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중화중의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1727
  • 国内刊号: 11-53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zhzyyzz.com
  • 曾用名: 中国医药学报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补肾宁心方对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选择性作用

    作者:王玉东;李大金;王文君;朱影

    目的:探讨补肾宁心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建立BALB/c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灌服补肾宁心方浓缩液(简称补肾方),并以17β-雌二醇为阳性对照(简称E2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简称模型组).12周后处死,取血测Th1/Th2型细胞因子;取椎骨(L3-4)和左股骨测骨密度(BMD);取右股骨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胫骨提取总RNA,半定量RT-PCR分析护骨素(OPG)的mR-NA表达.计算子宫对体重的比值,并行子宫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补肾方组的IFN-γ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而IL-4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补肾方组与E2组均可改善小鼠的BMD,增加骨小梁面积,使OPG mRNA表达增加.补肾方组的子宫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方能够选择性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对子宫无或仅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其机制与调节Th1/Th2的偏离及提高OPG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有关.

  • 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耀献;孙鲁英;刘尚建

    目的:探讨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53例临床病例,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及气阴两虚三型,兼证外感风热、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观察以上各证型与病理参数、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53例病人中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三种证型比较,脾肾气虚型临床表现轻,病理改变轻,病理分级低,气阴两虚型临床表现重,病理改变重,病理分级高,P<0.05.结论:IgA肾病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标实主要是外感、湿热、瘀血等.其病机演变规律多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且随病机演变,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逐渐加重.

  • 血管性痴呆患者体质调查

    作者:刘崓;张洪钧;田金洲;燕莉;常淑玲;周炜;于晓刚;盛彤;陈彪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体质特点,研究VaD发病体质因素.方法:采用病例-病例对照的方法,66例VaD患者和51例无认知损害的脑梗塞患者(简称卒中组)对照.Bristol新神经心理量表中文修订版评价认知功能,Blessed行为量表(BBS)评价生活能力.VaD诊断基于DSM-Ⅳ、NINDS-AIREN、CDR的标准;Hachinski缺血量表和Cornell抑郁量表(CSDD)用于鉴别诊断.定式表格调查体质,王琦分型法进行体质诊断.结果:VaD组与卒中组体质主型都以阴虚质多(分别为31.8%和45.1%),其次是痰湿质(分别为30.3%和35.3%).VaD组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别15.2%和12.1%)高于卒中组(2.0%和5.9%),两组阳虚质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一般无认知损害的脑梗塞患者,VaD发病的体质因素,除了阴虚质、痰湿质以外,阳虚质是较重要因素,故改善阳虚体质对预防VaD有一定积极作用.

  • 基于中医脉诊三部理论的多导脉象检测系统

    作者:沙洪;徐元景;王滨;任超世

    介绍了一种基于中医脉诊三部理论的可应用于实验动物的多导脉象检测系统.多路传感器信号经过处理通过USB传送至计算机,与自行开发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配合,可以获得三个不同部位的压力脉搏图、一路标准心电信号以及一路光电容积脉搏图,经初步动物实验证明效果良好.

  • 对人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规律和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春生

    回顾了1997年香港人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和防治情况及其新研究进展,用中医理论分析了人禽流感的发病规律.认为H5N1病毒是属性为火的臭毒,疫毒从口、鼻、眼进入人体,首先犯肺,下及胃肠,逆传心包,伤津动风.侵害人群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体.临床上以"邪气盛则实"为常见病型.作者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拟定出加味葛根芩连汤,作为治疗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参考主方.

  • 慢性胃炎脾虚证分型的病理学基础

    作者:尹光耀;张武宁;沈小静;何雪芬;陈一

    目的:整合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研究慢性胃炎脾虚证分型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取188例脾虚证患者胃黏膜和42例平素无临床症状的志愿献血者的胃黏膜,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亚细胞超微结构(细胞核和线粒体)分析.结果: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胃黏膜既可有器质性病变存在[G型--发生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基础上];也可无器质性病变存在(F型--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脾阴虚证和脾虚气滞证均发生在CSG、CAG基础上,且CSG、CAG的炎症细胞浸润黏膜层程度、固有膜腺体减少程度和胃黏膜肠化生Ⅱb(IMⅡb)发生率也较G脾气虚证、G脾阳虚证的CSG、CAG为重,P<0.05~0.01.结论:对①有病有证(既有CSG或CAG,又有脾虚证)、有证无病(虽有脾虚证,但无CSG或CAG)及有病无证(虽有CSG或CAG,但无脾虚证的临床症状)都应足够重视.②脾阴虚证和脾虚气滞证的CSG或CAG其病变程度和IMⅡb发生率较G脾气虚证、G脾阳虚证的CSG、CAG为重.

  • 茜草饮片炒炭前后止血机制的比较

    作者:张卫华;张振凌;黄显峰;杨振祥;吴筱菁

    目的:探讨茜草及茜草炭止血作用机制.方法:比较茜草和茜草炭对小鼠凝血时间、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毛细血管通透性、肝素和华发林所致病理性出血模型以及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茜草和茜草炭均能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能明显缩短大鼠TT、PT、APTT,但茜草炭作用强于茜草.茜草大小剂量和茜草炭饮片大剂量能提高小鼠血小板计数,明显对抗肝素及华发林的出血作用,茜草作用强于茜草炭.结论:茜草主要通过提高血小板计数,对抗肝素及华发林的出血来发挥止血作用;茜草炭主要通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缩短TT、PT、APTT来发挥止血作用;茜草和茜草炭的止血作用机制不同.

  • 《伤寒杂病论》剂量溯源、传承及展望

    作者:程先宽;韩振蕴;范吉平;陈志刚

    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方剂药物用量从原来的不确定、不精确到<伤寒杂病论>用量的相对精确,体现了医学的发展.由于历代度量衡的变迁、医家对于经方的应用见仁见智,形成了后世对于经方剂量折算的不同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方的准确继承.<伤寒杂病论>剂量折算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经方剂量的确定应有其事实根据,并且要以疗效为基础.通过对医家有关论述、现代度量衡考证等进行认识,同时辅以实证的方法对经方剂量折算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中药化妆品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丁慧

    近几年中药化妆品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由多学科、多领域、多交叉的体系建立起来的一门美容中药制剂学应用学科.中药化妆品正成为世界功能性、个人性化妆品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展对美容中医药的应用是一个冲击性的变革,也是中医美容产业化的一个标志.本文就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及应用形式做如下阐述.

    关键词: 中药 化妆品 应用
  • 《黄帝内经》五味理论浅析

    作者:张声生;朱培一;陶琳

    五味理论早源于<黄帝内经>,对临床遣药制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某些药物还具有淡涩二味,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对于药物五味属性,梅氏认为初形成只是药物本身的一种味觉感官刺激,随后逐步发展成为用来阐述药物功用的一种理论框架[1].如<黄帝内经>云"甘缓"、"酸收"、"苦燥"、"苦泄"、"辛润",实际上是将药物按五种属性进行功能上的分类.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肝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李波;曾令贵

    舒肝片由白芍、川楝子、延胡索、片姜黄等中药组成,具有舒肝和胃、理气止痛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白芍为方中君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芍药苷(pae-oniflorin),氧化芍药苷(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苷(benzoylpaeoniflorin)[1].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中芍药苷的含量,以控制成品的质量.

    关键词: 舒肝片 芍药苷 HPLC法
  • 经方叠用治验举隅

    作者:杜新平

    理中汤合枳术汤愈十二指肠憩室病案:患者某,女,41岁,2002年8月29日初诊.患者右上腹胀满反复发作8年,经纤维胃镜、X线钡餐透视诊断为十二指肠憩室.右上腹胀满发作时口服吗丁啉片等可缓解,曾用中药香砂六君丸、柴胡疏肝散等治疗,病症仍反复发作.现右上腹胀满再发持续二月余,尤以食后右上腹胀满为甚,伴嗳气,大便秘结数日一行,面色萎黄,肢冷,苔薄白,脉沉细弦.体检:右中腹有轻压痛.

  • 略论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

    作者:董宝强;王颖;王富龙;陈以国

    <黄帝内经>吸收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元素论,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及阐释中医的理论.<素问·血气形志>篇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人体气血的运行依赖于经络系统,其运行从"少血多气"之手太阴始,至"多血少气"之足厥阴止,气血流行周而复始,循环无端,阴阳相济,气血同舟.气血是经络能够实现"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等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根据生理、病理具体状态下经络气血的多与少,采用合理方法及手段进行判断和针对性的养生防护、治疗,将直接影响着诊断、防治疾病的效果.这种气血盛衰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和针灸临床实践,越来越发挥出重大作用.

  • 路志正教授"知常达变"辨治妇科病经验撷萃

    作者:路洁;魏华;王秋风

    路志正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多年,不仅对内科杂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科疾病的诊疗,亦很有特色.笔者于2003年有幸侍诊左右,耳濡目染,略有所得,不揣浅陋,举述验案二则.

  •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与肿瘤病学三级预防

    作者:庞德湘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对当代医学界尚难治愈的恶性肿瘤,中医以"治未病"为中心,开展研究工作,应用于中医肿瘤学领域,与现代肿瘤病学的三级预防有异曲同工之妙."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是古代医家对疾病提出的预防学术思想.

  • 中药结合磁穴疗法治疗肝气郁滞型抑郁症45例

    作者:阮继源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它是指一种持久的抑郁状态,伴情绪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症.该病多由于社会、心理因素而引起.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药结合磁片穴位贴敷治疗肝气郁滞型抑郁症45例,疗效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 参蛇偏瘫胶囊结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

    作者:刘金民;韩群英;张振强;韩彩红;荆志伟

    新近研究显示,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该病高残疾率和高复发率一直困扰着人们,成为国内外重点防治的疾病.目前中西医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现代中医对中风发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对血瘀、气虚等致病因素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浊毒致病说.本研究对益气解毒化瘀方药--新药参蛇偏瘫胶囊临床疗效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期对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32例疗效观察

    作者:林江;张健英;弓丽;江波;熊东亮;杨振发;臧宁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入胃而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改变,约占胃炎总数的12.3%[1].病人表现为上腹烧灼样疼痛、腹胀、呃逆、口苦、食欲不振、呕吐胆汁,伴有体重下降、贫血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治疗虽有改善,但维持时间短,复发率高.本研究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胃黏膜变化,现报告如下.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法治疗

    作者:张永民;张立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炎(OA),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特点的慢性关节疾病,多发于中年以后,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变型和活动受限为特点.笔者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88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 癫痫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曹静;樊永平

    癫痫(epilepsy,EP)是目前神经科内仅次于脑血管病和痴呆的第三大常见疾病.国内流行病学调查[1]表明,我国癫痫的发病率约每年23/10万左右,估计现已有癫痫病人约455万~630万人,故癫痫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癫痫在中医学中属于"癫疾"、"痫证"范畴."癫疾"又名"巅疾",始见于<黄帝内经>.因其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故又称"胎病".中医药治疗癫痫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有一定疗效,尤其近年来在对癫痫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 科学、宗教与道--从文化比较为中医正名

    作者:王振华;李凤英

    近百年来,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的科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进而代替中国传统文化而占据主体地位.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无论主张中医科学还是不科学,均意味着中医与科学之间有着重大差异,不同之处在于,认为中医不科学是强调差异,而认为中医科学则是企图掩盖差异.中医与科学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正视这种差异而要竭力掩盖?究竟什么是科学?中医究竟是否科学?为澄清这些问题,笔者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对中西文化之源--科学、宗教与道的深层内涵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中医 科学 宗教 文化
  • 中药挥发油提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李希;谢守德;吕琳;冯建安;张嵩

    中药是一座灿烂的宝库,几千年来中药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中华民族的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重要作用.在我们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都含有挥发油,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几类药物所含的挥发油均具有显著疗效[1].当这些挥发油的药理作用与制剂的功效作用一致时,就必须在中药制备工艺中提取并保留挥发油.但在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中,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和保留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挥发油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药物的疗效,这是一些中成药不及中药饮片所煎汤剂疗效好的原因之一.笔者针对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挥发油提取制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中华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6
1999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