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口腔疾病防治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Journal of Dental Prevention & Treatment 광동아병방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245
  • 国内刊号: 44-140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25
  • 曾用名: 广东牙病防治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疾病防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兰泽栋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锥形束CT在外伤前牙正畸治疗前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淑婷;关则任;林苑云;梁国健;麦理想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在外伤前牙正畸治疗前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需要固定矫正的前牙外伤史正畸病例48例,利用CBCT对外伤前牙进行牙周膜检查,以排除牙根-牙槽骨粘连.结果 检查发现牙根-牙槽骨粘连病例3例,其余45例正畸治疗成功移动上前牙.结论 需要固定矫正的前牙外伤史正畸患者,推荐使用CBCT检查牙周膜,排除外伤前牙的牙根-牙槽骨粘连.

  • 不同根管充填技术对椭圆形根管的根尖封闭效果

    作者:邓俊青;卢忠林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根管充填技术对椭圆形根管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期拔除的椭圆形单根管前磨牙120颗随机分成6组,每组20颗,采用iRoot-SP和AH-Plus根管封闭剂,结合单尖充填法、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法,即单尖iRoot组、热牙胶iRoot组、冷牙胶iRoot组、单尖AH组、热牙胶AH组、冷牙胶AH组,采用染料渗透法观察根尖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热牙胶iRoot组、热牙胶AH组的根尖染料渗入深度明显小于单尖iRoot组、单尖AH组(P<0.05);热牙胶iRoot组、冷牙胶iRoot组尖染料渗入深度明显小于热牙胶AH组、冷牙胶AH组(P<0.05);其他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可以使椭圆形根管达到更好的根尖封闭效果,且配合使用iRoot SP根管封闭剂的封闭效果较配合使用AH-Plus根管封闭剂好.

  • 激素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翠芬;彭国光;冯远华;夏炜;沈琳;何善志

    种植体与周围骨形成骨结合对其后期功能的行使、美学的恢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着眼于与骨代谢密切相关的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褪黑素、雌激素,论述激素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

  • 慢性牙周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期间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作者:王蔚璐;吴昌敬;夏长普;李朝晖

    目的 探讨牙周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期间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Lp-PLA2)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牙周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48例,作为疾病组,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基础组(给予基础治疗,82例)和阿托伐他汀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66例),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40例作为健康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Lp-PLA2、CRP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常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的水平,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的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s,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TC、TG、Lp-PLA2、CRP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Lp-PLA2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患者的AL(3.92±0.51)mm、BI(2.81±0.48)、TC(5.27±0.83)mmol/L、TG(2.67±0.41)mmol/L、Lp-PLA2(243.57±58.71)μg/L、CRP(9.72±3.27)μg/L,均明显高于健康组的AL(0.42±0.06)mm、BI(0.34±0.05)、TC(4.02±0.62 mmol/L)、TG(0.93±0.17)mmol/L、Lp-PLA2(132.24±34.27)μg/L、CRP(3.21±0.8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中,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AL(3.70±0.10)mm、BI(1.05±0.28)、TC(3.82±0.67)mmol/L、TG(1.30±0.29)mmol/L、Lp-PLA2(157.43±40.18)μg/L、CRP(4.21±3.02)μg/L,均明显低于基础组AL(3.78±0.11)mm、BI(1.43±0.32)、TC(4.51±0.71)mmol/L、TG(1.83±0.34)mmol/L、Lp-PLA2(199.43±47.24)μg/L、CRP(6.37±3.2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法显示Lp-PLA2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672,P<0.05).结论 牙周炎合并高脂血症的病情变化与Lp-PLA2、CRP水平变化有关,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血脂水平,可能有助于提高牙周炎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

  • RW-splint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诊断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吴斯媛;涂少勤;王增全;艾毅龙

    目的 探讨在正畸前戴用RW-splint是否可引导或确定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以期为后期诊断设计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20例,在固定矫治前进行RW-splint治疗,测量前牙覆盖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的前牙覆盖量为(6.792±0.795)mm,治疗后半年的前牙覆盖量为(7.720±0.930)mm,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前牙覆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9,P<0.01),治疗后半年与治疗前前牙覆盖量变化值为(0.928±0.657)mm.结论 正畸前戴用RW-splint可引导或确定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为后期诊断设计提供帮助.

  • 正畸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对第三磨牙位置变化的影响

    作者:韩晓利;肖丹娜;尹硕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拔牙模式正畸治疗后第三磨牙位置的改变,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对发育中的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 选择39例青少年患者,并分为3组:下颌第一磨牙拔除组、第一前磨牙拔除组及不拔牙组,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均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比较研究第三磨牙萌出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 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和萌出角度在正畸治疗前后的年平均变化量,第一磨牙拔除组>第一前磨牙拔除组>不拔牙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年平均变化量,3组分别为(2.38±1.62)mm、(1.61±0.90)mm和(1.08±1.49)mm;萌出角度的年平均变化量,3组分别为1.89° ±1.93°,1.37° ±1.16°,和0.83° ±1.74°.结论 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矫治可使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明显增加并使其萌出角度有所改善,对第三磨牙的萌出有利.

  • 开窗减压术对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磊;吴换好;王志刚;王治平

    目的 研究开窗减压术对不同类型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曲面断层片测定开窗减压术前及术后6例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s,DC)、9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s,KTOC)及10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unicystic ameloblastoma,UA)的面积,计算DC组、KTOC组、UA组囊腔的缩小速率,分析患者年龄、病变初始大小以及缩小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3种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后6个月囊腔面积变化分别为DC组60.73%±7.15%,KTOC组为60.99%±4.00%,UA组59.25%±6.81%,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5,P=0.800).DC组(R=0.94,P<0.01)、KTOC组(R=0.97,P<0.01)、UA组(P<0.01,R=0.99),3组囊腔初始面积与囊腔面积绝对减少速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在KTOC组(P<0.01,R=0.86)和UA组(P<0.01,R=0.99)中囊腔初始面积与囊腔面积相对减少速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在DC组(P<0.01,R=0.99)和KTOC组(P<0.01,R=0.99)中,患者年龄与囊腔面积相对减少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窗减压术对于不同类型的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年龄和病损的初始大小可能与囊腔减小速率相关.

  • Er:YAG激光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卢海宾;万蕾;容明灯;张雪洋;苏媛

    目的 评估Er:YAG激光(erbium-doped:yttrium aluminium garnet)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治疗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形成环形牙槽骨吸收的种植体周围牙周炎患者15例,共26颗患牙,按照随机照原则分为2组,试验组(14颗)采用Er:YAG激光联合GBR的方式治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对照组(12颗)采用机械刮治联合GBR治疗牙槽骨的缺损.在基线和6个月时进行临床牙周指标的检查测定,包括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t,CAL),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术后PI、SBI、PD及CAL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2组PI均值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SBI分别为(0.8±0.2)、(1.1±0.2);PD分别为(5.8±0.8)mm、(6.2±0.6)mm;CAL分别为(2.3±0.7)mm、(3.6±0.6)mm.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YAG激光联合GBR在治疗种植体周炎骨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高角型病例不同矢状骨面型口咽气道形态特征的研究

    作者:曹安怡;羊晓;葛红珊

    目的 通过CBCT影像比较高角不同矢状骨面型成人口咽气道三维形态的差异,探讨口咽气道各段与颌面部骨骼形态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高角成人患者,按照ANB角的大小将所有患者分为骨性Ⅱ类、Ⅰ类、Ⅲ类三组,每组2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利用InvivoDental 5.1分析软件将每例患者CBCT图像的正中矢状平面和轴向平面在冠状、矢状、轴向三维空间进行调整,然后对腭咽、舌咽、口咽总气道进行线距、体积以及小截面积测量,比较不同组间以及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不同矢状骨面型间只有会厌顶横径(W-ET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舌咽气道高(H-GP)、口咽气道总高(H-Total)、后鼻棘横径(W-PNSP)、会厌顶横径(W-ETP)、舌咽气道体积(V-GP)、口咽气道总体积(V-Total)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均大于女性.结论 高角不同矢状骨面型成人口咽气道大小形态的差异仅体现在舌咽段下端横径,男性口咽气道较女性更大更长.

    关键词: CBCT 气道 骨面型 高角
  • 上颌后牙区数字化导板引导下倾斜种植精确性研究

    作者:郭磊;杨倞;王远勤

    目的 评估上颌后牙区使用数字化外科导板引导进行倾斜种植的精确性.方法 上颌后牙缺失伴垂直骨量不足病例14例,术前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获得颌骨数据,扫描上颌石膏模型获得上颌数字化模型,将数据输入种植设计软件后完成导板的设计,再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完成导板的制作.在导板的引导下完成手术,术后拍摄CBCT,将CBCT数据导入种植设计软件,与术前种植设计数据进行匹配整合后测量种植体设计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差异.结果 纳入研究的14例患者在数字化外科手术导板引导下共植入26枚种植体.种植体计划植入位置尖端与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尖端的平均距离是(0.820±0.208)mm,两尖端水平向平均距离是(0.509±0.139)mm,垂直向平均距离是(0.638±0.178)mm.种植体计划植入位置的顶端与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顶端的平均距离是(0.625±0.183)mm,两顶端水平向平均距离是(0.314±0.070)mm,垂直向平均距离是(0.538±0.178)mm.结论 上颌后牙区倾斜种植技术能降低手术风险及创伤,使用数字化外科导板能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时间,但该技术仍存在一定误差.

  • 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前牙区的临床应用

    作者:符镇南;张佩芬;陈儒娜;朱壮华

    目的 评价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前牙区的应用效果,探讨平台转换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 上颌前牙区单牙种植患者55例共60枚,分为2组,平台转换组25例,共28枚Ankylos系统种植体;平齐对接组30例,共32枚Nobel Replace系统种植体.分别于完成修复后1年和2年,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情况,计算红色美学得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比较2组种植体边缘骨组织和周围软组织的变化.结果种植体修复1年后,平台转换组种植体边缘骨变化量为(-0.41±0.36)mm,PES为10.43±1.37,平齐对接组种植体边缘骨平均变化量为(-1.77±0.54)mm,PES平均值为9.21±0.97;2年后,平台转换组骨变化量为(-0.55±0.33)mm,PES为10.32±1.21,平齐对接组边缘骨平均变化量为(-1.82±0.61)mm,PES为9.16±0.95.修复后1、2年,2组的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和PE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能更有效保留周围骨组织及具有更佳的美学效果.

  • TRAF6在粪肠球菌感染人成骨样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卢煜;刘成霞;刘忠俊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在粪肠球菌引发的人成骨样细胞MG63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iRNA瞬时干扰沉默MG63细胞的TRAF6基因,用粪肠球菌灭活全菌及其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刺激MG63细胞不同时间,定量PCR检测细胞中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TRAF6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MG63细胞产生的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量.结果 粪肠球菌及其LTA感染MG63细胞,TLR2受体和TRAF6的基因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都显著增高(P<0.05).用siRNA抑制MG63细胞TRAF6表达后,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MG63细胞主要通过TLR2受体来识别粪肠球菌及其毒性成分.粪肠球菌引起的根尖周感染中,其主要毒力因子是其细胞壁上的LTA.

  • Mtwo镍钛系统去除根管内充填物的效果评价

    作者:童方丽;杨勤;曾雄群

    目的 评估Mtwo镍钛再治疗系统去除椭圆形根管内充填物的效果.方法 选择30颗椭圆形根管的下颌前磨牙经ProTaper Universal预备、侧方加压法充填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Mtwo再治疗器械(Mtwo镍钛组)、手用不锈钢器械(手用器械组)去除根管内充填物.采用Image Proplus软件比较2组根管内管壁充填物的残留量百分比,纪录器械操作所需的时间.结果 2组根管内均残留有充填物.整个管壁充填物残留量百分比,Mtwo镍钛组(0.39±0.12)%与手用器械组(0.41±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管内各部分充填物的残留量百分比:冠部1/3,手用器械组(0.04±0.02)%少于Mtwo镍钛组(0.09±0.04)%;中1/3,Mtwo镍钛组(0.10±0.05)%少于手用器械组(0.20±0.08)%.2组根尖部充填物的残留量百分比均高于根中及冠部.Mtwo镍钛组的操作时间(5.68±0.74)min明显低于手用器械组(11.32±1.01)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01).结论 Mtwo器械较手用器械可减少操作时间,2组器械均无法完全去除椭圆形根管内充填物.

  • All-on-Four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邓飞龙;胡修诚

    为寻求简便有效的无牙颌修复方法,Maló等人于2003年提出All-on-Four种植即刻修复概念,通过植入4颗种植体支持整个无牙颌修复重建,并于术后行即刻修复.All-on-Four种植即刻修复具有避免额外植骨手术、避开重要解剖结构及缩短缺牙时间等优势,近年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外科引导技术及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All-on-Four种植即刻修复获得了理想临床效果,已成为无牙颌患者种植固定修复的一种可行且可靠方案.笔者就All-on-Four概念发展、生物力学研究、外科和修复要点以及临床应用效果作一阐述.

  • Notch信号及自噬在三氧化矿化聚合物促人牙髓细胞体外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何飞;郑雨燕;仇伟;张国权;麦穗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及自噬在三氧化矿化聚合物(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促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体外分化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DPCs,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TA作用不同时间(24 h、3 d、7 d)对hDPCs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及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protein,DSPP)表达的影响;Von Kossa染色观察细胞钙化结节形成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TA作用下hDPCs Notch信号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0.1 mg/mL MTA即可促进体外培养hDPCs的分化.与未处理hDPCs的空白对照组相比,MTA组hDPCs的Notch信号成分Notch1、Hes1、Jagged1及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抑制剂Bafilomycin A1(BAF)刺激细胞,自噬潮受抑制,Notch1表达升高,MTA具有类似作用.结论 MTA可显著促进hDPCs的体外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otch1-Jagged1-Hes1信号转导途径激活及自噬抑制有关.

口腔疾病防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