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

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41
  • 曾用名: 当代医师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朱建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肝癌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处理(附6例报告)

    作者:陈炜;孙井来;石文海;杨继金;王振堂;叶华;郝强;袁敏

    目的 总结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探讨规避和处理的对策.方法 对本院近年530例次肝癌介入治疗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严重并发症病例,予以分析总结.结果 530例次肝癌介入治疗病例中,术后急性胆囊炎发作1例;急性胃溃疡1例;坏死性胆管脓肿1例;急性肺水肿致死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合计共有严重并发症6例,比例为1.13%.个体间差异很大.结论 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比率相对较小,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环节仔细观察及时应对,可望减少误诊,把并发症的发生和危害减少到小.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不稳

    作者:江长海;张凤才;赵靖宇

    本科于2007年12月至2011年6月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骨折不稳患者1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28~ 50(中位年龄39)岁.10例为车祸伤,3例为高处坠落伤,其中齿状突骨折4例,均为AdersonⅡ型骨折,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AdersonⅡ型)1例,均伴有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1例出现头晕、头痛,其中寰齿前间隙>5mm者4例,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根据寰枢椎移位情况决定牵引的方向和重量,一般牵引超过1周,重量2~5kg.首次牵引后1~3h复查床旁侧位X线片(图1),以后每日复查1次,根据复位情况调整牵引重量及角度:术前均行寰枢椎CT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关数据,包括进钉点的选择、螺钉内倾角度和钉道长度等.

  • 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继芬

    目的 探讨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5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灸及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针治疗.结果 56例患者临床治愈27例,显效24例,有效率为91.5%.结论 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近期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少.

  • 口外新法复位治疗颞下颌关节前脱位

    作者:钟波涛;林裕民;赖有娣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的新方法.方法 对本院98例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一种新的口外复位方法.结果 98例患者均复位成功,复位时间短[(1~25)min],无明显痛苦.结论 口外新法是治疗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有效复位方法.

  • 抗生素骨水泥间置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感染Ⅱ期翻修中的应用

    作者:陈波;杜远立;梁杰;茹能;武斌

    目的 探讨采用抗生素骨水泥间置器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12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行Ⅱ期翻修手术,Ⅰ期手术中的假体并放置抗生素骨水泥间置器,Ⅱ期置换手术后于4~6个月进行Harris评分,观察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感染无复发.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85.46±8.32 vs 42.52±7.48,P<0.05).结论 彻底清创、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间置器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复发和提高二期置换手术效果.

  • 解剖型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青壮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

    作者:张彬;王援;张晓黎;冯硝钢;王万垠

    目的 探讨青壮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加植骨对本院21例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固定,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7 ~42(中位年龄3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6例.伴复合外伤7例,多发性骨折9例,开放性骨折3例.结果 术后随访9 ~21个月,平均10.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9个月.采用Harris标准评价:优16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5%.结论 解剖型锁定钢板加一期植骨治疗青壮年股骨转子下骨折能减少骨膜损伤,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青壮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电针联合中医瓣证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附330例报告)

    作者:晏万旭

    笔者近年来采用电针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中风偏瘫3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皆是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210例,女120例;年龄48~78(中位年龄58)岁;病程2个月至3年,其中脑溢血皮质下白质出血-顶叶出血100例,内囊出血-基底节出血者184例,桥脑出血者6例,丘脑出血32例,脑梗死8例;上、下肢肌力1级217例,肌力2级60例,肌力3级53例.

  • 食管下段离断吻合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元喜;李立新;魏炜

    目的 观察食管下段离断吻合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实施的食管下段离断术治疗的28例脉高压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手术中,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26例,近期无再出血,仅1例术后5d漏渗,无吻合口狭窄,无肝性脑病,无胃排空障碍,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2~5年,仅1例再出血,术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食管下段离断吻合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远期疗效满意,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 29例婴儿肺炎合并抽搐临床分析

    作者:史海燕

    目的 探讨婴儿肺炎合并抽搐的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9例2~5个月婴儿肺炎并抽搐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婴儿肺炎合并抽搐,发病年龄2~4个月,占总病例数的10.5%(29/276),51.7%的患儿为低钙血症伴抽搐,2例脑电图异常诊断为癫痫,1例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而且抽搐发作时患儿病情大多较重,合并心力衰竭共18例占62.1%.结论 婴儿肺炎合并抽搐好发于2~4个月患儿,其原因多为低钙血症,其次为合并心衰.

  •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亚琴;丁莉;吴瑞钦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HP)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D+HP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综合治疗.结果 HD+HP组昏迷至清醒时间短及住院时间短(t=2.78,t'=6.60,P<0.05),治愈率高(x2=4.72,P<0.05).结论 HD+HP治疗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效果更好.

  • 小针刀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内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30例

    作者:钟文;胡敏瑶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内服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9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小针刀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内服)30例;B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内服)30例,C组(小针刀治疗)30例.结果 经4周治疗,3组总有效率(96.67%、92.86%和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比较,A组优于B、C两组(P<0.05).结论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当,而小针刀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内服镇痛效果好.

  • 急性四肢动脉损伤69例的诊治经验

    作者:赛力木·艾拜都拉;姜孝奎;方青波;田广磊;任昊;戈小虎

    目的 探讨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11年4月共诊治的69例四肢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端-端吻合、直接动脉修补、自体大隐静脉或头静脉移植及人工血管吻合.结果 6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端-端吻合23例;自体静脉移植33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26条,长4~10cm,平均7cm;头静脉7条,长4~8cm,平均6cm.);血管裂口修复6例;人工血管移植3例;假性动脉瘤切除4例.本组患者无一例死亡,肢体功能评价分为优、良、差三级,优(49例)、良(11例)、差(6例),截肢3例(4.3%).结论 早期诊断,有效的控制出血和抗休克治疗,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是提高肢体存活率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合理的处理动脉复合伤,早期筋膜切开可提高治愈率.

  • 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作者:周建军;张建良;雷维祎;陈晓冬;郑昊;陈靖阳

    目的 分析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神经功能均达到FrankelⅤ级,随访18 ~24个月,无钉棒断裂、松动.结论 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

    作者:王玉敏;赵瑞芹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DHS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手术疗效.结果 本组36例患者手术治疗后8~24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优32例(88.9%),良3例(8.3%),差1例(2.8%).结论 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只要操作规范,正确功能锻炼,负重时间掌握适当,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

  • 支架置入和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的疗效分析

    作者:吴萍;张海燕;武侠;石荣侠

    目的 探讨贲门弛缓的佳内镜治疗方式.方法 对本院39例贲门失弛缓患者中可回收防反流支架置入组(21例)和球囊扩张组(18例)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支架置入组贲门管腔直径术前为(3.0±2.9)mm,术后为(12.0±2.8)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4±1.1)级,术后为(0.6±0.2)级;主要并发症为疼痛;超过6个月的随访患者中24%(5/21)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年的随访患者中38% (7/21)复发吞咽困难.球囊扩张组18例共进行26次扩张,其中8例增加直径分级扩张2次;10例扩张1次.贲门管腔直径术前为(3.2±1.3)mm,术后为(9.6±2.8)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4±1.0))级,术后为(1.0±0.2)级;主要并发症为疼痛和反流.超过6个月的随访患者中56%( 10/18)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年的随访患者中83%(15/18)复发吞咽困难.2组治疗前后贲门管腔直径、吞咽困难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贲门弛缓的治疗方式均有效,而贲门失弛缓治疗中远期疗效优于球囊扩张术.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60例报告

    作者:马合木提;金鑫;周登峰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的特点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3月中旬至今收治的360例各类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结果 该技术较传统方法创伤小、简便、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等特点.结论 该方法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泛应用于各种腹股沟疝的病人,尤其适用于老年和复发疝的病人.

    关键词: 疝环 无张力 疝修补
  • 骨包囊虫病影像病理及临床分析(附9例报告)

    作者:李文军;朝鲁门;李惠明;王志勇

    目的 探讨骨包囊虫病的影像学、病理学特征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例骨包囊虫病影像病理临床资料.结果 9例均为感染细粒棘球蚴病者,无感染泡状棘球蚴病者.结论 骨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与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损有非常明显的区别.骨包虫病的病理学感染细粒棘球蚴病者远多于感染泡状棘球蚴病者.

  • 20例下肢大动脉损伤急诊处理和临床分析

    作者:茹能;陈波

    目的 探讨下肢不同部位大动脉损伤早期诊断及急诊处理方法.方法 下肢大动脉损伤患者20例均采用手术修补、自体血管移植修复损伤血管.结果 12例恢复良好,2例因大量肌肉组织坏死行截肢,1例因并发肾功能衰竭行截肢,3例因未修补深静脉致下肢肿胀明显,2例出现部分肌肉组织坏死;12例恢复病例中下肢轻度感觉障碍2例.结论 下肢大动脉损伤应尽早诊断,诊断不明确者应尽早探查,下肢不同部位的动脉血管损伤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 儿童过敏性紫癜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昔兰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本院收治3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发病年龄在3~13岁之间,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为主,冬春季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72.2%.感染仍是主要的诱因.胃肠症状首发时误诊发生率为100%,关节症状首发时误诊发生率为50%.本组病例均有皮肤紫癜表现,紫癜以双下肢多见.胃肠道症状及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2.7%和58.3%.结论 儿童HSP皮肤外症状发病率高,尤以胃肠道症状、关节症状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应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11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勇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本院1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有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史,平均(2.43±1.16)次,除一般早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外,9例(81.8%)有妊娠早期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2例(18.2%)有下腹隐痛,术前分别误诊为宫内早孕及(或)先兆流产7例,稽留流产2例,宫颈妊娠1例,只有1例术前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另10例是在人工流产或刮宫术时大出血后,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1例中7例行甲氨蝶呤全身或局部应用,配合米非司酮、中药保守治疗,3例行子宫动脉栓塞(UAE)配合药物治疗,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CSP一般超声检查可见复诊,应提高临床医生对CSP的认识;甲氨蝶呤全身或局部应用,配合米非司酮、中药口服是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 心理干预在人流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吴乐贤;李齐

    目的 分析人流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将400例人工流产手术者分为2组,每组200例,观察组(200例)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2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人流患者能以轻松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从而缩短手术时间(P<0.05),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是必要的过程,应当引起重视.

  • 急性肺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变化和意义

    作者:杨天兰;张春平

    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是正常人血清中存在的含116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大量临床资料的积累显示,PCT作为一个全身性的细菌感染辅助和鉴别诊断的实验室常规指标将成为共识,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笔者对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38例急性肺炎患者进行血浆降钙素原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甲醛-混苯污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研究

    作者:樊小琴

    目的 研究甲醛-苯暴露对妊娠经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比80例甲醛、苯、二甲苯接触者及80例非甲醛、苯、二甲苯接触者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对其居住生活环境中的空气进行甲醛、苯、二甲苯的检测,排除遗传因素、生物物理因素.结果 甲醛、苯、二甲苯污染接触组与非接触组相比较,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醛、苯、二甲苯污染对胎儿畸形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孕期保健,脱离甲醛、苯、二甲苯污染环境对胎儿的健康尤为重要.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抗生素中毒性脑病13例报告

    作者:邢瑞贤

    尿毒症是一种炎性反应状态,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是细菌感染的高发人群,抗生素选择以广谱抗生素居多,由于药物积蓄导致抗生素中毒性脑病,严重者并发癫痫大发作,常可危及生命.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抗生素中毒性脑病尤为重要.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合性人工肾)治疗抗生素中毒性脑病1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经肱动脉途径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探讨

    作者:陈晞明;卢雄;陈友权;何晓青

    目的 探讨经肱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32例经选择接受经肱动脉途径行PCI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疗效、随访结果.结果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肱动脉行PCI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30( 93.75%)例患者完成6~12个月随访,随访期MACE率9.38%,再发心绞痛2(6.25%)例、急性心肌梗死1(3.12%)例、靶血管血远重建3(9.38%)例、无一例心性死亡.结论 对经过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肱动脉途径进行PCI是安全,有效的,预后较好.

  • 儿童4例旋毛虫病临床分析

    作者:潘启英;邱全芳;李斌

    目的 了解儿童旋毛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5年2月发生的一起因集体食用未煮熟的藏猪肉而引起的旋毛虫感染中的4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住院时间11~15d,平均住院时间13.5d,疗程结束后,5~9d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明显改善,出院时水肿消退、肌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个别住院时间短,且需要进行第二疗程治疗的患儿,由家长带药出院,并嘱1个月后复查.结论 儿童旋毛虫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也极易引起误诊,在诊断技术有限的地区,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必要时可用阿苯达唑试验性治疗.

  • 髌骨骨折几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熊松;吴峰;陈金跃;聂昌韦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96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半螺纹松质骨螺钉内固定、髌骨爪内固定、粗丝线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四种手术方法,其优良率分别为90.4%,83.3%,56.6%,55.6%,克氏氏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及半螺纹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效果优于骸骨爪内固定和粗丝线固定的方法.结论 对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和半螺纹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早,而髌骨爪内固定和粗丝线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功能恢复较慢,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仍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一期修复20例体会

    作者:喻德康;李凤鸣;张邦林;韦超

    目的 总结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后首次修复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院泌尿外科收治20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一期修复的病例资料.结果 术中及时发现修复8例,修复方式:单纯留置双J管2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1例,输尿管黏膜剥脱复位并内置双J管3例,即时行自体肾移植1例,阑尾代输尿管1例;术后72h内发现并修复11例,修复方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5例(其中2例为双侧),膀胱管状瓣输尿管成形术4例,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以上19例均一次修复成功,成功率为95%( 19/20);超过72h后发现1例,行输尿管腹壁造瘘,6个月后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成功.结论 输尿管损伤后处理较为复杂,不同部位、不同形式的损伤其治疗方法不同;在损伤72h内可行一期修复,成功率高.超过72h,应行输尿管腹壁造瘘,待二期手术.

  • 胫骨干骨折自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螺钉固定的对比研究

    作者:谢春华;谢玉明;王守朝

    目的 比较自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螺钉固定的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疗的19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其中100例患者132处采用自锁髓内钉固定,92例102处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固定,术后观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自锁髓内钉固定优86例(86.0%),钢板螺钉固定治疗优68例(73.9%),A组疗效显著高于B组,从患者并发症比较,自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8例(发生率8.0%),钢板螺钉固定并发症34例(发生率36.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B组显著高于A组.结论 自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较钢板螺钉固定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应力遮挡小、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茧症诊治临床分析(附5例报告)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张玉新

    目的 探讨腹茧症(AC)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例A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5例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d.4例剖腹术中见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致密、增厚的纤维包膜蚕茧样包裹.2例(2/5)合并大网膜缺如,1例(1/5,20%)合并左卵巢发育不良.1例(1/5,20%)术后1年再发肠梗阻,保守治愈.无肠瘘、死亡病例.包膜组织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伴炎性细胞浸润,未见间皮细胞.结论 腹茧症可引起肠梗阻,其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多在手术确诊.腹部CT对本病诊断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意义.有症状者宜手术,单纯包膜切开+肠粘连松解是常见手术方式.AC预后良好.

  • 双胎妊娠一胎死亡后期待治疗13例分析

    作者:申屠敏;周晨晨;金敏菲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之一胎死亡的原因及临床处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1年2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科双胎妊娠一胎死亡的13例病例资料.结果 双胎一胎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为3.89%,期待治疗时间长的14+1周,短当天就立即终止,平均分娩孕周为33周.无一例出现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胎胎输血综合征(TTTS)和大量蛋白尿发生率高.结论 双胎妊娠之一胎死亡后可采取期待治疗,在严密监测存活胎儿宫内安危,积极处理母体合并症的条件下,根据发生死胎的时间决定采取措施,在早期发生的死胎对另一胎儿影响相对较小,晚期发生的应尽早终止.

  • 纳米银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试验疗效观察

    作者:张务香;李金玉

    目的 观察纳米银(商品名:阿希米)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98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微波与纳米银联合治疗为A组(33例)、单纯微波治疗为B组(32例)、纳米银治疗为C组(33例),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单纯微波治疗组总有效率56.25%,纳米银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60.60%,微波与纳米银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波与纳米银联合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微波或纳米银,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较理想的方法.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的影响

    作者:邓容;尹咏梅

    目的 观察普通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HD+ HP)及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患者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iPTH)清除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HD、HF、HD+ HP、HFHD组,比较4组单次治疗对血β2-MG、iPTH的清除率.结果 (1)HD组治疗前后血β2-MG、iPTH均无显著下降(P>0.05),HD+HP组治疗前后血iPTH显著下降(P<0.01)、β2-MG无显著下降(p>0.05),HF及HFHD组治疗前后血β2 -MG、iPTH均显著下降(P<0.01);(2)HD组与HD+ HP组对血β2-MG的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组的清除率与HF及HF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HP、HF及HFHD组对iPTH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的清除率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D不能有效清除β2-MG及iPTH; HD+ HP能有效清除iPTH,对β2-MG不能有效清除;HF及HFHD能有效清除β2-MG及iPTH.

  • 32例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治疗体会

    作者:唐剑锋;吴向阳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32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成形术,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左15例,右17例,完全型26例,不完全型6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13 ~36(中位年龄28)岁.结果 32例获随访,随访7~24(中位数13)个月,根据l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疗效优27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90.63%.按Lysholm评分方法术前术后功能评定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主张尽可能施行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以保留半月板的生理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生物力学状态,防止晚期关节退变.

  • 先天性食管闭锁诊治

    作者:陈新让;王献良;王家祥

    目的 分析Ⅲ型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6例Ⅲ型食管闭锁临床资料,对食管闭锁的诊治、术后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及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儿中11例发生吻合口漏,获得随访的28例患儿中7例有吻合口狭窄.结论 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食管盲端间距离及吻合口血供相关,经非手术治疗多可自愈;而吻合口狭窄则与吻合口漏密切相关,其治疗应在出现吞咽困难后再行气囊扩张.

  • 双化疗途径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梁云芳

    目的 探讨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98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Ⅱ期、Ⅲ期、Ⅳ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患者接受紫杉醇加卡铂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紫杉醇加顺铂单纯静脉化疗.结果 全部病例、初治病例、复治病例中,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8.0%和77.1%、50.0%和82.8%、44.4%和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恶性呕吐、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优于单纯静脉化疗.

  • 150例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分析

    作者:陶芳;骆骏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同时,减轻产妇分娩的痛苦,体现了医疗人性化的关怀.为此,本院为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对150例产妇实行无痛分娩技术,顺利分娩,无不良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产妇 无痛分娩 分析
  • 物理疗法加等张收缩治疗膝关节活动障碍与传统疗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罗毅玲;周淑华;彭腊梅;蒋晓燕

    目的 比较物理疗法如等张收缩治疗膝关节活动障碍与传统疗法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41例骨折等原因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采用物理治疗加关节松动和等张收缩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按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通过6~7周治疗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张收缩的训练运用到关节松动的机制中效果好,见效快;但运用于骨折后而致的关节僵硬的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

    作者:付国庆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方法 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8例,采用透析器与树脂血液灌流器(130型)串联进行,均采用肝素抗凝,血流量200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流速为500ml/min.先血液灌流及透析2h后再单纯透析2h.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可有效减轻皮肤瘙痒,弥补了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

  • 新生儿惊厥23例病因分析

    作者:郝建萍;宋昔兰

    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病因复杂,病死率高,部分患儿留有后遗症.为早期明确病因诊断,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减少后遗症,现将本院新生儿病房从2004年10月至2011年7月所收治的23例新生儿惊厥进行病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 2004年至2010年住院新生儿疾病及死因构成分析

    作者:邱全芳;潘启英

    目的 分析新生儿疾病构成比及死亡率,为防治新生儿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0年本院1874例新生儿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7年来本院新生儿疾病谱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早产儿、新生儿脐炎、新生儿宫内窘迫等为主,1874例新生儿疾病中死亡48例,其病死率为2.56%,其主要死因为新生儿窒息35.42% (17/48)、早产儿22.92% (11/48)、新生儿硬肿症10.42%( 5/48)、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占分8.33%.结论 本院儿科医生参与产科新生儿诊治工作,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使新生儿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基层儿科医生做好了急危重患儿转诊工作,提高医院诊治水平,对降低本市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胸腰椎脊柱肌间旁入路在胸腰椎内固定手术中的运用

    作者:肖丹;柯雨洪;王义生

    目的 探讨胸腰椎脊柱肌间旁入路在胸腰椎内固定手术中的运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40例各种疾病需要行胸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配对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胸腰椎脊柱肌间旁入路和后正中手术入路两种手术入路方法,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采用JOA腰痛疾患评分和VAS评分对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腰痛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胸腰椎脊柱肌间旁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切口入路相比,在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JOA、VAS评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 胸腰椎脊柱肌间旁入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腰背部后遗疼痛轻、无需特殊器械且易于掌握而方便推广等优点.

  • 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抑郁症康复效果的探讨

    作者:罗玲;王秀丽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选取本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抑郁症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对照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住院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出院后采用电话、网络、家访等方式进行跟踪干预.通过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采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室编写、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调查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的血搪、血压、和生活自理情况等方面.分别于住院后和治疗后1周、1、3、6个月各评定1次.结果 干预组各次抑郁评分预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T2DM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糖尿病的各项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立能力.

  • 憩室化手术在严重十二指肠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杨卫军;朱小红;张广栋

    十二指肠损伤占腹部损伤的4% ~ 5%,严重的十二指肠损伤虽不多见,一旦发生,病情多凶险,容易漏诊且并发症多,处理起来较困难,死亡率极高[1].据报道在损伤24h内死亡率约5% ~ 10%,超过24h可达40% ~ 50%.死亡原因主要为十二指肠瘘导致感染、出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本院2006年至2010年收治严重十二指肠损伤8例,均行憩室化手术治疗,获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分析

    作者:郑定富

    目的 总结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疗程为5~19d,切口均于术后12~26d愈合;采用腹部切口挤压排液+特定电磁波普治疗器(HM-TDP-L1治疗器,以下简称TDP)照射治疗的病人疗程为3~6d,切口均于术后7~12d愈合.两种治疗方法切口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切口脂肪液化采用腹部切口挤压排液+TDP照射治疗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有利于减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 骨龄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金连

    目的 探讨骨龄测定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及尽早对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1名6~14岁儿童摄左腕正位片进行骨龄测定以评价骨发育情况.结果 骨发育评价为极早、早、较早的女孩多于男孩,骨发育评价为较晚、晚、极晚的男孩多于女孩.对骨发育评价异常的儿童进一步检查可早期发现临床发育异常性疾病.结论 骨龄是反映身体发育成熟度的可靠指标,骨龄测定能评价男女儿童的骨发育情况,能早期发现有身高异常的遗传、内分泌疾病,对治疗及监护具有指导意义.

  •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4例诊治分析

    作者:屈定杰;武江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本院1995年至2009年14例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早期明确诊断,另3例术中明确诊断;手术7例,保守治疗7例;死亡2例,均为手术病例,其中1例入院术中明确诊断,1例为早期诊断过度保守治疗中并发腹膜炎休克而手术.结论 早期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 胃肠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元在2型糖尿病大鼠胃轻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侯宁宁;赵春玲;杜刚;张阳

    目的 探讨肌间神经丛(ENS)氮能神经元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胃轻瘫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2型糖尿病组(DM)、胰岛素治疗组(INS)和胰岛素硫辛酸治疗组(LA),各15只.成模后16周,测定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进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蛋白含量评价,测定组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胃窦部氮能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观察.结果 与CON组比较,DM组大鼠胃动力、胃窦部氮能神经元计数、T-SOD和CuZn-SO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胃窦部氮能神经元nNOS表达减少,MDA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DM组相比较,INS组及LA组胃肠动力均显著增高(P<0.05),胃窦部氮能神经元计数均显著增高(P均<0.05),胃窦氮能神经元nNOS表达增高.与INS组相比较,LA组胃窦部氮能神经元计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胃肠动力障碍与胃肠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元的损伤有关;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a-硫辛酸抗氧化治疗均可通过抑制异常增高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胃肠氮能神经元,延缓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的进展,胰岛素联用a-硫辛酸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胰岛素降糖治疗.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琼;陈书艳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梗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对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SD大鼠5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梗死模型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10mg/(kg· d)].除假手术组只开胸外,其余大鼠术前连续灌胃3d,第4天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伊文氏蓝和TTC染色法确定缺血和梗死心肌的范围.原位末端标记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内caspase-3 mRNA基因表达.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减少大鼠急性心梗后心肌细胞凋亡及抑制caspase-3 mRNA基因.

  • 腹腔镜与外科常规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疗效比较

    作者:付克伦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胆结石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右肋缘下切口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规给予止血、抗炎等对症治疗.术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医疗费用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愈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82.5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石症时相比具有安全、方便、快捷、伤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小、患者痛苦小、出血量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肝肾功能及肌肉的影响

    作者:李东霞;曹青;周妍;陈书艳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肝肾功能及肌肉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成年组(9月龄)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饲料对照组(10只)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常规饲料+瑞舒伐他汀5mg/(kg· d)](10只),连续给药12周.观察两组大鼠给药前后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及肝脏组织、肌肉病理情况.结果 两组间及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激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肌肉病理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本研究中瑞舒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肝肾功能、肌肉未见明显副作用.

  • 婴幼儿主观认知视力可测性年龄发生与发育的探讨

    作者:王晓峰

    目的 探讨婴幼儿主观认知视力可测性的发生以及随月龄增长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由电脑控制的带围栏的HOTV认知视标及COPL视力检测系统,对264名正常婴幼儿进行视标识别的认知视力与条栅优先注视的客观视力的检查,分析主观认知视力可测年龄的发生时间及其发育.结果 本组婴幼儿自24个月开始接受主观认知视力检测(26.32%),至46个月接受主观视力检测已达到100%;24个月的平均主观视力:右眼4.86±0.05左眼4.88±0.08,至46个月时均达5.0,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环境各因素对主观视力的影响,发现母亲教育背景、小儿受指导程度成为对主观视力检查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 电脑控制的带围栏的HOTV认知视标检测系统为婴幼儿主观视力检查的发生及其演绎提供了一种方法.

    关键词: 婴幼儿 视力 检查
  • 腰麻-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应用维生素B6-叶酸合剂在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邹云琴;李明亮;喇建英;梁登辉;姜保慧;高原

    目的 探讨产程潜伏期加用维生素B6-叶酸合剂对腰麻-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及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单胎、足月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观察组加用维生素B6-叶酸合剂,对比两组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芬太尼使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及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潜伏期给予维生素B6-叶酸合剂可能有助于缩短腰麻起效时间并减少芬太尼麻醉药品的剂量.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用于失血性休克兔输血监测的研究

    作者:盛晓生;林丽;何忠平;施达;张辉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失血性休克兔休克复苏过程中作为输血指标与传统输血指标的比较.方法 选择新西兰纯系家兔32只,单纯随机分为4组,A、B两组为观察组,C、D两组为对照组,每组8只.A、B、C、D四组分别以ScvO2≤70%、ScvO2≤75%、Hb≤8g/dl、失血量≥30%全血量为输血指征.从右股动脉放血,10min内使MAP降到约(40±5)mmHg,并维持这血压60min,建立失血性休克兔的动物模型.然后开始复苏,胶体液和晶体液基本按1∶2的比例输注,输注速度约为10~15ml/(kg·h),根据血压、心率适当调节,并按照每组的不同要求进行输血.监测基础值、休克时、休克治疗30、60、120、180min各个时间点的各项指标,以及失血量、输血量、输晶体液、胶体液量等.结果 A组在休克治疗观察后期血压、pH、BE、HCO3 -、O2 ER等明显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D两组同时间点各组监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量C组多,与其它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输血量比A、B两组要多(P<0.05),A、B两组输胶体液、晶体液量明显多于C、D两组(P<0.05),各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vO2用于失血性休克兔复苏监测可以指导失血性休克兔的输血,依据ScvO2≤75%输血和传统的输血指标监测,可以达到同样的复苏效果,而且能更精确和个体化指导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节约血资源.

  • 泻剂结肠大鼠结肠组织SP、VIP的表达

    作者:苏微微

    目的 探讨泻剂结肠大鼠结肠组织中SP、VIP阳性神经的表达及机制.方法 将体重约(200±10)g的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组: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8只).造模组采用大黄粉悬液灌胃法造模,空白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对照.停药一周后,造模组与空白组同时禁食不禁水24h后,测碳末推进率,处死并取结肠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四组大鼠结肠组织中SP、VIP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碳末推进率低于空白组,SP、VIP表达增强.结论 “泻剂结肠”大鼠结肠组织SP、VIP增强表达,VIP受体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增加.

    关键词: 泻剂结肠 SP VIP 大鼠
  • 稳定转染抑癌基因PTEN对乳腺癌细胞BT549生长增殖的影响

    作者:左莹

    目的 研究稳定转染抑癌基因PTEN对人乳腺癌细胞BT54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脂质体转染法体外转染pcDNA3-PTEN质粒至乳腺癌细胞BT549,G418筛选阳性克隆细胞并扩增培养,鉴定转染成功后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1)稳定转染PTEN的PTEN-BT549细胞有PTEN蛋白表达,而转染空载质粒pcDNA3的pcDNA3-BT549细胞和未转染质粒的BT549细胞没有PTEN蛋白表达.(2)稳定表达PTEN的PTEN-BT549细胞增殖能力较BT549、pcDNA3-BT549细胞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抑癌基因PTEN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BT549生长增殖.

  • 糖脉康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及羰基应激的影响

    作者:王瑞良;张洪梅;苏青

    目的 观察糖脉康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及羰基应激的影响,探索其肾保护机制.方法 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未处理糖尿病组(B组)和糖脉康颗粒治疗组(C组).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比、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脂改变,并分析各组大鼠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巯基及羰基水平.结果 B组大鼠肾重/体重比、24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MDA及羰基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SOD、GSH-PX及总巯基低于A组(P<0.05).与B组相比,C组大鼠肾重/体重比、24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MDA及羰基水平下降,SOD、GSH-PX升高(P<0.05).结论 糖脉康颗粒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并降低尿蛋白排泄率,这种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氧化应激及羰基应激有关.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黄世强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异前列腺素F2α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与胰岛素抵抗和高糖毒性的相关性.方法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 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C-P)、餐后2h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8-异前列腺素F2α、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情况.结果 MSII组和CSII组治疗后FPG、2hPG、HbA1c、8-异前列腺素F2α、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C-P、2hC-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FPG、2hPG、C-P、2hC-P、8-异前列腺素F2αt、CRP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CSII组较MISS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具有平稳降糖、改善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而且具有改善氧化应激及降低炎症的作用.

  • 帕罗西汀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文宇;吴屹;韦宗辉;詹志君;田川

    目的 探讨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并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对患者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情况.观察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经SDS、HAMD-24共同评定为抑郁障碍的患者,帕罗西汀治疗组合谷维素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射频消融术前合并抑郁障碍率为40.2%,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抑郁障碍发生率为47.2%;术前、术后1个月SDS、HAMD-24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帕罗西汀治疗3个月后SDS、HAMD-24抑郁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与抑郁障碍发生率有关,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抑郁障碍程度.

  • 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飞;王利军

    目的 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莫沙比利片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人Fc患者7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莫沙比利片治疗,对照组(39例)单用莫沙比利,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2、4周末的排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 58.97%,P<0.05),且排便性状和频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莫沙比利片治疗老年人Fc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 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复合氯诺昔康在骨科肩关节镜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幸清;胡旭东;张文礼;林金兵;杜小丽;凌晨;杜顺颜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复合地佐辛在骨科肩关节镜手术后病人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2例ASAI~Ⅱ级择期行骨科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1例.地佐辛组(Ⅰ组):地佐辛20mg+氯诺昔康32mg;芬太尼组(Ⅱ组):芬太尼0.5mg+氯诺昔康32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背景剂量2ml/h,自控静脉镇痛剂量为每次1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患者术后4、8、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值(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术后4、8、12、24、48h Ⅰ组的VAS值与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在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和尿潴留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骨科肩关节镜手术后镇痛.

  • 异甘草酸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作者:金莹;沈培红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抗炎保肝作用.方法 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甘草酸二铵针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甘草酸镁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 迈之灵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依鹭;马晓华;赖美华

    目的 观察迈之灵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为DR的患者83例145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72只眼,给予迈之灵联合羟苯磺酸钙口服,对照组42例73只眼,仅口服羟苯磺酸钙,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68.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迈之灵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 易瑞沙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军刚;王中栋;石璐;谢炜丽

    目的 观察易瑞沙( Iressa,Gefitini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35例一线药物化疗后失败或不能耐受化疗或不愿意接受一线药物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治疗易瑞沙250mg口服,1次/d,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内每月重复各项检查,治疗3个月后每2~3个月重复各项检查.结果 本组3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CR+ PR)为54.29%( 19/35),疾病控制率(CR+ PR+SD)74.29% (26/35).常见毒副反应为皮疹和瘙痒,食欲减退、轻度腹泻.1例患者因发生肺部间质性改变而结束治疗.结论 吉非替尼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优势,在基层医院特别是对腺癌、非吸烟的患者可推荐使用该药.

  • 鹿瓜多肽注射液对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仁和;李金英;于静伟;范立军;冯锁利;张雷鸣;刘海波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同期入院的骨折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3例,术后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对照组268例,不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根据随访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率分别为6.83%和13.06%,骨不连发生率分别为0.68%和1.49%,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鹿瓜多肽注射液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能降低骨折延迟愈合率及骨不连发生率.

  • 丙酸睾丸酮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作者:樊丽萍

    目的 观察丙酸睾丸酮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10 ~16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200例妊娠10~16周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者,经过B超及相关检查确诊后,无药物禁忌证.将流产者按药物流产方案不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给予肌注丙酸睾丸酮注射液100mg,1次/d,连用3d,在第2天肌注丙酸睾丸酮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片25mg,每12小时1次,连服3d,第5天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片400μg,于阴道后穹窿放置200μg,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250mg,1次/12h,连用3d,第4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观察服药期间副作用、阴道流血、宫颈扩张、宫缩及胎儿组织排出情况.结果 出血时间早,宫颈完整松驰、扩张,流产时间短;完全流产率高;药物服用方便,副反应小,患者乐于接受;诱发子宫收缩缓和;降低了单纯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失败率;补充了利凡诺小月份引产羊膜腔不易穿刺成功的缺点;费用低便于开展工作.结论 丙酸睾丸酮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以代替创性损伤可能性大的羊膜腔穿刺引产术,钳刮术及清宫术用于孕10~16周妇女终止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流产方法,值得进一步开展.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涛;马涛;徐秋焕

    复方丹参滴丸含有多种有效成份,能增加冠心病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和改善心肌侧支循环,改善心肌缺氧导致的代谢障碍,并可影响多种凝血因子、降低血液粘稠度.本院近5年来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3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氟马西尼用于全麻腹腔镜手术后催醒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静

    目的 观察氟马西尼用于全麻腹腔镜手术后的催醒作用.方法 选择全麻腹腔镜手术后患者100例,实验组术毕给予0.5mg氟马西尼,对照组仅给等剂量生理盐水,比较给药后清醒时间及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氟马西尼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给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马西尼可缩短全麻腹腔镜手术的苏醒时间.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作者:茹青梅;胡国芳;邹玉珍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一般病例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78组.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合并感染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滴.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5%(78/80)优于对照组80.8%(63/7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0,P<0.05).治疗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热毒宁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加味阳和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25例

    作者:张志强;刘书元

    目的 观察加味阳和汤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治疗4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情况,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自拟加味阳和汤内服结合外科换药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抗生素抗炎结合外科换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2%,治疗效果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30.3 ±6.3)d,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加味阳和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低分子肝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尿蛋白影响的探讨

    作者:郑安杰;蔡斌;徐利

    目的 低分子肝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4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激素治疗,治疗组24例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尿蛋白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减少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有效减少尿蛋白,亦改善其病变.

  • 丹红注射液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足36例

    作者:王琪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确诊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合腺苷钴胺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18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对照组18例总有效率为55.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

  • 辛伐他汀联合钙拮抗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效果观察

    作者:梅国仙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钙拮抗剂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ISH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两组均予健康生活方式,高危及很高危者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选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本地平控释片降压,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观察组在应用CCB氨基础上,每晚口服辛伐他汀10mg.结果 两组开始治疗时血压、T-CH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1.45±3.12)个月SBP均达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BP高于对照组;PP低于对照组;T-CH低于对照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肌痛、肌炎、AL升高、CPK升高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与钙拮抗剂联合治疗ISH能显著降低脉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ISH辅助药物.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韦宗辉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与化疗联用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2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艾迪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卡铂组)和对照组(单纯TC方案化疗组).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40.1%和30.6%,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QOL评分改善及稳定者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 应用艾迪注射液能使患者QOL提高或保持稳定,并体现了提高化疗疗效的趋势.

  • 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会阴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

    作者:安海水;王颖

    目的 比较会阴部手术后地佐辛、芬太尼复合盐酸利多卡因应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肛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地佐辛0.2mg/kg+ 2%的盐酸利多卡因100ml;B组:舒芬太尼1μg/kg+2%的盐酸利多卡因100ml.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地佐辛组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不同间隔时间重复药物流产对疗效的影响

    作者:施谊萍;莫丽萍;刘学军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因使用方便、痛苦小和无侵入性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且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有些病例在短时间内重复药物流产,本文旨在探讨药物流产间隔时间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

  • 奥斯康定与美斯康定治疗老年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军刚;谢伟丽;王中栋;石璐

    目的 比较奥斯康定与美斯康定在老年患者中的疗效,避免不良反应,达到佳止痛效果.方法 78例晚期癌症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2组.美斯康36例口服或肛塞美斯康定10mg,每12小时给药1次,以后根据镇痛效果按10mg/q12h的追加剂量进行调整,直至达到佳剂量;奥斯康定组42例口服或肛塞奥斯康定10mg,调整方法如美斯康定,比较两组患者上痛效果.结果 两种药物对疼痛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除出汗外,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美斯康定组高于奥斯康定组.结论 奥斯康定治疗老年中、重度癌痛疗效优于美斯斯康定,副作用轻,更合适老年人.

  • 慢性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平衡比值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乐平;沈美健;陈金关

    目的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平衡比值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本院神经内科71例资料完整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住院病人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病人的眩晕和平衡半定量化测定,分别计算出平均眩晕平衡比值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脑供血不足和后循环缺血患者的平均眩晕/平衡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测定眩晕与平衡比值能反映慢性脑供血不足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对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眩晕 诊断
  • 支气管哮喘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白介素-8的关系探讨

    作者:陆丽华

    目的 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白介素-8 (IL-8)与支气管哮喘关系.方法 采用外周血、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白介素-8(IL-8),同时以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患者外周血EOS计数与血清IL-8水平呈正相关(r=0.70,P<0.01).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8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

    作者:陈磊平

    目的 了解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在慢性荨麻疹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血清过敏原体外检测(IVT)对94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进行吸入性(IVT729)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与分析.结果 94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95.86%,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以尘螨、粉螨、屋尘及昆虫类此两类的阳性率高,分别为13.47%、10.82%.结论 尘螨、粉螨、屋尘及昆虫类是慢性荨麻疹的常见过敏原.

  • 血清分组混合测试法检测HBsAg

    作者:张全福;靳双荣

    目的 评价免疫层析法检测健康体检者、献血员HBsAg的检测速度和准确度.方法 对本院住院患者血清标本200份和健康检查者血清标本200份采用血清分组混合测试的方法,随机抽取待测者的血清,每5位患者血清分一组,分别各吸取适量血清(30ul)于同一管中,混合均匀,按胶体金免疫法操作说明将试纸条浸入其中,计时20min,观察结果;如果出现阳性,再分别予以一一检测,判断出其中阳性的标本.结果 采用血清分组混合测试的方法与原方法相比,提高了检测速度、准确度,节省了60%的成本.结论 改良的免疫层析法能够满足临床及查体的需要,同时又提高了检测速度,降低了成本,值得推广.

  • 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刘玉梅;于丽霞

    目的 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20例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检查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 液基细胞检查异常者,随着液基细胞结果的病变级别升高,病理活检阳性率也升高.结论 生育年龄妇女定期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可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宫颈癌
  • MCV、RDW和红细胞计数对地中海贫血筛查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王集华;付晓燕

    目的 探讨MCV、RDW和红细胞计数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地中海贫血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的MCV、RDW和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地中海贫血组MCV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RDW、红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V、RDW和红细胞计数为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敏感指标,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 两种方法检测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的比较

    作者:叶晓丹;杨海蔚;李婷婷

    目的 分析传统的硫酸钠-磺基水杨酸比浊法(A法)和干化学法(B法)测定脑脊液蛋白质的各自特点,寻求一种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两种方法的线性、精密度予以评价.按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 EP9-A文件,以A法为比较方法,B法为实验方法进行对比,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进行偏差估计.结果 线性范围:A法为0.10 ~2.5g/L,B法为0.16 ~3.1g/L.批内CV:A法分别为1.64%,1.38%,B法分别为1.72%,1.52%;两种方法相关性好(r =0.992),线性回归方程为Y=0.937X -0.048.在进行新鲜脑脊液标本蛋白测定时,A法和B法测定结果的预期相对偏倚在蛋白浓度=1g/L时为11.1%,蛋白浓度=2g/L时为8.70%,蛋白浓度=3g/L时为7.90%.结论 两法的精密度都较高,相关性良好.A法灵敏度高,但操作较繁琐;B法简便、快速、标本用量少,更适于急诊脑脊液蛋白检测.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袁惠敏;张江蓉;潘志红;昌菁;卢维晟;孙媛

    目的 测定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9例不同类型老年CHD患者和60例对照组,测定血浆中Hcy和UA的水平,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5例)血浆Hcy和UA含量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6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和UA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512,P<0.05).结论 血浆Hcy和UA可能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过程,血浆Hcy和UA水平的测定对ACS的预测和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ELISA法与胶体金试纸条检测HBsAg差异分析

    作者:董韶伟

    目的 研究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检测HB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检测360份标本中的HBsAg,并对阳性率进行比较,然后将强阳性的10份标本做倍比稀释,观察两种监测方法灵敏度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法灵敏度较胶体金试纸条灵敏度高.结论 两种方法皆是检测HBsAg的良好方法,胶体金试纸条法操作简便,快速使用于急诊及健康人群的筛查,ELISA法适用于常规检测.

  • 病理性肥胖伴智障患者麻醉术中脑电双频指数低下一例

    作者:赵红余;张生锁;潘宁玲

    患者,男,50岁,农民.因头皮撕裂伤伴上下肢功能障碍2h于2009年8月11日入院,患者2h前因行走不便,失足跌入路边约2米深排水渠造成头皮撕裂伤伴上下肢功能障碍.入院体查:T 36.8℃,R 20次/min,P 104次/min,BP134/76mmHg( 1mmHg =0.133kPa),身高170cm,体重138kg,BMI=47.7kg/m2神智清醒.既往史:自幼体健,智力低下,文盲;26岁结婚,一儿一女,均健康.

  • 预激综合征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例

    作者:刘新明

    患者,女,46岁.因"发作性心慌2月余,伴低热20余天,胸闷、喘憋1周余",于2011年1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月余无诱因工作中突发心慌,无胸闷、胸痛、出汗,无头痛、头晕,急到本院急诊室就诊,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快速房颤",给予"胺碘酮、丹红"等药物治疗,半小时后转为窦性心律;半月后又发作一次,经治疗恢复.入院前20余天前出现低热,多在夜间出现,T 37.2℃ ~ 37.5℃,伴胸骨部轻度疼痛,未予特殊处理;入院前1周前出现胸闷、憋喘,伴轻咳,咳少量痰,活动时明显,静息状态仍憋喘,低热,夜间不能平卧,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双侧胸腔积液,预激综合征、房颤",给予抗炎治疗,效果欠佳;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次数增多.

  • 静脉胺碘酮致药物性肝损害一例

    作者:尹春琳;魏嘉平;汪家瑞

    患者,男,53岁,因发现心脏扩大4年半,反复发作性心悸、乏力伴气短3个月于2010年9月14日入院.4年半前,体检发现心脏扩大(左室舒张末径61mm,按体表面积计算为28.1mm/m2,左室射血分数45%,短轴缩短率23%),当时日常活动无明显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已有糖尿病史4年,饮酒史20年(2斤白酒/周),冠造正常,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不除外酒精性或糖尿病性),心功能Ⅰ级.近3个月,因反复发作心悸,乏力,伴气短,先后4次住院治疗.据体表及食道心电图诊断为持续性室速(图1).

  • 吸入过量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致闭锁肺综合征一例

    作者:高晖

    患者,男,40岁,下岗工人,因"发作性喘息20余年,加重2d"于2011年9月1日入院,患者于近20余年每逢季节交换时出现发作性喘息,应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活动耐量逐年下降,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入院前2d喘息症状逐渐加重,间断应用"盐酸异丙肾上腺气雾剂"效果欠佳,来院当日,多次喷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累积量约1支.入院时体格检查:T 36.8℃,P129次/min,BP 126/12mmHg,SO2 98%,神清,问话能正常同答,言语不成句,单词发音,颈软,双侧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闻及广泛哮鸣音.入院10min左右患者因呼吸困难,自行喷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4~6喷,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不能讲话,端坐呼吸,颜面及口唇紫绀,大汗,焦虑不安,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减慢至停止,双肺呼吸音减低,心率进行性下降,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

  • 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一例

    作者:周文斌;林慧

    患者,男,64岁,因大便习惯改变伴暗红色血便3月来院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正常,肝脾未及.肛门指检:直肠下端触及肿块隆起,质硬,指套染血呈鲜红色.电子肠镜:距肛7~11cm见3.5cm×4.0cm大小溃疡,覆污苔,周边结节样增生呈环堤状,边界不清楚,活检质硬脆易出血(图1);距肛13 ~ 15cm见3.5cm×3.0cm大小溃疡,覆污苔,周边结节样增生呈环堤状,边界不清楚,活检质硬脆易出血(图2);两病灶间距2cm,其间结肠黏膜未见异常(图3).结肠镜诊断:多原发性大肠癌.在上述两溃疡病灶分别取材送检,组织病理诊断:多原发性大肠癌(图4,图5);在两病灶之间正常肠黏膜取材送检,组织病理诊断:黏膜慢性炎(图6).

  • 以左侧牙痛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马燕芊

    患者,女,7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闷痛一周以冠心病收住院.入院后第5天,上午查房时患者诉夜间发作左侧牙痛,呈烧灼样剧痛,伴出汗、烦躁,持续不缓解,自服一片去痛片,症状未见缓解.高血压病史10年,无糖尿病史.查体:体温36.8℃,脉搏8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0/90mmHg(1mmHg=0.133 kPa),颜面略苍白,额头有汗,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口唇未见紫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86次/min,律齐,A2>P2,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夫妻共患麻痹性痴呆二例

    作者:李金英;靳颖;鞠东升;刘祥玉;赵春哲

    例1 女,46岁,病程2年,缓慢进行性言语减少、生活懒散、反应迟钝,偶有走楼梯摔倒.2h前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呈强直阵挛抖动,静注安定2次共20mg抽搐无明显缓解于2011年4月27日入本院.1年前行头MRI检查:脑沟脑裂增宽加深,脑室扩大,未明确诊断,病情进行性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7℃,血压100/60mmHg( 1mmHg=0.133kPa),浅昏迷,双侧瞳孔4.0mm,对光反应消失,四肢扬鞭征阳性,双侧巴氏征阳性,项强阴性,克氏征阴性.辅助检查:入院后头CT脑沟脑裂增宽加深,脑室大.

  • 替莫唑胺治疗脑肿瘤二例

    作者:姚翔;俞春生;张东霞

    例1 患者,男,63岁,2010年8月2日因"性格改变及反应迟钝"查头颅MRI示"左侧额叶、颞叶、胼胝体膝部及右额叶占位,考虑脑胶质母细胞瘤";予以6MV-X线脑局部野照射40Gy/20FX,后予DPEACOCK定位,予IMRT治疗10Gy/5FX,靶区总剂量DT:50Gy/25FX,放疗后性格改变及反应迟钝改善不明显.

  • 妊娠期妇女合并原发性肝癌致低血糖一例

    作者:郭勇

    患者,女,23岁因孕1产0孕40周临产入院行剖腹产,入院前,查体正常,剖腹产术后第2天清晨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慌、出汗、继而昏迷,查体,中度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无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急查血糖1.6mmol/L,立即给予50%高糖静脉推注,患者清醒,仔细询问病史既往无类似情况出现,体检未发现异常.随后患者转上级医院诊断为特发性低血糖,对症治疗好转出院.

  • 野生蕈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郑安杰

    患者,男,66岁.因呕吐、腹痛、腹泻2d,胸骨后疼痛8h入院.患者于2d前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开始为胃内容物,之后为黄色水样物,无呕血,伴腹部隐痛,剑下为甚,排黄色水样便,5~6次/d.在当地医院使用头孢类抗感染药物及输液治疗,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但小便较平时减少,500~ 600ml/d.于入院前8h突起胸骨后持续性闷痛,向左肩背部放射,伴心慌、出汗,呼叫"120"送入本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及血脂高病史.

  • 以背痛-寒颤为主要表现的胆系感染一例

    作者:马燕芊

    患者,男,68岁,因突发背痛伴剧烈寒战12h入院.12h前患者于餐后突感背部剧痛,伴恶心.疼痛位于右侧腰背部,无放射.无腹痛、胸痛、呼吸困难.高血压病史8年,胆囊结石,胃大部切除术后.查体:神清,体温35.7℃,脉搏10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0/70mmHg(1 mmHg=0.133kPa).皮肤黏膜(-).可以巩膜黄染.颈无抵抗.心界不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墨菲征(-),肠鸣音(-).

  • 直接肾素抑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军;郝炎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是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肾动脉狭窄继发肾衰竭等的病理基础,它已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1].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其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许多临床急性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目前许多研究资料表明,许多抗高血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 Ⅰ)类、钙通道阻滞剂类及β-受体阻滞剂类均在抗高血压作用的同时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进斑块的稳定,从而保护机体重要靶器官[2].而直接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伦作为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同样发挥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Netrin-1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何兰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在严重创伤、烧伤、脓毒血症、心肺手术或肾移植术及肾毒性药物使用后等情况下均可发生AKI[1].近年来,AKI的发病机制备受人们关注,但目前学者们主要集中于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毒素直接作用、炎性因子等的研究,而近已有研究证明,细胞凋亡也在ARF发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

  • C肽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凯军

    C肽(C-P)是含31个氨基酸的多肽,它和胰岛素的A、B链组成胰岛素原,是A、B链的连接链,由于外周血中的C肽水平比胰岛素更高更稳定,且C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故能正确反应胰岛B细胞功能.长期以来,一直认为C肽无生物活性,然而近年来的很多研究证明C肽可以改善红细胞变形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利用,增强Na+ -K+ -ATPase活性,舒张血管[1-2],并在实验中已证实C肽可以改善糖尿病(DM)小鼠的神经功能及肾脏功能[3],从而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就C肽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展关系作一综述.

  • GLP-1及其类似物胰腺外作用

    作者:王琴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系统损伤并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β细胞功能持续性减退,血糖控制情况及多种代谢异常逐渐恶化,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糖药物,在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尚无突破性进展,且无法顾及到血糖以外的多因素控制,即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也很难长期良好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进展.如何针对2型糖尿病多重复杂的病理生理异常,进行靶向治疗已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大挑战.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配体轴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对肾脏病的影响

    作者:吴雪莲;朱潮涌;李洁

    晚期搪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配体轴可能是一种普通的病原学因子,其导致大量的以炎症为基础的慢性疾病,并代表了环境信号诱导的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RAGE、RAGE配体及可溶性RAGE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这些疾病包括在糖尿病、肾脏病及心血管病等,笔者就此相关方面作一综述.

  • 异位甲状腺的诊治

    作者:陕振秀

    异位甲状腺(ectopic thyroid gland,ETG),是指存在于正常解剖部位之外的甲状腺组织,属于甲状腺胚胎发育异常.甲状腺始基在出生前应下降并定位于甲状软骨下与第6气管软骨环之间,逐渐生长发育成为正常甲状腺.异位甲状腺属于甲状腺胚胎发育异常或错构的甲状腺组织发育而成,在下降的过程中受阻,甲状腺就不能在正常位置发育,可滞留于舌盲孔与甲状腺峡部之间[1].

  • 宫内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雪梅

    宫内感染是孕妇感染不同来源的病原体从而导致胎儿感染.主要经胎盘循环引起母婴间垂直传播(MTCT),此外也可经孕妇生殖道上行扩散.虽孕妇多无症状,但如胎儿发生了感染,则会有严重的后遗症.目前已证实引起宫内感染的病原体有:(1)病毒: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乳头瘤病毒(HPV),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EB病毒;(2)原虫:刚地弓形虫(TOX);(3)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4)支原体:解脲支原体(UU);(5)衣原体:沙眼农原体(CT);(6)细菌:B族链球菌,淋病奈瑟菌(淋菌),结核杆菌.

  • 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障碍的检测与评估

    作者:黄硕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常迅速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SAP常合并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肠动力障碍,甚至引起胃肠功能衰竭[1].胃肠动力障碍时,胃肠蠕动减弱使肠道内细菌过度生长繁殖,引起菌群失调,加重胃肠道屏障功能损害,导致使肠道内细菌移位和肠源性感染[2],诱发和加重SIRS及MODS.同时SAP胃肠动力障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然而,目前SAP胃肠动力障碍的检测和评估尚缺乏统一的标准,给临床治疗带来困惑.

  • 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作者:方建红;姜晶;杨燕;樊本杰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这一概念是1996年由Hinchey等[1]首次提出的,是一种近年逐渐被临床医生所认识的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的影像学综合征,虽然其病因多种多样,但在影像学上有共同的特点,以对称性的大脑白质后部弥漫性水肿为特征的突出改变,对诊断起重要作用.

  • 150例患者骨折影像学改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殷富春;吕发金;郭伟

    目的 探讨骨折影像学改变的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及进修期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150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平片、CT、MRI等影像学表现,部分骨折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150例骨折患者中,青枝骨折、骺离骨折或骨骺分离18例,横形骨折20例,斜形骨折22例,螺旋骨折25例,粉碎骨折23例,头颅线形或星芒状、凹陷性骨折1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4例,骨关节隐匿性损伤12例.结论 影像检查是诊断骨折的主要方法,X线平片是骨折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CT扫描是重要的补充,可发现平片上不能发现的隐匿性骨折,MRI比CT更敏感地发现隐匿骨折,能更清楚地显示软组织及脊髓的损伤.

  • 胃癌40例早期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分析

    作者:华立;李宗泽;华焱

    目的 探讨胃癌早期影像学诊断意义和病理学特征,以提高胃癌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意义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女比为2.6∶1,其中隆起型9例,浅表型15例,凹陷型16例;腺癌36例,占90.0%,未分化癌4例,占10.0%.结论 胃癌早期影像学联合病理学检查可发现胃癌恶性程度,及时治疗,可达到预防与治疗目的,降低病死率.

  • 彩超检查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明丽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管病变声像图改变及血流特征,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对本院40例47条临床拟诊TAO病症的血管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简称彩超)检查,并与CT血管成像对照.结果 彩超显像可直观的显示动脉管壁回声及血流充盈情况,频谱可以显示血流动力学改变.诊断准确率>85%.结论 彩超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创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价值已接近血管造影,它是一种敏感、准确、方便的诊断方法.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姜怀洲;程广河;朱海东;李国华

    目的 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FDB)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0年本院及部分解放军总医院的22例经病理证实的FDB的X线、CT、MRI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2例中,单骨型6例,多骨型16例(其中包括2例McCone-Albright综合征,临床症状典型)单纯骨质硬化4例,其余病例均具有各自不同的影像学特点,其病理基础是密集的胶原纤维之间散布着不成熟的编织骨.结论 X线、CT、MRI均对FDB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具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 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继斌;曾理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38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肝脏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方式及增强程度,分析其血流灌注特点.结果 肝脏恶性病灶(肝癌):早期动脉相呈快速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门脉相快速消退,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呈低增强或黑洞征.肝脏良性病灶(血管瘤、不均匀脂肪肝、肝硬化结节、FNH等):早期动脉相出现造影增强,延迟相呈等增强和高增强,或表现自动脉相至门脉相及延迟相与周围肝脏实质同步均匀性增强,病灶无边界.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可反映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血流灌注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 自发性肾破裂影像学改变分析(附7例报告)

    作者:吕光耀;付启忠;刘颖

    目的 探讨自发性肾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自发性肾破裂7例的影像学改变特点.结果 B超表现为肾周围低回声区,肾脏受压.其中2例肾脏局部结构不清,呈不均匀回声.1例肾脏局部呈强回声,轮廓清楚.2例肾上腺区占位病变.1例肾窦回声分离,肾实质变薄.1例双肾周围可见新月形低回声区.CT检查显示肾脏周围呈高密度影,CT值35~81Hu,肾脏受压.3例肾脏局部可见混合密度影,2例肾上腺区混合密度影,1例肾脏重度积水,肾皮质变薄,1例仅为双肾包膜下少量出血征象.3例行增强CT扫描,其中2例肾脏局部不均匀强化,且边界不清,1例肾脏内可见低密度脂肪成分.5例行IVU检查,其中肾脏显影、受压移位3例,2例未显影.术前诊断肾脏恶性肿瘤2例,肾错构瘤1例,肾积水1例,3例出血原因待查.本组中手术探查5例,保守治疗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明确病因学诊断是治疗的关键,CT和B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为自发性肾破裂提供了依据.

  • 2000年至2009年玉环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黄爱芳

    目的 分析玉环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为制定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玉环县2000年至2009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共354例的死亡基本情况、死因及构成比、年龄组死亡数及构成比、死亡地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来玉环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8.32‰,近三年来有明显的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以新生儿及婴儿为主,分别占49.15%和76.84%,先天畸形、意外伤害、出生窒息、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等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继续提高围生期保健水平,加强产科质量及儿科急救水平,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作者:孟(王乐);李立刚;赵瑞博;郭永红

    目的 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67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及术后1月随访时除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远,近视力、裂隙灯、眼底镜、房角、内皮细胞显微镜等)外,使用VF - 14指标对患者视功能指数进行评分并记录其对患者视觉质量满意度的影响;了解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及对手术的目的、并发症等相关信息的理解程度,调查患者的手术预期值、实际结果和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手术费用对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情况.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患者术后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 242例患者完成术后随访调查,其各项术前特异性指标与丢失病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88例患者(77.69%)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术后1月裸眼远视力≥0.5者178例(73.55%),满意率为91.57%,<0.5者64例(26.45%),满意率为39.0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视力≥0.5者139例(57.44%)满意率为95.68%,<0.5者103例(42.56%),满意率为53.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7例患者中18例(7.44%)表示对手术相关情况毫无所知,164例(67.77%)表示一般了解,60例(24.79%)表示非常清楚,其术后满意率分别为27.78%、72.56%、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患者147例(60.74%),其个人所承担手术费用约为自费患者的二分之一,非医保患者95例(39.26%),两者术后满意率分别为86.39%和6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手术的预期值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与术后满意度密呈正相关(r =0.58,P<0.01).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患者术后视力是否提高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其视功能、预期值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手术费用等都与白内障患者术后满意度密切相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术后视力,有利于提高满意度.

  • 清远市孕妇膳食与血脂关系调查分析

    作者:陈解萍

    目的 探讨孕妇的膳食平衡与其血液中血脂指标变化的关系,指导合理膳食.方法 应用膳食调查的频率法,调查住院分娩前110例孕妇的饮食情况:平衡膳食65例与非平衡膳食45例两组孕妇,并抽取静脉血液化验血脂各项指标.结果 非平衡膳食组血脂异常高达88.9% (40/45),而平衡膳食组血脂异常为38.5%(2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平衡膳食组正常血脂占11.1%,平衡膳食组占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血脂异常项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各值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的膳食平衡直接影响着其本人的血脂各项指标的高低,为了孕期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健康,提倡良好饮食习惯,做到膳食平衡,营养合理.

    关键词: 孕妇 平衡膳食 血脂
  • 开业护士职责的探讨

    作者:赵慧莉;刘霞;王怡沁;王坚

    在开业护士角色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开业护士的职能定位、职权限定和合法化一直是充满争议和面对挑战的问题.开业护士到底是医生的助手还是从事高级护理实践的护士,这个问题一直是受到质疑的焦点.目前关于开业护士的职责,有以下几个观点.

    关键词: 开业护士 职责
  • 骨科术后并发肺栓塞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作者:陈华;翁湘;刘明莉

    目的 总结骨科术后并发肺栓塞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方法 2000年至2010年诊治致死性肺栓塞患者6例,回顾诊治过程,分析骨科肺栓塞高危因素、致病原因、发生时间、发病规律、诊治流程、治疗结果等,总结骨科手术后致死性肺栓塞的特点及护理要点.结果 提高护士早期识别急性重症肺栓塞的能力,及早进行对症处理,能降低肺栓塞的死亡率.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可避免和预防骨科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关键词: 肺栓塞 诊治 护理
  • 独眼患者玻璃体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朱琴

    目的 探讨独眼患者接受玻璃体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本院眼科33例33眼接受玻璃体手术的独眼患者,手术操作包括玻璃体切割、眼内注气,注硅油等;术前对独眼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特殊姿势训练以及对疾病的宣传教育;术后采取灵活体位,对术后并发症给予及时处理.结果 患者均能顺利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表示满意.结论 围手术期有效护理可以促进接受玻璃体手术的独眼患者早日康复.

  •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作用

    作者:夏仙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作用.方法 在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86例社区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水平利抑郁水平的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干预组在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在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得分显著下降(P<0.01),抑郁得分显著下降(P<0.01);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情绪障碍,帮助改善症状.

  • “3H”理念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汤志蓉;陆伟明;王侃清

    目的 探讨引用“3H”理念,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应用对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促进作用.方法 制定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具体方案,推行温暖、适宜、人性化的服务,进行合理的流程改造.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可大幅度地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与护理工作者的信心.结论 引用“3H”理念,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引领优质护理服务的成功典范,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反响.

  • PVC气管套管固定带对气管切开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瞿颖华;赵慧莉;赵薇;汪雪玲

    目的 探讨传统金属气管套管系带的改良对气管切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改良后的气管套管固定带患者34例作为实验组,以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使用传统棉系带固定金属套管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气管切开病例反流比例,气管套管更换固定带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评价.结果 PVC气管套管固定带的气管切开病例反流比例为68.8%(22例),低于传统气管套管固定带86.7%(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C气管套管固定带更换时间[(15.1±0.49)s],少于传统气管套管固定带者[(17.1±0.29)s](P<0.05),前者感官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VC气管套管固定带与传统气管套管固定带相比较而言,反流比例低,易于更换和清洁,感官舒适度较高.因此PVC气管套管固定带的临床应用有助于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质量.

  • 60例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秀丽;韩梅英;罗玲

    低血糖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损害,甚至危及生命.随着胰岛素和各种口服降糖的普遍应用,而糖尿病的普及知识不够,各种电视报纸广告的误导,是导致低血糖反应增加,因此笔者对本科2009年1月至5月收治6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将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 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许玉玲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在本科救治的126例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从护患关系、护士素质、环境、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心理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 126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 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应因症施护,因人施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 老年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初探

    作者:许贞蓉

    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了旨在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和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本科作为本院首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坚持把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工作做到实处,切实提高护理质量,认真落实患者安全管理.现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老年 病房 护理 服务
  • 高龄肠系膜血栓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冯波

    肠系膜血栓形成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误诊率高,病死率高,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认为围术期的早期观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在护理上注重老年人的特点非常重要,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85例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朱惠;李丽萍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的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者,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者,或妊娠期出现糖尿病者,均属高危妊娠.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影响严重,其影响程度与糖尿病病情程度及妊娠期血糖控制等处理密切相关[1].

  • 5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光疗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马晓蓉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本科550例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的住院新生儿,进行蓝光照疗法,认真观察和精心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550例患儿,447例患儿痊愈(81.27%),好转74例(13.46%),自动出院28例(5.09%),死亡1例(0.18%).结论 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予以积极正确有效的护理,能更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早产儿视网膜门诊筛查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作者:田垚;郭杰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随之而来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率和致盲率也相应上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类发生于早产、低体重儿,可引起部分患儿失明的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疾病[1],也是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儿发病率可达11.0%~45.8%[2].

  •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琦;刘霞;陈海燕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是进行质量评价.根据JCAHO对护理质量指标的定义[1],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是对护理质量的数量化测定,是用作评价临床护理质量及其支持护理活动的工具.JCAHO对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定义更具体,更符合临床实际,此时质量指标可作为护理措施的同义词.

  • 浅谈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转归

    作者:沈月霞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主要病理为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重症肺炎等,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病因之一.造成HIE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孕母的全身性疾病、产科疾病以及高龄产妇.(2) 分娩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以及麻醉和催产药的使用不当.

    关键词: 新生儿 HIE
  • 医疗纠纷的处理与防范

    作者:华立;田光

    通过查找和分析医疗纠纷的成因,找出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认为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落实医疗规章制度,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医疗纠纷 成因 防范
  • 流程管理在中美合作肺炎监测项目中的应用

    作者:骆骏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又称业务流程管理,是上世纪90年代由企业界早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流程管理是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效率为目的的一种系统化管理方法,流程管理包括规范流程、优化流程与再造流程.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机构也开始尝试应用流程管理的理念改善服务和管理.本院在中美合作肺炎监测项目中应用流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流程管理 肺炎监测
  • 实施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思考

    作者:骆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对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不久的医学院校毕业生进行规范化的、系统化的临床工作培训,使其成为符合工作岗位需求的医学专业人员.卫生部于1993年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后,促使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基本建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不同地区间、医院等级间、医院体制间存在差异,因而取得的成效也不尽相同.笔者就本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 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思考

    作者:石晓东

    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是医院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档案管理方法,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更好地为人事工作服务.

  • 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模式

    作者:朱浩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怎么搞好社区卫生服务,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

  • 冠心病患者门诊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

    作者:汤秀梅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确诊49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分为两组,观察组248例,对照组246例,观察组在接受健康教育并在教育前后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未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心理状态及不良行为的控制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了改善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信息干预在糖尿病前期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探讨

    作者:杨建丽;罗玲

    目的 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糖尿病前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研究组50例,进行常规教育结合手机信息等技术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育.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FBG(mmol/L),餐后2h血糖2FBG(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IC%,血压BP(mmHg),体重指数BMI( kg/m2)均优于对照组,对正确的饮食、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在认识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干预是糖尿病前期健康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新方法,是糖尿病前期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

中国医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