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Toll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王正强;于新娟;王莉莉;贾盛佼;董全江

    目的:探讨TLR-1 rs4.833095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的H.pylori阳性与阴性病例各200例,应用测序方法检测TLR1 rs4833095基因型.结果:病例TLR1 rs4833095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H.pylori阳性组AA基因型频率(16.5%)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R=1.88,95% CI:1.03-3.44,X2=4.332,P=0.037).结论:TLR1 rs4833095基因多态性能够影响H.pylori易感性,AA基因型可能是患者感染H.pylori的易感因素.

  • HCV病毒对中国HIV/HCV共感染者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7受体的影响

    作者:何纲;谭雁冰;刘翠珍;丁佩佩;甄沛林;吴兴柳;胡长征

    目的:探讨HCV病毒对中国HIV/HCV共感染者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7受体(IL-7R)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HIV单纯感染者、HIV/HCV共感染者及健康对照组每组各30例,抽血检查血浆IL-7水平、CD4+T细胞上IL-7R(CD127)的表达、CD4+T细胞数量,各组进行比较.结果:HIV/HCV合并感染组IL-7水平(8.55±3.15)pg/mL与HIV单纯感染组(8.63±3.64)pg/mL无显著差异(P>0.05),但HⅣ/HCV合并感染组CD4+ CD127+T细胞百分比(53.82±15.24)%及CD4+T细胞数量(210,58±112.95)个/μL较HIV单纯感染者(61.25±16.75)%、(301.65±181.54)个/μL明显下降(P<0.05).结论:合并HCV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影响IL-7R进一步损害HIV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魏贞;吕泽平;潘尚领;刘承武;罗桓;胡才友;彭均华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血脂水平及长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该地区521名壮族长寿老人(≥90岁,长寿组)和496名普通健康人(40 ~69岁,对照组)进行ApoE基因分型,并检测血压、血糖及血脂(TC、TG、HDL-C和LDL-C)等指标.结果:(1)在研究人群中,ApoE基因型频率以E3/3为高,E2/3、E3/4次之,E2/2、E4/4低;长寿组等位基因ε2和基因型E2/X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而ε4和E4/X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这些趋势无性别差异.(2)长寿组的TC、HDL-C和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TG水平低于对照组;组内分析发现,无论是长寿组或对照组、男性或女性,当基因型从E2/X向E3/3和E4/X变化时,血清TC及LDL-C水平逐渐增加,而TG水平逐渐减少.结论: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富集ApoE优势基因型,并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可能是该流域长寿现象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之一.

  • 服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变化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作者:李云;杨鹏;吴寿岭;梁洁;刘楠;王砚飞;任琦;武英;赵丹丹

    目的:探讨服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1年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水平变化间的关系.方法:3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氢氯噻嗪组(119例)、螺内酯组(126例)和卡托普利组(123例),服用不同药物1年后分析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服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1年后,基线血糖水平(B=-0.200,P<0.001)、服药后肾素活性变化幅度(B=0.144,P=0.020)、血管紧张素Ⅱ变化幅度(B=0.004,P=0.039)与服药后血糖变化幅度相关.结论:服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1年后,RAAS活性下降幅度与血糖水平下降幅度呈正相关.

  • 综合序贯疗法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清和;谢杰

    目的:观察综合序贯疗法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16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分为序贯组61例和康复组55例,序贯组采用关节内药物注射配合常规康复理疗方案进行治疗,康复组采用的康复理疗方案同序贯组,两组患者分别按照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结果:序贯组平均改善幅度优于康复组(P<0.01),说明序贯组疗效优于康复组.序贯组平均费用为574元,康复组平均费用为1 624元,说明序贯组费用少于康复组.结论:综合序贯疗法治疗原发性冻结肩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费用少.

  • miR-31在肺癌患者血清和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孝民;李玮;张伟民

    目的:探讨miR-31在肺癌患者血清和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肺癌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处100例体检者为对照,应用RT-qPCR技术检测两组人群血清及单个核细胞中miR-31的表达水平,分析miR-31与肺癌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血清miR-31表达水平(0.59±0.36)相比,肺癌组血清miR-31表达水平(1.17±0.54)升高,肺癌组单个核淋巴细胞miR-31表达水平(3.41±0.79)较对照组(4.54±0.53)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低、中、高血清miR-31表达水平依次为(1.13±0.28)、(1.39±0.34)、(1.07±0.38),分化程度不同肺癌患者miR-31表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高,而单个核细胞中miR-31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I~Ⅱ期、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及单个核细胞miR-31表达水平分别为(1.15±0.27)、(1.40±0.36)及(3.50±0.39)、(3.37±0.55),不同分期血清/单个核细胞miR-31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血清及单个核细胞miR-31表达水平分别为(0.98±0.22)、(1.23±0.41)及(3.35±0.37)、(3.52±0.51),两者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iR-31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 尿肾损伤分子-1诊断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价值

    作者:何捷;李达;严一核;孙雪东;周蕾;应利君;邢海波

    目的:探讨肾损伤分子-1(KIM-1)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入住绍兴市人民医院ICU的脓毒症患者73例,分别测定血清肌酐(Scr)、尿KIM-1(uKIM-1),计算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随访记录28 d病死率.依据AKIN定义的AKI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检测两组患者入科后0、1、6、24、48 h的uKIM-1及SCr水平,运用ROC曲线评价uKIM-1诊断脓毒症AKI的效能.结果:73例脓毒症患者中,非AKI组38例,AKI组35例,AKI组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Scr、28 d病死率均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患者SCr水平在入科48 h时达入科时(0 h)的1.81倍,可诊断AKI.AKI组患者uKIM-1水平在入科后6h高于非AKI组(P<0.05).uKIM-1与SCr呈正相关(r=0.621,P<0.05).ROC曲线分析,uKIM-1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95%的可信区间为0.736~0.934,以2.86 ng/mL为截断值,其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77.5%.结论:uKIM-1能预测脓毒症AKI的发生,uKIM-1可作为脓毒症AK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 宫颈鳞癌MicroRNA差异表达的研究

    作者:陈军莹;姚德生;贺婵娟;卢艳;欧婷瑜

    目的:利用杂交芯片技术筛选宫颈鳞癌发病相关微小RNA(miRNA).方法:本研究为双盲实验,选择2011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接受检查、治疗的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期宫颈浸润癌(A组)3例,中早期浸润癌(B组)3例,正常对照(C组)3例.留取治疗前宫颈组织,分组用杂交芯片检查1 450种miRNA,分析组间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iR-16、miR-21、miR-34a水平,对芯片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1)在表达水平较高的miRNA中,共有90种miRNA在三组间存在差异表达,其中,在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有miR-1275、hsa-miR-1290、miR-2392、miR-3149、miR-3934、miR-3945、miR-4299、miR-4455、miR-4484、miR-4653-3p、miR-4667-5p、miR-4725-3p、miR-4792、miR-513a-5p、miR-574-5p、miR-765等;低表达的有:miR-100、miR-125a-5p、miR-125b、miR-126、miR-143、miR-145、miR-203、miR-26a、miR-3185、miR-4324、miR-4467等.(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miR-34a相对表达水平(内参miR-16),结果与杂交芯片一致,两种检测方法无统计学差别.结论:miR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miRNA表达谱分析将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 CDKN2A基因多态性与云南地区人群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明睿;蒋永新;孙传政;陈灿;刘岑

    目的:研究云南地区人群CDKN2A基因rs1412829多态性与鼻咽癌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无血缘关系鼻咽癌患者95例和健康人100例,抽提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法检测多态性.结果:(1) CDKN2A等位基因G在鼻咽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23),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鼻咽癌的风险为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497倍(OR=2.497,95%CI=1.107~5.632,P=0.031);(2)鼻咽癌组与对照组AA、AG及GG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31);(3)鼻咽癌组含有G等位基因的个体病理分期较晚(Ⅳ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CDKN2A基因rs1412829基因多态性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鼻咽癌的危险因素.该多态性与病理分期Ⅳ期间存在相关性,可以认为G等位基因突变较易出现在NPC病情发展的晚期.

  • 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特点及其与神经功能的关系

    作者:钟维章;黄光坚;陈渊;范秉林;肖继东;李燕华;吴永钧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特点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通过脑血管造影术评估288例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特点,并比较侧支开放与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288例患者共出现侧支循环开放166例,其中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111例出现侧支74例(66.7%);颈内动脉颅内段病变45例出现侧支27例(60.0%);大脑中动脉病变125例出现侧支63例(50.4%);大脑前动脉病变7例出现侧支2例(28.5%).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存在Willis环代偿或多侧支联合代偿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较无侧支代偿者轻(P<0.05);在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仅靠软脑膜代偿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与无侧支代偿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患者可通过多种侧支代偿途径减轻神经功能损害,软脑膜侧支多见而初级侧支Willis环代偿更有效.

  • 杏仁核三维重建技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多巴胺代谢变化的影响

    作者:胡辉华;常会民;魏跃红;王大虎

    目的:探讨杏仁核三维重建技术对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杏仁核MRI二维图像指导手术)和研究组(杏仁核三维重建图像指导手术),测定分析两组手术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CSF)中DA和高香草酸(HVA)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DA及HVA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DA及HVA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仁核三维重建技术运用于立体定向手术有助于纠正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DA代谢的紊乱,为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空腹血糖对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耀望;魏学标;巧力翻·阿尔斯兰;杨醒;连丹;余丹青

    目的:研究入院空腹血糖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2010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4例,入院后监测空腹血糖并予分组:A组,<6.1mmol/L(152例);B组,6.1 ~ 7.0 mmol/L(124例);C组,7.0 ~ 11.1 mmol/L(240例);D组,>11.1 mmol/L(48例).分析各组36个月后的心源性死亡率及不良事件.结果:D组心源性休克史较其他组明显偏高(P=0.004);左室收缩功能(LVEF)较其他组偏低(P=0.018);而肌酐、尿素氮均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8、0.038).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组较正常血糖组死亡率明显增多,且OR为4.476 (P<0.001).次要研究终点结果提示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空腹血糖水平与反复心衰发作明显相关(P<0.001).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D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其他3组(P< 0.001).结论:非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空腹血糖水平越高,提示远期预后越差,且与反复发作心衰明显相关.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T869C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彭忠兴;刁胜朋;黄叶青;程静;刘爱群;危智盛;余青云;苏全喜;洪铭范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T869C基因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43例LI患者(LI组)及138例正常人(对照组)TGF-β1基因T869C的多态性.结果:LI组CC基因型频率(36.3%,52/143)显著高于对照组(21.0%,29/138,OR=2.18,P=0.002),LI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8.1% vs 46.7%,OR=1.57,P=0.004).结论:TGF-β1基因T869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LI有关,C等位基因是LI的危险因素.

  • L-选择素蛋白及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继微;马卫军;齐洁敏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L-选择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5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L-选择素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选择素蛋白及mR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L-选择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为评估胃癌的浸润、转移潜能和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治疗现状调查

    作者:胡良巧;黄俊;李寰;吴书林

    目的:初步了解老年(≥6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非瓣膜性房颤(NVAF)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栓治疗的现状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的341例ACS合并NVAF行PCI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统计抗栓治疗的应用情况结果:341例患者年龄(72.07±6.16)岁;其中29例(9.0%)进行规范的三联抗栓治疗,270例(83.9%)进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HAS-BLED评分≥3分的患者中进行三联抗栓治疗的仅有7例(2.17%),CHA2DS2-VASc评分≥2分且HAS-BLED评分<3分的261例患者中进行三联抗栓治疗的有22例(6.83%) 此外,三联抗栓治疗组与双重抗血小板组之间,心力衰竭(35.48% vs 32.75%,P> 0.05)、高血压病(61.29%vs 69.69%,P>0.05)等并存症的分布无差异结论:老年ACS合并NVAF行PCI术的患者绝大多数为血栓栓塞风险高危而出血风险相对较低的人群,抗栓方案多样,但普遍选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而三联抗栓治疗的应用率极低,对出血风险的过分担心严重制约了三联抗栓方案的应用.

  • 自发性再通冠状动脉的虚拟组织学特征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少伯;赵季红;梁国庆;姜铁民;李玉明

    目的:对比分析自发性再通与无再通冠状动脉的虚拟组织学特征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表达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揭示斑块物理性状和炎症反应对急性心肌梗死自发性再通的作用.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行直接介入治疗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TIMI血流分级为2~3级的患者共30例(自发性再通组,SR组).另选30例TIMI血流0~1级,一般临床情况与SR组匹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无再通组,NSR组).记录所有入选对象的一般临床指标.ZEEK导管抽吸梗死相关动脉血,并留取抽吸组织,ELISA法测定PAPP-A浓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抽吸组织PAPP-A mRNA表达水平.血管内超声分析梗死相关动脉的虚拟组织学影像.结果:两组一般临床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SR组冠脉PAPP-A浓度明显低于NSR组[(0.56±0.17)ng/mL vs (0.82±0.26)ng/mL,P< 0.01].两组PAPP-A mRNA表达水平分析,SR组PAPP-A mRNA表达低于NSR组(P<0.05).SR组与NSR组相比,NSR组斑块脂质成份及坏死组织较多,钙化成份少,NC/DC比值较大(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FF、NC和NC/DC与PAPPA有统计学相关(P<0.05).结论:斑块物理性状和炎症反应是影响自发性再通的重要原因,自发性再通冠状动脉PAPP-A表达水平低,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学特征.

  • 上颌窦骨分隔及骨瘤患者锥形束CT影像学分析

    作者:卿玲;连珊;王险峰;谢宇;刘天涛;黄建生

    目的:通过头颅锥形束CT检查,分析上颌窦骨分隔/骨瘤的解剖情况,为上颌窦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指导.方法:收集400例拍摄头颅锥形束CT的患者,通过三维重建,观察上颌窦骨分隔/骨瘤的发生、形态、位置,使用专用测量软件测量骨分隔的高度及其与腭中缝的夹角,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检查者人数为对象,上颌窦骨分隔发生率为32.25%,骨瘤为4.50%;以上颌窦数为对象,骨分隔发生率为22.75%,骨瘤为2.38%;52例(13.00%)出现多个骨分隔/骨瘤,36例(9.00%)双侧上颌窦同时出现骨分隔/骨瘤,不同缺牙分型上颌窦骨分隔/骨瘤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骨分隔形状中以锯齿状为主(39.4%);骨分隔/骨瘤主要发生在上颌窦中部(分别为51.52%、71.43%),上颌窦骨分隔的平均高度为(5.88±3.08)mm,与腭中缝的平均夹角为(66.36±16.17)..结论:应用锥形束CT能较准确地观察上颌窦骨分隔/骨瘤的情况.

  • DR与CT对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利军;陈文静;曾滨;叶振中

    目的:分析、评价X线DR、MDCT对足部跖跗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足外伤患者进行MDCT及DR检查,比较DR与MDCT对于足跖跗骨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46例足外伤患者中,CT检查出96处骨折,DR仅明确检出50处,可疑3处.MDCT诊断足跖跗骨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100%.MDCT对足跖跗骨骨折的诊断准确度高于DR(x2=195.796,P=0.00).结论:MDCT对足跖跗骨骨折的诊断准确度高于DR.

  • 粒细胞肉瘤临床及病理特征观察

    作者:徐艳松;赵波;刘刚;李辉;唐卫中

    目的:提高对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从199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确诊的直肠粒细胞肉瘤及其他部位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龄为7 ~ 62岁,男8例,女4例.多数以局部疼痛为主,少数以发病部位出血等为首发症状.4例白血病性GS,分别发生于骶尾部、鼻根、双眼、牙龈.3例为独立性GS,分别发生于左肺、骶骨、胸椎.5例未行骨髓穿刺.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0例瘤细胞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6例瘤细胞表达CD99,4例表达CD68,4例表达CD43,4例表达LCA,3例淋巴细胞抗体阳性.结论:GS少见,各个部位均可发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免疫标记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该疾病的诊断.

  • 耳内镜下双人操作外耳道皮瓣法治疗鼓膜大穿孔

    作者:周丰;张盛金;张耀明;卓庆博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双人四手操作行外耳道皮瓣法治疗鼓膜大穿孔的效果.方法:收集鼓膜穿孔>4 mm者20例(20耳)为试验组,在耳内镜下进行双人四手操作,通过外耳道皮瓣内植法进行鼓膜修补术.设对照组23例,在传统显微镜下用内植法行鼓膜修补术.所有病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耳内镜检查鼓膜修补情况,术后6个月纯音听阈测定,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8.3±10.2)min、(58.4±15.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3±2.1)mL、(25.2±3.6)mL,两组数据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穿孔愈合成功率为95.0%与91.3%,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后听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耳内镜下双人四手操作,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更加微创,提高了术者的操作效率,使耳内镜在中耳手术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 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原发性醛固酮瘤切除术13例分析

    作者:王恒兵;牛晓兵;王功成;刘坤;孟峻嵩;庄海军;徐宗源;候佩金;杨晓松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对13例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其中左侧病变7例,右侧病变6例,均为单侧单发腺瘤,肿瘤大小0.6~3.0(1.65±0.62)cm.常规制备后腹腔操作空间,切开Gerota筋膜后,按顺序分别进入3个相对无血管解剖层面进行分离.第一分离层面位于肾脏内上方脂肪囊与前层Gerota筋膜之间;第二分离层面位于肾外上方脂肪囊与后层Gerota筋膜之间;第三分离层面位于肾上腺下方与肾上极之间,行肾上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3±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6±29 mL.恢复饮食和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2 d和1.0 d.1例出现术后引流液增多,1周后拔管.术后1个月复查电解质和醛固酮水平基本恢复正常,6个月后复查血压均正常.结论: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微小肿瘤手术解剖层次清楚,术野清晰.肾上腺部分切除可以治愈醛固酮瘤,疗效确切.解剖性肾上腺部分切除手术为肾上腺醛固酮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安全的选择.

  • 食管穿孔132例外科诊疗分析

    作者:余振;李建业;于磊;蒋俭;张云峰;李飞;柯冀

    目的:探讨食管穿孔的临床诊疗特征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2例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58例;年龄7~71岁,中位年龄43岁.穿孔原因包括:食管异物96例(72.7%),医源性17例(12.9%),外伤性11例(8.3%),自发性食管穿孔8例(6.1%).53例采取保守治疗,21例安放食管支架,58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32例食管穿孔患者,痊愈117例,治愈率为88.6%;死亡15例,死亡率为11.4%.结论:食管穿孔治疗原则是尽早闭合瘘口,治疗原发病变,控制感染,营养支持,通过综合分析穿孔类型、部位、感染程度、全身情况及原发病变,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食管穿孔 外科 治疗
  • 早发性丙酸血症1例

    作者:罗宇元;万斯慜;芦爱萍

    患儿女,70 h,因“反应低下12h,昏迷5 min”入院.患儿系孕2产2,孕41+2周,出生体质量3.5 kg,Apgar评分正常,生后4h开奶,母乳喂养,开始时吸吮有力.生后24 h患儿颜面出现黄疸,58h左右出现反应低下、进食少,无哭闹,入院前5 min出现昏迷.入院查体:体温不升,脉搏150次/min,呼吸45次/min,体质量3.06 kg,发育中等,压眶无反应,昏迷状态,皮肤黏膜苍黄,皮肤弹性差,头皮及双侧腹股沟可见散在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5 mm,对光反射迟钝,呼吸节律不规则,1 min出现2~3次抽泣样呼吸,可见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罗音,心音有力,腹软,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明显降低,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未引出,胸前毛细血管充血时间4s.

  • 全胃切除术后并发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

    作者:曹克勇

    患者男,65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1年,加重2个月”于2012年10月9日人住我院神经内科.既往有全胃切除术史8年(胃癌).患者1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麻木,以双下肢明显,呈持续性,休息后未见缓解,感全身乏力,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未重视,未予治疗.1年来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障碍进行性加重,麻木从远端开始逐渐往上发展.2个月前双下肢麻木无力加重,基本不能行走,到丽水市人民医院查腰椎MRI:(1)腰2~3、腰3~4、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伴变性;(2)腰椎退行性变伴腰2、3椎体轻度滑移.

  • 吡嗪酰胺耐药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的影响

    作者:饶运帷;谭耀驹;谭守勇;蔡杏珊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对初治菌阳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入我院治疗满2个月的81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组,对PZA敏感并采用PZA治疗者为治疗组,对PZA敏感但未采用PZA治疗者为对照Ⅰ组,对PZA耐药并采用PZA治疗者为对照Ⅱ组.结果:(1)PZA敏感64例(79.0%),其中采用PZA治疗53例(82.8%);PZA耐药17例(21.0%).(2)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1.1%、70.6%、45.5%,治疗组与对照Ⅱ组痰菌阴转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Ⅰ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3组患者2个月末肺部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4.9%、82.4%及36.4%,其中治疗组与对照Ⅱ组病灶吸收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Ⅰ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ZA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耐药率较高;在初治肺结核中,采用PZA治疗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和肺部病灶吸收率较不采用PZA治疗高.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8∶1)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罗昱澜;莫碧文;尹友生;吴学伟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8∶1)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阳性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8∶1)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7∶1),口服,每日2次,疗程7~ 14d.观察和记录受试者与感染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可评价病例为35例,对照组可评价病例为3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总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5.7%和91.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43.6%(17/39)和53.8%(21/3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3%(1/38)和5.26%(2/38),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均P> 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8:1)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精子顶体相关基因DKKL1在正常人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作者:颜秋霞;唐爱发;来永庆;蔡志明;桂耀庭

    目的:研究精子顶体相关基因DKKL1在正常人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KKL1基因在人多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比较其在正常人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DKKL1蛋白在正常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人多组织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KKL1基因为睾丸组织特异性表达,与正常人睾丸组织比较,DKKL1基因在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表达减弱或消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KKL1蛋白主要定位在正常男性睾丸的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而在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S)和隐睾患者睾丸组织中不表达,在各种生精细胞阻滞患者的睾丸中观察到不同的表达特征.结论:DKKL1基因在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对精子发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降低或消失可能是男性不育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维甲酸X受体α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芬维A胺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吴小琴;杨辉;魏宜胜;钟赟;苏杭;林漫鹏;丁元伟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曲古抑菌素A(TSA)分别联合芬维A胺能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本研究将探讨维甲酸X受体α (RXR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criptaid(10 μmol/L)、TSA(1μmol/L)联合芬维A胺(10 μmol/L)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uh-7、HepG2)及正常的人原代肝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RXRα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Scriptaid(10 μmol/L)、TSA(1 μmol/L)联合芬维A胺处理能显著降低人肝癌细胞株Huh-7、HepG2 RXRα表达(P<0.01),而对正常的人原代肝细胞RXRα表达无影响.结论: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TSA联合芬维A胺可能通过下调RXRα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 miR-23a对肺腺癌细胞95-D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杰;刘惟优;袁小亮;赖庆文;罗耀玲

    目的:研究miR-23a对人肺腺癌细胞95-D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肺腺癌细胞95-D,经脂质体转染miR-23a mimic和inhibitors片段后,通过MTT、流式、Transwell实验,观察对95-D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表明miR-23a mimic可促进细胞生长(P<0.05),miR-23ainhibitors可抑制细胞生长(P<0.05),但抑制率不高;流式结果表明miR-23a对细胞周期影响不大;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miR-23a mimic可以促进细胞侵袭和迁移(P<0.01),而miR-23a inhibitors可以减弱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P<0.01).结论:miR-23a可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能力比较

    作者:柴树宏;鲍艳春

    目的: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能力.方法:分离获得UC-MSCs与BM-MSCs,用10 mmol/L尼克酰胺,2 nmol/L活化素A,10 nmol/L唾液素4,100 pmol/L肝细胞生长因子,10 nmol/L胃泌素对两组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从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及激素分泌水平上比较其分化能力.结果:与BM-MSCs分化组相比,UC-MSCs分化组胰岛素分泌能力、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C-肽及胰高血糖素表达水平及分化后细胞活力更强.结论:UC-MSCs比BM-MSCs具有更强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能力,结合其来源稳定及免疫原性低,可以作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理想细胞来源.

  • 针刺、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瘫幼鼠智力及脑海马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

    作者:林世坚;祁岩超;柴铁劬

    目的:观察针刺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瘫模型幼鼠智力恢复以及脑海马组织BCL-2、BAX、Casp3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缺血缺氧(HIBD)的方法制备幼鼠脑瘫的模型,幼鼠出生后7d称重、实验分组、造模.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纯针刺组、针刺+NGF组.术后3~ 15d按计划给予相应干预.术后18d取材,用荧光定量PCR(SYBRGreen Ⅰ染料法)检测其脑海马组织BCL-2、BAX、Casp3基因mRNA表达;用TUNEL法检测其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单纯针刺组和针刺+NGF组幼鼠的脑细胞抗凋亡BCL-2基因mRNA表达A值均数更高;BAX、Casp3基因mRNA表达A值均数更低;脑皮质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均数更低,且针刺+NGF组凋亡指数比单纯针刺组更低.结论:在抗脑神经细胞凋亡方面,针刺对HIBD幼鼠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加用NGF后效果更好.

  • 索法酮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上皮细胞中的体外抗炎效应

    作者:胡杨;刘朝霞;吴清;傅念;阳学风

    目的:探讨索法酮(sofalcone,SFN)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胃上皮细胞的体外抗炎效应.方法:体外培养胃上皮细胞系AGS,加入SFN和培养的Hp感染不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AGS细胞中IκBα,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COX-2和MUC-2mRNA表达;荧光探针和ELISA分别检测ROS的和IL-8的产生.结果:SFN处理后,IκBα表达显著增加,且能抑制NF-κB活化,并降低COX-2、ROS和IL-8表达水平.同时也能增加黏蛋白MUC-2 mRNA表达.结论:SFN能抑制了NF-κB的活化以及相关炎症因子的产生,并能增加黏蛋白的表达显示出强大的预防Hp感染的胃上皮细胞炎症潜能.

  • 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肺CD4+T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伍火志;张浩;张大勇;袁江;马明生;陈鑫

    目的:研究后处理对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肺CD4+T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在体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每组10只.Sham组开胸游离左肺门穿阻断带而不结扎持续180 min;IR组缺血60 min后再灌注120 min;IPostC组缺血60 min后给予3个周期的5 min灌注/5 min缺血后处理,再灌注90 min.留取左肺组织、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别用于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IL-17、IL-8及CD4+T细胞含量.留取小块肺组织测定肺湿/干重比(W/D).结果:Sham组肺组织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8、IL-17及MPO含量和肺组织中IL-8、IL-17及CD4+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IR组和IPostC组(P<0.05);IPostC组肺组织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8、IL-17及MPO含量和肺组织中IL-8、IL-17及CD4+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淋巴细胞活性从而减轻肺组织炎症损害有关.

  • 腹膜后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皮下气肿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小兵;石翊飒;刘志群;彭学强;吴论

    皮下气肿是腹腔镜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可使患者术后不适,使患者康复延迟,甚至可能发展为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严重的皮下气肿可引起气栓,如果气栓进入肺循环,引起肺动脉高压,将导致右心衰,甚至心跳骤停[1].腹膜后腔镜手术由于充气介质C02与组织接触面积较大,同时手术侧膈肌的运动影响气腹压力,需要较高的充气压力以维持稳定的操作空间,易发生皮下气肿和高碳酸血症[2-3].因此,筛选腹膜后腔镜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拟对此进行研究.

  •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芝

    黎明现象(DP)是糖尿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高血糖毒性的危害在于白天三餐后,尤其是早餐后血糖难以控制.研究发现高血糖是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控制高血糖对防止糖尿病并发症非常重要[1].而治疗DP可通过控制好夜间葡萄糖毒性来改善白天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2].本研究采用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DP,探讨其对DP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 高压氧治疗脑膜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雷;魏盾;崔晓亮;陈雷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仅次于脑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外科手术可使大多数脑膜瘤实现肉眼全切除,但易出现复发,且患者术后易出现脑水肿、脑积水及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渗透性脱水、营养神经等改善脑水肿与神经功能,但多数患者效果欠佳[2].近年来,高压氧(HBO)已逐渐应用于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但其是否会促进肿瘤复发仍存在争议[3].本研究对脑膜瘤术后脑水肿患者采用HBO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杨德宝;蒋栋毅;陈寒春;王之敏

    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动脉瘤位置较深在,与脑干和颅神经关系密切,解剖结构复杂,显微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手术并发症多,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治疗难点.本文总结了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对11例PICA动脉瘤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 烧伤与自然杀伤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永杰;李学英;王大忠;罗蔓莉

    烧伤后免疫紊乱仍然是临床烧伤死亡的重要原因.关于烧伤免疫,研究焦点大多集中在固有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获得性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而对调节淋巴细胞在烧伤中的角色和作用报道较少.调节淋巴细胞中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在肿瘤发生及其转移[1]、感染[2]和自身免疫病[3]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将对NK细胞在烧伤感染、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方面的生物功能展开论述.

  • 腹腔微环境与腹腔粘连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颜帅;李文林

    腹腔粘连是腹膜在遭受创伤或者炎症、异物等刺激之后发生在腹腔脏器之间或腹腔脏器与腹壁之间形成的范围不定的粘连或纤维索带.多见于盆腔、腹部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慢性疼痛、局部贫血,严重者甚至导致肠梗阻、不孕等,是临床外科的棘手问题[1].根据近年来的研究[2]显示: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微创设备的应用并不能有效预防术后粘连的形成.腹腔粘连通过二次手术改善程度不明显,且二次术后复发率高达90%以上[3].腹腔粘连的发生不仅与腹膜间皮细胞的完整性有关,与其所处的腹腔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缺氧以及免疫炎性反应等亦密切相关.现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腹腔微环境与腹腔粘连相关性的研究进行述评.

  • 口服氢吗啡酮渗透泵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简文亭

    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HM)是一种半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为吗啡的衍生物[1].1921年它首次在德国合成,1926年被引入临床.HM在国外已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围手术期的急性疼痛、癌性疼痛、慢性疼痛等.HM渗透泵制剂是一种利用口服渗透泵技术的缓释剂,近几年在国外被广泛用于癌症疼痛的治疗.口服氢吗啡酮渗透泵制剂效力持久,脂溶性好,口服易吸收,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主要代谢产物无活性,瘙痒和恶心的发生少于吗啡,适合用于慢性疼痛以及长期的癌症疼痛的治疗,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新选择

    作者:张琼;刘锦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心性关节炎症疾病,以关节破坏、畸形、致残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丧失劳动能力为特点[1].随着生物制剂的使用,明显地改善了RA患者的疾病活动,然而大约有40%患者疗效仍达不到ACR70,另外,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在相当一部分患者中表现出来[2],同时高额的费用亦限制了生物制剂在普通RA患者中的推广.

  • 血管化皮瓣转移整复颧部基底细胞癌6例手术护理

    作者:江琳艳;刘翠兰;沈美琴

    目的:回顾总结6例颧部基底细胞癌行血管化皮瓣转移整复二期修复手术方案和护理方法.方法:一期手术后做好颞部血管化皮瓣制备术后创面护理.二期手术后做好血管化皮瓣观察与护理.结果:6例血管化皮瓣转移成活,手术切口愈合,随访0.5-2年无复发.术后面部外观形象无影响.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创面及皮瓣护理,是血管化皮瓣转移存活的重要保证.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与毒力基因检测

    作者:杨靖娴;刘静;邵冬华;王树琴;孙娜;吴富炜;梁国威

    目的:调查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和5种毒力基因在临床分离肠球菌中的分布特点,探讨万古霉素耐药与毒力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E-test法检测122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低抑菌浓度(MIC),多重PCR法检测vanA、vanB及粪、屎肠球菌的菌种特异基因,同样采用多重PCR法检测常见毒力基因esp、hyl、gelE、asa1以及cylA在上述肠球菌中的分布.结果:共检出76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屎肠球菌69株,粪肠球菌7株)和46株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VSE)(屎肠球菌28株,粪肠球菌18株);所有VRE耐药表型与基因型一致,属vanA型;粪肠球菌毒力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并表现为多基因携带;屎肠球菌仅esp和hyl阳性.屎肠球菌VRE的esp携带率显著高于其VSE.结论:我院肠球菌耐药问题严重,esp基因分布广泛,且与万古霉素耐药显著相关.加强肠球菌耐药与毒力基因的监测有利于为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流行与传播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 Gp73在健康人群中的参考范围调查及其意义

    作者:陈建芸;石玉玲;李佩珊;李林海

    目的:研究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广州地区健康人群中不同年龄段的参考范围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无肝脏疾病的广州军区总医院体检人群血清样本,依据年龄段分青年组(18 ~ 40岁)、中年组(41~59岁)、老年组(≥60岁)3组,分别收集201份、188份及219份,共计608份血清样本,另设107例肝癌患者血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Gp73测定,计算各组Gp73参考范围,并对组间及组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及肝癌对照组Gp73含量参考范围分别为42.64~47.62 μg/L、51.60~58.06 μg/L、69.93 ~ 79.44μg/L及180.89~230.67 μg/L.中年组Gp73含量男性与女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组男性范围为78.20~ 94.30 μg/L,女性为59.26~68.40μg/L;青年组男性范围为38.58 ~45.28 μg/L,女性为44.60~51.86 μg/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肝癌组确立Gp73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界值为101.54 μg/L,在此临界值下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6%和93.1%.结论:通过对健康人群各年龄段Gp73含量参考范围调查发现,Gp73的表达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表达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中年组男性与女性Gp73含量无明显差异,而青年组和老年组男性与女性差异明显.因此,实验室建立自身的参考值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避免误诊误治,也是临床作出诊断的重要依据.

  • 耳聋胶囊联合强的松片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作者:刘芊;朱怀文;蔡卓;石雄州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果延误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可造成患者听力永久性丧失[1-2].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尽力减轻患者痛苦,弘扬中医文化,笔者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对42例确诊为突聋的门诊患者使用耳聋胶囊联合强的松片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早期使用大黄为主的中药组方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璞;王维展;马国营;刘倩;田春辉;李炳茂;褚永果

    目的:评价早期使用大黄为主的中药组方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APQ)的疗效.方法:将近年来收治的156例APQ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均彻底洗胃,同时给予常规血液灌流、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口服白陶土后给予百草枯解毒方煎药口服.对照组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口服白陶土后给予口服甘露醇.此后2组均每2小时给药1次,并口服大量糖盐水,在大便测不到百草枯成分后停止服药.观察两组排便时间、各时间段大便百草枯成分转阴率及出现大便潜血(0B)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72 h肺渗出性病变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平均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各时间段百草枯成分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各时间段大便OB率、ARDS发生率,72 h肺渗出性病变发生率及死亡率,各时间段cTNI、Cr、ALT、AST、DBIL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百草枯解毒方既能加快毒物从消化道排出,又能减轻消化道及各脏器损伤,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关键词: 中毒 百草枯 早期 大黄
  • IgG4相关性疾病致冠状动脉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致星;杨简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一组与IgG4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胆管、胆囊、泪腺、唾液腺、后腹膜、肺、肝脏、胃肠道、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1].IgG4RD疾病谱相当广泛,其共同的临床特征为[2]:(1)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存在特征性弥漫性肿胀或局限性肿胀或肿块;(2)显著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组织且伴有严重的纤维化;(3)血清IgG4水平升高(≥135 mg/dL),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10个/HPF)和(或)IgG4阳性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40%以上;(3)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此外,IgG4RD临床表现也具有组织或器官特异性.近的研究[3]发现,IgG4RD也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且临床表现与冠心病类似.因此,阐明IgG4RD导致冠脉病变的特点及其可能的机制将有助于临床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引发的冠脉病变.

  • 手足口病预防新进展:肠道病毒71型疫苗研制与应用

    作者:潘红波;吴美;罗殿中;陈罡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于1941年开始在全球流行[1],近几年在人群中的流行趋势逐步上升,尤其以儿童为主.据我国卫生部统计[2],2012年发病数2 168 737人,死亡数567人,与2011年同期比发病率升高33.26%,死亡率增加10.79%.2013年1-9月,HFMD发病率及死亡率依然呈上升趋势情况,死亡病例达221人.HFMD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疱状病变,少数重症感染者还可引起严重的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脊髓炎、循环障碍等症状,引起患儿死亡,致死原因主要包括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引起HFMD的肠道病毒有多种[1],如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型及B组的2、5型,在中国大陆的主要病原体是EV71型的C4型[3].由于重症HFMD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所以EV71疫苗成为预防HFMD的首要选择.本文对EV71疫苗的种类、作用机制、生产纯化、评价标准、检验及临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 高血压病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伟芳;孙嘉曦

    目的:以门诊患者为对象,研究高血压与睡眠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春季在上海市普陀区甘泉社区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随机抽样,设立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一般情况、文化程度、婚姻家庭情况、既往史以及睡眠障碍情况.统计高血压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调查677例,男375例,女302例;高血压组457例,非高血压组220例.经年龄标化后,高血压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5.34%,非高血压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7.85%,高血压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睡眠情况与高血压相关(P<0.01),睡眠障碍程度每升高1个级别,高血压患病率将增加1.39倍;同时,血压情况亦与睡眠障碍相关(P< 0.01),血压每升高1个组别,睡眠障碍患病人数增加1.62倍.结论:通过对门诊人群初步研究调查,提示高血压与睡眠障碍相关,且睡眠障碍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血压值也与睡眠障碍相关.

  • 广州市青年会计从业人员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杨宇花;吴晓翔;赵晔;丘金彩;徐华丽;许军;吴娴波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年会计从业人员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SF-36量表对广州市40多家企业的600名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结果:问卷回收率99.17%,该人群在生理机能方面的得分为90.75±13.79,生理职能方面的得分为73.19±36.23,躯体疼痛方面的得分为77.35±17.74,社会功能方面的得分为79.63±16.43,情感职能方面的得分为59.57±41.87,精神健康方面的得分为67.76±14.78,活力方面的得分为64.79±15.55,总体健康状况方面的得分为62.18±17.52.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学历、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情况及医疗付费方式等.结论:广州市青年会计从业人员的生存质量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情感职能方面状况较差,精神健康方面相对不好所致.

  • 颅内弓形虫感染误诊为巨大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

    作者:王良斌;杨福兵;彭里磊

    患者男,23岁,因“头晕头痛5年,加重伴抽搐发作3+月”入院.患者于人院前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间断发作,无恶心呕吐,无四肢乏力,2+月前突发全身抽搐,双眼上斜视,四肢抽动,数分钟过后自觉苏醒好转,对发病过程不能回忆.入院查体:一般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精神可,双瞳等大形圆(D=2.5 mm),光反射灵敏,神经系统查体阴性.辅查:入院CT(图1)示:颅内占位性病变;头颅增强CT示:右额占位,伴其内及右侧脑室前角旁不规则钙化团,考虑少枝胶质细胞瘤可能;MRI及增强(图2~6)示:右额叶及双侧脑室周围病变,伴其内多发异常信号影,结合CT扫描,考虑少枝胶质细胞瘤可能性大;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未见异常.

  • 肺吸虫病误诊为肺囊肿合并感染1例

    作者:李玉群;黎振兴;林敏;魏立平

    患者男,57岁,因“咳嗽、咯痰、腹泻5d”入院.患者为非刺激性咳嗽,可咳出较多白黏痰,间有咳血丝痰,量少,伴有黄色水样便,5~7次/d,未予治疗,4d后晨起时发现痰中带血块,颜色鲜红,量较前明显增多,咳嗽、咯血均以晨起时明显,次日至我院门诊就诊,当时查胸片示:右下肺占位,肺脓肿?血常规未见异常.遂拟“咯血查因:肺脓肿?”收入我科住院治疗.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胃纳差、小便正常,1个月内体重下降约5 kg.既往体健.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吸烟40年,15支/d,无酗酒史;否认冶游史.人院查体:T 36.6℃,P80次/min,R 20次/min,BP 125/74mmHg,神清,呼吸平稳,唇甲无发绀,皮肤黏膜无黄染、瘀点、瘀斑及出血点及皮下结节,未见肝掌、蜘蛛痣.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孙国华;吕纪玲;刘宝良;栾兆吉;邢国强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4例轻-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分为西药对照组、穴位注射组、穴位贴敷组、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组.治疗前后测定各组血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r (TNF-α)、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并统计平均住院日及住院次数.结果:穴位注射组LTB4、IL-8,穴位贴敷组IL-8,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组LTB4、IL-8、TNF-α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西药对照组治疗后LTB4、IL-8、TNF-α水平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组FEV1%、FEVl/FVC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穴位注射组、西药对照组治疗后FEV1%、FEVl/FVC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组治疗前后CAT评分、平均住院日、年住院次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减轻缓解期COPD患者细胞因子释放,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对COPD稳定期患者有显著疗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mMRC症状评估与CAT症状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差异的研究

    作者:熊小明;童国强;吴健卫;冯徐俊;付云杰;王熠

    目的:应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问卷(mMRC)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对慢阻肺患者进行症状评估,观察两者病情严重分组是否一致.方法:选择慢阻肺稳定期患者9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肺功能检测定,采用mMRC和CAT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根据2011年版慢阻肺全球策略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A、B、C、D分组.结果:病情严重程度分组情况:以mMRC症状评估,A组30例(占33.3%),B组11例(占12.2%),C组22例(占24.5%),D组27例(占30.0%);以CAT症状评估,A组21例(占23.3%),B组20例(占22.2%),C组7例(占7.8%),D组42例(占46.7%);mMRC和CAT评估一致性Kappa系数为0.547;以mMRC≥1级为症状评估分界点,A组15例(占16.7%),B组26例(占28.9%),C组2例(占2.2%),D组47例(占52.2%),mMRC和CAT评估一致性Kappa系数升高至0.642.结论:选择mMRC或CAT不同的评估方法会导致慢阻肺症状评估不同,从而导致病情严重程度分组不同.

  • 乌司他丁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TLR4及血清TNF-α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龙训辉;王齐国;杜岗;李颖;宋云林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样受体4(TLR4)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例COPD患者为实验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乌司他丁治疗前后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RNA的表达.同时,收集外周血血清,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TNF-α.结果:实验组患者乌司他丁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在乌司他丁治疗前和治疗后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COP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RNA表达和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患者(P<0.05).此外,TLR4 mRNA与TNF-α相关性分析显示呈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TLR4 mRNA及TNF-α表达明显增加,可能与慢性肺疾病的炎症反应有关;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COPD患者炎症反应.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作者:陈泉芳;邹小英;陈一强;覃寿明;姚冬芳;巫艳彬;吴易;石昌荆;王可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病例共12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普通流程进行住院管理;实验组按制定的临床路径实施住院管理.记录与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此次住院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66±2.16)d,少于对照组的(11.65±2.57)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与平均药品费用分别为(7 670.83±1 109.98)、(3 191.30±139.43)元,均低于对照组的(81 167.83±1 131.45)、(3 358.80±153.54)元,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路径的开展对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和控制药品使用均有积极的作用,具备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防治与研究热点问题

    作者:陈荣昌;高永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该疾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个人、社会及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对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1],推算我国约有3 800万慢阻肺患者.另据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十大病因中,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慢阻肺)位于城乡死亡原因的第4位,并在过去30年呈增加趋势[2];同时我们还面临经济状况发展的不平衡,人口的老龄化,生物燃料在农村地区的广泛使用,庞大的吸烟人群,空气污染的日益加剧,所有这些都预示着现阶段我国慢阻肺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慢阻肺的防治工作,需要重视下几个方面.

  •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系统评价

    作者:江罗佳;冯益宇;房向东;涂卫平

    目的:客观评价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SCI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专业资料和网络信息,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3年7月,对符合标准的同质资料进行研究,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篇前瞻性研究(包括6篇随机对照试验和2篇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克莫司组完全缓解率优于环磷酰胺组(P<0.05);部分缓解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组总缓解率优于环磷酰胺组(P<0.05);他克莫司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感染、血糖代谢异常、白细胞减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他克莫司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环磷酰胺,可考虑作为用药首选,但由于受文献资料质量限制,仍需要更多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且随访时间长的前瞻性研究验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作者:赵子文;李晓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影响着超过5%的人口,目前在美国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仍然呈升高趋势的疾病.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布的2010年新的美国十大死因统计数据,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已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排名第3[1].WHO估计至2020年,目前排在全球死亡率第4名的COPD将跃居第3位[2-3].伴随而来的是更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严重者将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较直接医疗消费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 肺气肿经气道减容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李时悦;陈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达1.8%,是全球范围导致死亡的第4大原因[1].COPD的主要表现是肺气肿,过度充气导致气体交换面积的减少和肺弹性回缩力的减弱,并且干预呼吸运动机制.COPD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内科药物治疗,然而重度肺气肿患者对药物反应差,疗效不佳.1956年Brantigan等首次尝试采用肺减容手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的方法治疗重度肺气肿,然而LVRS真正引起世界医学界普遍关注是在1995年,随着Cooper等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肯定效果后,其迅速成为胸外科领域的一个新热点[2].相关研究表明,LVRS可改善肺气肿患者的运动耐力、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呼吸困难,但其围手术期死亡率为4%~ 15%,手术后长期肺漏气发生率为30% ~ 60%[3].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方法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

    作者:郭禹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1及2013 COPD 全球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GOLD)在对COPD评估方面做了重要调整,转向为症状、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及合并症情况进行多个维度的综合评估(combined assessment)[1].COPD综合评估的目标在于决定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未来发生远期事件(比如急性加重、住院或者死亡)的风险[1].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分别评估以下几个方面:当前患者的症状、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急性加重的风险和存在的合并症/共患疾病,见图1.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与社区综合防治

    作者:冉丕鑫

    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病率为8.2%[1].在被诊断出的慢阻肺患者中仅有67.7%有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35.1%的慢阻肺患者曾经被诊断[2].慢阻肺患者中42%现仍吸烟,6%仍然接触职业粉尘,无临床症状的慢阻肺患者基本未曾就诊接受宣教和诊治,仅6.5%的慢阻肺患者进行过肺功能检查.社区人群对慢阻肺和吸烟危害知晓率分别约为20%和40%,基层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慢阻肺危害性的认识不够,缺乏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综合防治模式和防治网络[3-4].基于此,加强针对慢阻肺患病因素的综合防治对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非常重要.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