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방부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蚌埠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2200
  • 国内刊号: 34-106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37
  • 曾用名: 医学资料汇编杂志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蚌埠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祝延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Cyclin D1及p1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立新;洪永青;高金瑜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p16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Cyclin D1及p16的表达.结果:Cyclin D1及p16在肺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62.9%和56.5%;在肺良性病变中未发现Cyclin D1的表达,p16阳性率为85.0%.Cyclin D1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p16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05).结论:Cyclin D1的过表达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指标之一,而与肺癌发展和预后无关;p16异常与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 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疗效比较

    作者:张亚军;段诗苗;徐全敬;江浩;沈学明

    目的:探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其中单纯放疗组85例,同步放化疗组78例.两组均采用加速器6 MV X线常规分割放疗,每周5次,每次2 Gy,先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放疗至36~38 Gy,随后改为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或小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鼻咽部总剂量为68~70 Gy/7周,颈部根治量为60~68Gy,预防量为50~55 Gy,同步放化疗组于放疗第1周及第5周配合化疗,化疗方案为甲酰四氢叶酸钙200 mg/m2, d1-5,氟脲嘧啶500 mg/m2,d1-5,顺铂20 mg/m2,d1-3.结果: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7.2%和65.9%,3年生存率、3年无瘤生存率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62.4%、50.6%与78.2%、69.2%,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43.5%、32.9%与67.9%、51.3%,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5年内局部复发和5年内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8.2%、30.6%与32.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步放化疗组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近期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降低转移率.

  • 囊性肾细胞癌的CT诊断(附11例报道)

    作者:许新堂;颜广林;曹刚;周胜利;张永刚;周新萍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囊性肾癌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7例表现为多房样改变,囊内壁不光整,分隔厚薄不一,增强后呈中重度强化;4例表现为单房样改变,囊内见不均匀絮状影,增强后囊壁呈结节样异常强化,絮状物强化不明显.结论:囊性肾癌的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其特点有助于给临床术前提供一些重要信息.

  • 吸入依洛前列环素对先天性心脏病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罗显元;周学中;张维君

    目的:探讨吸入依洛前列环素对先天性心脏病(CHD)继发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对20例CHD继发PAH患者吸入依洛前列环素,分别测量吸入药物前后各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用药前后的差异.结果:吸入依洛前列环素后PAH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P)、肺动脉舒张压、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PVR)下降,外周动脉血血氧饱和度、周围动脉氧分压、体循环血流量、肺循环血流量、心脏指数(CI)增加;混合静脉血氧含量、体循环收缩压、混合静脉血血氧饱和度、体循环舒张压、体循环平均压、肺小动脉嵌顿压、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依洛前列环素可安全有效地降低PAH患者的PAP、PVR,增加CI.

  •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与人乳腺癌细胞恶性增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晓燕;章菊;夏俊;陈俊霞;崔秀云

    目的:探讨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sae inhibitor,RI)的表达与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SKBR-3恶性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检测RI基因表达水平,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RI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速度、S期所占比例均小于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SKBR-3(P<0.05~P<0.01),且MCF-7细胞中RI基因表达水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DA-MB-231、SKBR-3细胞(P<0.01).结论:RI与人乳腺癌细胞恶性增殖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 FABP2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的关系

    作者:周海艳;石建华;黄(讠永)齐

    目的:探讨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2)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40例蚌埠地区汉族人80例2型糖尿病(T2DM)组及60例正常对照(NC)组的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54密码子的HhaⅠ酶切位点进行限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蚌埠地区汉族人存在FABP2 HhaⅠ多态性位点,有FABP2 Ala54Ala、Ala54Thr和Thr54Thr多态片段 (等位基因频率Ala为0.67, Thr为0.33).与NC组比较,T2DM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胰岛素均明显增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P<0.0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增高(P< 0.01),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1).T2DM组中,FABP2 Ala54Ala与Ala54Thr及Thr54Thr基因型患者比较,后两者的空腹胰岛素、HOMA-IR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P<0.01),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蚌埠地区汉族人存在FABP2多态性.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且FABP2 Ala54Thr、Thr54Thr基因型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是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之一.

  • 不同微环境下椎间隙内抗生素浓度检测

    作者:王祥;刘振华;官建中

    目的:观察不同微环境下经静脉注入抗生素在椎间隙内的浓度分布,为椎间隙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椎间隙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狗椎间隙感染模型,经下腔静脉缓慢推注头孢唑啉液(40 mg/kg),30 min后,获取少许感染椎间盘,彻底清除病灶.饲养1周后,再次下腔静脉推注头孢唑啉液(40 mg/kg),30 min后,取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的椎间隙内组织及正常椎间盘髓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微环境下椎间隙内组织药物浓度.结果:正常椎间盘髓核、椎间盘感染、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的椎间隙组织内药物浓度分别为(4.62±1.74) μg/mg、(7.00±2.48) μg/mg和(14.11±2.10) μg/mg,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的椎间隙组织内药物浓度较正常椎间盘髓核和感染椎间盘内药物浓度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椎间隙内头孢唑啉浓度有明显提高.

  • TGF-β1诱导的新生儿脐带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动力学研究

    作者:唐洁;李柏青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新生儿脐带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活性.方法:新生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经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succinimidyl ester,CFSE)标记后,加入TGF-β1,同时用CD3mAb激活和IL-2培养扩增.培养第4、6、8天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增殖后的CD4+CD25+、CD8+T细胞增殖动力学变化.结果:培养后第6、8天,实验组CD4+CD25+T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11.52、23.04,高于对照组CD4+CD25+T细胞(6.68,10.46)及实验组 CD8+ T细胞(4.23,5.43).培养后第8天,实验组CD4+CD25+T细胞第8代到第10代所占的比例为52.74%,在各代中以第8代所占比例高,而对照组CD4+CD25+T细胞第8代到第10代所占的比例为36.26%;实验组CD8+ T细胞第8代到第10代所占的比例为13.54%,在各代中所占比例高的为第2代,而对照组CD8+ T细胞第8代到第10代所占的比例为29.44%. 结论:TGF-β1诱导的新生儿脐带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强于CD8+ T细胞.

  • 三氧化二砷对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NF-κB、C-IAP2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治文;王东萍;夏俊;高绪锋;杨同怀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在诱导人黑素瘤A375细胞凋亡中,对核因子-κB (NF-κB)、细胞凋亡抑制蛋白2(C-IAP2)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A375细胞中NF-κB p65核蛋白的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活化,半定量RT-PCR法检测C-IAP2 mRNA的表达.结果:2.5、5.0、10.0 μmol/L As2O3作用于A375细胞24 h,NF-κB p65核蛋白表达比值分别为(39.60±7.76)%、(10.17±0.90)%和(4.43±0.91)%;caspase-3蛋白比值分别为(10.03±2.06)%、(23.43±3.28)%和(35.70±4.61)%;C-IAP2 mRNA表达的比值为(66.78±15.46)%、(30.16±5.52)%和(6.46±4.54)%,上述各指标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及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As2O3作用浓度的增加,caspase-3激活型蛋白增多,NF-κB p65核蛋白和C-IAP2 mRNA表达下降.结论:As2O3能抑制NF-κB、C-IAP2基因的表达,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推测NF-κB-C-IAP2-caspase-3通路可能是As2O3诱导A375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 NOD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变化研究

    作者:李卫鹏;申勇;胡永全;史桂英;王福庆

    目的:观察NOD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NOD小鼠胰腺引流淋巴结(PLN)CD4+CD25+T细胞频率,CD4+CD25+T细胞中FoxP3+细胞的比例,CD4+CD25+FoxP3+ T细胞的FoxP3平均荧光强度(MFI);检测 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功能.结果:在不同的年龄阶段,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而随时间的推移,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FoxP3表达水平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也下降.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功能降低可能是NOD小鼠糖尿病发作的根本原因.

  • 转录因子RORγt对T细胞亚群产生IFN-γ的调控作用

    作者:薛祝平;马飞;唐洁;李柏青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维A酸相关孤独受体γt (RORγt)对T细胞亚群产生IFN-γ的调控作用.方法: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CD3单克隆抗体和IL-2激活和扩增T细胞,活化T细胞用脂质体法转染人工合成的RORγt基因特异性短干扰RNA (siRNA)序列3个片段(RORγt-siRNA-982,-1026,-1197),RT-PCR半定量法检测活化T细胞转染siRNA后RORγt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T细胞亚群产生IFN-γ细胞的比例.结果:活化T细胞转染RORγt-siRNA后, 对RORγt基因表达的检测显示,RORγt-siRNA-982序列无抑制作用,而RORγt-siRNA-1026和-1197序列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活化T细胞转染RORγt-siRNA-1026后,产生IFN-γ细胞百分数在CD4+T细胞(32.78±3.41)中, 明显低于未转染组(44.54±1.75) (P<0.01).结论:转录因子RORγt对T细胞,特别是对CD4+T细胞产生IFN-γ有正调控作用.

  • 靶向TrKA基因的SiRNA干扰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昌杰;章菊;杨清玲

    目的:观察TrKA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方法: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干扰前后乳腺癌细胞株中TrKA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干扰后对神经生长因子的促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干扰后caspase-3的蛋白活性变化.结果:干扰后TrKA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73.8%和80.5%(P<0.05);NGF能促进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P<0.01);MCF-7+NGF组在OD490 nm值,各时间点高于MCF-7组(P<0.01);干扰后抑制了NGF的促细胞增殖作用,TrKA-SiRNA和TrKA-SiRNA+NGF组在490 nm处,各时间点均低于MCF-7 (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MCF-7组相比TrKA-SiRNA和TrKA-SiRNA+NGF组caspase-3蛋白明显活化,cleaved caspase-3增加(P<0.05).结论:TrKA的SiRNA干扰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并有助于细胞趋向凋亡,提示NGF-TrKA生物学轴对乳腺癌的生长起重要作用,阻断此生物学轴可能是乳腺癌治疗新的靶点.

  •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的分化

    作者:张社红;项平

    目的:研究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在裸鼠体内分化情况,进一步揭示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EPCs;Hoechst 33342标记原代(第10天)的EPCs注射到裸鼠背部两侧皮下,观测注射部位的变化及生成物的大小;移植第50天,剥离EPCs形成的皮下肿物, HE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CD31、Flk1、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裸鼠皮下接种EPCs第20天,形成 (0.13±0.018)cm2球形皮下肿物,逐渐增大,第40天开始处于生长平台期;HE染色组织内有管腔样结构、肌肉样组织及脂肪样细胞,同视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Hoechst标记的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oechst标记细胞抗原CD31、Flk1、CD34表达阳性.结论:大鼠骨髓EPCs移植到裸鼠体内一部分分化为内皮样细胞,并形成管腔样结构,另一部分分化为非内皮系细胞.

  • 猪白细胞介素12 p35、p40亚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作者:袁远英;方强;孙新;王雪梅;李柏青;夏惠

    目的:克隆猪白细胞介素(IL)-12 p35、p40亚基基因,为制备猪囊尾蚴的复合基因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分离成年猪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脾细胞,培养10 h后用IFN-γ(100 ng/ml)刺激增殖12 h,随后加入细菌脂多糖 (1 μg/ml)刺激培养3 h,分别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猪IL-12 p35、p40 cDNA 编码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猪IL-12 p35、p40 cDNA PCR 产物电泳结果证明所克隆的基因分别为616 bp和1 011 bp,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 报道的基因序列各有一个碱基差异,但编码氨基酸无差异,证实分别为猪IL -12 p35、p40 cDNA 编码基因.结论:成功克隆了猪IL-12 p35、p40 cDNA 编码基因.

  • 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技术要点及体会

    作者:吴小华

    早期子宫颈癌经手术治愈率已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可达90%,如何改善子宫颈癌生存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新的挑战.

  • 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基因型分析

    作者:何源沁;徐元宏;王中新;沈继龙;费广鹤

    目的:观察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耐药基因分型,并探讨耐药菌株的流行状况及发生耐药的机制.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采用微量液体稀释与K-B法,分别对常用抗生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进行检测.采用纸片法确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并应用PCR技术进一步扩增TEM型、SHV型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AMP、AMP/SB、PIP、CF、CFZ、CRM、CPD、CAX、CAZ、CTX、CPE和AZT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产TEM型、SHV型、TEM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百分率分别为26.92%、30.76%、7.69%,大肠埃希菌百分率分别为46.15%、5.12%、10.25%.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多种不同种类抗生素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携带TEM或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以产SHV型β-内酰胺酶为主,大肠埃希菌则以产TEM型β-内酰胺酶为主.

  • 预防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作者:周纯先;王春华;程先进;江城梅;张月英;孟莉;孔刚

    目的:探讨预防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方法:根据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生的实习和就业的需要,在省外江苏、浙江和上海(江、浙、沪)发达地区建立专业实习基地,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结果:预防医学专业在上海市和江苏省等五省市的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临床实习医院等建立了14个实习基地(涉及40个实习单位).连续三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毕业生在省外的就业率从2005首届28.1%上升到2007届61.1%,而其中在江、浙、沪专业实习基地及其周边地区就业者均高达93%以上.结论:实践证明,专业实习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专业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增强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专业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 糖皮质激素对普通大鼠和肥胖大鼠下丘脑AGRP、CART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石建华;范艳萍;项平;苗艳君;胡小磊;黄讠永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普通大鼠和肥胖大鼠下丘脑Agouti相关蛋白(AGRP) 和受可卡因和安非他明调节的转录肽(CAR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肥胖大鼠和普通大鼠分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G)、小剂量组(LDG)和大剂量组(HDG),连续20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100 g和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 mg/kg、15 mg/kg.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下丘脑AGRP和CAR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使普通大鼠和肥胖大鼠下丘脑组织中促进食欲肽AGRP mRNA和抑制食欲肽CART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后,肥胖大鼠下丘脑组织中AGRP和CART mRNA的表达量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大鼠下丘脑组织中AGPR mRNA的表达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P<0.05),而普通大鼠CART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无差异.结论: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肥胖大鼠和普通大鼠下丘脑促进食欲肽AGRP和抑制食欲肽CART mRNA的表达均下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使普通大鼠下丘脑促食欲神经肽AGRP mRNA的表达下降.

  • 细菌基序对黑素细胞及前列腺素E2的影响

    作者:薛东章;张汝芝;江从军;朱文元

    目的:研究细菌基序(CpG-ODN)对黑素细胞形态、黑素生成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用CpG-ODN处理体外培养的B16黑素瘤细胞和melan-α黑素细胞,分别用MTT法、多巴氧化法、NaOH裂解法和ELISA法检测B16细胞活力、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含量以及上清中PGE2的水平,另外,观察CpG-ODN干预后melan-α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干预24 h后,5 μg/ml CpG-ODN促进B16细胞增殖,10 μg/m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而15 μg/ml CpG-ODN则抑制细胞增殖.48 h后,不同浓度CpG-ODN组的细胞增殖率趋于稳定,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μg/ml CpG-ODN提高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作用近似于α-MSH(P>0.05).另外,此浓度CpG-ODN作用48 h后的细胞上清液中PGE2含量也有所升高,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为检测时间滞后所致.10 μg/ml CpG-ODN 作用于melan-α细胞24 h后,细胞树突数目增加,并有二级以致三级树突出现.结论:CpG-ODN作用于鼠黑素细胞的适宜浓度为10 μg/ml,此浓度对黑素细胞的作用有时间依赖性.该实验为CpG-ODN作用于正常人黑素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药物方案与时机

    作者:王珍燕;卢洪洲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俗称"鸡尾酒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有效方法.HAART开创了艾滋病治疗的新纪元,自1996年应用于临床以来,艾滋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获得了显著改善.

  • 我国首例人体司氏伯特绦虫病——节片形态及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孙新;陈兴智;杨小迪;方强;胡守锋;夏惠;张美华;王雪梅;王媛媛

    目的:探讨司氏伯特绦虫人体感染在进行病原诊断时对节片的识别及我国发现该绦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意义.方法:收集的节片进行活体观察和甲醛固定后观察,测量记录其形态以分析大体标本的形态特点.结果:患者送检节片为数节至10余节甚至数十节相连,呈典型的宽远大于长的特点,在活体时由于虫体遇冷收缩可在一端呈双角状;固定标本每节片平均长0.1 cm,宽0.68~1.10 cm,外观即显著区别于其它绦虫.结论:司氏伯特绦虫感染者排出的节片因收缩而显著变形,固定后其形态在长宽比例上迥异于其它绦虫,掌握该特征并追溯流行病学线索对诊断具有关键意义.

  • 霍奇金淋巴瘤研究进展

    作者:闵大六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是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一个化疗敏感性肿瘤,多数病例经过系统的化放疗联合治疗,能够获得很好的疾病控制和预后

  • 血管抑制因子治疗血管增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国全

    血管增生(neovascularization),即从已存在的毛细血管网上大量生成新生血管的过程;新研究表明,新生血管可以直接由内皮祖细胞分化产生.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调控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马黎丽;陈昌杰;杨清玲;章尧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eriptase,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方法:用巢式PCR方法克隆hTERT序列长约1 100 bp的启动子片段,经测序无误后将其插入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中,构建pGL3-hTERTp重组质粒,转化JM190细菌得到大量含有hTERT启动子的荧光素酶重组质粒.用双酶切和PCR法鉴定重组质粒,并送测序鉴定.结果:经过酶切和PCR法鉴定成功地构建了携带hTERT启动子的重组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结论:成功获得由hTERT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为研究As2O3对HL-60细胞端粒酶作用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 胃癌转移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张庆;顾琴龙

    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肿瘤治疗中的大障碍.癌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与基因密切相关,转移常常伴随着某些基因的改变.

  • 亚胺培南耐药的琼氏不动杆菌的外膜蛋白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作者:张永;李峰;胡俊锋;黄礼年;陈余清;唐英春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耐药的琼氏不动杆菌外膜蛋白特征及其在不动杆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从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痰液中分离一株多重耐药(包括耐亚胺培南)琼氏不动杆菌ZN3858、API 20NE及ARDRA联合RAPD基因指纹技术鉴定到种.琼氏不动杆菌ATCC 17908作为参照,SDS-PAGE方法分离并挑选差异表达的外膜蛋白,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外膜蛋白特性,体外扩增其部分结构基因.结果:ZN3858的35-和 47- kDa外膜蛋白低表达,质谱分析检索显示35-和47- kDa外膜蛋白分别匹配耐药相关的外膜蛋白oprD和oprF前体;同时一个40 kDa外膜蛋白异常高表达,此蛋白质谱分析及检索显示高度匹配鲍曼不动杆菌中的与碳青霉烯耐药相关的外膜蛋白HMB-AB,其部分结构基因被扩增,并被Genbank收录(序列号:AY626903).结论:外膜蛋白可能参与琼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omp40可能是琼氏不动杆菌中与鲍曼不动杆菌HMP-AB对应的外膜蛋白,其在细菌耐药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阐明.

  • 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及其对策

    作者:张宏

    唑类药物是目前治疗多种深、浅部真菌病的一线药物.按照结构,它被分为咪唑类(酮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益康唑和克霉唑等)和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等).

  • Tat47-57-HBcAg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融合蛋白的表达鉴定

    作者:潘庆春;余永胜;汤正好;张韡;韩进超;臧国庆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t47-57-HBcAg原核表达的可行性,并分析其表达形式,为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合成Tat47-57编码序列,PCR技术扩增HBcAg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片段拼接法,将Tat47-57编码序列和HBcAg基因拼接,将融合基因克隆到pET28原核表达载体中.挑选测序正确的构建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gamiTM2(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超声破壁,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形式,Western印迹鉴定.结果:Tat47-57-HBcAg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过度表达,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Tat47-57-HBcAg融合蛋白可与HBcAg单克隆抗体反应.结论:融合蛋白Tat47-57-HBcAg以可溶性形式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并能特异性的被HBcAg单克隆抗体所识别.

  • 非小细胞肺癌中survivin和HIF-1α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余清;赵成岭;李伟

    目的:探讨survivin和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相关性表达,以及两者与NSCLC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 NSCLC患者手术标本和40例良性肺疾病组织标本中survivin和HIF-1α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20例NSCLC患者标本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81.6%,良性肺疾病组织无表达;HIF-1α在NSCLC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而在良性肺疾病组织中为10.00%;survivin和HIF-1α在NSCLC中的表达均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P<0.05~P<0.001); survivin和HIF-1α在NSCL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05).结论:survivin和HIF-1α在NSCLC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NSCLC组织中survivin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

  • 缺氧、血管生成与胰腺癌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费健;韩天权;张圣道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实体肿瘤,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易于局部浸润和早期转移以及放化疗不敏感等特征.在美国,胰腺癌仅占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的2%,但却占死亡病例的5%

  •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统计学方法进展

    作者:吴学森

    一般说来,复杂疾病(complex diseases)的发生与发展并不能完全由遗传变异来解释,而应该理解为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基因与疾病之间可能只存在弱关联,并不存在主基因效应,这种弱效应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血管瘤发生相关基因

    作者:张莉;张成书;王君;李旭文;葛树星;李光早;林晓曦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寻找血管瘤与正常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初步探索血管瘤的发生机制.方法:将14 112条cDNA 用点样仪点在特制玻片上制备成表达谱芯片,将来自同一患儿的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mRNA分别逆转录为cDNA,标记Cy3 和Cy5 两种荧光,制备成cDNA 探针,与表达谱芯片杂交,通过计算机扫描、数据处理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血管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共有24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下调基因122个,上调基因127个.上调基因主要与细胞增生、血管形成、免疫细胞的黏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等有关;下调基因主要与细胞凋亡、肿瘤抑制等有关.结论:细胞增生相关基因的上调与凋亡相关基因的下调,导致细胞增生与凋亡失调,可能是引起血管瘤发病的原因.

  • 二甲基亚砜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细胞周期时相性研究

    作者:许培权;郭伟;龚建平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phoxide,DMSO)诱导分化的HL-60细胞周期变化,进一步揭示细胞分化在细胞周期中特定的时相.方法:以分化诱导剂DMSO(终浓度为2.5%,v/v)影响下不同时间点的HL-60细胞为检测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大小及细胞表面的分化标志;碘化丙啶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从而对已分化细胞进行确认;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诱导的细胞周期变化;再应用流式分选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期细胞形态,进一步揭示药物诱导的细胞分化在细胞周期中的时相特异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1期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被诱导的HL-60细胞体积逐渐增大;48 h后,被DMSO诱导细胞开始表达分化标志物CD11b,并出现细胞核型的变化.被诱导的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图出现G0/G1峰升高,S期水平下降.随着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G1期Ki67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只有在G1期细胞中可见到已分化细胞.结论:DMSO可以诱导HL-60细胞周期的G1早期→G1晚期阻滞,并诱导HL-60沿着粒系方向分化,细胞分化完成于细胞周期中的G1早期.

  • Rolando裂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

    作者:沈龙山;王震寰;张磊;张顺花;张艳;张俊祥;刘志军

    目的:为大脑中央沟区立体定向、介入放射及微创外科等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5例正常成人颅脑横断位MRI扫描数据以Dicom 3.0格式直接导入3D-Doctor软件,人工分割Rolando裂、侧脑室、正中裂及大脑,分别以不同颜色标识;采用面重建法对Rolando裂及整脑同时行三维重建.结果:成功重建Rolando裂在整脑中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再现了Rolando裂的三维形态及在大脑中的空间位置.模型可以任意方位旋转观察.结论:应用MRI数据建立Rolando裂三维模型,可从不同角度观察Rolando裂三维立体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毗邻关系,可在模型上进行三维解剖学测量,期望为构建神经外科虚拟训练系统和手术策划系统奠定计算解剖学基础.

  • 计算机辅助三维定标法在冠、矢状位MRI脑结构定位的研究

    作者:沈龙山;王震寰;张磊;张顺花;张艳;张俊祥;刘志军

    目的:为冠状及矢状位断层影像解剖研究探讨新的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定标法,对大脑冠状位、矢状位MRI上中央进行了识别、定位,并与连续追踪法结果比较.结果:计算机辅助三维定标法精确、方便地实现了中央沟在冠状面、矢状面等各断层MRI的识别和准确定位,识别结果与连续追踪法互相印证.结论: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定标技术可用于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

  • 计算机辅助连续结构追踪技术对大脑中央沟精确定位的方法学研究

    作者:沈龙山;王震寰;张磊;张顺花;张艳;张俊祥;刘志军

    目的:为脑皮质沟回精确定位探讨新的研究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运用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对大脑中央沟在横断层MRI图像上进行了识别、定位.结果: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实现了中央沟在横断断层MRI的识别和准确定位.结论:基于连续断层的结构追踪技术可用于断层影像上解剖结构的定位研究.

  • 扣带沟与副扣带沟的非对称性研究

    作者:隋东莉;王震寰;李成;陈刘成;沈龙山

    目的:观察副扣带沟在国人人群中的出现率及侧别差异、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及各类型出现的概率.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eFilm1.5工作站中,选取30例头颅连续MRI矢状断层两侧旁正中矢状面,观察副扣带沟的出现率;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及各类型出现的概率.结果:左侧大脑半球副扣带沟的出现率为56.67%,右侧为26.67%;左侧扣带沟连续不分段的出现率为63.33%,右侧为50%;左侧出现副扣带沟时,同侧连续型扣带沟出现率为88.24%,右侧出现副扣带沟时,同侧连续型扣带沟出现率为71.43%.结论:副扣带沟的出现呈现明显的左偏趋势;副扣带沟的出现显著影响了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

  • 国人大脑顶枕沟横断层MRI解剖学研究

    作者:陈刘成;王震寰;李成;隋东莉;沈龙山

    目的:探讨大脑顶枕沟在MR横断层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3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头颅连续MRI扫描数据,在eFilm2.1工作站中,采用连续追踪法和3D-Cursor技术对连续MRI横断层图像上顶枕沟进行识别,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顶枕沟可出现在Z=-6~36 mm区段的MRI横断层图像上,"一"字形占总层数的87.3%;"U"和"Y"形,占12.7%,随着层面的下移而沟前移.结论:本文结果可帮助顶枕沟的快速识别和楔叶、楔前叶的准确定位.

蚌埠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