mRN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均P<0.01). 结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少BDNF的表达产生作用.

  • 针刺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AKT蛋白表达的调控

    作者:杨金华;赵叶;李双;韩君萍;虞跃跃;樊志忠;刘慧娟;崔建美

    目的:探讨针刺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雾化阻断剂组,每组10只.模型组、针刺组、雾化阻断剂组分别用卵蛋白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自造模之日起,针刺组每次雾化激发前先进行针刺干预,穴取"大椎""肺俞""风门";雾化阻断剂组给予雾化阻断剂LY294002干预,均隔日1次,共7次.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干预.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AKT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气道周围有多种炎性细胞的浸润和聚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管腔狭窄;针刺组和阻断剂组有少量炎性细胞,管腔狭窄、管壁增厚程度较模型组轻.模型组AKT蛋白表达较空白组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雾化阻断剂组AKT蛋白表达较低(均P<0.05);针刺组与空白组、雾化阻断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可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中AKT蛋白表达以减轻炎性反应和改善气道重塑.

  • 基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症特点的针灸取穴、施术规律探析

    作者:王雷;周清辰;田鸿芳;赵吉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疼痛剧烈、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着眼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时间特点,并结合其疼痛部位、性质、皮损状况等病症特点,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机,探析针灸治疗该病症的取穴、施术规律.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夜间疼痛明显、子丑时段尤甚的时间特点,在辨病位选取阿是穴、夹脊穴的基础上,注重取肝、胆经穴位,并结合全身症状,辨证或对症选穴以提高疗效.在针灸施术方面,虽病症多为瘀血阻络,宜用放血疗法,但仍强调毫针、火针、皮肤针、刺络拔罐等针灸方法,需因人因病选用.

  • 针灸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诊疗思路和临床体会

    作者:孙晶;梁宜;王超;邵晓梅;方剑乔

    通过观察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运用针灸诊疗过程,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首发疼痛引起负面情绪致使脑中形成"痛记忆"相关,可归于中医"郁证"范畴.临床诊治时,应加强病史采集,探究其潜在病因,明确诊断.治疗时以治病求本,重在"治神",调神理气,兼顾镇痛为治疗原则.与针灸治疗其他疼痛疾患均以"镇痛"为主不同,针灸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应求其本,以"治神"为先.运用头部治神穴位(百会、四神聪等)、温补先天元气之穴(气海、关元、足三里等)和耳穴(心、肝、神门、内分泌等)等"治神"之法以调畅全身气机、安神定志,同时重视疼痛的治疗以缓解PSPD的临床症状,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以2 Hz/100 Hz疏密波刺激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消除"痛记忆"痕迹,共达治神止痛之功.

  • 自行研制艾灸测温仪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晶;孙岩;张永臣;卢岩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艾灸实验教学质量,实现实验中实时、连续监测艾灸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温度变化数据,笔者自行设计艾灸测温仪,在教师讲解与演示实验流程后,学生利用测温仪监测温度变化数据并设计扩展实验.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被测物体温度大体呈温度迅速升高,达到高温度后又缓慢下降的趋势.并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自行研制艾灸测温仪在实际教学运用中进展顺利,实验数据稳定,实验误差较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内经》针刺补泻两种候气进出针方法探讨

    作者:李素云;赵京生

    徐疾补泻是《内经》重要针刺补泻方法,通过进、出针快慢不同实现补泻效果,进出针时机的判断是决定其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对《内经》两种候气方法--"候呼吸之气"和"候针下气至"进行了探源性研究,同时阐述了其应用演变和临床意义.其中"候针下气至"多用于决定出针时机,与补泻疗效密切相关且后世应用发展丰富.《难经》演变为强调左手催气后进针,针下得气后再行提插操作,对后世补泻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述要

    作者:赵璟;张树剑

    收集整理民国时期48所针灸学校的相关资料,并从其办学模式、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该时期针灸学校特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均为民间办学,并开辟了函授教育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招生,亦有获得政府机构支持,由各县选送学生者,招生对象良莠不齐;构建针灸课程体系框架的同时,注重临床实习;除少数学校教授传统针灸理论之外,多数学校吸纳了西学内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教育模式在建国后基本得以延用,特别是为针灸系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 近10年腧穴红外温度特性研究概况

    作者:林敏;魏海燕;赵玲;赵吉忠;程珂;邓海平;沈雪勇;张海蒙

    对近10年的腧穴红外温度特性研究情况做一概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ciVerse ScienceDirect及Springer等数据库,以"红外热像""腧穴"等为检索词,检索时间从2006年1月1至2016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68篇,对其中与腧穴红外温度相关的169篇进行精读.从生理状态下,病理状态下以及针刺、艾灸、推拿、埋线、拔罐等疗法刺激后3个方面对腧穴红外温度特性研究概况进行总结.发现目前在生理状态下的腧穴红外温度相关研究开展得不多,所揭示的腧穴红外温度特性还不足以系统地总结腧穴的生理物理特性.病理状态下腧穴红外温度特性的研究,能客观地反映疾病的效应和规律.刺激后的腧穴红外温度特性研究显示观察不同疗法及其不同参数引起的机体某一特定部位红外热像温度的改变,可以推测干预疗法可能的机制及其优参数或方案,利于定量化诊治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腧穴红外温度特性研究对探索腧穴的生理物理特性、疾病效应和规律、定量化诊治等有积极意义.

  • 针灸学科"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规划

    作者:杨宇洋;沈志祥;吴中朝;骆璐;刘竞元;刘保延

    世界上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针灸已经逐渐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名片,其国际影响力对于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比较了"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法律法规.通过综合调查研究分析,理性地提出针灸学科的国际发展战略,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以针灸为突破口,带动中医文化和中医药走出去,增强我国的软实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针灸发展的战略选择,并为重点任务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建议方案和实施策略.

  • 新西兰针灸业现状

    作者:李晓楫;胡幼平

    中医针灸在新西兰的萌芽,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经过100多年的自我完善,现已初具规模.本文从历史和现状的角度阐述了针灸业在新西兰的发展演变,亦从教育培训的角度讨论了针灸在新西兰的可持续发展.在新西兰,中医针灸和干针疗法是占主导地位的针灸方法,分别由中医师及物理治疗师执业.中医针灸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科疾病,干针疗法的使用则仅限于伤科或对痛证的治疗.将中医针灸纳入新西兰的公共医疗及教育体系,应是卫生管理部门为民众谋福祉的必要决策.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