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Chinese Pla Medical School 군의진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5227
  • 国内刊号: 10-111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811
  • 曾用名: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香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41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分析

    作者:赵路阳;胡凌云;黄柯;李立安;范文生;阮桐磊;龙凤霞;孟元光

    目的 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本院收治的41例青春期EMs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19.5%的患者伴有生殖道畸形,与无畸形组相比,确诊年龄距初潮年龄的平均间隔时间较短(P<0.01),分期早(P<0.05).41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或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及病灶清除术,部分行生殖道畸形矫正手术,术后25例患者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辅助治疗.36例获得随访病例中,接受药物辅助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 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痛及急性腹痛;合并生殖道畸形患者确诊年龄较小、术中分期较早时,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术后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可有效避免复发.

  • 胃镜活检在食管黏膜病变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朱顺其;卢忠生;梁浩;温静

    目的 探讨术前活检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177例(186个病灶)术前活检病理确诊为早期食管癌及上皮内瘤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ESD前后病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术前活检的186例病变提示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2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143例,早期食管癌2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LGIN 32例,HGIN 73例,早期食管癌70例,炎症11例.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总符合率达95.2%(177/186),完全一致率为49.46%(92/186),其中LGIN完全一致率为56.5%(13/23),HGIN完全一致率为44.76%(64/143),早期食管癌完全一致率为75.0%(15/20),一致率高.23例LGIN中,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13.0%,3/23),143例HGIN中52例术后诊断为早期食管癌(36.36%,52/143),癌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有一定差距,胃镜活检病理为HGIN的患者超过1/3术后病理已经证实癌变,应给予积极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分析

    作者:杨怡;王祎琳;丁香玉;赵华

    目的 探索含5-氨基酮戊酸外敷凝胶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e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5-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2例Ⅲ~Ⅳ级面部痤疮患者,配对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3.7%浓度5-ALA外敷后联合光动力治疗仪红光照射面部,对照组单纯采用红光照射面部.每周治疗1次,3次后结束治疗,分别在开始治疗后2周、4周、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断和比较,并观察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5-ALA-PDT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44.90%,4周后为63.41%,随访3个月时为87.80%,6个月时为92.68%;单纯红光照射组在治疗后2周、4周、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总有效率分别为12.20%、21.95%、33.33%和4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次数增加,治疗组疗效均逐渐增加,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治疗组照射时出现局部灼热、疼痛和瘙痒,治疗结束后症状均能自行缓解.治疗组中8例患者出现局部轻度色素沉着,均在3个月随访时完全消退.结论 3.7%浓度5-ALA、1.5 h封包、红光为光源的PDT治疗中重度痤疮,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是较好的治疗中重度痤疮方案.

  • 肾功能不全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杜鑫;王玉堂;单兆亮;郭红阳;国建萍

    目的 探讨肾功能不全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于解放军总医院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装置的51例心衰患者.根据肾病膳食改良试验(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法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将患者分为两组:显著肾功能不全组(GFR<60 ml/min)和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组(GFR≥60 ml/min),观察其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经平均31.4个月随访,显著肾功能不全组全因死亡率(Logrank检验P=0.02)及全因死亡与因心衰住院联合终点事件风险(Log-rank检验P=0.001)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组.Cox回归分析显示GFR、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le end systole diameter,LVEDd)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ERB)治疗与全因死亡及因心衰住院风险升高显著相关.结论 肾功能不全显著增加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 心外膜脂肪厚度与非肥胖患者冠心病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昌;徐勇;王晶;周肖;刘峻松;许婧;李博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的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厚度与非肥胖患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A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5-8月本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冠心病的非肥胖患者64例,男36例,女2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静脉取血行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31例因胸痛入院,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的非肥胖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非肥胖冠心病组EAT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8.1±1.7mm vs 5.3±1.2mm,P<0.01).冠心病多支病变组EAT厚度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8.8±1.6mm vs 7.3±1.5mm,P<0.05).结论 非肥胖冠心病患者EAT厚度显著增高,即使是体质量正常患者心外膜脂肪显著增厚也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 病毒性脑炎124例脑脊液分析

    作者:严波;张家堂;赵威;田成林;黄旭升;郎森阳;蒲传强;于生元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变化特点,为早期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4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的12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CSF常规、生化以及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 124例中,CSF异常105例(84.6%),包括颅内压升高46例(37.1%);CSF白细胞计数升高94例(75.8%),高达360×106/L;CSF细胞学检查异常103例(83.1%),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86.4%)或单核细胞反应(9.7%)为主;蛋白质升高70例(56.5%),葡萄糖含量降低6例(4.8%),氯化物全部正常.19例(15.4%)各项结果完全正常.结论 CSF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韩雅琳;陈丽;吴志勇;秦锐;王治宽;石燕;戴广海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奥沙利铂(LOHP)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三线治疗的31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2h,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h,21 d为1个周期.每1周期后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常用术语评定标准(CTCAE)3.0版进行不良反应分级,每2周期后按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版评价疗效,统计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1例中完全缓解(CR)1例(3.2%),部分缓解(PR)6例(19.4%),稳定(SD)19例(61.3%),进展(PD)5例(16.1%),有效率(CR+PR)22.6%,疾病控制率(CR+PR+SD)83.9%.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5.0个月(95% CI:3.2 ~ 6.8),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7.8个月(95% CI:6.7~8.9).严重不良反应包括粒细胞减少3级以上5例(16.1%),白细胞减少3级以上6例(19.4%),血小板减少3级以上3例(9.7%),贫血3级以上2例(6.5%),腹泻3级以上2例(6.5%).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肠切除的手术时机探讨

    作者:魏志成;王春喜;张薇薇;张娜;王鲁宁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肠切除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13年10月9日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65例以急诊入院,接受手术且诊断为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T检查为主要分析处理因素,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及术中探查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T影像肠壁积气、腹腔积气及常见临床症状(急性腹膜炎体征、呕血、血便、血性腹水、白细胞> 18×109/L)≥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坏死可能性大.结论 在CT影像中观察到肠壁积气和腹腔积气,对判断肠是否坏死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有急性腹膜炎体征、呕血、血便、血性腹水、白细胞> 18×109/L任意3项及3项以上时,应立即行肠切除手术.

  • 针灸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

    作者:李成刚;黄彬;刘荣;关玲;赵之明;周志鹏

    目的 探讨针灸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胃排空延迟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3年8月于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针灸组术后第1天开始针灸治疗,持续10d;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排气/排便时间的差异.结果 针灸组37例中,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8.1%(3/37),对照组30例中,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26.7%(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8,P=0.041);针灸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为(4.8±1.02)d,对照组排气/排便时间为(5.7±1.2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02).结论 针灸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并缩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

  • 胎儿脐血染色体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玲;张立文;王晓菲

    目的 探讨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有脐血穿刺指征的孕妇,在妊娠17~39周时行脐带穿刺术抽取脐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染色体异常核型14例,异常核型检出率26.9%.其中21三体7例(占异常核型的50.0%),18三体2例(14.3%),部分三体2例(14.3%),染色体易位l例(7.1%),倒位1例(7.1%),特纳综合征1例(7.1%).结论 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不受妊娠时间的限制,能够有效降低缺陷患儿的出生率,对孕中晚期胎儿的产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6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开发;苏璇;张晓梅;李闻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1年在本院诊治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2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超声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26例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5~ 60(42.5±6.8)岁.以黄疸(80.8%)、乏力(73.1%)、纳差(69.2%)为主要表现,伴有皮肤瘙痒(34.6%)、发热(46.2%)、消瘦(26.9%)、脾大(19.2%).实验室检查显示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免疫检测显示IgG升高18例(69.2%),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9例(34.6%),抗核抗体阳性4例(15.4%),抗平滑肌抗体阳性1例(3.8%).胆道造影24例(92.3%)显示不同程度的多灶性狭窄和节段性扩张的胆管改变.超声显示21例(80.7%)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胆管节段性扩张和狭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淤胆.结肠镜显示8例(30.8%)合并溃疡性结肠炎.肝脏穿刺显示13例(68.4%)出现胆管周围纤维化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以熊去氧胆酸作为基础药物治疗,同时辅以保肝治疗,肝外胆道狭窄者给予支架置入,21例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2例合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以及3例合并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欠佳.结论 PSC是全身免疫异常体现在肝内外胆道的一种损伤,常伴有其他免疫性疾病,综合临床特征、血清生化学指标检测、免疫学指标检测、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排除相关性疾病得以确诊.治疗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 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三种不同照射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杨咏强;冯林春;王运来;解传滨;葛瑞刚;巩汉顺;丛小虎;王金媛;陈静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直肠癌术前放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1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分别进行3野3DCRT、9野IMRT和HT的计划设计,统一给予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pGTV)处方剂量56.25 Gy(分25次),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PTV)50 Gy(分25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结果 3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除3DCRT计划外,IMRT计划和HT计划均能满足各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靶区(包括pGTV和PTV)适形指数HT<IMRT<3DCRT,pGTV剂量均匀指数HT<IMRT及3DCRT.对危及器官的保护IMRT和HT优于3DCRT,HT优于IMRT.3DCRT、IMRT和HT计划的小肠V15分别为(304.7±113.2) cc、(283.5±124.8) cc和(240.7±102.0) cc,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处方剂量模式下,3DCRT计划无法满足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IMRT和HT计划在靶区适形度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均明显优于3DCRT计划.HT较IMRT计划进一步降低了小肠、膀胱、骨盆及股骨头的照射剂量.

  • 哮喘患者体质量指数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一冰;曹璐;马秀清;郝峰英

    目的 哮喘患者中,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与气道水平相关目前仍有争议.本研究试图通过研究BMI、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和肺功能指标,探讨BMI与哮喘气道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从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176例,年龄(46.35±12.86)岁,女性97例,男性79例,所有患者均测量BMI、肺功能、FeNO,按照BMI分为正常组(83例)、超重组(64例)以及肥胖组(29例),比较不同组另别之间肺功能和FeNO差异.结果 不同组别之间FeNO水平和肺功能指标均无差异.BMI与FeNO和肺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男性比女性FeNO水平高,且男性BMI水平与FeNO相关.结论 体质量指数并不影响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和阻塞性通气功能等指标,超重或肥胖可能从其他机制影响哮喘患者的病情.

  • 94例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香耀先;孙正辉;许百男;武琛;朱蕾

    目的 探讨大脑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策略、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8月本院神经外科94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动脉瘤直接夹闭89例,动脉瘤切开再夹闭2例,载瘤动脉近端孤立联合远端血管架桥1例,未处理2例.94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出院时疗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为5分85.11%(80/94),4分8.51%(8/94),3分2.13%(2/94),2分4.25%(4/94);随访80例,3~36个月GOS评分5分为88.75%(71/80),4分为6.25%(5/80),3分为2.5%(2/80),1分为2.5%(2/80).结论 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是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评估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磊;黄一飞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n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是一种联合Scheimpflug高速摄像和气冲印压技术测量角膜生物力学的新设备.该设备能够实时动态记录角膜受压形变的整个过程,记录形变过程参数分析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本文就Corvis ST测量原理、操作方法、测量参数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中的作用

    作者:隋玺仲;高长青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种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时可加重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狭窄的程度.房颤对心脏瓣膜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正常结构被破坏,胶原沉积增多,各型胶原比例失调和排列紊乱.影响细胞外基质代谢的主要的酶类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金属蛋白酶内源性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心房纤颤时MMPs、TIMPs平衡失调使心脏瓣膜破坏,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增多,排列紊乱.MMP 9和TIMP 2是心房纤颤发生后MMPs和TIMPs中表达具有意义的指标.本文通过对心房纤颤后心脏瓣膜组织中MMP 9和TIMP 2异常表达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心房纤颤对风湿性二尖瓣瓣膜影响的程度.

  •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临床和基础研究现状

    作者:杨纪华;焦顺昌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恶性程度很高,患者一线治疗后很快复发转移,二线治疗可选药物少,治疗效果差.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免疫治疗可能突破SCLC治疗瓶颈,带来新希望.SCLC的过继性免疫治疗及抗独特型疫苗治疗效果仍有争议,现多种临床实验正在进行中.基础研究发现BCL-2、Livin基因有望成为SCLC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氧化应激与血液系统疾病

    作者:汪海涛;林洁;朱宏丽

    新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在造血干细胞稳态的维持和溶血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氧化应激与上述血液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眼轴长度测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青华;黄一飞

    眼轴长度的准确测量是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了临床上常用的各种眼轴长度测量方法的检测原理、测量精度、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以期对临床和科研中眼轴长度测量方法的选择提供帮助.

  • 新兵心理障碍患病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燕;何耀

    从心理障碍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军队心理障碍患病情况、国内外军队心理障碍患病影响因素及常用心理障碍筛查工具这4个方面,对当前我军新兵心理障碍患病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时期新兵心理障碍患病筛查方法提供借鉴依据.

  • 热消融治疗调节机体抗肿瘤免疫研究进展

    作者:林燕;梁萍

    近年来影像引导下的热消融技术在肝、肾等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局部热消融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是真正意义上的体内肿瘤疫苗,但其诱发的免疫反应尚不足以完全消灭肿瘤或长期发挥预防肿瘤复发,因此与其他免疫调节手段同时应用的联合疗法可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 TGF-β1对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并表达MMP-9及TIMP-1的影响

    作者:周瑾;陈香美;刘述文;傅博;冯哲;洪权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诱导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发生表型转化时基质金属降解酶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变化及对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hTGF-β1(0 ng/ml、0.5 ng/ml、1 ng/ml、2 ng/ml、5 ng/ml、10 ng/ml)刺激NRK-49F细胞48 h,分别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FN的浓度,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型标记物α-SMA、Vimentin的表达,Western blot、North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MP-9、TIMP-1的基因及蛋白质表达.结果 0.5~ 10 ng/ml TGF-β1随刺激浓度增高NRK-49F细胞表达α-SMA明显增多、Vimentin明显减少,细胞上清中FN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同时,TGF-β1浓度>2 ng/ml时显著上调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以上效应均呈浓度依赖性,但对细胞MMP-9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TGF-β1能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使FN的分泌增多,该作用可能与TGF-β1上调了TIMP-1基因及蛋白质水平,进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有关.

  • 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不良反应的关系

    作者:张勇;苏丹;郭晓川;房慧;白莉

    目的 探讨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人中的分布,并评价其与伊立替康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5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检测其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型,其中132例使用伊立替康方案化疗,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158例中,UGT1A1*28野生型TA6/6者126例(79.7%),杂合突变型TA6/7者30例(19.0%),纯合突变型TA7/7者2例(1.3%);64例进行UGT1A1*6基因检测,G/G野生型40例(62.5%),G/A杂合突变型23例(35.9%),A/A纯合突变型1例(1.6%).UGT1A1*28基因突变可增加2~4级迟发性腹泻发生率(TA6/6者15.0%、TA6/7者34.8%、TA7/7者50.0%,P=0.000);联合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型,野生型(TA6/6且G/G)患者发生2~4级迟发性腹泻和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概率明显低于单点变异型和双点变异型(13.0%、22.2%、100.0%,P=0.004;8.7%、25.9%、66.7%,P=0.045).结论 UGT1A1*28和UGT1A1*6基因突变患者使用含伊立替康化疗方案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与单一检测一个位点相比,联合检测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型能更准确地预测伊立替康不良反应.

  • 紫杉醇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作者:黄丽萍;王兴林;张冷;毕胜;林碧文

    目的 观察药物紫杉醇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 在兔耳腹侧面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将紫杉醇药品配制成浓度为12 mg/L、24 mg/L、48 mg/L、96 mg/L;18 mg/L、54 mg/L、162 mg/L、486 mg/L; 30mg/L、150mg/L、750 mg/L、3 750 mg/L的药液,观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寻找疗效佳的药物浓度.结果 在48~162 mg/L浓度范围内,兔耳瘢痕增生指数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 紫衫醇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沉积、微血管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 桩蛋白和踝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尹英爱;赵树鹏;齐凤杰;高立香

    目的 探讨桩蛋白(Paxillin)和踝蛋白(Talin)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桥本甲状腺炎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Paxillin和Talin的表达,以及Paxillin和Talin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肿瘤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年龄及性别的关系.结果 Paxillin和Talin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甲状腺腺瘤、桥本甲状腺炎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Paxillin和Talin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为临床寻找新的甲状腺癌治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

  • 周围神经Wallerian变性不同时间点对干细胞归巢的趋化作用

    作者:高旭鹏;彭江;孙逊;郭志远;王玉;卢世璧;赵庆

    目的 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点Wallerian变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归巢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20 ~ 250 g,按体质量编号随机分为6组(n=12),每组内再按注射细胞和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6)经尾静脉注射红色荧光间充质干细胞(red fluorescence protein-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FP-BMSCs)和0.9%氯化钠注射液,B组(n=6)经尾静脉注射RFP-BMSCs和膜蛋白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所有实验动物均在无菌条件下暴露坐骨神经,并于梨状肌下缘切断坐骨神经,近端结扎,远端旷置,然后分别在坐骨神经切断后的1d、3d、7d、14 d、1个月、2个月行尾静脉RFP-BMSCs+0.9%氯化钠注射液(A组)和RFP-BMSCs+AMD3100(B组)注射,并在注射后的第3天行活体成像系统观察.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RFP-BMSCs在发生Wallerian变性的坐骨神经中的聚集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现象;坐骨神经Wallerian变性的早期(1~3 d),注射RFP-BMSCs+AMD3100(B组)的RFP-BMSCs聚集现象明显弱于RFP-BMSCs+0.9%氯化钠注射液(A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细胞可以向发生Wallerian变性的神经组织聚集,在不同的时间点,其归巢现象存在先增高后降低的现象;在Wallerian变性的早期,其归巢现象可能部分受到SDF-1-CXCR4轴的调控,可以被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所抑制.

  • 贝伐珠单抗引起肝癌细胞HepG2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上调表达

    作者:刘洪金;赵忠鹏;付艳;杨鹏辉;段跃强;门丽;赵晖;杜楠;王希良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对肝癌细胞Hep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相关受体的影响.方法 通过不同浓度的贝伐珠单抗降低培养液中VEGF来模拟低浓度VEGF的肿瘤微环境,RT-PCR、ELISA、Westernblotting检测肿瘤细胞VEGF相关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细胞培养液的VEGF浓度大幅度下降(P<0.05);可溶性VEGFR2的浓度出现了上升(P<0.05);HepG2细胞VEGF和VEGFR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VEGFR2表达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上调(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导致了肝癌细胞HepG2大幅度上调了VEGFR2的表达.

  • 一个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遗传家系的表型分析

    作者:程玄;刘铁城;秦丽敏;徐玄;刘伟;陈丽丽;张译心

    目的 分析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基因突变相关的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Reis-Bucklers dystrophy,RBCD)家系的临床表型特征.方法 于2013年7月将海南省三亚市同一家系17例成员(患者9例,正常8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成员进行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前节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角膜敏感度检查和泪液分泌检查,并对临床表型资料进行分析.TGF-β基因的所有外显子(1~16号外显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法鉴定TGF-β基因突变.结果 该家系患者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诊断为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发病年龄l~10(3.67±0.90)岁,首发症状包括畏光流泪,眼睛疼痛.视力下降年龄6~13(8.00±0.78)岁.此家系中的个体患者角膜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有角膜上皮地图样缺损、浅基质层孤岛样变性混浊、角膜表面铁锈样色素沉积和深部角膜基质层水肿.所有患者角膜敏感度都有减弱甚至消失.结论 在本研究家系中,TGF-β基因c.418G>T(p.R124L)突变引起的患者角膜营养不良存在表型异质性,包括角膜上皮地图样缺损,角膜表面糜烂造成的局部隆起和混浊,角膜表面斑片状棕褐色似铁锈样色素沉积,以及水肿累及全基质层等.

  • 肝素对劳力性热射病大鼠模型早期干预的作用

    作者:陈洁坤;宋青;李瑞生;张婷;苗利辉;吴振华

    目的 探讨肝素对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大鼠模型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组,n=8)、劳力性热射病组(B组,n=26)、劳力性热射病+肝素组(C组,n=26).B组及C组应用热应激+运动建立劳力性热射病大鼠模型.成模后B组、C组随机取10只做生存率分析(B1组、C1组),B组和C组其余大鼠按发病后0h、2h随机分为两个亚组(B2组、B3组、C2组、C3组,各8只).取血测定血小板(platelet,PL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应用ELISA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结果 C1组8h生存率高于B1组(P<0.05).与A组相比,B2组、B3组、C2组、C3组PLT均显著降低(P<0.01),APTT显著延长(P<0.01).但与同时间点B组相比,C2组、C3组血小板数量升高(P<0.01),APTT短于B组(P<0.01).与A组相比,B2组、B3组、C3组TNF-α显著升高(P<0.0l);但C2组、C3组TNF-α明显低于同时间点B组(P<0.01).结论 肝素预处理可提高EHS模型大鼠生存率,改善其凝血功能异常及降低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EHS的进展.

    关键词: 热射病 肝素 凝血 炎症
  • 大鼠肝细胞微球皮下移植生成肝组织初探

    作者:张兰;李则学;刘海亮;李沛雨

    目的 探讨大鼠肝细胞微球皮下移植生成肝组织的可行性,为构建组织工程肝寻找新的方法.方法 新鲜分离的SD大鼠肝细胞接种在琼脂糖包被的培养皿上进行培养,待其形成肝细胞微球后采用直接注射方式植入大鼠腹股沟处皮下腔.1周后取腹股沟处组织,HE染色法观察生成的肝组织形态.结果 体外培养3d,肝细胞形成致密的肝细胞微球,直径大小在43~185 μm,HE染色显示微球中的肝细胞保持天然肝细胞形态特征.将其植入大鼠腹股沟处皮下腔1周,HE染色显示植入的肝细胞成活,并呈三维肝样组织团,肝细胞保持其特有形态特征:胞体为圆形,核大而圆,多为双核.结论 肝细胞微球皮下移植可形成肝组织,为组织工程肝的构建创建了新的方法.

  • 可注射型骺板软骨水凝胶的制作及特性研究

    作者:鲍兴;许瑞江;黄靖香;李文超

    目的 构建具有良好可塑性和生物特性的组织工程化骺软骨.方法 制备胎牛骺软骨细胞外基质(cattlearticular cartilage extracellular matrix,CACECM),复合藻酸钙(加10%葡萄糖酸钙)制备成可注射性水凝胶材料,行DNA及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定量检测.再与体外扩增的2周龄新西兰白兔第二代骺软骨细胞复合培养,并植于实验兔背部脊柱两旁皮下,8周后取材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制备的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有较好的生物性能,培养出的组织工程化骺软骨组织细胞生长良好,具有分泌软骨基质功能.结论 将异体脱细胞骺软骨细胞外基质与藻酸钙及葡萄糖酸钙结合,可以作为良好的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化骺软骨的构建.

  • 胰岛素诱导因子2基因rs7566605位点对中国老年人群肥胖及血脂影响

    作者:杨景慧;刘建伟;刘静;李小鹰;何耀;叶玲

    目的 探索胰岛素诱导因子2(insulin-induced gene 2,INSIG2)基因多态性rs7566605在中国人群中与肥胖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9月-2010年6月参加并完成北京市老年人健康调查的2 014例样本,内容包括身体测量指标、血生化指标及环境因素并提取全部样本DNA,利用芯片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观察所有参与者基本健康情况并分析不同rs7566605基因型与肥胖及血脂代谢异常疾病之间的关联.结果 INSIG2基因上游多态性rs7566605 C位点与男性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P=0.029)及男女合并样本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P=0.029)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并且可能增加高甘油三酯血症(P=0.019,OR=1.175)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P=0.020,OR=1.178)患病风险.杂合共显性模型可能是主要遗传模式.本人群中未发现该位点与体质量指数或肥胖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rs7566605可能与中国老年人群与脂类代谢相关,未发现与肥胖相关联.

  • 人股骨头坏死标本不同区域骨小梁的显微结构特征及病理学表现

    作者:王程;苟文隆;徐小龙;袁雪凌;彭江;卢世璧

    目的 对股骨头坏死标本不同区域的骨小梁进行量化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11-2013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头标本10个以及病人病历和临床影像学资料(男性6例,女性4例).对标本进行显微CT断层扫描,根据图像结果将标本分为健康区、硬化区和坏死区,分别进行骨计量学分析.分析指标有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容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骨表面积与骨骼体积比(bone surface to bone volume ratio,BS/BV);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plate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plate thickness,Tb.Th)、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pacing,Tb.Sp).扫描后将标本作病理学处理.结果 晚期股骨头坏死区和硬化区的骨小梁空间结构明显改变.与健康区相比,硬化区骨小梁明显增厚,BVF显著增加,两组间BMD、Tb.Th、BMC、BS/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区相比,坏死区的BMD、BMC、BVF、Tb.N明显减少,Tb.Sp较硬化区显著增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Th、BS/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股骨头坏死标本坏死区的骨小梁连续性破坏,结构散乱;硬化区的骨小梁结构增厚,数目增多,间隙变窄;正常区域骨小梁结构完整,厚度分布均匀.

  •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潘玉玲;孙璐;王莉莉;康慧媛;刘改霞;李绵洋;王成彬

    目的 通过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提高对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BPDCN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例BPDCN临床上以皮肤受累为首发症状,皮损表现为结节、红斑.病理及免疫学特征性标识本病.患者累及骨髓,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疾病诊断予以帮助.结论 该病侵袭性强,进展较快,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预后极差.单纯从骨髓细胞形态学很难与其他急性白血病相鉴别,需紧密结合临床,同时辅以病理及免疫分型检查明确诊断,以防漏诊、误诊.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1981 01 02 z1
1980 01 02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