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专业的医学论文,主要是关于ACI患者联检AT-lI与hs-ClIP的结果评价的阐述,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急性脑梗死(ACI)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基础上,常伴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研究表明,As及其血栓性病变不仅仅是脂质沉积,而且也是血管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不仅是压力损伤的生化结果,同时也是AS及斑块形成的启动因子,故学界有;无炎症、无动粥”(动脉粥样硬化)之说。文献报道,血管紧张素一Ⅱ(ATII)和hs-CRP分别是检测血管炎症的主要指标之一,CRP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过度激活有一定的关系。为探讨ACI患者AT.Ⅱ和hs-CRP的水平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本文对43例ACI患者AT-Ⅱ和hs-ClIP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对象

  1.1.1正常对照组:3O例(男20,女10),年龄(38~77)岁,为本院住院健康体检正常者,无心、肝、肾等疾患,各项血液检查指标均正常。

  1.1.2ACI组:43例(男25,女18),年龄(43~94)岁,为本院急诊科中风病房病人,诊断依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ACI诊断标准,并经CT、MRI确诊。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ACI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于住院第2d晨7时空腹卧位取肘静脉血4ml,其中2ml置于含10%EDTA.Na2201~l、2-巯丙醇10l、8一羟基喹啉20l的试管中,用于检测ATlI;另2ml置于普通血清管中,用于检测hsCRP。

  1.2.2仪器和试剂:ATII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由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hsClIP测定采用贝克曼DX0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免疫比浊法,试剂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OPC版统计软件,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接相关性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CI组与正常对照组AT-Ⅱ与hsCRP含量。

  2.2ACI组AT.Ⅱ与hs.CRP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着正相关(r=0.482,P<0.05)。

  3讨论AS的发病机制尚未后阐明,学说很多,有脂质渗入学说、平滑肌突变学说、炎症学说、内皮损伤学说、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的慢性炎症是AS的标志,也是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演变及破裂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AS炎症假说要点主要有:①AS是脂质沉积动脉壁形成局部斑块的过程,此过程由炎症反应介导;②该炎症反应的特点是出现单核-巨噬细胞、活化T细胞,主要分布于血管分支及流出口;③As的破裂造成血栓,其过程也有大量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的参与。

  大量研究表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参与AS的病理过程,其机制原先多倾向于AT-lI引起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继发性引起AS;ATII还能促进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及血管重构。1997年,国外学者首次发现,AT-II有致炎症作用,能引起内皮细胞(EC)产生黏附分子;1999年,又发现,AT一Ⅱ能刺激SMC产生IL-6、IL一1、TNF等炎症因子,而后者与CRP的产生和分泌密切相关,其中重要的炎症递质是IL-6,与CRP在血循环中相关性良好。ClIP是重要的炎症血清学标志物,通过激活白细胞以及使EC功能失调,直接参与了AS形成的病理生理的全过程,包括AS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健康个体中,hs.CRP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预测卒中、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

  本文结果表明,ACI组AT一Ⅱ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检测AT-Ⅱ和hsCRP水平对于ACI的预防、发生、发展、治疗选择有重要意义。ACI组AT.Ⅱ和h8.ClIP间呈显着正相关(r=0.482,P<0.05)。其机制可能为:①在AS管壁发生炎症反应的过程中,ATII能刺激SMC、巨噬细胞产生IL-6、IL一1、TNF等细胞因子,它们共同刺激肝细胞、内皮细胞产生和分泌CRP。②ATII是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解血管紧张素I生成的8肽,而血管紧张素I是由肾素作用于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而生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肾素水平可分别表现为高肾素型、正常肾素型、低肾素型。因此,ATII的检测数据有较大的离散度,导致hsClIP水平也有较大的离散度。③CRP也能反过来激活血管紧张素受体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