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화서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3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1182
  • 国内刊号: 51-11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陈谦明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磁性附着体与冠外附着体联合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卫华;郭大伟;董强;梁星

    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与冠外附着体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多数牙缺失伴残根残冠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与冠外附着体联合修复治疗,随访2~4年,调查患者对义齿使用的满意情况,以及基牙和修复体的情况.结果 患者对义齿的咀嚼功能、稳定性及美观性均满意.临床检查未发现基牙松动及继发龋,1例患者出现基牙周围骨吸收,5例患者出现基牙牙龈炎,1例患者修复2年后出现咀嚼痛,5例患者2年后出现义齿松动,经对症处理后义齿均继续正常使用.结论 对于多数牙缺失并伴孤立残根残冠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与冠外附着体的联合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异丙酚、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晓倩;王淼;吉阳

    目的 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加例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PR组20例,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S组20例,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麻醉.记录2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15、30min,拔管后1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分级,以及恶心呕吐和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种类和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在麻醉诱导后有2例患儿因心率较慢而使用阿托品,分别为3岁和8岁,前者心率低于100次/min,后者低于70次/min.与诱导前相比,PR组在拔管后1 min心率明显加快,S组在诱导后30 min和拔管后1 min心率明显加快(P<0.05).2组比较,S组的心率在诱导后15 min和30min时较PR组快,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处于正常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2组的术后拔管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PR组发生术后躁动者有2例,S组有8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以及窒息、喉痉挛等气道并发症.结论 小儿唇腭裂手术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时,对心率抑制较为明显;采用七氟烷麻醉时,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较高.2种麻醉方法都能较快达到拔管要求.

  • 桩道预备及桩核修复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

    作者:陈梅;冯云枝

    目的 比较即刻、延迟桩道预备及桩核修复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60颗离体下颌单根管前磨牙,使用ProTape镍钛锉和冠向下法进行根管预备.将样本分为5组,除阳性对照组外其余样本均用AH-Plus封闭剂、侧方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A组为即刻桩道预备组,B组为延迟桩道预备组,C组为无桩道预备组,D组为阳性对照组,E组为阴性对照组.其中A、B组再各分为2个亚组,A1、B1组为桩道预备后采用暂封材料封闭,A2、B2组为桩道预备后立即行纤维桩核修复.使用印度墨水染色法测定各组牙齿的根尖微渗漏情况,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根管内壁的长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1、A2、B1、B2、C组染料渗入长度分别为(0.52±0.47)、(0.49±0.44)、(1.17±0.77)、(1.12±0.54)、(0.23±0.40)mm,阳性对照组染料渗入根管全长,阴性对照组无染料渗入.经统计学分析,A1与A2、B1与B2组间染料渗入长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B1、B2组的染料渗入长度与A1、A2、C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渗入长度较长;A1、A2和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迟桩道预备会削弱充填材料及AH-Plus封闭剂封闭根尖的能力.

  • 基于螺旋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定位阻生牙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兴;章杰梅;陈松龄;陈建灵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定位埋伏阻生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螺旋CT对35例颌骨埋伏阻生牙患者进行颌骨扫描,将DICOM数据输入Simplant软件,通过对颌骨数据后处理定位埋伏阻生牙.结果 通过Simplant软件的处理,埋伏阻生牙的三维形态、生长方向、颊舌向和近远中向的位置以及与邻牙和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均得到了清晰显示.结论 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精确定位埋伏阻生牙,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基于三维CT配准技术的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延峰;郝云飞;陆平;周晓南;曲昌锋

    目的 探讨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后下颌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行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完整采集每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半年的头面部CT数据,应用逆向工程软件Surfacer V9,利用三维CT分体重建和配准分割技术,对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后半年的效果及下颌骨局部骨质的再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后半年,下颌骨局部有明显凹陷,比术前平均凹陷(3.64±1.67)mm,以下颌骨外斜线部位为明显;术后半年去骨区域体积缩小率为55%±9%.2)与术后即刻相比,术后半年局部骨质有再生,去骨区域有84.6%±7.3%的骨质属新生骨,增生的主要部位为下颌角区.结论 行下颌矢状劈开去骨术可达到缩小面下部宽度的目的 ,术后应尽量减少咬肌活动.

  • 2种根尖定位仪诊断牙根纵裂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平

    目的 研究Root ZX和Raypex5根尖定位仪是否能诊断牙根纵裂的存在及其准确位置.方法 将20颗离体的双根管单根前磨牙拔髓并扩挫至根尖孔,测量原始根管的实际长度.锤击放置在根管内的根充扩大器柄部使牙根形成纵裂,测量纵裂根管的实际长度,并用Root ZX和Raypex5根尖定位仪测量仅有纵裂线而未完全分裂的纵裂牙根管长度和完全分裂的纵裂牙根管长度,对2种根尖定位仪的根管电测值与实际根管长度进行比较.结果 模拟的牙根纵裂均为颊舌向裂,而且裂隙均通过根尖孔.对于仅有纵裂线而未完全分裂的纵裂牙根,Root ZX和Raypex5不能探测到纵裂位置;对于完全分裂的纵裂牙根,Root ZX和Raypex5都能探测到纵裂位置,电测长度在纵裂根管实际长度±1.0 mm范围内分别为97.5%、100%.结论 根尖定位仪对仅有纵裂线的牙根纵裂无诊断价值,但对完全纵裂的牙根却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 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离体牙研究

    作者:赵玉梅;徐欣;孙静;强艳丽;亓庆国

    目的 研究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情况,为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于山东地区收集离体上颌第二恒磨牙118颗,采用斜方型开髓洞型开髓,利用小号C型锉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MB2的发现率及扩通率;拍摄X线牙片,记录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形态和类型;在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并应用数显卡尺测量近中颊根主根管和MB2根管口之间的距离,确定根管口的位置;记录近中颊根的根尖孔数目,并测量解剖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结果 118颗上颌第二恒磨牙中,有58颗发现MB2,发现率为49.15%;其中48颗牙齿的MB2被扩通,扩通率为82.76%.108颗3根牙中,近中颊根的根管形态为Ⅰ型者有50颗,占46.30%;Ⅱ型及Ⅲ型者分别为14和34颗,占12.96%和31.48%.近中颊根主根管口与MB2根管口的平均距离为1.26 mm;近中颊根解剖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平均值为1.13 mm.结论 山东地区上颌第二恒磨牙MB2的发现率较高,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的斜方型开髓孔有利于发现MB2,用X线片确定工作长度时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根尖孔的位置.

  • 微焦点CT技术测定根管预备后根管偏移

    作者:陈颖;高波;杨锦波;柳茜

    目的 通过微焦点CT技术建立一种新的根管偏移评价体系.方法 选用树脂人工弯曲根管模型,使用手用镍钛ProTaper按照冠向下方法预备模型,并用微焦点CT扫描收集数据,运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软件处理分析其截面前后中心点及面积的变化,评价ProTaper对树脂弯曲根管的预备效果,并建立关于预备前后中心点的三维模型.结果 手用镍钛ProTaper预备后的根管,同一截层面积大小基本一致.通过对微焦点CT扫描数据的处理,建立起了根管预备前后根管偏移的二维和三维指标结合评价的比较体系.ProTaper对根尖段定位成形能力较好,预备前后根管偏移小.结论 利用微焦点CT建立三维根管中心轴模型,可以为分析根管预备器械的成形能力提供一种新的途径.结合二维的截面面积,可以分析得出更加直观的根管预备后根管偏移情况.

  • 壮族人群恒前牙根管弯曲度测定

    作者:刘芳;王淑芳;赵守亮

    目的 了解壮族人群恒前牙的根管弯曲情况.方法 收集新鲜拔除的壮族人群恒前牙245颗,采用间接影像学手段观察其根管类型和弯曲形状,在Schneider法和Sch(a)fer法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测量尺软件测量分析218颗Ⅰ型根管牙齿的弯曲度、弯曲半径和弯曲长度.结果 壮族人群恒前牙以Ⅰ型根管为主,有13颗下颌中切牙和12颗下颌侧切牙为Ⅱ、Ⅲ、Ⅳ型根管.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以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Ⅰ型根管近远中向弯曲发生率分别为40%、80%、77%、65%、66%、73%,唇舌(腭)向弯曲发生率分别为62%、69%、70%、62%、41%、61%.弯曲部位多在根尖1/3,多为中度弯曲;上颌尖牙在近远中向上的根管弯曲度大,下颌尖牙在唇舌(腭)向上的根管弯曲度大;上颌侧切牙在近远中和唇舌(腭)2个方向上的根管弯曲半径及弯曲长度均较小.结论 壮族人群恒前牙根管弯曲情况较复杂,其下颌切牙Ⅱ、Ⅲ、Ⅳ型根管发生率较高.

  • 3种髓腔穿孔修复材料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作者:汪莉;尹仕海;钟素兰;揭有琼

    目的 对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Z350纳米复合树脂、银汞合金3种常用髓腔穿孔修复材料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毒性进行体外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研究3种材料对HPDLF增殖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研究材料对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MTA的毒性小,并能上调HPDLF中ALP mRNA和OC mRNA的表达;Z350的毒性级为1级,能够促进细胞ALP mRNA的表达,对细胞OC mRNA的表达基本无抑制;银汞合金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大,毒性级为3级,具有中度细胞毒性,对细胞ALP mRNA和OC mRNA表达的抑制强.结论 MTA对HPDLF的毒性小,并且能促进HPDLF的成骨功能和分化,Z350纳米复合树脂次之,银汞合金的毒性大,并抑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分化.

  • 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与骨切开上徙术成骨中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志纯;莘晓陶;李曦光

    目的 通过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与骨切开上徙术成骨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对比研究,探讨其不同转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牵张组、骨切开上徙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前2组分别于术后1 d,1、2、4周处死实验动物,取下颌骨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HE染色检查,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NOS的表达情况,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阳性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组化观察结果可见,正常骨组织NOS仅有少量的阳性表达.在牵张组,iNOS在术后1d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达到峰值;eNOS在术后1周达到峰值.在骨切开上徙术组,iNOS表达在术后2周达到峰值,eNOS表达在术后1周达到峰值.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牵张成骨组和骨切开上徙术组均无明显表达.结论 在下颌骨牵张术时,按常规进行牵张可达到良好的骨再生,断端间如有大的间隙存在,将严重影响骨再生进程.

  • 氮硅锆-羟磷灰石涂层应用于纯钛种植体的实验研究

    作者:尹路;惠迎雪;姚江武

    目的 对比研究采用不同涂层的纯钛种植体表面骨结合力及耐腐蚀性.方法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氮硅锆-羟磷灰石(ZrSiN-HA)复合涂层并植入实验动物下颌骨.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对比检测ZrSiN-HA组、氮硅锆(ZrSiN)组、羟磷灰石(HA)组与纯钛种植体组涂层的骨结合力并观测各组断裂区域的形貌,电化学腐蚀测试系统对比检测4组涂层的耐腐蚀性.结果 种植体表面喷涂ZrSiN-HA后较单纯喷涂HA的表面更加致密,结晶化明显;ZrSiN-HA涂层与其他涂层比较骨结合力高,耐腐蚀性能强.结论 ZrSiN-HA涂层的应用有利于种植体的长期固位,对齿科修复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诱导人牙髓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作者:郭世梁;张颖丽;黄洋

    目的 分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诱导前后牙髓细胞蛋白质的差异,鉴定2组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牙髓细胞全蛋白,获得对照组和诱导组牙髓细胞蛋白质图谱,Image Master 2D Elit 5.0软件分析确认差异表达蛋白.通过基质辅助的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得到肽质量指纹图谱.结果 比较对照组和诱导组蛋白质图谱,发现了39个蛋白质点差异明显.其中15个蛋白质点在诱导组高表达,新增13个蛋白质点,7个蛋白质点低表达,4个蛋白质点仅在对照组中表达;质谱鉴定后,10个蛋白得到确认.结论 牙髓细胞对rhIL-1β的应答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多种蛋白质分子涉及其中.鉴定了牙髓细胞中与rhIL-1β作用密切相关的2个差异蛋白,为探索早期牙髓炎的应答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 牙科着色氧化钇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作者:伊元夫;王晨;温宁;林勇钊;田杰谟

    目的 添加不同着色剂组合,配制着色的牙科氧化钇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3Y-TZP)陶瓷,分析着色后材料的显微和晶相结构,并测定其理化、机械及抗低温时效性能.方法 将TZ-3Y-S粉体与一定组分的着色剂球磨混合后,在200 MPa压力下等静压成型,先于1050℃预烧结2 h,然后在1 500℃终烧结2 h,烧制5种具有一定颜色的氧化锆材料,测量烧结体的密度、收缩率、热膨胀系数、维氏硬度、三点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化学稳定性;通过扫描电镜和X线衍射观察着色后材料的显微和晶相结构,并测试着色对材料抗低温时效性能的影响.结果 着色后3Y-TZP陶瓷烧结密度在99.7%以上,烧结收缩率约20%,热膨胀系数为11×10-6·℃-1;晶粒大小均匀,主要断裂方式为穿晶断裂,主晶相为四方相氧化锆(t-ZrO2);在弱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5组着色氧化锆陶瓷的三点弯曲强度较未着色组略有降低,但均在900 MPa以上,断裂韧性略有提高,经低温时效处理后四方相到单斜相(m-ZrO2)的相变量约40%,但弯曲强度没有降低.结论 3Y-TZP陶瓷经过着色后,具有优良的理化和机械性能,能够满足牙科临床应用的要求.

  • 尼古丁对人成骨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白冰;钟丽芳;朱静涛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尼古丁对人成骨细胞(MG63)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用含1×10 -4 mol·L-1、1×10 -3 mol·L-1尼古丁的DMEM高糖培养基体外培养MG63细胞,分别于第3、5、7、10、14天采用MTT比色法检测MG63细胞的增殖力;用PNPP偶氮法测定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细胞Ⅰ型胶原(COL1)与骨钙素(OCN)基因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和1×10 -4 mol·L-1尼古丁组ALP的表达在第10天出现峰值.对照组和1×10 -4mol·L-1尼古丁组COL1的表达在第10天出现峰值,1×10 -3 mol·L-1尼古丁组COL1的表达在第10天降至低,在第14天升高.对照组中OCN的表达在第10天达到峰值,1×10 -4 mol·L-1尼古丁组OCN的表达持续增高,1×10 -3 mol·L-1尼古丁组OCN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尼古丁组对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并降低了细胞ALP活性;对COL1、OCN的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 尼古丁通过抑制成骨细胞的ALP活性和COL1的分泌而抑制成骨细胞分化.

  • 垂直载荷下分割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套筒冠义齿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唐颖;王敏;罗云;满毅

    目的 研究并比较分割式可摘局部义齿与缓冲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在垂直载荷下的应力情况.方法 选择上颌双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缺失并伴有基牙有Ⅰ度松动的患者1名,通过螺旋CT扫描,利用Materialise Mimics、Pro/Engineer WF 2.0软件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精确的上颌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其上进行垂直方向加载,分析比较分割式可摘局部义齿与缓冲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缺牙区黏膜及基牙牙周膜应力情况.结果 垂直载荷下,分割式可摘局部义齿缺牙区黏膜所受von Mises力值大于缓冲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缺牙区黏膜所受力值:分割式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牙周膜von Mises力值接近或小于缓冲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基牙牙周膜所受力值.结论 在垂直载荷下,通过与缓冲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相比,分割式可摘局部义齿具有减少基牙受力,保护基牙的功能.

  • 人唇腺和腮腺CCL28表达比较

    作者:刘雪;姜淑敏;唐伟;姚丽霞;王更如;姜广水

    目的 比较人小涎腺与大涎腺CCL28的表达差异,以期探讨CCL28在小涎腺IgA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13例健康成人唇腺和8例健康成人腮腺标本中CCL28 mRNA表达的相对量;然后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CCL28 mRNA在人的唇腺中有丰富的表达,并且唇腺中的CCL28 mRNA的表达量高于腮腺(P<0.01).结论 唇腺中CCL28表达量显著高于腮腺,说明小涎腺分泌高浓度IgA可能与CCL28高表达有关.

  • 口腔常见链球菌代谢组学鉴定的研究

    作者:郭强;肖丽英;周学东;李明云;鲁维希;熊萍;贾向明;李伟

    目的 通过比较血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代谢物图谱,初步将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常见链球菌的快速鉴定.方法 在液体TPY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相同密度的血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菌悬液,用比浊法测定菌悬液密度,绘制生长曲线.取2种细菌生长稳定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表明2种细菌的数据内部具有集中的聚类关系,该方法可以区分这2种细菌.结论 代谢组学方法在口腔链球菌的快速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菲菲;何永红;温艳丽;马琴睿;刘果;万呼春

    目的 研究甘草水煎剂对体外培养的变异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取粒径为0.2~3.2 mm的甘草颗粒加去离子水煎煮后过滤,滤液为实验用甘草水煎剂.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在不同浓度甘草水煎剂中培养变异链球菌,分别于培养0、3、7、12,23、40 h时测定细菌悬液光密度值和培养液pH值,绘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结果 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的MIC为50 mg·mL-1,浓度小于等于100 mg·mL-1的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无杀菌作用.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的产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培养12 h时抑制作用强.结论 甘草水煎剂对体外培养的变异链球菌生长和产酸均有抑制作用.

  • 微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作者:张翼;张磊;樊瑜波;宋锦磷;邓锋

    目的 探讨不同微螺钉种植体植入高度以及不同牵引钩高度对微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颌前牙的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精度螺旋CT扫描结合MIMICS快速三维重建的方法建立微植体-直丝弓上颌前牙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准确构建托槽、牙齿、弓丝、微种植体的力学关系基础上计算当微种植体植入高度为4、8 mm时以及牵引钩高度为1、4、7、10 mm时上颌前牙的初始移动情况.结果 随着牵引钩高度的增加,上颌前牙内收时逐渐从冠舌向倾斜移动变为冠唇向移动;微种植体高位植入更有利于上颌前牙内收时的压入移动.结论 通过微种植体植入高度和牵引钩高度的变化可以有效控制上颌前牙内收的牙齿移动方式.

  • 不对称牵引对成年大鼠髁突软骨Ⅱ型胶原的影响

    作者:吴拓江;许跃;李煌;瞿灵丽;陈扬熙

    目的 通过观察不对称牵引引起的成年SD大鼠髁突软骨中Ⅱ型胶原的变化,了解关节外机械应力对髁突软骨细胞合成Ⅱ型胶原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220只(随机分为轻力组104只、重力组104只、对照组12只),实验组动物使用关节外固定加力装置,分别施加0.39 N和1.18 N(轻力组和重力组),加力第28天拆除加力装置.在加力后3、7、14、28 d以及停止牵引后3、7、14、28 d分别取得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Ⅱ型胶原阳性信号主要在软骨细胞胞浆表达,在成熟带和肥大带细胞中表达明显.在实验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发生表达强度不同.在牵引力加载以后,重力组Ⅱ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的幅度不如轻力组明显,但2组相对应的加力侧和非加力侧发生的变化趋势相近--加力侧在加力早期出现表达下调,在去除牵引力后出现表达量的增加,随即又下降到在加力阶段低的水平,然后逐渐升高;非加力侧在加力后表达上调,2组在第14天达到高峰.去除牵引力后,发生下调,然后都再次升高.结论 成年个体的髁突软骨在受到外力后仍然出现了Ⅱ型胶原合成的变化.Ⅱ型胶原的表达在蛋白质合成活跃的成熟带和肥大带出现,单侧向前牵引对加力侧的软骨基质合成具有抑制作用,较大的牵引力对抑制作用要强于较轻的牵引力;非加力侧受到的应力性质不同,出现细胞外基质合成加速.

    关键词: 牵引 髁突 Ⅱ型胶原
  • 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蒋俊强;丁一;李小玉;蔡炜;王忠朝

    目的 研究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运用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在不同时间对hPDLC增殖的影响;采用IFCC推荐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作用后hPDLC的ALP活性,采用考马氏亮兰法,测定样本中蛋白量,从而测定每毫克冻融蛋白中所含的ALP比活性.结果 10、1、0.1 mg·L-1这3种质量浓度的骨碎补柚皮苷对hPDLC的增殖有促进作用;100、10、1、0.1 mg·L-1的骨碎补柚皮苷均可促进hPDLC的ALP活性,其中以1 mg·L-1组的促进作用强.结论 骨碎补柚皮苷对hPDLC具有促进增殖、促进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

  • 实验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局部雌激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蓓;于世宾;李齐宏;文军;董智伟;王美青

    目的 探讨实验性咬合紊乱所致大鼠髁突软骨改建过程中的雌激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正畸方法前移幼年及青春期雌性大鼠右侧上颌及左侧下颌第一磨牙,造成大鼠的实验性咬合紊乱模型,咬合紊乱组分别于2、4、6、8周后取材,去除咬合紊乱组则在实验6周时拔除第一磨牙,2周后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雌激素的表达,并通过计算阳性细胞个数来探讨雌激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1)雌激素主要表达于大鼠髁突软骨的成熟层和肥大层:2)正常对照组大鼠髁突软骨中的雌激素表达水平自6周龄到16周龄呈逐渐降低的趋势;3)无论幼年组还是青春期组,咬合紊乱2周时雌激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4、6、8周时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咬合紊乱组雌激素表达高于正常对照及咬合紊乱8周组(P<0.01).结论 大鼠髁突软骨中雌激素的表达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实验性咬合紊乱可以一过性升高髁突软骨中雌激素的表达水平.

  • 3对6条唇系带伴拇指食指畸形1例

    作者:王建国;王鸿应;黄福军

    患儿,女,13岁,上下唇有3对6条唇系带,下唇系带较上唇系带宽大,同时伴右手拇指食指畸形.否认家族史,否认其母怀孕时有传染病及外伤史.

  • 小剂量低浓度平阳霉素致过敏反应1例

    作者:寿柏泉;毛钊;张森林;杨震

    平阳霉素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罕见,本文对1例小剂量低浓度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静脉畸形残体时产生的严重过敏反应进行报道.

  •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系谱调查及修复治疗1例

    作者:周玭;王志松;徐宏志;李阳飞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是一种牙本质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低.本文报道1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的家系调查及修复治疗,并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 百强固位纤维

    作者:

    关键词: 固位
  • 发育期根端复合体是牙根牙周发育的生长调控中心

    作者:金岩;徐琳

    首次强调了哺乳动物牙根发育过程中根端组织的完整性,并首次提出了发育期根端复合体(DAC)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牙根与牙周组织发育的同步性、二者之间结构及功能上的整体性以及发育期牙根根端组织各种细胞成分间密切的相关性.文中详细论述了DAC的组织学、细胞学特性及其形成牙根和牙周组织的能力,证明了DAC是成体环境中具有"胚胎性"特征的组织,作为牙根和牙周组织共同发育的生长和调控中心持续存在于牙根发育的整个过程中.DAC包含形成牙根和牙周组织所必需的所有的前体细胞和成牙的微环境,在体内、外均表现出极强的发育能力以及再生牙根和牙周组织的能力,有望成为牙根和牙周组织工程优秀的种子细胞来源.

  • 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12岁儿童龋齿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周海静;聂红兵;马力杨;李志强;傅思武;刘梅天

    目的 了解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12岁儿童龋齿的流行病学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448名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12岁儿童进行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口腔细菌学检测及口腔卫生行为的调查.结果 1)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12岁儿童的患龋率分别为40.52%、44.29%、46.45%,龋均分别为0.92、0.90、1.13.2)东乡族和保安族12岁儿童唾液变异链球菌以2级和3级为主,裕固族儿童则以0级和1级为主;东乡族和保安族儿童菌斑变异链球菌的水平高于裕固族.3)裕固族12岁儿童的每天刷牙率高于东乡族和保安族(P<0.01).东乡族和保安族儿童每天刷牙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12岁儿童的患龋率较高,有效刷牙率低、牙菌斑不能有效清除可能是儿童患龋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后在这3个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增加儿童的口腔健康知识.

  • 徐州市5岁和12岁儿童酸蚀症调查研究

    作者:陈亚刚;李雪;胡德渝;沈红;李克增;赵颖;彭玲玲

    目的 了解徐州市儿童酸蚀症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1219名5岁儿童和786名12岁儿童进行酸蚀症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表记录酸蚀症的临床检查结果,调查问卷调查酸蚀症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酸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徐州市5岁儿童牙齿酸蚀症的患病率为10.91%,12岁儿童牙齿酸蚀症的患病率为22.14%.酸蚀症的等级多为1级和2级,3级以上的酸蚀症极少.酸蚀症危险因素的比值比(DR)分别为:酸性水果,1.120;酸奶,1.062;运动饮料,1.159;碳酸饮料,1.151;果汁,1.187;睡前喝酸性饮料或酸奶,6.102;胃食道返流性疾病,2.311;维生素C,1.565;补铁剂,1.598.结论 我国儿童牙齿酸蚀症已广泛存在,今后应加强口腔卫生教育和饮食指导,减少酸性食品和饮料的摄入量和摄入频率,促进口腔健康.

  • 颅面骨生长发育及正畸治疗中的3种骨调控机制及其概念

    作者:陈嵩;陈扬熙

    骨生长(bone growth)、骨塑建(bone modeling)和骨重建(bone remodeling)是出生后骨组织生长发育的3种调控机制.长期以来,在口腔正畸学领域中,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骨塑建与骨重建(或称骨改建)的概念被混淆,真正的骨重建机制却被忽略.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这个语义学错误在口腔正畸学领域产生的原因,进一步阐明了骨塑建与骨重建机制的区别,以及出生后颅面骨骼生长发育与正畸治疗中的骨调控机制.建议尽快在口腔正畸学领域宣传、推广正确使用骨塑建和骨重建这2个专业名词的中英文拼写,停止使用骨改建这一中文名词,以避免在与其他学科(如骨科学)或国内外同行交流时发生误解和交流障碍.

华西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