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骨科临床与研究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edics and Research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269X
  • 国内刊号: 10-139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0-8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成人重度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辉;冯华;刘心;洪雷;王雪松

    目的 探讨成人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习惯性髌骨脱位并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5~46岁,平均22.9岁.20例患者均采用广泛松解、股外侧肌延长、胫骨结节近端移位结合内侧移位及内侧髌骨股骨韧带重建术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患者的髌骨稳定性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平均随访45.6个月.6例患者屈膝受限,屈膝角度平均减少17.5°±7.6°(10°~30°).未出现膝关节伸直受限和髌骨再脱位病例.结论 对重度习惯性髌骨脱位采用广泛松解、胫骨结节近端移位结合内侧移位及内侧髌骨股骨韧带重建术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广泛松解和胫骨结节近端移位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 下肢旋转力线异常与髌骨轨迹J形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心;张辉;冯华

    目的 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股骨旋转角度和胫骨旋转角度与髌骨运动轨迹J形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连续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64例,其中34例存在髌骨运动轨迹J形征的患者作为J形征阳性组,其余30例不存在髌骨运动轨迹J形征的患者作为J形征阴性组.2组患者均接受髋、膝、踝关节CT检查,测量股骨旋转角度(前倾角)及胫骨旋转角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男17例,女47例;年龄(21.6±6.7)(16~40)岁.J形征阳性组患者中,男8例,女26例,年龄(21.9±7.8)(12~34)岁.J形征阳性组患者的股骨旋转角度及胫骨旋转角度较J形征阴性组明显增大(P=0.013,0.020).结论 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股骨旋转角度与胫骨旋转角度增大,是导致髌骨运动轨迹出现J形征的风险因素.

  • 髌骨内外侧支持带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

    作者:牛映祯;纪刚;康慧君;王晓猛;张英泽;陈百成;王飞

    目的 评估髌骨内外侧支持带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髌骨内外侧支持带成形术治疗的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9例.随访2年以上.记录术后髌骨再次脱位情况,术前和术后分别以CT测量屈膝20°时髌骨外移距离和髌骨倾斜角,并以Kujala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髌骨脱位和半脱位.术前和术后髌骨倾斜角分别为(13.21±0.32°)和(7.5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外移距离分别为(19.42±0.67)mm和(8.62±0.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Kujala功能评分分别为(63.42±3.41)分和(92.04±3.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髌骨内外侧支持带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膝前痛与下肢扭转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青镭;李飞

    目的 探讨膝前痛与股骨和胫骨水平面扭转畸形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7年3-6月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骨科患者40例,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包括膝前痛患者20例(31膝),男7例(8膝),女13例(23膝),年龄(26.1±7.8)(18~35)岁;对照组包括无膝前痛的膝关节滑膜炎或半月板损伤患者20例(40膝),男8例(16膝),女12例(24膝),年龄(28.0±8.1)(19~35)岁.测量指标包括髋关节内旋角、大腿足夹角(TFA)、股骨前倾角和胫骨外旋角.比较2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髋关节内旋角为73.2°,TFA为22.9°,股骨前倾角为27.9°,胫骨外旋角为37.9°;对照组髋关节内旋角为43.3°,TFA为14.8°,股骨前倾角为11.3°,胫骨外旋角为21.9°.2组间各项测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膝前痛与下肢水平面扭转畸形有相关性.体格检查测量髋关节内旋角和TFA可以初步筛查下肢扭转畸形,结合CT测量股骨前倾角和胫骨外旋角,可为临床去旋转截骨手术干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 髌股关节疾患:骨科医生之殇

    作者:冯华

    人类从四肢爬行进化到直立行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伸膝装置(extensor mechanism)不断强化的过程.正是因为伸膝装置对膝关节具有充分稳定的作用,所以才使得直立行走得以完成.髌股关节作为伸膝装置整个链条中的一个特殊环节,发挥了"效能增益"的力学功能,常被喻为"支点","没有髌股关节,就没有正常行走".正是因为如此,髌股关节疾患成为了医学发展历程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关键词:
  •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清饮料的选择及摄入时间

    作者:孙志坚;孙旭;李庭;吴新宝

    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治疗理念在我国迅速发展.围手术期禁食、禁水管理是ERAS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择期手术患者术前1d夜间即开始禁食、禁水的观点已不符合当前的ERAS治疗理念.

    关键词:
  • 下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作者:何达;赵经纬;田伟

    一、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1.手术历史与发展下颈椎是指第3 ~7颈椎节段.手术入路主要包括颈前入路和颈后入路2种,有时亦需前、后路联合手术.1955年,Robinson和Smith[1]早报道了8例接受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患者.该研究入路并非原创,而是将食管手术的标准入路应用于颈椎,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来.随后,Southwick和 Robinson[2]详细描述了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的基本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关键词:
  • 人因工程学在人体骨肌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李文菁;赵宇;王丽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它将"人、机器、环境"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实现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的佳匹配,使该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效率[1].目前,国际工效学学会对人因工程学(工效学)的定义是:研究人与系统其他要素之间如何交互作用的学科,是应用理论、原理、数据和方法设计使人和系统总的能力达到优的学科.在不同时期,该学科有多种不同名称,如人的因素(human factors)、工效学(ergonomics)、人机工程(man-machine engineering)、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和人-机-环境系统工程(man-machine-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等.虽然名称不同,但研究内容相近,只是各有侧重[2].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使用"人因工程"这一学术名称,以突显人在系统中的主导和关键作用[3].

    关键词:
  • 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因素和骨质疏松椎体中增加固定强度的方法

    作者:李祖昌;崔冠宇;行勇刚;袁强;田伟

    20世纪40年代,Michele Krueger首先描述椎弓根外科解剖并经椎弓根进椎体获取活体标本;20世纪50年代, Boucher利用椎弓根结构打入螺钉,开创了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20世纪60年代,Roy Camille通过对椎弓根结构的系列研究,使得椎弓根螺钉固定这一技术得以推广.此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的手术中,成为一种常用的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段.然而,随着这一技术应用的增多,临床随访中发现一些病例存在椎弓根螺钉松动拔出的情况,继而一些学者将目光聚焦于有关椎弓根螺钉拔出的临床或基础研究之上,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众多针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因素.本文作者就螺钉固定强度的评价指标和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具体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关键词:
  • 儿童中重度股骨头骨骺滑脱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浩;刘柱;张志强;李海;范清;杨璇;沈品泉;陈珽;张自明

    目的 探讨原位固定和改良Dunn截骨术对中重度股骨头骨骺滑脱(SCFE)患儿的治疗效果,并评估预防性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5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手术治疗的21例(23髋)SCF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原位固定组(15髋)和改良Dunn截骨术组(8髋),对其中7例患儿进行了健侧髋关节的预防性固定.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测量X线片上的Southwick角,α角,股骨颈长度以及股骨偏心距,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平均随访19.6个月(12~58个月).末次随访时,原位固定组Southwick角及α角较术前平均减小15.0°和12.1°(P均<0.05),Harris髋关节评分较术前平均增加26.3分,且均为良;改良Dunn截骨术组Southwick角及α角较术前平均减小54.7°和21.5°(P均<0.05),Harris髋关节评分较术前平均增加33.8分,除1髋外均为优.原位固定组患侧与健侧股骨颈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而股骨偏心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改良Dunn截骨术组患侧与健侧的股骨颈长度及股骨偏心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4,0.026),出现1例软骨溶解,未见其他并发症.所有预防性固定患儿均未再次发生SCFE.结论 原位固定主要适用于中度SCFE患儿,改良Dunn截骨术主要适用于重度SCFE患儿.改良Dunn截骨术对于股骨近端形态的改善更加明显,但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预防性固定可以有效阻止SCFE的发生与发展,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重度SCFE肥胖患儿效果更加明显.

  • 中国45岁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率调查: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

    作者:张砚卓;王倩倩;袁越;吴成爱

    目的 了解中国45岁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率,探讨腰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剔除其中年龄小于45岁、性别和年龄等信息缺失的505人,纳入研究对象17085人,对腰痛及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AS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 2011年45岁以上中国人腰痛患病率为18.6%,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14.5%和22.5%.45~69岁人群的腰痛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65~69岁人群腰痛患病率高,70岁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率有所下降.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女性的腰痛患病率均高于男性.进行性别标准化后,各年龄段农村人群的腰痛患病率均高于城市人群.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的腰痛患病风险显著高于男性,OR值为1.33(1.13,1.58).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上升,人群腰痛患病风险逐渐降低(P趋势=0.002).抑郁与腰痛显著相关,OR值为1.13(1.12,1.14).体质量指数(BMI)、职业以及吸烟等因素与腰痛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腰痛在中国45岁以上人群中常见,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农村人群患病率高于城市.腰痛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在制订腰痛预防策略时,需要从生活方式和精神健康等多方面着手.

  • 钢板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邓玲珑;余黎;赵星;魏驰;祝少博

    目的 系统评价采用钢板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网(VIP)、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Central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搜集比较钢板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疗效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发表时间均为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7年4月.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解剖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等.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8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2种固定方式相比较,采用螺钉固定的手术时间更短[SMD=0.81,95%CI(0.40,1.23),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SMD=0.84,95%CI(0.17,1.50),P<0.05],钢板固定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SMD=-0.35,95%CI(-0.56,-0.14),P<0.05],2种固定方式的骨折解剖复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6,95%CI(0.99,1.13),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8,95%CI(0.74,1.56),P>0.05],末次随访时钢板固定的AOFAS踝-后足评分更高[RR=2.71,95%CI(0.60,4.81),P<0.05].结论 在手术治疗后踝骨折的2种固定方式中,钢板固定比螺钉固定更利于患者更早达到骨性愈合,且使踝关节在术后获得更好的功能.

  • 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

    作者:黄聪;吕学敏;周达飞;郭源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28例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7例,女11例.末次随访时,观察患儿的伤口愈合情况,外固定架结构的稳定性,针道感染情况,以及膝、踝关节活动度等;同时使用儿童疗效数据收集工具(PODCI)评估患儿的预后.结果 随访1年以上.28例患儿骨折均愈合,延迟愈合2例,平均愈合时间16周(12~28周).所有患儿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未出现畸形愈合,术后均回归正常生活;肢体过度生长6例,但均未超过1cm;膝、踝关节活动均不受限.PODCI评分:移动能力和基本活动能力平均94分,运动功能平均86分,舒适度和(或)疼痛平均89分,个人满意度平均78分,总体功能平均91分(满分均为100分).术后发生针道感染(Paley Ⅰ级)7例,通过加强护理均得到控制.所有患儿的伤口均未发生感染,无外固定架失效情况.结论 对于儿童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具有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锻练、利于伤口的观察及处理等优点.因此,外固定架是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骨折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骨科临床与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