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 중국미용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455
  • 国内刊号: 61-134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27
  • 曾用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朱宏亮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内侧皮肤创面

    作者:黄远发;柴勇;钱尼文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在足踝及小腿内侧皮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行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内侧创面的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足踝部皮肤缺损8例,小腿内侧皮肤缺损3例,所有患者经过彻底清创、皮瓣设计,行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移植手术,术后随访.结果:1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皮瓣血液循环稳定,所有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供区移植皮片均一期成活.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移植是修复足踝及小腿内侧创面的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自然分娩会阴切口2-0可吸收线缝合的美学效果及预后分析

    作者:赵井苓;李成银;王娟

    目的:分析自然分娩会阴切口2-0可吸收线缝合的美学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妇产科进行自然分娩并会阴切开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可吸收2-0可吸收线缝合的美容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丝线会阴切口缝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切口炎性反应及切口线结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疼痛评分(4.25±0.72)分低于对照组(6.51±1.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疼痛程度主要为轻度,对照组术后24h疼痛等级主要为中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甲级率(97.78%)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炎性反应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线结反应0度的患者(95.56%)多于对照组(68.89%),观察组术后切口线结反应I度患者(2.22%)少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会阴切口2-0可吸收线缝合术可减轻切口疼痛,降低炎性反应和线结反应,促进切口愈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愈后瘢痕小,外表美观,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中度肥大乳房男性化手术策略及效果

    作者:唐乙;赵烨德;李旭东;张连杰;周强

    目的:探讨女复男易性病患者中度肥大乳房的男性化手术策略和效果.方法:选择40例乳房中度肥大的易性病患者,采用二步法完成乳房男性化手术,即先经乳晕上切口切除乳腺和外周脂肪组织,6个月后再经乳晕外双环法去除多余胸部褶皱皮肤并调整乳头乳晕大小和位置.结果:40例患者术后胸部平整,乳头乳晕全部成活,乳晕大小、位置合适,切口瘢痕不明显;部分患者术后乳头感觉轻度麻木,6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依照本策略完成中度肥大乳房患者的男性化手术效果满意,在提升乳头乳晕位置的同时去除多余褶皱皮肤,瘢痕小,恢复快,是针对中度肥大乳房患者较为实用的男性化手术方法.

  • 妇产科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形成因素分析

    作者:郑柳莎;王爽;全燕

    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本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发生与否分为未发组50例及增生性瘢痕组2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诱发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类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类型、胶原含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胸苷磷酸化酶、皮肤色素沉着、美容修复、感染、切口缝合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色素沉着、切口缝合方式、美容修复为妇产科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的独立影响因素(OR:2.890、3.554、4.420,95%CI:1.650~4.250、1.745~5.878、1.880~6.540,P<0.05).结论:色素沉着、切口缝合方式、美容修复为妇产科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的独立影响因素,去除色素沉着、采取皮内缝合、积极开展美容修复将有助于阻断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 人工真皮在头皮恶性肿瘤颅骨外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虎;史高峰;蒋朝龙;钱心炜;高凤山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皮耐克)在修复头皮恶性肿瘤颅骨外露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行头部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30例,术中按无瘤原则切除后颅骨外露,于颅骨外板均匀分布、间隔1.0cm钻孔至板障层,至新鲜出血,人工真皮(皮耐克)覆盖创面,待2~4周后人工真皮与创面结合生长良好,于人工真皮(皮耐克)表面行自体刃厚皮植皮.结果:30例患者移植刃厚皮片存活率100%,生长良好;3个月后随访愈合良好,皮肤弹性好,无局部皮肤破溃、肿瘤复发等.结论:人工真皮(皮耐克)在无血供颅骨表面能形成类似人真皮的组织结构,从而为创面修复提供可靠的支撑,是一种快速、简单、有效处理头皮恶性肿瘤颅骨外露的方法.

  • 改良小切口手术根治腋臭72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黎明;刘毅;刘萍;孙晓晨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进行改良小切口腋窝皮瓣翻转术根治腋臭,其中男23例,女49例,年龄16~41岁,平均年龄22.3岁,所有患者均为中、重度腋臭.术后观察创面愈合及随访3~6个月.结果:72例患者总体有效率100%.58例患者术后7~9d切口Ⅰ级愈合,14例9d后伤口仍有糜烂、渗液,经换药后愈合良好.术后3~6个月随访,均无明显瘢痕,肩部活动正常.结论:改良小切口皮瓣翻转法治疗腋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为治愈腋臭提供了更好选择.

  • 采用整形美容技术及理念治疗成人包茎的疗效观察

    作者:伍文兵;李文威

    目的:探究整形美容技术及理念在治疗成人包茎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9例因包茎需要进行包皮切除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主动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美容组(68例)和传统组(41例),其中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包皮环切术进行手术治疗,美容组则应用美容整形技术对包茎患者进行包皮环切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美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期间,美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组患者对阴茎外观的总满意度为94.12%,明显高于传统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容整形技术对成人包茎进行包皮环切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有效避免传统包皮环切术后所产生的形态不良、瘢痕明显等情况,患者对阴茎外观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 微切口涡轮钻拔除下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评价

    作者:陈志方;韦奎

    目的:探讨应用微小切口与涡轮钻切割等微创技术拔除下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14年以来采用微小切口与涡轮钻切割法的拔牙病例204例,和2010年以前采用传统切口与锤凿法的拔牙病例201例进行回访,对照评估表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切口与涡轮钻切割法拔除下颌完全埋伏阻生齿,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术后并发症与术后反应显著减少,患者感受更为舒适.结论:在下颌完全埋伏阻生齿拔除术中,可临床推广使用微切口与涡轮钻切割技术.

  • 利用微种植钉支抗远移上颌全牙列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鸣;高振;吴光宇;刘翔;胡文芸;彭韵文

    目的:探讨利用微种植钉支抗远移上颌全牙列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科室确诊收治的上颌轻中度前突的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非拔牙矫治,用微种植钉作为支抗体植入上颌颧牙槽嵴区,利用镍钛拉簧施加牵引力拉上颌全牙列整体向远中移动.对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及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磨牙关系变为中性关系,前牙达到正常覆牙合覆盖,患者侧貌得以改善;18例患者共计植入36颗微型种植钉,其中有2颗发生松动,其余34颗保持稳定而无松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治疗后,经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患者上颌双侧第一磨牙牙冠和牙根分别平均远中移动了3.17mm、2.77mm.上颌切牙牙冠和牙根分别平均远中移动了3.29mm、0.73mm,以上数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硬组织测量项目中MP-SN平均增大了1.22°,OP-SN平均增大了1.52°,两者数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SNA、SNB、ANB、PP-SN、A-FHP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微种植钉支抗远移上颌全牙列而矫治上颌轻中度前突的II类患者过程中,上牙列通过整体远移获得了有效的远中移动量,前牙覆牙合覆盖、后牙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患者侧貌有了明显的改善,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但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基于DSD美学修复软件指导下不同修复方案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艳平

    目的:观察基于数码微笑设计(Digital Smile Design,DSD)美学修复软件指导下不同修复方案在前牙瓷贴面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科室收治的要求对前牙进行美学修复的104例患者(共238颗牙)作为研究对象,均于DSD美学修复软件指导下进行修复,按照修复方案不同分为A组53例(122颗)和B组51例(116颗),其中A组给予全瓷冠修复,B组给予铸瓷贴面修复.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满意度以及完整性情况.结果:A组与B组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在修复体完整度、临边缘变色、边缘密合性、术后敏感以及牙龈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满意率96.72%稍高于B组94.83%(P>0.05);A组完好率100.00%显著高于B组94.83%(P<0.05).结论:基于DSD美学修复软件指导下,全瓷冠与铸瓷贴面在前牙瓷贴面美学修复中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全瓷冠贴面修复远期效果优于烤瓷贴面修复.

  • 改良颊侧多曲簧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软硬组织变化研究

    作者:王阿娜;侯录;梁雪;王敏;姜馨晔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比较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测量值的变化.方法: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30名,采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制取模型,测量软硬组织参数,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的SNA(°)、ANB(°)、Y-axis(°)、Ns-Sn-Pos(°)、UL-EP(mm)、LL-EP(mm)项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区牙弓宽度、第一前磨牙区基骨宽度前、后测量项目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颌牙弓长度、上颌基骨长度、下颌第一前磨牙区牙弓宽度和下颌基骨的宽度前、后测量项目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应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增加上颌凸度和宽度,限制下颌骨的过度生长,显著改善侧貌.

  • 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在上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段优;陈玉润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在上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科室收治的上前牙缺损患者108例(共136颗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72颗)和对照组52例(64颗),其中观察组给予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给予金属桩钴铬烤瓷冠修复.观察两组修复的成功率、修复效果、龈沟液(GCF)、龈沟液中酸性磷酸酶(ALP)水平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8.21%稍高于对照组92.31%(P>0.05);观察组的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性、牙龈反应、颜色匹配、边缘着色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年观察组GCF、ALP水平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CF、ALP水平显著高于修复前(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82.69%(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用于修复上前牙缺损能够提高修复效果和成功率,并提高修复满意度.

  • 正畸牵引治疗冠根折前牙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熊曦州;李敏;李晓红

    目的:观察外伤后根折至龈下的前牙残根正畸牵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外伤后根折至龈下的前牙残根患者23例,共29颗患牙,用正畸技术牵引残根后全冠修复.结果:23例患者治疗后经1~5年后期跟踪,共27颗患牙治疗成功,牙根的生理功能得以维持,前牙美观和切割的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其中有1例患者的1颗患牙牙根再次折断拔除,1例患者的1颗患牙牙周炎症导致患牙松动,无法保留拔除.结论:正畸牵引后冠修复可保留外伤根折残根,维持牙根牙周组织的生理功能,恢复患牙的美观和功能.

  •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徐燕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来笔者医院口腔门诊治疗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患者30例,全口基础治疗、种植牙用碳纤维工作头洁治后使用盐酸米诺环素局部治疗,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包括正确有效使用保健牙刷、牙线、冲牙器、菌斑显示剂等)以自我菌斑控制.分别于基线、治疗后2周和4周检查记录种植体周围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改良菌斑指数(mPLI)、探诊深度(PD)的临床相关指标及疗效.结果:患者牙周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探诊深度(PD)指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陈凤超;杨俊革;侯俊杰;颜彤彤;张思娅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脂肪颗粒移植于BALB/C裸鼠背部皮下成活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人体抽吸的脂肪颗粒(2.0ml)单独/联合PRP分别注射于10只BALB/C裸鼠背部对称部位皮下,4周后将移植脂肪组织取出,测量其体积,分成单纯脂肪颗粒组和脂肪颗粒联合PRP组,并对两组脂肪团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同期将自体脂肪颗粒联合PRP移植进行面部轮廓重塑及乳房的填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4周,脂肪颗粒联合PRP组的脂肪组织体积明显大于单纯脂肪颗粒组的脂肪组织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21,P<0.01);脂肪颗粒联合PRP组的脂肪组织中CD31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单纯脂肪颗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7,P<0.01);122例临床病例随访6个月,患者满意度达(84.27±1.81)%.结论:PRP对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脂肪干细胞降低光老化皮肤黑色素含量的实验研究

    作者:隋冰;王微;李春阳;张攀;马旭;李庆春

    目的:观察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s)对光老化皮肤中黑色素含量的降低作用.方法:将6周龄裸鼠(18~22g)双侧耳背部皮肤每2d紫外线光照一次,每次30min.持续4周后,通过观察皮肤变化和Fontana-Masson染色,确立光老化模型.每只裸鼠随机选取一侧耳背部皮下注射ADSCs溶液,对侧给予等量的平衡盐溶液(HBSS).通过Fontana-Masson染色观察皮肤中黑色素含量.结果:ADSCs注射组黑色素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老化可导致皮肤黑色素含量增加,而脂肪干细胞可以降低光老化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

  • 离断肢体保存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冠军

    肢体离断后因缺血缺氧,正常的代谢过程受到干扰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导致细胞变性和组织坏死.因此对断肢进行科学保存以减少组织缺血性损伤,延缓组织变性坏死,为临床赢得再植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检索分析相关文献,对保存断肢的几类常见方法做一综述,涉及低温保存法、器官保存液保存法、灌注保存法、高压氧保存法和暂时异位寄养再回植等.

  • 抗病理性瘢痕中药单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燕;连娜琦

    瘢痕是创伤愈合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过度修复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从而会影响皮肤美观及造成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依然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近几年,中药单体防治病理性瘢痕的实验研究逐渐增多.本文拟就目前常用于抗病理性瘢痕的中药单体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中药单体治疗瘢痕研究提供参考.

  • 组织工程脂肪微环境中影响血管化的因素

    作者:刘晓慧

    脂肪组织工程中构建的组织块体积较小,主要与所构建的脂肪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不充分有关.脂肪组织是人体组织中血管分布丰富的组织,每一个脂肪细胞都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所围绕,因此如何有效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成为再生医学的热点问题.脂肪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与种子细胞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三维支架和调控脂肪组织生长的微环境.本文拟就调控脂肪组织生长的微环境来分析影响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因素.

  • 增生性瘢痕耳模型研究发展经历及国内外应用的新动态

    作者:李荟元

    由于国内外学者公认在动物身体不能产生类似人类的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概念延续很久,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各种方法企图在各种动物身体引发类似人类病理瘢痕样病变均未成功,直至1997年也国内外没有出自动物身体的瘢痕实验模型.以往有关瘢痕研究是将切取自人体的增生性瘢痕组织移植到裸鼠身体,凭借对在无免疫排斥反应寄生状态下的人体瘢痕组织进行研究.这与在动物身上产生的病理瘢痕差距不言而喻,其结果与临床应用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成为阻碍创伤修复,特别是瘢痕深入研究的重大缺憾!这也是病理瘢痕防治至今仍成为一大难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 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自噬及脱落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孟娇;武松江

    白癜风(vitiligo)多因表皮中黑素细胞丢失或功能低下而形成色素脱失斑,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来黑素细胞自噬学说以及黑素细胞脱落(melanocytorrhagy)学说趋于成熟.黑素细胞自噬学说支持者认为自噬水平低下可能破坏黑素细胞抗氧化防御系统从而导致白癜风发病;黑素细胞脱落学说指出,非节段型白癜风(non-segmental vitiligo,NSV)患者表皮内由于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Ecad)所介导的细胞间黏附异常可引起黑素细胞与邻近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出现黏附缺陷,加之机械应力等作用后通过影响多种胞内信号,黑素细胞自基底层逃逸,终经表皮丢失.本文将黑素细胞自噬与黑素细胞脱落的研究进展,以及两者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作一概述,为非节段型白癜风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方向.

  • 射频联合点阵激光对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皮肤细纹、紧致度、毛孔的改善作用

    作者:何平

    目的:分析射频联合点阵激光对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皮肤细纹、紧致度、毛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60例面部光老化患者纳入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射频和点阵激光)和对照组(仅采用射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细纹、皮肤松弛、毛孔粗大改善度,评估各症状治疗总有效率和半年维持有效率,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肤细纹、皮肤松弛、毛孔粗大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50%、85.00%、88.75%,均较对照组的70.00%、70.00%、63.33%高;观察组皮肤细纹、皮肤松弛、毛孔粗大治疗半年维持有效率分别为67.50%、73.75%、65.00%,均较对照组的32.50%、47.50%、31.25%高,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76%与对照组的6.2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2.50%,较对照组的73.75%高(P<0.05).结论:射频联合点阵激光能有效改善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皮肤细纹、皮肤松弛和毛孔粗大症状,半年后仍有较高有效率,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 中国大陆部分三甲医院皮肤科诊疗装备应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作者:王齐兴;杨春俊;张学军

    目的:对我国部分三级医院皮肤美容科的相关医疗设备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为医疗机构设备管理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2016年我国三级医院皮肤科的应用装备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分析.结果:共调查256家医疗机构,结果显示国内三级医院皮肤科常用的装备是冷冻(80.08%),变应原检测设备(79.69%)和紫外线(79.69%)、LED治疗(66.02%)等光疗设备.激光治疗色素性疾病(66.02%)、激光治疗血管性疾病(51.17%)、激光脱毛(48.05%)等激光类设备在多数单位有应用,皮肤外科装备在皮肤科单位中较少见.结论:皮肤美容科诊疗等装备在各家单位分布极度不平衡,其配置规划需加强.

  • 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作者:王冰倩;吕正涛

    目的: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Q-switched Nd:YAG laser,QSNY)是治疗黄褐斑的常用手段,该系统评价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价QSNY联合氨甲环酸在治疗黄褐斑中的作用.方法:使用Pubmed,EMBASE,CENTRAL,ISI Web of Science,Wanfang和CNKI来检索关于氨甲环酸和黄褐斑的RCT.结局指标包括临床治愈率、复发率和副作用发生率,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该Meta分析共纳入11篇RCT,包含526例QSNY联合氨甲环酸组患者,489例QSNY组患者.相比单用QSNY,QSNY联合氨甲环酸有着更高的临床治愈率(RR 1.98,95%CI 1.74,2.26),更少的副作用(RR 0.38,95%CI 0.24,0.62),且复发率更低(RR 0.36,95%CI 0.16,0.77).结论:氨甲环酸联合QSNY在临床疗效、减少副作用及复发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用QSNY.

  • 口服不同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作者:肖洋;陈从柏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的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2月,根据血管瘤诊断标准纳入1~6月龄的患儿,遵循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患儿分为治疗1组1mg/kg/d、治疗2组2mg/kg/d及治疗3组3mg/kg/d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48.9%,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71.1%,治疗3组总有效率77.8%,三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治疗1组与治疗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1),治疗1组与治疗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4),治疗2组与治疗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68).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1组与治疗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71),治疗1组与治疗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2组与治疗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随着剂量加大,有效率逐步提高的同时相关不良反应率也在上升,选用治疗2组(即2mg/kg/d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20%尿素封包病甲板对长脉冲1064nmNd:YAG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的影响

    作者:胡友红;涂雪松;易庆阳;周冰;方木平

    目的:观察甲真菌病甲板预处理对长脉冲1064nmNd:YAG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皮肤科门诊61例甲真菌病患者,101个全甲营养不良甲真菌病(TDO)型拇趾甲,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2个病甲,20%尿素软膏封包病甲板2~4h,锉刀充分处理,长脉冲1064nmNd:YAG,采用光斑4mm,脉宽35ms,能量密度30~40J/cm2,频率1.0~2.0Hz照射2min,每周1次,共8周;对照组49个病甲,激光治疗,方法同实验组.24周后复诊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病甲共52个,痊愈29个(55.8%),显效12个(23.1%),总有效率78.9%;对照组:病甲共49个,痊愈12个(24.5%),显效16个(32.7%),有效率57.2%,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10.678,P=0.014).结论:甲真菌病甲板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长脉冲1064nmNd:YAG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为甲真菌病局部治疗提供了良好条件,尤其适合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患者甲真菌病的治疗.

  • 硫酸羟氯喹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仵宁

    目的:观察硫酸羟氯喹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用盐酸米诺环素50mg,每日2次,3%硼酸溶液冷敷及外用类人胶原蛋白(R型);实验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0.1g,每日2次,治疗时间为4周.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同皮损积分4周后明显下降,其中以红斑水肿、丘疹脓疱改善显著.结论:硫酸羟氯喹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 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临床观察

    作者:王美芳;赵俊英;李邻峰

    目的:评价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总结化脓性肉芽肿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单脉冲脉宽13.5ms,双脉冲脉宽7.5m,脉冲延迟25ms,能量80~120J/cm2;1个月后复查,疗效不佳者再次治疗直到皮损消失.结果:患者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居多,发病部位主要为手和面部;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1次治愈率为87.3%,总治愈率为99%;治疗过程疼痛评分(VAS评分)以中重度为主,与年龄和性别无关,与治疗部位相关,轻中度疼痛主要发生于头面部,而重度疼痛多出现于手足.治疗过程中,无1例患者出现增生性瘢痕,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安全、有效,且美容效果较理想.

  • 眼部中药熏蒸、睑板按摩对睑板腺功能异常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艳;李雪瑶;刘庆

    目的:探讨眼部中药熏蒸、睑板按摩对睑板腺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睑板腺功能异常患者78例(156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78眼).对照组患者每天点新泪然4次,持续用药20d;观察组患者采用眼部中药熏蒸以及睑板按摩治疗,每隔一天进行熏蒸治疗1次,共治疗10次.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睑板腺体,按摩睑板腺观察是否有异常分泌物从腺口溢出,记录主诉症状是否消失或有所改善、泪膜破裂的时间、泪液分泌情况,计算临床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并且观察患者眼部的美容效果,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所有主诉症状基本消失,对照组患者的眼部烧灼感、异物感、刺激感、眼红以及视疲劳症状等均有所改善,但仍需要持续用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眼睑皮肤均得到有效矫正,并且倒睫、内翻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纠正,眼部美容效果较好.结论:眼部中药熏蒸、睑板按摩治疗能够有效治疗睑板腺功能异常,并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眼表条件,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切缘上方眼轮匝肌、眶隔与睑板前筋膜固定在上睑松弛矫正术的应用

    作者:董子迎;任萍萍;孟萍萍;张秀云

    目的:探讨切缘上方的眼轮匝肌、眶隔固定于睑板前筋膜在上睑松弛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设计重睑线并标记皮肤切除范围,将设计线内皮肤、眼轮匝肌剪除;术中根据重睑的形成情况,于新的重睑线的高点内侧1.0~1.5cm范围内、外侧1.5~2.0cm范围内分别设计1~2个标记点,包括高点共设计3~5个标记点;于标记点处应用6-0真丝缝合线将切缘上方的眼轮匝肌近睑板部分及眶隔膜底部下拉与睑板前筋膜固定,伴有上睑中度肥厚者,直接将切口上方的眼轮匝肌与睑板前筋膜固定,不与眶隔底部缝合;应用6-0丝线间断缝合切口上下缘皮肤.结果:有62例上睑松弛患者应用此法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双侧重睑弧度流畅,效果均满意.结论:通过将切缘上方的眼轮匝肌近睑板部分及眶隔膜底部与睑板前筋膜相固定的方式,既可取得良好的重睑效果,又可获得较好的上睑松弛矫正效果.

  • 颌面部烧伤患者预防小口畸形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丽香;江晓声;连丽娜;林玉丹

    目的:探讨颌面部烧伤患者预防小口畸形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收治的颌面部烧伤患者23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2016年收治的22例颌面部烧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张口困难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张口困难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护理对于颌面部烧伤患者预防小口畸形有重要临床意义和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 烧伤后问题性皮肤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魏霞

    目的:观察烧伤后问题皮肤的特点,探讨针对性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我科2015年全年收治的465例深Ⅱ°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受损皮肤特点及护理方法.本组患者烧伤总面积15%~65%,均为深Ⅱ°烧伤,住院治疗2周,其中换药愈合203例,植皮手术愈合262例.结果:问题皮肤特点是乏脂性、干燥性、敏感性,经过予以相应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所有患者经过针对性护理后,可以有效增强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应用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早期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

    作者:钱毅;吴建华

    目的:分析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的侧貌改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23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行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儿相关的颜面美学指标变化.结果:经过矫治后,患儿的侧貌方面出现明显变化,经过治疗后患儿的SNA角79.05°、SNB角75.13°、ANB角4.11°、Z角63.47°、H角20.24°、上唇长:下唇长0.52、下唇-E线距1.76mm、颏颈角125.80°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Z角57.25°、H角24.36°、上唇长/下唇长0.61、下唇-E线距2.85mm、颏颈角121.3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颜面美学,并促使患者的颜面能够趋于协调、自然.

  • 美容心理与整形美容外科医疗纠纷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友山;甘丽;俞凯莉;应为红;申五一

    近年来,随着整形美容学科的发展,在美容整形过程中使一些求美者得到形象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美容整形的医疗纠纷,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随着生物-医学-心理模式的发展,美容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日益受到整形美容界学者们的关注.因此,关注术前求美者的心理问题,加强医患沟通成为整形美容业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文章主要从美容心理学与整形美容外科医疗纠纷发生的相关因素做阐述.

  • 内窥镜除皱提升技术在男性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毕洪森;朱力;赵润蕾;赵颖;李东;杜红亚

    目的:研究使用内窥镜方法对男性患者行额颞部除皱提升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于2006年7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行内窥镜下额/额颞部手术的44例男性患者进行3个月~5年的随访,通过观察眉上提的效果和上眼睑形态的改善、额颞部皱纹消失/减少程度、患者的满意度、术后瘢痕情况、额部麻木感持续时间等来综合评价微创内窥镜额颞部除皱提升技术在男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用微创内窥镜技术行额/额颞部除皱提升术可有效去除/减轻额颞部动态性皱纹和静态纹,提升效果确切,作用较持久,无明显手术痕迹,无明显脱发.结论:微创内窥镜额/额颞部除皱提升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切,是男性上面部除皱提升的绝佳选择.

  • 经腋下切口入路内窥镜辅助下双平面假体隆乳术

    作者:西会会;吕金陵

    目的:探索内窥镜辅助下经腋下入路行假体隆乳术的效果.方法:采用腋下切口入路,在内窥镜辅助下,直视分离手术腔隙,离断部分胸大肌,将乳房假体置于胸大肌下和乳腺筋膜下双平面腔隙中.结果:本组就医者56例,经过平均11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恢复快,未出现血肿,包膜挛缩等并发症,乳房形态自然,受术者满意度高.结论:经腋下切口在内窥镜辅助下的双平面假体隆乳术,变盲视操作为可视操作,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可在直视下进行胸大肌的松解,减少胸大肌对假体的束缚,降低了疼痛和包膜挛缩的发生,术后外形美观、手感逼真,可获得理想的动态效果,获得持久、满意的效果.

  • 内窥镜技术在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柴筠

    内窥镜技术自九十年代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以来,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可视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的各类手术,开启了微创整形美容领域的新时代,推动了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内窥镜发展历史,内窥镜基本构成,内窥镜技术在乳房整形、腹壁整形、面部整形领域的应用,及内窥镜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的前景及展望四部分对内窥镜在整形美容领域的历史及应用前景进行详细的介绍.

  • 原发性手汗症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吴家远

    原发性手汗症(primary hyperhidrosis,PH)是指手部汗腺分泌异常亢进,与外界环境温度高低无关,发病机制较复杂,尚未完全掌握.目前治疗方式主要以切断上胸段交感神经链中的节间束纤维为主.本文主要针对原发性手汗症发病机制、症状、治疗机制及多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等内容作一综述,提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常用、有效的微创方法.

  • 内窥镜辅助下双平面面部提升的解剖与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吕金陵;西会会;王晓娟;马娟;罗文婷;王奇奇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从面部解剖层面剖析面部松垂的原因,揭示面部提升部位的解剖结构,为面部年轻化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探讨在内窥镜辅助下行双平面面部提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首先从面部解剖层面剖析面部松垂的原因及过程,分析面部提升的变迁和优劣;收集选择具代表性的进行过线性面部提升术的53例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在内窥镜辅助下行双平面面部线性提升术时选用线条形材料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及优缺点.结果:术后进行常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患者鼻唇沟、面颊部松垂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左右面部肿胀部分消退;6个月后因为纤维组织增生收缩,面部似有提升现象,达到满意的面部年轻化效果.未见局部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结合面部提升部位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线性提升材料,在内窥镜辅助下行双平面面部线形提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达到完美的术后效果.

  • 内窥镜辅助胸肌筋膜后假体置入矫正乳房下垂

    作者:陈刚;王金明;马志兵;高远;黄金龙

    目的:探讨通过内窥镜辅助假体置入在胸肌筋膜下纠正乳房下垂的可行性.方法:本组患者共18例,均为轻度乳房下垂患者,经腋下切口,通过内窥镜辅助将硅凝胶乳房假体放置于胸肌筋膜后.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6.5个月),乳房外形良好,下垂基本矫正,未见假体包膜挛缩,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内窥镜技术与胸肌筋膜下隆乳技术相结合,将原本通过乳晕切口才能完成的手术,通过腋窝切口完成,使乳房表面不遗留瘢痕,满足了求美者的需求,同时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效果,是矫正乳房下垂的一种较好方法.

  • 内窥镜辅助中面部提升术的颞区解剖学研究

    作者:齐向东;周婕

    目的:明确颞区的血管神经分布,为内窥镜辅助颞部切口中面部提升术提供详细的颞区解剖层次.方法:收集10具24 h内死亡的新鲜尸体头标本,将标本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血管造影和神经解剖染色等处理.结果:颞区位于颅顶的两侧,为颞肌和颞筋膜在头部的分布区域.此部位的组织层次由浅入深有血管的层次可分为:颞浅筋膜、颞浅脂肪垫、颞肌、颅骨,共4层.无血管的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颞深筋膜深浅层、颞深脂肪垫、颅骨骨膜,共6层.颞浅筋膜层有颞浅动静脉、面神经的颞支、颧支和颞浅神经分布.颞深筋膜分为浅、深两层,两层之间有颞浅脂肪垫和颞中静脉.结论:颞部切口常被应用于颞部除皱术和面部提升术,较安全且有效的解剖层面需要分区描述.切口的分离层次在颞深筋膜深层;眶外缘注意哨兵静脉彻底止血;向下在融合线处走在颞脂肪垫的浅层,注意保护颞中动静脉;触及颧弓则进入骨膜下;穿过颧弓后面中部的分离层次在SMAS层深面,SMAS层深面剥离后,在颧弓处向浅层纵向分离保护面神经分支.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术中避免损伤面神经及血管,需要注意切口,融合线,颧弓位置的不同层次.

  • 内窥镜辅助双平面假体隆乳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杨云霞;陈绪;张黎华;任慈;王佳琪;李琼

    目的:探讨应用内窥镜技术辅助下行假体隆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入组病例共206例,采用全身麻醉后做腋窝切口,在内镜下行胸大肌后间隙分离,离断部分胸大肌,形成双平面,置入假体.结果:本组共206例隆胸患者,术后随访123例,随访时间1个月~4年,术后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包膜挛缩发生Ⅱ级9例,Ⅲ级2例,本组无Ⅳ级挛缩,包膜挛缩发生率约为5.3%.本组无再次手术修复病例.结论:在内镜引导下经腋部入路"双平面"假体隆乳,具有手术切口隐蔽,术野放大,直视下操作,微创安全,止血彻底等优点,该方法适应证较广泛,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z1 z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z3 z4 z5 z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z3 z4 z5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