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北京口腔医学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Beijing Journal of Stomatology 북경구강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673X
  • 国内刊号: 11-363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70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口腔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孙正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乳香酸治疗口腔溃疡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柏景坪;王红健;蓝爱仙;关晓兵

    目的 研究乳香酸对口腔溃疡局部治疗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NaOH晶体化学烧灼法建立大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分为乳香酸治疗组、溃疡散阳性对照组和空白阴性对照组,每组30只.观察乳香酸对实验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并检测溃疡组织TNF-α、IL-6、SOD、MDA表达的变化.结果 乳香酸组的溃疡平均愈合速度明显高于空白阴性对照组,且乳香酸在降低溃疡组织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方面优于溃疡散,同时乳香酸也能抑制溃疡组织中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结论 乳香酸对实验性口腔溃疡有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还能明显减轻溃疡的充血和水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 上颌全口义齿后牙排列位置对腭部基托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程为;张振庭

    目的 运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上颌全口义齿后牙不同排列位置时上颌全口义齿腭侧基托的应力应变,进一步探讨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的折断机理.方法 采用Ansys有限元应力分析大型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学模型,改变上颌全口义齿后牙排列位置,分别向颊侧平行移动2mm、4mm、6mm,计算腭侧基托各部位应力应变值.结果 上颌全口义齿后牙从牙槽嵴顶向颊侧分别外移2mm、4mm、6mm,腭侧基托的应力应变值随外移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 上颌全口义齿排牙时,后牙颊侧外移量的增加,导致腭侧基托中部应力应变值逐步增加,是引起基托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提示上颌全口义齿后牙排列以位于牙槽嵴顶为宜,其颊侧外移量好不超过2mm.

  • 骨髓基质干细胞对腺样囊性癌细胞培养液趋化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凤兰;吴巍;李宗文;苏明;李华

    目的 初步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作为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微环境靶向治疗载体的可能性.方法 常规培养SACC及T293细胞(阴性对照)至对数生长期,无血清培养48h后收集上清,过滤后置于Transwell小室的下室(即24孔板底部,每孔600-800ul),中间隔以Transwell膜,在上室中加入100~150 μl对数生长期的BMSCs无血清悬液,续培24h后取出Transwell 膜,固定、染色,观察并计数迁移至Transwell膜表面上的BMSCs细胞,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显微镜下随机取5个高倍镜视野,计数各组Transwell膜上迁移的BMSCs细胞,结果显示SACC-LM组为64.3±7.6,SACC-83组为52.3±6.1,均高于阴性对照组(T293)的31.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具有明显趋化性.BMSCs细胞具有作为腺样囊性癌微环境靶向治疗载体的可能性.

  • 大鼠口腔黏膜固有层前体细胞与外胚间充质细胞生长特性的研究

    作者:董蕊;刘晓亮;葛丽华;樊明文

    目的 比较大鼠口腔黏膜固有层前体细胞(oral mucosal lamina propria progenitor cell,OMLPPC)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EMSC)体外生长特性.方法 免疫磁珠筛选OMLPPC,差速贴壁法分离EMSC.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离细胞进行鉴定.分别利用CCK-8、流式细胞等方法检测其生长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并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观察并比较两种细胞的体外增殖特性.结果 体外培养过程中,两者都是梭形类成纤维样细胞,OMLPPCs贴壁、克隆样生长,细胞汇合后,细胞呈短梭形.生长曲线结果显示,OMLPPCs无明显的生长滞缓期,8天后仍保持强的增殖活力.EMSCs具有明显的缓慢生长期、对数生长期及平台期.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比较,EMSCs的克隆形成能力比OMLPPCs强.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EMSCs第1代增殖指数为9.78,OMLPPCs为14.97;第2代时EMSCs为40.04,OMLPPCs为30.38.结论 OMLPPC具有与EMSC相似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EMSCs为更早胚胎组织来源的干细胞,而OMLPPCs细胞组成相对单一.OMLPPCs在体外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增殖适应性,可以作为间充质前体细胞的来源,为相关口腔组织的组织工程构建提供候选种子细胞.

  • 载辛伐他汀微球缓释软膏促进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作者:李祥伟;张颖丽;林权;刘金钟;刘剑楠;马化宇;李成库;孙宏晨

    目的 评价缓释辛伐他汀微球软膏促进牙槽骨缺损区新骨形成的作用.方法 将以载辛伐他汀微球为功能成分的软膏及对照软膏注满大鼠切牙拔牙窝.分别于1、2、5、8、11、14周,全麻下灌流固定,分离下颌骨标本,常规固定.去除软组织,进行钼靶摄影,分析拔牙窝的骨密度改变.标本常规脱钙,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牙槽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拔牙窝内可见新生骨小梁,术后2、5周,辛伐他汀组牙槽窝内新生骨小梁较载辛伐他汀组及空白组密集;8~14周,载辛伐他汀组拔牙窝内新生骨小梁较辛伐他汀组及空白组密集;牙槽窝骨密度分析,2、5周辛伐他汀组骨密度明显大于载辛伐他汀组及空白组(P<0.05),之后逐渐降低;8~14周,载辛伐他汀组拔牙窝内骨密度开始高于辛伐他汀组及空白组(P<0.01),各时间点骨密度波动不明显(P>0.05).结论 载辛伐他汀微球缓释软膏可促进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 GLI1蛋白在小鼠胚胎颌面部发育中的表达

    作者:杜娟;范志朋;马鑫;刘淑红;吴燕;范明;王松灵

    目的 通过研究GLI1蛋白在小鼠胚胎颌面发育阶段的表达,探讨GLI1蛋白在颌面部发育中的功能.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GLI1蛋白在小鼠胚胎11-14.5dpc (days postcoitum) 阶段颌面部的表达情况.结果 发现GLI1蛋白在颌面形成阶段11-14.5 dpc时在颌面部不同来源组织中表达不同,且主要在间质表达,在Meckel′s软骨中特异性表达.结论 GLI1在颌面不同来源组织中功能不同,主要参与间质来源组织功能调控.

  • 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检测

    作者:龚闽;侯本祥

    目的 检测未经治疗和根管再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探讨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与慢性根尖周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未经根管治疗和需根管再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例各30例,采集根管内细菌样本,提取DNA,分别设计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 所有根管内均可检测到细菌.粪肠球菌在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再治疗病例中检出率为53.3% (16/30),慢性根尖周炎未经根管治疗病例的根管为10% (3/30).白色念珠菌仅检出2例,均在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再治疗病例中检出(6.67%),而未经根管治疗病例的检出率为0.结论 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在原发的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检出率较低,在再治疗根管中检出率增高,可能与根管治疗时再感染有关.

  • 种植体联合牙半切术单冠修复下颌磨牙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景辉;陈光宇;张方明

    目的 探讨应用种植体联合牙半切术单冠修复下颌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例患牙,健康牙根完善根管治疗,微创拔除病变牙根.半切术后8~10周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后3~4个月进行种植二期手术,安装穿牙龈愈合基台.牙龈愈合4~6周后开始进行全冠修复,并随访2~4年.结果 11例种植体联合牙半切术单冠修复下颌磨牙均获成功,种植体稳固,种植体周骨组织未见明显吸收,修复体形态美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1例因病变的远中牙根与牙槽骨发生骨粘连,术中不得不使用骨凿损伤了近中牙根而一并拔除.结论 种植体联合牙半切术单冠修复下颌磨牙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牙槽嵴裂植骨术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立强;马莲

    目的 探讨在牙槽嵴裂植骨术中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否提高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植骨术后效果.方法 对63例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共72侧裂隙以自体髂骨松质骨行牙槽嵴裂植骨术,术中同时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术后至少3个月时按照Bergland标准评价其上颌前部咬合片,统计临床成功型所占的比例,并与按相同手术方法植骨但未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植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的临床成功率为75%,高于对照组(51%).其中单侧牙槽嵴裂组53侧裂隙的成功率为81%,高于对照组(56%);双侧牙槽嵴裂组19侧裂隙的临床成功率为58%,与对照组(42%)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在牙槽嵴裂植骨术中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以提高手术效果.

  • 三种牙周细菌定量方法的比较

    作者:裴振华;施生根;牛忠英;汤楚华;史亮

    目的 分析电化学测菌法用于牙周细菌定量检测的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33277作为质控标准菌株,采集40份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样本,分别运用电化学测菌法、细菌培养和实时定量PCR法对龈沟液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进行定量,比较3种定量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细菌浓度的对数与电化学测菌法的标准化阻抗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电化学测菌法获得的细菌数多于细菌培养,少于实时定量PCR方法;电化学测菌法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定量PCR检测结果正相关(P<0.01).结论 电化学测菌法在一定细菌浓度范围内可用于牙周细菌定量检测.

  • 腮腺区域切除术对动、静态唾液总流率的影响

    作者:代冬;梁辰;刘芳;李钧

    目的 探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对动、静态唾液总流率的影响及在保留残余腺体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30人,分别于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收集静态混合唾液、酸刺激动态混合唾液及双侧腮腺液,计算各组唾液流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患侧腮腺流率明显低于健侧.所有病例手术后患侧腮腺均能收集到唾液,但流率明显降低;而静态及动态唾液总流率与术前相比没有明显降低.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的发生明显影响腮腺唾液分泌功能.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后患侧腮腺仍能够保留部分分泌功能.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虽未能引起对侧腺体代偿,但对患者口腔内唾液分泌总量的影响较小.

  • 臭氧在口腔医学应用新进展

    作者:王鹏;唐明娜;葛立宏

    多年来臭氧作为广谱、高效的抗菌剂已应用于医学领域.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相对时间较晚,仅在器械消毒等较窄范围内使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臭氧应用于口腔临床治疗等方面,已进行大量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目前臭氧作为新的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开始应用于体外实验和口腔临床治疗的研究.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臭氧在口腔医学领域临床和体外研究的文献,对臭氧在口腔医学应用进行综述.

  • 牙周膜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彭鹏;王伟

    正畸牙移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牙周膜作为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结缔组织,能够首先感受应力,并将其传导至牙槽骨,使其发生相应的改建以达到正畸牙移动的目的.本文就牙周膜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其生物学行为作一综述.

  • 正畸粘接风险研究进展

    作者:岳世超;白玉兴

    正畸直接粘接技术的应用极大方便了临床操作,然而,随着正畸治疗的广泛开展,釉质脱矿、牙色改变引起越来越多正畸医师和患者的关注,粘接剂的生物安全性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旨在对正畸粘接相关风险的研究作一综述.

  • 提高实习阶段口腔医学生法律意识防范医疗风险

    作者:高润涛;李燕

    受口腔空间及治疗椅设计的限制,带教老师只能在操作间隙进行检查与指导,所以口腔医学生实习时就要进行相对独立的诊断与治疗,这就意味着较高的医疗风险.随着人们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的提高,即便在教学医院患者也公开拒绝实习医学生的检查和治疗,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如何提高口腔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及综合素质,防范医疗风险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在遵守法律法规及医学教育制度的前提下,笔者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 牙周病牙列缺损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疗效观察

    作者:刘伟;周志强;文爱杰;吴世超

    牙周病患者牙列缺损,用传统的活动义齿修复,远期效果堪忧.套筒冠义齿(telescope denture)是指以套筒冠为固位体的可摘义齿.义齿通过内冠与外冠之间的嵌合作用产生固位力,使义齿取得良好的固位与稳定.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目前被认为是修复牙列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具有固位力持久、可调节、能有效保护牙周组织、有利于口腔卫生、异物感小、美观等广泛的优点[1].我们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对54例牙周病牙列缺损进行修复,并观察其中远期疗效.

  • 活髓隐裂牙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春雷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指牙冠表面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裂纹常侵入牙本质层,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牙隐裂是继龋病和牙周病导致牙齿缺失的第三大原因[2].由于牙隐裂早期常不易被发现,以致活髓牙未得到及时诊治,终引起牙髓炎、牙髓坏死或局部牙周炎,严重者可引起牙折裂.我们对94颗临床活髓牙隐裂病例,根据牙裂纹的深度和临床检查采取相应治疗方法,进行1~5年随访,评价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间的关系.

  • 锁骨颅骨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

    作者:冯峥;马林

    锁骨颅骨发育不良综合征(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出生发病率约为1:1000000[1].笔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报道如下.

北京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