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중화의학유전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406
  • 国内刊号: 51-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3
  • 曾用名: 遗传与疾病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张思仲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本刊以报道我国医学遗传学、人类遗传学和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等最新研究成果;以从事医学遗传学工作的各科临床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有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设有述评、论著、技术与方法、综述、调查报告、遗传咨询、临床细胞遗传学、病例报告等栏目。 从1998年以来被美国《医学索引》(IM)、《化学文摘》(CA)、《工程索引》(EI)、ISI数据库的Biological Abstracts及BIOSIS Previews,波兰《哥白尼索引》(IC),荷兰《医学文摘》(EM)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选择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华医学遗传学》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技术与方法、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病例报告、简报等不超过1500字。

  2《中华医学遗传学》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中华医学遗传学》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Email地址。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它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只列一位,由投稿者自己确定。

  4摘要论著和技术与方法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3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200~300字,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作者应全部列出,用英文注出其详细地址(科室、院系、城市、省名、国名、Email);不属同一单位时,也按上述要求,列出作者单位英文名称,具体格式参见近期本刊。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应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和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表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已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6正文论著性文稿通常分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

  6.1引言概述观察或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明确写出研究的目的;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数据或结论。一般不超过200字。

  6.2方法描述实验对象(人或实验对象,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基本情况。可列出建立实验方法的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阐明改进之处及理由。如为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备他人重复。所有病例、动物、植物、药品、试剂和仪器,应说明来源、批号和规格。要写明为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及所用的统计方法并列出有关文献。

  6.3结果按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达所得结果。结果的叙述应详细、明确、客观、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本刊论著类文稿图表需用英(中)双语。

  6.4讨论紧密结合本文报告的内容、着重讨论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应将观察结果与其它有关研究相关联,应避免不成熟的论点和本研究不足以得出的结论。理由充足时可提出设想和建议,但应恰如其分。

  7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8图表凡用文字能表达的内容,尽量不用图和表,表和图的设计应科学、简洁、自明。图(表)请排写于相应正文自然段落之后;图(表)均分别按其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如τ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稿用绘图墨水在绘图纸上绘制,图象清晰。图片或照片大小要基本一致,图应插入文内相应处。各图除随文插入草图外,应另送一份制版图,必须另外用纸将说明写好,不要粘贴,背面用铅笔注明作者姓名、图序号,并标明上、下方向,照片中需说明的部分请按印刷制版要求规范制作箭头或注字并加解释,图片和照片不能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方法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半栏图宽度不得超过8.5cm,通栏图宽度不得超过18cm;图中文字用6古宋;如果是论著性文题图中文字为英文,图叙和图题用英(中)双语。

  9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血压的计量单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kPa的核算系数(1mmHg=0.133kpa)。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A”为斜体字。

  10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329.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50.2±0.6)%不要写成5~95%,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写:4cm×3cm×5cm,而不要写成4×3×5cm。

  11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v(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x值、2值、q值等);(10)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以上符号均采用斜体。

  12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对基因英文缩写符号的要求:凡是在描述基因本身时,基因缩写符号必需用斜体(人类基因全大写斜体,其他物种的基因首字母大写,余小写,均为斜体);而在描述基因相关产物如蛋白质时,缩写符号用正体。

  13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其它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数据统计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发文量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无法辨别期刊质量?专业编辑老师一对一讲解,现在咨询 现在咨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常见问题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官网?

    官网:http://zhyxycxzz.yiigle.com。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是cscd吗?

    知网显示,期刊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影响因子?

    复合影响因子:0.533,综合影响因子:0.485。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电话?

    以下期刊杂志社电话:028-85501165。

权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5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目录文献
  • 45,X/47,XXX一例

    作者:崔萍;路晓燕;唐培红;冯亚佩;秦凤金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者女,39岁,因孕16周时行无创DNA产前筛查检测提示性染色体异常来我院进行遗传咨询.患者无语言及动作发育落后,无器官发育畸形,学习成绩稍差,小学辍学.13岁时月经初潮,周期25天,经期6天,较规律;20岁结婚,无流产胎停史;20岁生育第1胎,女性,13岁月经初潮,周期30天,经期规律,高一因学习成绩差辍学;30岁生育第2胎,女性,现就读小学三年级,成绩较差.体格检查:体重73kg,身高173cm,其他未发现异常.家族史:患者父母有脑血栓病史.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抽取患者及女儿外周血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孕20周进行羊水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FISH检测.孕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45,X[57]/47,XXX[45](图1).大女儿及二女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均为46,XX.孕妇羊水染色体核型(图2)及FISH检测结果均为46,XX(图3).

    关键词:
  • 46,XY,inv(4)(q31.3q33)臂内倒位一例

    作者:季兴哲;张洲;周梁;孙建华;杨杰;秦翠云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者男,27岁,因婚后8年未避孕妻子不孕就诊.查体:身高175cm,体重69kg,表型正常.第二性征明显,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双侧睾丸体积均为12mL且质地饱满.精液常规检查提示为轻度弱精子症.妻子27岁,婚后第4年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inv(4)(pter→q31.3∷q33→q33∷q31.3→qter)(图1);妻子染色体核型正常.

    关键词:
  • 嵌合型14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一例

    作者:李林飞;赵鼎;张振华;王美烨;杜荷香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儿男,7月28天,因"间断抽搐18天"入院.患儿常急性起病,反复无热抽搐,有时表现为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抖动,双手握拳,伴或不伴口唇发绀,意识不清,持续约10s~2min.外院考虑为癫痫,先后给予"咪达唑仑针,10%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地西泮针"止痉及口服"丙戊酸钠口服液"抗癫痫治疗,效果欠佳,遂来我院神经内科进一步诊治.查体:身高63.9cm,体重6.5kg,头围36cm,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参考值的第3百分位.眼距宽,鼻梁低平,耳位偏低,面容表情呆滞,精神反应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杂音.心音有力,心率115次/分,率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暖,肌张力低,不能独坐.

    关键词:
  • 染色体异常一家系

    作者:邓代千;韩彦龙;孙凯;王静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儿男,12岁,身高127cm,头围51cm,鼻根低平、招风耳,语言障碍,只能发"啊"音,牙齿发育不良,排列不齐,流口水,智力低下(因不会说话未做IQ测定),肌张力低下,有时发作癫痫,每次持续20min左右.患儿父母为非近亲结婚,无致畸因素.外周血常规G显带分析,患儿核型为46,XY,-12,+del(12)(q+)(图1).为明确der(12)产生的原因,对其双亲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其母亲核型为46,XX,父亲核型为46,XY, t(12;18)(12pter→q24.33∷18q21→qter;18pter→q21∷12q24.33→qter)(图2).患者的核型被推断为46,XY,-12,+der(12)(12pter→q24.33∷18q21→qter).

    关键词:
  • 涉及四条染色体的复杂易位一例

    作者:夏娟;周宏;李冬;郑伟萍;沈峣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者男,26岁,结婚3年其妻未孕.患者及丈夫表型和智力均正常,非近亲婚配,否认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在征得其知情同意后,抽取患者外周血5mL.常规淋巴细胞培养72h,秋水仙素(终浓度为0.05μg/mL)作用2h,收获淋巴细胞并制片,G显带分析,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30个核型.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t(3;21)(3pter→3p13∷21q22→21qter);t(6;12)(6qter→6q15∷12p13→12pter)(图1).其妻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患者父母拒绝接受染色体检查.

    关键词:
  • 46,XY,t(5;13)(p14;p13)一例

    作者:贾春澍;李琳琳;陈爽;王轩;李德军;刘睿智;张红国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者男40岁,因妻有染色体异常儿生育史就诊.患者及妻子表型正常,无有毒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育有二子,长子13岁,表型正常;次子为猫叫综合征患儿,5岁时死亡.细胞遗传学检查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抽取外周血,淋巴细胞37℃培养72h,常规染色体制片,行G显带核型分析,镜下计数15个分裂相,分析5个,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t(5;13)(p14;p13)(图1);其妻及长子核型未见异常.

    关键词:
  • 46,XX,inv(1)(p31.1q32)一例

    作者:唐敬龙;王丽媛;冯雪花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者女,31岁,胚胎停育2次,否认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身高162cm,体重56kg,发育良好.17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30天,经期3~4天.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者夫妇表型及智力正常,非近亲结婚.B超显示子宫、附件正常.患者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细胞遗传学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患者及丈夫的外周血培养常规染色体制片、G显带,共计数50个分裂相,分析15个,患者核型为46,XX,inv(1)(p31.1q32), 见图1;丈夫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

    关键词:
  • 46,XX,t(2;8;9),inv(4)伴流产、畸胎一例

    作者:郑来萍;何轶群;任丛勉;许玲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者女,30岁.第1、2次妊娠均于40多天自然流产;第3次妊娠24+周彩超提示胎儿发育常,轻度羊水过多,小脑横径偏小,胃泡偏小,门体静脉分流,双手姿势异常,心脏发育异常,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夫妻表型及智力正常,无有害物质接触史,无病毒感染及服药史,非近亲婚配.患者血型A型,Rh阳性,优生五项检查均为阴性,HIV、HCV、TRUST均为阴性,妇科常规检查无异常.丈夫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精液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患者父母非近亲婚配,母否认孕早期流产史,生育两女;姐姐已婚并生育一表型正常儿子.细胞学染色体检查: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抽取夫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制片及G显带分析,全自动扫描计数30个分裂相,分析5个以上核型,患者核型为46,XX,t(2;8;9)(2pter→2q32.2∷9p22→9pter;2qter→2q32.2∷8p23.1→8qter;8pter→8p23.1∷9p22→9qter),inv(4)(pter→q27∷q35→q27∷q35→qter)(图1);丈夫核型为46,XY,15pss;患者父母核型未见异常.

    关键词:
  • 46,XX,t(4;7)(q21;p21)dn一例

    作者:封纪珍;魏淑彦;杨会欣;李天洁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孕妇29岁,孕2产1,孕21周因血清学筛查提示21三体高风险(1/852)行羊水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第1胎顺产一女,现2岁,身体健康.孕妇表型及智力均正常,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家系中其他成员身体健康,未接受染色体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经知情同意,抽取羊水20mL,常规培养,收获制片,G显带分析,胎儿核型为46,XX,t(4;7)(4pter→4q21∷7p21→7pter;4qter→4q21∷7p21→7qter)(图1),孕妇夫妻及女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

    关键词:
  • 46,XY,inv(6)(p11;q25)一例

    作者:奚琦;田佳怡;李琳琳;姜雨婷;李磊磊;刘睿智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者男,30岁,因婚后不育3年就诊,自述性生活正常,否认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无腹股沟区手术史及睾丸外伤史.女方身体健康,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患者父母为非近亲婚配.查体:身高176cm,体重85kg,表型及智力正常.双侧睾丸体积均为12mL,质地正常,双侧精索及输精管未见异常.精液常规分析未见精子.血清生殖激素和抑制素B检测未见异常.行睾丸活检术可见每高倍视野下(×400)2~8个精子,诊断为梗阻性无精.细胞遗传学检查: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核型为46,XY,inv(6)(p11;q25)(图1).分子遗传学检查结果AZF基因未见缺失.双方决定行睾丸穿刺取精术(testicularspermaspiration,TESA)-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o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助孕治疗.在告知其遗传学风险后,双方仍拒绝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女方经NC+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共获卵15枚,当周期因盆腔积液取消移植,冷冻D3胚胎4个,D5胚胎3个,均为优质胚胎;7个月后,患者行解冻移植2个囊胚,级别分别为4AA、4BC,5周超声显示宫内单胎妊娠,经随访孕28周时胎儿超声结果未见异常.

    关键词:
  • 46,XX,t(6;16;9)复杂易位伴习惯性流产一例

    患者女,35岁,婚后妊娠3次,第1次于40天自然流产;第2次为生化妊娠;第3次于孕2个月胚胎停止发育.细胞遗传学检查:取第3次妊娠流产绒毛培养,7天后常规换液,收获,常规G显带,计数20个分裂相,分析5个,胚胎染色体核型为47,XY,t(6;16;9)(q24;q21;p22),+16,见图1.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抽取患者夫妇静脉血2mL,肝素抗凝,常规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核型分析,患者核型为46,XX,t(6;16;9)(q24;q21;p22),见图2;丈夫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

    关键词:
  • 嵌合型男性Turner综合征合并Y染色体微缺失一例

    作者:潘袁;奚琦;姜雨婷;朱海波;杨潇;刘睿智;于洋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者24岁,男,因"无精子症"来我院生殖中心就诊.7岁时曾因尿道下裂及左侧隐睾行尿道下裂修复术及睾丸牵引固定术.体格检查:身高165cm,体重67kg,智力正常,面容、口鼻、耳均无明显畸形.心脏彩超及各瓣膜听诊未见明显异常.四肢活动度良好.男科体检:阴毛稀疏,阴茎短小,勃起状态约5cm,双侧阴囊内睾丸发育不良.阴囊超声:左侧可见大小约1mL低回声,右侧睾丸约6mL.精液检查为无精子症,促卵泡刺激素21.41U/L(正常参考值:1.5~12.4U/L),睾酮7.52nmol/L(正常参考值:9.9~27.8nmol/L).

    关键词:
  • 染色体平衡易位八例

    例1男,24岁.结婚5年,妻子3次妊娠均于70天左右胚胎停止发育.夫妻非近亲结婚,否认有遗传病家族史.妻子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否认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体检:患者表型、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妻子月经规律,妇科检查正常,优生四项检查及内分泌检查无异常.

    关键词:
  • 用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母体游离DNA中父源性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

    作者:张艺佳;龚小倩;何怡;黄丽婵;张强;刘彦慧;李九凤;陈亚军;周万军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检测母体血浆游离DNA中父源CD41-42突变基因的排除性β-地中海贫血(简称 β-地贫)的无创产前诊断方法.方法 以 β-actin基因为参照序列,β-地贫CD41-42突变基因为目标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基于Bio-Rad ddPCR技术的检测体系.通过对目标基因的浓度梯度样本进行检测,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线性检测范围.对20例孕妇的血浆样本进行检测,对该方法进行应用评价.结果 建立的ddPCR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母体血浆游离DNA中的β-地贫CD41-42突变基因的目标序列.目标序列浓度比例为5.00%~0.50%的相对误差均小于0.05,线性回归方程Y=1.0101X-0.0071,R 2=0.9994.20例孕妇血浆游离DNA样本的检测结果与随访确诊结果完全相符.结论 建立了一种用ddPCR技术检测母体血浆游离DNA中父源β-地贫CD41-42突变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夫妇为非同型β-地贫基因携带且父方为CD41-42突变的排除性无创产前诊断.

  • 敲除小鼠生殖细胞Wdr1基因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作者:石志云;徐娟;贾雪梅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探讨敲除小鼠Wdr1基因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Wdr1 fl/fl和生殖细胞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构建卵母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取出生14天、28天和4个月3个时间点的Wdr1 fl/-;Ddx4-Cre小鼠与对照鼠(每个时间点每种1只),处死.取卵巢,拍照、石蜡连续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处理,观察卵巢体积变化及各级卵泡的数量.结果 14天Wdr1 fl/-;Ddx4-Cre小鼠卵巢体积比对照小鼠略小;HE切片镜下可见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等,较对照鼠略少.28天及4个月Wdr1 fl/-;Ddx4-Cre小鼠卵巢体积明显小于对照小鼠;HE切片镜下可见各级卵泡明显少于对照小鼠.结论 敲除小鼠生殖细胞Wdr1基因对其早期卵巢功能略有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导致卵巢早衰.

  • 一例由NR0B1基因重复引起的46,XY女性性反转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秦胜芳;汪雪雁;李运星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探讨1例46,XY女性性反转患者的遗传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核型分析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确认性染色体、Sanger测序法对SRY基因测序、下一代测序技术对外周血DNA外显子组测序、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NR0B1、SF1、SRY、SOX9、WNT4基因拷贝数变异.结果 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FISH分析结果显示性染色体为特异的X和Y信号;Sanger测序未检出SRY基因变异,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未见该疾病相关的有害变异,在Xp21上有大约67.31 kb的重复片段,此片段包含MAGEB1、MAGEB3、MAGEB4和NR0B1基因;经MLP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和母亲的NR0B1基因有1个拷贝重复.结论 Xp21携带的NR0B1基因重复引起的46,XY女性性反转,由表型正常的携带者母亲以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传递,具有隐匿性和较高发病率的特点.

  • 一个手足裂畸形家系致病基因位点的鉴定

    作者:禚志红;翟仪稳;靳培娜;闫文浩;孔惠敏;方敩;李凤艳;罗强;孔祥东;王怀立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对1个中国手足裂畸形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方法 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技术对手足裂畸形家系行全基因组拷贝数扫描分析,并对检测到的突变位点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 该家系3代成员中共3例患者,均为典型的手足裂畸形,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NP array检测提示患者10q24.31-q24.32(102993649~103333271,0.34 Mb)区域微小重复,包含BTCR和DPCD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致病基因的拷贝数进行验证,结果显示BTRC基因重复,重复在此家系中与疾病共分离.结论 10q24.31-q24.32区域微小重复突变可能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基因组微小重复可能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一个β-脲基丙酸酶缺陷症家系UPB1基因新突变的分析

    作者:舒剑波;孙蓓;王朝;潘蕊;孟英韬;张春花;蔡春泉;林书祥;张玉琴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对1个β-脲基丙酸酶缺陷症家系进行UPB1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 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对致病基因UPB1的10个外显子序列及其两侧内含子区域进行分析.采用Polyphen2及SIFT等软件对检测到的新突变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 在先证者的UPB1基因上发现第7外显子c.853G>A(p.A285T)以及第8内含子c.917-1 G>A复合杂合突变,前者来自父亲,后者来自母亲.Polyphen2和SIFT软件预测突变可能致病.结论c.853G>A和c.917-1 G>A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该家系患儿的致病原因,其中c.853G>A尚未见报道,丰富了β-脲基丙酸酶缺陷症致病基因UPB1的突变谱.

  • 一个PARK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帕金森病家系的遗传学研究

    作者:陈美红;岑志栋;陈悠;郑晓省;谢非;陈思;罗巍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明确1个兄弟3人患病的帕金森病家系的致病突变.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及RNA,综合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及下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帕金森病的致病突变.对所发现的剪接位点突变,用患者RNA逆转录而成的cDNA进行验证.结果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发现先证者存在PARK2基因第3外显子杂合缺失.下一代测序发现先证者存在PARK2基因第6外显子上游3个碱基处1处剪接位点突变(c.619-3G>C),并通过Sanger测序证实.cDNA样本测序证实c.619-3G>C造成第6外显子剪接异常,同时也证实两个突变在家系内均与疾病共分离.结论 该家系为PARK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病.c.619-3G>C突变可导致第6外显子剪接异常,丰富了PARK2基因的致病突变谱.

  • 基因芯片筛查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作者:朱敏;何敏;何亚荣;姬郁林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与正常人CD4+T淋巴细胞之间差异表达基因,探索哮喘可能相关的生物信号通路,阐明CD4+T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应用芯片检测CD4+T细胞全基因组表达谱;Ingenuity通路分析软件(IPA)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注释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比较,哮喘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997个基因表达显著异常,其中上调805个、下调192个,有38个注释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达4倍及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CD300A与嗜酸粒细胞绝对值(r=-0.89,P=0.02)和百分比(rs=-0.94,P=0.004)成反比,CSF1R与PD20(rs=-0.83,P=0.04)和AQLQ(r=-0.88,P=0.02)成反比.结论 哮喘的发生涉及众多生物信号通路的异常调节,对进一步探索哮喘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河南地区113例苯丙酮尿症患者PAH基因的变异特点

    作者:陈晨;赵振华;任依琳;孔祥东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了解河南地区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的变异规律及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13例苯丙酮尿症家系的先证者PAH基因全部13个外显子进行测序检测,同时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检测PAH基因是否存在大片段缺失重复.结果 113例先证者共226个等位基因共检出195个变异位点及3个大片段缺失重复,检出率分别为86.28% 和1.33%.检出率较高的变异位点分别为p.Arg243Gln(18.14%)、p.Arg111X(6.19%)、p.Arg53 His(5.31%)、EX6-96A>G(5.31%)、p.Tyr356X(4.87%)及p.Val399Val(4.42%).变异频率较高的外显子分别为第7、11、3及6外显子.错义变异为常见的类型.其中c.1016C>A(p.Ser339Tyr)、c.1000T>C(p.Cys334Arg)、c.1110G>T(p.Glu370Asp)和IVS6+1G>T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结论 河南省PAH基因的变异种类较多,存在广泛的等位基因异质性.

  • 九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R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孟晓露;司锘;申育奇;汪奇;何疆春;卢超霞;吴炜;张抒扬;张学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检测9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的LDLR基因突变情况,为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PCR扩增LDLR基因的全部编码及侧翼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对携带纯合突变以及复合杂合突变的患者,通过父母样本测序或T克隆测序明确突变的双等位基因来源.结果 在7例患者中检出了8个LDLR基因突变,分别为c.259T>G、c.513delC、c.530C>T、c.682G>T、c.763C>T、c.1187-10G>A、c.1948delG、c.1730G>A.4例患者携带杂合突变,2例患者携带纯合突变,1例患者携带复合杂合突变,携带双等位基因突变的患者较杂合突变的患者症状更加严重.结论 9例FH患者中7例检出LDLR基因突变,同时新突变位点的检出丰富了LDLR基因突变谱.

  • 一个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FGG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蒋丽娅;张巧红;徐婉萍;张勇军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对1个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5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s)、纤溶酶原活性(plasminogen activity,PLG:A);分别采用Clauss法与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fibrinogen activity,Fg:C)和抗原(fibrinogen antigen,Fg:Ag)水平.提取DNA,PCR法扩增纤维蛋白原的FGA、FGB和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对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析.采用Swiss软件对突变进行模型分析.结果 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姐姐PT、APTT轻度延长,TT明显延长,Fg:C显著降低,Fg:Ag、PLG:A、D-D和FDPs都在正常范围内;先证者的弟弟和女儿各项指标均正常.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FGG基因第8外显子7476位G>A杂合错义突变,导致纤维蛋白原 γD结构域的275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Arg275 His);其母亲和姐姐均存在同样的Arg275 His杂合突变,弟弟和女儿为正常野生型.结论 该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FGG基因Arg275 His杂合错义突变可能与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有关.

  • 三个戊二酸血症Ⅰ型家系的临床及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施晓容;柯钟灵;郑爱东;谢文煌;莫桂玲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通过对3个戊二酸血症Ⅰ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Ⅰ,GA-1)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基因变异与表型的关系.方法 提取3个家系3例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对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GCDH)基因进行直接测序,确定GCDH基因变异类型.结果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大,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不同患儿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和家系2先证者均检测到GCDH基因c.1133C>T(p.Ala378Val)与c.1244-2A>C复合杂合变异,父母分别携带c.1133C>T(p.Ala378Val)变异和c.1244-2A>C变异.家系3先证者检测到GCDH基因c.339delT(p.Tyr113)与c.406G>T(p.Gly136Cys)复合杂合变异,父亲携带c.339delT变异,母亲携带c.406G>T变异.经检索HGMD数据库、dbSNP、千人基因组证实c.339delT及c.1133C>T变异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生物学信息分析软件预测蛋白功能,提示均为致病性变异.结论 新致病变异的检出,丰富了 GCDH 基因的突变谱;未发现 GCDH 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相关的证据.

  • 两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家系的表型及基因分析

    作者:李姗姗;沈晨芳;舒旷怡;柳洁;王晓欧;李帆帆;杨啸;章赵华;陈碧;江明华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分析两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Ⅻ,FⅫ)缺陷症家系的表型及基因突变,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一期凝固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 Ⅷ、Ⅸ、Ⅺ、Ⅻ 的促凝活性(FⅧ:C、FⅨ:C、FⅪ:C、FⅫ:C);ELISA法检测FⅫ抗原(FⅫ:Ag);DNA测序分析患者F12基因的14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MegAlign、PYMOL等平台或软件分析基因突变位点物种保守性和蛋白质构象改变.结果 两家系先证者均表现为APTT明显延长,FⅫ:C、FⅫ:Ag明显降低,分别为126.3 s、2%、10%和122.0 s、1%、11%.对两个家系的成员进行基因分析,共发现4种突变,其中3种为未报道的突变,包括第5内含子3′端的g.5972G>A(IVS5-1 G>A)剪接突变、第14外显子g.8810_8814del GTCTA的小片段缺失、以及第7外显子g.6259G>A(p.Pro182Leu).此外IVS13-1G>A为已报道突变.结论 两个家系成员中发现4种基因突变,可能与这两个家系FⅫ 缺陷有关,其中3种(g.5972G>A、g.8810_8814 del GTCTA及g.6259G>A)为尚未见报道的突变.

  • 25个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及产前诊断

    作者:罗春玉;蒋涛;张菁菁;李璃;孙云;刘刚;王玉国;成建;马定远;许争峰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家系进行CYP21A2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遗传学病因,并为其家系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位点特异性PCR-酶切多态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和CYP21A2基因全长测序技术,对25个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家系进行CYP21A2基因突变分析.对患病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基因检测,明确胎儿基因型.结果 在25对夫妇的50个致病等位基因中,有16个等位基因发生大片段缺失或转换突变;占总等位基因的32%,包括9个CYP21A2基因缺失突变、6个CYP 21A1P/CYP21A2嵌合基因和1个部分转换突变;有34个为微小突变,占总等位基因的68%,其中9种突变均为假基因来源的微转换突变,4种为自发突变.在4种自发突变中,CYP21A2基因c.62G>A(p.Trp21X)突变为新发现突变.在28例高风险胎儿产前基因检测结果显示8例胎儿受累.结论 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和携带者的基因突变检测明确了25个家系的遗传学病因,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东莞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筛查

    作者:赵颖;巫静帆;李见群;余勋;付有晴;刘彦慧;徐爱娟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确定东莞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及基因型,并探讨采用PCR+导流杂交法检测G6PD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东莞户籍体检人群的外周血样,用改良G6PD比值法和PCR+导流杂交法进行平行检测,比较二者的结果.结果 共检测1005例样本,改良G6PD比值法和PCR+导流杂交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79%、20.90%,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差(Kappa=0.187),若不计c.1311C>T突变,二者对于男性样本一致性较好(Kappa=0.952),女性则较差(Kappa=0.194).本地区常见的致病突变为c.1376G>T、c.1388G>A和c.95A>G.此外,c.1311C>T在本地有较高的携带率,但并未发现其单独造成的酶活性异常.结论 PCR+导流杂交法能同时检测14个位点,覆盖了中国人群90%以上的常见突变类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阳性率.比值法对女性纯合、复合杂合、杂合突变均有漏检,尤其是复合杂合和杂合突变,而对于男性半合子有较高的检出率.

  • IL-17A基因rs3819024和rs819303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作者:黄华佗;王荣;陆玉兰;王春芳;覃海媚;向阳;罗宏成;王俊利;蒙兰青;韦叶生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基因启动子区rs3819024和rs819303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SNaPshot技术和DNA测序法对广西地区3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43名正常对照rs3819024和rs819303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人群间两位点的遗传差异.结果 rs3819024位点基因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以及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50、0.227、0.125、0.594和0.202,OR(95%CI)分别为1.27(0.92~1.74)、1.28(0.86~1.91)、1.27(0.94~1.72)、1.10(0.78~1.54)和1.13(0.94~1.38).rs8193037位点基因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以及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22、0.352、0.863、0.345和0.969,OR(95%CI)值分别为0.94(0.65~1.35)、2.25(0.41~12.35)、0.97(0.68~1.38)、2.27(0.41~12.48)和1.01(0.72~1.40).结论 IL-17A基因rs3819024和rs819303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广西人群缺血性脑卒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 B(A)血型的分子机制分析

    目的 对1例B(A)血型的血清学特性及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和ABO等位基因第6、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ABO亚型的基因分型.结果 先证者红细胞包含A和B抗原,同时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PCR-SSP结果显示样本基因型为B/O2.单链测序分析发现297A>G、526C>G、657C>T、700C>G、703G>A、796C>A、803G>C和930G>A突变,可推断为B(A)02/O02基因型.该序列与B 101基因序列相比仅在700位发生了C>G的突变,该位点的突变导致234位脯氨酸变成丙氨酸.B(A)血型先证者与2名血清学特征为A2 B献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均相合,临床输注无输血反应.结论 B等位基因700C>G突变可形成B(A)血型,其血清学特性显示类似A2 B表型.

    关键词: ABO基因 B(A)血型 输血
  • 一个B抗原减弱表型核心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作者:胡俊华;聂志扬;宫济武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分析1例B抗原减弱表型核心家系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进行ABO基因分型,之后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血清学鉴定先证者和其父亲均为B亚型(Bw),母亲是O型;ABO基因分型显示先证者和其父亲均为Bw12/O型,先证者母亲为O01/O01型;ABO基因第6、7外显子测序分析也发现先证者和其父亲的基因型为Bw12/O01型.与B101/O01基因序列比对,Bw12仅在278位发生了C>T的突变.结论 ABO 基因第 278 位碱基 C>T 突变为 Bw 亚型的分子基础,该突变可以稳定遗传并显性表达.

  • PGD周期中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胚胎染色体分析

    作者:黄秋香;林春丽;陈智镖;刘芸;曾健;林娟;王志红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周期中染色体易位对胚胎染色体组成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52例染色体易位携带夫妇的61个PGD周期活检的胚胎按易位类型、携带者性别、女方年龄等进行分组,比较易位对染色体组成情况的影响.结果 相互易位组胚胎的染色体异常率和新发异常率(63.3%和1.1%)明显高于罗氏易位组(27.5%和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携带者胚胎染色体的异常率高于男方携带者,相互易位组分别为67.2%和58.3%(P>0.05),罗氏易位组分别为45.5%和13.8%(P<0.05).随着女方年龄增长,胚胎染色体异常率增高;相互易位中是否涉及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以及断裂点是否位于染色体末端,胚胎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易位类型、携带者性别、女方年龄以及染色体间相互作用等均可能影响胚胎染色体组成.

  • 一例新发的46,X,der(X)t(X;Y)(p22.3;p11.2)胎儿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陈雪娇;戴美珍;祝莹;何哲航;章鸯;潘一红;石卫武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对1例新发的46,X,der(X)t(X;Y)(p22.3;p11.2)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方法 应用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二代测序技术对胎儿及其父亲和姐姐进行分析,同时用PCR产物电泳、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based arrays,SNP-Array)、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胎儿G显带核型为46,XX,二代测序提示其Xp22.33区存在约3.58 Mb的杂合性缺失,同时检到Yp11.32p11.2区一段长约10 Mb的拷贝.结合二代测序以及高分辨显带分析的结果,胎儿的核型被判断为46,X,der(X)t(X;Y)(p22.3;p11.2).胎儿SRY基因的PCR扩增结果为阳性,SNP芯片检测示胎儿为arr(X)×2,Yp11.31p11.2×1,7.02 Mb,FISH检测CSPY探针信号为阴性,即未检测到Y染色体着丝粒.上述结果验证了胎儿核型分析的结果.胎儿的父亲及姐姐核型未见异常;胎儿姐姐的SRY基因扩增及二代测序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 胎儿的Xp-Yp相互易位为新发突变.综合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二代测序技术、SNP芯片、聚合酶链反应和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对于诊断46,XX性发育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 伴t(5;12)(q33;p13)染色体易位血液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作者:王四平;李丽;王建祥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分析伴有t(5;12)(q33;p13)染色体易位的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总结这类疾病的共同点及差异.方法 对7例伴有t(5;12)(q33;p13)的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R或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PDGFRb双色断裂重排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基因重排,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分析.结果 7例患者诊断各不相同,以男性为主.核型分析5例t(5;12)(q33;p13)为原发性异常,2例为继发性异常.7例患者中5例治疗,2例未治疗.接受治疗的患者中,2例死亡,2例失访,1例因采取联合化疗加达沙替尼靶向治疗,治疗顺利,目前仍在住院治疗中.结论 伴t(5;12)(q33;q13)血液系统肿瘤较少见,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同时异质性较为明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效果颇佳,预后良好,单独化疗预后较差.

  •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26例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胎儿中的应用

    作者:雷婷缨;符芳;李茹;王丹;杨丹;王芳;杨昕;潘敏;甄理;韩瑾;李东至;廖灿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对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未见异常的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胎儿进行分析,探讨其单基因水平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选取产前超声提示为CAKUT伴或不伴其他畸形的胎儿样本26例,其中19例为G1组,WES只对胎儿样本进行检测;7例为G2组,用WES对核心家系进行检测.按照Hiseq 2500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序,并用相应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G1组的测序周转时间为11~12周,G2组为8~9周.结果 WES在4例(15.4%)样本中检测到致病性突变,所涉及的基因分别为UMOD、NEK8、HNF1B和BBS2;在2例(7.7%)样本中检测到可能致病性突变,所涉及的基因分别为HSPD1和GRIN2B.此外,4例致病性样本中,孤立性CAKUT致病性检出率为10.5%(2/19),而CAKUT合并其他异常的检出率为57.1%(4/7).结论 WES能提高产前诊断中不明原因的CAKUT胎儿的致病性检出率,再次证明了CAKUT与单基因缺陷存在相关性.

  • OPRM1 118A/G基因多态性与癌痛患者羟考酮剂量相关性

    作者:林涛;李祥奎;宋俊梅;张承舜;别明江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探讨癌痛患者缓解疼痛应用羟考酮镇痛剂量与OPRM1118A/G基因多态性关系.方法 应用DNA测序法对203例中重度癌痛有效患者的OPRM1118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对比不同基因型患者在治疗后3天、30天疼痛程度与羟考酮使用剂量的关系.结果 OPRM1118A/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78%、52.70%、12.52%,在治疗后3天、30天GG基因型患者的羟考酮使用剂量明显高于AA、AG基因型患者(15.44±10.19 vs.10.25±4.53、10.49±5.26;89.15±27.69 vs.43.59±12.19、48.27±1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RM1118A/G位点GG基因型的癌痛患者,如需达到与AA、AG基因型患者相同的镇痛效果,应增加羟考酮使用剂量.

  • 一例新生儿型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缺乏症的诊断

    作者:张海燕;郎玉洁;张开慧;李晓莺;刘毅;盖中涛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明确1例具有高氨血症疑似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Ⅰ 缺乏症患儿的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 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患儿基因组进行外显子捕获测序,对突变位点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用SIFT、PolyPhen-2和MutationTaste软件对新突变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患儿携带CPS1基因c.1631C>T(p.T544M)和c.1981G>T(p.G661C)复合杂合突变,经Sanger测序验证c.1631C>T(p.T544M)来自于父亲,为已报道突变,c.1981G>T(p.G661C)遗传自母亲,为未经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报道的新突变.结论 CPS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缺乏症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新发现的突变扩展了CPS1基因的突变谱.

  • 一个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家系的致病突变分析

    作者:刘金秀;王一帆;王盛;司红卫;段文元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探讨1个表现为血管母细胞瘤的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VHL)家系VHL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法对VHL基因进行突变检测;通过Swiss-Model三维建模分析突变pVHL的三维结构.结果先证者及家系中的其他患者的VHL基因第2外显子均存在c.426delT(p.V142fs)[NM_000551],该变异为移码突变,尚无致病性报道.Swiss-Model三维建模结果显示先证者pVHLα亚功能区完全缺失.结论c.426delT(p.V142fs)为新的突变位点,可能是该VHL家系的遗传学病因.

  • 高通量测序确诊9p部分三体综合征一例

    作者:谢娟;张建林;杨益梅;王珊珊;张俊荣;姚锋;李海波;张玉泉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确定1例生长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及智力障碍患儿的致病原因.方法 应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对患儿及父母核型分析后,进一步采用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患儿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确定核型分析中无法明确的多余片段的来源,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验证.结果 G显带分析显示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7,XX,+mar,患儿父母核型未见异常.NGS提示患儿多余片段来自9p13.1p24.3(10001~39786086),重复片段的长度约39.77 Mb,FISH验证结果一致.结论 患儿核型中的衍生染色体片段源自9号染色体短臂,其异常表型归因于9p13.1p24.3三体.细胞遗传学联合NGS和FISH技术有助于准确鉴别异常染色体来源,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遗传学依据.

  • 一例45,XX,-13/46,XX,r(13)(p13q34)/46,XX,r(13;13)伴卵巢早衰患者的研究

    作者:尹婷;郑安舜;谭娟;章荣;顾莹;王雷雷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探讨1例嵌合型13号环状染色体伴卵巢早衰的成年女性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探讨嵌合型13号环状染色体与卵巢早衰之间的关系.方法 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与染色体微阵列检测(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结果 患者被诊断为卵巢早衰,染色体核型为46,XX,r(13)(p13q34)[86]/45,XX,-13[9]/46,XX,r(13;13)[5].CMA检测显示其13号染色体长臂的重要区域未发生缺失.文献回顾提示13号环状染色体携带者有类似于性染色体异常者的临床表现.结论 患者的嵌合体核型可能会导致卵巢早衰等类似于性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表现.

  • 一例镶嵌非整倍杂色体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何庭艳;崔冬;黄艳艳;罗贤泽;杨军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分析1例镶嵌非整倍杂色体综合征(mosaic variegated aneuploidy syndrome,MVA)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变异特点,探讨其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 对1例MVA患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全外显子测序.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分析显示患儿的非整倍染色体细胞占54.5%(6/11);测序结果显示患儿BUB1B基因编码区存在c.826delG(p.Asp276Metfs?21)、c.2441G>A(p.Arg814His)复合杂合变异;患儿父亲携带c.826delG(p.Asp276 Metfs?21)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2441G>A(p.Arg814His)杂合变异,患儿的变异分别源自其父亲和母亲.经检索HGMD专业版数据库c.826delG(p.Asp276Metfs?21)变异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c.2441G>A(p.R814H)变异为已报道与MVA相关的变异.结论 BUB1B基因c.826delG和c.2441G>A变异是该患儿的致病原因.

  • 一例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的DUOX2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律玉强;薛宁;张开慧;徐俊杰;刘毅;盖中涛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对1例临床诊断为肝病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并对疑似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患儿DUOX2基因存在c.2654G>T(p.Arg885Leu)和c.943G>T(p.Gly315X)复合杂合变异.母亲携带DUOX2基因c.2654G>T(p.Arg885Leu)杂合变异,父亲携带DUOX2基因c.943G>T(p.Gly315X)杂合变异.结论 DUOX2基因c.2654G>T和c.943G>T变异可能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 一例ABO亚型Ax28新等位基因的鉴定

    作者:周天瑜;邓刚;贺云蕾;许德义;俞露;郭雯玉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研究ABO血型新等位基因Ax28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样本的红细胞ABO血型抗原,标准A、B、O红细胞检测血清中ABO抗体.PCR技术扩增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序列后测序,对第5~7外显子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后测序.结果 先证者红细胞有弱A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A和抗B抗体.直接测序分析发现第6外显子第261位杂合缺失,第7外显子在467C>T、830T>C杂合突变.克隆测序得到两个等位基因O01和Ax28.与A102序列相比,Ax28第830位T>C突变,导致第277位缬氨酸变成丙氨酸.结论 N乙酰氨基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第830位T>C突变可能引起酶活性减弱,进而导致产生Ax28变异型.

    关键词: ABO血型 Ax亚型 突变
  • 高通量测序结合Sanger测序技术在一个GJB2遗传性耳聋家系中的应用

    作者:任淑敏;孔祥东;史惠蓉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对1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变异筛查.方法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家系先证者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包含139个已知致病基因,包括核基因、相关线粒体区域及miRNA),并对可疑位点行Sanger测序验证和家系验证.结果 高通量测序提示先证者存在GJB2(gap junction protein,beta-2)基因c.235delC杂合变异,同时其OTOF基因存在c.1194T>A(p.D398E)和c.2180A>G(p.N727S)复合杂合变异;家系验证提示先证者妹妹(同为患者)存在GJB2基因c.235delC杂合变异,但OTOF基因仅存在c.2180A>G(p.N727S)杂合变异;Sanger测序发现家系两例患者GJB2基因的第1内含子区均存在IVS1+2T>A杂合变异,先证者及其妹妹均为GJB2基因c.235delC和IVS1+2T>A复合杂合变异患者.结论 GJB2基因c.235delC和IVS1+2T>A复合杂合变异导致该家系遗传性耳聋的可能性大,IVS1+2T>A变异是GJB2基因新发现的致病性变异.

  • 夫妇染色体结构异常合并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携带一例

    作者:马骞;武锦琳;赵军红;陈义兵;孔祥东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孕妇26岁,G3P0,首次妊娠孕1个月自然流产,第2次妊娠孕2个月自然流产,现孕22周,男方精子检查提示为少精症.染色体核型检查,男方为46,X,inv(Y)(p11;q11)(图1),女方为46,XX,t(5;13)(p11;q12)(图2).双方第3次通过辅助生殖妊娠,于孕中期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常规培养制备染色体,G显带,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5个分裂相,羊水核型为46,XX,t(5;13)(p11;q12)mat(图3),B超示胎儿无异常表现,故建议孕妇继续妊娠.

    关键词:
  • 伴超二倍体的Ph+/BCR-ABL阳性髓系白血病二例

    作者:史沛芹;蔡志梅;朱学涛;赵绍林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例1女,52岁.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增高,后出现左下肢疼痛,发热,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入院.病程中有纳差、胃部不适.查体:神清,体温、血压正常,无贫血貌.肝脾肋下未触及.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侧臀部及左下肢压痛明显.血常规:血红蛋白130g/L(正常),红细胞计数4.68×1012/L(正常),白细胞计数41.68×109/L[正常参考值:(4~10)×109/L],血小板计数416×109/L[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异常细胞9%.骨髓象:首次骨穿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及幼稚细胞(淋巴瘤样细胞)占12%.该类细胞较大、胞浆量少,浆内多无颗粒,胞核圆形,核染色质较粗,多无清晰核仁,少量见核仁1只,该类细胞POX染色100%阴性.粒系占81%,其他系受抑.1周后骨穿示此类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比例占53.5%(图1A),POX染色阴性.1月后骨穿示原始细胞比例占80.5%.染色体核型分析为:55-59,XX,der(2),+6,+7,+8,t(9;22)(q34;q11),+10,+11,+13,+14,+15,+16,+20,+21,+Ph[cp][18]/46,XX[2](图2A).荧光原位杂交结果示BCR/ABL融合基因(图3A).免疫分型结果示异常细胞表达CD45++SS、CD13、CD33、CD34、CD11b、CD64阳性.定量RT-PCR检测到BCR-ABL(b2a2/b3a2)融合基因转录本P210.髋关节平片及MR结果示骨转移癌可能性大.

    关键词:
  • 合并8号染色体四体和20号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

    作者:李蔚;程焕臣;刘宇;林晓燕;刘生伟;赵雪飞;邱林;马军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者男,70岁,2016年5月因"周身乏力、腰痛、面色苍白、间断低热、无恶心呕吐"于外院被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2016年6月12日入我院治疗.查体:贫血外观,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无包块,肝脾肋下触及、肿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2.76×109[正常参考值:(3.5~9.5)×109],红细胞2.25×1012[正常参考值:(4.3~5.8)×1012],血小板5×109[正常参考值:(125~350)×109],血红蛋白67g/L[正常参考值:(135~175)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73×109/L[正常参考值:(1.8~6.3)× 109].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Ⅳ级,其中原始粒细胞占6%,形态不规则,可见环状杆;红系有核细胞比例减低,少数细胞呈巨幼样变,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图1).染色体分析未见中期分裂核型.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43种融合基因,结果均为阴性.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5/5q-、-7/7q-、-Y为阴性,20q为1、2、3个红色信号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25%、81.75%和17.00%,8号染色体为1、2、3、4个绿色信号的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76.75%、7.00%和16.25%(图2).患者被诊断为MDS.治疗无效死亡.

    关键词:
  • 46,XY,15p+伴左侧隐睾一例

    作者:李林飞;李文静;赵鼎;宋银森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患儿男,1岁1个月,以"发现左侧阴囊空虚1年余"为代主诉入院.查体:身高76cm(约为同龄儿童的25~50百分位),体重10.5kg(约为同龄儿童的25~50百分位),神志清,精神好,心肺腹无异常,无特殊面容.左侧阴囊发育差,其内空虚,未触及睾丸,左侧腹股沟区可触及类似睾丸样肿物,大小约0.7cm×0.5cm×0.3cm,表面平滑,活动度可,不能下拉至阴囊内,对侧阴囊内可触及正常睾丸,阴茎发育正常.家系调查:其父现29岁,母27岁,为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其母孕2产2,另生育1女,体健.在征得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后,抽取患儿外周血样,常规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其G显带核型为46,XY,15p+(图1).

    关键词:
  • Tbx20基因在心脏瓣膜发育中的作用

    心脏瓣膜是心脏内不可缺少的重要且精巧的结构,心脏瓣膜的发育异常将导致心功能受损,瓣膜发育缺陷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3.瓣膜形成是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谱系决定、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本文将分别阐述Tbx20在心脏瓣膜不同发育时期的作用,并揭示Tbx20与其他瓣膜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心内膜基因网络的相互关系,总结Tbx20在心脏瓣膜发育领域的新进展.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功能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单艳红;陈一心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神经元发育异常性疾病,遗传度达76%.研究表明多巴胺受体基因、5-羟色胺代谢基因、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及单胺氧化酶A基因均与ADHD有关.我们就ADHD认知功能中相关的智力、执行功能在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遗传性全面性癫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凯琳;江泓;李楠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遗传性全面性癫痫(genetic generalized epilepsies,GGEs)是一类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癫痫综合征,少数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大部分则表现为多基因遗传.研究者初发现与GGEs相关的基因大多涉及离子通道,包括电压门控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通道以及配体门控的 γ-氨基丁酸受体通道,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些非离子通道基因也与GGEs有关,并且新生突变和拷贝数变异也在GGEs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的运用推动了GGEs分子遗传学的探索进程,但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这些遗传学上的发现对阐明GGEs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以及探索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基础.本文就GGEs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男性七个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作者:李瓅;尤小燕;钟明霞;王磊;李为哲;曾昭书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检测7个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Y chromosom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Y-SNP)位点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无关男性中的分布,为其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HapMap等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进行筛选,获得在蒙古族中二等位基因频率预期接近0.50︰0.50的7个Y-SNP,以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对95名蒙古族无关男性DNA的7个Y-SNP进行检测,用Arlequin 3.5软件进行统计分型.结果7个Y-SNP均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在95名个体中共检测到7个Y-SNP单倍型,单倍型差异度值为0.7990;rs17316007位点的2个等位基因频率为0.832:0.168、偏离0.50:0.50较多,基因差异度值为0.2825;其余6个Y-SNP位点的2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均接近0.50:0.50,基因差异度值不低于0.4375.结论在7个Y-SNP中,除rs17316007外,其余6个位点具有较好的基因差异度和遗传多态性,可用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男性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 郑州地区628例先天畸形新生儿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孔京慧;李娴;赵鼎;宋银森;陈重芬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628例先天畸形的新生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在628例先天畸形新生儿中,共检出207例26种异常核型,异常率为33.0%.其中三体核型167例(80.7%),罗伯逊易位14例(6.8%),缺失12例(5.8%),单体型4例(2.0%),平衡易位5例(2.4%),末端增加2例,衍生染色体、倒位和重复各1例.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引起新生儿先天畸形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应用G显带技术,精确诊断患儿的染色体核型,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医学遗传学依据.

  • 88例稽留流产组织的SNP-array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吴小青;李英;安刚;谢晓蕊;苏林涓;黄海龙;林元;徐两蒲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探讨将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应用于早期流产遗传学病因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对于确诊为稽留流产的88例患者,在刮宫术后留取绒毛组织,同时进行SNP-array检测和常规绒毛细胞培养核型分析,比较二者的结果.结果 88例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成功率为85.2%(75/88),SNP-array检测成功率100%,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核型41例,异常率为54.7%(41/75).SNP-array检出异常染色体47例,异常率为53.4%(47/88).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成功75例,检测结果完全的一致率为84%(63/75).在12例不完全一致的样本中,包括3例平衡性结构异常、5例嵌合体、2例四倍体、1例拷贝数变异和1例单亲二倍体.结论 稽留流产绒毛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类型较多,SNP-array虽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准确度,仍需与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应用,才能更为准确地揭示稽留流产的遗传学病因.

  • 一例4p部分三体合并XYY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诊断

    作者:赵向宇;赵琛;李琳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对1例高胆红素血症伴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寻找其病因.方法 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检测患儿及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测序检测患儿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结果 核型分析显示患儿为4p部分三体合并XYY综合征,异常的染色体遗传自母系平衡易位的衍生染色体,核型为47,XYY,der(13)t(4;13)(p12;p10)mat;CNV结果显示患儿4号染色体在4p16.3→p12区存在46.34 Mb重复,为4p重复综合征,Y染色体在Yp11.31→q12片段存在56.38 Mb重复,为XYY综合征.结论 核型分析联合CNV测序可确定异常染色体片段的大小和来源,有助于遗传病因的精确分析.4p部分三体患者异常表型的严重程度具有重复片段长度依赖性.

  •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田雨;胡婷;刘珊玲;王和;罗红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研究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异常与特定胎儿心脏畸形亚类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在本院进行产前侵入性诊断并随访证实的孕妇90例,对核型正常的胎儿进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参照国际公共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分析,判断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的性质.结果 9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通过核型分析检出5例染色体异常,剩余85例病例进行CMA分析.心脏单发异常和复杂异常组分别检出致病性CNVs 1例和2例,分别为Xp22.33微重复(369.51 kb)、Xp22.33微缺失(355.87 kb)、22q11.21微缺失(3.17 Mb),检出率为1.92%(1/52)、6.06%(2/33).结论 CMA技术对核型正常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约3.53%.尚未发现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畸形种类与致病性CNVs的特殊对应关系.

  • 染色体多态性与生殖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佳鹏;何慧燕;梁灼健;赵鑫;秦娟;廖秋燕;戴勇;汤冬娥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目的 探讨染色体结构多态性与生殖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289例遗传咨询者进行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胰酶G显带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检出染色体多态性471例,检出率为10.98%.其中D/G组染色体多态性140例、1、9、16号染色体次缢痕延长168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02例,Y染色体多态性61例,分别占染色体多态性的29.72%,35.67%,21.66%,12.95%.染色体正常组和多态性组流产,死胎,畸胎,不孕不育组相比,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染色体多态性与流产、不孕不育、死胎、畸胎相关.

  • 先天性运动型眼球震颤一家系

    作者:谢小华;陈英;吕露;陈芬 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2018年06期

    先证者(Ⅴ5)男,9岁,出生后不久即表现出水平摆动性眼球震颤.7岁时被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眼球震颤,屈光不正,共同性外斜视,弱视,远视散光.查体:无异常头位,无头震颤,无中间带,无畏光现象,虹膜发育正常,双眼水平摆动性眼球震颤,外斜约-15度.视力检查:左眼远视550度,散光175度,散光轴位5;右眼远视425度,散光100度,散光轴位180.双眼矫正视力均为0.15.视网膜电图检查未发现功能性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检查未发现视网膜结构性病变.裂隙灯检查及眼底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诊断为先天性运动型眼球震颤.先证者佩戴眼镜矫正视力.复查左眼远视450度,散光200度,散光轴位5;右眼远视375度,散光250度,散光轴位5.双眼矫正视力均为0.3,目前视力良好.

    关键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网友评论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在中华医学遗传学上投过两篇文章,都是修改后录用的,初审、复审都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审稿专家给出的意见还是很中肯的,两个多月被期刊录用,文章创新性强,论文格式、图标清晰,被收录的概率会很大。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外审花了一个月左右,两周后的时间修改返回,之后很快就被录用了,编辑处理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5月底投的稿件,8月被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在线系统会更新的比较慢,主编终审一周了,还处于指定审稿人状态,要是一直没有信息反馈的话,也不用担心,相信一定会有好消息的。

相关文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