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专业的医学论文,主要是关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患者血清FT3、FT4、TSH、CRP、APN、β一m和fBG测定及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探讨,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本文观察了4O例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前、后血清c一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脂联素(adiponeetin,APN)、IS2-微球蛋白(miemgobulin,B2一m)和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含量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1.1.1患者组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未经治疗的甲亢患者40例(男1O,女30),年龄(1765)岁,平均(35.74-11.1)岁。人选病例依临床特征和相关标记免疫学测定指标,如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Fr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e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异常进行确诊。排除已知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库欣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妊娠、哺乳期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病史。

  按课题设计,本文将40例甲亢患者设置为2组,测定其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7项血清标志物,并将两组间相同指标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1.1.2正常对照组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正常的成人42名(男12,女30),年龄(1863)岁,平均(38.24-12.3)岁。正常对照组人员经确诊均无心、肝、肾等主要脏器急慢性炎症、慢性消耗性疾患、内分泌及各类代谢性疾病、肿瘤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均属正常范围。

  3组参研人员在研究前及研究中均未接受过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增强剂。且所有参研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也均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抽取甲亢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ml,2500r/rain离心10rain分离血清注入试管中,并加盖塞紧,置一7O℃保存待测;正常对照组标本采集方法、操作、保存条件同患者组。

  1.2.2测定方法血清FT3、FT4、TSH、CRP、APN和β-m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分别由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和美国Lineo公司和英国Randox公司提供;测定仪器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一厂生产的SN-695B型全自动.计数器。血清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测定仪器为美国生产的FAMIER一150型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为该公司提供的配套酶标试剂)。fBG采用生化自动分析法,仪器为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低温离心机为KDC2004型低速冷冻离心机。所有指标的测定均由专职技术人员按说明书进行。

  1.2.3治疗方案本文研究组患者经初诊确诊后均实施ATD治疗,甲巯咪唑(他巴唑)10rag(由上海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11002)或丙基硫氧嘧啶100mg(由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长,批号:111001)3次/d,治疗(4~8)W后临床基本症状缓解,FT3、FT4水平基本降至正常范围,TSH明显或有所恢复。剂量逐渐减至维持量(甲巯咪唑5~10mg/d、丙基硫氧嘧啶25100m~d)。本文患者经ATD治疗2个月后进行全面随访。

  I.2.4不良反应的随访确诊本文为进一步探讨40例甲亢患者在ATD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治疗2个月后召回医院进行查体,并通过测定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FrFr、TSH、B型超声等检查确诊。就因不同原因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如甲亢或甲减、甲状腺肿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副反应患者实施统计,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和防控对策。

  1.2.5异常值判定标准随访测定经ATD治疗的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粒细胞计数及肝功能3类血液指标,以测定值x<或>2s判断为3种不良反应的异常值。

  1.3统计学处理所测数据皆以x±s表示,组间配对数据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表1中FT3、FT4、TSH、CRP、APN指标在ATD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呈显着性变化(P均<0.01),经药物治疗恢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已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4项血清指标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经药物治疗前3项指标恢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已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fBG水平治疗后仍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2.2经本文随访在40例ATD治疗的患者中确定了16例不良反应的患者,总的发生率为40.0%。其中甲亢复发5例,发生率为12.5%;甲减7例发生率为17.5%;甲状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粒细胞减少随访确定了2例,发生率为5.0%;肝功能异常患者随访确诊2例,发生率为5.0%。

  3讨论

  3.1ATD治疗后血清相关激素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对甲亢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有2%一57%的甲亢患者可出现糖耐量减退,部分出现高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甚至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引起继发性糖尿病。基于甲状腺激素对糖、脂类和蛋白质三大代谢有很大的调节作用,所以在甲状腺异常患者ATD治疗过程中,血脂、血糖和相关标记免疫指标的监测对于疗效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甲亢患者治疗前FT3、FT4、TSH、CRP、APN水平都异常时(表1),APN和fBG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O1),B一m也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O1),同时ClIP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2个月的ATD治疗,TSH水平明显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均>0.05),CRP、APN和B2一m水平也明显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但血清fBG水平仍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经ATD治疗上述指标除fBG外均有显着恢复,疗效较为理想。至于甲亢患者血清APN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因甲亢时血中甲状腺激素增高,促进了氧的消耗,使基础代谢紊乱和产热增加,从而间接导致血中APN水平增高;还可能因甲状腺激素受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均属核受体,甲状腺激素也可能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相同的机制促进APN的表达,使血清水平升高,甲亢患者治疗后水平下降是否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减少从而降低受体的表达有关,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患者fB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着性差异,这说明甲亢存在糖代谢紊乱,其具体机制可能是由于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升高,胰岛B细胞功能损害,胰岛素拮抗而直接引起糖代谢紊乱,提醒临床在治疗甲亢的过程中应重视患者fBG的监测。ClIP水平的变化为一种低水平炎症的敏感标志物,由于甲状腺受自身免疫损伤导致全身性的低水平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引起患者免疫和内分泌功能的紊乱。b-m水平也显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卢晓等认为,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激活了免疫反应,甲状腺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数增多及活性增高,因而B一m合成分泌增加。我们赞同文献报道的观点。

  经ATD治疗,上述指标除fBG外均有显着恢复,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可能与ATD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提示甲亢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ATD治疗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仍需研究与探索。

  3.2ATD治疗存在的问题及防控对策探讨目前甲亢的治疗大多数的病人仍以药物治疗为首选。常用药物有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他巴唑)等,我院多以他巴唑为主。

  ATD治疗安全、疗效确切,但是疗程长,维持量需服1年~2年,往往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及多种因素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本文随访结果表明,确诊的不良反应患者16例,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0%。副反应发生率确实不容忽视。

  ATD治疗后甲亢复发率为12.5%,虽较文献?的复发率(43.3%)要低得多,但我们认为仍不可忽视。主要原因,随访发现由于患者擅自过早停药,缩短疗程;患者自行减量,服药不定时;甚至擅自改用中药治疗或”治疗。如此又可导致17.5%甲减的发生。在此我们提醒临床,在用药前须对患者做大量的宣教工作,反复叮嘱其严格按治疗方案规范用药;同时建立定期的随访制度,有效掌控患者的治疗情况,尽可能将甲亢和甲低的异常反应降到低程度。

  粒细胞减少随访确定了2例,发生率为5%;原因较为复杂,部分患者在ATD治疗前已有粒细胞减少。有作者认为,由于甲亢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的紊乱导致体内产生了白细胞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可破坏骨髓内各阶段幼稚细胞并抑制粒系定向干细胞的生长和成熟,导致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减少。但大部分患者可能因抗甲状腺药物对骨髓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抑制骨髓造血细胞生成,抑制骨髓中粒细胞内DNA的合成,从而导致粒细胞生成减低。本文认为,防控方法首先要在治疗前检测患者的各项血常规指标,充分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控制好用药的剂量,疗程中及时监测粒细胞数。一旦发现本副反应,应立即停药。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粒细胞刺激因子,防止因粒细胞缺乏而造成全身凶险性感染的发生。

  肝功能异常者随访确诊2例,发生率为5%。随访发现,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多以初始阶段剂量过大,且疗程过短;另因患者不遵医嘱、未及时检测肝功能所致。防控主要应重视治疗前检查肝功能指标,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同时对于一般甲亢患者宜采用低剂量、长疗程治疗;疗程中及时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综合本文结果,表明甲亢患者经ATD治疗,血清中的相关激素及生化指标大多得以有效恢复,疗效较为满意。这可能是为何仍将其作为甲亢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的原因。但临床同时又发现该疗法存在的多种不良反应问题,对此本文提醒临床应正视问题的存在,不断地总结探讨。正确把握适应证,认真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个体化制订疗程和剂量,及时监测上述各项血液指标,才有可能将不良反应降到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