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专业的医学论文,主要是对小儿哮喘临床治疗分析的阐述,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儿科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患儿持续性喘息、咳嗽,且反复发作,目前临床上单纯采用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不佳,且复发率较高。该院根据临床治疗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该院儿科2011年112月收治的35例患儿进行小儿哮喘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儿科收治的35例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中男孩19例,女孩16例;患儿年龄6个月~13岁,平均年龄(4.5±2.3)岁。患儿就诊时经X线片检查,显示患儿肺叶的透明度明显增高,行抗生素及常规止喘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显着性缓解。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依次为咳嗽、气促、鼻痒、鼻寒、白痰或黄痰等。全部患儿均有咳嗽表现,34例患儿有气促表现,鼻痒29例,鼻塞27例,其他症状依次为自汗或盗汗、便干、纳少或差、反复呼吸道感染、面色不华等。其中初次发病时<3岁的19例;家族有湿疹史11例,家族有过敏性疾病史13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儿分为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修订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诊断学》、《中医儿科学》中肺系疾病哮喘的诊断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排除患者有其他呼吸道相关疾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前期均给予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并适量给予激素治疗。给予患儿口服酮替芬或舒喘灵,静脉注射氨茶碱,1次/d,连续使用3 d。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其主要配方如下:灸麻黄、黄芩各6 g,杏仁、前胡、全瓜蒌、川贝母各7 g,甘草5 g,连翘8 g,生石资15 g,金银花12 g,鱼腥草10 g,水煎量次,1剂/d,分3次口服,根据患儿体重及年龄情况适量调整每日用药量。1周1个疗程,连续使用2周。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儿科症症诊断疗效标准》判断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三种。显效:患儿经治疗后6 d症状缓解;有效:患儿经治疗后12 d内症状得到缓解;无效:患儿经治疗12 d症状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100%。

  1.6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2 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88.9%;对照组患儿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70.6%,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哮喘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儿多以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反复发作,清晨、夜间症状表现加剧,如治疗时机太晚,常会引地变异性哮喘或顽固性咳嗽等呼吸道炎症或呼吸道气道高压症状。对患儿病因进行分析发现,本组患儿中,初次发病时<3岁的19例,文献相同;家族有湿疹史11例,家族有过敏性疾病史13例,由此可见,湿疹病史及家族过敏性疾病史是小儿哮喘的高危因素,与文献中提出的特应性体质的个体如湿疹、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