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 국제마취학여복소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378
  • 国内刊号: 32-17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44
  • 曾用名: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曾因明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帕瑞昔布钠预先干预对经前期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作用

    作者:陈冬婷;古妙宁;卢纯华;梁佳妮;张志杰;赵振龙;孙艺娟;谭曼玲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预先干预对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模型大鼠的作用. 方法 36只Wistar大鼠依阴道涂片法确定大鼠动情周期,分别将处于动情后期的大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模型+帕瑞昔布钠组(A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复制PMS模型,持续7d.造模第5天~7天,A组给予帕瑞昔布钠肌注0.72 mg/kg.造模成功后,于第8天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2,COX-2)、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大脑海马组织COX-2、PGE2的表达. 结果 ①M组和A组大鼠子宫内膜COX-2表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0.46±0.11)比较,A组(0.31±0.12)子宫内膜COX-2表达显著降低32%(P<0.05).②M组和A组子宫内膜PGE2表达较C组显著增加(P<0.01);与M组(0.49±0.08)比较,A组(0.39±0.09)子宫内膜PGE2表达显著降低18.9% (P<0.05).③M组和A组大鼠海马组织COX-2表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0.91±0.03)比较,A组(0.72±0.05)大鼠海马组织COX-2表达显著降低20.8%(P<0.05).④M组和A组大鼠海马组织PGE2表达较C组显著增加(P<0.01);与M组(1.13±0.03)比较,A组(0.92±0.06)大鼠海马PGE2表达显著降低18%(P<0.05). 结论 帕瑞昔布钠预先干预能降低PMS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及大脑海马部位COX-2、PGE2的表达.

  • McGrath可视喉镜与Macintosh直接喉镜显露颈椎手术患者喉部结构的比较

    作者:张恒胜;包睿;范晓华;李金宝;马宇;邓小明

    目的 比较McGrath可视喉镜与Macintosh直接喉镜显露颈椎手术患者喉部结构的效果. 方法 50例颈椎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McGrath组和Macintosh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后,McGrath组先用Macintosh直接喉镜显露喉部结构并记录Cormack-Lehane分级(C/L分级),不插管,再改用McGrath可视喉镜显露喉部结构并插入气管导管.Macintosh组先用McGrath可视喉镜显露声门,再使用Macintosh直接喉镜显露喉部结构并插管.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气道评估指标(甲颏间距、张口度、Mallampati分级、颈部活动度)、喉镜显露C/L分级和插管并发症. 结果 两组间患者一般情况和气道评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Grath可视喉镜的C/L分级(Ⅰ级∶Ⅱ级∶Ⅲ级为34∶14∶2)显著优于Macintosh直接喉镜(Ⅰ级∶Ⅱ级∶Ⅲ级为13∶32∶5,P<0.01). 结论 McGrath可视喉镜对喉部结构的显露优于Macintosh直接喉镜,提示该可视喉镜有助于颈椎手术患者的气管插管处理.

  • 改良尼古丁依赖-戒断大鼠模型的建立与疼痛敏感性观察

    作者:刘献文;逯素芬;于爱兰;张宗旺

    目的 通过间断皮下注射尼古丁制作改良尼古丁依赖-戒断大鼠模型,观察尼古丁戒断后大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的变化. 方法 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生理盐水组(NS组)、尼古丁3 mg· kg-1·d-1组(NT3组)、尼古丁9 mg·kg-1·d-1组(NT9组)和尼古丁18 mg· kg-1· d1组(NT18组),分别不注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尼古丁1 mg/kg、3 mg/kg和6 mg/kg,3次/d,连续7d.末次注射后60 min皮下注射美加明1 mg/kg.观察大鼠注射尼古丁期间和戒断后体重变化、存活情况和尼古丁戒断评分.另外选取Control组、NS组和NT9组各6只大鼠,测定右下肢足底MWT和TWL. 结果 与NT3组比较,注射尼古丁后第7天,NT9组和NT18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3.8±1.3)、(2.0±0.3)g vs (7.2±1.0)g](P<0.05),戒断后第1天和第2天大鼠体重增加迅速(P<0.01).NT9组和NT18组大鼠美加明激发后出现更多的戒断症状(P<0.01),NT18组大鼠死亡率为17%.与Control组比较,NT9组大鼠在尼古丁戒断后MWT与TWL明显降低(P<0.01). 结论 间断皮下注射尼古丁9 mg·kg-1·d-17 d可以成功制作改良尼古丁依赖-戒断大鼠模型,尼古丁戒断后大鼠疼痛敏感性增高.

  •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心输出量评估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袁辉;祁明;黄维勤;郑萍;王誉霖;袁婷

    目的 探讨经过术后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70%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是否能够应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 at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cv-aCO2)作为围术期心输出量评估指标. 方法 142例术后早期ScvO2>70%的CABG患者,根据术后即刻Pcv-aCO2是否≥6 mm Hg(1 mm Hg=0.133 kPa),分为高Pcv-aCO2组和低Pcv-aCO2组.观察2组患者在术后即刻(T0)、8(T8)、12(T12)、24(T24)、48 h(T48)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灌注指标,心功能状态,恢复情况. 结果 64例患者为高Pcv-aCO2组,余78例患者为低Pcv-aCO2组.两组患者入组时低Pcv-aCO2组动脉血乳酸(lactate,Lac)、心指数(cardiac index,CI)、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分别为(3.7±1.3) mmol/L、(3.54±0.88) L/m2、(9±5),高Pcv-aCO2组Lac、CI、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分别为(6.5±2.5) mmol/L、(2.79±0.68) L/m2、(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后均在术后8h出现CI下降,Lac及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上升,低Pcv-aCO2组在T12、T24、T48时CI逐渐上升,Lac及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下降;高Pcv-aCO2组在T24时才出现CI逐渐上升,Lac及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下降,低Pcv-aCO2组CI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P<0.05);低Pcv-aCO2组Lac、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下降时间早于高Pcv-aCO2组(P<0.05).低Pcv-aCO2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应用率为3.8%、呼吸机辅助时间为(34±22)h、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为(106±26)h、呼吸衰竭发生率5.1%、肾功能衰竭发生率1.3%,高Pcv-aCO2组IABP应用率为12.5%、呼吸机辅助时间为(48±27)h、住ICU时间为(136-45)h、呼吸衰竭发生率17.2%、肾功能衰竭发生率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ABG患者术后早期Pcv-aCO2≥6mmHg提示心输出量不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早期高Pcv-aCO2水平有明显关系.

  • 筛选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小窝蛋白-1表达的小干扰RNA及其毒性检测

    作者:刘华跃;嵇富海;王秀云;左剑玲;许期年

    目的 筛选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小窝蛋白-1(Caveolin-1)表达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RNA,siRNA)序列,并检测转染复合物的细胞毒性. 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Caveolin-1的siRNA 3条(siRNA422,siRNA548,siRNA710)及1条带绿色荧光标记的通用阴性对照FAM-siRNA.在siRNAFect介导下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转染后血管内皮细胞中Caveolin-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干扰后Caveolin-1蛋白表达,比较抑制率,筛选出有效抑制Caveolin-1表达的siRNA.采用磺基罗丹明B法(sulforhodamineB,SRB)分析转染复合物的细胞毒性. 结果 ①在siRNAFect相同剂量下,siRNA 20、30 nmol/L组或40 nmol/L组转染效率均达到85%以上(P<0.01);②siRNAFect 1.3μl复合10 nmol/L或20 nmol/L siRNA组细胞存活率均达到80%以上(P<0.05);③siRNA548对EA.hy926细胞Caveolin-1基因mRNA抑制效果明显(P<0.01);④与阴性对照组及siRNA422、siRNA710相比较,siRNA548干扰血管内皮细胞48 h后,Caveolin-1蛋白的表达量低(P<0.01). 结论 ①siRNA548对血管内皮细胞Caveolin-1表达的抑制效果大.②siRNA浓度20 nmol/L复合siRNAFect 1.3μl转染效率高,细胞毒性低,适合转染.

  • 持续泵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缓解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副作用

    作者:郝建礼;黄泽清;侴伟平

    目的 观察持续泵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缓解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副作用的影响. 方法 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 1组(D1组)、DEX 2组(D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10 min D组泵注DEX 0.8 μg/kg,然后D1组、D2组分别以0.4μg·kg-1 ·h-1和0.2μg·kg-1·h-1持续泵注至术毕,同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者入麻醉后苏醒室时(T1)、拔管即时(T2)以及拔管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和苏醒时间.血压>180 mm Hg/100 mm Hg(1 mm Hg=0.133 kPa)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25 mg,HR>110次/min给予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20 mg,同时观察躁动评分和Ramsay评分. 结果 苏醒时间D1组[(30.3±4.7) min]明显长于D2组和C组(P<0.05).D1组T2时MAP[(88±8) mm Hg]和HR[(79±5)次/min]以及D2组T2时MAP[(93±8) mm Hg]和HR[(81±6)次/min]均显著升高(P<0.05),T3时MAP和HR回复至入麻醉后苏醒室时水平.C组T2时MAP[(117±12) mm Hg]和HR[(107±8)次/min]以及T3时MAP[(108±9) mm Hg]和HR[(118±11)次/min]也显著高于入麻醉后苏醒室时(P<0.05).C组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的使用率显著多于D组(P<0.05),D1组和D2组的躁动评分分别是(1.2±0.8)和(1.4±0.6),显著低于C组(P<0.05);D1组和D2组的镇静评分分别是(4.5±1.2)和(4.0±0.7),显著高于C组(P<0.05). 结论 麻醉诱导前10 min泵注DEX 0.8 μg/kg,术中持续泵注0.2 μg·kg-1·h-1 DEX能缓解食管癌手术患者苏醒期副作用,既不影响苏醒又能很好地抑制术后躁动.

  •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在二氮嗪后处理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中的作用

    作者:赵其宏;张颖;栾恒飞;叶英;曾因明;龚国丽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serine threonine kinase/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PI3K/Akt/eNOS)信号通路在二氮嚷后处理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I/R组、二氮嗪组(D组)、PI3K抑制剂渥蔓菁霉素组(W组)和二氮嗪+渥蔓菁霉素组(DW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开放120 min,建立在体心肌I/R损伤模型,S组不结扎.再灌注5 min前,5组依次分别经股静脉输入0.1%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1 ml/kg、0.1% DMSO 1 ml/kg、二氮嗪7 mg/kg、渥蔓菁霉素15 μg/kg,DW组于输入二氮嗪前5 min输入渥蔓菁霉素;所有药物均输注15 min.再灌注末,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浓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分析eNOS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4组cTnI显著增高(P<0.01),心肌明显损伤,eNOS表达增高(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D组和DW组cTnI[(36.5±5.2) μg/L与(44.5±4.5)μg/L vs (64.7±11.1) μg/L]明显降低(P<0.01),心肌病理改变减轻,eNOS表达增高[(0.515±0.136)%与(0.394±0.100)% vs (0.241±0.077)%](P<0.01).与D组比较,DW组cTnI明显增高[(44.5±4.5) μg/L vs (36.5±5.2) μg/L] (P<0.05),心肌损伤加重,eNOS表达降低[(0.394±0.100)% vs (0.515±0.136)%] (P<0.01). 结论 二氮嗪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I/损伤的作用部分与PI3K/Akt/eNOS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 锌在缺血预处理和药物预处理心肌保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易婷婷;李洪

    背景 锌作为重要信号分子,参与了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缺血后处理以及药物预处理心肌保护效应,其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目的 探讨锌在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内容 从锌的基本作用、在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面进行文献综述.锌可能通过Zn2+-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激酶-3β(Zn2+-PI3K-Akt-GSK-3β)和一氧化氮-环单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Zn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NO-cGMP-PKG-Zn2+-ERK)信号途径,以及介导产生保护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信号分子等机制来参与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 趋向 锌与线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将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与线粒体bc1复合体相互作用以及与保护性ROS信号生成之间的关系.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相关的神经心理学概念

    作者:黎娜;侯炯

    背景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手术患者增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越来越受到关注.POCD的诊断是一个排除性诊断,而麻醉医师对其相关神经心理学的概念了解有限. 目的 比较全面地介绍POCD相关的神经心理学概念,加深对诊断POCD的理解,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内容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分类,POCD是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一种特殊类型.诊断POCD除了要排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谵妄这类明显的神经精神疾病,还要鉴别抑郁及血管性认知功能损伤等其他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对MCI、正常老化、谵妄、抑郁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心理学概念的研究现状及与POCD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趋向 POCD的研究需要神经心理学等跨专业的学科知识,寻求相关专业同仁的支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POCD十分必要.

  • 输血与容量替代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易雯婧;王嘉锋;邓小明

    背景 目前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策略有:输血、控制性降压、合理使用药物、血液代用品和体温保护等措施.其中基本的措施是输血和容量替代治疗. 目的 探讨有关输血与容量替代治疗的新研究进展. 内容 就血液保护中输血、晶体液治疗、胶体液治疗及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等几方面进行概述. 趋向 关于输血治疗的临床实践仍然不够理想.目前仍不能确定晶体液和胶体液可广泛安全的使用于各类手术患者,今后仍需要在这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 氯胺酮的非麻醉应用

    作者:沈杨;张马忠

    背景 氯胺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静脉麻醉药,尤其在小儿麻醉领域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由于此药的一些副作用限制了它的运用,曾淡出临床医生的视野.近年来,氯胺酮又被陆续报道出有许多其他的药效,譬如:减少痛觉过敏、神经保护、抗抑郁、抗癌和抗炎等. 目的 综述近年来发现的氯胺酮的非麻醉应用. 内容 回顾氯胺酮的镇痛作用、神经保护作用、抗抑郁作用、抗肿瘤和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趋向 为临床上氯胺酮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 脆弱肺功能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保护

    作者:查鹏;王天龙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接受手术和麻醉的脆弱肺功能患者逐年增加.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保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目的 了解影响肺功能的因素及相应的肺功能保护措施. 内容 综述围手术期影响肺功能的因素以及肺功能保护的策略和方法. 趋向 围手术期存在多种影响肺功能的潜在因素,采取围手术期肺保护措施,预防和治疗术后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非常重要,是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有力保证.

  • 糖皮质激素对记忆巩固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作者:薛景景;李强;薛庆生;罗艳;张富军;于布为

    背景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机体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对学习记忆也能产生影响. 目的 近年来关于GC增强记忆巩固的神经机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就近年的进展予以综述. 内容 在人体和动物的众多研究均提示,去甲肾上腺系统的激活在GC影响记忆的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谷氨酸及其受体、内源性大麻素也参与其中.GC对记忆巩固的调节主要通过基底外侧杏仁核(the basolateral complex of the amygdale,BLA)及BLA与其他脑区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且不同的麻醉药物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也不相同. 趋向 深入研究GC对人体认知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揭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有利于临床工作者制定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案.

  • 紧密连接影响血管通透性信号通路的研究

    作者:张兴彩;武庆平

    背景 血管的通透性主要由跨细胞途径和细胞旁途径两部分组成.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旁途径是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主要因素.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是细胞旁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破坏它将导致细胞通透性的增加. 目的 分析TJ的信号机制,更好地理解其保护血管屏障的功能. 内容 对影响TJ的几个重要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揭示其影响细胞通透性的信息传递和调控作用. 趋向 TJ的完整性可以抑制水肿液的产生,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更好地诊断疾病,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疗效.

  • 术中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诊断与治疗

    作者:郭剑;金旭东;冯智英

    背景 了解术中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危险因素有利于APE的及时诊治. 目的 为术中APE的诊治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内容 对近年来术中APE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文章及病例报道进行回顾分析. 趋向 术中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为术中APE的诊断提供相对可靠的指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用于短期抗凝治疗及癌栓的切开取栓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损伤与急性肺损伤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陈武荣;邓小明

    背景 失血性休克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是休克后机体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在AL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休克后肠道黏膜损伤被认为是SIRS的始动因素. 目的 就失血性休克对肠道血供、肠黏膜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失血性休克期间肠源性炎性因子的产生及其在ALI发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内容 讨论失血性休克后机体肠黏膜损伤对SIRS的影响及导致ALI的相关机制. 趋向 阐明失血性休克后ALI的发生机制,为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提供依据.

  • 围术期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丁永红;张宗旺

    背景 围术期脑卒中是围术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0.05%~7%,是围术期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的 旨在提高医疗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内容 围术期脑卒中的定义、发病率、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趋向 对围术期脑卒中发病机制和相关危险因素的深入研究,将为其防治提供更好的策略.

  • 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姚娟;孙建良

    背景 椎管内麻醉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其麻醉效果确切,设备要求低,因此在我国各基层医院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椎管内麻醉后可引起腰背疼痛且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内容 从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发生机制、发病原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几方面就与此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趋势 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不仅造成患者一定的身心伤害,而且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对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应得到人们的重视.

  •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孙艳霞;李天佐

    背景 术后疼痛依然是麻醉医师所面临的挑战之一.作为术后镇痛的一线药物,阿片类药物常伴有一些副作用也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任何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并增强术后镇痛效果的多模式术后镇痛方案均推荐用于术后镇痛.研究发现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增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目的 现就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术后镇痛的影响作一综述. 内容 从镇痛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给药策略以及对不同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趋向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增强腹部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但其对其他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佳镇痛方案函待进一步研究.

  • 术后镇痛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博;刘红亮

    背景 术后疼痛显著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效的术后镇痛能缓解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并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但术后镇痛药物及镇痛方法亦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目的 综述不同镇痛药物及镇痛方法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内容 探讨不同镇痛药物及镇痛方法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及长期预后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趋向 需要大量临床研究来阐明术后镇痛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术后镇痛方案.

  • 干燥综合征患者的麻醉管理

    作者:徐晓梅;贾梦醒;孟雪

    干燥综合征(s(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淋巴细胞侵犯外分泌腺体,特别是泪腺、唾液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全身状况一般较差,病情复杂.对于1例53岁女性干燥综合征15年患者,拟行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作者在充分熟悉SS的病理生理及缓解症状的药物基础上,术前重视补钾改善全身状况,插管时避免损伤气管、支气管黏膜,术中及时监测血气及电解质,术中及术后应用氢化可的松预防皮质醇危象,保证了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3)

    作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随着全身麻醉的增加,肌松药应用明显增多,以及临床应用肌松药的种类增加和经验积累,有必要对《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09)》进行修订,以指导更合理和安全地应用肌松药.1 使用肌松药的目的1.1 消除声带活动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1.2 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1.3 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

    关键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