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一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患者37例,分别选择尿道会师牵引术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比较其治疗结果并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37例,均为男性;年龄17~69岁,平均35.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l6例,压砸伤11例,坠落伤1O例。临床表现:不能自行排尿、尿道外口滴血及其他脏器损伤等。骨盆x线平片示骨盆骨折37例,所有患者试放导尿管均失败,其中30例急诊行尿道造影,诊断为后尿道破裂或断裂。2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合并颅脑损伤1例,肋骨骨折4例,腹腔脏器损伤l4例,脊柱骨折2例,下肢骨折15例。其中25例有2处以上复合伤或多发损伤。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h内手术,对11例合并严重骨盆骨折或多发伤、休克的病情危重患者行单纯膀胱造瘘术,其余26例在处理其他脏器损伤的同时行尿道会师牵引术。手术方法:硬膜外或全麻,下腹正中切口进入膀胱,经尿道外口放入金属探子,用食指在尿道内口引导探子进入膀胱,拖人F18~2O双腔气囊导尿管,耻骨上置F24~26蕈状造瘘管行膀胱造瘘。利用注水气囊,与身体平面呈45°,500g重量牵引7d(3d后重量降至250g),尿管保留6~8周。

  3 结果随访6个月~5年,26例尿道会师加牵引患者拔管后适时扩张尿道,排尿通畅19例,尿线变细7例,经定期尿道扩张后,2例排尿正常,5例失败患者中4例经尿道等离子内切开治疗成功,1例行尿道吻合术治愈。1l例单纯膀胱造瘘者,拔管后均不能排尿,分别于伤后6一l2个月行开放手术及尿道内切开治疗;其中7例试行经尿道内切开仅1例治疗成功,1O例开放手术尿道吻合或拖入术后有4例发生尿道狭窄,1例经定期尿道扩张后排尿通畅,1例行二次尿道内切开治愈,另2例至少接受3次手术。

  讨论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的处理原则是防止休克、感染及并发症,引流外渗尿液,争取早期恢复尿道的连续性。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单纯膀胱造瘘术、尿道会师加牵引术和早期尿道吻合术。外伤性尿道狭窄是后尿道损伤后常见、影响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尿道受损情况、初期处理方式等有关。长期以来,在挽救生命与提高尿道损伤治愈率、降低并发症之间一直存在矛盾,治疗方法和时机选择也一直存在分歧。早期尿道吻合术由于手术难度较大,且伴有一定的再狭窄、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指南已不推荐 。

  耻骨上膀胱造瘘是一种简单的减少创伤部位尿液渗出的方法,可以避免尿道操作,减少尿道的进一步损伤。针对严重休克、病情复杂的病人,以挽救生命为目的时,选择单纯的膀胱造瘘是明智的。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需要Ⅱ期手术,虽然其对病人干扰小,但后期均有可能致后尿道狭窄甚至闭塞。有些病例尿道移位明显,狭窄段过长,给延期开放或腔内手术增加了难度。Mouravier对96例男性后尿道断裂的回顾性研究认为,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复位比延期开放尿道成形治疗效果好,且并发症少 J。本组1 1例膀胱造瘘患者术后全部出现尿道狭窄,亦证实上述观点。

  尿道会师加牵引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能及时恢复尿道连续性,对患者机体打击小,一般重症患者均可耐受手术。多数病人不需行二次手术,对出现再狭窄的病人,容易采取尿道扩张或者腔镜下内切开治疗,明显降低了Ⅱ期手术的难度。需注意在选择尿管粗细、牵引重量和角度、尿管保留时间以及尿管护理等方面均有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特别是在病人拔出导尿管后,随访和尿道扩张是必须的,对再狭窄病人应尽可能做到早期发现早作处理。

  综上所述,在选择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处理方法时,我们认为采用尿道会师牵引术比膀胱造瘘后延期尿道成形治疗效果好,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结合适当的治疗可以取得较高的治愈率,即使出现再狭窄通过腔镜下内切开处理也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