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医学(英文版)杂志

中华医学(英文版)

中华医学(英文版)杂志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중화의학잡지(영문판)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0366-6999
  • 国内刊号: 11-215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920
  • 曾用名: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期刊);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 创刊时间: 18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美罗培南与泰能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

    作者:侯芳;李家泰;吴国平;郑波;陈亦芳;顾俊明;王慧玲;霍丽;薜欣;贾长绪;尹永红;田晓峰;任双义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入选182例,其中试验组90例,疗效评价70例,不良反应评价72例;对照组92例,疗效评价70例,不良反应评价70例.组药方法为美罗培南500 mg/次,Q12 h (必要时1 g,Q12 h),静脉点滴30分钟;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500 mg/500 mg),500 mg/次,Q 12 h(必要时1 g, Q12 h),静脉点滴30分钟,疗程均为7-14天.结果两药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与8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55/64)和86%(57/66),76%(93/123)的临床分离致病菌进行株致病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7/72)与8.6%(6/70).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罗培南治疗细菌性感染(包括酶菌感染)安全有效.

    关键词: 美罗培南 泰能 感染
  • 拉米夫定治疗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2年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光弼;崔振宇;王宝恩;姚集鲁;曾民德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以及YMDD变异对临床的影响.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始于1996年.429例HBsAg、HBeAg 和HBV DNA阳性病人进入本研究.病人以3∶1的比例随机接受拉米夫定(100毫克/日,n=322)或安慰剂(n=107)治疗12周.随后所有病人接受拉米夫定开放治疗,每4周随访一次,共104周.结果治疗一年后 72.7% 病人 (285/392) 持续 HBV DNA阴转.除外YMDD变异病人,病毒DNA在第二年持续受到抑制.YMDD变异病人血清HBV DNA的平均水平上升至86 Meq/ml (bDNA分析),但远低于治疗前水平.拉米夫定治疗可促进HBeAg消失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二者均与治疗前ALT水平和治疗时间有关. 第二年HBeAg消失率在治疗前ALT水平高于正常一倍的病人中为26.8%,在治疗前ALT水平高于正常二倍、五倍的病人中分别为35.6%和55.6%.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7.4%,22.2%,33.3%.二年后,50.3%治疗前ALT异常的病人ALT保持正常.83%治疗前ALT正常的病人仍保持正常.YMDD变异发生率为49.7%.其血清HBV DNA中位数水平轻度升高至86 Meq/ml,其中15%病人ALT高于治疗前水平.4例病人临床症状出现反复停药后恢复.拉米夫定的不良反应为轻、中度,仅二例病人报告出现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可持续抑制病毒复制,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鼾症老年国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作者:王虹;张希龙;杨玉;殷凯生;黄桂琴

    目的对鼾症老年人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与部分心血管异常改变的相关性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SAHS的有关疗效作一观察.方法采用多导睡眠仪将67例60岁以上老年鼾症者分为SAHS组和非SAHS组,通过动态心电图及血压检测仪就两组血压昼夜节律、高血压、心率变异性、部分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的状况作出比较.在SAHS组中将接受nCPAP治疗5-7天后有关心血管状况与治疗前加以比较.结果鼾症老人中SAHS的发病率较高(47.9%);在SAHS组中,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冠心病心绞痛时硝酸盐疗效不佳、睡眠期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律失常及脉氧饱和度(SpO2)降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SAHS组.经nCPAP治疗后睡眠期不仅鼾声消除、SpO2明显增高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降低;而且心率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恢复.结论本研究提示SAHS与老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相关性,应用nCPAP不仅对SAHS有较满意的疗效,而且对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病变也有重要作用.

  • 锌-热休克蛋白诱导剂对鼠肝低温保存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程颖;刘永锋;梁健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ZnSO4是否可诱导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合成及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的作用.方法采用低温保存模型,利用免疫印记、生化分析及光镜方法,观察锌处理组(腹腔注射ZnSO4,Zn2+ 5 mg/kg、10 mg/kg、15 mg /kg)、热休克组及对照组肝脏组织中HSP含量、肝功能指标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经锌预处理和热休克预处理24小时后,大鼠肝脏合成大量HSP70;Zn-1组(Zn2+5 mg/kg)、Zn-2组(Zn2+10 mg/kg)和H组(热休克组)保存6、12、24小时后灌出液中AST、LDH值均明显低于C组(对照组)(P<0.05),而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Zn-3组(Zn2+15mg/kg)灌出液中AST、LDH值均明显高于C组(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形态学显示Zn-1组、Zn-2组和H组大鼠肝脏损害较轻,而Zn-3组肝脏损害较重.结论 Zn2+是HSP70的有效诱导剂,可保护移植物.Zn2+诱导剂量为5-10 mg/kg;15 mg/kg易致肝脏损伤,不宜作为预处理条件.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宫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携带儿童研究

    作者:王建设;朱启镕;张婷;俞蕙

    目的初步观察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rHBvac)对宫内感染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儿童的治疗作用.方法母亲为慢性HBV携带者、出生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仍发展为慢性HBV的无症状儿童27名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14)使用GM-CSF 50μg和rHBvac 10μg同一部位肌肉注射,每月一次,共四次;Ⅱ组(n=13)HBIG 200IU和rHBvac 10μg不同部位肌肉注射,每月一次,共四次.治疗结束后一月定量复查HBV-DNA及其他HBV标记.结果两组各有12名儿童完成研究.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Ⅰ组3例,Ⅱ组4例,治疗后各有两例恢复正常;治疗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Ⅰ组9例,Ⅱ组10例,治疗后各1例发生HBeAg/抗-HBe血清转换.HBV-DNA定量,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Ⅰ组有显著下降(符号秩和检验P=0.023),Ⅱ组变化不明显.两组中均无HBsAg转阴病例.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GM-CSF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慢性HBV携带儿童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增加1型细胞因子分泌实现.

  • 紫杉醇对骨肉瘤细胞系诱导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卫;曾春;董风权;雷伟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成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成骨肉瘤细胞系U2-OS,应用形态学观察、台盼蓝染色、流式细胞术、电镜、原位末端标记(TUNEL)等方法,检测其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并与其他化疗药物进行对比. 结果紫杉醇对U2-OS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出现G2/M期阻滞和明显的凋亡峰.形态学检查示核碎裂及染色体凝集的凋亡特征,出现大量多核细胞.经其他化疗药物诱导的U2-OS细胞未出现多核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紫杉醇诱导后细胞核中有广泛DNA断裂. 结论紫杉醇通过抑制骨肉瘤细胞有丝分裂发挥抑制细胞生长及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该作用具有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性.

    关键词: 紫杉醇 骨肉瘤 凋亡
  • 低强度微波辐射对兔眼晶体上皮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

    作者:叶娟;姚克;曾群力;鲁德强

    目的研究低强度微波辐射对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健康家兔接受3 h 5 mW/cm2或10 mW/cm2微波辐射.取兔双眼晶体前囊膜,用5,6-羟基荧光素乙酸乙酰盐染色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晶体上皮细胞荧光淬灭及恢复情况测定.用免疫荧光法标记Cx43作定位检测.结果接受5 mW/cm2或10 mW/cm2微波辐射后兔眼晶体上皮细胞荧光恢复速度明显减慢,GJIC功能破坏.Cx43荧光标记定位结果显示,5 mW/cm2实验组Cx43阳性膜表达减少;10 mW/cm2实验组出现Cx43的细胞外聚集,胞浆和细胞核内位移.结论 5 mW/cm2和10 mW/cm2低强度微波通过破坏Cx43的正常功能定位而抑制晶体上皮细胞间GJIC功能,破坏晶体内稳态,促使晶体上皮细胞发生凋亡,诱发白内障.

  • 经皮用雌二醇预防中国妇女绝经早期骨丢失

    作者:孙爱军;林守清;余卫;秦明伟;陈风领;张颖;魏扬;Bruno de Lignieres

    目的探索经皮用雌激素凝胶然中国妇女中预防绝经早期骨丢失的用法.方法周期性联合应用雌孕激素,雌激素为经皮雌二醇凝胶,孕激素为口服微粉化天然孕酮和醋甲羟孕酮.选取60例身体健康、绝经1-5年的妇女,根据雌激素剂量与2种孕激素开放随机分为4组.每日睡前服用,每月连用25 d,停药5 d.单光子吸收法(SPA法)测定前臂皮质骨骨密度;QCT法测定腰椎松质骨骨密度;双能X线吸收法(DEXA法)测腰椎与髋部骨密度.在用药0、6、12、18、24与36个月时分别测量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及绝经症状评分.结果 59例 (98%)完成1年随访;56例(93%)完成2年随访,51例(85%)完成3年随访.用药6个月时4组症状缓解率约为80%;2年时腰椎松质骨BMD升高平均4.3%-7.5%;3年时腰L2-4升高4.2-6.2%;股骨颈升高1.6%-3.8%.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组间比较,对骨密度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出血率2和4组较高,1和3组较低.结论经皮17-β雌二醇凝胶(0.75 mg/d或1.5 mg/d)可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预防绝经早期骨丢失.雌孕激素补充治疗3年,可连续增加腰椎骨密度,增加并维持股骨上端骨密度.

  • 操纵子重复克隆以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同一大肠杆菌细胞内质粒DNA总量为一常数的新概念

    作者:陈伟京;洪梅;李丹;卢圣栋

    目的确定在一个质粒载体上串联目的操纵子以提高目的蛋白表达量的可行性,阐明宿主细胞对胞内质粒DNA总量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亚克隆构建了两组操纵子正向串联的表达质粒:CWll系列分别含1-4个正向操纵子,质粒大小以2.25 kb的增加量从5.47 kb增加至12.26 kb;CW12系列分别含1-3个正向操纵子,质粒大小以2.16 kb的增加量从5.40 kb增加至9.72 kb.SDS凝胶电泳和激光密度扫描测定目的蛋白表达量;3H-TdR掺入法测定质粒拷贝数.结果操纵子的串联不影响宿主大肠杆菌的生长;温度诱导表达后CW11系列目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菌体总蛋白的44.9%±3.9%、51.3%±4.1%、54.8%±3.3%和58.2%±3.4%,CW12系列目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菌体总蛋白的32.2%±5.0%、42.8%±4.1%和46.9%±4.0%.两组质粒的拷贝数均随操纵子串联个数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1),但目的基因的总剂量随之显著增加(P<0.01),而同一系列的质粒在每个宿主细胞内的质粒DNA总量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结论操纵子串联增加了目的基因的剂量从而提高了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质粒大小和其拷贝数呈负相关,在同一培养条件下,对于特定的大肠杆菌菌株,同一系列的质粒在宿主细胞内的DNA总量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恒定.

  • 颌骨内置式牵引种植体在腓骨游离皮瓣重建下颌骨中的应用

    作者:张陈平;张志愿

    目的探讨颌骨内置式牵引种植体(DID)在下颌骨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方法我们设计了包含永久种植体和暂时性牵引器的牵引种植体.此牵引器特别为腓骨垂直牵引重建下颌骨缺损而设计.共完成8例下颌骨缺损重建(25个DID),其中2例成釉细胞瘤,2例下颌骨囊肿,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其余3例为恶性肿瘤(6例男性,2例女性).结果随访2-15个月, 7例患者治疗成功,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示正常下颌骨外形及种植体良好的骨结合.1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取出2个牵引种植体.2例患者完成义齿修复.结论颌骨内置式牵引种植体可用于下颌骨功能性重建,种植体植入与牵引同期完成缩短了手术周期.

  • 硫酸多糖916对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的抑制作用

    作者:任德成;杜冠华;张均田;耿美玉

    目的研究硫酸多糖916对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 方法通过检测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酶的活性观察细胞(HUVEC)粘附作用.用ELISA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用硝基蓝四唑(NBT)还原法测定N-甲酰甲硫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对中性粒细胞的激活率. 结果 TNFα (50-800 U/ml)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增强中性粒细胞对TNFα刺激的HUVEC的粘附作用.硫酸多糖916 (0.01-1.0 mg/ml)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二者的粘附.fMLP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且呈剂量依赖性.硫酸多糖916抑制fMLP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对HUVEC的粘附作用,而且抑制TNFα刺激的HUVEC粘附分子的表达.结论硫酸多糖916具有抑制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内皮细胞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有关.

  • 中国大陆人群CYP2D6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作者:纪玲;潘世秀;吴健民;Jacqueline Marti-Jaun;Martin Hersberger

    目的检测中国人群CYP2D6序列的差异性.方法在223个中国大陆人中,使用四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聚合酶链反应和多重长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CYP2D6等位基因*2、*3、*4、*5、*6、*8、*10和*14.结果在中国人群中,频率高的弱代谢(PM)等位基因是CYP2D6*5(7.2%),其次是仅存在于东方人中的CYP2D6*14(2.0%),再次为CYP2D6*4(0.2%),未发现CYP2D6*3、*6和*8等位基因.与白种人相比,中国大陆人群中分布频率高的等位基因是CYP2D6*10(51.6%).结论在中国大陆人群中,PM等位基因CYP2D6* 5和CYP2D6* 14的频率比其它东方人高,但CYP2D6*10的频率比其它东方人低.

  • 皮肤原发性CD30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作者:石群立;周晓军;燕晓雯;印洪林;徐新宇;张彤;社本擀博;钱斌

    目的对10例皮肤原发性CD30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进行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研究,为临床病理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法(LCA、 CD20、CD30、CD45RO、CD68、EMA、CK和HMB45)对10例皮肤原发性CD30阳性ALCL进行观察.结果组织病理学示瘤细胞体积大,呈多形性、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丰富,核大,核分裂像多,常见R-S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标记CD30 阳性,其中6例同时表达CD45RO, 1例表达CD20,非T非B表达3例.随访发现2例因肿瘤转移死亡,2例复发,6例无复发.结论皮肤原发性CD30阳性ALCL是具有独特形态特点且预后较好的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及CD30阳性在鉴别诊断时具有重要意义.

  • 胰肾联合移植的MRI和MRA评价

    作者:朱文珍;夏黎明;漆剑频;王承缘;胡道予;胡军武;冯定义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和三维(3D)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胰肾联合移植并发症的诊断价值,并与穿刺活检和DSA进行对比.方法 5位患者于术后28天至2年进行5次MR检查(采用GE 1.5T MR机型),成像技术包括轴位和矢状位脂肪抑制SE序列T1WI及FSE序列T2WI,3D增强MRA扫描后行轴位或矢状位脂肪抑制T1WI扫描,计算胰肾移植物的实质增强平均百分率(MPPE).3D增强MRA采用"Smartprep"技术,其资料均采用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进行处理.结果在5例移植胰腺中,MRI示2例正常,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慢性排斥反应伴70%纤维化和1例迟发性胰腺炎.在5例移植肾中,MRI示4例正常,1例急性排斥反应伴肾梗死.MPPE能鉴别梗死和其他并发症.3D增强MRA能显示血管并发症,如移植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瘤形成或血管连接处狭窄等,其结果与DSA相当.结论 MRI和3D增强MRA的联合应用便于胰肾联合移植并发症的诊断.

  • 内置式牵引成骨技术在下颌骨功能性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王兴;林野;伊彪;王晓霞;梁成;李自力

    目的研究牵引成骨技术在下颌骨功能性重建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使用3种牵引器对8例由肿瘤或囊肿切除所致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牵引成骨矫治.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5岁(8-54岁).其中2例升支缺损患者使用特制牵引器以保持升支正常高度;2例患者采用了特制的三焦点牵引器;3例患者使用了垂直牵引器.结果 7例患者的下颌骨缺损均按术前设计的方向及长度得以成功矫治.1例患者远中段23mm的缺损由于传送盘固位螺钉松动而导致牵引成骨失败.结论牵引成骨技术可用于下颌骨缺损的重建修复.下颌骨缺损牵引成骨重建的佳时机是肿瘤或囊肿切除术中.

  • 缺氧诱导因子1α上调缺氧大鼠肺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

    作者:胡瑞成;戴爱国;谭双香

    目的研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不同阶段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在大鼠肺动脉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常压间断缺氧法复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mRNA及蛋白质.结果所有缺氧大鼠肺动脉内膜HIF-1α蛋白质表达均增高,肺动脉中膜HIF-1α蛋白质表达水平在缺氧3天和缺氧7天显著增高,缺氧14天和缺氧21天逐渐恢复至接近基线水平. 肺动脉壁HIF-1α mRNA表达水平在缺氧14天以后增高.iNOS mRNA 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于缺氧3天后开始增高,随着缺氧时间延长逐渐达到并稳定于高峰水平.结论 HIF-1α和iNOS均参与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HIF-1α蛋白质可能上调iNOS基因的转录,而iNOS对HIF-1α蛋白质的表达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 芦荟素、肉桂酸、苦参碱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作者:谭城;朱文元;鲁严

    目的研究芦荟素、肉桂酸、苦参碱等15种单体化学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判定其抑制类型,从而为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和外用皮肤脱色剂提供药物.方法选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药物干预前后酪氨酸酶活性,计算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作出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其抑制类型.结果 15种中药单体化学物中,芦荟素、肉桂酸和苦参碱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其中芦荟素(2 mmol/L)、苦参碱(2 mmol/L和0.5 mmol/L)酪氨酸酶的抑制率高于氢醌(0.5 mmol/L)(P<0.05).结论芦荟素、肉桂酸、苦参碱均可下调酪氨酸酶活性.苦参碱属于酪氨酸酶非竞争性抑制,芦荟素、肉桂酸属于混合型抑制剂.

  • 放烧复合伤的治疗及其病理基础的实验研究

    作者:程天民;陈宗荣;阎永堂;冉新泽;粟永萍;艾国平

    目的研究放烧复合伤的实验治疗及其病理学基础. 方法昆明种小鼠和Wistar 大鼠由60Co源γ射线照射致放射损伤,5 kW 溴钨灯热辐射致烧伤,两者合并致复合伤.结果心肌功能损害在早期休克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受照射后输入照射血(体外照射 20 Gy)或贮存血(4℃,7天)促进异体骨髓移植成功.肠淋巴组织IL-4 mRNA表达受抑是肠黏膜免疫降低的分子基础,IL-4能有效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从烧伤焦痂中首次分离到一种新的脂质成分,我们初步揭示其毒性效应.放射损伤抑制排异反应,从而显著提高早期切痂后所植异体皮的活存率;而单纯烧伤组所植异体皮于10 天前全部发生排异.综合治疗后极重度放烧复合伤(不治疗于伤后3-7天内全部死亡)30天存活率为92%,100天存活率为67%.结论放射损伤合并烧伤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治疗甚为困难.经针对发病关键环节的综合治疗,取得治疗的成功.

  •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囊型包虫病212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柴君杰;孟贺巴特;焦伟;孙德玉;梁斌;石劲草;付承;李雄;毛一丁;王秀玲;多力坤;古丽拜尔;王燕春;高芳华;肖树华

    目的验证新剂型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用阿苯达唑10 mg/Kg/d 和12.5 mg/Kg/d两种剂量进行治疗.服药3个月复查一次为一个疗程,各疗程之间不间断连续用药.以B超影象特征为主判定疗效.观察不同疗程的效果.以停药时的检查结果为近期疗效.停药后随访1-4年的结果为远期疗效.结果两个剂量组共212例患者的平均近期疗效为:治愈率74.5%,有效率为99.1%,无效率为0.9% .平均远期疗效为:治愈率为83.1%,有效率为89.3%,无效率为0.6%,复发率为10.2% .以12.5 mg/Kg/d连续治疗9个月的疗效好.复发病人再治疗的效果良好.结论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超过当前包虫病药物治疗的好水平.且疗效稳定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可做为包虫病首选治疗方法.

  • 切应力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白介素-8表达及其转录激活

    作者:梁峰;黄宁;王伯瑶;陈槐卿;吴立志

    目的检测切应力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白介素-8(IL-8)基因表达,探讨其转录激活机制.方法选用4.2 dyne/cm2层流低切应力刺激细胞.采用RT-PCR检测切应力刺激后内皮细胞IL-8 mRNA表达情况.同时构建IL-8上游调控序列(IL-8 USCS)的绿色荧光增强蛋白报告基因pEGFP1-IL8USCS,通过转基因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切应力诱导IL-8基因的转录激活.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NF-κB核转移情况.免疫印迹检测切应力诱导IκB的磷酸化和降解.用RT-PCR、Northern杂交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结果用切应力刺激120 min后,内皮细胞表达IL-8 mRNA明显增强.切应力刺激180 min后pEGFP1-IL8USCS转染的血管内皮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显著增强.NF-κB 5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切应力刺激30 min,胞核即出现阳性反应,刺激90 min后,胞核呈强阳性染色.切应力刺激10 min时磷酸化IκB即显著增强,60 min后磷酸化IκB印迹强度降到无,而IκB随刺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受体,当切应力刺激60 min后,TLR-4 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流体切应力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L-8基因与NF-κB活化有关,天然免疫受体Toll可能介导这一反应过程.

  •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的表达

    作者:程德云;田伟;陈文彬;肖欣荣

    目的肾上腺髓质素(AM)是一种具有血管舒张活性的多肽物质,可降低肺动脉高压.本研究通过观察慢性低氧大鼠肺内AM及其受体(AMR)的表达情况,探讨AM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10只大鼠采用常压低氧处理3周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应用图像分析仪检测肺小动脉壁增厚情况;以β-actin的表达作为内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肺内AM和AM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低氧3周后大鼠出现明显的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壁增厚和右心室肥厚(P<0.01).慢性低氧引起大鼠肺内AM和AMR的表达明显增加,低氧组AM/β-actin和AMR/β-acti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低氧能促进大鼠肺内AM和AMR的基因表达;AM在调节肺血管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减缓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展.

  • 静脉溃疡病人愈合后皮肤结构变化的远期随访

    作者:杨银辉;付小兵;黎君友;贾赤宇;Li Junyou

    目的观察静脉溃疡患者愈合后皮肤超声结构的变化,探讨创面愈合质量.方法应用皮肤超声仪检测静脉溃疡病人愈合后瘢痕表皮及真皮的厚度,分析真皮中低回声区像素(LEPs).结果与正常皮肤比较,静脉溃疡愈合后瘢痕的平均表皮厚度显著增加(P<0.01),平均真皮厚度显著降低(P<0.01),而真皮中LEPs的数量及分布均无明显变化.皮肤的回声参数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大小、创面存在时间及病人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静脉溃疡患者创面愈合后,真皮中液体的数量及分布无显著改变,表明愈合后水肿得到有效控制.

  • 兔关节盘移位后双板区弹力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作者:谷志远;冯剑颖;胡济安;张银凯;谢志坚;吴慧玲;柴田考典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中弹力纤维在关节盘前移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日本大白兔28只,8只用于实验对照, 20只用于建立右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2周、4周、6周、8周和12周各处死4只实验动物,作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实验组中双板区的弹力纤维在盘前移位后出现纤维数量下降及排列紊乱.2周时可见丛状弹力纤维;4周时弹力纤维数量明显下降,丛状排列消失,纤维断裂;6周时弹力纤维扭曲或断裂成粗黑点;8周时纤维数量进一步减少,排列明显紊乱;10周和12周与8周相似.结论关节盘前移位后双板区弹力纤维的功能、分布和排列均发生了变化.

  • TNF-α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作为佐剂呈递肿瘤多肽诱导小鼠体内特异必性抗肿瘤免疫

    作者:张卫东;杨泓;王泽华;Jim Xiang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TNF-α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s)诱导抗肿瘤免疫可能性.方法用100 MOI的AdV-TNF-α和AdV-pLpA(无外源基因)分别感染小鼠DCs,RNA酶保护实验检测其细胞因子表达,同时用混合淋巴细胞试验分析其抗原提呈差异,然后将各实验组DCs分别免疫C57BL/6小鼠,10d后再以不同剂量瘤细胞攻击小鼠以观察其保护效力.结果 DCTNF-α组TNF-α、IL-12、IL-18以及GM-CSF表达量较对应组增高;体外混合淋巴细胞试验表明DCTNF-α组抗原提呈功能增强;体外、体内特异性抗肿瘤实验均显示该型瘤苗具有良好抗瘤作用.结论该基因工程DCs可能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 南澎列岛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的PCR/RFLP分析

    作者:彭桂福;王志斌;王珊珊;黄佳亮;姜普林;曾年华;刘金华;朱少凡

    目的为确定我国南澎列岛是否为恙虫病疫源地,对来自该地的8个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进行基因鉴定.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NPCR的引物来自恙虫病东方体56kDa蛋白基因,NPCR阳性产物由HincII和PstI消化并产生特异性酶切图谱并予以分析.结果南澎列岛的8个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属三个型,即Karp,Kato和一新型恙虫病东方体.结论南澎列岛是恙虫病疫源地.

  • 肝细胞中二甲双胍对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的基因表达抑制作用

    作者:袁莉;Reinhard Ziegler;Andreas Hamann

    目的通过观察抗高血糖药物二甲双胍对肝糖异生中的限速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抑制剂的影响,以探讨二甲双胍在肝细胞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肝癌细胞系 (H4IIE)细胞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温育16小时,并加不同的调节因子如胰岛素、环磷酸腺苷(cAMP)、地塞米松、胰岛素信号转导抑制剂等.PEPCK的mRNA水平通过Northern 杂交分析.结果治疗浓度0.1 mmol/L二甲双胍显著降低了基础PEPCK的mRNA水平, 并通过与胰岛素的联合作用抑制了cAMP/地塞米松刺激的PEPCK的基因表达.胰岛素信号转导抑制剂如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渥蔓青霉素(wortmannin) 和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UO126对二甲双胍的作用无显著影响,但wortmannin显著阻止了胰岛素对PEPCK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独立的非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或是与胰岛素的联合作用抑制PEPCK的基因表达,表明二甲双胍降低肝糖异生的分子机制可能与PEPCK基因表达的抑制有关.

  • 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血常规及骨髓象表现分析

    作者:莫武宁;李山;邓卓霖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血常规和骨髓象表现,便于临床诊断.方法以13个病例资料为基础,做血常规及骨髓涂片,予Wright's-Geimsa、GMS及PAS染色,并对比病理诊断及真菌培养结果.结果 7例骨髓涂片和2例血涂片检查找到马尔尼菲青霉菌,该菌形态酷似组织胞浆菌,其特征性的长形腊肠状细胞和分裂繁殖的酵母型细胞内横壁具有诊断和鉴别价值.结论骨髓涂片检查及血涂片检查是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 应用超声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猪心外膜和心肌内冠脉血流特征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爱莉;王新房;杨娅;吕清;李治安;屈正;许斌;于建波;田菁

    目的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无创性检测猪冠脉血流,探讨心外膜和心肌内冠状动脉的时相性灌注特点及其在冠脉扩张状态下的变化.方法在麻醉状态下应用超声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探测5条实验小型猪不同节段心外膜冠状动脉和左室心肌内的冠状动脉血流信号,记录其血流频谱,观察心外膜及心肌内冠状动脉的时相灌注特点,测定冠脉血流速度,计算右冠脉和前降支的舒张期/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观察静脉推注潘生丁(0.56 mg/kg)后前降支和心肌内冠状动脉血流信号及其频谱特点的变化.结果所有动物均可检测到较清晰的心外膜和心肌内冠状动脉血流信号;心外膜冠状动脉为全心动周期前向灌注,右冠状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前降支;心肌内冠状动脉的时相灌注特点为收缩期出现低速的逆向血流;静注潘生丁放大了心外膜与心肌内冠状动脉时相性灌注模式的不同.结论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为研究冠脉血流特征提供了很好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 胰岛素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弥漫性的关系

    作者:洪涛;赵国安;高炜;霍勇;朱国英

    目的研究胰岛素敏感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弥漫性的关系.方法 92例患者(男70例,女22例,平均年龄65.4±6.3岁)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糖耐量试验结果、血脂指标等的关系.结果 78例经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中,有糖尿病史者弥漫病变的比例高于无糖尿病史者(12/13比24/65,P=0.00026),弥漫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6.06±2.43)×10-3 mol/L比(4.80±1.47)×10-3 mol/L,P=0.009]、餐后1小时 [(12.37±4.38)×10-3 mol/L比(9.10±3.97)×10-3 mol/L, P=0.001]、2小时[(11.12±5.64)×10-3 mol/L比(7.49±4.29)×10-3 mol/L, P=0.003]、3小时[(8.11±5.51)×10-3 mol/L比(5.56±3.46)×10-3 mol/L, P=0.020] 血糖水平均高于非弥漫病变患者,两组间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36±0.52比-3.89±0.69,P=0.003).糖尿病患者多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无糖尿病者(12/13比33/65, P=0.00565),多支病变患者餐后2小时[(10.22±5.57)×10-3 mol/L比(7.67±4.43)×10-3 mol/L, P=0.034]、 3小时 [(7.90±5.47)×10-3 mol/L比(5.22±2.79)×10-3 mol/L,P=0.007]血糖水平高于单支病变患者.无糖尿病史的冠心病患者中有较大比例存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现象.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弥漫程度有关.无糖尿病史的冠心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是一个常见现象.

  • 血浆/血清中EB病毒DNA的检测: 一个对诊断鼻咽癌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买世娟;宗永生;张敏;钟碧玲;林素暇

    目的比较血浆/血清中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检出率在健康成人和鼻咽癌患者之间的差别,评价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从58例健康成人和66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获取血浆和血清标本,用巢式PCR法检测EB病毒W片段.用免疫酶标法检测IgA/VCA滴度.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浆/血清EB病毒DNA检出率为84.85%,明显高于健康人(10.34%).血浆/血清EB病毒 DNA检测方法的敏感度(0.8485)高于IgA/VCA(1∶40)检测(0.8030),特异度相同(均为0.8966).血浆/血清EB病毒 DNA和IgA/VCA(1∶40)双阳性的正确率(0.8387)、阳性实验预测值(0.9792)和优势比(141.0)比单独血浆/血清EB病毒 DNA阳性(分别为0.5242,0.7333 和1.1423)或IgA/VCA 阳性者(分别为0.4839, 0.5385和1.0480)高.结论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血浆/血清中EB病毒DNA是诊断鼻咽癌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 作者:蒋次鹏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 of liver associated with simultaneous lung and brain metastases is rare clinically. During a period of 15 years (1985-2000), 2 (1.9%) of 103 cases with liver AE diagnosed at our laboratory were associated with simultaneous lung or brain metastases.1 They were confirmed pathologically through surgical biopsy or autopsy respectively, and reported as follows.

  • 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综合措施的探讨

    作者:曹喜才;贺能树;孙建中;王松;吉训明;范海伦;王金胜;张长林;杨建国;吕提文;李建华;张国欣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肝癌介入治疗晚期综合症状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21例行经皮股动脉药盒导管系统(PCS)植入术;出血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肝性脑病应用支链氨基酸和颈精氨酸等综合措施.结果 21例PCS 术后留置管全部保持通畅.33例平均生存期20.1个月,2年生存率为36%.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晚期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是肝癌介入治疗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中华医学(英文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