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 보건의학구여실천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873X
  • 国内刊号: 50-11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78-149
  • 曾用名: 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张龙杰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陈丛兰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荆州市某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6.48±1.35)d,长于观察组的(3.72±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P<0.05);对照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为(2673.41±256.85)元,高于观察组的(2149.26±221.4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急性哮喘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还能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其在急性哮喘患儿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7例食管穿孔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袁步奇;程延东;刘书政;江丽琼

    目的 探讨食管穿孔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广州市某医院1995-2015年收治的17例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治愈(其中1例患者行胸段食管修复术后出现食管瘘,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仅能进食半流质食物),1例患者因败血症转院后死亡,1例患者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结论 食管穿孔应早期确诊并根据病情特点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钟玥

    本研究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重庆市某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3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护理中,30例患儿均未发生窒息、坠床、感染等并发症,且所有患儿均恢复了视力.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胃肠道准备、术前体质量测量、完善各类检查及心理护理等)、术中护理(摆放正确的手术体位、正确给药等)和术后护理(摆放正确的体位、防坠床、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等).

  • 阴道清洁度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作者:吕斌

    目的 探讨阴道清洁度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阜新市某医院做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阴道清洁度检查、支原体检查和衣原体检查)的300例妇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阴道清洁度为Ⅰ度、Ⅱ度、Ⅲ度与Ⅳ度患者的支原体、衣原体阳性检出率.结果 阴道清洁度为Ⅰ度、Ⅱ度、Ⅲ度与Ⅳ度的患者例数分别为68例、75例、77例和80例,其中支原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4%,5.33%,22.08%和25.00%,不同阴道清洁度患者的支原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1,P<0.05);衣原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4%,2.67%,14.29%和17.50%,不同阴道清洁度患者的衣原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P<0.05).结论 当阴道清洁度在Ⅲ度及以上时应对患者进行支原体与衣原体检查,此举既可缩短患者的诊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又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 老年重度肝破裂2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先铭;刘伟

    目的 对26例老年重度肝破裂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恩施市某医院2010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重度肝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评估患者手术完成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计算患者的死亡率,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率的相关因素,并对存活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有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9.2%.是否合并其他器官损伤及不同肝破裂分级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存活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谷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并其他损伤及肝破裂级别较高的老年重度肝破裂的术后死亡率较高,及时诊断、合理手术治疗、及时补充血容量等是急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中期妊娠中央性前置胎盘出血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婷

    目的 比较并分析传统手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中期妊娠中央性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大连市某医院收治的51例中期妊娠中央性前置胎盘出血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孕妇分为研究组(n=29)与对照组(n=22).对照组孕妇行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孕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孕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分别为(8.33±2.55)min,(5.22±0.94)d,(40.23±17.35)d,短于对照组的(52.43±10.25)min,(7.58±2.14)d,(41.65±17.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8.24,2.01;P<0.05);研究组孕妇的术中出血量为(181.23±34.35)mL,少于对照组的(759.65±37.4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P<0.05);研究组孕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5%,低于对照组的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结论将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于中期妊娠中央性前置胎盘出血孕妇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减少孕妇的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针对性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秋红

    目的 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朝阳市某医院收治的76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各领域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家庭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认知能力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2,5.840,3.241,4.074,4.886,6.164;P<0.05).结论 对心绞痛患者实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护理疗效,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作者:孟丹;孙俊;王伟华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大连市某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5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患者手法复位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复位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复位后,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位持续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接受复位治疗时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起效迅速、复位用时短、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利福昔明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慧;张恩;王勇;靳秀丽;张田;郭倩倩

    目的 探讨利福昔明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市某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肝硬化H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福昔明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血氨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BIL,ALT及血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BIL,ALT及血氨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昔明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HE,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尧;朱建荣;张迎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抚顺市某医院就诊的95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55).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51±3.28)d及(73.25±4.52)d,短于对照组的(16.47±3.56)d及(97.84±6.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0,22.184;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10,P<0.05).结论 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林波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PCI)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大连市某医院就诊的109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6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护理2周时,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QA)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血肿/出血、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时,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高于观察组,且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QA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稳定程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二甲双胍治疗非肥胖、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作者:何影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非肥胖、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 选取鞍山市某医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非肥胖、非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FG)、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FNS)、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排卵与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T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40);治疗后,22.50%(9/40)的患者排卵恢复正常,62.50%(25/40)的患者月经稀发情况得到明显改善,7.50%(3/40)的患者成功妊娠.患者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非肥胖、非胰岛素抵抗PCOS,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水平,改善患者卵巢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杨梅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阜新市某医院就诊的1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遵医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64.72±12.48)mmHg(1 mmHg=0.133 kPa)和(103.42±6.74)mmHg,研究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65.32±13.30)mmHg和(103.53±6.77)mmHg,2组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40.49±9.37)mmHg和(88.42±7.49)mmHg,均高于研究组患者的(130.79±6.91)mmHg和(80.54±5.25)mmHg,且2组患者出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中社会限制、症状、情绪控制及体力活动的评分分别为10.59±1.45,12.06±1.74,10.22±2.49和18.97±2.27,高于研究组的6.01±1.09,7.05±1.21,8.27±3.41和13.37±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遵医嘱评分量表中的医疗依从性、护理依从性、生活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8.04±0.98,8.19±1.09,7.73±1.52和8.04±2.02,低于研究组患者的12.20±2.11,10.29±2.25,12.47±1.83和12.66±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遵医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贺娜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出院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辽宁省丹东市某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出院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院及出院6个月时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同时采用自制的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的遵医行为进行评估.结果 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HbA1c,FPG,2 h PBG水平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8,0.53,0.42;P>0.05);对照组患者的HbA1c,FPG,2 h PBG水平均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9,13.24,12.04;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HbA1c,FPG,2 h PBG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8,12.33,11.67;P<0.05);观察组患者中做到合理运动、饮食控制、控制情绪、自我监测和按时用药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0.00%,84.44%,77.78%,77.78%,95.56%,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0,28.442,21.039,36.000,32.914;P<0.01).结论 在T2DM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改善其遵医行为,进而有效控制其HbA1c,FPG,2 h PBG水平.

  • 体外冲击波与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谢文钦;周建英;王一雄;陈志耀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泉州市某医院收治的12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封闭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封闭组患者采用局部封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SWT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周及2个月时肘部疼痛程度,采用Das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患者疗程结束半年内的重复就诊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和2个月时肘部VAS评分低于封闭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封闭组患者,治疗结束半年后重复就诊率低于封闭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梁健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在鞍山市某医院就诊的16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及2种检查方法检查肝外胆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ADC为(0.24±0.01)×10-3 mm2/s,研究组患者的ADC为(0.56±0.02)×10-3 mm2/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0,P<0.05).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肝外胆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100.0%,98.6%和84.6%,高于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的82.5%,73.4%,86.9%和6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清晰地判断患者的肿瘤细胞及组织特征,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对肝外胆管癌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因此,其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早期康复护理治疗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效果

    作者:赵艳艳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阜新市某医院2015年3-8月收治的78例脑出血偏瘫且神志清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施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7.44%及92.31%,高于对照组的58.97%及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4,10.400,P<0.05).研究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心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及精神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9,6.726,6.477,10.115,3.788;P<0.05).结论 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并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作者:李明合;杨蕾;何庆荣;谢凤兰;秦诚成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在遵义市某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使用呼吸机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VAP发生情况及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VAP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儿VAP的发生率为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9,P>0.05).观察组患儿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为(2.16±0.46)d,对照组患儿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为(2.25±0.67)d,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P<0.05).结论 相对于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患儿VAP发生率的优势不太明显,但其能够减少患儿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

  • 经皮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刘笑开

    目的 探讨开放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简称传统开放手术)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术(简称经皮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在鞍山市某医院就诊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例)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行经皮微创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后凸Cobb角和椎间隙高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患者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的后凸Cobb角均较手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较手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2组患者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方面,经皮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开放手术,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尚春利

    目的 观察及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阜新市某医院就诊的64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胆囊造瘘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1.9%,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1±2.5)d,短于对照组的(20.8±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18.8%,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并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其对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施璐;李红叶;王凤圈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2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IgG,IgM,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IgG,Ig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IgG,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且能改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阎勇;杨汉明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黄石市某医院收治的5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6).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性腰椎后路椎板切开减压及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年腰椎功能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云南省某高校学生视力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广洁丽;李正惺;李寿兴

    目的 调查云南省某高校大学生视力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云南省某高校1366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学生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检查中视力低下者10935人,占80.0%.视力低下学生的检出率在性别、年龄、民族、体质量4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生视力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民族、体质量.结论 让学生养成合理的生活方式及用眼习惯,并适当增加体质量,可以有效预防视力低下.

  • 同伴教育应用于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作者:何绍芳;李依潇;陈楚莹;刘倩云;罗晔;何琳惠;周莉

    目的 评价同伴教育应用于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同伴教育应用于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参加"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选修课的120名大学生作为同伴教育组,按照个体匹配,选取其他选修课的学生120名作为对照组.对同伴教育组大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教育实施前后分别对2组大学生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2组大学生的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且2组大学生每项题目的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学生的一般知识知晓率均有所提高,且多数题目的知晓率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前,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感染艾滋病"等5项题目的知晓率均高于90.0%,且教育前后2组学生不同组之间及本组之间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前,2组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相关态度及性行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身份的同学或朋友继续交往的学生人数比例在同伴教育组达76.7%,高于本组教育前及对照组教育后该人数比例,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同伴教育组中支持多个性伴侣及一夜情的学生人数比例均较教育前有所下降,而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学生人数比例有所上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方面,同伴教育是一种切实有效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1-羟化酶缺乏)1例家系基因报道

    作者:文静;刘毓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 H )是一组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引起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中以 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常见,占 90%~95%[1].据报道, CAH 发病率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区差异[2-3].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大多数 CA H 患者是因为酶的功能减退,导致皮质醇合成完全或部分受阻,经负反馈作用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酶阻断的前体化合物(如 17-羟孕酮)增多,经旁路代谢而致雄激素产生增多,终引发疾病.CA H 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腺发育异常、伴或不伴水盐代谢紊乱与高血压.临床研究[4]提示,早期诊断、规律治疗且症状控制良好的CA H患儿青春期可正常发育.本研究报道 1 例CA H (21-羟化酶缺乏)家系基因谱并对国内外CA H研究文献进行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重视基因诊断,提高产前诊断率,降低CA H患儿出生率,为优生优育提供帮助.

  • 情感教育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英;李洪艳;赵路遥

    目的 探讨情感教育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重庆市某医院实习的1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研究组护生将情感教育融入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比较2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带教效果及职业态度.结果 研究组护生中主动关心患者、学习积极主动、掌握专科相关技能、专科知识丰富、语言沟通能力强、患者满意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护生中职业态度积极者所占比例为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3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情感教育融入临床护理带教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改善其职业态度,值得推广.

  • 医学遗传学教学中PTC尝味实验改革初探

    作者:吴慧;杨明;刘萍;康哲;李红宁

    医学遗传学作为医学科学领域内一门重要的学科日益受到重视.医学遗传学教学的相关理论需要通过实验课进行验证,同时实验课也是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苯硫脲(PTC)尝味实验是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操作,对其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可为其他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对PTC尝味实验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深入地理解遗传学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 康复治疗学(养老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欧阳林静;黄峰;刁伟霞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康复治疗学(养老方向)专业应运而生.本文从康复治疗学(养老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资源、考核体系等方面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地方院校康复治疗学(养老方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 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赵宇环;魏寿江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其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尤其是肝转移是一种涉及多种肿瘤相关基因、蛋白质和酶等分子标志物,通过各自特殊信号传导通路相互诱导和调节的多步骤且错综复杂的渐进性过程.结直肠癌发病早期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并已发生远处转移,其远处转移尤其肝转移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发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针对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临床及其分子基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早期预防、合理诊治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大学生大五人格自我评价、反思评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作者:滕玥;岳彩镇

    目的 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自我评价、反思评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五人格问卷(BFI-44)对2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发现,女大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恐怖、神经病性和其他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男大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评价形式与反思评价形式BFI-44大学生各维度得分比较发现,在外向性维度上大学生自我评价形式问卷得分为25.45±3.98,低于反思评价形式问卷的25.98±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性及开放性维度上大学生自我评价形式问卷得分分别为23.26±4.32及33.43±4.37,高于反思评价形式问卷的22.44±4.01及32.81±4.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的关系,发现大学生在大五人格的外向性维度上的自我评价与SCL-90中的抑郁因子呈显著相关(P<0.05);在宜人性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反思评价与SCL-90中的抑郁、敌意、偏执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神经性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反思评价与SCL-90中除偏执、强迫、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外的各个因子均呈现显著相关(P<0.05);在尽责性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反思评价与SCL-90中除敌意、精神病性、其他3个因子外的各个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大学生大五人格反思评价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关系.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必要重视反思评价的相关内容,并应积极引导大学生重视自我评价及反思评价.

  •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情绪健康的关系

    作者:卫宇;高云鹏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与情绪健康水平,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对四川省内3所高校的52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PPQ总分及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各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22.57±16.10,32.13±6.37,30.48±4.66,30.34±4.58和29.63±5.92.城镇户籍大学生的PPQ总分以及乐观、韧性和希望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户籍大学生,男生在自我效能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在希望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总分及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攻击和躯体化分量表的得分分别为65.36±19.60,15.13±5.11,12.48±4.66,13.44±4.65,13.23±4.91和11.08±3.81.男生的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总分及情绪失调、焦虑、抑郁及攻击分量表得分低于女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总分及抑郁分量表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城镇户籍大学生的情绪失调和躯体化分量表得分低于农村户籍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情绪健康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因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情绪健康水平有差异,高校应根据其特点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中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盖学葳;张骞

    目的 对中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现状进行调查,欲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AMQS)对56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试AMQS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中值,而全体被试在AMQS动力系统、应对方式、认知风格维度上的得分较其他维度低.对不同学校、年级及性别被试的AMQS及其各维度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抗挫折心理素质水平上性别和年级主效应显著(P<0.05).不同年级被试的AMQS及其各维度得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年级被试的AMQS总分在所有年级被试中高,为(2.96±0.34)分.男性被试AMQS总分为2.74±0.33,低于女性被试的2.95±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重点中学被试AMQS总分为2.81±0.32,低于重点中学被试的2.95±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校在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加强针对高年级学生、男生及非重点中学学生的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进一步夯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现状与对策

    作者:姚婷婷;吴宗辉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如何有效整合医疗资源,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本文整合梳理了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类型、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政策选择,以期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的推广提供借鉴.

  • 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研究进展

    作者:吴宗辉;罗燕妮

    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是对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深度改革,已成为当今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策略,但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概念、机制、运行管理及政策导向等几个方面对国外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

  • 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居家养老现况分析与发展思路探讨

    作者:戴璘;董艳;戴丽;吴宗辉

    目的 了解并分析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群的社区居家养老现况,提出相关对策和发展思路.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重庆市主城区内随机抽取1006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养老现状及其对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的态度进行全面调查.结果 仅2.8%的研究对象目前的养老方式为社区居家养老.50.5%的研究对象认为社区居家养老存在"自己照顾不便,发生意外时不能及时得到帮助",43.6%的研究对象认为社区居家养老存在"就医不便,社区医疗服务不能满足需求".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护理与"互联网+"相结合,能保障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 中医药融入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的相关探讨

    作者:罗燕妮;游莉;吴宗辉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老年群体慢性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延长老年人口寿命、提高老年人口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医养康复一体化的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是解决老年人健康养老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中医药广泛应用于健康养老服务中,充分发挥其特色和优势,将中医药与其他医疗资源有机整合是促进健康养老的重要途径.

  • 重庆市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胡晓琳;胡永国;黄文杰;吴宗辉

    目的 调查重庆市高校社区养老现状,分析影响高校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因素,为制定重庆市高校养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19所高校所属社区5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调查对象希望享受的养老服务主要有家政服务(63.1%),安全保障服务(62.3%),生活照顾(57.3%),应急医疗救助(57.2%),一般医疗服务(52.5%),文化娱乐服务(48.5%),护工照料(45.0%),精神慰藉(39.3%).如果把以上服务整合起来,66.9%的老年人愿意尝试这种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民族、生活自理情况、居住情况、社区是否能提供养老服务、每月能接受的养老费用对调查对象是否愿意尝试整合照料式养老有显著影响;民族、慢性疾病患病情况、每月能接受的养老费用对调查对象是否希望高校医院提供整合照料式养老有显著影响.结论 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尽快以高校医院为基础,构建高校医院医养康护一体化的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