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预防医学情报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formation 예방의학정보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影响因子: 0.6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4028
  • 国内刊号: 51-127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康均行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2005-2012年遂宁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

    作者:邱小兵

    目的 分析四川省遂宁市2005-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按全国AFP监测方案要求评价监测系统运转情况.结果 2005-2012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146例,均为非脊髓灰质炎病例,死亡4例,1例Ⅲ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病例.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平均报告发病率3.25/10万;病例分布在全市2区3县,大英县2008、2011年和安居区2009、2011年无AFP病例报告.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69.86%);男女性别比为2.11:1;免疫史3次及以上者占79.45%;临床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为主(22.60%).2005-2012年,平均48 h内调查率10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1.10%、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98.63%、随访表75 d内送达率96.58%.结论 2005-2012年遂宁市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达到WHO和卫生部要求,及时发现了VDPV病例.

  •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中五种除草剂

    作者:雍莉;白利军;任琳;胡彬;李平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中5种除草剂.方法 水样采集后,采用石油醚分次萃取,合并萃取液旋转蒸发后用丙酮定容,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直接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定性,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水中5种除草剂在0.02 ~ 1.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对于500 ml水样,本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甲草胺0.01μg/L、乙草胺0.0l μg/L、丁草胺0.02 μg/L、莠去津0.01 μg/L、扑草净0.01 μg/L.5种除草剂测定的日内精密度为1.6%~7.0%,日间精密度为2.7% ~6.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甲草胺81.7%~ 85.6%,乙草胺87.4%~ 95.4%,丁草胺87.7%~91.2%,莠去津84.5%~92.3%,扑草净86.2% ~92.5%.结论 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水中五种除草剂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同类别除草剂污染水体的大量样品的快速筛查和测定.

  • 陶瓷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作者:储卫忠;朱海林;兰亚佳

    目的 识别、分析和评价陶瓷类建设项目可能产生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安监部门管理用人单位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等方法对5个陶瓷厂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所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规律和分布特点.结果 该类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与生产性噪声.其中,粉尘超标粉尘短时间检测结果超标率为83.9%,岗位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检测超标率为91.2%,超标倍数高达304.3.粉尘中19.4%为石膏粉尘,80.6%为矽尘,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在15% ~41%之间.该5家企业患尘肺病患者数量在2012年时为35人,2014年为54人.生产性噪声岗位超标率为36.1%,企业无噪声性耳聋患者.结论 该类型企业均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粉尘超标极为严重,超标岗位多,超标倍数高,终导致尘肺病新增病例增多,因此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尤其是在工程上加强防护设施的设计、布局及管理,落实日常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员工培训对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尤为重要.

  • 2013-2014年海南省青少年烟草使用影响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柏红梅;莫少雄;蒋梦颖

    目的 了解目前海南省青少年烟草使用情况,为创建无烟学校、建立区域性青少年烟草监测系统,制定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3年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方案规定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GYTS)方法.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初中生吸烟率为14.2%,其中男生和女生的吸烟率分别为19.7%和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2.02,P<0.01).初中学生中,在家中暴露于二手烟者占49.1%且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5,P>0.05);在室内公共场所暴露于二手烟者占74.1%,在学校暴露于二手烟者占66.2%,且二者的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46.23,P<0.05).48.6%的吸烟学生在商店、商场、街边小贩或者售货亭购烟;77.1%的吸烟学生在购买卷烟时未因年龄小被拒绝.65.3%的中学生在媒体上看到过控烟信息;67.8%的学生肯定地认为别人吸烟产生的烟草烟雾有害;64.4%的学生赞成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结论 海南省中学生吸烟情况不容乐观,要加强海南省控烟力度,禁止市区内烟草广告,在学校普及控烟知识,营造无烟环境和氛围,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

  • 国内外临床医学高被引论文的对比分析及启示

    作者:陈汐敏;丁贵鹏;接雅俐;蒋莉;唐震;邹建刚

    目的 研究国内外临床医学研究领域高被引论文的差异并探究对我国医学相关研究的启示.方法 基于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TM和CNKI数据库比较分析2003-2013年国内外临床医学研究领域高被引论文的差异.结果 国内外临床医学高被引论文在被引频次、作者来源、文章类型、研究方向、研究主题、基金资助及发表时间之间存在一些差异.结论 国内临床医学高被引论文总量虽大,但影响力不够.启示我国医学期刊编辑应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医学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而国家应重视差异,加强对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题的资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稿件回流,从而真正促进我国医学研究的发展.

  • 2006-2013年大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林茜;肖冰;孙楠

    目的 分析辽宁省大连市2006-2013年消除麻疹阶段麻疹疫情资料,掌握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为今后制定防制措施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表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6-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大连市2008-2013年实施强化及补充免疫期间共接种l 283 953人次,接种率为95.88%.2006-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72例,各年份报告发病率依次为2.51/10万、0.72/10万、0.37/10万、0.38/10万、0.28/10万、0.12/10万、0.04/10万和0.03/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54/10万.麻疹发病以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居多,季节性高峰后移或无明显发病高峰存在,发病年龄双向分布,<8月龄和≥15岁的人群所占比例增高.结论 大连市2006-2013年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继续落实消除麻疹各项免疫策略,在人群中建立有效的保护屏障,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 201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付慧英;聂晶;李勇

    目的 发现食源性疾病暴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方法 选取门头沟区2家哨点医院感染科就诊的260例腹泻患者,对病例人口学特征、地区差异、原因食品及购买场所构成比例和患者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门头沟区哨点医院腹泻病例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以青壮年发病人数居多,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发病高.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17.31%.肉和肉制品及凉拌菜是主要的原因食品;原因食品所购场所主要来自农贸市场.结论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间接地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应加强门头沟区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工作,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

  • 2004-2013年丘北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作者:龙梅丽

    目的 了解丘北县各类传染病的分布、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无甲类或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4种11 268例,年均发病率为241.93/10万,年均死亡率为3.46/10万.10年间各类法定传染病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4 701例,占发病总数的41.72%;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4 387例,占发病总数38.93%;第三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1 751例,占发病总数的15.54%.主要发病病种为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丘北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要加大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同时还须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与监测.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王婉薇;栾荣生

    目前国际上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作为控制艾滋病有效的控制措施.随着治疗覆盖面的扩大,对治疗工作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如果治疗质量较差的地区单纯扩大治疗覆盖率可能会对整个地区艾滋病的传播造成较大影响.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从免疫学指标、病毒学指标及临床指标等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提高抗病毒治疗疗效的措施,为提高抗病毒治疗质量,降低治疗失败率和及时更换药物以降低耐药发生进一步提供参考.

  • 2013年四川省11例HIV阳性儿童个案分析

    作者:何华;张燕;何朝华;吴方银

    目的 对四川省2013年11例HIV阳性儿童个案进行分析,发现该省艾滋病母婴阻断干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对策,以提高干预措施质量,降低母婴传播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1例阳性儿童从其母亲基本情况、孕期保健和抗病毒治疗,儿童抗病毒治疗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11例HIV感染儿童母亲在孕期均未接受及时、规范的孕产期保健,9例在孕期未接受任何检查或孕期保健情况不详,临产前或产后才确诊HIV感染;仅2例在孕期接受抗病毒治疗.仅5例在分娩当日给予服药,1例服药时间持续满6周.11例个案中,5例为流动人口,8例个案母亲系少数民族聚居区A市户籍,A市母婴传播疫情严重.结论 四川省2013年11例HIV阳性儿童母亲孕期保健缺乏或不规范,孕期未及时、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出生后婴儿服药不及时、不规范.

    关键词: 艾滋病 儿童 个案
  • 南充市城区居民环境保护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吴汉奇;高晓凤;刘振中;章丽霞

    目的 了解四川省南充市城区居民环保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效的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制定科学的环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南充市5个社区688名常住居民进行环保KAP问卷调查.结果 南充市城区居民环境保护知识平均得分为5.91 ±2.47,55.4%的居民环保知识得分低于平均分.成年人环保知识评分高于青少年,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环保知识评分明显升高,居民的年龄,文化成度是影响环保知识评分的主要因素.环保态度平均得分为15.33 ±2.44,86.4%的居民得分超过平均分.结论 南充市城区居民环境保护知识水平较为低下,应加强居民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和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 外周血白细胞中miR-29a作为肺结核生物标志物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刘永明;李冬冬;朱思远;刘倩茜;陈其霞;安静娜;陶传敏

    目的 探索外周血白细胞中miR-29a能否成为结核病新型生物标志物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肺结核组、肺癌组、肺部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共纳入120例标本,收集其外周血白细胞,检测其miR-29a表达水平,综合分析miR-29a能否作为结核病生物标志物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miR-29a在各组间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用于鉴别健康对照组和肺结核组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714,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miR-29a用于鉴别诊断肺结核组与健康对照组时,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2010-2013年雅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分析

    作者:陈云霞;周启富;周成林

    目的 了解雅安市2010-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开展情况,评估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方法 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和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AEFI监测数据和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3年8区县每年均有AEFI报告.全市共报告354例,总报告发生率为232.79/100万剂次;354例AEFI中,一般反应283例(79.94%),异常反应55例(15.54%),偶合症16例(4.52%);48 h内报告率为98.02%,48 h内调查率为100%,个案完整率为100%,3d内调查表报告率为88.17%,调查报告7d内上传率为25.00%,分类诊断率为100%.结论 雅安市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和监测质量总体良好,但3d内调查表报告率和调查报告7d内上传率有待提高.

  • 老年门诊糖尿病患者特点分析与思考

    作者:邹祎;杨玲;林雪皎;温玉;苏明

    目的 研究老年门诊糖尿病患者特点,为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创新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自制问卷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老年门诊755名患者中糖尿病发病率为28.08%,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近半数老人独居且有不同程度的失能,31.21%的病人患者食盐超标,38.20%的患者油脂超标.老年门诊糖尿病患者医院规范治疗积极,但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管理缺失.结论 创新老年门诊糖尿病患者医疗保健,需要医院与疾控"抱团",以规范治疗与生活方式相结合,探索老年门诊+家庭+自我管理的医疗保健服务新模式.

  • 重庆市原料奶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

    作者:李涛

    目的 了解重庆市原料奶的的沙门菌污染情况.方法 选取重庆市6家不同乳品厂的原料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对原料奶中沙门菌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 5个乳品厂样品菌落总数合格率超过80%,1个乳品厂样品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0%,部分样品检出沙门菌.结论 重庆地区部分乳品厂的奶制品需要加大对沙门菌的检测力度.

  • 疾病控制机构针对新进人员的带教效果评价

    作者:马煦;王越;胡梅;乔良

    目的 评价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2011年对新进入员实施带教工作的效果.方法 自2006年起,对新进人员开展为期2年的带教工作,研究对象为2002-2011年94名来自疾病控制、卫生、检验、综合管理等岗位的新进人员.以带教期满评价和发表论文、科研课题/项目、调查报告/专题总结、获得表彰等分别评定带教效果.结果 带教期满,带教师资对研究生评价优于本科生;研究生中发表论文、参与课题/项目的比例,人均发表论文篇数、人均参与课题/项目数均高于本科生.不同岗位间完成调查报告/专题总结的比例不同(疾病控制较检验岗位相比完成调查报告/专题总结的比例高);不同岗位间完成调查报告/专题总结的人均篇数不同(疾病控制岗位人均完成调查报告/专题总结的篇数大于检验岗位).结论 研究生学历人员因有一定研究基础,总体评价和部分产出高于本科生,导师应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开展分层次教学活动,同时,考虑各个岗位工作性质和职责,完善带教评价项目,改进带教评价工作.

    关键词: 带教 效果评价
  • 2004-2011年四川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中残留麻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杜飞;刘宇;覃志英;陈娜;刘家洁;方刚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04-2011年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中残留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残留麻痹病例的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免疫史、年龄、发生的时间和粪便标本病毒学分离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四川省共报告2 761例AFP病例,麻痹后60 d随访时351例病例仍有残留麻痹症状,占报告病例的12.71%,主要人群为6岁以下儿童(63.82%),男女性别比为1.74:1;残留麻痹并采集到双份合格粪便标病例本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阳性为11.73%,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阳性率为10.85%,PV阳性中以PVⅡ型多.结论 2004-2011年四川省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残留麻痹病例,在现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对NPEV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找出儿童致残的主要病因.

  • 1999-2013年大连市沙河口区艾滋病疫情状况分析及预测

    作者:李智英;熊帮洁;崔为军;孙海

    目的 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全人群中艾滋病患者(AIDS)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发病状况、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利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999-2013年沙河口区共报告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295例,其中男性274例,女性21例,已知死亡18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60岁以上的老年病例也逐渐增多,传播途径主要以性传播为主,利用中心移动平均法预测未来几年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结论 大连市沙河口区艾滋病疫情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经性接触传播占很大比例,应完善监测和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加强对现有病例的管理,联合各相关部门针对重点街道、行业、人群实施有效干预,利用各种平台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 2009-2014年四川省泸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

    作者:陈航;范颂;常豫红

    目的 分析四川省泸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泸州市2009-2014年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 036例,其中重症14例、死亡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77/10万,居全市丙类传染病第3位,病死率为0.17%,发病率以及在丙类中的位次呈上升趋势.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5~6月、10~11月为流行高峰,呈双峰流行;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重症发生率低于农村(P<0.05);男女比为1.73:1,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93.29%),幼托儿童占有较大比例(25.40%),聚集和暴发疫情呈上升趋势,主要发生在幼儿园.近5年实验室确诊906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其他肠道病毒各占25.94%、38.52%和35.54%;重症病例、散发病例与聚集病例的病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V71是造成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毒株.结论 四川省泸州市手足口病呈上升趋势,多种肠道病毒交替流行或共同流行.5岁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控人群,托幼机构是重点防控场所.感染EV71者容易发展成重症并导致死亡,提高重症病例的早发现和医疗救治能力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 2009-2013年攀枝花市艾滋病哨点孕产妇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春霞;唐作红;谭琴

    目的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和评估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的要求,2009-2013年的4~6月,分别对首次到哨点医院建卡或进行围产期保健的400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9-2013年共监测2002名孕产妇,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5%、0.20%,未检出HCV抗体阳性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8.44%.结论 攀枝花市孕产妇人群HIV、梅毒和丙肝呈低流行,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今后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加强孕期HIV和梅毒检测.

  • 绵阳市艾滋病主要防控措施及效果分析

    作者:赵西和;廖克坤;何静;舒亚;王毅;周硕

    目的 了解绵阳市艾滋病主要防控措施及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艾滋病主要防控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绵阳市共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55家、检测点208家,确认实验室1家,基本上实现了市、县、乡级医疗机构艾滋病检测网络全覆盖.2011-2013年全市共开展艾滋病检测1 612 355人次,确认阳性923例,检出阳性率为0.057%,医疗机构检测是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主要途径.对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实施了有效的随访管理和抗病毒治疗,随访检测比例和抗病毒治疗比例达到国家考评标准并逐年提高.吸毒人群、暗娼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较高水平,共用针具注射吸毒比例下降,安全套使用率逐年提高.宣传教育覆盖面广,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较高水平.结论 绵阳市艾滋病主要防控措施效果明显,但仍需进一步强化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感染者管理与治疗、高危人群干预与宣传教育工作.

预防医学情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