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신경손상여공능중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117X
  • 国内刊号: 42-17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47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王伟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早期急性脑梗死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

    作者:姚涛;胡丹;湛彦强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早期急性脑梗死(ACI)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ACI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组均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在依达拉奉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NSE、NO、SOD水平变化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NSE、NO及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NSE、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SOD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96%,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早期ACI,可改善疗效,提高SOD活性,降低NSE及NO水平.

  • 误诊为脑炎的神经系统梅毒5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作者:黄梁江;熊永洁;黄晓江;张苏明

    目的:分析首诊时被误诊为“脑炎”的神经系统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神经梅毒的发病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被误诊为脑炎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以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回顾.结果:5例患者中有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5 ~ 78岁;均未合并HIV感染;其中4例在就诊时否认梅毒感染病史.首发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或认知功能障碍,脑脊液检查可发现蛋白量和(或)白细胞数升高,头颅磁共振主要提示颞叶病变,可伴有脑萎缩和脑积水.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检测阳性.经规范治疗后,3例反应较好,2例预后不佳.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脑脊液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早期易误诊,尽早行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 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疗效分析

    作者:吴迪;王惠玲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仪对伴有睡眠障碍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及心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生物反馈仪治疗.于对治疗前,治疗后3、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2组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和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依达拉奉、丙戊酸钠联合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疗效

    作者:姜春蕾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PSE)的疗效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82例PS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均给予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观察组还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及血清(NSE)水平,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95.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癫痫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其中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观察组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NSE均降低,观察组治疗1月血清NSE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丙戊酸钠能够有助于控制PSE癫痫症状,提高疗效,且安全陛高.

  • 甲氨蝶呤联合替莫唑胺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秀武;王阳华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替莫唑胺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研究组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替莫唑胺进行化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后,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4.2%、83.3%,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752,P<0.05).研究组的骨髓抑制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3.6±4.8)%、(82.4士6.7)%,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x2=21.531,P=0.041).结论:在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时,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 偏头痛患者认知量表和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作者:黄丽芳;董红娟;卢祖能;王艳;王熙;肖哲曼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认知量表、事件相关电位(ERP)P3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探讨偏头痛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23例纳入偏头痛组,并根据发作前有无先兆分为无先兆偏头痛亚组16例及有先兆偏头痛亚组7例;纳入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例为对照组.均参与情绪量表、认知量表测评和ERP检查.采用“Oddball”经典范式为刺激任务,同步记录脑电信号.分别比较偏头痛患者与对照组认知量表测评得分,ERP P3成分潜伏期、波幅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偏头痛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偏头痛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Rey-复杂图形测验--延迟回忆得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③偏头痛患者Fz、Cz、Pz部位的P3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组内不同部位的P3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先兆偏头痛亚组与无先兆偏头痛亚组的P3波幅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Rey-复杂图形测验-延迟回忆与P3潜伏期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519(F=8.853,P=0.007).余量表与ERP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和视空间记忆能力较健康人下降,对信息加工处理的速度减慢.偏头痛患者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帕金森病伴不宁腿综合征的现况调查

    作者:万志荣;程莉霞;商梦晴;冯涛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帕金森病(PD)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LS)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连续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我院及天坛医院帕金森专病门诊PD患者,分析RLS组、非RLS(NRLS)组的临床相关性,并根据RLS严重程度评分,分为轻、中、重度.同时收集患者发病年龄、病程、有无毒物接触史、UPDRS-Ⅲ评分、改良H-Y分级、贝克焦虑量表(BAD等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294例PD患者,合并RLS共87例(29.6%),其中轻度32例、中度36例、重度19例,既往RLS诊治率仅19.5%.RLS组与NRLS组比较,在病程、改良H-Y分级、UPDRS-Ⅲ、BAI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毒物接触史、PD家族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合并RLS存在发病率高、漏诊率高的特点.运动症状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易合并RLS.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荟萃分析

    作者:左积文;韩岳;陈丽丽;张庆九;李玉芳;戴艳刚

    目的:收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对照研究,并对其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Ⅺ)、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等数据库.筛选纳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终纳入文献13篇,共计患者6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结果中,间充质干细胞优于常规治疗[SMD=-1.022,95%CI(-1.312,-0.732),P=0.000];Fugl-Meyer量表结果中,间充质干细胞同样优于常规治疗[SMD=1.009,95%CI(0.107,1.911),P=0.028].而巴氏指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分结果中,间充质干细胞未显示出治疗优势.亚组分析及Meta回归分析显示,是否通过静脉输注以及输注细胞数量可能是造成结果异质性的原因.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效果有限.此外,不同的细胞输注途径、不同的细胞注射剂量以及选用的细胞类型可能会造成结果的差异.

  • Ngn2促进皮肤干细胞神经分化的电生理学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代学良;孙秀海;李立新;王芳;王法钊;李涛

    目的:探讨Ngn2基因转染皮肤干细胞(SKPs)促进神经分化的电生理学机制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SKPs并纯化、鉴定.构建包装含Ngn2基因并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病毒载体.将SKPs分3组:Ngn2组为包装有Ngn2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的SKps,空病毒组为未包装任何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的SKps,空白对照组为未经慢病毒转染的SKps,各组6皿.诱导液诱导14d,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SKPs的电生理活动;Wetem Blot检测各组SKps钠离子通道相关蛋白Nav1.3及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Hes1和Dll1表达水平.结果:诱导14d后,Ngn2组SKPs出现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电流,而其他2组SKPs均未引出钠离子通道电流;Ngn2组SKPs的Nav1.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P<0.01);Ngn2组SKPs D111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Hes1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他2组(P<0.01).结论:Ngn2基因促使SKPs表达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其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

  •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SVD负荷与颈总动脉环壁张力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袁晓东;熊建平;吴过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负荷与颈总动脉机械动力学指标环壁张力(W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3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cSVD负荷评分和颈总动脉机械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分析病例组的cSVD负荷评分与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颈总动脉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大WT、舒张期末WT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cSVD负荷评分和颈总动脉机械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cSVD负荷评分与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颈总动脉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大WT、舒张期末WT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病例组的cSVD负荷和颈总动脉WT异常增高,且cSVD负荷与颈总动脉WT密切相关.

  • 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对比分析

    作者:龚雪琴;罗利俊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的差别.方法:将确诊的VD患者和AD患者各60例分为2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WHO-UCLA AVLT)评定比较2组的认知功能;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量表(BEHAVE-AD)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精神行为.结果:AD组的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语言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VD组(P<0.01);AD组的延时记忆力、长时记忆力评分低于VD组(P<0.01).VD组的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AD组(P<0.05);而AD组的行为紊乱率、攻击行为率则明显高于VD组(P<0.05).结论:AD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行为紊乱及攻击行为发生率,而VD患者情感障碍方面损害更为明显.

  • 法舒地尔对SH-SY5Y细胞氧糖剥夺后突触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伟;张海飞;马杰;赵静;柴智;刘建春;宋丽娟;姜维佳;肖保国;马存根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Fasudil)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氧糖剥夺(OGD)后突触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SH-SY5Y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OGD组、OGD+法舒地尔组,各3皿.相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突触损伤及修复的细胞形态;Western-Blot检测ROCKⅡ、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p-MYPTl)、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突触素(Synaptophysin)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形态学显示法舒地尔可有效修复OGD诱导的神经突触损伤.OGD组ROCKⅡ及p-MYPT1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突触素及PSD-95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OGD+法舒地尔组ROCKⅡ及p-MYPT1表达水平低于OGD组(P<0.05),而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触素和PSD-95表达水平高于OGD组(P<0.01);PSD-95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突触素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有效修复OGD诱导的神经突触损伤,增加PSD-95、突触素的表达,抑制ROCKⅡ及p-MYPT1的表达.

  • 垂体瘤内镜单侧鼻蝶入路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吕华荣;胡玮;胡胜;吴星;吴勇

    目的:探索经神经内镜单侧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过去2年接受神经内镜单侧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86例为观察组,显微镜单侧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症状缓解情况;统计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观察组患者随访2年,定期复查头部CT或MRI,根据是否复发分为2亚组,对比2亚组的年龄,性别,病程,肿瘤直径,肿瘤侵袭性,内分泌异常,视力、视野缺损,头痛、眼痛,手术全切,术后并发症,辅助治疗等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16.28%)、水电解质紊乱(11.63%)、脑脊液漏(4.65%)与垂体功能低下(4.6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肿瘤侵袭性、内分泌异常、手术全切、术后并发症与辅助治疗是与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直径、肿瘤侵袭性、手术全切、术后并发症与辅助治疗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术后复发与肿瘤直径、肿瘤侵袭性、术后并发症呈正相关,与手术全切与辅助治疗呈负相关.结论:与经显微镜比较,经神经内镜单侧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脑脊液漏与垂体功能低下.肿瘤直径、肿瘤侵袭性、手术全切、术后并发症与辅助治疗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龚家明;胡德荣;渠翔;谢雪梅;赵雪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4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均治疗20 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Barthel指数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提高DEACMP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 军队高龄离退休干部睡眠质量调查与分析

    作者:魏霄

    目的:探讨军队高龄离退休干部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5个军队干休所的离退休干部150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统计所有参与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喝酒、饮茶、疾病情况、经济情况、子女情况及日常运动情况等.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所有参与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对以上统计值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人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参与者的PSQI总分为(7.32士2.75)分,>7分者84例(56.00%);其中,睡眠效率得分高,为(1.33士0.78)分,>1分者占15.33%;对日间功能影响得分低,为(0.85士0.17)分,>1分者占14.00%.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情况、饮茶史、疾病情况及日常运动情况为影响睡眠的危险因素.结论:军队高龄离退休干部睡眠质量存在问题,应重视老人睡眠质量问题并积极进行护理.

  • 拉莫三嗪联合小剂量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血脂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陶伟;张卓

    目的:探究并且分析拉莫三嗪联合小剂量丙戊酸在癫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癫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加用口服小剂量丙戊酸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顺背测试、连线测试B等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TG、TC、LDL水平及血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偏高(P<0.05),并且试验组TG、TC、LDL血脂指标及血清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34、5.28、4.88、5.83,P<0.05),HDL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t=6.24,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MMSE、顺背测试、连线测试B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升高(P<0.05),并且试验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79、5.41、4.76,氏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64,P<0.05).结论:与单用拉莫三嗪比较,加用小剂量丙戊酸可进一步控制癫痫患者的血脂和Hcy水平,有效缓解癫痫发作的神经损伤,明显改善认知障碍,安全性较高.

  •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亚琴;姜河;余晓峰;陈祥华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104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颈部血管超声检测2组的颈动脉狭窄情况,测定2组血清Hcy及血脂水平,比较2组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及血清Hcy、血脂水平.结果:病例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布及血管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高Hcy血症发生率、斑块发生率、IMT、Hcy、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闭塞、重度狭窄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斑块发生率均高于无狭窄及轻度狭窄患者(P<0.05);LDL-C(OR=4.323)、IMT (OR=7.145)、Hcy (OR=5.991)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同时血清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 微创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峰;千超;肖学谦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神经痛的短期和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药物难治性严重周围神经性疼痛持续超过3月的患者87例,对疼痛触发点或痛觉过敏区定位后,采用英国Algotec Research andDevelopment微创神经电刺激系统对定位区域行经皮电刺激治疗,以数字评价量表(NRS)法和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NPS)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h、1周、1月、3月、6月进行评估,同时采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月的健康指数进行评估.记录不良事件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患者NRS和NPS在1h时显著低于治疗前,在结束治疗周期后,患者1、3、6月NRS和NP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EQ-5D评分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除2例患者出现严重对侧感觉迟钝和治疗部位血肿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为97.7%.结论:微创经皮电刺激治疗神经痛能显著改善难治性严重周围神经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颅骨修补术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邓友寿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患者行颅骨修补术后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94例颅骨修补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再次出现颅内出血50例(出血组)、术后未出血844例(未出血组),统计2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原因及危险因素.结果:颅骨修补术时间(OR=1.824)、合并脑血管疾病(OR=1.682)、术后出现过度引流(OR=1.775)、术中止血不彻底(OR=2.039)、术中悬吊不当(OR=1.894)、合并高血压(OR=1.695)是颅骨修补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开颅术后行颅骨修补手术应适当延后修补手术的时间、术中注意止血、引流及悬吊的处理.

  • 美多巴联合高压氧及康复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作者:王军;左其龙;刘长霞

    目的:探讨美多巴联合高压氧及康复运动对无严重痴呆的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无严重痴呆的原发性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4例.2组均维持服用美多巴,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和神经发育疗法(NDT)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持续治疗30d.观察2组患者PD症状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第15、30天,使用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对患者的PD症状作出评价;治疗前及治疗第30天,分别使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NMS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抑郁情况、睡眠情况以及神经感觉情况.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疼痛、下肢痉挛、不宁腿综合征、入睡困难、易醒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氏0.05);实验组出现幻觉、嗜睡、出汗、口干、体位性低血压等情况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症状2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UPDRS评分、NMSQ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DSS评分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美多巴联合高压氧及康复运动对无严重痴呆的原发性PD患者非运动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miRNA-21、miRNA-221、miRNA-222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作者:韩福新;张蕊;马善波;王彦刚

    目的:研究miRNA-21、miRNA-221、miRNA-222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脑胶质瘤的早期诊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收治的60例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为低级别组(经检查肿瘤级别为Ⅰ级和Ⅱ级)和高级别组(经检查肿瘤级别为Ⅲ级和Ⅳ级).另选取15例经体检证实为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使用RT-qPCR检测3组血清miR-NA-21、miRNA-221和miRNA-222含量,并且进行比较.结果:3组血清miRNA-21 (F=5.497,P=0.006)、miR-NA-221 (F=7.615,P=0.001)和miRNA-222 (F=6.304,P=0.003)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miRNA-21、miR-NA-221含量在对照组低,在高级别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NA-222含量高级别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低级别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的血清miRNA-21、miRNA-221、miRNA-222都呈高表达状态,提示其与脑胶质瘤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联系;监测血清miRNA-21、miRNA-221、miRNA-222的含量可以对脑胶质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等提供重要依据.

  • 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指标影响的研究

    作者:赵传丽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对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和脑脊液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病毒性脑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更昔洛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检测2组血清NSE、S100β和MBP水平及脑脊液相关指标,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意识不清持续时间、抽搐、呕吐、脑膜刺激征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NSE、S100β和MBP浓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脑脊液中总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及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总细胞数和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能够从临床症状及蛋白水平快速改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预后.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卫文峰

    目的:探讨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SF-NSE)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的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化脓性脑膜炎患儿30例为脑膜炎组,同期住院的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新生儿患者30例为对照组,入院72 h内和治疗14 d后采集脑脊液和血液,检测CSF-NSE和S-NSE水平.结果:治疗前,脑膜炎组的CSF-NSE与S-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脑膜炎组内CSF-NSE与S-NSE水平较治疗前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NSE在检测化脓性脑炎新生儿患者的佳cutoff值为9.215,敏感性75.0%,特异性86.0%,AUC值0.714(P<0.001).结论:可能可通过检测S-NSE水平为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提供参考和临床监测.

  • 利斯的明对无痴呆无抑郁帕金森病患者冷漠症状的影响

    作者:王妍;吴保鑫;马正磊

    目的:探索利斯的明是否影响经多巴胺优化治疗的无痴呆、无抑郁帕金森病(PD)患者的冷漠症状.方法:将30例中至重度的冷漠(经多巴胺优化治疗)无痴呆、无抑郁PD患者随机分为利斯的明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2组均给予多巴胺优化治疗,利斯的明组给予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治疗6个月,采用里尔情感淡漠分级评定量表(LARS)、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和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价冷漠程度,采用马蒂斯痴呆量表(MDRS)评定认知功能,采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RDS)评定抑郁程度,采用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评定嗜睡情况,采用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6个月,利斯的明组冷漠的百分比为3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5%(P<0.05);与对照组相比,利斯的明组LARS评分从基线-11.5(-15/-7)到治疗后-20.2(-25/-12),明显改善(P=0.031),其中求知欲和动作引发改善很多,而情感和自我意识的变化不明显;利斯的明组IADL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更明显,但PDQ-39评分、MDRS评分、MADRS评分、ESS评分和UPDRS评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斯的明可改善患者的冷漠症状,但并未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利斯的明可能是经多巴胺优化治疗的无抑郁无痴呆伴中至重度冷漠的PD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小骨窗开颅加带蒂颞肌瓣填塞治疗硬膜下积液对患者预后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唐志高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加带蒂颞肌瓣填塞治疗硬膜下积液患者预后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硬膜下积液患者8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成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行小骨窗开颅加带蒂颞肌瓣填塞治疗,对照组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后3d临床症状的改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d,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价意识状态.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30、60 d,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手术治疗后3d,试验组症状缓解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GCS评分、积液量、FMA评分、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d,2组GCS评分及积液量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缓解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0及60 d,2组FMA、MMSE评分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加带蒂颞肌瓣填塞治疗硬膜下积液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更强,预后效果更好.

  •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小雷;王海波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经外侧裂-岛叶组(外侧组,n=31)和经颞叶皮质入路组(皮质组,n=36).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术后1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的预后、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的生存质量.结果:外侧组血肿清除率>90%为87.10%,明显高于皮质组的63.89%(P<0.05);外侧组再出血率为3.23%,明显低于皮质组的19.44% (P<0.05);术后1个月外侧组预后良好率为38.71%,明显高于皮质组的16.67% (P<0.05);术后6个月外侧组ADL评分Ⅰ级率为50.00%,明显高于皮质组的23.53%(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明显提高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和预后,改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魏从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瘫痪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生物电反馈治疗,联合组同时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2组治疗4周后焦虑、抑郁症状均明显改善,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改善,联合组改善更佳(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6%,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196,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进展

    作者:王莉莉;张拥波

    血管再通恢复有效灌注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治疗关键.基于AIS早期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理念,近二十年来神经病学家致力于血管内治疗的探索,本文综合几项试验结果,对AIS血管内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 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脑梗死相关性的分析

    作者:王洁;张英谦;石进;王素君;宋琛

    在临床上椎动脉发育不良(VAH)是常见的先天性变异.目前在国际上VAH仍没有明确的定义.大部分研究表明VAH是后循环梗死的促发因素,有2项研究显示VAH是后循环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VAH引起后循环梗死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血流量重新分配、基底动脉迂曲扩张、后循环总灌注量减少、栓塞脱落等.

  • 磁共振周围神经成像技术

    作者:陈琳;何乐;张玉琪;敖强;左焕琮

    近年来研究发现,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具有采集时间短,信噪比高,分辨率高,图像对比度满意等优点,能够清晰显示周围神经、神经丛,正逐渐成为临床上有效实用和常规的检查方法.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周围神经异常的MRN表现及其在神经桥接修复中的成像作用等作一综述.

  •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黄宝和;是明启;邵春香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aroxysmal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PSH)是一组以阵发性自主神经症状(瞳孔散大、高热、多汗、血压高、心率快、呼吸快)和运动症状(肌张力增高、去大脑或去皮质强直、肌阵挛)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突然出现,可持续数小时,随之迅速结束.临床医生对PSH大多认识不足,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笔者总结了我院神经科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PSH患者4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以提高大家对其认识.

  • 成人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丽;李庭毅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缺陷造成纹状体多巴胺合成不足导致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多在儿童期起病,在成年期起病罕见[1].现将我院诊断的3例成人DR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成人DRD的认识,减少误诊.

  • 新生儿非酮症性高甘氨酸血症1例

    作者:戴红梅;蔡蕾;伍志翔

    1临床资料患儿,男,3d,因“反应差3d,呼吸衰竭14 h,抽搐1次”入我院.外院病史:患儿系G1P1,胎龄40+2周,平产出生,出生体重3200 g.生后出现进行性反应差、哭声弱.生后第2天就诊于当地医院新生儿科,体查:精神反应差,不哭,前囟平软;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低;四肢凉,张力不高,原始反射减弱.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胸片示新生儿肺炎;头颅CT示脑白质密度减低,见图1.因不能排除感染,该院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输液治疗,但患儿气促进行性加重,吸氧不能缓解.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