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麦粒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罗璧玉;符文彬

    目的:比较麦粒灸联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颈椎病颈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穴取颈夹脊、大椎、肩中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麦粒灸治疗.每周治疗3次,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6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6个月后随访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Mc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4.1%(37/44),观察组有效率为86.4%(38/44); 6个月后随访,对照组有效率为79.5%(35/44),观察组有效率为81.8%(36/44),两组整体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1个疗程结束时及6个月后随访NPQ评分及M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两组在1个疗程结束后NPQ评分及M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在6个月后随访时NPQ评分及MPQ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麦粒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较常规针刺即时疗效相当,但远期疗效更佳.

  • 穴位特异性对幽闭恐惧症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之豪;邹伟;于学平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幽闭恐惧症的有效性,并探究穴位特异性对幽闭恐惧症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评价者盲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60例磁共振检查中出现幽闭恐惧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穴位组、非经非穴组、穴位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40例.穴位组取照海、太冲、灵道、内关、神门、膻中、百会、风池,非经非穴组取穴位组选穴旁0.5寸,穴位对照组取相应节段与恐惧症相关性较小的穴位,均只针刺1次,空白对照组不进行针刺.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在磁共振检查结束时的状态焦虑问卷(S-AI)评分,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穴位组、非经非穴组、穴位对照组S-A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穴位组、非经非穴组、穴位对照组S-AI评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S-AI评分差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穴位组S-AI评分低于非经非穴组和穴位对照组(均P<0.05), S-AI评分差值高于非经非穴组、穴位对照组(均P<0.05);非经非穴组S-AI评分差值高于穴位对照组(P<0.05).穴位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非经非穴组的25.0%(10/40,P<0.05)、穴位对照组的17.5%(7/40,P<0.05)、空白对照组的5.0%(2/40,P<0.01).结论:针刺对幽闭恐惧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针刺宁心安神的作用可能存在穴位特异性.

  • 耳穴磁疗对卒中后恢复期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壮苗;刘芳;罗宝英;戴燕铃

    目的:观察耳穴磁疗对卒中后恢复期抑郁患者抑郁、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3例卒中后恢复期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常规+磁疗组、常规+王不留行籽组,每组31例.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常规+磁疗组、常规+王不留行籽组分别给予磁珠和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耳穴均取肝、心、脾、肾、神门、皮质下,每天按压3次,每3天更换1次,双耳交替,治疗4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并于治疗后4周随访评定抑郁情况,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共83例完成试验.治疗后及随访,常规+磁疗组、常规+王不留行籽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常规+磁疗组HAMD总分低于常规+王不留行籽组和常规组(均P<0.01);治疗后,常规+磁疗组在抑郁情绪、自杀、初段失眠、中段失眠、末段失眠、工作和兴趣维度评分方面低于常规+王不留行籽组和常规组(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常规+磁疗组SS-QOL总分增加(P<0.01),常规+王不留行籽组、常规组治疗前后SS-QOL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磁疗组、常规+王不留行籽组SS-QOL总分高于常规组(P<0.01,P<0.05),常规+磁疗组与常规+王不留行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磁疗组精力、家庭角色、情绪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王不留行籽组与常规组(P<0.05,P<0.01),个性、上肢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P<0.01);常规+王不留行籽组家庭角色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常规+磁疗组总有效率[72.4%(21/29)]高于常规+王不留行籽组[44.4%(12/27),P<0.05]和常规组[11.1%(3/27),P<0.01].结论:耳穴磁疗能改善卒中后恢复期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 回医烙灸督脉联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顺吉;冶尕西;徐创龙;贾爱民;茹易;关淑婷;任文静

    目的:观察烙灸督脉联合针刺与单纯运用烙灸、单纯运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烙灸针刺组、督脉烙灸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各脱落2例,每组38例).督脉烙灸组采用烙灸治疗,腧穴分为A、B两组,A组:百会、大椎、身柱、至阳、脊中、命门、腰阳关,B组:风府、陶道、神道、筋缩、悬枢、长强,每周一烙灸A组穴位,每周五烙灸B组穴位.常规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四神聪、内关、足三里、太溪、悬钟,并辨证配穴,每天1次,每次30min,每周连续治疗5次.烙灸针刺组采用与上述督脉烙灸组的烙灸及常规针刺组的针刺联合治疗.每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进行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SDSV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烙灸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9.5%(34/38)、督脉烙灸组为65.8%(25/38)、常规针刺组为63.2%(24/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烙灸针刺组疗效优于督脉烙灸组和常规针刺组(均P<0.05),督脉烙灸组和常规针刺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SDSV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1),且烙灸针刺组SDSVD、MMSE、ADL评分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 P<0.01),督脉烙灸组与常规针刺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治疗均具有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医烙灸督脉联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在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单纯督脉烙灸和单纯常规针刺治疗,且在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认知功能,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的单纯治疗.

  • 基于ASL和PWI技术探讨通督调神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作者:陈四芳;韩为;孙善斌;张国庆;张玲

    目的:通过动脉自旋标记(ASL)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技术观察通督调神针刺与西药对缺血性脑卒中(CIS)高危患者脑血流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小卒中(MIS)患者随机分成针刺1组、针刺2组和药物组,每组60例.针刺1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法",穴取百会、风府、哑门、大椎、身柱、至阳、命门、腰阳关、颈夹脊,每天针刺1次;针刺2组取穴同针剌1组,隔天针刺1次;药物组予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 mg,早中晚各1片.3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ASL、PWI(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ASL正常灌注例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均P<0.01),针刺1组正常灌注例数多于针刺2组(P<0.05),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rCBV、rCB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rMTT、rTT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针刺1组治疗后rCBV、rCBF高于针刺2组,rMTT、rTTP低于针刺2组(均P<0.05);针刺1组与药物组相比,治疗后PWI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1组、针刺2组和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8.3%(53/60)、73.3%(44/60)与90.0%(54/60),针刺1组总有效率优于针刺2组(P<0.05),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干预能有效改善CIS高危患者脑血流低灌注情况,降低严重CIS的发病率,且针刺每天1次优于隔天1次.

  • 弥可保离子导入结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作者:梁慧;李卓荣;林海波;陈俊伟

    目的:观察弥可保离子导入结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弥可保平衡针组、弥可保导入组和单纯平衡针组,各36例.3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基础治疗,单纯平衡针组予针刺健侧"腰痛穴"、"鼻炎穴"、"胃痛穴";弥可保导入组予弥可保通过离子导入仪阳极导入治疗;弥可保平衡针组在弥可保离子导入基础上,配合针刺健侧"腰痛穴"、"鼻炎穴"、"胃痛穴".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改良portmann评分法(RPA)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及面瘫程度,并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弥可保平衡针组总有效率为97.2%(35/36),高于弥可保导入组的83.3%(30/36)和单纯平衡针组的88.9%(32/36,均P<0.05).治疗后,弥可保平衡针组H-B分级情况均优于弥可保导入组和单纯平衡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弥可保导入组与单纯平衡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可保平衡针组RPA积分高于弥可保导入组及单纯平衡针组(均P<0.05),弥可保导入组RPA积分与单纯平衡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弥可保离子导入及单纯平衡针疗法相比,弥可保离子导入结合平衡针疗法更能有效地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 针刺"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明明;蔡圣朝;魏宝强;傅裕;陶香

    目的:比较针刺"项七针"与常规针刺、西药甲磺酸培他司汀口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和项七针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有关"眩晕"治疗腧穴处方,针刺风池、百会等穴;项七针组针刺风府、风池、天柱、完骨,两组均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天3次,每次1片,治疗2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项七针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针刺组的76.7%(23/30)和西药组的70.0%(21/30,均P<0.05).3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且提高程度项七针组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均P<0.05).项七针组、针刺组治疗后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而西药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项七针组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较西药组和针刺组提高更显著(均P<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均P<0.05).3组治疗后PI、RI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项七针组较西药组和针刺组下降更显著(均P<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针刺"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与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脑部供血.

  • 针刀联合清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李飞;姜天鑫

    目的:比较针刀联合清艾条压灸与口服西药治疗颈性眩晕(CV)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针刀联合清艾条压灸百会、神庭、天柱、玉枕、头维等穴治疗,针刀每周1次,多行3次治疗,压灸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每次12mg,每天2次,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胶囊每次75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颈性眩晕的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3%(19/3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总评分及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5个单项积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与本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随访时除头痛及总评分略有下降外,余4个单项评分较治疗后均有提高(均P<0.05),对照组随访时总评分及5个单项评分较治疗后均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时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总评分及5个单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针刀联合清艾条压灸可明显减轻CV患者头晕、头痛、颈肩痛,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较西药为优,并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 外地口音综合征案

    作者:孙远征;刘彦麟;孙颖哲

    患者,男,52岁,于2017年3月16日就诊.主诉:言语不利外地口音1个月.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中午吃饭后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有完全性混合性失语.当晚于当地医院就诊,行颅脑CT及MRI诊断为脑梗死,给予改善循环、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第4天开始恢复语言功能,但发现口音由普通话转为山东地方口音.经3周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尚可,语言理解能力恢复,但言语略笨拙,口音仍为外地口音.为解决语言问题,故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科室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2型糖尿病史3年.

  • 急性支气管炎案

    作者:徐呈超;崔华峰;李心沁

    患者,男,68岁,初诊日期:2017年10月11日.主诉:咳嗽1月余.病史:1月前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鼻塞、流清涕、咽部发痒并有刺激性咳嗽,受凉、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可诱发咳嗽或使咳嗽加重,夜间加重.服用罗红霉素半月无效,遂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就诊.刻下症:阵发性咳嗽,伴咽痒,夜间加重,咳嗽剧烈时常伴有胸部、腹部肌肉疼痛,口干口渴,大便偏干、每日1次,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

    关键词: 支气管炎 浮针 患肌
  • 晨起流泪案

    作者:徐森磊;张宏如;顾一煌

    患者,男,46岁.就诊日期:2018年4月15日.主诉:晨起双眼流泪进行性加重1月余.病史:1个月前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目流泪,不赤不痛,初发时持续半小时左右,起床活动后缓解,未予重视,后呈进行性加重,且户外遇风加重,于南京多家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就诊(具体不详),行眼底检查、头颅CT及颈动脉彩超均未见异常,冲洗泪道时通畅,经中西医治疗(具体不详)未见明显缓解.刻下症:神清,精神可,眼泪溢满眼眶,时时拭泪,泪液清稀,每日症状持续10 h余,朝重暮轻,眼眶无红肿疼痛,无畏光,无复视,无视物模糊,舌淡、苔白,脉细弱.

    关键词: 冷泪 朝重暮轻 针刺
  •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案

    作者:温小华;王潇;李文涛;于建春

    本文作为个案报道了一例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的针灸诊治过程.西医治疗本病尚无特殊方法,且治疗效果不佳.本案中患者经针灸治疗后,达到部分生活自理,疗效明显且未出现反复.

  • 呕吐案

    作者:张凯君;周震

    患儿,男,12岁,2017年11月24日晚初诊.主诉:呕吐不止4 d.现病史: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后食用汤面后即发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持续作呕,一天可达30余次,遂就诊于天津市第二儿童医院,以"胃肠功能紊乱"收住入院.住院期间,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增加胃肠动力药物等治疗,但患者仍呕吐不止,饮水难下,饮入即吐,无发热,恶寒,着厚衣裤仍手脚冰凉,精神状态愈见萎靡.治疗期间行血、尿、便常规检查及细菌、病毒学检查,行立位腹部平片、腹部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检查示血钾偏低,查体示肠鸣音减弱.

    关键词: 呕吐 小儿 火针 点刺
  •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案

    作者:马培锋

    患者,女,50岁,主因"胸痛、双侧下肢无力、排尿障碍、胸部以下感觉减退47d"于2017年6月16日入院.病史:2017年5月1日晨起(6: 00左右)突发前胸及后背胀痛,束带感明显,症状持续约20min后缓解,自觉双下肢无力,尚可行走,4h后无力症状逐渐加重,不能独立行走,小便潴留,就诊于当地医院,以"脊髓炎"治疗,15 h后病情达到高峰,双下肢活动不能,胸部以下针刺觉减退,发病后1 d查胸椎核磁共振及增强示,胸髓2~5内异常信号,无明显强化.

  • 痧点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31例

    作者:朱定钰;叶国平;张霖云;林银英;吴明霞

    目的:观察痧点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均先在腰痛点区域循经刮痧,然后于痧点行放血拔罐治疗,休息1 d后再次治疗,共治疗3次.分别统计每次治疗后的即刻疼痛强度(PPI)评级,治疗前、治疗后的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腰椎活动度(MMS),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1例患者临床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第1、2、3次痧点放血治疗后,患者的PPI评级均明显优于每次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VAS评分和MMS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痧点放血疗法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疼痛以及腰椎功能活动改善的即刻和整体效应均有显著效果.

  • 分段刮痧治疗经前乳房胀痛32例

    作者:方玉丽;许夏懿;熊荣;吴健文

    经前乳房胀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分段刮痧治疗经前乳房胀痛32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2例女性患者均来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针灸科门诊,年龄18~46岁,其中18~30岁18例,30~40岁9例,>40岁5例;病程4个月至8年.临床表现为经前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胸胁胀满,烦躁易怒或焦虑不安,乳房胀痛,甚者不能触衣,触之有肿块,大小为0.3~2cm,边缘清楚,质地较软,大部分伴随经期的结束而消失,月经期间小腹有坠胀,行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排出稍有不畅,纳差,舌质微红、苔白或微黄腻,脉沉细弦.排除乳房器质性肿块所致的乳房胀痛.

  • 针刺"尺卵"、曲泉穴配合隔药灸脐法治疗排卵性腹痛19例

    作者:颜晓;马凤君;曹洪福;孙萌;王文秀;王风笑;马玉侠

    排卵性腹痛属于女性功能性腹痛疾病,疼痛多发生在两次月经周期的中间,即排卵期,由女性排卵时卵泡破裂以及排卵后卵泡液对腹膜的刺激所引起的,多表现为一侧少腹部疼痛.笔者对19例排卵性腹痛患者采用针刺"尺卵"、曲泉穴配合隔药灸脐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 壮医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35例

    作者:李秀娟;文彬;韩海涛;李婕;李美康;黄瑾明

    笔者采用壮医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3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5例患者均来源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科门诊,且近1周内未使用治疗失眠的中药、中成药及西药.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病程5~18个月,平均12个月.西医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CCMD-3)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①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②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③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④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⑤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 从阳辨治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汗证经验

    作者:姚晓文;张耀庭;林家坤

    介绍林家坤教授从阳辨治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之汗出异常的临床经验.本病系阳虚失衡,腠理开阖失司;在其"主阳"理论指导下,从阳—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命门三位一体出发,采用督阳灸外治糖尿病汗出异常,使得患者腠理密固,汗液不致妄泄,临床疗效显著.

  • 论实验动物腧穴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作者:金传阳;芦芸;陆梦江;蔡辉;张建斌

    回顾实验动物腧穴的发展历史,分析不同的历史时期,动物腧穴的名称描述、定位的方法和定位的参照等.认为对于实验动物腧穴的认识经历了4个阶段,包括起步、积累、规范和标准.同时,整理了实验动物腧穴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关键性论文、著作、教材等的发表出版,重要会议的召开等.此外,还分析了上述不同发展阶段的意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为理性认识实验动物腧穴的特点和规律提供基本线索和依据.总结认为,实验动物腧穴的发展,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精确等逐渐演变的特点.

  • "臑"字考释

    作者:朱俐颖;牛淑平

    "臑"字反复出现在《内经》原文中,多见于《灵枢·经脉》篇的手经经脉循行原文中,关于"臑"字本义,《说文解字》有注:"臂羊矢也",段玉栽等清代学者认为是指动物的前肢,引伸指人的上臂.章太炎由"股羊矢"引伸出"臂羊矢",认为汉代晋人口语中,腹股沟内处言"羊矢",那么上肢近腋内处就名"臂羊矢".陆宗达认为,臑泛指上臂,其不是从动物前肢引伸而来,而是由臂之羊矢穴本义引伸而来,臂臑穴、臑俞穴等均以臑名,正是"臂羊矢"之遗踪.因此说,综合各家考证,臑可泛指上臂,也特指腋股等处散在的浅表淋巴结处部位.

    关键词: 腧穴 内经 校诂
  • 电针减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AMPKα-HDAC5-HIF-1α信号级联机制

    作者:卢圣锋;丁亚娟;于美玲;傅淑平;洪浩;朱冰梅

    目的:通过检测心肌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 α)、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DAC5)、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探讨电针减轻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a,MI)损伤的AMPKα-HDAC5-HIF-1α信号级联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6)、假手术电针组(n=6)、模型组(n=12)、模针组(n=12),模型组和模针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MI模型;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电针组开胸后暴露心脏,但不结扎.假手术电针组和模针组于手术后第2天电针双侧"内关"穴,疏密波,2Hz/15Hz,强度1.5~2mA,持续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4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电针干预,但采用同样的方法抓取、固定.采用TTC染色观察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VEGF 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AMPKα、HDAC5、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缺血4d后,梗死面积明显,且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cTnT表达水平上升(P<0.01),心肌组织中VEGF mRNA表达下降(P<0.05), HIF-1α蛋白表达增加(P<0.01),而AMPK α、HDAC5、VEGF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4d后,模针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1),血清cTnT表达下降(P<0.01),心肌组织中VEGF mRNA及蛋白和AMPKα、HDAC5、HIF-1α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活化心肌组织中AMPKα-HDAC5-HIF-1α信号级联,促进VEGF表达介导血管新生,减少心肌梗死组织面积,实现心肌保护效应.

  • 经穴注射BMSCs联合中药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

    作者:黄凤;续畅;李彬;王少松;杜鑫;国笑;荣培晶

    目的:观察经穴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益气活血中药对糖尿病(DM)大鼠缺血后肢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及小动脉密度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按1: 7比例随机分为2组:正常假手术组10只,其余70只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50.0 mg/kg)制成DM大鼠模型,再等比例随机分为7组,即DM假手术组、DM缺血组、中药组(益气活血中药灌胃)、局部注射组(局部注射BMSCs)、局部注射+中药组(局部注射BMSCs配合益气活血中药灌胃)、穴位注射组(穴位注射BMSCs)、穴位注射+中药组(穴位注射BMSCs配合益气活血中药灌胃),每组10只.局部注射组、局部注射+中药组取缺血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等距离选取5个点为注射部位注射BMSCs,注射量及浓度同穴位注射组.穴位注射:穴取"三阴交""照海""环跳""后三里""阳陵泉",每只大鼠共注射100 μL浓度为1×107/mL的BMSCs,每处注射20 μL.灌胃中药为煎煮浓缩成含生药1.5kg/L的益气活血中药(生黄芪120g、党参120g、炙甘草48g、当归120g、鸡血藤120g、川牛膝48g).非中药组蒸馏水灌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大鼠骨骼肌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结果:干预结束后21 d,各组内术侧较健侧后肢α-actin、CD31(除中药组外)表达均有所升高(P<0.05,P<0.01);中药组、局部注射组、局部注射+中药组、穴位注射+中药组术侧与健侧比较,vWF表达均降低(P<0.05, P<0.01).术侧组间比较,穴位注射+中药组与正常假手术组、DM假手术组、DM缺血组、局部注射组比较,骨骼肌中α-actin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穴位注射组、穴位注射+中药组、局部注射+中药组大鼠后肢骨骼肌CD31表达与正常假手术组、DM假手术组、DM缺血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P<0.01);穴位注射+中药组较中药组和局部注射组CD31表达升高(均P<0.05);局部注射+中药注射组、穴位注射组、穴位注射+中药组与DM假手术组、DM缺血组比较,vWF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缺血可促进血管密度相关因子α-actin、CD31表达,但若给予穴位注射BMSCs或益气活血中药、特别是穴位注射BMSCs结合益气活血中药干预可明显促进血管密度相关因子α-actin、CD31的表达,抑制vWF的表达.说明穴位注射BMSCs结合益气活血中药可促进缺血组织血管新生,对改善组织缺血有促进作用.

  • 方剑乔教授辨治原发性颈部肌张力障碍的辨证思路

    作者:李晓宇;孙海榉;方剑乔

    初步总结方剑乔教授辨治原发性颈部肌张力障碍的临证经验.方教授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针灸经络辨证,构建出针灸临床"辨病、辨证、辨经"三维诊治体系,认为对于原发性颈部肌张力障碍的诊治,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中医辨证、经络辨证不可偏废其一,并指出原发性颈部肌张力障碍的关键病机在于气血闭阻,经筋失养,基于此提出了"祛外邪,调气血,通经筋"的治疗原则.方教授在治疗时,强调要兼顾肌张力异常疾病的发病部位和影响因素进行针灸,局部选穴以颈部异常运动所涉及的责任肌肉附近的穴位为主,选取经验效穴"新设"穴,远端取穴则根据三维诊治体系进行选穴,同时在受累肌肉的起止点或交汇处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从而起到理气养血,舒经通络的作用.

  • 取象比类在传统针刺补泻理法中的应用

    作者:李素云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古代中医文献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传统针刺补泻中也有许多取象比类思维的应用,如补泻主旨、操作手法、补泻时机、得气效果等诸多方面都运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本文从这一视角入手,对针剌补泻相关的理法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更好地认识针刺补泻理法的渊源和本质,并希冀更多人清楚和重视古代针灸理论的这一思维特点.

  • 以能力为导向的《针灸学》课程模块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刘密;钟欢;刘余;刘霞;贲定严;刘琼;刘红华;刘迈兰;陈楚淘;田浩梅;常小荣;佘畅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针灸学》的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分析课程设置的特点及教材选择,构建了针灸理论、针灸实训、针灸应用3个教学模块,再在具体实施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以实现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的目标,初步探索中医学专业《针灸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

  • 基于文献研究的针刀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

    作者:蒋龙龙;张伯宇;于海龙

    目的:了解国内针刀不良事件的现状,促进针刀的规范化,从而提高针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研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针刀不良事件病例报道类文献,对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类型及特点、文章篇数、病例数、事故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出有效文献58篇,共343个病例.分析结果显示针刀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术后局部疼痛、血肿、肿胀,神经损伤,肌腱断裂、粘连、损伤,感染,晕厥、晕针,麻醉意外或激素使用不当等.针刀的规范化程度较低,在临床中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针刀在治疗某些复杂和危险部位的疾病时,安全性有待提高,针刀的规范化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途径,相关工作亟待开展.

  • 温针灸与其他针灸方法治疗原发性肥胖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徐丽;丁成华;陈建蓉;谈荣珍;陈冬平;徐升;周旭

    目的:系统评价温针灸与其他针灸方法治疗原发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h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Cochrane图书馆(CENTRAL)、护理学数据库(CINAHL)、替代医学全文数据库(Alt HealthWatch)、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VIP),时限为从建库至2017年10月4日.纳入比较温针灸与其他针灸方法治疗原发性肥胖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分类和连续型变量分别用相对危险度(RR)和加权均数差(WMD)为合并效应量.结果:纳入13篇文献,共8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针灸相比,温针灸可降低更多体重(WMD=-1.49kg,95%CI-2.53~-0.45, P=0.005)、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16, 95% CI 1.09~1.24,P<0.000 01)、减小BMI(WMD=-1.24 kg/m2, 95% CI-2.34~-0.14, P=0.03)、腰围(WMD=-1.65cm, 95% CI-2.53 ~-0.76, P=0.02)和臀围(WMD=-2.86 cm, 95% CI-4.37 ~-1.35, P=0.000 2);但对总胆固醇无显著影响(WMD=-0.05 mmol/L,95% CI-0.98 ~ 0.88,P=0.91).结论:温针灸治疗原发性肥胖疗效优于其他针灸,但对血脂指标影响较小.

  • 多穴位艾灸器的研制与特点

    作者:高崚;王栋斌;刘慧荣

    设计一种多穴位艾灸器,可有效解决多穴位同时施灸的问题.艾灸器包括支架和装在支架上的艾灸筒,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多个鹅颈管制成的调节柱,调节柱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施灸的艾灸筒,艾灸筒包括筒体,艾条固定针和落灰网.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施灸效率高,是艾灸施术装置上的创新.

  • 泰国北部针灸现状及发展

    作者:黄培冬;陈爱玲;罗楠;郑文杰;袁恺;易玮;许能贵

    介绍泰国针灸发展现状,并对泰国北部地区中医针灸教育及针灸诊疗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指出泰国北部地区仍存在着中医诊所数量较少、高校中医针灸师资短缺、尚未开设以中医为主题的孔子学院等问题与不足,认为可通过重视针灸技能及诊疗能力的培养,开展中医研究生教育,开设中医孔子学院等方式,进一步扩大针灸在泰国北部地区的影响力,希望能为中泰针灸合作与交流提供参考.

  • 新九针疗法——针灸治疗学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冀来喜

    九针之名,《内经》中早有记载,后世医者,虽有继承,但渐流失.直到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阅古籍,参新论,将中国古代九针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创立了一套独特的针灸疗法,即"新九针疗法",九针才重归大众视野.新九针虽源于古九针,但是在针具、针法以及临床应用上都与古九针有很大区别.

    关键词: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