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专业的医学论文,主要是关于7 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分析的阐述,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5岁以上人群PD患病率1.4%,75岁以上达3.4%。临床上应用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制剂等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只能起到改善症状和缓解疾病的作用。因此,患者在受帕金森病痛困扰的同时,产生一系列情绪障碍。本文以7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为研究内容,对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筛选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在我院神经内科2009122O1O一12就诊的患者中,筛选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0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1)病人必须存在至少两个下列主症:静止型震颤(节律性,4~7/s),齿轮样或铅管样肌强直,运动迟缓或减少,姿势性反射障碍,但至少包括静止性震颤或运动迟缓其中一项。(2)病人的帕金森病症状和体征不是由于脑外伤、脑肿瘤、病毒感染、脑血管病或其他已知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已知的药物和(或)化学毒物所引起。(3)病人无下列体征:明显的眼外肌麻痹(如核上性共视障碍)、小脑、锥体系损害、肌萎缩及体位性低血压的现象。(4)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在初发时或病程中有不对称性的表现。(5)起病为逐渐缓慢发生,并呈进行性加重。(6)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有效。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A)和抑郁评价量表(HAMD),对上述诊断明确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情绪障碍检查,筛选出伴有精神障碍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77例。

  HAMA选用24项版本,所有项目采用0~4分5级评分法,各级标准为:0级:无症状;1级:轻;2级:中等;3级:重;4级:极重。8~13分为可能有焦虑;14~21分为轻度焦虑;22~29分为中度焦虑;超过29分为重度焦虑。得分为总分和因子分。总分即所有项目评分的算术和,为0~56分。

  HAMA分为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两个因子,每个因子所包含的所有项目得分总和即因子分。HAMD选用24项版本,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级:无;1级:轻;2级:中等;3级:重;4级:很重。

  少数项目评分为O~2分的三级评分法:0 级:无;1级:轻一中度;2级:重;评分8~2O分为可能有抑郁;>20~35分为轻度至中度抑郁;>35分为重度抑郁,分为焦虑/躯体化、体治疗减轻、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7个因子 。

  以上两个量表均为他评问卷,由2名具有心理问卷调查资格的主治以上医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2组PD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以2份问卷的平均分作为分析依据。评分者一致信度Kappa系数一0.87。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77例帕金森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单纯帕金森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O例;平均年龄(68±9)岁,平均病程(3.5±0.67)a。帕金森药物结合心理干预组(研究组)39例,男2O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士5)岁,平均病程(3.8士1.04)a。

  对照组仅仅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干预。2组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病程等方面经检验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帕金森病相关知识调查 对有情绪障碍的77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帕金森病相关知识调查。调查内容:针对PD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参考社会学相关文献,归纳出PD防治知识的相关问题,内容主要包括对诱发PD的危险因素、PD并发症、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出院后遵医行为、家庭成员心理和经济支持等方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帕金森病防治知识的相关问题向患者提问,让患者独立回答。

  1.3 心理干预方式 在临床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由患者的主治医生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健康认知疗法,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45 min/次,2次/周,持续6周,每例患者治疗9 h。

  嘱咐患者定时门诊随访。具体措施如下:(1)与患者建立良  好的咨患关系,向患者详细介绍有关帕金森病的发病诱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等知识,给予耐心启发、诱导,鼓励其叙述对疾病的看法等内心真实感受L5]。(2)结合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干预,PD患者往往有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诱发事件A),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很多中老年患者认为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不合理信念B),导致焦虑抑郁的情绪障碍,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情绪、行为后果C)。面对这种情况,先安抚患者的情绪,告知患者这种临床表现是可以通过按时服药,调整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加以改善的。症状控制后是可以与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3)督促患者在实践中反复去练习,通过练习和实践来改变自己认为PD无法治愈,成为家庭的负担等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建立PD可以很好治疗的信念,终使患者认为自己可以正常生活,达到使患者无条件的自我接受,使患者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4 统计方法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 ± 表示。2组一般资料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0一gistic回归分析,将初步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因素,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各研究因素与情绪障碍的关联强度OR值及其95 可信区间。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筛选结果

  2.1.1 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的检出情况:通过对100例帕金森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统计分析,选取抑郁总分超过2O分且焦虑总分超过13分的患者77例,排除无情绪障碍或只有一种情绪障碍的患者23例。

  2.1.2 脱落情况:对照组完成治疗38例,脱落3例(病情波动终止研究2例,确诊后未坚持随访1例);研究组完成治疗39例,脱落4例(病情波动终止研究2例,确诊后未坚持随访2例)。2组脱落情况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影响结果的判断。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1 2组焦虑状态比较:见表1。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及总分比较显示,2组治疗前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2组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以研究组降低更加显着(P<0.01)。

       2.2.2 2组抑郁状态比较:见表2。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焦虑/躯体化、体质量减轻、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及总分比较显示,2组治疗前焦虑/躯体化、体质量减轻、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焦虑/躯体化、体质量减轻、认知障碍、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日夜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研究组降低更加显着(P<0.05)。

  2.3 心理治疗前后患者对病情认识程度的变化 见表3。调查显示,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PD患者对诱发PD 的危险因素、PD并发症、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出院后遵医行为、家庭成员心理和经济支持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治疗后患者的认知缺陷有所减轻,以研究组认知改善明显(P< 0.01)。

  2.4 PD 情绪障碍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PD情绪障碍(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可见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的情绪障碍与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病程、家庭经济情况有相关性。3 讨论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长期的病痛困扰和病情发展的不可逆性,加上高额的医疗费用,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和情绪障碍。通过HAMA和HAMD调查发现,PD患者由于出现持续的躯体症状,加上对PD的认知缺陷,产生了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针对PD患者出现的情绪障碍,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融入认知疗法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加强对PD相关知识的讲授。使PD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关于PD的基本知识,包括其诱发因素(如环境因素中与MPTP化学结构相似的杀虫剂或除草剂,神经系统中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老化等因素可诱发PD);可能出现早期、中期、晚期的病情变化、病程迁延及可能出现的;开一关效应”、;剂末效应”等并发症的预防;鼓励患者合理调整饮食,规范作息时间,定时定量服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将加强PD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纳人到整个治疗过程中,及时对PD患者的疑惑作出反馈,并对治疗方案做相关的调整。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6周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可使P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AMA的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和HAMD的焦虑、躯体化、体质量减轻、认知障碍、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得分均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药物治疗配合认知疗法能有效缓解PD患者的负性情绪,心理干预是必须和有效的。

  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障碍的产生与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病程、家庭经济情况有关。

  在PD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困扰患者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PD患者行动障碍与抑郁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本文结果表明,病程是PD发病诱发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病情的迁延和不可逆发展,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产生情绪障碍。这与Aarsland等 ]观察到重度抑郁与PD病程呈正相关一致。国外有学者对100例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家人和朋友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症状对生活质量的消极影响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经济支持与情绪障碍的诱发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认为,来自客观方面的家庭物质支持及患者对支持的合理利用,都是缓解情绪障碍的有效途径。

  PD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为了延缓病情恶化,长期药物治疗是必须的。然而单纯的药物治疗不一定能解决患者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干预在临床上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适当的心理干预,对于治疗帕金森病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