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中南医学科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Medical Scienc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China 중남의학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南华大学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1116
  • 国内刊号: 43-150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衡阳医学院学报;衡阳医学院学报(医学版)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文格波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丙戊酸盐联合奥氮平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刘宝贵;王龙;杜远

    分析丙戊酸盐联合奥氮平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T3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7月到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丙戊酸盐联合奥氮平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n=80)及对BDNF和T3水平的影响.以本院同期采用奥氮平单独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80).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双相障碍版(CGI-BP)、Young狂躁量表(YMRS)、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分明显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的患者的上述评分变化比对照组患者变化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DNF水平明显升高而T3水平明显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上述因子变化比对照组患者变化更显著(P<0.05).因此,丙戊酸盐联合奥氮平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有效调控异常的BDNF和T3水平.

  • 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金蓉;张艺;熊甜甜;江泓

    探究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将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抽搐控制的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增高,炎性因子指标明显改善,后遗症发病率显著降低.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作者:杜海燕;杨春梅;徐寿华

    分析多西他赛合并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PTEN和Survivin水平的影响.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顺铂(对照组,n=100)和多西他赛合并顺铂(观察组,n=100)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PTEN和Survivin及MMP2和MMP9的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PTEN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Survivin、MMP2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0.05).因此,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有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能与降低血清PTEN和Survivin及MMP2和MMP9蛋白水平有关.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初筛

    作者:严琼;黄忠辉;朱卫华;左斌;蓝芬;陈子谓;王钊逸;张艳利;王新明

    快速准确的早期诊断技术是有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其寿命、降低死亡和减少医疗费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医学研究中重要前沿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患者呼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携带大量的生理、病理信息,利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了15例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的呼吸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分及浓度.初步筛选出18种COPD患者的特征性呼气化合物,其中5种化合物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应用于COPD的早期诊断.另外13种新发现的化合物,具备作为生物标志物应用于COPD早期诊断的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证实.本研究丰富了COPD生物标志物库,对于建立非侵入性、快捷的COPD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 MiR-193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尹文君;王秋平;刘双全;姜孝新

    观察microRNA-193b(miR-193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40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非肿瘤组织标本中miR-193b表达,分析miR-193b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比较miR-193b高、低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显示,相对于癌旁非肿瘤组织,肝癌组织中miR-193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miR-193b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与miR-193b低表达组患者相比,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P<0.05).MiR-193b在肝癌组织呈低表达,可作为评估肿瘤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 鼻炎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对过敏性鼻炎的鼻腔功能和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付海生

    通过观察鼻炎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鼻腔功能和血清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分析鼻炎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在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鼻喷剂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组(鼻炎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血清IL-4、IL-6、IgE、NR、MTT、MCR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血清IL-10、Th1/Th2、总有效率(95.5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说明鼻炎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不仅能够改善鼻腔功能,而且能够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对变应性鼻炎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 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缺血性肠病患者疗效及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作者:邵秉政;姜琦;徐康;赵昌杰

    研究参丹参注射液对缺血性肠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选取45例缺血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91.67%vs 81.82%,P<0.05),肠供血恢复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便血消失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缩短.且观察组血小板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血凝状态,提高疗效.

  • 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在宫颈LEEP环形电切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艳茹;沈娟娟;段莉华

    探讨在宫颈LEEP环形电切术中,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作用时长与麻醉止血镇痛作用的关系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确诊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I)患者12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0~30秒组、30~60秒组、60~90秒组、90~120秒组、120~150秒组、150~180秒组共6小组.观察统计并比较6组患者临床止血与麻醉镇痛效果,并对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在宫颈LEEP环形电切术中,用药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120~180秒后再行LEEP术具有较好的术中止血与麻醉镇痛效果,对于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借鉴价值.

  • 维持性血透患者(无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与透析单次超滤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振宇;陈波

    讨论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与透析单次超滤量的相关性.记录测定患者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以及透析单次超滤量;同时收集相关信息,对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与透析单次超滤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讨论.透析后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较透析前均有减低.对受试对象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与单次超滤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透析后的血清素氮以及肌酐水平同单次超滤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相关分析结果还提示,透析前后患者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减低水平同超滤量呈负相关.单次超滤量高有可能与肾损害加重存在关联.

  • EHD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鲁科利;江青山;刘志锋;彭静;黄芳;周泉君

    检测喉鳞癌组织中EHD2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喉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50例喉鳞癌组织和5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EHD2、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EHD2表达水平与喉癌患者的临床相关参数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EHD2和Ki-67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喉鳞癌组织中EHD2表达水平低于声带息肉组织(P<0.05),EHD2的表达与喉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状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紧密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范围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EHD2表达与喉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P<0.01).EHD2表达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EHD2在喉鳞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其很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因子参与抑制喉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且EHD2低表达对喉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炎症指标表达特点分析

    作者:叶波;叶斌

    为了分析颅内感染术后临床特征和炎症反应指标表达特点,本研究以本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手术425例神经系统疾患(合并颅内感染56例,无感染369例)为研究对象,用单因素分析法筛选、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颅内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对比颅内感染与无感染患者间炎症反应指标表达差异.结果发现年龄≥50岁、GCS评分低、手术时间≥4h、后颅窝手术、术后脑脊液漏是颅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未感染患者血清PCT、CRP、WBC显著低于感染组(P<0.05).由此可见,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独立危险因素较多,联合检测PCT、CRP、WBC等有利于早期确诊.

  • 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玻璃体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比较

    作者:邓吕红;谭钢;吴恺;王水莲

    为比较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本文将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48例(50眼)分为康柏西普组(24例25眼)和雷珠单抗组(24例25眼),分别采用单次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了两组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眼压、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面积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发现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均可有效改善近远期视力、眼压和生活质量,其中康柏西普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增加,安全性良好.

  • 沉默Chk2基因对DADS阻滞人胃癌BGC823细胞G2/M期的影响

    作者:谭亚丽;夏红;曾颖;刘芳;苏波;曾希;苏琦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Chk1/2)在参与G2/M期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沉默Chk2基因对二烯丙基二硫(DADS)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G2/M期阻滞的影响.采用RNAi技术沉默BGC823细胞Chk2基因,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Chk2 mRNA与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ADS与Chk2沉默BGC823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dc25C与cyclin B1表达.流式细胞术显示,DADS作用BGC823细胞后,G2/M期细胞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Chk2沉默BGC823细胞Chk2 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P<0.05).Chk2沉默组G2/M期细胞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DADS处理Chk2沉默组与对照组后,两者G2/M期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较未处理前有明显差异(P<0.05).Chk2沉默后,CDC25C和CyclinB1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DADS处理对照组与Chk2沉默组后,CDC25C和CyclinB1表达较处理前明显降低(P<0.05).表明Chk2沉默对DADS阻滞BGC823细胞G2/M作用没有影响,DADS阻滞G2/M的检查点可能不是Chk2.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血清炎性因子及肺组织TRB3 mRNA表达

    作者:孙婷婷

    为了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血清炎性因子及肺组织TRB3 mRNA表达的影响.我们将60只成年SD大鼠分组造模后,治疗组予以气管内滴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治疗.用ELISA法测定三组肺组织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G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TRB3 mRNA表达量,称量计算大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研究发现应用干细胞治疗后,肺组织内IL-6、IL-10、TGF-α水平显著降低,TRB3 mRNA表达量也降低,肺组织湿/干质量降低,水肿明显缓解.说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血清炎性因子及肺组织TRB3 mRNA表达水平,并减少肺组织湿/干质量比.

  • 干细胞动员对肺损伤大鼠模型肺功能保护及机制研究

    作者:陆鹏;方小正

    为了探讨干细胞动员对肺损伤大鼠的肺功能保护及机制研究,将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动员组,每组各10只.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3组大鼠肺泡灌洗液肺组织湿干比和中性粒细胞数,ELISA测定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显示,干细胞动员可以减轻肺损伤大鼠模型的损伤程度.对照组和动员组的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数均高于正常组,动员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肺组织湿干比高于正常组,动员组低于对照组.肺组织匀浆中对照组的TNF-α、IL-1、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动员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动员能有效保护大鼠肺损伤,减少炎性因子释放,促进肺功能恢复.

  • 36例完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体会

    作者:刘文

    探讨完全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17年6月36例直径<5 cm的甲状腺良性结节(TI-RADS 3类)患者行完全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节大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等情况.36例均完成腔镜手术,结节大小(3.0±1.2)cm;手术时间(2.0±0.7)h;术中出血量(40.0±9.2)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0±1.0)天;术后引流量(36±17)mL.3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6)个月,抽血化验甲状腺功能正常,行甲状腺彩超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乳晕切口呈线状愈合,疤痕不明显.完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对直径<5 cm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腺瘤的患者,手术安全、有效;具有术后颈部无瘢痕,美容效果好的优点.

  • 慢性胰腺炎治疗进展

    作者:阳敦学;卢先州;彭秀达

    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胰腺慢性纤维化、钙化、胰管慢性炎症和胰管结石,其特征是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障碍或丧失.目前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尤其是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在临床上可使大部分慢性胰腺炎患者受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激光碎石(LL)、液电碎石术(EHL)及机械碎石等技术的应用,与内镜技术相得益彰.但对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治仍具有挑战性,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 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心脏双腔起搏器1例

    作者:黄爱玲;聂谦;张宏才;赵珏;张泉

    患者女性,65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DDDR型永久起搏器.术中发现右上腔静脉缺如并左上腔静脉永存,经左锁骨下静脉-永存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右心植入主动固定电极,终成功植入DDDR型永久起搏器.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

    作者:王建平;朱巧林

    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尤为关键.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通过增加尿糖排泄发挥独特降糖作用,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在降糖作用以外,SGLT-2抑制剂还通过促进尿糖排泄实现能量负平衡,进而改善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水平,改善胰岛细胞功能以及胰岛素抵抗,有利于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唐源;胡红娟;陈星星;邓祺丹;廖力

    自我管理是高血压疾病的预防、监测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通过便利抽样对2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67.30±10.41)分,呈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年龄、高血压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居住状况是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社区医护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

  •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毛从答;牛兆青;李玲玲;王宁;张海茂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选取13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正常体检者1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sdLDL-C和其他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poA1,ApoB)的差异.结果提示血清sdLDL-C可以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有效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动脉栓塞大鼠VEGF165、Notch1表达的影响

    作者:贺崇欣;汪亮;曹光东;杜进;杨君

    为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损伤大鼠的改善作用机制,本实验通过建立脑损伤大鼠模型,观察BMSCs移植对脑动脉栓塞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Notch1表达的影响.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动脉栓塞(MCAO)组、BMSCs移植组.检测脑组织栓塞区微血管数量,及各组大鼠VEGF165、Notch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MACO组、BMSCs移植组大鼠的脑组织中微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假手术对照组;MACO组和BMSCs移植组的VEGF165与Notch1的蛋白表达、VEGF165与Notch1的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对照组;BMSCs移植组较MACO组更高.根据结果推测BMSCs移植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VEGF165的表达,而促进脑动脉栓塞区的血管新生.

  •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价值和意义

    作者:王鹏飞;乔海霞;王瑞鹃;丁振江;侯瑞田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血小板平均体积(Meam platelet volume,MPV)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价值和意义.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NSTEMI)、5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STEMI)和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患者血清中hs-CRP和MPV的检出率在UA组、STEMI组和NSTEMI组中具有明显的差异,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UA组、STEMI组和NSTEMI组中,hs-CRP和MPV的单项检出率明显低于两指标的联合检出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NSTEMI组患者体内cTnI与hs-CRP、MPV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7、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小板平均体积可作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诊断预测指标.

  • 某些血清补体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夏云鹤;马林川

    为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血清补体C3、C4及C5b-9相关性,纳入确诊为STEMI且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75例为STEMI组,及同期体检的经冠脉C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冠心病的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外周血循环补体C3、C4、C5b-9水平及三种补体与cTnI,分析血循环补体和cTnI与SETM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STEMI患者外周血C3、C4及C5b-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CI后三种补体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三种补体与cTnI呈正相关关系,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关系;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患者,补体水平较高(P均<0.05).结果提示,补体C3、C4及C5b-9可做为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标记物.

  • 基质小泡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胫前动脉斑块内钙化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景乐乐;王中群

    基质小泡是多种矿物形成细胞分泌的一种膜性结构.已有研究证实,基质小泡是无定型磷酸钙结晶成核的起始位点,但基质小泡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胫前动脉斑块内钙化中的具体作用如何,现有的研究尚未阐明.本实验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月在本院行糖尿病足截肢手术的患者共40例,根据组织钙定量测定将患者分为低钙化组(钙定量<4 mol/mg,n=20)及高钙化组(钙定量>4 mol/mg,n=20).采用一系列形态学染色、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钙定量增加,基质小泡标记蛋白表达明显增加,高钙化组基质小泡水平高于低钙化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基质小泡水平与斑块内钙定量呈正相关(r=0.7729,P<0.01).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0.788~0.999,P<0.01).这些结果提示基质小泡水平与糖尿病动脉斑块内钙化的演进存在正相关,其水平对不同程度斑块内钙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小剂量螺瑞酮联合阿司匹林在妊高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

    作者:田艳红;黄小俊

    探究小剂量螺瑞酮联合阿司匹林在妊高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小剂量螺瑞酮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左心室功能指标变化以及凝血功能的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血压情况、左心室功能指标变化以及凝血功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恢复,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患者指标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瑞酮联合阿司匹林对改善妊娠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室肥厚以及凝血功能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GAL与NT-proBNP的相关性

    作者:姚建荣;陈锦;文笃政

    为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选取110例CHF患者(观察组)和健康者50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浆中NGAL与NT-proBNP浓度,并分析其表达差异和CHF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T-proBNP与NGAL之间呈正相关,两者血浆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负相关(P<0.05),提示血清NGAL和NT-proBNP一样均可作为诊断CHF标志物.

  • 普伐他汀辅助强化抗血小板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顾寒英;何文绮;刘鸣;王泰蓉

    研究普伐他汀辅助强化抗血小板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普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观察组服用普伐他汀、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检测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用NIHS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普伐他汀辅助强化抗血小板方案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性较好.

  • 阿司匹林分别与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对PCI术后抗凝疗效的观察

    作者:冯家豪;吴岳;罗永百;范晓娟;宁小康;陈学彬;武向阳;折剑青

    观察阿司匹林分别与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凝疗效和防治心血管意外效果,初步探讨这两种药物联合在PCI术后的治疗价值.结果显示,两组联合用药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输出量(SV)、中心静脉压(CV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治疗前.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LVEF、SV、CVP、PT、APTT、PLT、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联合氯吡格雷,在预防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出血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抑制能力,而且临床不良事件少、出血风险小,是PCI术后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方案之一.

  • 硝化应激参与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自噬降低

    作者:周艺;严文静;甄攀攀;张赏月;王雯

    本研究旨在探讨硝化应激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自噬降低之间的关系.利用饮食法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自噬相关蛋白及硝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Hcy刺激内皮细胞,提取细胞蛋白,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及硝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FeTMPyP预处理Hcy刺激的HUVECs细胞,检测上述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HHcy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同时其胸主动脉LC3表达下降,p62表达增加,NT表达增加;Hcy处理的HUVECs自噬水平明显降低,而FeTMPyP预处理能够降低NT表达,逆转Hcy导致的细胞自噬水平降低.本研究表明硝化应激参与了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自噬降低.

中南医学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