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 中华创伤骨科
  • 中华创伤骨科
  • 中华创伤骨科
  • 中华创伤骨科
  •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选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要求资料可靠,文字通顺精练、数据准确,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基金类稿件优先录用。

  2.《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来稿应一式三份,采用微机打印(5号宋体,1.5倍行距)。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须排斜体等应予以注明。

  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临床论著、基础研究、综述、继续教育一般不超过5000字,临床经验、研究简报、病例报告等短篇类不超过1500字。

  4.文责自负。投稿内容务必真实,请勿一稿两投或抄袭别人稿件,或私自发表别人的研究成果与资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投稿人自负。引用或参照他人的研究观点、标准等,务必在文稿中指出,并附参考文献,以免引起争议。

  5.投稿须附第一作者单位正式介绍信。作者单位负责审查、保证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及无一稿两投、署名无争议等。

  6.投稿时务请另页附注第一作者的姓名、单位、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包括区号、办电、宅电)、传真号码、电子邮件E-mail等。

  7.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一名能对该论文全而负责的通信作者。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非同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

  8.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及AO论坛、研究生园地、骨科康复、研究进展、继续教育栏目的第一作者请附一寸免冠照片一张,以便在稿件录用时与论文同时刊出。

  9.论文刊登后获国家、军队、部省级以上(或国际奖项)利技成果奖、发明奖者,烦请及时通知编辑部(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数据统计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无法辨别期刊质量?专业编辑老师一对一讲解,现在咨询 现在咨询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见问题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是月刊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一本月刊。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影响因子?

    知网显示,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481,综合影响因子为1.408。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官网?

    官网网址:http://zhcsgkzz.yiigle.com。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好投吗?

    由于期刊的权威性、级别很高,投稿难度很大,对文章的质量要求很高,投稿可以在本站上进行免费的评估。

权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5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目录文献
  • 腕关节体检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志新;刘波;陈山林;朱瑾;刘路;刘畅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常用于诊断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体检方法在诊断TFCC损伤时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术前诊断较困难的边缘型损伤提供更可靠的体检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收治且拟行腕关节镜下手术的118例(119例腕关节)患者资料.男68例,女50例;平均年龄32岁.术前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包括尺侧小凹征、琴键征、尺骨远端位移试验和尺腕应力试验),并将查体结果和关节镜术中确诊的TFCC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别得出每项待检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阴性似然比等评价指标.同时将体检方法中针对边缘型损伤的3个待检试验(尺侧小凹征、琴键征和尺骨远端位移试验)进行两两组合,得出诊断价值高的组合. 结果 尺侧小凹征、琴键征、尺骨远端位移试验和尺腕应力试验敏感性分别为0.648、0.817、0.927、0.825,特异性分别为0.742、0.735、0.647、0.500.将针对边缘型损伤的上述前3项体检结果两两组合后,得到3项新的待检试验,其中诊断价值高的组合为尺侧小凹征+尺骨远端位移试验:敏感性0.598,特异性0.941,阳性预测值0.961,阳性似然比10.140. 结论 临床上常用于诊断TFCC损伤的体检方法在诊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单独一项查体结果的准确性并不高.当把尺侧小凹征和尺骨远端位移试验的结果联合起来,可以获得较高的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这对指导临床诊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关节镜下滑囊侧肩袖单层修复术治疗关节层难复性肩袖分层撕裂

    作者:贾天阳;徐丛;高研文;任江涛;张士伟;马秀林;许天磊;王冰广;吕永明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滑囊侧肩袖单层修复术、分层肩袖修复术与全层肩袖修复术治疗关节层难复性肩袖分层撕裂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82例关节层难复性肩袖分层撕裂患者资料,男47例,女35例;年龄(53.0±7.9)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3组:28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全层肩袖修复术(A组),29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分层肩袖修复术(B组),25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滑囊侧肩袖单层修复术(C组).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CLA)、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Constant评分、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活动度以及术后损伤肩袖再撕裂的发生. 结果 A组、B组、C组关节层难复性肩袖分层撕裂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A组、B组和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5.5±5.6)、(117.4±6.9)、(88.0±4.2)min,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术后获21 ~24个月(平均23.3个月)随访.术后24个月A组UCLA评分、ASES评分、VAS评分、Constant评分以及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活动度分别为(32.4±2.5)分、(12.8±0.9)分、(1.0±1.1)分、(93.4±5.6)分、158.3°±9.3°和58.9°±5.0°,B组分别为(32.2±2.5)分、(12.9±1.0)分、(0.9±1.0)分、(92.8±6.0)分、156.4°±9.5°和59.3°±5.6°,C组分别为(32.4±2.4)分、(12.9±0.9)分、(0.7±0.9)分、(94.3±5.2)分、156.0°±9.5°和57.6°±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术后肩袖再撕裂率分别为17.9% (5/28)、13.8% (4/29)、12.0% (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的全层和分层肩袖修复术相比,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滑囊侧肩袖单层修复术在肩关节功能评分、活动度和术后损伤肩袖再撕裂率方面无明显优势,但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术中操作.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费晨;魏巍;张斌飞;屈霜威;王晨;孙健平;李嘉浩;庄岩;张堃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90例,女58例;年龄为19 ~83岁,平均(47.2±13.1)岁.根据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24例,Ⅱ型17例,Ⅲ型25例,Ⅳ型29例,V型34例,Ⅵ型19例.分别在术前、术后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判断DVT的发生情况,并对与DVT发生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术前DVT发生率为43.92% (65/148),术后DVT发生率为52.70% (78/148),均以远端血栓为主.年龄(OR=1.043,95% CI1.015~1.072,P=0.002)和入院D-二聚体(OR=1.219,95% CI1.009~1.473,P=0.040)是术前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075,95%CI1.042 ~ 1.110,P=0.000)、手术时间(OR=0.994,95% CI0.989 ~0.999,P=0.016)、术后1dD-二聚体(OR=1.135,95% CI 1.025~1.258,P=0.015)和术后3dD-二聚体(OR=1.366,95% CI1.008~1.853,P=0.044)是术后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DVT的发生率较高,但以远端血栓为主.对于骨折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通过D-二聚体动态监测结合下肢静脉超声早期诊断有无DVT的发生,对于存在下肢DVT的患者在保证良好的手术质量的前提下酌情加快手术进度,以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 3D影像模型测量S1骶髂关节螺钉佳通道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杨运平;凌伟;王钢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在3D影像模型上测量S1骶髂关节螺钉的佳螺钉通道,并临床观察骶髂关节螺钉的置入过程. 方法 收集54例成年中国人的正常骨盆CT扫描数据,重建出右半骨盆的三维模型.透明化处理后旋转模型至S1椎弓根轴位像下,微调角度使卵圆形的半透明安全区面积达到大.模拟在大安全区中央置入1枚与其边界相切的大螺钉,测量螺钉直径、长度、进钉点到坐骨大切迹水平切线和髂后上棘垂直切线的距离,以及出钉点到S1椎体上终板和前皮质的距离,比较性别之间的差异.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根据上述结果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共置入16枚)的1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6~47岁,平均34岁;骨折按Tile分型:Ⅱ型6例,Ⅲ型6例.观察患者螺钉的置入情况. 结果 在S1椎弓根轴位像,所有骨盆3D影像模型都能找到界限清楚的卵圆形半透明安全区.S1骶髂关节螺钉佳通道的大直径为(13.66±2.04) mm,长为(77.66±4.25)mm,进钉点到坐骨大切迹水平切线的距离为(32.77±4.55) mm,到髂后上棘垂直切线的距离为(49.57±5.24) mm;出钉点到S1椎体上终板的距离为(9.30±1.54) mm,到骶骨前皮质的距离为(15.85±2.12) mm.男、女性之间大直径、进钉点到髂后上棘垂直切线的距离、出钉点到骶骨前皮质的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16枚骶髂关节螺钉均安全置入.结论 在骨盆3D影像模型上能方便、快捷地找到并量化S1骶髂关节螺钉的佳螺钉通道参数,通过临床应用,证实其可为临床安全置钉提供理论基础.

  • 阻挡钉快速置入技术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喻景奕;周公社;位新维;黄明;孔长旺;魏世隽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快速置入阻挡钉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周口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4例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7例;年龄21 ~60岁,平均39.7岁;2例Gustilo Ⅰ型开放性骨折.骨折按AO/OTA分型:42-A2型3例,42-A3型4例,42-B1型6例,42-B2型2例,42-B3型3例,42-C1型2例,42-C2型3例,42-C3型1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透视下手法复位矫正骨折远端存在的内外翻复位不良,依据骨折类型选择在成角的凹凸面紧贴主钉置入3.0mm斯氏针阻挡,然后逐步替代为4.5mm阻挡螺钉并完成交锁固定.术后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延迟愈合与不愈合);通过术后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评估骨折复位及力线.末次随访时依据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术后评定标准评价疗效. 结果 2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5.5个月(24 ~ 48个月)随访.平均手术时间为68.3 min(50 ~8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5 mL(60 ~150 mL).1例患者骨折延迟愈合经动力化后获愈合,所有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9个月(3.0~8.5个月),未观察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畸形愈合等.末次随访时依据Johner-Wruhs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 结论 对于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远端内外翻复位不良问题,可以通过手法矫正,斯氏针辅助复位并替代为阻挡螺钉的方法获得快速解决.

  • 关节镜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桂琦;张亚奎;张星火;刘亮;赵峰;成文浩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中心治疗的93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38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关节镜组),55例采用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术后3、6、12个月及此后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规律随访并行X线检查,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协会功能评分(ASE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 结果 关节镜组和钢板组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9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5.9个月(12 ~ 60个月).关节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7.0±20.1)min]长于钢板组[(67.5±19.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患者的前屈上举(152.6°±12.9°)、外展上举(154.0°±13.5°)、90°位内旋角度(57.7°±12.2°)均优于微创钢板固定组(134.9°±17.8°、129.5°±18.6°、50.8°±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和钢板组患者的ASES评分分别为(88.5±7.6)、(85.1±1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AS评分分别为(1.5±1.2)、(2.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前、术后ASES评分改善率与钢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愈合,关节镜组3例患者术后6个月愈合.钢板组7例患者术后3~6个月出现肩关节僵硬,3例患者外展时出现疼痛. 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骨折临床愈合.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固定术后关节活动度较好,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时间较短.

  • 腹主、髂总动脉阻断与髂内动脉结扎控制出血在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中的比较

    作者:胡争波;邵勇军;赵忠清;袁艾东;张恒;钟志年;何正言;李文虎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比较腹主动脉介入球囊临时阻断术(TOAAIB)、髂总动脉介入球囊临时阻断术(TOCAIIB)与术中髂内动脉结扎术(IIAL)术中控制复杂髋臼骨折骨盆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13例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68例,女45例;年龄为23~61岁,平均42.3岁;骨折按Letournel分型均属于复合骨折,其中T型骨折10例,双柱骨折24例,后柱+后壁骨折16例,横型+后壁骨折46例,前方+后半横型骨折15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中采用控制出血的方法不同分为3组:37例患者应用TOAAIB治疗,31例采用TOCAIIB治疗,45例采用IIAL治疗.术后采用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记录各病例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骨折及介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在骨折愈合后采用Modified d'Aubigne&Postal临床分级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 结果 TOAAIB组、TOCAIIB组和IIAL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Letournel分型、手术入路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解剖复位91.15% (103/113).TOAAIB、TOCAIIB和IIAL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631.5±675.5)、(892.6±217.7)和(648.0±170.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AAIB组在手术结束时有1例出现股动脉血栓,取出后经抗凝对症处理痊愈;TOCAIIB和IIAL组患者术后未见介入相关并发症发生.三组在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Modified d'Aubigne&Postal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OAAIB在复杂髋臼骨折中控制出血效果佳,TOCAIIB效果次之,术中IIAL效果差;但临床上依术者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为宜.

  • 股骨髁间窝宽度指数在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与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差异比较

    作者:徐兴全;刘玉宝;孙梓荧;闫文强;姚晨;蒋青;史冬泉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髁间窝宽度指数(NWI)在髁间嵴撕脱骨折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收治的10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32.7±9.2)岁],13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31.8±10.9)岁]和22例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30.9±10.6)岁],分别列为骨折组、ACL损伤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膝关节MRI检查,在膝关节高分辨率MRI轴位扫描图像上测量髁间窝宽度、股骨双髁宽度及股骨双髁高度并计算NWI.比较3组间髁间窝宽度及NWI的差异.结果 骨折组、ACL损伤组及对照组患者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CL损伤组患者髁间窝宽度[(17.4±3.5)mm]明显小于骨折组[(20.8±1.1)mm]和对照组[(20.2±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骨折组的NWI(0.30±0.01)与对照组(0.28 ±0.0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大于ACL损伤组(0.2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损伤组NWI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髁间窝狭窄可能与ACL损伤而不与髁间嵴撕脱骨折有关;髁间嵴撕脱骨折和ACL损伤发病机制的不同可能和NWI有关.

  • 新构型四枚空心钉固定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林焱斌;余光书;钟志辉;沈兆庆;郑伟;庄研;许阳凯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新构型四枚空心钉固定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将12个成年防腐人尸体股骨标本编号后随机分为4组(n=3),制作成Pauwels Ⅲ型合并粉碎性骨折块的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模型.A组标本采用“双轴加压+双支撑稳定”固定方式,B组标本采用“正三角平行加压+小角度螺钉”固定方式,C组标本采用“倒三角平行加压+小角度螺钉”固定方式,D组标本采用“菱形排列螺钉”固定方式.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先后进行静态压缩测试、循环载荷测试和极限载荷测试. 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轴向压缩刚度分别为(995.29±34.16)、(509.89±138.90)、(559.28±111.25)、(610.18±232.35) N/mm,极限载荷分别为(3225.33±461.31)、(2 008.67±237.27)、(2 705.67±496.39)、(2 395.33±403.71)N,以上项目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位移分别为(0.46±0.10)、(1.47±0.72)、(1.14±0.24)、(1.22±0.22) mm,极限测试刚度分别为(1 139.28±342.09)、(843.56±408.91)、(585.98±81.60)、(729.96±251.37) N/mm,以上项目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四枚空心钉治疗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时,“双轴加压+双支撑稳定”新构型具有生物力学优势,而“正三角平行加压+小角度螺钉”固定方式生物力学性能差.

  • 感染性骨缺损局部抗生素载体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行琪;余斌;胡岩君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及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均需进行彻底清创,清除污染及感染的骨组织后通常会造成骨缺损.若此类骨缺损的处置不当,极易发展成感染性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治疗复杂,抗生素载体系统的应用可同时起到填充骨缺损和预防、治疗感染灶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载体大体可分为不可生物降解吸收及可生物降解吸收2大类材料,可生物降解吸收材料又包括生物陶瓷类材料、天然高分子聚合材料、合成高分子聚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回顾近年来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的各类抗生素载体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情况.

  • 第四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脊柱脊髓损伤病例大赛——总决赛圆满成功

    2018年11月23日,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主办的“第四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脊柱脊髓损伤病例大赛总决赛”于厦门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办.总决赛开幕式由本刊编辑部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余斌教授主持.大赛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红会医院院长郝定均教授致辞.

    关键词:
  • 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医者仁心——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骨科行政主任朱晓东教授

    辗转世界求学,精益求精做手术师从国际脊柱侧弯协会原主席、脊柱侧弯Lenke分型提出者Lenke教授,以及原主席Kenneth教授专业学习脊柱侧弯诊治.从事脊柱外科的基础与临床近20年,有2 000余例脊柱外科的特大手术经验,已累计为600余例脊柱畸形患者成功进行手术,居全国前列.率先开展脊柱侧弯选择性Ponte截骨、Halo牵引等手术,使极重度侧弯获得满意的矫治,同时开展了微创腰椎融合术等系列微创手术.

    关键词:
  • 腓骨头上入路外侧胫骨平台截骨结合外侧锁定钢板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作者:宋虎;左照光;孙再杰;汪国栋;蔡贤华;刘曦明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腓骨头上入路外侧胫骨平台截骨联合外侧锁定钢板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21 ~55岁,平均41.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腓骨头上入路,术中根据后外侧主要骨折块的大小、方位行外侧胫骨平台截骨,直视下复位后外侧骨块并充分植骨,胫骨平台外侧锁定钢板于腓骨头上方尽量偏后放置固定后外侧骨块,术后6周内指导患者膝关节90°内功能锻炼.末次随访时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 结果 手术时间55 ~ 90 min,平均74 min;术中出血40 ~ 120 mL,平均70 mL.随访时间12~ 35个月,平均17.5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 ~15周,平均12.5周.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无膝关节不稳.末次随访时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疗效:优10例,良1例. 结论 腓骨头上入路外侧平台截骨联合胫骨平台外侧锁定钢板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是一种可供优先选择的方法.

  • Thompson法在伴肌腱缺损的陈旧性锤状指中的应用

    作者:赵志明;任东;陈焱;朱云宝;李立全;邢丹谋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探讨Thompson法治疗伴肌腱缺损的陈旧性锤状指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手外科收治的9例伸肌腱缺损的陈旧性锤状指患者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25 ~56岁,平均36岁.左侧3例,右侧6例;其中示指2例,中指3例,环指3例,小指1例.术后测量远、近侧指间关节活动范围,并观察记录手术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疗效. 结果 9例患者术后获5~36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肤穿破、指端感觉异常或指甲畸形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锤状指畸形均获矫正,1例患者术后10周左右再次出现轻度锤状指畸形,并在积极固定8周后完全矫正.末次随访时经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疗效:优8例,良1例.结论 Thompson法治疗伴肌腱缺损的锤状指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 3D打印钛板塑形模板在骨盆环损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帆;何志明;吴天秀;刘子卿;汪志中;李新旭;潘磊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目的 设计骨盆环损伤3D打印钛板塑形模板并探讨其在骨盆环损伤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间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创伤骨科12例使用了3D打印塑形模板辅助骨盆环损伤手术的患者资料.术前通过软件对患者术前CT图像进行数字重建、处理得到实体骨盆模型、空心骨盆模型(壁厚1.2 mm).通过骨折模拟复位等方法获取完好的实体数字骨盆后设计钛板塑形模板,并通过光固化成型制造模板,记录模板设计到终制造成型的总时间以及耗材,并与实体骨盆模型、空心骨盆模型在制作时间、消耗耗材进行比较.在术前钛板植入前使用模板辅助钛板塑形,记录术前钛板塑形时间,术中记录骨折复位后到开始安装钛板记为术中钛板准备时间,两者进行比较.通过重建术后骨盆模型并与术前修复骨盆的比较了解整个技术流程的准确性.术后采用Matta评分评定骨盆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采用Majeed评分评定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 28个月(平均16.3个月)随访.塑形模板设计制造总时间以及耗材消耗比打印实体或空心骨盆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钛板塑形时间(12.8 ±4.1) min,术中钛板准备时间(1.4±1.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盆模型与术前修复骨盆模型比对的“平均误差”为(1.4±1.1)mm.术后Matta评分:优6例,良4例,可2例;术后6个月Majeed评分:优7例,良4例,可1例. 结论 使用3D打印内固定塑形模板应用于骨盆骨折具备成本优势,能减少术中钛板准备时间,且手术复位满意,符合术前规划预期,具备可行性.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优化的专家共识

    作者: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旨在通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一系列优化处理措施,减少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应激,以达到从疾患和手术应激状态快速恢复.研究表明,实施ERAS临床路径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减少医疗费用[1].

    关键词:
  • 规避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失效风险:术前计划与应用原则

    作者:刘凤祥;孙月华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2019年02期

    早的锁定接骨板是1886年Carl Hansman设计的单皮质固定器[1].1931年,单向锁定螺钉技术的先驱Paul Reinhold首次采用“螺纹-螺纹锁定”理念,实现接骨板-螺钉连接[1].1982年,Zespol等[2]首次使用锁定接骨板做为外固定器治疗长骨骨折,其接骨板置于皮外.锁定接骨板研发的始动因素来源于不同骨折固定条件下骨折愈合时间的巨大差异[3].研究表明,非手术治疗下,骨折愈合时间为3个月;然而,绝对稳定固定下,骨折一期愈合时间长达15个月;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提示骨折内固定微环境影响着骨折的愈合过程.

    关键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网友评论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选择周期:

    去年10月9日投的文章,一周后初审结束,送外审,一个月外审返回,被拒,期间送审了三个专家,一个专家觉得文章的创新性不强拒稿了,还有一个专家建议修改文章,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虽然文章被拒了,但是还是从这次投稿中学习到了很多,丰富了投稿经验,收获还是很大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2个月内

    12月25日投的稿件,半个月左右退修,花了一周的时间修改文章,修改返回后有历经一次的修改,2月3日被录用,整个投稿流程还是很顺利的,推荐大家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我是3月份投的稿件,5月份被录用,历时两个多月,速度很快,期刊对文章的创新性要求比较高,大家有合适的文章可以发表试试。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2个月内

    8月13日投的文章,10月初被收录,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历经两次的修改,期间编辑和审稿专家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很感谢。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投了一篇有关组织工程的文章,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个人觉的文章创新性强,内容丰富,比较好中。编辑和审稿专家都很认真负责,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对文章的修改有很大的帮助,推荐大家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7月中旬投的稿件,8月17号退修,9月30号提交修改稿件,之后又历经一次的修改,10月初被收录,前后历时三个月的时间,速度还是很快的,很满意。

相关文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