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黄燕妮;王敬萍;马秀瑞;冯强;杜海萍

    目的 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与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择既往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7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 分为再狭窄组(35例)及非再狭窄组(32例);另选择对照组2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三组患者血清AT1-AA.结果 再狭窄组患者血清AT1-AA阳性率高于非再狭窄组(45.7%比21.9%,P<0.05)及对照组(45.7%比11.5%,P<0.01).结论 AT1-AA可能参与PCI术后再狭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 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与血浆BNP、cTnI、hs-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阚国庆;黄孟洪;王德启;李杨;蔡忠贵;王继征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及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按Braunwald标准,120例心功能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分为ⅠB组(35例)、ⅡB组(42例)及ⅢB组(43例),并取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作为对照组.SAP组与UAP组于入院时及入院后24 h抽肘前静脉血2次,分别行BNP、cTnI和hs-CRP检测,取两次结果 的高值.常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①UAP组缺血性ST80(ST段延续至J点后80 ms)段下移水平及BNP、cTnI、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ⅢB组显著高于ⅠB组和ⅡB组(P均<0.05).②冠脉三支与双支病变组BNP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缺血性ST80段下移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BNP、cTnI明显高于双支及单支病变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观察4周,UAP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SAP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BNP、cTnI和hs-CRP是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及血浆BNP、cTnI、hs-CRP水平对临床评价UAP患者病情程度及近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 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分析

    作者:陈林;肖颖彬;陈柏成;马瑞彦;程伟;郝嘉;秦川;文仁国

    目的 分析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124例患者接受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性36例,女性88例,年龄29~69岁,房颤时间1~12年,左心房直径为43~82 (57.48±15.14)mm.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先行双极射频消融手术,124例患者中同期接受二尖瓣置换103例、双瓣膜置换21例.另外,同期血栓清除术17例、三尖瓣成型41例(包括16例使用成型环),术毕均置入心外膜临时起搏器.记录术前,手术当日,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心电图.结果 返监护室后窦性心律113例(91.13%),交界性心律7例(5.64%),房颤4例(3.23%).手术死亡1例(0.8%),123例痊愈出院.出院时窦性心律105例(85.37%),交界性心律4例(3.25%),房扑4例(3.25%),房颤10例(8.13%).术后6个月内常规口服胺碘酮200 mg,1次/d.术后6个月后窦性心律转为房颤1例,房颤转为窦性心律4例,房扑转为窦性心律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结论 瓣膜置换术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合并房颤,操作简单、安全,早期疗效好.

  • 血浆脑钠肽检测对急诊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冬波;王国涛;李玉洁

    目的 评价快速测定脑钠肽(BNP)对急诊呼吸困难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76 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在急诊科就诊和急诊入院患者血浆BNP水平,以2位不知道BNP结果 的心血管专家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出的诊断为标准,评价BNP水平对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患者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BNP≥100 pg/ml诊断CHF的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97.1%,阳性预测值为97.5%,阴性预测值为94.4%.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急诊快速测定BNP有助于鉴别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 Flash双源CT冠脉成像与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瑞平;郝志茹

    目的 探讨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与心肌灌注显像(DS-CTP)一站式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考虑冠心病的患者行双源CT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参考标准,根据冠脉造影结果 分为狭窄<50%和狭窄≥50%,计算对于狭窄≥50%者双源CT冠脉成像及联合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 60例患者行DSCT冠脉成像与心肌灌注显像,其中59例均显示良好符合诊断要求.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参考标准:①对于血管狭窄≥50%的血管,Flash双源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92.7%、88.9%和89.1%;②DS-CTA联合DS-CTP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90.7%%、88.5%和97.5%.结论 DS-CTA联合DS-CTP对冠心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双源CT这种融合解剖学及功能学成像的"一站式"检查方法 在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方面有重要优势.

  • 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作者:杨建安;李刚;王湘;于洪涛;王小雷;叶小青;黄小蝶;陈伟新;刘希伶

    目的 探讨采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 "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30~67)岁;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慢性夹层4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结果 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4例.行主动脉弓置换及"象鼻"支架术2例,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1例,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13例,其中同期行Bentall 术2 例、主动脉根部成形术8例.心肌阻断时间59~137(104±31)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57(29±11)min.术后肾功能衰竭2例,1例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另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5例患者出院,随访1个月至1.5年,1例患者于术后约1个月双下肢肌肉坏死,在外院施行了截肢手术,8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工作,无晚期死亡或再次手术病例.结论 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 糖尿病血糖波动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飞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以动态心电图中的LF、HF、SDNN、pNN50指标对5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24 h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并选62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LF、HF、SDNN、pNN50指标在血糖波动前明显高于波动后,分别为(1324.6±265.6)ms比(1196.5±208.7)ms,P=0.041,(764.6±123.3)ms比(698.2±112.5)ms,P=0.029,(161.1±19.3)ms比(118.2±10.4)ms,P=0.034,(39.3±6.2)比(31.2±5.9),P=0.046;但其血糖波动前各项HRV指标仍较健康人低,分别为(1621.8±275.1)ms比(1324.6±265.6)ms,P=0.028,(886.4±143.2)ms比(764.6±123.3)ms,P=0.025,(193.1±18.2)ms比(161.1±19.3)ms,P=0.038,45.4±7.0比39.3±6.2,P=0.037.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后HRV降低,表明血糖波动会造成心脏的植物神经功能受损.

  • 节段分析法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韦国雄;严坤;梁均强;朱江;何斌

    目的 探讨节段分析法(segmental analysis)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超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应用节段性分析法超声检查出的26例心脏畸形胎儿,其中简单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10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16例.结果 26例心脏畸形胎儿中,出生后彩超证实5例(室间隔缺损4例、房间隔缺损1例),误诊1例(产前诊断为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产后彩超证实为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其余心脏畸形胎儿经随访及省级医院超声复查证实后作引产处理.结论 节段分析法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能系统地分析心脏结构异常,对于提高简单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度价值不大,对于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能提供更准确、更完善的诊断结果,对于妊娠筛选及产后干预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宝峰;徐新;马绍椿;唐良秋;范文茂;邓芸;章蓓蓓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229例经冠脉造影术证实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指征的冠心病患者,依照其意愿分为支架组和非支架组;两组再分别随机分为EECP亚组和非EECP亚组.两个EECP亚组于术后1周开始进行EECP(每日治疗1 h,每周5次,持续7周).分别于术前,术后1 h、1周和9周时测定血浆MIF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 ①支架组:MIF和P-选择素水平在支架术后1 h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1周时降至术前水平,而在术后9周时则降至低(与术前比较P<0.05).术后9周时EECP亚组MIF和P-选择素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非EECP亚组(P<0.05).②非支架组:术后1 h、1周时MIF和P-选择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无变化.术后9周时,两个亚组的MIF和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P<0.05),EECP亚组MIF和P-选择素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非EECP亚组(P<0.05).③术后9周时,支架组的EECP亚组与非支架组的EECP亚组之间MIF和P-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ECP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MIF和P-选择素水平,对接受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的患者疗效等同.

  • 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中的应用

    作者:张立博;苏仁芳;陈德超;关丽卿;周杰良;吴咏豪;付熠;宾冬梅

    目的 评价在血栓抽吸前、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造影术后立即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B组在血栓抽吸术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评价PCI术后两组患者造影结果 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MACE情况.结果 A组心肌呈色分级(MBG)2~3级的比例为86.2%,而B组的比例为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A、B两组LVEF值分别为(70.5±10.0)%和(61.5±11.0)%.冠脉内TIMI 3级血流、CTFC帧数及ST段回落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时,如果患者血栓负荷过重,先行冠脉内替罗非班注射然后再进行血栓抽吸,可以得到更好的心肌再灌注,并且对LVEF的改善有益.

  •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后心率的影响

    作者:陶四明;郑甲林;李建美;魏巍;杨志刚

    目的 对比观察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前后窦性心率变化,探讨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对迷走神经作用的影响.方法 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93例,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消融术.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做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心率的相关指标并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①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MaxHR、MinHR、MeanHR比较,分别为F=1.874、P=0.137,F=4.909、P=0.003,F=5.136、P=0.003,其中MinHR与Mean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比较,分别为F=7.384、P=0.000,F=5.607、P=0.002,F=10.2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频域指标LF、HL、LF/HF比较,分别为F=3.377、P=0.027,F=2.941、P=0.040,F=2.414、P=0.061,其中LF、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短期内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性降低,3个月后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提示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左房去除迷走神经作用,损伤了房颤的发病基质.

  •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

    作者:韩战红;王佳;王春玲;张剑梅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 疑难血管下肢人造血管内瘘血液透析的护理

    作者:蒋秀梅

    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而糖尿病、老年、长期透析使血管耗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1].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由于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人造血管因与组织相容性较好,已成为血管代用品[2].我科收治了一例有罕见复杂血管条件的患者,因深静脉多发血栓,行股动、静脉人造血管移植搭桥手术后予以透析治疗.

  • 中国体外反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体外反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起草专家委员会

    1 前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慢性心脑血管病仍然是21世纪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威胁,并构成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报告,到2020年左右,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将会迎来冠心病的"流行"高峰.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

  • 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凡;王瑞英;李涛涛;孙宇婷;黄淑田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初发未经降压治疗的EH患者128 例作为高血压组,检测血压、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及生化指标,采用胶乳免疫比浊定量法测hs-CRP,循环酶法测Hcy水平.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将EH患者分为高血压1级组(43例)、高血压2级组(46 例)和高血压3级组(39 例),并对EH患者依据颈动脉超声结果 将其分为无病变组(48 例)、内膜增厚组(42例)和斑块组(38例)三个亚组.以4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高血压组hs-CRP、Hcy 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级别组间hs-CRP、Hcy水平比较,hs-CRP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cy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组间hs-CRP、Hcy 水平比较,hs-CRP、Hcy 水平斑块组和内膜增厚组高于无病变组,斑块组又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IMT除与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脉压、LDL呈正相关(P<0.05或P<0.01)外,同时与hs-CRP、Hcy呈正相关(r=0.610和r=0.571,P<0.01).结论 hs-CRP、Hcy与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早期干预炎症反应及高Hcy血症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 坎地沙坦酯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踝臂指数的影响

    作者:曹慧;韩淑艳;陈霞;刘勇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酯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 4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酯组,每组23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压、ABI、空腹血糖(FPG)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结果 常规治疗组治疗前FPG为(8.56±2.96)mmol/L,治疗后为(5.99±0.76)mmol/L (P<0.05),坎地沙坦酯组治疗前FPG为(8.38±2.06)mmol/L,治疗后为 (5.51±0.56)mmol/L (P<0.05),两组FPG均下降明显.治疗后常规治疗组EDD为(4.78±2.79)%,坎地沙坦酯组为(5.31±3.02)%,两组EDD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ABI为1.17±0.14,坎地沙坦酯组为1.24±0.16,两组ABI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空腹血糖,可以提升其踝臂指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心脏磁共振评价代谢综合征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静;苏晋生;张辉;马登峰;李星;张静;裴志强;黄文;赵跃斌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评价代谢综合征(MS)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影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高血压代谢综合征(HMS)患者2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9例和2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1.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Sonata,Siemens),体部相控阵及表面线圈,胸前导联心电门控,采集左心室长轴两腔位、四腔位、三腔位及短轴位动态图像,采用Turbo Flash 2D电影序列行左室短轴电影成像,用argus软件mass analysis分别描记左室心内、外膜界面,自动画出左室容积-时间变化曲线,测得左心室功能参数,并对健康志愿者组与患者组左心室功能数据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射血分数(EF):左室高峰射血率(PER)(EDV/s)三组分别为71.60±7.82、65.88±10.28和58.28±8.46;高峰射血时间(TPER)(ms)三组分别为493.77±138.41、452.30±117.54和319.55±80.59;高峰充盈率(PFR)(EDV/s)三组分别为477.03±51.48、443.51±112.43和394.32±133.35;高峰充盈时间(TPFR)(ms)三组分别为67.53±11.73、183.17±23.55和318.65±19.27.结论 HMS和EH均可引起左心室功能的改变,代谢功能异常可进一步加重此改变.磁共振成像可准确测定HMS、EH患者左室心功能参数,重复性好.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凌云;刘义明;黄昌举;林桂花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评估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对预测高血压心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200例,其中非左室肥厚组(NLVH)100例,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61.2±8.9)岁;左室肥厚组(LVH)100例,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60.8±9.2)岁;对照组100例,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60.9±9.5)岁.对所有受试者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结果 对照组、NLVH组和LVH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9.32±1.91)μmol/L、(20.92±3.28)μmol/L和(29.60±3.73)μmol/L,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NLVH组和LVH组LVEF分别为(59.00±4.63)%、(40.70±1.87)%和(39.50±1.46)%,依次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hcy与LVH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对预测高血压心衰,减少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