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정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6825
  • 国内刊号: 41-134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6-111
  • 曾用名: 河南医学院学报;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5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辛世俊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肥胖并发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作者:鲁豫;鲁平;袁建军;文世林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肥胖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及变化特点.方法:单纯肥胖组40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49例,肥胖并发2型糖尿病组64例,对3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肥胖并发2型糖尿病组的心脏左房内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均大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及单纯肥胖组(P<0.05),其射血分数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和体重指数呈负相关(r=-0.714、-0.397).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并发糖尿病能明显加重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损害.

  • 丙酮酸钙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及肥胖基因表达产物的影响

    作者:陈世伟;刘翠娥;张杰;费炳洪;苏瓒;王海玉;孟光;张焱

    目的:探讨丙酮酸钙对肥胖大鼠体重、体脂含量、血脂和血瘦素水平等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肥胖模型,然后将肥胖模型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0.1 g/kg)、中剂量(0.3 g/kg)、高剂量(1.0 g/kg)3个丙酮酸钙组,饲养6周,处死大鼠.观察大鼠体重、睾丸+肾脂肪垫质量、血脂、血糖(Glu)及血瘦素(Leptin)水平等的变化.结果:中、高剂量组的动物体重、睾丸+肾脂肪垫、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Lepti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高剂量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的血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酮酸钙有改善大鼠肥胖及降低高血脂水平的作用.

  •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中p16/p15第二外显子的甲基化

    作者:陈辉;孙慧;刘长凤;刘永波;宋国英;李晓雯

    目的:探讨p15/p16基因编码区位点在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骨髓中甲基化的发生.方法:用酶切-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研究31例成人AML患者骨髓中p16第二外显子HapⅡ、SacⅡ和 NruI位点及p15基因第二外显子HapⅡ位点甲基化情况.结果:在31例成人AML骨髓样本中,p16E2的 4个HapⅡ位点同时甲基化的有11例;1个SacⅡ位点甲基化的有19例;1个NruI位点甲基化的有22例;p15E2 的6个HapⅡ位点同时甲基化的有16例.成人AML患者骨髓中p16E2中的SacⅡ和NruI位点和p15E2中的HapⅡ位点在CpG的C甲基化与成人AML相关.结论:甲基化在AM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贫困农村居民死因调查分析与预防保健对策

    作者:施学忠;魏培争;韩耀风;胡东生

    目的:调查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死因,为制定贫困县农村居民的预防保健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睢县后台乡、尚屯乡和城隍乡,对其3 a来的死亡居民进行回顾性调查.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结果: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新生儿病和先天异常占婴幼儿死因构成的69.2%;损伤和中毒占1~14岁组死因构成的60.0%;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占45~64年龄组死因构成的55.1%,而65岁以上的主要死因及顺位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这3者占65岁以上死因构成的63.6%.结论:针对不同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预防保健对策.

  • 油田注水作业噪声对听力系统损害的调查

    作者:郭永千;李继芳;李卫民

    目的:调查油田注水作业噪声对人体听力系统的损害.方法:对中原油田采油二厂、三厂、四厂注水车间生产环境进行噪声强度的现场测定,从3个厂中随机选取573名接触噪声(接噪)工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检.结果:注水作业工人耳鸣检出率49.2%,记忆力下降检出率46.4%、失眠检出率33.2%,听力损伤检出率21.1%;男性听力损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累计接噪越大的工人听力损伤的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油田注水作业的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系统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 不同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秀永;姜敏;朱长连;杨静丽;王小阳

    目的:探讨不同亚低温干预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 7 d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缺氧缺血后29 ℃干预组、31 ℃干预组、34 ℃干预组、常温(37 ℃)恢复组、正常对照组(假结扎组).各组取20只动物于缺氧缺血后78 h处死,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组化染色;10只于生后42 d用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与常温恢复组相比亚低温干预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损伤程度显著降低,且随着温度的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损伤程度逐渐降低(P<0.05).亚低温干预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高于常温恢复组(P<0.05),且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提高(P<0.05).结论:亚低温干预可减轻新生大鼠HIBD,且随着温度的降低,效果越好,29 ℃亚低温干预短期效果优于31 ℃、34 ℃低温干预.

  • 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作者:崔景彬;叶华;李开荣;任秀花;阎爱华

    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技术方法,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胚胎大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用EGF和血清诱导其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神经样细胞.结果: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在无细胞因子和血清的培养基中无新生细胞形成,但能在EGF和血清的诱导下产生nestin和BrdU阳性细胞,细胞贴壁后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样细胞.结论:EGF和血清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神经元样和星形胶质样细胞分化.

  • 尼莫地平和丹参对豚鼠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的影响

    作者:叶放蕾;董明敏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和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豚鼠耳蜗损伤的改善机制.方法:耳廓反射灵敏的健康豚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6 h组、缺血再灌注6 h用药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尼莫通500 μg*kg-1,丹参5 g*kg-1)及缺血再灌注6 h用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手术前及处死前分别测试ABR、耳蜗标本HE染色和电镜观察、耳蜗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耳蜗组织iNOS免疫组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6 h用生理盐水组相比,用药组ABR各波潜伏期缩短、阈值降低,毛细胞结构基本正常,耳蜗MDA含量及SOD活力、iNOS在耳蜗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和丹参合用可以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听力损伤.

  • 海嘧啶对小鼠S180和EAC肿瘤细胞 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志举;乔鹏;章茜;季宇彬

    目的:观察海嘧啶对小白鼠S180肿瘤和EAC肿瘤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含有传代后的小鼠S180肿瘤细胞和EAC肿瘤细胞的培养瓶各分为A,B1,B2,B3,B4 5组,B1~ B4组分别加入海嘧啶,使培养液中药物的终浓度分别为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A组加入等体积的培养液(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瘤细胞P53蛋白表达.结果:S180肿瘤细胞和EAC肿瘤细胞P53蛋白表达率分别是100%和90%;海嘧啶100~400 mg/L时能抑制肿瘤细胞P53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嘧啶抗肿瘤的药理机制与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有关.

  • 99mTc-MIBI心肌显像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韩星敏;谢新立;程兵

    目的:评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小儿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正常儿童99mTc-MIBI心肌显像的图像特点.方法:正常儿童对照32例,病毒性心肌炎82例,风湿性心肌炎21例,良性室性早搏34例,静脉注射99mTc-MIBI 185~370 MBq(5~10 mCi)后90 min,行心肌断层显像,经图像重建得到左室水平长轴、垂直长轴、短轴及靶心图.判断心肌显像异常的标准为,在2个以上不同方向的断层图像上,连续2层以上,在相同部位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者为异常.结果:正常对照组显像结果均正常,病毒性心肌炎组54例显像异常,风湿性心肌炎21例显像均异常,良性室性早搏31例显像正常.结论:99mTc-MIBI心肌显像无创、安全,对心肌损伤性疾病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诊断小儿心肌损害的一项指标.

  •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10例

    作者:李温斌;张建群;王胜洵;刘巍;伯平;甘辉立

    目的:总结本院心外科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Ross手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2002年1月10日至2002年8月31日,本院心外科共完成Ross手术10例;术前诊断:先心病,主动脉瓣病变9例,老年退行性病变1例,UCG示主动脉瓣病变,狭窄或/并关闭不全(中重度),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7例,Ⅲ级3例;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手术分三步进行:①采取自体肺动脉瓣;②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并移植自体肺动脉瓣于主动脉位,采用主动脉根部移植法;③利用同种异体肺动脉瓣重建右室流出道.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在正常范围((7.07±0.96) mmHg),LVDD明显缩小(P<0.001), LVEF:0.55±0.19,心功能Ⅱ级.随访1周~8个月,心功能Ⅰ~Ⅱ级,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均功能良好.结论:Ross是一种临床疗效好的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法.

  • 贲门癌组织中P53、P16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

    作者:李晓芳;李继昌;王立东

    目的:探讨贲门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P16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贲门癌组织中P53、P16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30例正常人贲门粘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贲门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6.7%,较正常对照组(13.2%)明显增高;贲门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1.6%,较正常对照组(79.2%)降低;贲门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1.6%,较正常对照组(43.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贲门癌组织中至少有一项基因表达改变,且多发生2种以上基因表达改变.结论:P53、P16和P21WAF-1蛋白在贲门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基因改变的累积可能是贲门癌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

  • 罗哌卡因高胸段硬膜外麻醉的药效学及安全性

    作者:马民玉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高胸段硬膜外麻醉的药效学及安全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拟行乳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罗哌卡因组)20例和Ⅱ组(布比卡因组)20例.2组患者均选择T3~4,常规硬脊膜外腔穿刺成功后,首先注入试验量10 g/L利多卡因3 ml,3 min 后Ⅰ、Ⅱ组分别注入5 g/L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10 ml,置管后追加3 ml.观察注药后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脊神经阻滞节段数及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注药后10 min、20 min、30 min、60 min和90 min的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心电图(ECG)、呼吸频率(fR)、用力肺活量(FVC)和血氧饱和度(xO2)的变化;同时记录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Ⅰ组较Ⅱ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完善时间、维持时间和脊神经阻滞节段数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优良率100%.pMAⅠ组注药后30 min内下降幅度小,与注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注药后各时点pMA下降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 Ⅰ、Ⅱ组分别于注药30和20 min后各时点均减慢,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 2组注药20 min后均加快,FVCⅠ组、Ⅱ组分别于注药20和10 min后均降低,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O2 2组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Ⅰ组.结论:罗哌卡因用于高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于布比卡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布比卡因,用于临床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钙泵及钠-钾泵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方;刘芳;甄艳军;周晓红;张雪静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精氨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钙泵及钠-钾泵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L-精氨酸组、正常对照组,用药第8周末处死动物,检测血糖、血中NO含量和NOS活性,以及心肌组织的Ca2+-ATP酶、Na+-K+-ATP酶活性,分析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钙泵及钠-钾泵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L-精氨酸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8.5±2.4)mmol/L vs (25.8±4.3)mmol/L,P<0.01),增加血清中NO含量及NOS活性(P<0.05),使心肌组织中的Ca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明显增加((46.5±3.7)μmol/(mg*h) vs (42.9±4.5)μmol/(mg*h),(25.9±3.6)μmol/(mg*h) vs (18.3±3.2)μmol/(mg*h),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存在着钙泵及钠-钾泵功能障碍,适当补充外源性L-精氨酸对于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钙泵及钠-钾泵功能有重要作用.

  • 白藜芦醇对大鼠腔隙性脑梗死模型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刘茅茅;王拥军;李小玲;梁宪红;梁德军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腔隙性脑梗死(LI)模型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按照Toshima腔隙性脑梗死模型的制作方法,于实验第1 d、3 d右颈内动脉内注射100 μg月桂酸钠建立LI模型,其中3组每d 1次尾静脉内注射不同剂量的RES(剂量分别为1 μg/kg、0.1 μg/kg、0.01 μg/kg),第4组只注射等量溶剂作为对照.采用姿势反射试验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组织病理学分析脑梗死面积.结果:第2次注入月桂酸钠后72 h(实验第6 d),1 μg/kg,0.1 μg/kg,0.01 μg/kg RES剂量组及对照组中,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大鼠分别占46.7%、40.0%、73.3%、73.3%,4组数据行χ2检验,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μg/kg,0.1 μg/kg RES组有减少LI模型脑梗死面积的趋势,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在LI急性期有减少LI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可能, 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 胃癌组织中SP与p53基因的表达及形态定量分析

    作者:冯艳玲;崔静;张钦宪;刘惠君

    目的:探讨胃肠激素SP和突变型p5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演变关系.并为胃癌预防和早期诊断及胃癌细胞是否存在内分泌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33例胃癌组织、17例癌旁病变组织和13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P、p53 基因的蛋白表达,并同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SP、p53阳性细胞进行了形状因子、等效直径和异形指数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 胃癌组织中SP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P<0.001).癌旁组织较正常胃粘膜组织阳性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胃癌组织中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和阳性细胞密度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正常胃粘膜组织未见表达.胃癌组织SP、p53两基因共同表达率为36.4%(12/33).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SP阳性细胞面积上大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2),而形状因子、异型指数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53细胞核在等效直径、形状因子和异型指数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结论:SP与p53基因高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SP免疫阳性细胞并非全是胃组织中残留的内分泌细胞,部分属于癌细胞.对P53蛋白进行阳性定量可作为胃癌预防和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 肺癌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痰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

    作者:杨丽萍;张舒林;刘旺根;何苡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支气管灌洗液及痰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肺部疾病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肺组织和相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其中32例为肺癌,24例为良性肺部疾病.标本经一般处理,PCR扩增后,产物经电泳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32例肺癌组织标本中,14例(43.8%)在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甲基化,其中9例(64.3%)在相应的BALF中检出甲基化存在,5例(35.8%)在相应的痰标本中也检出甲基化存在.24例良性肺部疾病,其中肺囊肿10例,肺结核14例,无论在手术切除标本还是BALF和痰标本中均未检出p16基因甲基化存在.结论:MSP技术对肺癌患者BALF及痰标本中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项很有潜力的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 脂多糖和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淑秀;赵长安;赵卫星

    目的:探讨脂多糖和同型半胱氨酸是否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及其机制.方法:将生长至汇合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SB203580组,同型半胱氨酸组,同型半胱氨酸+SB203580组,脂多糖+同型半胱氨酸组.采用斑点杂交和RT-PCR检测其MCP-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对照组、脂多糖组和同型半胱氨酸组P38蛋白激酶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能表达较低水平的MCP-1 mRNA.斑点杂交和RT-PCR均显示各实验组的MCP-1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显示,P38蛋白激酶蛋白在对照组的细胞核阳性表达率为9.6%,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暴露于脂多糖或同型半胱氨酸后,细胞核阳性表达率升至46.7%或57.7%.结论:脂多糖和同型半胱氨酸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P38蛋白激酶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 乙醇对NIH 3T3成纤维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作者:李月白;殷力;王义生;崔全军

    目的:观察乙醇对NIH 3T3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作用,及其对成脂转录因子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乙醇作为诱导剂处理NIH 3T3成纤维细胞14 d,苏丹Ⅳ染色,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 4.1,确定脂肪细胞百分比.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PPARγ mRNA的表达.结果:以递增浓度(0.03 mol/L、0.06 mol/L、0.09 mol/L、0.15 mol/L、0.21 mol/L)乙醇处理NIH 3T3成纤维细胞14 d,在0.06 mol/L、0.09 mol/L、0.15 mol/L、0.21 mol/L乙醇组中,脂肪细胞百分比和PPARγ mRNA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 mol/L乙醇组与对照组间的脂肪细胞百分比和PPARγ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醇能够直接诱导NIH 3T3成纤维细胞大量分化为脂肪细胞,这可能是乙醇性骨坏死时骨髓内脂肪增多的原因之一.

  • 分析性心理治疗疗效的间接判断指标

    作者:赵山明;李逊霞

    目的:探讨神经症分析性心理治疗疗效的间接判断指标.方法:13例神经症患者,对其进行单纯性分析性心理治疗,观察在对症状集中分析解释阶段患者的一些基本生理指标和情绪反应及认知方面的变化.结果: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可在此阶段出现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和一些植物神经反应及情绪反应,同时有认同感,而未取得明显疗效的患者,则无这些反应.结论:一些基本生理指标的变化和情绪反应及认同感可作为分析解释正确程度和判断疗效的参考指标.

  • 牛磺酸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脑脊液和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曲跃华;陈清;董林旺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脑脊液、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高血压组,牛磺酸组和对照组3组,高血压组和牛磺酸组建立大鼠主动脉狭窄-高盐摄入性高血压模型,牛磺酸组饲料中加牛磺酸,观察3组大鼠脑脊液、血浆ET-1含量及血压的变化,测定脑组织和主动脉组织牛磺酸含量及主动脉肌条的舒缩功能.结果:应用牛磺酸后,高血压大鼠pMA,脑脊液和血浆ET-1水平均下降(P<0.05),血管舒缩功能得以改善.结论:牛磺酸可降低脑脊液、血浆ET-1水平,从而降低血压.

  • 某中学寄宿生与非寄宿生膳食及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申建业;张德甫;范晓萍;刘威;余平

    目的:了解平顶山煤矿某中学寄宿生与非寄宿生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为科学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账法对74名非寄宿生和350名寄宿生进行膳食调查;对其中46名寄宿生和41名非寄宿生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Ca、Zn、Fe.结果:寄宿生摄入的热量、蛋白质、硫胺素、尼克酸、抗坏血酸均可达到或接近推荐摄入量(RNI)的要求;视黄醇、核黄素、Ca的摄入量不足,分别达RNI的61.4%、57.3%和47.9%.非寄宿生的热量摄入量达RNI的115.4%,蛋白质达RNI的117.4%,视黄醇和Ca的摄入量偏低,分别达RNI的57.1%和46.0%.寄宿生与非寄宿生血清Ca缺乏的检出率分别为6.52%和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P<0.05);血清Fe、Zn缺乏的检出率都很低.结论:寄宿生和非寄宿生营养素的摄入都不均衡,Ca、视黄醇的缺乏较为普遍,非寄宿生缺Ca更甚;非寄宿生的热能与蛋白质摄入有过剩的倾向.

  • 高分子聚乙烯颈椎融合器在山羊体内的应用

    作者:皮国富;王利民;陈风苞

    目的:探讨自制高分子聚乙烯颈椎融合器在山羊体内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符合实验条件的本地空怀山羊20只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自制颈椎融合器,内填塞自体松质骨,对照组植入自体髂骨块,6周后分别测试抗压缩力、椎间隙高度及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压缩载荷为((358.64±15.63)N),对照组为(268.82±11.36)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椎间隙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融合器周围组织切片有大量骨母细胞生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自制颈椎融合器强度大、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颈椎融合器.

  • 可溶性支架转染c-myc反义寡核苷酸预防兔静脉移植物再狭窄

    作者:张谦;单岩;张捷

    目的:探讨可溶性支架转染c-myc反义寡核苷酸是否可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的增殖.方法:25只健康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支架组,正义组,反义组,错配组,将颈外静脉间置于同侧颈总动脉后用可溶性支架将反义,正义及错配的c-myc基因片段导入静脉移植物.术后28 d取静脉桥标本,测定内膜、中膜厚度.结果:反义组静脉桥的内膜厚度为(43.77±5.89) μm,显著低于对照组、支架组、正义组及错配组((80.00±1.34) μm,(76.06±4.24) μm,(74.80±9.64) μm,(79.62±7.92) μm,P<0.01);反义组内膜与中膜比值为0.68±0.20,明显低于对照组、支架组、正义组及错配组(1.42±0.18,1.35±0.20,1.34±0.26,1.41±0.24,P<0.01).结论:运用可溶性支架转染反义c-myc基因可明显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的增殖.

  •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疗效观察

    作者:秦守杰

    2001年5月至2002年7月,作者采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63例

    作者:张谢夫

    中低位直肠癌占我国直肠癌发病率的80%左右[1].传统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时常需永久性腹壁造口,患者生活十分不便,且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人们在重视直肠癌根治术后生存率的同时,对保留肛门、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者应用双吻合器对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 腹部较大囊性包块患儿21例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申志扬;陈莹;杨利霞;李凤鸣;李伟;吴和平

    较小儿童腹部较大囊性包块常见于内脏器官先天性发育畸形或胚胎良性肿瘤.因囊性包块物理性质相同,超声容易发现,但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现将作者选择的21例占腹腔体积1/3以上或全腹的较大囊性包块回顾分析如下.

  • 脉络膜转移癌12例治疗体会

    作者:左冰

    1996年以来,作者收治脉络膜转移癌1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8~52岁,中位年龄46岁.全组病例原发灶均经细胞学和(或)病理证实确诊,12例中源于乳癌6例,肺癌5例,胃癌1例.12例中先后发生2眼脉络膜转移者2例,共有14眼脉络膜转移癌,左8眼,右6眼.

  • 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损伤200例

    作者:王春萍

    自1992年以来,作者采用多种皮瓣、肌皮瓣、静脉动脉化皮瓣等修复方法,处理小腿、足部、骨外露、皮肤缺损病例200例,经随访1~8 a,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皮瓣移植 修复 下肢
  •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19例分析

    作者:何家荣;沙翔垠;彭敏

    糖尿病并发癫痫是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但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就诊者较为少见.本组19例糖尿病患者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就诊,作者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动态观察和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 1999年至2001年开封市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指数评价

    作者:赵腾林

    作者应用卫生质量指数对开封市主要公共场所近3 a监测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为今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351例体会

    作者:王培山

    2000年至2002年,作者共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351例,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颈内静脉 穿刺 改良
  • 郑州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建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饮用纯净水以其纯净、不含杂质及添加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销售量迅速增长.为了解郑州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确保饮水安全卫生,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现将郑州市卫生防疫站2001年至2002年监测的桶装饮用纯净水的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食管癌患者胸膜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

    作者:郝安林;师晓天;郭梅

    近10 a来肺癌胸膜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eural Lavage Cytology,PLC )的研究日益受到临床关注[1,2].焦小龙等[3]对30例食管癌PLC资料进行分析,提出PLC可作为一个辅助食管癌分期和判断预后的因素.为判断PLC在食管癌外科临床中的意义,作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 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清扫治疗45例

    作者:秦建武;魏林;李天心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良好,但局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因此,颈清扫术式的选择便显得很重要.1995年3月至1997年2月,本科对45例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其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原发灶的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考虑颈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大者,行预防性侧颈清扫术,报道如下.

  • 经直肠修补治疗直肠前突34例

    作者:马天星;王伟建;代建德

    作者近年来对顽固性便秘患者经直肠指诊和X线排粪造影检查确诊患有中重度直肠前突者34例,采用经直肠入路行直肠前突修补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婴幼儿喘憋性肺炎30例右心舒张功能测定

    作者:孙文娟;杨雪梅;沈照波

    婴幼儿喘憋性肺炎是儿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偏小,病因以病毒感染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肺循环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增加,终导致右心及全心衰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可为该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 老年原发性肝癌33例分析

    作者:于静;张昊

    为探讨老年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本科1999年至2000年住院的老年PHC患者33例,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老年PHC患者40例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肝癌 原发性 老年 症状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五洲;李爱丽;王艳婷

    本科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与川芎嗪治疗的58例相比较,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胎脑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4例

    作者:兰丙欣

    2001年6月至2002年8月,采用胎脑注射液(辽宁本溪第六制药厂提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肝癌双重介入治疗62例

    作者:黎海亮;郭晨阳;杨建伟;郭旻;肖金城

    肝动脉的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eation,TACE)及经皮穿刺肝癌的乙醇固化消融术(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IT)单纯应用于临床,报道较多,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3].本院于1998年5月至2002年5月,进行了2者相结合的双重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PEIT TACE
  • 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与窝沟杯刷清洗封闭术预防龋齿效果比较

    作者:阎黎

    龋齿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窝沟封闭术使用的安全性和预防龋齿的有效性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可以使龋齿降低率在60%~99%[1].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是用钻机械预备窝沟后进行的封闭术[2].传统的封闭术(窝沟杯刷清洗封闭术,cup-shaped brush sealant technique,CST)是用杯刷清洗窝沟,然后酸蚀、干燥、涂封闭剂、光照.1999年1月,作者对225名儿童六龄齿分别采用EST和CST,观察其预防龋齿效果,现报道如下.

  • 消化性溃疡2 715例胃镜结果分析

    作者:王进

    1994年3月至2002年3月,本院经胃镜确诊消化性溃疡(Pu)2 715例,分析报道如下.

  • 脂肪肝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抒云

    本院于2002年4~7月为我省4 120名厅级干部及高级知识分子进行了体检,现就这一群体中有关脂肪肝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 急性脑梗死119例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陈改云;王海珍;曾君雅

    1998年2月至2001年12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肝内胆管细胞癌15例CT诊断

    作者:范东杰;李仁会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它起源于肝内胆管二级以远的上皮细胞.本病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原发性肝癌的3.25%[1].作者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15例,其中作者在重庆西南医院进修期间收集12例,本院发现3例,重点对其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结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 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15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庞艳丽;范应中

    小儿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in children)大部分为肝前性,主要由肝门静脉血管畸形和炎症引起[1].1993年至2002年,10 a间共收治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5例,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乳癌28例

    作者:吴欣爱;王瑞林;樊青霞

    1999年12月至2002年2月,作者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乳癌28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乳癌 紫杉醇 化疗
  • 咽旁间隙肿瘤24例诊治体会

    作者:赵玉林;娄卫华;吕明栓;董明敏

    咽旁间隙解剖结构深而复杂,血管神经丰富.发生于咽旁间隙的肿瘤,在头颈部肿瘤中不到0.5%[1],术前多缺乏病理性诊断,且肿瘤病理类型繁杂多样,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困难和特殊性.现对近1 a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4例咽旁间隙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 三维与二维超声成像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王雁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1~4].作者对48例不同的妇科疾病进行超声检查,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妇科临床的应用价值.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含量

    作者:王卫平

    氧氟沙星是一种新型喹诺酮类广谱高效抗菌药,其制剂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1]2000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条件所限,基层药厂、医院制剂室等单位用该法进行质量控制有一定难度.作者以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简称溶剂)为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报道如下.

  • 表阿霉素联合希罗达治疗局部晚期乳癌15例

    作者:崔树德

    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使用表阿霉素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局部肿块大于5 cm或有皮肤浸润的局部晚期乳癌15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 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治疗78例

    作者:焦政安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尤其是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高达50%以上[1].1992年10月至1998年12月,作者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手术
  • 水囊引产致子宫破裂教训分析

    作者:马爱琴

    水囊引产致子宫破裂是一种严重并发症,若抢救不及时,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本院收治的水囊引产致子宫破裂2例分析如下.

    关键词: 水囊引产 子宫破裂
  •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17例

    作者:李彦伟;吕继锋;王庆宣

    1999年11月至2002年12月,作者采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1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迟发性脑梗死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贺维亚;赵雪艳;王朝辉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治疗中,并发症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治疗中棘手的问题,其中迟发性脑梗死(DCl)是影响其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作者分析本院近6年来经脑CT和脑脊液检查证实为SAH 132例患者的病历,试图通过影响DCI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影响DCI的关键因素,从而预防其发生和调整治疗.

  • 茵栀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黄疸56例

    作者:应瑞英;窦中伟;吕建勋

    2000年元月至2002年4月,应用茵栀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黄疸5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先天性椎管内肿瘤70 例诊治体会

    作者:王树凯;翟广

    先天性椎管内肿瘤是指椎管内的胚层异位性肿瘤,包括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肠源性囊肿、脂肪瘤和脊索瘤等.本院从1985年元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7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 椎管 肿瘤 治疗
  • 巴曲亭对颅脑手术患者80例止血效果观察

    作者:董福祥

    巴曲亭是从巴西矛头腹蛇蛇毒中提取的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止血剂[1].2002年3月至8月,作者就巴曲亭对颅脑手术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临床观察,以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1例

    作者:单磊;周瑞锦;李启忠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 DSRCT )早于1991年报道[1],是一种易发于青少年男性腹膜表面的原发性肉瘤.现将作者收治的1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讨论.

  • 复方甲硝唑贴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9例

    作者:侯斐盈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其发病率高,居口腔粘膜病的首位[1].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后,可使口腔粘膜发生上皮溶解、破溃、脱落等病理改变[2].作者研制了一种单向控制释药的复方甲硝唑贴膜,应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疗效比较满意,报道如下.

  • 呕必亭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化疗所致胃肠反应63例

    作者:王丽萍;梅其达;高国谦;樊青霞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中常见的副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合并顺铂的化疗引起的胃肠反应更甚.呕必亭(瑞士诺华公司生产)是一种新型的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能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控制.甲基强的松龙(法码西亚-普强公司生产)可增强5-HT3受体拮抗剂控制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1,2].作者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将63例接受联合化疗的患者分呕必亭加甲基强的松龙组与单用呕必亭组,观察其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安全性及止吐效果.

  • 手术治疗甲状腺复发性结节32例

    作者:任书伟;张锋

    本院1982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施行复发性甲状腺结节手术32例,报道如下.

  •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21例

    作者:许雅娟;吕向华;贾玲;王淑玲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方法[1].本院2001年来应用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21例,现报道如下.

  •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6例

    作者:郭建民;刘忠文;杨靖

    三氧化二砷(As2O3)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一种药物,现已证实对白血病细胞、肿瘤细胞有诱导分化、促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作用,且具有不促发DIC、不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特点,现将本院应用As2O3治疗APL的疗效总结如下.

  • 儿童隐源性脑内小脓肿95例诊治体会

    作者:王怀立;芦军萍;罗强

    目前,隐源性脑内小脓肿临床多见,其病灶较小,与典型的脑脓肿不同[1],临床表现、CT影像、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后具有自身的特点.本院1991年1月至2002年1月共诊治9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儿童 脑脓肿 治疗
  • 糖尿病患者5种尿微量蛋白检测

    作者:邹杰;郝聪琴;郭建华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常规检测尿蛋白常为阴性,但此时尿中已有微量蛋白的增高,有资料显示[1~3]尿微量白蛋白(MA)、α1-微量球蛋白 (α1-MG)、转铁蛋白(TRU)、β2-微球蛋白(β2-M),均可作为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作者对41例糖尿病患者的上述4种微量蛋白和尿免疫球蛋白(IgG)进行联合检测,报道如下.

  • 放射性脊髓病60例治疗体会

    作者:齐进兴;屈宝华;赵燕民

    1998年3月至2002年3月,作者采用"两段法加免疫监测"综合治疗放射性脊髓病(DRM)60例,获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贝复舒治疗角膜上皮疾病32例疗效观察

    作者:冯冬梅

    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作者使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不同原因所致的角膜上皮疾病32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32例

    作者:张广平;史秋生;冯笑山;陈登庭

    近年来,由于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创伤小、效果好,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本院自2000年8月至2001年10月采用RFA治疗大肠癌肝转移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小儿热性惊厥104例血钠测定

    作者:刘枝

    小儿热性惊厥(Fc)的病因复杂,近年来电解质在Fc病理生理中的变化及作用受到重视[1].作者对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住入院的104例Fc患儿作了血电解质的测定,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儿童 血钠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50例

    作者:牛卫兵;李志军

    1998年9月至2001年12月,作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TVP)50例,报道如下.

  • 青梅溃疡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8例

    作者:韩芳;张智靖

    口腔粘膜溃疡是口腔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复发性口腔溃疡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粘膜病的首位[1].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作者应用青梅溃疡膜局部治疗口腔溃疡,对其短期疗效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75例

    作者:党雷;张守运;张健;向莉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作者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CVFT)对急性梗死进行小脑顶核电刺激(FNS)治疗,现报道如下.

  • 两镜联合法治疗并发胆总管结石的结石性胆囊炎15例体会

    作者:汪海;赵玉亭;吴继君

    2002年8月至11月,对15例并发胆管结石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首先给予内镜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及经十二指肠乳头取出胆管结石,然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切除含结石的胆囊,即所谓两镜联合的方法予以处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46例

    作者:王景诗;强晓军;邱新文

    1994年1月至2002年6月,对46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在减压融合的同时,行经椎弓根的机械内固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出口梗阻21例诊治体会

    作者:周福有;王卫杰;李英

    1975年12月至2000年12月,本院共施行食管癌切除术 4 838例,术后发生胃出口梗阻21例,发生率0.43%.其中左侧开胸术后发生率0.18%(8/4 554),右侧开胸术后发生率4.58%(13/284) .作者就此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诊治及预防分析如下.

  • 异位妊娠81例阴道超声诊断

    作者:赵冬梅;谭丽;孙丽君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甚为重要.阴道超声接近扫描部位,分辨率高,可清楚地显示盆腔的解剖及其病理改变,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探讨异位妊娠的超声影像特点,报道如下.

  • 直肠血管瘤5例诊疗体会

    作者:袁维堂;薛淑好;李德旭;吴长才

    1994年至2002年,共收治直肠血管瘤患者5例,现将其诊断与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直肠 血管瘤 诊断 治疗
  • 男性青壮年高脂血症53例治疗体会

    作者:郝铁来

    高脂血症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1]. 2002年1月至2002年5月,作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男性青壮年高脂血症 53例,现报道如下.

  •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13例

    作者:崔永光;李超;吴学建;任有成

    因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足部、踝部及小腿下端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骨骼外露,而局部可供的皮肤少,造成修复困难[1].作者自1996年1月以来,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踝部及小腿下端软组织缺损 13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LM改良混合固定液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廷谊

    在病理技术工作中从标本取材、固定、脱水到切片、染色等各种环节若处理不当都可影响切片的质量,延误诊断[1,2].其中常遇到因固定不充分造成切片困难、着色不良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组织标本常用体积分数为10%福尔马林固定一夜后再进行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3~5],所需时间较长(48 h),拖延了病理报告发出的时间,给患者和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不便.作者改进了固定方法,用新的混合固定液代替原固定液,取得了满意效果.

  •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DNA polβ基因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士坤;郑乃刚;吴景兰;白经修;董子明

    目的:探讨8-Br-cAMP及槲皮素等分化诱导剂对Eca-109细胞DNA polβ基因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Eca-109细胞分为3组:①加8-Br-cAMP组(Br组);②加槲皮素组(Q组);③不加任何药物对照组(C组).同时培养48 h,将野生型DNA polβ的cDNA, EGFR cDNA,野生型(wt) p53 cDNA及c-myc cDNA分别制备了生物素/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和RNA斑点印迹阵列.另进行POLB,XRCC1,VEGF及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斑点印迹阵列.结果:Br组和Q组的DNA polβ,EGFR,c-myc基因表达下调而wtp53基因表达上调.POLB,XRCC1,PCNA及VEGF免疫斑点印迹减弱.8-Br-cAMP及槲皮素显著下调Eca-109细胞的DNA polβ基因表达及相关癌基因表达,同时上调抑癌基因的表达.作为POLB的异二聚体XRCC1及恶性细胞生物标志的PCNA及VEGF表达下调.结论:分化诱导剂下调Eca-109细胞DNA polβ基因表达,提示Eca-109细胞的polβ基因是高表达的;功能调整后的polβ通过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尤其是wt p53基因表达的上调在癌细胞分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原位DNA结合蛋白显示技术的改进

    作者:丁一;赵培荣;吴景兰;张莹;王一菱

    目的:探讨DNA结合蛋白定位技术的改进.方法:以左旋咪唑/酒精先消除细胞的内源性碱性磷酸酶(AP),再分别以DNase和RNase消除细胞内源性核酸,应用低盐浓度的杂交液预杂交后再加特异DNA的标记探针,以链霉亲和素SA-AP中介, 终以四氮唑盐/5溴-4-氯-3-吲哚磷酸(NBT/BCIP)作为底物, 37 ℃下显色.结果:DBP阳性信号呈紫色细颗粒,主要定位于胞核.结论:此DNA结合蛋白的改进技术定位清晰且染色过程迅速.

  •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p16基因启动子DNA结合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莹;苏安英;吴景兰;丁一;王一菱;宫璀璀

    目的:应用Southwestern技术研究8-Br-cAMP和槲皮素(quercetin)对Eca-109细胞DNA结合蛋白与p16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调控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贴壁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成3组,Br组:加8-Br-cAMP至终浓度为2×105 mol/L;Q组: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43 μmol/L;C组:不加任何药物,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同时培养48 h,应用质粒提取及限制性酶切回收目的DNA片段,采用生物素随机引物标记探针;应用DNA斑点印迹技术检测探针的灵敏度后以South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与p16基因启动子区特异性结合的DNA 结合蛋白(DBP);以原位杂交检测p16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条带强于对照组,Br组强于Q组;核基质DNA结合蛋白主带位于Mr66 000、58 000和20 000;核外DNA结合蛋白主带位于Mr40 000、28 000和20 000;2者中20 000是共同成分.原位杂交技术显示p16基因mRNA蓝紫色信号颗粒位于胞质,杂交信号以实验组较强.结论:8-Br-cAMP和quercetin尤其是前者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诱导产生与p16基因启动子结合较强的DBP,启动p16基因表达.

  •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相关基因的DNA拷贝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任伟宏;宫璀璀;吴景兰;顾侦芳;朱皖晋;苏安英

    目的: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wtp53、c-myc、bcl-2基因的扩增、表达以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贴壁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成3组,Br组:加8-Br-cAMP至终浓度为2×105 mol/L;Q组: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43 μmol/L;C组:不加任何药物,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3组细胞同时培养48h.以cDNA 阵列技术显示Eca-109细胞凋亡中wtp53、c-myc、bcl-2 DNA拷贝和mRNA的表达,以免疫组化法显示VEGF的表达.结果:Br组和Q组与C组相比wtp53 DNA拷贝和mRNA信号较强,c-myc、bcl-2 DNA拷贝和mRNA信号较弱,VEGF表达较弱.结论:8-Br-cAMP和槲皮素皆可通过上调wtp53,下调bcl-2、c-myc基因的扩增和表达,下调VEGF的表达,而诱导Eca-109细胞凋亡.

  • 冰冻切片抗体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作者:赵培荣;王一菱;吴景兰;宫璀璀

    目的:探讨经抗原系列修复后冰冻切片抗体应用于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技术.方法:在常规免疫组化的基础上,于Triton X-100处理后,用0.1 mol/L的甘氨酸4 ℃过夜或0.2 mol/L的甘氨酸室温2 h.0.01 mol/L枸橼酸缓冲液pH 6.0 95~98 ℃微波10 min进行组织抗原修复.观察比较GDNF,Caspase-3和XRCC1冰冻切片抗体在石蜡切片中的免疫反应性(IR).结果:经过上述条件处理后,石蜡切片中均出现3种冰冻抗体的IR阳性.其中GDNF IR反应性优于Caspase-3和XRCC1-IR,但3种冰冻抗体在冰冻切片或滴片中的IR均高于石蜡切片.结论:石蜡切片经系列抗原修复后免疫反应有一定改善,但与应用的抗体类型有关.

  •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iNOS基因拷贝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任伟宏;宫璀璀;吴景兰;赵志娟;顾侦芳;苏安英

    目的:观察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iNOS基因拷贝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贴壁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成3组,Br组:加8-Br-cAMP至终浓度为2×105 mol/L;Q组: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43 μmol/L;C组:不加任何药物,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3组细胞同时培养48 h.采用原位斑点印迹法显示iNOS基因拷贝和mRNA的表达,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显示Caspase-3的表达.结果:Br和Q组较C组iNOS 基因拷贝和mRNA表达信号较强.Br和Q组细胞内Caspase-3免疫反应(IR)性较强, Br和Q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Br组的Caspase-3-IR强于槲皮素组(P<0.01).结论:8-Br-cAMP和槲皮素皆可上调iNOS基因的扩增和表达,终可都通过上调Caspase-3的表达,诱导Eca-109细胞凋亡.

  • 扩张兔皮肤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

    作者:王喜梅;范志宏;刘凯;陈言汤

    目的:观察扩张兔皮肤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2~3 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扩张后即时,1周,12周,24周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结果:扩张后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增多,快速扩张组较常规扩张组程度严重,2种方法结果一致.结论:扩张刺激造成皮肤损伤,快速扩张组比常规扩张组严重.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作者:任伟宏;宫璀璀;吴景兰;赵素玲;顾侦芳

    目的:观察8-Br-cAMP和槲皮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将贴壁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成3组,Br组:加8-Br-cAMP至终浓度为2×105 mol/L;Q组: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43 μmol/L;C组:不加任何药物,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3组细胞同时培养48 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3组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强度.结果:对照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强度为59.2±8.1,Br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强度为63.3±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强度为113.3±1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Br和Q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 扩张兔皮肤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变化

    作者:王喜梅;范志宏;刘凯;陈言汤

    目的:了解兔皮肤扩张后皮肤肌动蛋白(actin)、肌球蛋白(myos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变化.方法:选用2~3 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扩张后即时、1周、12周、24周皮肤中actin、myosin、α-SMA的变化.结果:扩张后兔皮肤中的actin、α-SM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快速扩张组与常规扩张组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yosin快速扩张与常规扩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结果相同.结论:扩张刺激可使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快速扩张组α-SMA阳性细胞高于常规扩张组可能是扩张越快挛缩越严重的理论基础.

  •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任伟宏;宫璀璀;吴景兰;赵素玲;赵志娟;苏安英

    目的:观察8-Br-cAMP和槲皮素(quercetin)对Eca-10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贴壁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成3组,Br组:加8-Br-cAMP至终浓度为2×105 mol/L;Q组: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43 μmol/L;C组:不加任何药物,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3组在同等条件下继续培养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DNA降解情况.结果:2实验组细胞中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1).细胞凋亡百分率:2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r组和Q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中Br组和Q组皆呈DNA"梯样型"带,对照组未呈现DNA降解.结论:8-Br-cAMP和槲皮素皆可阻滞Eca-109细胞于G2-M期,并进一步诱导Eca-109细胞凋亡.

  •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作者:王喜梅;范志宏;刘凯;陈言汤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 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一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瘢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 扩张兔皮肤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

    作者:王喜梅;刘凯;赵瑞芳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刺激后兔头部皮肤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选用2~3 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通过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扩张后即时、1周、12周、24周真皮透明质酸的含量.结果:扩张刺激使透明质酸含量增高,后渐下降.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透明质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A协同胶原蛋白成为扩张后皮肤挛缩的细胞外因素之一.

  • 8-Br-cAMP对Hela细胞wtp53,mtp53,c-myc和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宫璀璀;任伟宏;吴景兰;王文丽;刘影

    目的:探讨8-Br-cAMP对Hela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ela细胞分为3组:①8-Br-cAMP组(Br组): 加至8-Br-cAMP终浓度为2×10-5mol/L;②阳性对照组(60Co组):给予60Co 照射量4 Gy,720 s;③阴性对照组(C组):仅加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各组细胞均培养48 h后,将1×107 ml-1细胞悬液滴加至预先处理过的硝酸纤维素膜和载玻片上.应用原位杂交和完整细胞原位斑点印迹技术分别检测3组Hela细胞中野生型p53(wtp53)、突变型p53(mtp53)、c-myc和iNOS基因的表达.结果:8-Br-cAMP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上调wtp53和iNOS基因的表达,同时下调mtp53和c-myc基因的表达,P<0.01.结论:结果提示8-Br-cAMP可能通过调控Hela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对Hela细胞起到生长抑制和促分化作用.

  • 同一细胞非放射性双原位杂交信号显示技术

    作者:郑乃刚;王峰;吴景兰;李士坤;张莹;董子明

    目的:探讨同一细胞内双原位杂交信号的显示技术.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polβ探针加生物素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探针或生物素标记的wtp53探针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同时进行原位杂交后,以anti-Dig-AP孵育,以AP-Red为底物显色,杂交信号呈桔红色或桔黄色细颗粒.继之以SA-AP孵育后以NBT/BCIP底物显色,杂交信号呈蓝紫色颗粒.结果:在同一细胞内可见桔黄色和蓝紫色颗粒双杂交信号.结论:应用非放射性双杂交信号的原位杂交技术可观察单个细胞内2种基因共表达的情况.

  • 8-Br-cAMP和槲皮素单独和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POLB及多药耐受相关蛋白的影响

    作者:宫璀璀;王文丽;吴景兰;刘影

    目的: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单独和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为4组:①8-Br-cAMP组(Br组); ②槲皮素组(Q组); ③(Br+Q)组; ④不加药物的对照组(C)组.同时培养48 h,对以上4组细胞制备细胞滴片及硝酸纤维素膜(NCM)滴膜2种标本,分别进行MRP和POLB的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斑点印迹阵列及TLC扫描.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C组的MRP-IR、POLB-IR强于Br组、Q组或(Br+Q)组,P<0.01.TLC扫描OD值:C组MRP-IR高于Br、Q(Br+Q)组约3倍;POLB-IR高于Br、Q或(Br+Q)组约2倍;MRP与POLB呈显著正相关r=0.983 8,P<0.01.结论:8-Br-cAMP和槲皮素联合用药或单独用药均可降低Eca-109细胞的多药耐受性而提高药物的敏感性,可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凋亡中P38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红梅;郑乃刚;吴景兰;王一菱;宫璀璀

    目的: 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凋亡中P38、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贴壁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只加DMEM(Sigma)培养液(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培养48 h.②Br组:终浓度为2×10-5 mol/L 8-Br-cAMP的培养液培养48 h.③Q组:终浓度为43 μmol/L槲皮素的培养液培养48 h.对以上3组细胞以TUNEL法染色计数细胞凋亡率.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组细胞的P38 MAPK-IR和Caspase-3-IR反应性.结果:Br组及Q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Br组及Q组细胞的P38 MAPK-IR高于对照组;Br组及Q组细胞的Caspase-3-IR亦高于对照组.P38 MAPK-IR与Caspase-3-IR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P38 MAPK及Caspase-3参与了8-Br-cAMP及槲皮素诱导的Eca-109细胞的凋亡.

  •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影响

    作者:张钦宪;张莹;吴景兰;苏安英;丁一;王一菱

    目的: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影响.方法:将贴壁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成3组,Br组:加8-Br-cAMP至终浓度为2×105 mol/L;Q组: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43 μmol/L;C组:不加任何药物,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同时培养48 h,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3组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分.结果:实验组(Br组与Q组)与对照组(C组)比较,相对分子质量64 000、66 000、58 000为增加的条带,14 000、17 000、18 000为增强的条带,92 000是减弱的条带.2个实验组相比,以Br组变动显著.结论:8-Br-cAMP和槲皮素可以诱导Eca-109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分改变,可能对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调控、分化及凋亡起重要作用.

  • 8-Br-cAMP对Eca-109细胞c-myc,wtp53,iNOS基因和EGFR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红梅;宫璀璀;吴景兰;王一菱

    目的:探讨8-Br-cAMP对Eca-109细胞c-myc、wtp53、iNOS基因和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贴壁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加8-Br-cAMP至终浓度为2×10-5mol/L,培养24 h;②对照组:不加8-Br-cAMP,培养24 h.对2组的细胞涂片和硝酸纤维素膜(NCM)标本进行c-myc、wtp53、iNOS基因和EGFR表达检测,并对扫描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反应信号皆定位于Eca-109细胞的胞质,扫描数值显示:①c-myc mRNA:实验组为3.38±0.99,对照组为5.18±1.39;②wtp53 mRNA:实验组为2.74±0.83,对照组为0.38±0.27;③iNOSmRNA:实验组为4.52±0.74,对照组为2.63±0.13;④EGFR-IR:实验组为2.37±1.05,对照组为4.38±0.48.以上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myc、wtp53和NO均可参与8-Br-cAMP诱导癌细胞的分化效应.

  • 扩张兔皮肤Ⅰ、Ⅲ型胶原的变化

    作者:王喜梅;范志宏;刘凯;陈言汤

    目的:探讨兔皮肤扩张后皮肤Ⅰ、Ⅲ型胶原的改变.方法:选用2~3 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扩张后即时,1,12,24周真皮中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比例的变化.结果:扩张后即时Ⅰ型胶原染色的基底膜连续性破坏.排列无规律,多呈碎片状.胶原束间隙增大、Ⅲ胶原合成增加,快速扩张组比常规扩张组明显;后期胶原纤维重叠.结论:胶原Ⅰ、Ⅲ是扩张后皮肤的挛缩的直接原因之一.

  • 8-Br-cAMP和槲皮素单独和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凋亡和Bcl-2、Bax、XRCC1等凋亡相关蛋白的作用

    作者:宫璀璀;王文丽;吴景兰;刘影

    目的: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的凋亡和Bcl-2、Bax、XRCC1等凋亡相关蛋白的作用.方法:将Eca-109细胞随机分为4组:①8-Br-cAMP组(Br组); ②槲皮素组(Q组); ③(Br+Q)组; ④不加药物的对照(C)组.同时培养48 h,对以上4组细胞制备细胞滴片及硝酸纤维素膜(NCM)滴膜2种标本,分别进行Bcl-2、Bax、XRCC1的免疫组化和免疫斑点印迹实验,并以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细胞凋亡率,C组为4%,(Br+Q)组为70%,Br组为42%,Q组为35%,(Br+Q)组>Br组或Q组>C组,P<0.001.Br、Q及(Br+Q)组与对照组相比,Bcl-2-IR及XRCC1-IR皆低于C组,P<0.001,而Bax-IR则高于C组,P<0.001;Br组:Q组或Br组:(Br+Q)组,P>0.05.Bcl-2-IR与XRCC1-IR呈显著正相关,与Bax-IR和Bax-IR与XRCC1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Br与Q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皆可下调Bcl-2及XRCC1表达,上调Bax表达;联合用药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用Br或Q.提示,中西医联合用药可能更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 8-Br-cAMP与顺铂对Eca-109细胞DNA polβ,wtp53基因表达及多药耐受蛋白的影响

    作者:郑乃刚;李士坤;吴景兰;董子明

    目的:比较分化诱导剂8-Br-cAMP与基因毒性药物顺铂对Eca-109细胞DNA polβ及wtp53基因表达和多药耐受蛋白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生物素和地高辛标记的polβ探针和生物素标记的野生型p53(wtp53) 探针,并检测各探针灵敏度.将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组如下:①8-Br-cAMP组(Br组);②不加8-Br-cAMP的对照组(C1组),①②组同时培养48 h; ③顺铂组(Pt组);④不加Pt的对照组(C2组),③④组同时培养24 h.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各组细胞polβ基因的表达.对①②及③组细胞进行polβ及wtp53双信号原位杂交,并应用多药耐受蛋白(MRP)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耐药性.结果:生物素标记的polβ探针的杂交信号呈兰紫色细颗粒,分布于胞质; Br组信号弱于C1组, P<0.05.Pt组的信号比C2组强,P<0.05.Br组的MRP-IR弱于C1组,P<0.05; Pt组的多药耐受蛋白免疫反应性(MRP-IR)强于C2组,P<0.05.地高辛标记的polβ探针的杂交信号呈橙色细颗粒,生物素标记的wtp53探针的杂交信号呈蓝紫色细颗粒,均分布于胞质.在双杂交信号细胞内C1组的橙色强于蓝紫色信号;而Br组的蓝紫色信号较明显,Pt组的橙色信号较C1组更显著,3组相比P皆<0.05.结论:8-Br-cAMP可下调polβ基因表达及耐药性,上调wtp53基因表达,提示Eca-109细胞polβ基因是高表达的,8-Br-cAMP具有使细胞趋向正常分化效应;相反,顺铂上调polβ基因表达及耐药性,下调wtp53基因表达,提示Pt可能导致增变基因表型增加,分化诱导剂比基因毒性药物治疗肿瘤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 8-Br-cAMP和槲皮素诱导Eca-109细胞p16基因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定位研究

    作者:苏安英;张莹;吴景兰;丁一;张钦宪

    目的: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quercetin)诱导的Eca-109细胞p16基因启动子特异性结合的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DBP)的定位.方法:应用DBP定位改进方法,以制备的特异性DNA探针检测目的DBP在细胞内的定位;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PCNA免疫反应性,作为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生物标志.结果:DBP定位信号以胞核为主,胞质有阳性信号的细胞,胞膜也呈阳性信号;2实验组信号比对照组强;各组信号均以大细胞更强;PCNA免疫细胞化学阳性呈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胞核,对照组强于实验组.各组均以大细胞阳性信号更强.结论:2实验组与p16基因启动子结合的DBP主要位于胞核,但核外存在结合潜力的蛋白质.2实验组PCNA免疫反应性均下降.提示这些与p16基因启动子区结合的DBP在一定程度上可诱导细胞恶性逆转化.

  • 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充填16例护理体会

    作者:祁玉英;许新梅;张翠芳;杨卫红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本身组织中的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分离[1].本院1998年5月至1999年12月为1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充填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术后切口疼痛412例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福琴

    2002年至今,对412例术后患者根据其切口疼痛的规律、性质以及影响切口疼痛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手术 疼痛 护理
  • 腹部手术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与护理30例

    作者:宋冬丽

    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本院对30例腹部手术患者实施了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并对其应用及护理进行了探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z1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