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

心肺血管病杂志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심폐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636
  • 国内刊号: 1007-5062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宝田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动脉易损斑块中新生微血管的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颖;王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脏病是现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由动脉易损斑块破裂所致的急性心脑血管病事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有相关报道表明:斑块的易损性特征与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不成正相关,却与斑块内的组织成分密切相关[1-2].斑块内新生血管破裂,将导致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故本文就动脉粥样斑块中新生微血管的形成机制、病理生理及分子影像新技术等作出阐述.

  •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赵康;葛长江;吕树铮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易损斑块具有薄纤维帽、大脂质核心及包含大量巨噬细胞在内的炎症细胞浸润的主要病理特征,即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hin-capfibroatheroma,TCFA),其易于破裂.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irtual histolog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H-IVU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斑块分析技术,它综合利用超声波的振幅和频率信息,能够有效识别斑块中的各种组织成分,弥补了灰阶IVUS的不足.VH-IVUS可以对冠状动脉斑块进行更加直观和准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有助于识别导致心脏事件的易损斑块并检测其延展情况.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VH-IVUS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应用进展.

  •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研究进展

    作者:贾硕;周玉杰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 ~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1-4].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主要并发症之一,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心房颤动患者的5倍,卒中是引起心房颤动患者发生严重残疾与死亡的主要原因[5-6].心房颤动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及射频消融,但前者只能短期控制节律而无法根治,后者则有并发症多易复发的缺点;所以对于药物无效及无法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栓塞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某些心房颤动无法根治而又不能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何预防其血栓栓塞的发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据统计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90%的血栓发生在左心耳[9],经皮左心耳(LAA)封堵术在预防心源性脑卒中取得初步成功,近年来在封堵器械和技术方面又有较大进展,本文择要介绍如下.

  • 二氧化硫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影响的研究

    作者:孙楚凡;陈丽;金梅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2)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10μmol/LSO2组(Na2SO3/NaHSO3,3:1物质的量比,n=8)、100μmol/LSO2组(n=8)、1000μmol/L SO2组(n=8),应用隔离灌流方法,观察不同浓度SO2灌流液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变化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100μmol/L,1000μmol/LSO2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均有易化作用,其平均动脉压反射性下降的大值(RD)及大斜率(PS)均升高,阈压(TP)、平衡压(EP)及饱和压(SP)均降低,变化幅度呈浓度依赖性.SO2各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机能曲线(窦内压-平均动脉压曲线,ISP-MAP曲线)较对照组向左下方移位.结论:SO2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存在易化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血管紧张素1-7预防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发展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思婧;郭雯;陈梦娜;李刚;刘巍;龚志忠;周坤;高海;马涵英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肺动脉高压(PAH)右心衰竭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n=6)、B组为PAH右心衰竭组(n=9)、C组为Ang-(1-7)干预组(n=9)、D组为Ang-(1-7)对照组(n=6),饲养6周.超声心动测定心功能,右心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处死后测量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天狼星红染色计算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浆及右心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含量,Western Blot测定右心室心肌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结果:超声心动检查提示与PAH右心衰竭组相比,Ang-(1-7)干预组4周时RVEDD、RVWT显著降低,RVEF显著提高.ELISA结果提示与PAH右心衰竭组相比,Ang-(1-7)干预组血浆Ang Ⅱ水平降低.病理染色提示与PAH右心衰竭组相比,Ang-(1-7)干预组CVF值显著降低.WB结果提示与PAH右心衰竭组相比,Ang-(1-7)干预组右心室心肌AT1R、Egr-1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PAH右心衰竭大鼠循环及右心室局部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过度激活,血管紧张素1-7可能减缓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彭松;万静;李凯勇;方冬;方奇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斑块病变情况与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关系,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变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96例,根据结果进行SYNTAX评分,并分为轻度组(1<积分<21)51例,中度组(21<积分<31)71例,重度组(积分>31)136例,以及对照组(0分)38例,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的颈动脉As病变情况,并采用AS评分及Crouse评分对颈动脉As病变情况进行量化.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病变程度也逐渐加重;针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SYNTAX评分和针对颈动脉病变情况的AS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 =0.865(P <0.01),其对冠心病预测作用的曲线下面积AUC =0.9(P<0.01),与Crouse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0.852(P <0.01),曲线下面积AUC=0.89(P<0.01).结论:颈动脉As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情况相关,颈动脉超声是筛查冠心病的有力手段.

  • 脑CT灌注成像联合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及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旭;博力杨;毕齐;刘悦;王力锋;范承哲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在颈动脉狭窄诊断及支架置入术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经颈动脉B超证实颅外段颈动脉重度狭窄90例患者,行脑CTP联合颈动脉HR-MRI检查,对结果分析、评估基础上,选取合适的颈动脉支架置入.结果:共筛查85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高危患者,其中CTP异常75例.终6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易损斑块(含纤维帽破裂、斑块内出血),行闭环自膨支架治疗,余21例患者行开环自膨支架置入,术中所有患者使用保护伞装置.手术成功率97.6%,围手术期内出现1例脑叶出血、1例下肢静脉血栓,未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结论:脑CTP联合颈动脉HR-MRI可充分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并了解狭窄段管腔斑块成分,为颈动脉支架的选择及降低围手术期风险提供重要指导.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即刻收缩压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关系的探讨

    作者:蔡濛;刘文娴;赵晗;任燕龙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即刻SBP水平与住院期间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发病24小时以内入院的(STEMI)患者1 799例,经排除标准筛选后共入选1 268例患者.记录入院即刻SBP,并根据SBP水平由低到高分为五组:1组90~100mmHg(1mmHg =0.133kPa)、2组101 ~ 119mmHg、3组120~139mmHg、4组140~159mmHg及五组≥160mmHg组.分别包含患者数目为:250例(19.7%),356例(28.1%),437例(34.5%),175例(13.8%)及50例(3.9%).住院期间依据指南进行规范诊疗,观察终点为住院期间心性不良事件(死亡、心源性休克(CS)、心脏破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情况.结果:五组间死亡、心源性休克及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各组全因病死率:五个组分别为8.8%、3.9%、3.2%、5.1%和6.0%;室性心动过速(CS)和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分别为19.2%、6.7%、3.4%、5.1%、0%、15.6%、9.0%、5.7%、5.7%和6.0%.入院即刻SBP为90 ~ 100mmHg组具有更高的全因病死率(8.8%)、CS发生率(19.2%)及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15.6%).入院血压120 ~ 139mmHg组具有更低全因病死率(3.2%)、CS发生率(3.4%)、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5.7%).多因素逻辑回归显示,入院即刻SBP 90 ~ 100mmHg(OR=2.663,95%CI:1.597 ~4.439,P<0.01)、Killip>1级(OR=4.70,95%CI:2.804~7.869,P<0.01)、IABP应用(A:OR=3.642,95%CI:2.382~5.568,P<0.01/ B:OR =3.277,95%CI:2.209~4.861,P<0.01)为住院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TEMI患者入院即刻SBP水平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存在相关性,入院即刻SBP 90~100mmHg住院不良事件率较高;而相对较高的血压(120~159mmHg)住院不良事件率较低.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作者:刘志平;朱宪明;李淑珍;郭俊晓;王坚;赵龙;张玉龙;李育敏;任杰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共有507例先心病患者施行介入治疗.将其中发生的需经急诊介入或外科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结果:507例先心病患者中发生封堵伞脱落5例.介入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封堵伞脱落总发生率为1.0% (5/507),其中房间隔缺损(ASD)组的并发症为封堵伞脱落4例,0.1%(4/276);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组,封堵伞脱落1例:为33.3%(1/3).紧急开胸手术占1.0%(5/507).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应警惕封堵伞脱落,一经确诊,需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 十字交叉心脏的解剖特点与外科治疗选择

    作者:张晗;刘承虎;李刚;李建强;程沛;张晶;苏俊武;刘迎龙

    目的:研究十字交叉心脏的解剖特点与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收治的11例十字交叉心脏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0.25~11岁,体质量6.5~40kg.总结其解剖特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心室与连接正常2例;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大动脉心室连接异常7例;心房正位,心室左袢,大动脉心室连接异常2例.3例患儿伴有房室瓣畸形,1例患儿二尖瓣骑跨(B型)且二尖瓣存在大量反流,2例患儿三尖瓣骑跨;3例患儿术前超声心动提示形态右心室发育明显偏小;5例患儿伴有肺动脉瓣畸形,4例为肺动脉瓣狭窄,1例为肺动脉瓣闭锁;所有患儿均伴有室间隔缺损.手术方式包括双向Glenn术5例;肺动脉环缩术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l例;动脉导管封堵术1例,无手术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十字交叉心脏的解剖形态复杂、病理改变多样,临床上根据患儿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特别对于无法行双心室矫治的患儿,Fontan系列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居兵;董然;刘韬帅;李扬;赵洋;张魁;刘锐;许斌

    目的:总结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EVH)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应用以及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11病区73例采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的CABG术早期、中期结果.结果:下肢切口为(4.0 ±2.0)cm;大隐静脉取材长度(32.1±6.8)cm,获取时间为(50.0±12.9)分钟.静脉壁损伤需要7-0Prolene线修补的漏口数平均为1.3个.1例术中转为开放获取大隐静脉,所有患者术后无下肢切口感染.围手术期无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死亡事件发生.随访65例,随访时间1~34个月.冠状动脉CTA显示大隐静脉总体通畅率为86.0%.结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可能带来良好的早期和中期效果.

  • 经胸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输血前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许李力;尤斌

    目的:评估与体外循环(CPB)下微创心外科手术红细胞输注的术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安贞医院行单一体外循环下,经胸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的511例患者,回顾患者术前、围术期输血量等数据.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患者术中术后输红细胞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并得出预测评分.结果:在511例患者中,术后患者以血红蛋白(HGB) <7.0给与悬浮红细胞,而血栓弹力图R值>9分钟时,给予新鲜冰冻血浆为标准.其中224例患者(输血患者)有输注血液制品,287例患者未输注血液制品.BMI、术前纤维蛋白原定量、术前总胆红素、术前氧饱和度(SaO2)为红细胞输注的术前独立因素,并计算每一参数针对输血的ROC曲线.根据此类参数建立围术期输血前预测的数学模型.当数学模型得分>0.61时预测围手术期输血的敏感度为85%,特异性为67%.结论:根据此模型在患者术前BMI、术前纤维蛋白原定量、术前总胆红素、术前SaO2为血液制品输注的术前独立预测因素,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输血策略,减少用血量.

  •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多因素分析

    作者:张仁腾;姜辉;王辉山;杨忠路;高昊;唐传乙

    目的:分析制约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高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53例,年龄75~ 86岁,均以左侧乳内动脉吻合左前降支;大隐静脉吻合其它分枝.所有患者均未使用序贯吻合.并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手术在全麻下施行,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径路入胸,直视下获取左侧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分析影响上述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心房颤动、胃肠功能紊乱、心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再次机械辅助通气及脑血管意外为高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以前二者为常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心功能Ⅲ-Ⅳ级、明显颈内动脉狭窄、慢性肾功不全、糖尿病及术中缩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等,术前及术中因素为影响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并发症中,除肾功能不全,其余并发症为影响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多种合并症影响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过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提示心脏耐受力不佳,并影响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心房颤动、胃肠功能紊乱为常见且明显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再次机械辅助通气、脑血管意外、心血管意外发生率不高,但明显影响术后住院时间.

  •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伴意识障碍8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天龙;訾杰;申芳芳;杨培育;李玲玲;吴建维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意识障碍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意识障碍发病率达34.8%,意识障碍水平重且多伴严重高血压及多器官受损.结论:意识障碍与弓上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通过积极的治疗意识障碍水平多能恢复,并为进一步治疗做准备.

  • 超声造影评价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通畅及肾脏血流灌注2例报告

    作者:张依然;勇强;史素君;郭曦;王国勤

    磁共振成像(MR)灌注成像是一种功能成像,是通过观察顺磁性对比剂(Gd-DTPA)在肾实质的灌注、滤过至排出的过程,进而获得肾脏实质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可分别测量和分析肾皮质、髓质和整个肾脏的血流灌注信息,能较好评估肾功能的变化,但造影剂亦对检测者有肾损害的可能,体内有金属异物者不适宜进行此项检查,且检查时间较长.超声造影技术是一种简便省时、无辐射性、无肾毒性、非侵入性评估肾动脉有无狭窄,以及判断狭窄程度和肾实质血流灌注情况的新方法.现将利用超声造影评价我院2例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出现肾脏功能异常患者,其支架通畅情况以及肾脏血流灌注情况进行讨论.

  •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食道梗阻的诊断与处理1例

    作者:孙建超;甘辉立;张健群;冯磊;王胜询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1岁,因“活动后胸前区疼痛4年余,加重4月余”入院.入院前后无进食障碍.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并关闭不全(中-重度)”.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机械瓣置换术,术中探查主动脉瓣,以St.JUDE.19REAGENT机械瓣置换之,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返回ICU监护.术后第一天,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由ICU返回病房治疗,并能进食流质饮食和口服药物.术后第二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考虑为心脏外科手术后常规并发症,给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加斯清片口服,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注,并予以支持治疗.术后第四天,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并自述胸骨角水平梗阻感,即行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食管梗阻、食道扩张,食物残渣聚积(见图1a),即行禁水食、留置胃管减压治疗.

  • X线二维成像的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分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彭红玉;柳景华;王长华;吴铮;赵东晖;李世英;郑泽;王韶屏;王平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OCA)分型方法,以及对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操作的指导作用.方法:LARAO分型方法是在X线二维透视下,采用左前斜和右前斜体位确定异常起源冠状动脉的开口位置,并将AOCA分为3型:1型为对侧冠状动脉开口周围型,Ⅱ型为升主动脉或对侧主动脉窦前壁型;Ⅲ型为其他型.采用LARAO分型对2013年我中心19例AOCA的起源位置、手术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19例异常起源冠状动脉病例有5例LARAO Ⅰ型(26.3%),13例LARAO Ⅱ型(68.4%),而LARAO Ⅲ型仅有1例(0.53%).对侧冠状动脉开口周围和升主动脉/对侧主动脉窦前壁是AOCA的常见区域.Ⅰ型AOCA的理想导管是对侧造影导管,而大多数Ⅱ型患者(76.9%)终选择AL导管完成手术.与采用LARAO分型之前的手术相比,这种分型可明显减少导管使用数量、对比剂剂量和X线曝光时间.结论:LARAO分型是一种适用于二维X线影像的新型分型方法,对AOCA的冠状动脉造影也有着良好的指导价值.

  • 多排CT下腔静脉成像对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意义

    作者:温兆赢;毕涛;赵映;刘家祎;张兆琪;范占明

    目的:由于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属于少见病例,其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回顾性分析IVL的多排CT特征及其临床表现,评价其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5年至2013年间,通过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IVL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排CT特征以及病理结果.多排CT扫描参数:管电压100~ 120 kV,管电流400~450 mAs,层厚0.5 ~0.75 mm,间隔0.25~0.60 mm.监测层面放在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区域,手动触发开始扫描.结果:9例患者中,4例患者为子宫切除术后,1例为多发子宫肌瘤并伴子宫腺肌病.多排CT均显示蛇形的下腔静脉内充盈缺损延伸入右心房,其中1例病变延伸入右心室、肺动脉.8例病例侵犯单侧宫旁血管,1例病例侵犯双侧子宫血管,6例肿瘤沿着子宫静脉、髂静脉生长,3例病例显示病变同时波及卵巢静脉和髂静脉,9例病变均波及下腔静脉和右心房,其中1例肺动脉受累.1例患者发生肺内多发转移.结论:IVL的多排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9例患者均显示下腔静脉内充盈缺损延伸入右心房,CTV检查清晰地显示了IVL向子宫外生长的途径,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 10例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滕飞;陈东;方微;商建峰;武迎;崔亚艳;付稳;石凤茹;李彦玮

    目的:探讨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技术对10例原发性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进行形态学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结果:镜下见肿瘤呈细乳头状结构,乳头轴心由弹力纤维构成,表面被覆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免疫组化:乳头状表面被覆的上皮Vim和CD34(+),乳头轴心则S-100蛋白(+),弹力纤维染色(+).结论: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患者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易与心脏相关疾病混淆.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标记及特殊染色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二氧化碳在瓣膜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管理

    作者:张鸿英;李砚萍

    目的:评价心脏瓣膜手术术中向术野吹入二氧化碳对心脏复跳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间,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140例,根据术中是否向术野吹入二氧化碳,分为试验组(二氧化碳组,n =70)和对照组(未使用二氧化碳组,n=70),观察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复跳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住院死亡.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相关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试验组患者中52例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为7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6例,37.1%),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开放升主动脉后,经食道超声观察发现试验组患者心腔内残余的气体较少.结论:心脏瓣膜手术术中向术野吹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可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肺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