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온주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9400
  • 国内刊号: 33-13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17
  • 曾用名: 温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瞿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左志贵;王颢;高显华;于志奇;窦唯龙;傅传刚;宋华羽;李激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相关影响因素,探讨规范化新辅助治疗对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122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消退分级进行回顾性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22例患者中明显病理消退52例,其中完全病理消退11例,病理消退不明显70例.长程放疗方案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短中程放疗(60% vs30.56%,P=0.005),同步放化疗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单纯放疗(54.05% vs 25%,P=0.002),放疗总量>4 000 cGy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总量≤4 000 cGy(60.42% vs 31.0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及长程放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分级的两个独立影响因素(P< 0.05).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4年间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A组,66例)中同步放化疗、长程放疗、放疗总量达到4 000 cGy以上及术前放化疗后时间间隔达到6周的比率均高于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4年间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B组,56例)(71.43% vs 51.51%,57.14%vs 27.27%,48.21% vs 30.30%,50% vs 28.79%).结论: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行长程放疗、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优于短中程放疗、单纯术前放疗,延长术前同步放化疗后时间间期有提高临床疗效的趋势,规范化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 榄香烯和PD98059诱导人胃癌SCG-7901细胞株凋亡及其机制的探讨

    作者:俞耀军;盛维为;叶海波;屠洋洋;刘帅;孙维建;游涛;王飞海;郑志强

    目的:探讨榄香烯及PD98059对人胃癌SCG-7901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与ERK1/2、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和PD98059处理人胃癌SCG-7901细胞,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和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RT-PCR检测bcl-2 mRNA及bax mR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胃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榄香烯和PD98059单独作用都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前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后者则呈时间依赖性但无浓度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单一用药对(P< 0.05);随榄香烯的浓度增加p-ERK1/2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5),总ERK1/2无明显变化;榄香烯(0.08 mg/mL)、PD98059 (50 μmol/L)及榄香烯+PD98059组作用胃癌细胞24 h,p-P38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榄香烯+PD98059组较榄香烯组或PD98059组更高(P<0.05);随榄香烯浓度的增加,bax mRNA的表达增加,bcl-2 mRNA的表达降低,且榄香烯+PD98059组表现显著;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浓度依赖性(P< 0.05),且榄香烯+PD98059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一作用组(P<0.05).结论:榄香烯及PD98059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前者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榄香烯及PD98059还可以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榄香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包括促进ERK1/2磷酸化和上调p-P38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PD98059抑制ERK1/2的磷酸化,但通过上调p-P38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而发挥其细胞调节作用.

  • 豚鼠卵巢组织片和分离的窦前卵泡玻璃化冷冻效果比较

    作者:张悦;陈文铭;谢迟迟;谢双双;孙君慧;徐芝慧;刘军;周颖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玻璃化冷冻配方对豚鼠卵巢组织片和单个窦前卵泡形态、存活率及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取5周龄雌性豚鼠卵巢,实验分新鲜对照组、组织片A液毒性组、组织片B液毒性组、卵泡A液毒性组和卵泡B液毒性组,及相应的冻融组,即组织片A液冻融组、组织片B液冻融组、卵泡A液冻融组、卵泡B液冻融组,共9组行毒性试验和冷冻保存.各组卵巢组织片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分离窦前卵泡经锥虫蓝染色活力测试并行体外培养.结果:A液冻融组和B液冻融组豚鼠卵巢组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可见大部分卵泡形态正常,A液组和B液组异常窦前卵泡数与新鲜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分离的窦前卵泡锥虫蓝染色活力测试中,冻融卵巢组织片A组的卵泡复苏率(为66.1%)显著低于(P< 0.05)冻融卵泡B液组(为78.5%)和新鲜对照组(为87.5%);其余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培养卵泡发育情况组织片冷冻组比卵泡冷冻组差,以A液组尤甚,第6天存活卵泡数目不足(为20.0%),与新鲜对照组(为60.0%)及卵泡B液冻融组(为5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法能较好地冷冻保存豚鼠卵巢组织片和分离的窦前卵泡,而单个豚鼠窦前卵泡玻璃化冷冻优于卵巢组织片的玻璃化冷冻;B液较A液更适合豚鼠卵巢卵泡的玻璃化冷冻保存.窦前卵泡的体外培养证明玻璃化冷冻复苏卵泡具有一定的继续发育能力.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视网膜血管病变程度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作者:夏晓茹;徐宏;秦苇;刘银和;朱小春

    目的:观察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出现的眼部病变特征,特别是视网膜血管病变程度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30例无视网膜血管病变的早期SLE患者作为对照组,32例确诊为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网膜组)的早期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SLE患者经眼科医生检查视力、裂隙灯检查、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并根据BenEzr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同时评估各系统受累情况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早期SLE患者现网膜血管病变可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棉绒斑,血管迂曲扩张,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下小片出血,后可导致视网膜血管增生性改变;视网膜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雷诺现象的发生率及抗ds-DNA抗体阳性率更高(P<0.05),且视网膜组患者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5,P=0.007);视网膜组的BenEzra评分和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836,P<0.001).结论:早期SLE患者即可发生视网膜血管病变,尤其是存在雷诺现象者;BenEzra评分对SLE患者疾病活动的早期判断和血管炎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siRNA靶向沉默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对胶质瘤细胞U87增殖的影响

    作者:陈渊;王伟;涂明;吴哲褒;郑伟明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 (siRNA)靶向沉默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FAP-α)表达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87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阴性对照组(NC组)和siRNA组,通过脂质体将siRNA转染至胶质瘤细胞株U87,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AP-α基因的蛋白水平,同时检测NC组和siRNA组Bcl-2、caspase-3的表达变化,使用Real-time PCR法检测FAP-α和增殖核抗原(PCNA)的mRNA水平,CCK-8法评价转染后NC组和siRNA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①转染48 h后,siRNA组细胞FAP-αmRNA、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NC组和Blan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NA组较NC组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siRNA组较NC组PCNA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②转染后48、72和96 h siRNA组U87细胞吸光度值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siRNA沉默FAP-α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U87的增殖,诱导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 HBV S-ecdCD40L治疗性疫苗对乙肝转基因小鼠肝脏中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文治;徐英;吴金明;张欢

    目的:检测HBV S-ecdCD40L表达对乙肝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成熟分化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乙肝转基因小鼠分别肌肉注射质粒pcDNA3.1-S-ecdCD40L、pcDNA3.1-S、pcDNA3.1或PBS,每只100 μg/25 g,2、4周后各加强免疫一次.首次免疫6周后,取血,分离DC,检测细胞表型及功能,并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注射pcDNA3.1-S-ecdCD40L小鼠DC中CD80、CD86、MHC Ⅱ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白介素-12 (IL-12)的分泌及刺激淋巴细胞的能力均高于其余组小鼠,而平均血清HBV DNA含量明显低于其余组小鼠.结论:pcDNA3.1-S-ecdCD40L重组表达载体介导的HBV S-ecdCD40L表达能有效地促进转基因小鼠的DC成熟分化和功能提高,激活DC中的TLR4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M13噬菌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谭慧;王冰冰;卢徐涟;侯柏龙;林晓云;刘巧琼;张丽芳;陈筱菲

    目的:制备M13K07辅助噬菌体多克隆抗体.方法:将M13K07辅助噬菌体进行大量扩增,以此作为免疫原于1、3、5周进行兔免疫,收集0周和免疫后2、4、6、8周免疫血清,用间接ELISA法对免免疫血清的效价进行检测,进一步用免疫斑点实验检测免多克隆抗体与M13K07辅助噬菌体的特异性结合能力.结果:M13K07辅助噬菌体免疫兔可产生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3 200,并能特异性识别M13K07辅助噬菌体.结论:成功制备了高效价的M13K07辅助噬菌体多克隆抗体,为噬菌体展示技术研究提供了检测抗体.

  • 二氢杨梅素对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云霄;潘晓琼;胡臻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DMY (5 μg·mL-1,20 μg.mL-1,80 μg·mL-1)预处理保护HUVECs12 h,再用0.5 mmol·L-1 H2O2干预12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Hoechst33258进行细胞核染色;并取上清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活性氧(ROS)和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结果:DMY能明显提高H2O2(0.5 mmol·L-1)损伤后HUVECs存活率(P< 0.05),增加上清液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细胞内ROS表达,下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其中DMY 5μg· mL-1时效果明显.结论:DMY对H2O2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清除细胞内ROS,抑制细胞内钙离子介导的细胞凋亡相关,浓度以DMY 5μg·mL-1时效果明显.

  • 胃癌组织中CD44V6、p-Src、Ki67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王永辉;毛卫波;楼建;周月芬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V6、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的激活形式p-Src及增殖指数Ki67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D44V6、c-Src的激活形式p-Src (Y419)癌基因蛋白及Ki67在85例胃癌组织及41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三者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之间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结果:CD44V6、p-Src (Y419)、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CD44V6的表达和肿瘤直径的大小、浸润深度、肿瘤分期相关;Src在胃癌中的激活程度和肿瘤直径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Ki67高表达和肿瘤直径大小、Lauren分型有关.单因素分析提示CD44V6表达、p-Src和Ki67的高表达均是胃癌2年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CD44V6表达及p-Src、Ki67高表达不是胃癌2年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CD44V6阳性病例p-Src及Ki67表达显著高于CD44V6阴性病例,CD44V6和p-Src (Y419)、Ki67互为正相关.结论:CD44V6、p-Src、Ki67表达是胃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关键词: 胃肿瘤 CD44V6 Src Ki67 预后
  • 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系统的建立

    作者:林跃跃;尤捷;林晓铭;李雪苹;潘丹红;潘晓云

    目的:分析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预警系统.方法:对412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危险因素,建立预警评分系统.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普胸术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因素为:术前肺功能(P< 0.01)、术前心功能(P< 0.01)、手术类别(P< 0.01)和手术时间(P<0.01).根据心律失常发生可能性方程,建立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危险评分系统如下:术前肺功能异常(10分)、术前心功能异常(8分)、肺和食管切除手术(26分)、手术时间≥4h(12分);根据方程预测率来绘制ROC曲线,所对应的预测普胸术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得分为26分,敏感度为92.4%,特异度为51.4%,26分以下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6% (27/185),26分以上的发生率为52.9% (120/2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预警评分系统简单易行,结果比较可靠,能给术后心律失常的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 磁共振钆剂延迟增强在冠状动脉疾病心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化致;李建策;王美豪;王溯源;陈勇春;闻彩云;陈伟建

    目的:探讨心血管磁共振钆剂延迟增强(LGE-CMR)在冠状动脉疾病(C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3月期间确诊为CAD且有LGE-CMR图像病例共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范围36 ~ 79岁,中位年龄57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4例,其中5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5例患者有陈旧心肌梗死.由2位影像学诊断医生独立盲法评估心血管磁共振(CMR)图像中钆剂延迟增强(LGE)征象的有无、部位(心内膜下、透壁、壁间)及形态(斑点/斑片样、线条样、条片/片状),并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2位影像诊断医生对LGE征象的有无、部位、形态的判定一致性较好(Kappa=0.908、0.733、0.724,均P<0.05).84.2% (16/19) CAD患者CMR可见LGE征象,且LGE主要位于心内膜下(7/16)和透壁(6/16),占81.25% (13/16);条片/片状强化占43.75% (7/16)、线条样强化占31.25% (5/16)、斑点/斑片占25.00% (4/16).结论:LGE-CMR可以显示CAD患者心肌损害的有无及范围,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心肌层面影像学信息.

  • 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导致再发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失败原因2例分析

    作者:谢海啸;王莹宇;周武;王秀秀;王明山

    目的:探讨机体凝血因子Ⅻ(FⅫ)水平对再发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Ⅻ促凝活性(FⅫ∶C)、纤溶酶原活性(PLG∶C)、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PCR扩增FⅫ基因的14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DNA测序,发现基因突变,则反向测序予以证实.50例正常对照组用于排除FⅫ基因多态性.结果:2例FⅫ缺陷患者APTT显著延长,FⅫ∶C明显降低.患者1基因分析发现g.6753de1ACA杂合突变(国内外鲜见报道)和46T/T.患者2发现g.7142insertC杂合突变和46C/T.结论:FⅫ缺陷症患者易导致机体纤溶功能下降,是引起患者IVF-ET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温州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因分析

    作者:汪延辉;刘毅;郑尘非;周琼秀;蔡晓青;徐玉兰

    目的: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温州市18家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死亡患者269例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3组:20 ~ 44岁(青年组),45 ~ 64岁(中年组)和≥65岁(老年组),分析3组间透析龄、原发病、死亡原因、首次透析时及死亡前1年内实验室检查的差别.结果:透析龄在青年组长,平均(49.4±60.3)月,老年组透析龄短,平均(34.1±26.8)月;死亡患者中原发病以糖尿病多,占39.4%.脑血管疾病为首要死亡原因,3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血管疾病为第二位死亡原因,在中年组多见;全身衰竭死亡在老年组患者中多,占23.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入透析时及死亡前1年内血肌酐、尿素氮和血白蛋白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老年组患者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患者.结论:温州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原发病以糖尿病多见,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疾病,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全身衰竭死亡在老年组中较多见,且营养状况相对较差.

  •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磺胺嘧啶银霜联合应用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过程的修复效应

    作者:潘德标;叶冠雄;吴成军;徐胜前;王世;秦勇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磺胺嘧啶银霜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各种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0例、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B组)20例、磺胺嘧啶银治疗组(C组)20例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磺胺嘧啶银联合治疗组(D组)20例.记录各组创面愈合时间,伤后3d起隔日计算4组的创面愈合百分率.结果:D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其他3组明显缩短(P<0.05).伤后第7、第11、第14、第17、第21天D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磺胺嘧啶银联合应用可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

  •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疼痛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比较

    作者:赵永忠;杨闯;王维千;陈宏

    目的:对比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对伴有疼痛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伴有明显疼痛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度洛西汀60 mg/d和帕罗西汀20 mg/d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试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同时监测血压、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结果:度洛西汀组治疗后2周、4周和6周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帕罗西汀组治疗后4周、6周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度洛西汀组VAS评分在治疗2周、4周和6周时均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治疗2周和4周时,度洛西汀组HAMA总分和HAMA躯体性焦虑因子分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治疗6周时两组HAMA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对焦虑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0.98%和58.54%(P> 0.05),痊愈率分别为34.15%和26.83%(P> 0.05).结论:度洛西汀对伴有疼痛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帕罗西汀相当,但对焦虑和疼痛起效更快,对疼痛效果更好.

  •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与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分析

    作者:程振宇;陈亦华

    目的:揭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与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单纯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变化、环池形态和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等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单纯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是15.4% (32/208),而入院时诊断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为35例(占16.9%).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散大和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是单纯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是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常见的合并症,可显著增加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

  • 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作者:冯海燕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的各类原因,并提出干预对策,以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方法:对呼吸内科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由各种意外事件、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管理缺陷、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欠缺引起.结论:通过对意外事件进行防范,规范专科操作,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强化科内管理可有效防范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 60例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胡晓秋;王丹;叶绿;陈晓映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尿潴留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本院产科出现尿潴留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尿潴留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造成产后尿潴留的原因主要有:产程延长,会阴创口疼痛,孕产妇生理改变,宣教不到位,心理及药物因素等.6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经积极护理干预后均有效解除尿潴留.结论:通过分析尿潴留的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配合药物治疗及中医理疗、针灸等,能有效地预防和解除产后尿潴留.

  • 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囊结扎术:一项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钟红继;王复然;陈易;赵军锋

    目的:介绍一种采用普通硬膜外穿刺针完成的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囊结扎术(SLPEC),并通过与双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囊结扎术(DLPEC)前瞻性地比较来评估其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II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各有30名连续的儿童IIH患者接受了SLPEC和DLPEC治疗.术中诊断为滑动性疝、直疝或股疝者排除在外.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果:2例滑动疝排除在外,终SLPEC组和DLPEC组各有28例和30例患者纳入研究.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SLPEC组单侧手术时间稍长于DLPEC组,中转率稍高于DLPE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SLPEC组双侧手术时间明显长于DLPE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恢复进食的时间和完全活动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SLPEC组患者的切口瘢痕评分显著低于DLPEC组(P< 0.05).两组均无需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SLPEC是一种治疗儿童IIH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相比于DLPEC,其切口更加美观,但手术难度增加.

  • 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办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吴素君;缪立懿

    作为泰国首家引入中华医学文化的孔子学院,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在开展汉语教学、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坚持中医为特色的办学道路.笔者拟对其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其他在筹建或已建成的孔子学院建设提供借鉴.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