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基于肌内神经分布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尖足畸形

向俊璐;刘圆圆;魏巍;李岚;王东;周文智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性脑性瘫痪(CP)尖足畸形患儿的痉挛程度及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的47例痉挛性CP尖足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3).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常规粗大运动训练及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另给予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治疗,所有患儿均共计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时,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价.对2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2组患儿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疗效评价结果组间及组内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获得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5(11)号],所有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Ⅱ级、Ⅲ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SS及GMFM分值组间比较:治疗前,2组患儿CSS及GMFM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CSS分值分别为(10.5±1.9)分、(7.6±1.7)分、(7.0±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1.9±1.7)分、(8.6±1.6)分、(8.2±1.8)分;而GMFM分值分别为(66.7±9.5)分、(79.6±10.1)分、(90.2±10.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9.1±8.8)分、(73.1±11.2)分、(81.5±12.6)分,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S分值:t=-2.662,P=0.011;t=-2.022,P=0.049;t=-2.374,P=0.022;GMFM分值:t=6.588,P<0.001;t=2.086,P=0.043;t=2.532,P=0.015).③CSS及GMFM分值组内比较:治疗1、3、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CSS分值均分别低于治疗前的(12.1±1.7)分,GMFM分值均分别高于治疗前的(49.5±7.9)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S分值:t=-11.632、-26.432、-32.111,GMFM分值:t=9.091、14.159、17.352;均为P<0.001);治疗1个月时,对照组患儿CSS及GMFM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对照组患儿CSS分值分别低于治疗前的(12.0±1.6)分,GMFM分值分别高于治疗前的(48.5±8.5)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S分值:t=-18.247、-17.109,GMFM分值:t=10.366、11.723;均为P<0.001).结论 在常规粗大运动功能训练及中医推拿治疗基础上,联合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疗法,治疗痉挛性CP尖足畸形患儿起效更早,能进一步缓解肢体痉挛、减轻下肢尖足异常程度、提高下肢运动能力.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影;李超;许益;王淙锦;杨丽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横纹肌瘤(C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30日至2018年1月30日,于乐山市人民医院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CR的12例胎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这12例CR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尸体解剖或继续妊娠受试儿分娩后进一步诊断结果.对于超声心动图诊断CR胎儿的胎龄、肿瘤大直径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本研究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引产胎儿进行尸体解剖,对分娩后受试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均征得孕妇本人及受试儿监护人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本组12例胎儿被诊断为CR时,胎龄为(27.3±4.3)周;妊娠结局:被诊断为CR后,5例胎儿被引产,7例继续妊娠并分娩;单发性CR为3例,多发性CR为9例;肿瘤大直径为(5.0±1.1) mm,以左心室CR多见;超声心动图特征:CR呈均匀强回声团,边界清晰,回声团基底较宽.②尸体解剖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5例引产胎儿):经尸体解剖、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CR,并且均于侧脑室发现灰白色结节,而被诊断为胎儿结节性硬化症(TSC).③继续妊娠受试儿分娩后进一步诊断结果(7例继续妊娠并分娩受试儿):2例于出生后6个月内,经MRI确诊为单纯性CR,5例经CT、MRI确诊为CR合并TSC.出生后6个月时,这7例受试儿的心室内强回声团均未消退,但是均未引起心脏流入道或流出道梗阻,仅1例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为CR胎儿的产前诊断、咨询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因本研究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小,并且仅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超声心动图对于CR胎儿的诊断价值,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分析

    作者:蔡丽梅;何洋;王华;母得志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情况及围生期管理.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276例晚期早产儿中,被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35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再采取等距抽样方法,从其余241例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晚期早产儿中,选取35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并逐一对以下项目进行分析:①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2组患儿的性别、出生胎龄、入院日龄、入院途径、适于胎龄(AGA)儿、小于胎龄(SGA)儿、大于胎龄(LGA)儿、分娩方式构成比,以及胎膜早破、宫内或生后窒息、头颅血肿及母亲孕期疾病发生率进行比较.②了解纳入研究的276例晚期早产儿中,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男、女患儿所占比例.③研究组35例晚期早产儿患儿的性别、入院日龄、入院途径、出生胎龄、AGA儿与LGA儿、分娩方式、出生医疗机构构成比,以及重度与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伴发疾病或病因、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再入院率.结果 ①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出生胎龄、入院日龄及途径、早产儿类型、分娩方式构成比,以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宫内或生后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011,P=0.002;x2=16.931,P<0.001;x2=31.895,P<0.001;x2=13.473,P=0.001;x2=18.913,P<0.001;x2 =5.927,P=0.019;x2 =8.454,P=0.004).2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头颅血肿发生率、母亲 孕期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纳入研究的276例晚期早产儿中,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2.7%(35/276).35例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中,男、女性别比为1.9∶1.③研究组35例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中,出生胎龄为34+0~36+6周,重度与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为15例,重度和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所占比例为85.7%(30/35),无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入院日龄≤7d者居多,占60.0%(21/35),此类患儿系产科母婴同室出院后由门、急诊收入新生儿科者,再入院率高达94.3%(33/35).研究组晚期早产儿的出生医疗机构中,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所占比例相当,分别占45.7%(16/35)和48.6%(17/35).35例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的伴发疾病或病因中,合并严重感染患儿的占比为17.1%(6/35)、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为11.4%(4/35)、头颅血肿为5.7%(2/3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为2.9% (1/35),同时合并上述多种病因为5.7%(2/35),但是仍然有57.1%(20/35)患儿未找到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明确病因.研究组35例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中,胆红素脑病发生率高,为40.0% (14/35),换血率亦较高,为62.9%(22/3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中,重度、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所占比例高,胆红素脑病发生率高,其中患儿为男性、入院日龄≤7d、出生胎龄为35+0~35+6周、AGA儿、自然分娩、有伴发疾病者所占比例高.临床重视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规范管理的培训、强化对出院新生儿黄疸监测的力度等围生期管理措施,这对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的伤残,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北京市200例哮喘患儿发病情况和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巧彬;赵京;陈琅;宋欣

    目的 了解哮喘病的发病年龄、发病程度及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了解生产方式、喂养方式、家族过敏史对哮喘发病率的影响.同时了解食物和吸入过敏原在哮喘患儿中所占的比例.方法 对门诊确诊的200例哮喘患儿的发病年龄、病情程度、过敏性疾病、生产史、喂养史、家族过敏史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以150例保健门诊的体检儿为对照组进行个人史、家族史、生产喂养史的调查,并测定血清特异性IgE.结果 92.0%哮喘病患儿6岁之前发病,轻中度患儿占93.7%.本组200例患儿中,曾患鼻炎、湿疹、荨麻疹、肠道过敏、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的分别为52.5%,55.5%,26.5%,1.5%,15.5%,10.5%.本组51.0%患儿为顺产儿,21%为人工喂养.本组53.7%的患儿有家族过敏史,46.6%的患儿FX5E呈阳性,50.4%的患儿Phadiatop呈阳性.结论 哮喘患儿发病早,与过敏性疾病关系密切,有较强的家族遗传倾向;哮喘患儿吸入和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高;人工喂养与哮喘发病率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因素.

  • 不同时间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作者:谭伟;雷瑯嬛;姚丽平;韦秋芬;李燕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治疗效果及结局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PS使用时间,将患儿分为早期组(n=32,生后2h内使用)和晚期组(n=28,生后2~12h使用).统计学比较2组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PS治疗前及治疗后6、24、48h血气分析及肺氧合功能指标,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使用PS治疗的患儿家属签署使用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早产儿中男性患儿比例、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产妇产前使用激素比例、呼吸评分、氧合指数(OI),以及RDS患儿胸部X射线摄片分级为Ⅱ级及Ⅲ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内比较结果:早期组早产儿PS治疗后6、24、48h的血气分析结果,包括血液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肺氧合功能指标,如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和OI,均分别较本组早产儿治疗前显著改善.除PaCO2外,晚期组早产儿PS治疗后6、24、48h的其余血气分析结果和肺氧合功能指标,亦均分别较本组早产儿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间比较结果:早期组早产儿PS治疗后6、24、48h的血液pH值、PaO2、PaCO2、a/APO2及OI改善情况,均优于晚期组相应时间点,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早期组早产儿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晚期组早产儿,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早期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颅内出血(ICH)及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均较晚期组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后2h内应用PS,能更好改善RDS早产儿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减少治疗时间和并发症发生.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丽娟;郭宏亮

    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及时机.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12月于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3组,卡前列甲酯栓产前组(产前组,n=60)、卡前列甲酯栓产后组(产后组,n=60)和对照组(n=60),3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产前组于第2产程末胎头已着冠,约1~2个宫缩娩出时经肛门置入1 mg卡前列甲酯栓;产后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上述相同处理;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经腹壁子宫体注射20 U缩宫素.比较3组产妇的第3产程持续时间和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产前组的第3产程时间持续时间明显短于产后组和对照组(P<0.01),且产后2h,24 h出血量较另2组明显减少.3组用药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的120例产妇中,共计13例(10.83%)出现不良反应,其中,8例(6.67%)为头痛、轻微恶心;5例(4.17%)为腹泻,均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3组患者中均未发生新生儿窒息.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在产前应用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 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在异位妊娠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蔡大芬;陈红;陈玉环;鲍引娣

    目的:探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在异位妊娠致腹腔内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就诊并确诊为异位妊娠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17~42岁。分别接受急诊全身麻醉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下患侧卵巢异位妊娠病灶切除+卵巢修补术或经腹患侧子宫角部楔形切除术。45例异位妊娠患者于术中采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观察其输血时有无不良反应,并动态监测患者术前和术后第2天血常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及由其衍化出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术中腹腔内出血量为500~3000 mL,经血液回收机回收洗涤后回输自体血多为1900 mL,少为300 mL。术前和术后第2天RBC、WBC、Hb、HCT和PLT比较[(2.48±0.49)×1012/L vs.(3.81±0.35)×1012/L,(12.01±3.71)×109/L vs.(7.88±3.93)×109/L,(69.41±9.49)g/L vs.(79.01±8.83)g/L,0.26±0.04 vs.0.34±0.08,(125.98±54.31)×109/L vs.(171.34±59.6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6,2.683,3.104,2.712,2.695;P<0.05);术前和术后第2天凝血功能(PT、INR、APTT、FIB)比较[(11.98±0.99)s vs.(12.08±1.01)s,1.27±0.05 vs.1.26±0.06,(34.98±5.96)s vs.(35.13±4.37)s,(2.49±0.41)g/L vs.(2.51±0.39)g/L],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3,1.622,1.653,1.882;P>0.05)。无一例患者输自体血时发生输血反应。结论异位妊娠术中采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安全、有效,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降低输注异体血的风险。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输血 自体
  • 应用cDNA微阵列芯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16相关的宫颈癌基因

    作者:张蔚;方芙蓉;徐小霞;洛若愚

    目的研究感染人乳头瘤病毒16(human papillomavirus,HPV 16)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探讨HPV 16致宫颈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杂交捕获Ⅲ代技术,筛选出3例感染HPV16的宫颈癌病例,取其癌组织及自身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用含14 112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微阵列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在3例宫颈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244条,其中136条上调,108条下调.这些基因涉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类、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代谢、免疫相关、细胞受体、蛋白翻译合成,以及其他一些未知功能的基因(ESTs).结论HPV 16引发宫颈癌,是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通过相互调节,网络调控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望进一步分析证实以明确HPV引发宫颈癌的精确分子机制.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强;王佐凤;董巍;房俊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转录因子Foxp3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诊治的35例IM患儿的外周静脉血标本(每例患儿分别采集2个)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标本采集时期分为IM急性期组(n=35)和IM恢复期组(n=35).选择同期于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35例健康儿童的外周静脉血标本(每例儿童采集1个)为对照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分别检测3组血样标本中CD3+,CD3+ CD4+,CD3+ CD8+,CD4+ CD25+ Treg表达率及Foxp3 mRN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IM患儿与健康儿童的年龄及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IM急性期组外周血CD3+,CD3+CD4+,CD3+ CD8+,CD4 +/CD8+和CD4+ CD5+Treg测定结果分别与IM恢复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急性期组Fox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与IM恢复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IM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急性期组CD+ CD5+Treg与Foxp3 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23,P<0.05).结论 IM急性期存在明显免疫失衡,即CD+ CD8+明显增高,CD3+ CD+及CD4 +/CD8+明显降低,其免疫失衡原因可能是由于CD4+ CD25+Treg数量降低及其转录因子Foxp3表达下调导致的免疫抑制功能不足所致.

  • 不同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田柳;皮亚平

    目的 比较药物保守治疗与乳管镜冲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45,采用乳管镜冲洗法治疗)和B组(n=45,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乳房肿块直径及乳房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肿块部位、肿块直径等一般临床病历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鄂州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 ①A组患者的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B组,并且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93.3% vs 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16,P<0.05).②A组、B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肿块直径、乳房疼痛程度分别比较[A组:(2.6±0.4)cm vs(1.0±0.3)cm,(3.0±0.5)分vs (0.9±0.2)分;B组:(2.6±0.4)cm vs(1.8±0.3)cm;(3.0±0.5)分vs(1.5±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t=8.273,9.173;P<0.05;B组:t=3.342,4.196;P<0.05);治疗后A组患者乳房肿块直径、乳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9,3.522;P<0.05).③两组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5.6% vs 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0,P>0.05).结论 乳管镜冲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先天性梅毒患儿75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雷巧玲;巨容;肖甜甜

    目的 探讨先天性梅毒(CS)的临床特点,以及是否合并TORCH等其他感染与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住院并确诊为CS的75例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TORCH感染,将其分为单纯CS组(n=39)与CS合并TORCH组(n=36).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儿在多系统损害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纯CS组与CS合并TORCH感染组在肝脾大,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转氨酶水平升高,低蛋白血症及胸部X射线摄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其他TORCH感染的CS患儿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的损害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转氨酶水平升高更明显,肝损害程度更严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