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外科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Journal of Endocrine Surgery 중화내분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6090
  • 国内刊号: 11-58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78-165
  • 曾用名: 内分泌外科杂志;内分泌外科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任国胜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谭娟;石敏;朱永芳;陈敏;卢正红;方小正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患者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Tg)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病理确诊PTC患者334例,通过x2检验比较Tg高水平组及低水平组临床参数间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TC患者甲状腺外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Tg高水平组的年龄、多发病灶、肿瘤大直径、甲状腺外侵袭、淋巴结转移、T分期及TNM分期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肿瘤大直径>2 cm(P=0.031)和术前血清Tg水平>17.21 ng/ml (P=0.028)为预测甲状腺外侵袭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预测因素(P<0.001),肿瘤大直径>2 cm (P=0.007)和术前Tg>25.40ng/ml (P=0.016)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血清Tg水平可作为PTC患者合并甲状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测甲状腺疾病严重程度.

  • 腹腔镜胃旁路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应林;蒋天业;吴栋平;李建芳;罗衡桂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胃路旁术患者83例,按体质量指数(BMI)不同分为低BMI组(25≤LBMI<28)、中BMI指数组(28≤IBMI<32)、高BMI指数组(HBMI≥32),比较3组T2DM患者腹腔镜胃旁路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观察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T2DM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因素.结果 全组出现1例(HBMI组)术中转开腹手术,其余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与BMI指数成正比,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术后副反应主要以轻度消化道反应为主.不同BMI组在术后1、3、6及12个月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h血糖、HbA1C和总胆固醇水平重复测量与组别交互作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尿病缓解率分别为89.5%、89.3%和91.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HR=0.47、95% CI=0.26~0.85、P=0.01).结论 LRYGB对T2DM患者安全性高,糖尿病临床疗效尚可,可有效改善糖脂类代谢,BMI的升高会提高LRYGB并发症的发生率,总胆固醇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

  • 诺和锐30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比较

    作者:卢晓郎;余洋;余可和;洪建军;郑亦静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R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7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且符合标准的117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53例)和诺和锐组(6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二甲双胍组患者采用钙剂、阿仑膦酸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诺和锐组采用钙剂、阿仑膦酸钠联合诺和锐30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口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1,25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 plasma glucose,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二甲双胍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组患者治疗后各部位BMD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CTX水平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血清BGP、ALP、125-(OH)2D3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和诺和锐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0%及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和锐30R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水平,维持骨重建平衡,减少骨量的丢失,提高BMD,效果较为显著.

  • 左甲状腺素替代疗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生长发育、炎症因子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欢欢;秦乐;戴源泉;黄育丹;苏卫东

    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替代疗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就诊的45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常规饮食,注意营养均衡;观察组患儿在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左甲状腺素钠,连续治疗6个月.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发育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FT3、FT4、IGF-1、IGFBP-3及IGF-1/IGFB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S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FT3、FT4、TSH、IGF-1、IGFBP-3及IGF-1/IGFBP-3水平分别为:(7.17 ±0.06)pmol/L、(18.27±1.05)pmol/L、(2.74±0.07)mU/L、(207.67±9.06).μg/L、(0.46±0.02)mg/L及(34.59±1.9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身高、体重、骨钙素及1,25-(OH)2D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能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甲状腺功能,增加甲状腺相关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水平,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Th1/Th2失衡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雁;潘峰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中Th1和Th2细胞的变化,探讨Th1/Th2失衡在PCO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41例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确诊为PCOS的患者为PCOS组;另选取25例常规体检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抽取2组的外周静脉血8ml,分离血清,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水平;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Th1和Th2细胞.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4水平和Th2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P>0.05);IFN-γ水平显著升高[对照组:(54.2±18.7)pg/ml,PCOS组:(136.8±24.6)pg/ml,P<0.05)];流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Th2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P>0.05),而Th1细胞比例[对照组:(5.7±0.6)%,PCOS组:(14.3±1.1)%,P<0.05]及Th1/Th2比值显著增加(对照组:2.1±0.3,PCOS组:4.4±0.5,P<0.05).相关分析显示,PCOS组Th1/Th2比值与LH(r=0.512,P=0.034)、LH/FSH (r=0.584,P=0.028)和T呈正相关(r=0.631,P=0.016).结论 PCOS患者体内存在向Th1偏移的Th1/Th2失衡,可能与性激素水平紊乱密切相关.

  • 结节型肌肉结节病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方军杰;郑建军;陈勇;李峰;丁忠祥;孙微

    目的 对比分析结节型肌肉结节病的MRI影像表现与病理表现,探讨肌肉结节病的MRI影像特征,提高对肌肉结节病的影像诊断的认识.方法 收集宁波市第二医院及浙江省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7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结节型肌肉结节病6例,回顾分析其MRI影像资料、手术所见、病理表现,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MRI影像特征进行讨论.结果 3例为一侧小腿腓肠肌单个病灶,1例为一侧大腿前内侧肌多个病灶,2例为两侧小腿腓肠肌多个病灶;6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MRI平扫均表现为沿肌纤维走行的条状或梭形略短TI长T2信号,占位效应不明显,横断位T2WI和增强T1WI病灶中心呈“黑色星芒征”,沿病灶长轴切面图像可见“三层条纹征”;增强后实质强化明显,中心轻度强化;5例较大病灶周围可见类似小结节样卫星病灶,4例在远处肌群可见类似小结节强化影.病理表现:肌纤维、肌间见上皮细胞、多核组织细胞集聚的肉芽肿性炎,伴或不伴淋巴细胞浸润;结节内未见干酪样坏死,结节可见融合.结论 MRI上表现为沿肌纤维走形条状或梭形病灶、可见“三层条纹征”和“黑色星芒征”、周围肌群可见强化小结节的特征,有助于对结节型肌肉结节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乳头毛发上皮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肖桦琳;蔡凤林;章佳新

    毛发上皮瘤(trichoepithelioma)是一种典型表现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发生于成人面部,偶见于其他部位,包括头皮、颈、背、外阴、阴阜和四肢近端的皮肤良性肿瘤[1].而发生于乳头的毛发上皮瘤未见报道,苏北人民医院甲乳外情况科于2017年3月收治1例乳头毛发上皮瘤患者,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 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小伟;黄必飞;吴爱姣;胡桂女

    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是由大汗腺型细胞构成的乳腺浸润性癌.按照WHO2003版的定义,当大汗腺细胞成分>90%才能诊断为该肿瘤,为十分少见的乳腺癌特殊类型,具有独特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肿瘤的进一步认识,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与预后作初步探讨.

  • 分化型甲状腺癌二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作者:薛刚;李凌帆;杨勇;黄涛;孙鹏;冉锋

    甲状腺癌是目前发病率增长快的实体肿瘤,超过90%的甲状腺癌都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滤泡状甲状腺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其恶性程度较低、预后好[1].以手术为主的规范化综合诊治是提高DTC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负担的关键.

  • 巨大甲状腺肿伴呼吸困难行气管支架置入二期手术病例分析

    作者:郝少龙;刘新承;宁进尧;吴国长;郑海涛;姜立新

    1 临床资料收集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例巨大甲状腺肿并严重气管狭窄行气管支架置入二期手术患者.4例均为女性,年龄55~71岁.均因发现双侧颈部肿物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入院,发病时间2个月~30年.体格检查:呼吸平均28次/min,心率平均85次/min,三凹征不明显,可闻及哮鸣音,无声音嘶哑等.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提示:4例中3例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气管舒张试验均为阳性.气管软化试验(mueller-valsalva试验):1例阳性,余均阴性.胸部正侧位片提示:气管受压移位狭窄(图1),肺炎表现.甲状腺增强CT提及气管扫描重建示:双侧甲状腺体积巨大,气管局部受压移位变窄,狭窄处直径约3~8 mm(图2~3).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狭窄处位于声门下约3~6 cm,狭窄段长约4~7 cm.

  • 乳腺非典型髓样癌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崇高;鲁凯;黎敏;吴兆书;姜孝燕;崔梦迪

    2012年WHO乳腺肿瘤病理分类中将伴髓样特征的乳腺癌分为典型髓样癌、非典型髓样癌和一部分伴髓样特征的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在组织学诊断上,典型的髓样癌较为罕见,而不典型髓样癌及伴髓样特征的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指具有部分典型髓样癌的标准,但不能满足所有诊断标准的肿瘤[1].较典型性髓样癌相比,后两者的预后较差,且临床上报道较少[2],我们结合既往文献报道,现将收治的1例非典型性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关键词: 乳腺 非典型髓样癌
  • 多基因检测对早期内分泌依赖型乳腺癌复发转移的评估及临床意义

    作者:左舒婷;华建芬;赵丽苹;张研

    21基因(Oncotype DX)与70基因(MammaPrint)检测已先后获得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推荐.在特定适用人群,如:早期内分泌依赖型乳腺癌,其询证医学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选择基因检测结合临床病理等诸多因素指导临床治疗,已达到微观结合宏观,更加细致划分这部分患者,给予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 甲状腺髓样癌RET基因突变的位点分析与靶向治疗进展

    作者:曹文娟;张大奇;孙辉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内分泌性肿瘤,侵袭性强,预后较差.RET基因突变已被认为是大多数MTC发病的分子基础,不同类型的MTC常见的RET突变位点不同,相应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也有很大差异.RET基因检测为个体准确的基因诊断、分子风险评估、个体分析和早期预防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现如今,针对RET基因突变的MTC靶向治疗应运而生,且部分药物已被批临床应用,给予进展期MTC新的希望.

  • IHC与FISH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差异性分析

    作者:管枫;阎红琳;袁静萍

    目的 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与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ce in sir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浸润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604例同时做HER2 IHC与FISH检测的浸润性乳腺癌标本,比较FISH结果与IHC阴性(0~1+)和I-HC阳性(3+)病例结果的一致性,并对不一致病例重新检测并判读,分析不一致原因.结果 除去IHC结果不确定(2+)的病例,FISH与IHC检测乳腺癌HER2的总一致率为97.2% (412/424),其中阳性检测一致率为93.0%(146/157),阴性检测一致率为99.6% (266/267).造成两种方法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IHC结果判读偏差、抗体浓度偏高或偏低、指南标准的变化等.结论 FISH比IHC稳定性更好,IHC由于其主观性及易受多种技术方面的因素的干扰,需对诊断医生及技术员均以标准化的评分管理来提高其稳定性和准确性,以此来提高FISH和IHC的一致率.

  • 乳腺癌胸苷酸合成酶与氟尿嘧啶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鲁凯;刘燕文;刘东;叶红玲;徐良;刘苏

    目的 研究乳腺癌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氟尿嘧啶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CR (RT-QPCR)技术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TS的表达,CAF方案对其行辅助化疗,研究TS与氟尿嘧啶敏感性的关系,并探讨TS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中TS基因阳性表达率为27.5%,TS基因表达与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与HER2的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TS表达水平与5-FU的临床抗肿瘤效应呈负相关,TS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要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0.01).结论 TS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可从氟尿嘧啶类药物获益,TS可作为乳腺癌化疗的分子预测指标.

  • 乳腺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鑫;杨越

    目的 探讨乳腺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查找乳腺非典型增生进展到乳腺癌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并结合mtDNA的体细胞突变进行研究,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临床及基因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科组织病理学诊断为乳腺非典型增生患者(11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诊断为原发乳腺癌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乳腺非典型增生发展至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初潮年龄、是否绝经及流产均为乳腺非典型增生及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特别是年龄、绝经与否及流产次数这3个方面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患者年龄、绝经与否及流产次数在乳腺非典型增生发展至乳腺癌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可在这些方面采取预防措施.

  • 乳腺X线钙化对临床未及肿块导管原位癌的诊断

    作者:徐鹏;徐华;王翠平;谭政帅;方堃;李培莹;王启堂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数字化摄影发现钙化但临床未触及乳腺肿块或结节导管原位癌(duc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ductal carcinoma in situ,BI-RADS)为标准,对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乳腺中心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诊的临床未能触及肿块或结节,但乳腺X线数字化摄影发现钙化(4a类以上)的患者,进行三维立体导丝定位后切除活检或三维立体定位真空旋切活检,离体标本再次拍片确定钙化完整切除后送病理检查,总结分析病理与钙化情况.结果 临床未触及肿块或结节但乳腺X线数字化摄影发现钙化126例,其中乳腺腺病71例(56.3%)、DCIS 41例(32.5%)、浸润性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6例(4.8%)、其他8例(6.3%);DCIS在年龄≤50岁患者组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50岁患者组;DCIS钙化多为线样分支或线样段样分布,浸润癌钙化为多形不均质,簇状或区域性分布.结论 乳腺X线数字化摄影发现钙化对临床未触及肿块或结节乳腺的患者诊断DCIS有重要的意义.

  • 纤维乳管镜在病理性乳白色乳头溢液中的诊疗价值

    作者:刘虹;吴剑;张艳;唐艳;罗静;王品;姚欣敏;陈丽萍;张文杰;许章波

    目的 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FDS)在病理性乳白色乳头溢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FDS检查的1688例患者中病理性乳白色乳头溢液的患者资料,对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的病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688例患者中,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所占比例为30.0%,超过我院行FDS检查的血性乳头溢液(15%)、黄色乳头溢液(24.5%)的比例.同时乳白色乳头溢液的患者中病变的检出率为9.3%,其中乳腺癌的检出率为6.1%.结论 病理性乳白色乳头溢液也应常规行FDS检查排除导管内病变,需提升临床对其的重视度.

  • 胸大肌筋膜联合前锯肌脂肪筋膜瓣作为生物膜的乳腺假体植入术

    作者:张敬;赵长啸;郝广旭;裴静

    目的 探讨胸大肌筋膜联合前锯肌脂肪筋膜瓣作为生物膜的假体植入即刻乳房重建(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IBR)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适应证及患者本人的要求将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保留皮肤的皮下腺体切除(skin-sparing mastectomy,SSM)或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切除(nipplesparing mastectomy,NSM)胸大肌筋膜联合前锯肌脂肪筋膜瓣作为生物膜的假体植入IBR(简称“联合组”)11例、背阔肌肌皮瓣(latissimus dorsi flap,LDF)转移IBR(简称“LDF”组)5例、单纯乳房切除(simple mastectomy,SM)24例,3组均行常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手术.对比3组手术时间、皮下积液情况、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至出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感染、患者满意度.结果 联合组患者所需恢复时间短,皮下积液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及满意度在联合组与LDF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大肌筋膜联合前锯肌脂肪筋膜瓣作为生物膜的假体植入重建术简单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激素受体状态的关系

    作者:王超群;王艳;黄必飞;苏振铭;赵永明;王倩;胡桂女;卢华君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EGFR)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激素受体表达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乳腺癌病例467例.根据ER、PR、HER2和Ki67表达状态将病例分成4个分子亚型,其中Luminal A 185例、Luminal B 109例、HER2过表达型76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70例.根据ER和PR表达状态将病例分成4个组别,其中ER+/PR+240例、ER+/PR-50例、ER-/PR+4例、ER-/PR-17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型、TNBC组织中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6.8%(31/185)、54.1%(59/109)、97.4%(74/76)、78.6% (55/70).HER2过表达型的EGFR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TNBC、Luminal B和Luminal A(均P<0.01);TNBC中EGFR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Luminal B和Luminal A(均P<0.01);Luminal B中EGFR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Luminal A (P<0.01).②ER+/PR+组、ER+/PR-组、ER-/PR+组、ER-/PR-组中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5.4%(61/240)、52.0%(26/50)、75.0%(3/4)、88.4%(153/173).ER-/PR-组中EGFR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ER+/PR+组和ER+/PR-组(均P<0.01),且较ER-/PR+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组中EGFR蛋白阳性率较ER+/PR+组和ER+/PR-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组中EGFR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ER+/PR+组(P<0.01).结论 EGFR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激素受体阴性表达密切相关,是一个潜在的抗乳腺癌治疗生物标志物.

  • 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与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海燕;何雄斌;胡玉林;谢志斌

    目的 探讨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149例浸润性乳腺癌术前外周血中微转移标志物hMA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术后乳腺癌组织中BRMS1蛋白的表达情况,术后随访其复发情况,SPSS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9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术前外周血中有71例检测到微转移标志物hMAM-RNA的表达,微转移率为47.65%,且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率与肿瘤TMN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组织分型无关(P>0.05);BRMS1在术后的乳腺癌组织中有56例表达阳性,阳性率约37.58%,其中BRMS1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病例中外周血出现微转移的病例分别为16例(阳性率为28.57%)和55例(阳性率为51.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明显负相关(r=-0.296,P<0.01);伴随着BRMS1蛋白染色阳性强度的逐渐增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在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的患者中BRMS1阳性的患者的复发率(12.5%)显著低于BRMS1阴性的复发率(43.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MS1的失表达与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密切相关,BRMS1也可作为判定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一个重要的分子指标,常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BRMS1的表达有助于临床了解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及术后复发的情况,从而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和对预后的判定.

  • 关注乳腺癌伴随疾病的诊治

    作者:孔令泉;李浩;厉红元;任国胜;吴凯南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两全”健康管理方针.基于此,我国专家共同拟定首部《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开始关注乳腺癌患者在急病治疗、慢病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伴随疾病”,首次提出规范乳腺癌治疗随访期间对乳腺癌伴随疾病的预防与管理.目前被定义的乳腺癌伴随疾病主要有心血管及血脂异常、骨健康及精神心理问题.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乳腺癌患者还伴发较高比例的睡眠障碍、脑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等,该类疾病也符合乳腺癌伴随疾病的定义.本文将对以上乳腺癌伴随疾病进行探讨,以加强对它们的预防与管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

中华内分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2 03 04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