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

广西中医药杂志

Gu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광서중의약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 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0719
  • 国内刊号: 45-112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8-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西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西
  • 主编: 唐农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自拟消痈汤配合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梁少华

    的:观察自拟消痈汤配合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80例采用内服自拟消痈汤,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静脉滴注青霉素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乳痛消失时间、乳房肿块消失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消痈汤配合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较好疗效。

  • 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邓丽芳

    目的:应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腹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了解复方大承气汤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246例腹部术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60例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86例用VitB1肌注,记录排便情况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用药后<24h出现肛门排气者观察组为139例,占86.6%;对照组为3例,占3.5%;肛门平均排气时间(h,-x±s)观察组为22.1±4.65,对照组为49.2±9.25,2组对比P<0.01。结论:观察组多在用药后24h内出现肛门排气,而对照组则多在48h至72h,说明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上有显著效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结膜炎46例

    作者:张跃红

    春季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过敏性疾病,好发于有过敏体质之男性青少年,以双眼发病,周期性发作为特点,多在春天发病,夏天加重,秋冬缓解,来年春天又再次发病,以奇痒为主症,治疗颇为棘手。我科自1991年至今共收治该病患者46例92只眼,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显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6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均为双眼发病;6~10岁26例,11~15岁12例,16~20岁5例,20岁以上3例;病程1~19年,平均46年;睑结膜型21例,角膜缘型9例,混合型16例;42例为在外院接受过治疗且反复发作的门诊患者,其中有2例继发皮质类固醇型青光眼,另外4例为门诊就诊患者。12诊断标准按照参考文献[1]的诊断标准,睑结膜型、角膜缘型及混合型病变同时存在。46例患者均作过结膜囊刮片,检查有嗜酸性粒细胞。2治疗方法  中药以自拟方:黄芩10g,防风8g,荆芥8g,生地黄10g,山栀子15g,甘草3g,赤芍10g,蝉蜕10g,桑白皮15g,僵蚕6g,川芎8g,苦参10g。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感染31例

    作者:罗华

    胆道感染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以右上腹疼痛、放射痛或伴发热、黄疸、呕吐为主症,常并发感染性休克、胆囊穿孔、胰腺炎、腹膜炎等症,属中医胁痛、黄疸范畴,我科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道感染31例,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  31例均为住院病例。男15人,女16人;年龄小32岁,大88岁,其中40岁以下5人,41~50岁6人,51岁以上20人;病程短2天,长64年。右上腹疼痛者31例,放射痛12例,有明显诱因12例,伴发热7例,黄疸6例,呕吐14例,大便结19例;右上腹肌紧张31例,压痛31例,反跳痛4例,墨菲氏征(+)22例;实验室检查血象中WBC升高15例,转氨酶升高6例,血清胆红素升高5例(其中1例标本溶血故无结果),碱性磷酸酶升高4例,血清淀粉酶(Ams)升高2例,合并休克1例;B超示:胆囊炎13例,胆石症18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4例,胆囊结石9例,胆总管结石1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石大直径为41cm,小为泥砂样,多发性结石6例。2治疗方法  采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为主。2131例病例均属胁痛肝胆湿热型,故拟疏肝利胆,清热利湿为治则。中药方:龙胆草12g,柴胡9g,山栀子9g,黄芩12g,大黄10g,厚朴10g,郁金10g,茵陈12g,甘草6g,木香10g,枳壳(实)10g。  结石较大较多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砂,疼痛剧烈加白芍、延胡索,年老体虚酌加党参、黄芪。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26例

    作者:陆石俊

    我院于1995年3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水肿型)26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2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1例,女15例;年龄大67岁,小18岁,平均46岁;病程长10天,短1h,平均25天。发病诱因:暴饮暴食者15例,过量饮酒者4例,胆源性2例,不明原因5例。临床以剧烈而持续上腹部疼痛为症状特点,伴腹胀、呕吐,21例有便结、肛门排气少或无排气,19例患者有发热,体温372~389℃,主要体征为上腹部压痛,其中10例有上腹部轻反跳痛伴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26例中有18例血清淀粉酶>350苏氏单位,8例>500苏氏单位。26例尿淀粉酶均>1200苏氏单位。其中16例血白细胞在10~20×109/L,7例血白细胞>20×109/L,12例B超提示有胰腺肿大。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1〕关于急性胰腺炎水肿型的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21中医治疗用大承气汤加味:  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0g(冲),厚朴10g,枳实10g,蒲公英15g,金银花15g,柴胡10g,白芍15g,延胡索15g。浓煎至150ml(用纱布滤去杂质),装入干净输液瓶中,待温度适宜后,插肛管,并使之与输液管连接,缓慢滴入直肠,每40~60gtt/min,保留灌肠。每日1剂。22西药治疗①禁食及胃肠减压:插胃管用负压瓶持续抽空胃内容物。②补充液体及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每日补液量在2500~3000ml。③抑制胰腺分泌:西米替丁40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ml静滴,每日2次。④解痉止痛:654-2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⑤有发热及血白细胞升高者用氨苄青霉素30g加入5%葡萄糖150ml中静滴,每日2次。甲硝唑100ml静滴,每日2次。  以上治疗5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天观察及记录腹痛情况,疗程结束复查血尿淀粉酶及血常规。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自拟)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体温、血象正常,血尿淀粉酶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常规、血尿淀粉酶基本正常或轻微改变。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血尿淀粉酶无改善。32治疗结果治愈2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疗程长15天,短3天,平均6天。

  • 小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53例

    作者:韦小东

    髌下脂肪垫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病情缠绵难治。笔者于1996~1999年采用小针刀治疗该病5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53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5例,女38例;年龄小25岁,大70岁,平均37.5岁;病程短2个月,长10年,平均1.35年。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其中36例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10例膝关节不能伸屈;8例膝部疼痛向上传导,并伴有股四头肌睟胀感;3例疼痛向下沿胫骨传导,并伴有足背、足趾不适感;5例疼痛向后方传导,伴有窝不适、肿胀、睟痛感;1例疼痛向后下方传导,伴有跟骨痛;10例合并膝关节积液。2治疗方法2.1患者仰卧治疗床上,屈曲膝关节,使足掌平放于治疗床上。在髌骨下缘和胫骨粗隆之间的压痛点上进针刀,刀口线与髌韧带平行刺入,针体和皮肤平面垂直,深度达髌韧带下方。出现睟胀感后作纵行疏通剥离及横行摆动,然后将针刀探至膑尖粗面并调转刀口线与膑骨边缘平行,作纵行疏通剥离,出针刀。若针刀下有坚韧感可作切开剥离2~3刀,以上操作均按无菌操作过程进行。2.2若有关节积液,可先抽出积液,并在局部注入1%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加强的松龙5mg,然后实施针刀操作。

  • 自拟盆炎方保留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91例

    作者:谭桂云

    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笔者于1998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自拟盆炎方保留灌肠治疗该病9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在18~52岁之间。病程长7年,短3个月,其中半年以内者45例,半年以上~2年以内者25例,2年以上~5年以内者17例,5年以上者4例。12诊断标准参考卫生部1993年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下称《原则》)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21症状下腹及腰痛,下腹坠胀,腰骶部睟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加重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122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制或粘连固定,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或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摸到包块。13分型所有病例按黄氏分类法〔1〕分型,属脾虚肝郁者19例,肾阳虚者3例,湿热瘀阻者39例,气滞血瘀者30例。2治疗方法  自拟盆炎方组成:毛冬青30g,败酱草15g,三棱9g,莪术9g,黄芪15g。  上药浓煎取汁100ml,用一次性肛管插入肛内10~15cm,以50ml注射器将药液缓慢注入直肠,保留半小时以上。1日1次,晚上临睡时排大便后灌肠为宜。1个月为1个疗程,若未愈,可重复治疗1个疗程。经期停用,治疗期间避免夫妻生活。

  •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104例

    作者:曹晶;金祥银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174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自拟加味炙甘草汤组)104例、对照组(口服美西律、复方丹参、消心痛)70例,观察2组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总有效率74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加味炙甘草汤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室性早搏。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损伤65例

    作者:莫凯天;米琨;朱少廷;杨立新

    桡骨远端骨骺损伤是临床上儿童常见的损伤之一,我们1995~1999年共收治6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65例均为住院病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小2岁,大12岁,平均7.5岁。受伤时间短2h,长25天。左侧29例,右侧33例,双侧3例。致伤原因:平地滑倒24例,高处跌落20例,骑车伤15例,溜冰伤4例,机器伤2例。新鲜闭合性损伤54例,新鲜开放性损伤4例,陈旧性损伤7例。65例根据《骨与关节损伤》[1]中儿童桡骨远端骨骺损伤的诊断标准诊断,其中伸直型损伤56例,屈曲型损伤9例。骨骺损伤按Salter-Harris[2]分型:Ⅰ型8例,Ⅱ型53例,Ⅲ型3例,Ⅳ型1例,Ⅴ型0例。合并同侧肱骨髁上骨折3例,同侧锁骨骨折1例。陈旧性损伤病例中,在院外已行复位固定,来院时合并有前臂缺血性肌挛缩1例。2治疗方法2.1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无明显移位者,不需复位,直接用4块小夹板固定,此法治疗12例。有移位者根据骨骺损伤的类型采用相应的整复方法,我们对伸直型损伤采用牵抖复位法[3]整复,屈曲型损伤采用提按复位法[3]整复,复位成功后再用小夹板固定。采用此两种复位小夹板固定法共治疗42例,1例复位失败后改手术治疗。固定时间2~4周。

  • 自拟肠安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作者:银忠甫

    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自拟肠安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大56岁,小18岁,平均36岁;病程长12年,短1年,平均65年。所有病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的诊断标准。12辨证分型  脾胃两虚,湿热内蕴型(16例):症见腹痛绵绵,腹泻,便溏而胶滞不爽,或黄色粘液,脘腹胀满,里急后重,并有神疲气短,面色无华,纳少,常因疲劳过度受凉或饮食不洁而加重,舌淡、苔白腻微黄或舌根黄腻,脉弦细滑。  脾肾两虚,湿热久蕴型(10例):症见腹胀腹痛,肠鸣而泄,便下溏薄,混有黄色粘液或不消化食物,肛门灼热,便意频频,甚则便下脓血,肛门下坠感,口干不欲饮,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纳少,畏寒肢冷,头晕眼花,腰膝睟软,舌淡胖、苔黄白相兼,或舌根苔黄腻,脉沉细滑。  肝郁脾虚,气滞湿郁型(14例):症见腹泻或大便结难下,腹痛,痛连两胁,或下腹隐隐作痛,腹痛即便,便后痛减,大便粘液或脓血,里急后重明显,肛门灼热。常伴胸脘作闷,性急易怒,每当精神刺激、情绪紧张而症状加重,舌质红、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滑数。

  • 自拟跟痛洗方治疗跟痛症疗效观察

    作者:曾国习

    跟痛症是指跟骨底面由于慢性损伤引起以疼痛为主的病症[1],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笔者自1992~1997年采用自拟跟痛洗方熏洗治疗跟痛症取得较好疗效,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70例,均为门诊病例,就诊时随机分跟痛洗方熏洗观察组(观察组)和局部封闭组(对照组)。观察组37例,男16例,女21例。双足12例,共计49足。年龄33~78岁,平均52岁,病程2~36个月,平均5.5个月。伴有跟骨骨剌10例15足。对照组33例,男14例,女19例。双足10例共计43足。年龄38~76岁,平均50岁,病程1~30个月,平均5.2个月。伴有跟骨骨刺7例11足。70例中医辨证可辨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瘀滞型,各型在2组中分布无显著差异。2治疗方法2.1观察组用自拟跟痛洗方熏洗,药用川乌、草乌各15g,威灵仙、透骨草、防风、独活、延胡索,川芎各30g。诸药混匀加清水2500ml浸1h后文火煮沸,再续煎5min,兑入陈醋200ml,然后将药液去渣倒入浴盆,先用蒸气熏跟部,待温度适宜后直接浸洗约20min,每日1剂熏洗2次。10次为1疗程,可连续3个疗程。疗程长短视病情恢复而定。本组病例少仅熏洗2次,多3个疗程共15天,平均1.2个疗程。2.2对照组用局封治疗,药用确炎舒松A注射液(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15mg加2%利多卡因1.5ml、灭菌注射用水1.5ml,痛点封闭,每5~7天1次,连续治疗3次。具体视病情恢复而定。本组少局封1次而愈,长21天,平均局封2.4次。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54例

    作者:徐厚章

    1987年11月~1998年2月,我科对54例淤胆型肝炎(下简称“淤肝”)患者,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鲁米那、丙谷胺等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4例为住院的淤肝患者,回顾病例基本能符合1995年5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46例,女8例。年龄小16岁,大77岁,平均45±25岁。血清总胆红素(STB)均大于171μmol/L,高4438μmol/L,平均200±30μmol/L。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皮肤瘙痒,血清总胆固醇(TCh)均增高,谷丙转氨酶(GPT)或丙氨酸转氨酶(ALT)一般高于正常值的2~4倍不等。病程短42天,长101天,平均50±15天。急性淤肝45例,慢性9例,为肾上腺皮质激素(ACH)治疗失败者。药物性肝炎2例,甲型肝炎21例,乙型肝炎24例,丙型肝炎1例,甲、乙混合感染型5例,乙、丙混合感染型1例。12治疗方法鲁米那003g,每日3次,瘙痒重者临睡前加服006g,丙谷胺06g,每日3次;中药方用赤芍30~80g,葛根15g,生地黄15g,茵陈15~30g,大黄10~50g(后下,保持大便每日5~6次,不足此数者增加大黄用量,多于此数者减少其用量)。上腹胀满不适者加莱菔子15g,呕吐者加姜末2~6g,半夏10~15g。另外静滴10%葡萄糖溶液1000ml+Vitc20g+门冬氨酸钾镁40ml,每日1次。13观察方法以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TCh为观察项目,其中以STB为主要观察项目。每2周查肝功1次。1疗程4周,若有效,继续第2疗程,总疗程12周。14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ALT(GPT)、STB正常;有效:症状消失或好转,ALT明显下降,STB<85μmol/L,或STB较原值下降>5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ALT、STB无明显变化〔2,3〕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34例

    作者:李象钧;李义方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治问题。方法:34例均以枕颌带牵引,早期应用甘露醇脱水及大剂量激素,中药颈伤Ⅰ号内服,中、后期分别以中药颈伤Ⅱ号、Ⅲ号内服治疗。结果:34例平均随访时间2年半,治愈21例,好转13例,无1例无效。按ASIA损伤分级D级恢复正常18例,C级恢复至D级11例,C~D级恢复至E级3例,B级恢复至C级2例。结论: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能有效地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减少并发症及病残发生。

  • 火炭母复方为主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52例

    作者:任国珍;何世东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多发于夏秋季节的常见病。自1995年来,笔者运用火炭母复方,治疗5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住院患儿23例,门诊患儿29例;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小8个月,大14岁;发病短1天,长7天。12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湿热痢者,痢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滑数;而疫毒痢往往未见下痢而突然壮热、抽风、神昏、四肢厥冷、脉细或细弱无力等症状出现,每于若干小时后而见下痢。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多数在10~20×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粪便镜检:均为粘液便,典型病例可见不同程度的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75%住院患儿大便培养出志贺氏菌。流行病学:结合发病季节,当地流行情况,接触史及饮食不洁史等。根据上述诊断标准,本组湿热痢46例,疫毒痢6例。2治疗方法  湿热痢:均采用中药火炭母复方之基本方加减,汤剂治疗。  火炭母复方基本方组成如下:火炭母30~40g,金香炉20~30g,葛根15g,车前子15g,白芍10~15g,木香5g(后下),黄芩10g,甘草5g。  加减法:年龄2岁以下者,药量可酌情减少;兼表者加防风8g,荆芥6g;挟食滞者加神曲10g,山楂肉8g;好转后期可加入健脾开胃药。  汤剂每日1剂,对于2岁以上患儿,煎药方法为加清水1000ml煎至300ml,分2次服;对于2岁以下幼儿,煎药方法为清水500ml,煎至100~150ml,分2次服。以7日为1疗程。有轻度脱水情况可配合口服补液盐治疗;高热或伴中度脱水,配合给予3∶2∶1液体静脉点滴,并加入清开灵10ml~40ml。

  • 自拟活血通络汤加手法治疗肩周炎72例

    作者:梁翔华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内收、外展、后伸功能明显受限,肩部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自1999年1月~2000年1月,采用自拟活血通络汤加手法治疗肩周炎72例,并与局部封闭47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治疗组72例,门诊53例,住院19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小38岁,大71岁,平均55±2.12岁;病程短3天,长2年8个月,平均7个月;病变位于左肩36例,右肩27例,双肩9例;体力劳动者43例,非体力劳动者29例;有外伤史31例;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65例;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且有明显肌肉萎缩者7例。  对照组47例,门诊35例,住院12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小36岁,大75岁,平均57±3.35岁;病程短2天,长2年5个月,平均8个月;病变位于左肩25例,右肩18例,双肩4例;体力劳动者31例,非体力劳动者16例;有外伤史19例;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3例;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且有明显肌肉萎缩者4例。  2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证型属瘀滞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 自拟葶鱼汤治疗肺系痰热咳嗽170例

    作者:陈作新

    笔者根据临床积累经验,自拟葶鱼汤治疗肺系痰热咳嗽患者,效果显著。现将1997年11月~1998年12月治疗的170例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82例,女88例。1~14岁27例,15~30岁56例,31~45岁66例,46~60岁8例,61~75岁7例,76~81岁6例。病程短2天,长2个月。西医诊为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的37例,肺炎2例,支气管炎131例。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临床症状为咳嗽,喉有痰声,痰黄稠或粘稠,胸闷或胀,或咳引胸痛,舌质偏红,苔黄薄腻或厚腻,脉浮数或浮滑。或伴咽痛,发热,大便秘结。2治疗方法  口服自拟葶鱼汤。方药组成:葶苈子12g,鱼腥草30g,杏仁10g,蚤休20g,浙贝母12g,天竺黄10g,枳壳12g,桔梗12g,百部12g,前胡10g,黄芩10g,枇杷叶10g,射干10g。  若发热加石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小儿用药量为上述药量1/2。  每日1剂,水煎服,复煎1次。上方服4剂为1个疗程

  • 自拟益气化瘀汤治疗药流后恶露不绝58例

    作者:黄列生

    息隐(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流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药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笔者采用益气化瘀汤治疗药流后恶露不绝58例,收到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58例,均是就诊时停经≤48天,B超确诊为宫内孕的无药流禁忌症的门诊患者。年龄小18岁,大42岁,平均22岁。有孕产史者43例,初孕15例。药流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短者为8天,长者为25天,平均16天。2治疗方法  益气化瘀汤基本方:党参30g,黄芪30g,益母草30g,当归10g,生地黄20g,桃仁10g,红花10g,仙鹤草10g,枳壳10g,三七5g(冲服),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服。若恶露多有血块者加茜草炭、炒蒲黄各10g;腹痛甚者加入炒延胡索10g;带下浊、量多伴发热者加入金银花20g,黄芩10g,蒲公英10g。3治疗结果  58例中,30例服药4剂后,阴道流血停止;20例服药6剂后,阴道流血止;6例服药8剂后,阴道流血停止,余症消除;2例无效(后经清宫、抗感染、中药等处理痊愈)。总有效率为9655%。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乳癖60例

    作者:顾海琳

    1996年1月~1998年1月,笔者采用月经前以疏肝理气为主,月经后以调理冲任为主的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乳癖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1996年1月~1998年1月门诊患者共119例。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乳癖”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钼靶X线或冷光透照检查并结合病史而确诊,属西医乳腺增生症,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等其它乳腺病。119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年龄22~48岁,平均3653±748岁;病程1~8年,平均456±210年;肿块大小2cm×15cm×12cm~4cm×3cm×3cm,双乳28例,左乳17例,右乳15例。对照组59例,年龄20~47岁,平均3618±796岁;病程05~8年,平均444±203年,肿块大小2cm×12cm×10cm~35cm×35cm×30cm。双乳25例,左乳16例,右乳18例。2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周期疗法:  1)月经前5日以疏肝理气为主,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陈皮6g,川芎5g,制香附5g,枳壳5g,茯苓10g,山慈菇10g,白芍5g,炒全瓜蒌15g,紫丹参10g,甘草10g。每日服1剂。  2)月经后5日以调理冲任为主,方选二仙汤加减:淫羊藿8g,巴戟天8g,知母10g,当归6g,熟女贞子10g,山豆根10g,墨旱莲10g,生牡蛎30g(先煎),枸杞子15g,茯苓15g,青陈皮(各)6g,甘草6g。  每日服1剂。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并病理性骨折17例

    作者:温东栋;林世荣

    儿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并病理性骨折是一种顽固而且不易根治的疾病,自1996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并病理性骨折17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均为住院病例,均符合《实用骨科学》[1]对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大12岁,小7岁;病程长6个月,短2个月。发病部位肱骨干1例,尺桡骨3例,股骨干7例,胫腓骨6例。发病原因:血源性感染12例,开放性骨折4例,周围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所致1例。17例均合并病理性骨折。1.2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或正常,乏力,消瘦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患肢有红肿热痛,压痛,其中14例伴有瘘管形成,脓液渗出,17例患肢均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1.3Χ线及实验室检查Χ线检查示骨干密度呈不同程度增强,髓腔变窄,可见大小不等的死骨及骨空洞透亮区,有不同程度骨膜反应及骨壳形成。细菌培养金黄葡萄球菌10例,大肠杆菌3例,链球菌3例,无菌生长1例。14例有白细胞数及血沉升高。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作者:韦朝霞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情缠绵难愈,易复发的常见病。笔者根据内窥镜检结果分期,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  82例均为本院1994~1999年的门诊或住院病例,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炎性肠病的诊断标准〔1〕。全部经内窥镜检查确诊。随机分为镜检分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2例中男19例,女23例,大年龄是647岁,小年龄223岁,平均年龄43±676岁,平均病程255±208个月。对照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大年龄589岁,小年龄213岁,平均年龄418±626岁,平均病程24±216个月。观察组充血期14例,水肿期15例,溃疡期13例;对照组充血期15例,水肿期16例,溃疡期9例。上述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病情、病变大小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2治疗方法21观察组42例根据内窥镜检结果分充血期、水肿期、溃疡期。并设“肠炎1号”、“肠炎2号”、“肠炎3号”方进行保留灌肠治疗。  充血期内窥镜检的特点是肠粘膜充血水肿,充血较水肿明显。临床以腹胀、腹痛为主。便溏与便秘交替出现,或大便有少量白色粘液,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口涩,纳呆。属湿热壅阻肠络,肠道传化失司。治以清热化湿,凉血解毒,理气止痛。用“肠炎1号”:金银花20g,槐花20g,蒲公英30g,地榆15g,赤芍15g,延胡索30g。

  • 自拟利湿消肿汤治疗膝关节积液30例

    作者:杜引平;任志荣

    膝关节积液是膝部滑膜炎和滑囊炎的突出表现。常采用的穿刺抽液后注入强的松龙加压包扎法,疗效欠理想。笔者自1995年1月~1999年4月采用自拟利湿消肿汤治疗30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门诊患者中男11例,女19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28例:其中急性6例,病程2周以内,有明确外伤史;慢性22例,病程在1个月~7年以内。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病程在3年以内。均经过中西医多种非手术治疗,疗效不理想。12临床表现膝部肿胀,积液明显,自觉疼痛不适和不同程度跛行;膝关节周围轻度压痛,浮髌试验阳性,积液诱发试验阳性;创伤性滑膜炎关节穿刺抽出液多为黄色、清澈,或有血液而呈粉红色,细菌培养阴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关节穿刺抽出液为出血性或咖啡色液体;X线检查,创伤性滑膜炎骨质多无异常,关节积液量多可见关节囊膨胀影;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髌上囊肿胀,密度稍高,结节在骨软骨上的压迹表现为骨腐蚀和囊性变[1,2]。2治疗方法  内服自拟利湿消肿汤,配合适当休息,不加其他任何治疗。基本方药:萆10g,薏苡仁30g,生黄芪30g,益母草30g,土牛膝30g,土茯苓30g,茯苓皮30g,车前子30g。

  • 调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1

    作者:韦湘林;方显明;钱海凌;黄敏;杨才坤;黄彬;庞宇舟;Pang Yuzhou

    目的:观察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59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75例服调脂胶囊,对照1组52例服多稀康,对照2组32例服非诺贝特。结果:3组对血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827%和906%。观察组与对照1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治疗均值比较均P<0.05;与对照2组比较TGP<0.05,其余各项血脂均P>0.05。结论:各组均有良好的降脂、调脂作用,但观察组优于多稀康,对TG作用优于非诺贝特。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达;陈长华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确切疗效。方法:用该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并与消心痛组25例进行对照,观察症状、心电图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42%,对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65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

  • 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治疗及研究概况

    作者:郝小波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Pigmentarydege-nerationofretina,Rp)是一组进行性损害视网膜色素上皮与光感受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疑难眼病,临床上以进行性夜盲、视野缺损、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ERG)异常或熄灭为主,是世界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发病率为1/3000~1/5000〔1〕,治疗极为棘手,预后不良。西医学目前对Rp尚无满意疗法,采用血管扩张剂及维生素A、E等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当于中医高风雀目,在病因病机方面《原机启微》认为属“阳衰不能抗阴之病”。近代宗其学说,认为先天不足,命门火衰或后天失养,阳气下陷,不能升清于目;或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或脾肾虚弱,清阳不升所致,故治疗多从肾、肝、脾着手〔2,3〕。兹就1991年来中医治疗及研究概况现状综述如下。1临床治疗1.1中药治疗鹿道直等〔4〕用益气活血、调补肝肾的灵素丸(西洋参、羚羊角、钩藤、百合、菊花、藏红花、当归、赤芍、茺蔚子等)治疗43例视网膜色素变性,以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作为疗效标准,结果显效30.2%,有效65.1%,总有效率95.3%。5例随访2年,病情均无反复。曾巍〔5〕拟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法,用明目地黄汤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4例68只眼,病程3~30年不等,10天为1疗程,治疗短2个疗程,长19个疗程。结果视力改变:显效22眼,有效15眼,无效31眼,总有效率54.4%,视力在0.3以上者,治疗前29眼,治疗后41眼,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视野改变:显效22眼,有效38眼,无效8眼,总有效率88.2%,视野大于10°,治疗前20眼,治疗后46眼,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丁淑华等〔6〕用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络开窍中药夜明方(黄芪、丹参、石菖蒲、枸杞子、夜明砂、炙全蝎等)治疗46例92眼,合并白内障21例,30天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治疗前、后对视力、视敏度、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进行观察,结果视力变化:92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69眼,提高1行13眼,无变化10眼,无一例视力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视敏度变化:92眼中64眼治疗前、后进行了视敏度检查,视敏度提高54眼,无变化10眼,10°,30°和60°平均视敏度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ERG变化:43例86眼治疗前微型b波20眼,治疗后64眼,综合疗效评定46例92眼中好转72眼,无效20眼,有效率82.6%。

  •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镇静作用研究

    作者:方永奇;吴启端;王丽新;邹衍衍;柯雪红

    目的:观察石菖蒲提取液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镇静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给药3次,观察睡眠实验和中枢兴奋实验。结果:石菖蒲水提液和醇提液有协同戊巴比妥钠睡眠作用;醇提液和挥发油有协同士的宁兴奋脊髓的作用;水提液和醇提液有协同苦味毒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抽搐次数和死亡率增加;而挥发油则有对抗苦味毒兴奋作用,起镇静抗惊厥作用。结论:石菖蒲醇提液有兴奋脊髓、中脑和大脑的作用;水提液主要兴奋中脑和大脑;而挥发油既兴奋脊髓,又有抑制中脑和大脑的作用。

  • 妇科洗剂的制备及应用

    作者:覃丹丹

    1处方:黄柏4kg,苦参7.5kg,山苦楝7.5kg,千里光5kg,鱼腥草5kg,银花藤5kg,蛇床子5kg。2制备取上述药材,加7倍水浸泡12h,水煎煮2次(分别为60min、40min),合并煎煮液,浓缩至500L,过滤,分装,流通蒸汽灭菌45min。3质量标准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液体,久置后有少量沉淀,轻摇易散。  检查pH5.0~7.0,相对密度不低于1.02。  鉴别取本品30ml,水浴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取滤液2ml,加碘化铋钾试液3滴,生成桔红色沉淀。4用药方法妇科洗剂500ml,非经期坐浴15~30min或阴道冲洗,每天1次,7天为1疗程

  • 散瘀回乳方

    作者:黄李梅

    处方炒麦芽100g,神曲20g,山楂10g,乳香5g,没药5g。上药加水600ml,煎20min,煎成药液约450ml,分3次温服,每日1剂。用本方回乳30例,服1~3剂回乳26例,服4~5剂4例,均无并发乳痈。方义分析  本方用炒麦芽、山楂、神曲健胃回乳断流,乳香、没药为引经药,具活血止痛消肿之功,可散乳瘀通络,理气活血,止胀痛,对缓解回乳过程出现乳房胀痛难忍症状效果独特,还可预防乳汁瘀结发为乳痈。据药理研究,本方中炒麦芽能降低血中催乳素,抑制乳汁分泌。回乳过程中,因乳汁充盈,可以吸出,减少乳汁郁结,防止变生它病,且吸出乳汁对回乳治疗无影响。典型病例某女,31岁,因回乳、乳房胀痛3天于1997年10月6日就诊。患者哺乳已10个月,断奶3天来乳房胀痛难忍,纳呆寐差。检查两乳胀满充盈,压痛,右乳外侧硬结潮红,经予散瘀回乳方服用,并用吸奶器吸出奶汁,当晚疼痛缓解,乳胀减轻,寐安,次日乳胀明显缓解无硬结及疼痛,无泌乳,连服3剂,症状全消,乳回。

  • 天麻及其伪品的鉴别

    作者:赵爱平

    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是治疗眩晕、头痛的要药[1],因此,其伪品比较多,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鉴别应用。天麻(RhizomaGastrodiae)别名明天麻、赤箭,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1.的干燥块茎[2]。目前市场上常见伪品有茄科马铃薯的块茎,菊科大理菊的块根,紫茉莉科紫茉莉的根等。这些伪品与天麻的性状以及其中所含化学成份有明显区别,可以通过下列两种方法加以鉴别。1性状鉴别1.1天麻块根呈长椭圆形或长条形,稍扁缩弯曲,顶端有残留的茎芽,俗称“鹦哥嘴”或“红小辫”,下端有圆脐形的疤痕,表面有由潜伏芽排列成的多数横环纹,质地坚硬半透明,断面平坦,呈角质样[3]。1.2马铃薯块茎煮熟晒干压扁以后大小、形状与天麻相似,但没有“鹦哥嘴”和凹脐,也没有点状环纹,嚼之不脆,有马铃薯味。1.3大理菊根呈长纺锤形,顶端有时有茎基痕,有的压扁后稍弯曲,质地硬,纤维性强,中央有木心;有的中空,无点状环纹,嚼之粘牙。1.4紫茉莉根呈长圆锥形,多已压扁,上粗下细,全体有细纵纹,有须根迹下陷呈小洞状但不排列成环,顶端有茎基痕,质坚硬,断面角质状有纤维断头及形成层,嚼之刺喉。

  • 阳江九制马钱子的炮制与临床应用

    作者:黎国平;黎小妮

    马钱子为马钱子科常绿乔木植物马钱Strychnosnux-vonicaL.及同科木质大藤本皮氏马钱(云南马钱)S.pisrrianaA..W.Hill的成熟种子,又名番木鳖[1]。  马钱子性味苦寒,有剧毒,归肝、脾二经。早收录此药的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2],谓其“主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清·吴仪洛《本草丛新》[3]亦谓本品能“治咽喉痹痛,消痞块。”其后张锡纯[4]《医学衷中参西录》更指出马钱子“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他药也。”并认为“马钱子为健胃妙药”。  现代中药研究已知马钱子含有生物碱、甙类、绿原酸等十多种成分。但其含毒成分则为番木鳖碱(士的宁Strychnin)及马钱子碱[5]。尤其是番木鳖碱能使人中毒至死,故本品临床应用必需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后方可入药,以策安全。1阳江九制马钱子  国家药典规定马钱子炮制用砂烫法。事实上全国各地有许多不同的炮制法。各种炮制法都能降低马钱子的毒性,只是各种方法在保留有效成分多少和使用安全性问题上各有差异而已。笔者所称的“阳江九制马钱子”,是阳江地区中医药界和民间所习用的传统炮制方法,它是通过反复加工后,降低马钱子毒性,制成一种低毒的熟马钱子,俗称九制马钱子。其炮制方法如下:  选用云南马钱子,先用石灰水浸泡15~20天,每隔2天搅拌1次,然后连同石灰水煮至马钱子外皮松软,滤干后,用砂擦去皮毛,再入黄泥水煮3天,每天换黄泥水1~2次,后用猪油、甘草、绿豆煮1天,取出洗净晒干即得。经此法炮制后的马钱子色黑油润,质地坚韧而味苦。生马钱子其番木鳖碱含量为1.20~2.20%,本法炮制后经测定番木鳖碱含量为1.08%。当将其碾成粉末制作马钱子粉时,可加适量淀粉,使其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马钱子粉士的宁含量水平:0.78~0.82%[6]。笔者制作的九制马钱子胶囊,每粒含马钱子粉0.3g,番木鳖碱含量为0.24mg。

  • 过顶法治疗肩关节脱位80例

    作者:陈清雄

    笔者自1988年起采用推拿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均为门诊病例,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60~76岁(70岁以上者2例),平均64.3岁。病程为8个月~7年,平均27年。突出部位:L2~31例;L3~41例;L4~54例;L5S13例;L3~4合并L4~5、L5S11例;L4~5合并L5S16例;L3~4合并L4~51例。1.2症状与体征1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其中双侧2例,单侧15例。小腿外侧、足背、足趾麻木睟胀感16例,间歇性跛行8例。腰椎活动受限17例,椎旁压痛17例,向下肢放射痛13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2例。拇趾背伸肌力减弱4例。1.3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经X线摄片检查。1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有2例已形成骨桥,椎间隙变窄者11例。脊髓造影1例,造影剂部份梗阻。MRI检查3例,显示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椎间盘组织向椎管内突出,硬膜囊受压变形。CT检查13例,显示椎间盘组织向后或后外侧突出,压迫硬膜囊,其中9例见神经根明显移位。在16例CT、MRI检查中,高位椎间盘突出者4例,1个以上椎间盘突出者8例,腰椎间盘局限性膨出者9例,典型向后或后外侧突出者7例,黄韧带肥厚者5例。1.4诊断标准17例诊断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5合并症17例中有合并症者10

  • 推拿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

    作者:甘霖

    笔者自1988年起采用推拿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均为门诊病例,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60~76岁(70岁以上者2例),平均64.3岁。病程为8个月~7年,平均27年。突出部位:L2~31例;L3~41例;L4~54例;L5S13例;L3~4合并L4~5、L5S11例;L4~5合并L5S16例;L3~4合并L4~51例。1.2症状与体征1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其中双侧2例,单侧15例。小腿外侧、足背、足趾麻木睟胀感16例,间歇性跛行8例。腰椎活动受限17例,椎旁压痛17例,向下肢放射痛13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2例。拇趾背伸肌力减弱4例。1.3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经X线摄片检查。1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有2例已形成骨桥,椎间隙变窄者11例。脊髓造影1例,造影剂部份梗阻。MRI检查3例,显示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椎间盘组织向椎管内突出,硬膜囊受压变形。CT检查13例,显示椎间盘组织向后或后外侧突出,压迫硬膜囊,其中9例见神经根明显移位。在16例CT、MRI检查中,高位椎间盘突出者4例,1个以上椎间盘突出者8例,腰椎间盘局限性膨出者9例,典型向后或后外侧突出者7例,黄韧带肥厚者5例。1.4诊断标准17例诊断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 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8例

    作者:方军;张凤清;方萍

    我院1991年7月~1999年12月,采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328例患者住院32例,门诊296例;男213例,女115例;年龄小6岁,大74岁,平均385岁。根据胡有谷[1]CT片水平分区法:中央区16例,旁中央区245例,外侧区67例。其中伴黄韧带肥厚和侧隐窝狭窄12例,伴椎体后缘骨块离断7例。腰痛16例,腰痛伴有一侧下肢痛261例,腰痛伴有双下肢放射痛27例,下肢痛24例。脊柱侧弯213例,腰椎生理弯曲度消失134例。椎旁区痛并向下肢放射286例,臀肌及小腿肌肉萎缩183例,股四头肌萎缩27例。屈颈试验阳性27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06例,皮肤感觉异常168例,拇趾背伸肌力减弱181例。病程短7天,长6年,平均1年3个月。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CT检查确诊。诊断标准除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外,腰部触诊均发现有病理性棘突偏歪指征[3]。2治疗方法2.1分筋理筋揉按法用拇指指腹或肘部在臀上皮神经、臀中肌、梨状肌体表投影点处作拨、按、推、压,由轻至重,以病人不感难受且局部略充血为度。2.2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采用坐位旋转复位法。将拇指置于偏歪棘突一侧,患者前屈30°~45°,侧偏(同侧)45°,行定点旋转复位[4]。2.3深部按压法用拇指于棘突旁的明显压痛并放射至下肢痛点,由轻至重按压3~5min,以下肢麻痛感逐渐减轻为度。2.4神经根牵拉法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置于患肢膝部,另一手置于患肢踝部,使患肢屈髋屈膝,旋髋3~4圈后,将患肢直腿抬高至90°,并尽力背伸踝关节,然后依同法活动健侧,反复3次。

  • 对“椎间盘突出症”从脾胃论治的思考

    作者:刘力红;赵琳;周红海

    “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病名运用于临床描述,是二十世纪的事,如1932年青年医生JosephSBarr[1]首先提出“腰椎间盘突出是腰腿痛可能的原因。”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一病名仅仅限于专科医生的思考与运用,作为患者是很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的。因此,每当发生腰腿痛、肢麻或椎间盘突出造成的其它压迫症状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用药物来治疗(中药或西药),或者寻求一般的针灸或按摩。但,近些年的情况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椎间盘突出症”不但为临床各科医生所熟悉,亦为一般患者所知晓。因而,一旦患者发生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证候时,临床各科医生往往会主动建议至专科医生处就诊,或用相关的诊断方法,如X线、CT、核磁共振等方法确诊。而一旦获得“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患者亦会主动局限在专科的范围内治疗。这样的情形恰恰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青岛大学医学院胡有谷教授主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书介绍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其法分二,一为手术疗法,一为非手术疗法。非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有:卧床休息;牵引疗法;推拿疗法;西方手法;针灸疗法;封闭疗法等六个方面〔1〕。该书所列虽仅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但于椎间盘突出症亦应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而这些颇具代表的治疗方法并未将药物治疗列于其中。  过去,笔者于临床上亦受上述思路的局限,在碰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亦多介绍上述方法治疗。即使患者兼有内科或其它各科疾病,亦只考虑这些疾病,而不兼顾椎间盘突出,似乎椎间盘突出症通过上述方法治疗乃是唯一途径,此外别无它法。近些年来,由于不断有经上述治疗而效果不理想的病人咨问,请求上法之外的其它方法治疗,乃得于此一领域进行较深入的思考。

  • 再议“辛润”

    作者:杨秀明

     辛润之说源于《内经》的《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从而得出辛可润肾燥之说法,后又逐渐演变成一种药性功效——辛润理论。对于辛润的理解,历来都有不同见解,归纳近代之看法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辛润是一种废弃的旧说,应弃之[1];二是提出辛润仅局限于某些特殊的燥症,如肾燥[2];三是将辛润立为治法,而不能与辛能散、能行相提并论[3]。笔者认为辛润是药性功效和治法的统一,应正确掌握其内涵并加以应用。  辛属五味之一,指辛味药物或辛味方剂,辛的功效即能行、能散。具体表现为:发散、行气、行血等。按功效辛味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散表邪、宣通表气的辛味风药,如麻黄、细辛、薄荷、苏叶等;另一类是行气、行血的辛味温药,如肉桂、当归、木香、川芎等。早把辛润与具体药物相连者是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卷三:“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干姜、细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气而润肾”。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亦云:“肉桂下行,益火之原,此东垣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者也。”阐明辛味药“开腠理致津液”而达到辟润的作用。张景岳《类经》对此更是作了精辟的解说:“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唯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辛可致润这是其一。其二,辛味药性走而不守,滋阴药则大多味厚性重滞,如无引经之药,恐难独奏其功,方中多以辛药为佐使,借辛味宣通行散,走气开腠,畅通郁滞,辅助诸滋阴药达到润的目的,此为辛可助润。正如朱霞亨所云:“桂心,入二三分于补阴药中,则能行血药凝而补肾。”《本草正义》亦记载:“惟胶艾汤、温经汤二方,归芎并重,以阿胶厚腻有余,恐其迟滞,因以血中行气者为之疏通,庶几守者走者,得互相调剂,古方之芎,其用意自可想见。”著名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附子的配伍应用,《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内加肉桂,亦是此意。可见,辛可致润和辛可助润是通过辛能行散、行气、行血的功效而实现的。辛润是辛药功效的体现。其机理大致为:伤于外燥,以辛散之;阴血津亏,以辛辅之;气不化津,以辛助之;气血瘀阻失濡,以辛行之。

  • 冠心病心绞痛从痰论治探讨

    作者:黄红英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脏气亏损,气化失调,痰浊与瘀血内生、痹阻心脉所致。以往对本病的治疗多从瘀血论治,近年来从痰论治冠心病的理论已逐渐引起临床广泛重视。笔者温习有关文献,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体会,对冠心病从痰论治作一探讨。1冠心病从痰论治的理论基础11痰浊之形成中医认为:痰浊由津液凝聚而成,津血同源,总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水谷之化,主于脾而本于肾。所以,冠心病痰浊之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111外因在于饮食长期恣食膏粱厚味或醇酒肥甘。膏粱生热,肥甘壅中,酒性湿热,易呆胃滞脾,聚湿蕴热,酿生痰浊。《儒门事亲》卷四“酒食所伤”有关“夫膏粱之人酒食所伤,胸闷痞膈,酢心”之记载,已认识到高脂饮食和饮酒是胸痹之诱因。现代医学认为:长期过食高热量和高脂肪饮食可引起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饮酒又可抑制脂蛋白脂酶的活力,诱发甘油三酯增高〔1〕。有关研究也表明:痰浊型冠心病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2〕。112内因在于脾肾脾主运化,升清,水谷精微赖之以运化转输。脾胃健运,水精得以运化转输,清升浊降,痰浊则无从而生。若脾胃虚弱,健运失司,水精无以运化转输,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遂凝聚而成痰。如《医宗必读》“痰饮”所说:“脾土虚湿,清气难升,浊气难降,留中滞膈,淤而成痰”。痰浊虽化源于脾,然本源于肾,肾主水液,津液得肾阳之气化蒸腾,方能清升浊降,上通于肺,下达于膀胱。肾虚失于蒸化,水液停聚,即可为痰。肾阳不能温煦脾阳,脾运不健,聚湿生痰。而肾之真阴不足,精亏液少,虚热内生,灼津炼液,亦可成痰。所以《景岳全书》“痰饮”说:“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

  •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103例

    作者:李耀庚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所致腹胀便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1〕。我院1982~1993年运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腹胀便秘10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103例,住院80例,门诊23例。其中男65例,女38例;年龄大69岁,小21岁,平均45岁。病例来源:车祸致伤,诊断(X线摄片证实)为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稳定型45例;从高坠下2~3天后门诊诊治,经X线摄照片诊断为新鲜骨折50例;8例为原发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本组病例治疗前均经X线摄片检查确诊为腰、胸椎压缩性骨折,均为外伤所致,未发现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早期主要症状均有腹部膨胀,胀痛,无反跳痛。伤后4~5天无大便占85例,6~7天无大便18例,均小便正常。排除腹腔脏器器质性损伤。中医辨证均属气血瘀滞、腑气不通所致腹胀便秘。2治疗方法  药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味:川厚朴25g,炒莱菔子15g,枳实16g,桃仁9g,赤芍15g,大黄15g(后下),芒硝9g(冲服),番泻叶6g(皒),陈皮3g(皒)。  药后24~36h不效者,可再服1剂,中病即止。2剂不效者停服。大便未通前忌生冷之品。

  •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9例

    作者:黄彪;黄达;王伟英

    X线检查:颈椎均有不同程度退行性变,其中颈曲变直、反张或成角24例,明显钩突增生变尖、钩突关节左右不对称28例,环枢关节左右不对称11例,颈椎椎体移位1例。2治疗方法  患者先在颈椎牵引椅坐位或床上进行仰卧位颈椎牵引治疗20min,采取间歇牵引重量为5~10kg,然后进行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上述治疗方法每天治疗1次。3疗效判断3.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3个月内无复发。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工作时间长时有轻微头晕不适感。有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有所改善或无变化,但仍有头晕感。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3.2治疗结果本组49例,临床治愈25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长治疗35次,短治疗2次,平均11次。

  • 四生灵仙洗剂治疗足跟痛89例

    作者:刘春霖

    足跟痛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自1990年以来运用自拟方“四生灵仙洗剂”治疗足跟痛89例,多获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89例均为门诊病例,男性40例,女性49例。年龄小40岁,大85岁。左足42例,右足47例,其中双足2例。病程短23天,长3年。经X线摄片证实有跟骨结节骨刺者63例,骨质疏松5例。2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生川乌10g,生草乌10g,生南星10g,生半夏10g,威灵仙30g,细辛10g,五加皮15g,牛膝15g,桂枝30g,独活15g,乳香10g,没药10g,闹羊花10g。  将上药加水2500ml,米醋500ml。武火煎至约2000ml。将煎好之药液与药渣一起倒入盆中,盆缘四周遮盖湿布,中央露出一孔,将患足从孔口伸入接受药的热熏蒸。若过烫则及时移开片刻再复行熏蒸,待热气欲尽,温度适宜时,将患足放入盆中药液浸泡。每次30min,每日2次。每剂药可反复使用2~3天。熏洗时注意切勿烫伤皮肤。3治疗结果  治愈(足跟痛消失,行走正常,X线摄片显示骨刺平塌)计60例;好转(足跟痛明显减转,行走正常,X线摄片示骨刺增生存在)计23例;无效(足跟疼痛、跛行及X线

  • 中药治疗老年性下肢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12例

    作者:郑天贵;张玉兰

    笔者1997年1月~2000年1月采用中药治疗老年性下肢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12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60~70岁者3例,71~80岁者7例,81岁以上者2例;单侧下肢受损者7例,双侧下肢受损者5例。合并下肢溃疡者3例,溃疡面积(2.5~3.2)cm×(7~9)cm之间,均有数十年下肢静脉曲张史以及反复发作的血栓性静脉炎,并作过抗炎治疗。此次病程短20天,长3个月。12例无大小隐静脉手术史。就诊时均存在轻重不同的受损下肢红肿热痛炎性反应。中医辨证:湿热型4例,血瘀型3例,瘀热型5例。2治疗方法  湿热型用清热利湿汤加减:玄参、当归、生地黄、黄柏各15g,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参、苍术、黄芪各30g,茯苓25g,红花15g,黄芩、甘草各10g。  血瘀型用桃仁四物汤加减:桃仁、三棱、莪术各12g,赤芍、当归、延胡索各15g,鸡血藤、丹参各30g,川芎20g,红花10g,甘草6g。

  • 自拟健脾宁肠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

    作者:叶参阳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1993年6月~2000年2月,笔者用自拟健脾宁肠汤治疗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3~56岁,平均38.3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5年。临床表现:均有腹泻、腹痛,其中有腹胀12例,粘液便10例,脓血便2例,肠鸣14例,里急后重8例。30例均作大便常规检验及大便培养,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粘膜粗糙或浅表溃疡。符合1987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18例,脾虚肝郁7例,脾肾阳虚5例。2治疗方法  予自拟健脾宁肠汤。方药组成:党参20g,茯苓15g,白术15g,白芍15g,防风10g,厚朴10g,佩兰10g,白及10g,当归10g,延胡索10g,陈皮5g,白头翁15g,甘草5g。  加减:脾胃虚弱者加黄芪;脾虚肝郁者加柴胡、川楝子;脾肾阳虚者加肉豆蔻;便血者加地榆。  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30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自拟)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纤维结肠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纤维结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未见好转。3.2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6例,占53.3%;好转12例,占40%;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93.3%。

  • 综合治疗颈椎病70例

    作者:曾家燕

    笔者2000年4月~10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进修期间对7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坐位颈椎牵引,同时结合磁疗、药物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中,门诊53例,住院17例;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25~72岁;病程15天~8年。分型:颈型21例,神经根型20例,椎动脉型26例,交感型3例。12诊断标准按照《百病百问沙龙丛书·颈肩腰腿病防治500问》〔1〕拟定。2治疗方法21采用日本产OL—2000型颈椎牵引仪,取端坐位,先将牵引带装至牵引架上,再将牵引带拉向头顶,自头顶上方套在颈颌部,同时将两耳下方之带扎紧。自后颈向前扎好一具加热装置的围领。牵引参数:牵引重量(视病情及个体感受)3~10kg;每次牵引总时间:20~25min;其中牵引1min,间歇放松5s;牵引角度:据病情一般为15°~30°,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者,牵引角为0°。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2日进行第2疗程,2疗程后判定疗效。22采用北京市北分仪器技术公司生产的BY-1型脉冲磁疗仪,取仰卧位,运用颈椎三环法,即一大环水平垫置在后颈部,S面朝上接触后颈部皮肤,两小环分别竖立放置在颈部两侧,N面朝里接触颈两侧皮肤。磁疗参数:磁场强度100%,频率100HZ。每次30min,10次为1疗程,间隔2日进行第2疗程,2疗程后判定疗效。

  • 桂枝汤加味治疗经行头痛36例

    作者:朱峪英;陈卫东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桂枝汤加味治疗经行头痛3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小为24岁,大为45岁;病程短为半年,长为6年,均为已婚女性。全部病例均经西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中医妇科病证的诊断依据而明确为经行头痛。2治疗方法  基本方:桂枝9g,白芍12g,生姜9g,大枣10g,炙甘草6g,川芎9g,细辛3g。  加减:以巅顶胀痛为主加藁本、柴胡;以眉棱骨痛为主加白芷、菊花;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陈皮;睡眠不佳加茯神、酸枣仁;血气虚加当归、熟地黄。每日1剂,加水500ml,煎30min,取汁150ml;再煎加水400ml,取汁150ml,混合,分2次于每日11点和20点服药,药后避风寒。经前1周开始服药,经净后停药,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

  • 手法加中药外敷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2例

    作者:陈清雄

    笔者于1994年以来运用手法加中药外敷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42例患者中,住院20例,门诊2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大70岁,小25岁。病程长16年,短半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风寒阻络型的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2.1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点按华佗夹脊穴、肾俞、委中、委阳、环跳等穴位,之后揉按腰部20遍,放松腰部肌肉,再重点揉按腰3横突及髂脊肌肉附着点;在腰部行分筋理筋法、三搬法[2];后在腰脊、臀、腿行柔散、捋顺、拍打手法5~10min,手法结束。整套手法约做25~30min,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间隔5天可行第2个疗程。2.2自拟温经通痹外敷方组方如下:生川乌18g,生草乌18g,生马钱子18g,桂枝15g,川椒15g,细辛10g,狗脊15g,红花15g,姜黄15g,独活15g,秦艽15g,威灵仙15g。  用法:上药共研成粉末,加水煎熬成膏状,掺入少许樟脑,趁热敷于患处。每天敷4~6h,7天为1个疗程,间隔5天可行第2个疗程。本方有大毒,不可内服,少数患者可出现皮肤过敏,出现者即停止应用。

  •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

    作者:贺耀平;宁敏坚

    1990~1999年,笔者采用手法和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中,女45例,男20例;发病年龄40~65岁,其中40~50岁45例,51~65岁20例;病程短7天,长14年。65例中,以低头伏案工作的工种发病率较高,症状、体征符合颈椎病的诊断。1.2X线及其他检查颈椎3~7椎体前后缘不同程度增生,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不同程度增生变尖,椎间隙左右不对称,生理弧度变直或轻度反曲。颈1~2开口位,65例均有环椎侧块和齿状突的间距不对称(简称环齿间距),右侧宽55例,左侧宽10例。10例眩晕头痛较重者做头颅CT除外颅脑占位性病变和脑实质病变。2捏颈治疗2.1手法治疗作者采用“松、正、点”三法,对颈肩头部进行按摩正骨点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具体做法,患者坐于30cm高的凳上,术者站在患者后侧。松法:拿双肩,揉捏颈各3min,肩颈各3min,左右手拇指分别弹拨分筋对侧颈肌和颈椎棘上韧带3min。正骨:颈椎旋转复位[1],纠正偏歪之棘突和环枢椎半脱位,仅在发现有棘突移位时才施本法。点穴:双拇指点按风门、肺俞、厥阴俞、膏肓俞和心俞、肩井、风池;然后,换双中指指腹,点按环揉双侧率谷、听宫、太阳穴。术者转换位置,站于患者前面,拇指点按印堂、头维(双侧)、百会穴,手法结束。点按每一(组)穴位约1~15min,先轻渐重,根据患者体质,因人施法,患者感觉舒服或胀为度。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

      方药:桃仁5g,山栀子5g,细辛5~10g,杏仁5g,白芥子25~5g,大蒜1~2瓣。  用法:将大蒜打成泥,将桃仁、山栀子、细辛、杏仁、白芥子研粉,加入蒜泥、鸡蛋白调成圆形糊状,直径略小于患儿足的横径,洗净两足底,涂上食油或石蜡油后敷上药糊,每昼夜贴1次,每次贴12h。  疗效:设对照Ⅰ组用止咳散敷足底(方法同上)再加服利君沙、病毒灵。对照Ⅱ组单纯口服利君沙、病毒灵。其中治疗组70例,治愈(治疗2d体温正常,咳嗽止,鼻塞流涕消失)25例;好转(治疗3d发热减退,咳嗽减轻)40例;无效(治疗4d发热咳嗽如前)5例;对照Ⅰ组30例,治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对照Ⅱ组30例,治愈15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治疗组与对照Ⅰ组疗效相似(P>005),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Ⅱ组(P<001)。  来源:陆惠辉,施越,施一平(江苏启东市江海中心卫生院226251)止咳散敷足底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70例中医外治杂志,2000,9(5):4.急性会厌炎  方药:大黄10g(后下),牡丹皮10g,山栀子10g,射干10g,郁金10g,连翘10g,赤茯苓10g,通草6g,生甘草6g。  加减:热盛加金银花、野菊花各10g,生石膏30g,知母10g;有痰加枇杷叶、前胡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采用漱服法,即边漱边咽,使药物充分与咽喉部接触,若会厌水肿较甚,咽下较为困难,可用热汤药先熏蒸咽喉20min左右,然后再漱服。  疗效:58例全部治愈。其中服药时间<4日即治愈者21例,占36%,服药4~6日而治愈者26例,占45%,服药6~7日治愈者11例,占19%。全部病例未使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类药,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来源:张玉芬(河北省职工医学院071000),马玉萍大黄丹栀汤治疗急性会厌炎58例河北中医,2000,22(11):830无症状型高脂血症  方药:生晒参5~10g,白术12~15g,茯苓12~15g,葛根15~30g,藿香10~12g,木香6~10g,泽泻12~15g,山楂15~20g,绞股蓝30g,丹参30g,三七粉3g(冲服),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2个月。治疗期间均保持原有饮食习惯。  疗效:60例中,显效(血脂降至正常,或TG下降≥30%,或TC下降≥20%)18例;有效(TG下降在20%~30%,或TC下降在10%~20%之间)35例;无效(TG或TC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7例。总有效率883%。  来源:许毓政(洞口县人民医院422300)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疗无症状型高脂血症60例湖南中医杂志,2000,16(5):26

  • 临床实验研究中设置对照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黎强;李淑平

    临床实验研究通过试验因素(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所出现的反应(效应)来验证假说,回答、解决实验研究课题;然而受试对象表现出的效应,并不完全是处理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试验过程中伴随的混杂因素同样作用于受试对象而产生效应。正因为受试对象表现出来的效应,是处理因素和混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区别处理因素的效应,就需要一个单纯体现混杂因素的对照组。由于对照组混杂因素的效应和试验组混杂因素的效应大致相等,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时混杂因素的效应可以相互抵消,这样就达到了将处理因素的效应单独显示出来进行分析的目的。可以认为,对照是进行对比的参照基准,是为了进行鉴别分析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要达到合理地设置对照的要求,研究者除了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对照的原则外,笔者认为还应该注意以下具体问题。1什么情况下需要设对照  考虑到临床实验效应除了试验因素的作用外,还会受机体的状态、环境中混杂因素的影响,通常在下述情况下都应该设对照以排除干扰。1.1就大多数疾病而言,人体具有一定的自愈倾向和自限能力,通过自身的调节可以防止疾病发展和恶化。对这类疾病进行防治效果评价时,需要设对照避免自身调节作用对防治效果的影响。1.2某些疾病的发病过程存在波动性或周期性(如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后经过一定阶段,疾病本身可出现间歇性自发缓解,进行疗效观察时应设对照以排除这种自发缓解倾向的干扰。1.3某些疾病和季节、气候因素关系密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冬季易发,且症状较重,进行防治效果研究时必须有同期平行对照以抵消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1.4对于疾病的防治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的作用,还可能受其它因素(如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饮食营养、休息、个体差异等)影响时,为排除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也必须设对照。

    关键词: 临床研究 对照 方法
  • 《广西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1、《广西中医药》杂志是广西中医学院,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被评为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西优秀期刊。主要刊登中医药医疗、科研、教学方面的论文,侧重临床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报道。  2、本刊辟有专题、临床研究、手法医学、老中医经验、理论探讨、学术争鸣、临床报道、经验总结、针灸经络、八桂名医精方、病例报告、医案医话、民族医药、基层园地、护理、中药方剂、实验研究、综述等专栏。尤为欢迎以下稿件:①中医药防治疑难病、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相关症(征)、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病毒性肝炎、多脏器衰竭、难治性肾病、血液病、支气管哮喘、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中老年前列腺炎症或增生病变、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病变、不孕症、小儿营养失调、儿童智能发育不全、过敏性皮肤病等的临床研究与报道。②以中医正骨手法、推拿手法、针刺手法等为主的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类论文。③反映介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性文章。④中医危急重症的临床研究与理论探讨性文章。⑤民族医药的有效技法及验方的研究报道。⑥区内中医药专家(副高职称以上)自己组创的组方合理,有效可靠的中医方剂介绍。⑦中药(新药)的开发与研究方面的报道,如药材品种整理、鉴定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中药质量评估研究,中药药理活性研究等。⑧反映中医药基础理论或临床研究前沿课题的文献综述或专家述评。⑨观点鲜明,见解新颖,论证充分,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中医药理论探讨性文章。{10}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经验。?、稿件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文字精练,数据可靠,中医诊断及疗效标准应参照(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  4、稿件请用300格稿纸誊写清楚,也可用计算机打字稿(每页字数应注明)。外文词汇须打印,欢迎软盘投稿(同时附打印稿1份)。稿件以5000字以内为宜(包括图表与参考文献)。  5、署名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文章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6、来稿须标注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关键词3~8个。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类论文正文前须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超过300字。  7、稿件所用医学名词术语力求规范,可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GB/T16751.3-1997)及《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中药名以《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医古籍出版社)为准,草药应注明拉丁学名。稿件要使用规范字,简化字按1986年6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范书写。  8、文章的图表应少而精,不与正文重复,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应列出图题、表题,图表设计要合理,统计表请采用三线表,附图可以是照片或手工绘制图,绘图请另用碳素墨水在绘图纸上绘制,图面力求清洁、清晰、准确。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9、文章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有关量和单位的一系列国家标准(GB3100~3102)执行。有关数字用法请按《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T/T15835-1995)执行。正确使用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统计学符号按《统计学名词及符号》(GB3358-82)规定书写。  10、参考文献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以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与稿件内容密切有关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近期文献为主,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文后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文题和来源。  11、取得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资金项目的来稿,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基金的名称及编号,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奖中获奖或被二次文献转载、摘录者,烦请作者通知本部。  12、临床及实验类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证明(稿件资料的真实性及保密审查由作者单位负责)。来稿请注明单位所在地详地址及邮政编码。  13、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刊具体情况,接到来稿后,即给作者寄回执,并在3个月内将稿件处理意见通知作者。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Chinal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若来稿不愿意入编者,请在稿件上注明。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一俟刊用,赠当期杂志1册,除另有约定者外,不再付稿酬。来稿请寄: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530001《广西中医药》编辑部,切勿一稿两投。《广西中医药》编辑部

  • 2000年“白年乐”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作者:

    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与本刊组织专家,遵循工整、择优的原则,按照预先制顶的科学评比办法,从2000年本刊发表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论文中评出优胜者,现将结果及获奖金额公布如下:一等奖(缺,末达评比办法所订标准)二等奖 唐农 韦艾凌 加味膈下胶囊抗肝维化的林场研究(第4期)800元    梁健芬 李桂贤 黄选华 水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变学、SOD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第1期)(800元)三等奖 邓家刚 复方芳藤合剂异兵同治举(第3期)600元    齐敏友 邱德文 米槁心乐滴丸药效学研究)(第期)(600元)    丘明明 王受武 韦荣芳 曹于 黄中凯 鸦胆子油治疗尖锐的活性成分药理研究(第6期)600元本次活动体现;了企业界、科技界对科技出版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高度民主重视。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与本刊继续联合举办“2001年百年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广西中医药》编辑部2001年1月16日

  • 征文通知

    作者:

    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定于2001年9月或10月在广州市召开“全国第二届中医治疗炎症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由《按摩与导引》编辑部承办。  此次研讨会征文截稿日期为2001年6月底。  信封上请注明“会议征文”字样,寄广州市恒福路60号《按摩与导引》编辑部罗凛同志收(邮编510095)。电话:020-83582431。入选征文将刊登在《按摩与导引》正刊或“全国炎症会专辑”增刊(有批准文号)上;并由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部颁发《论文证书》,给予继续教育学分。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部2000年12月28日

  • 《广西中医药》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作者:

    顾问 : 韦贵康 班秀文 刘坚 主任委员 : 王乃平 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 邓家刚 龙学明 朱华 江震声 刘力红 杨振中 吴胜华 岑家铭沈兆熊 罗伟生 赵一 黄瑾明 彭洁 蒋应时 甄汉深 蓝青强黎伟台 常务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韦永兴 王健华 方显明 齐幼龄 刘钧超 李方 李华佳 李淑平 陈慧珍 张达 旭 欧 阳 寿 肖 廷 刚 林 江 官 英 勇 周 子 静 周 凯 声 翁 泰 来 徐 守 中 凌 霄 梁 卫 谢 崇 源 谢 金 鲜 唐 农 黄 海 滨 彭 跃 钢 蒙 旭 光 委 员 : (按 姓 氏 笔 画 为 序 ) 王乃平 王力宁 王健华 方显明 韦永兴 邓家刚 邓曼 龙学明史宏 史伟 朱少廷 朱华 朱芳武 齐幼龄 江震声 许学建 刘力红 刘钧超 刘泰景 发杨中 杨春柳 李方 李廷冠 李华佳 李志刚 李桂文 李淑平 李锡光 李瑞吉 岑家铭 吴胜华何振威 何清平 陆和屏 陈小刚 陈廷禧 陈国佩 陈淦清 陈慧珍 陈慧侬 沈兆熊 张达旭 张颖 欧阳寿 肖廷刚 肖振球 岳莉莉 林江 林 云 林寿宁 易自刚 罗伟生 周子静 周凯声 周德丽 赵一 赵志谨 官英勇 宣伟军 翁泰来 徐守中 徐光耀 凌霄 贺俊民 唐农 唐忠鲁 黄广元 黄汉儒 黄海滨 黄瑾明 黄鼎坚 梁卫 彭洁 彭跃钢 彭俊峰 董少龙 蒋应时 谢金鲜 谢崇源 甄汉深 蓝青强 蒙旭光 黎伟台 潘智美

  • 中国中医药学会2001年学术活动计划

    作者:

    康莱特杯”全国首届中医药优秀学术专著评选活动  该活动将评选一等奖5名,奖金各5000元,二等奖10名,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30名,奖金各1000元,优秀奖50名,名誉奖励。参加人员:学会会员(未入会者,须先办理入会手续,方可参加)参加办法:学会会员将会员证复印件、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1~3本(时间自1979~2000年之间正式出版物)挂号寄到学术部。信封注明“康莱特杯”。截止日期:2001年5月1日。颁奖大会拟于9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首届实用特效中医药技术交流演示会  拟定于2001年6月在福州市召开首届全国实用特效中医药技术交流演示会。截止日期:2001年4月30日。信封注明“演示会”。全国运气医学系列高级研修班每期8天,费用800元,报名满30人开课。参加两个班以上优惠20%。全国首届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拟定于2001年二季度在北京举办“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征文截稿日期:2001年4月30日。

  • 本刊加入Chinainfo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声明

    作者: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入网“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所以,向本刊投稿并获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ChinaInfo信息服务系统,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将自己稿件纳入因特网传送交流的作者,请另投它刊。本刊不另付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  ChinaInfo系统是由国家科技部立项,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组织实施,万方数据网络中心编辑制作的开放式因特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电子期刊》作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ChinaInfo系统中的重要信息服务栏目(网址: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本刊内容将按照统一格式制作编入ChinaInfo系统电子期刊,读者可上因特网进入ChinaInfo系统查询检索本刊内容,也欢迎各界朋友通过ChinaInfo系统向我刊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或征订本刊。《广西中医药》编辑部

  • 鼻炎膏抗炎抗过敏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俊;谢金鲜

    鼻炎膏是由川芎、白芷、防风、当归、黄芪等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我们对该药进行抗炎抗过敏的动物实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实验依据。1实验材料1.1药品鼻炎膏内服药由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提供,批号9806010;地塞米松由广东河源市康泰制药厂提供,批号971011;磷酸组织胺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东风生化技术公司提供,批号9302044。1.2动物昆明小白鼠,普通级,合格证号:桂医动字第11004号,雌雄各半,体重20±2g;豚鼠,合格证号:桂医动字第13006号,雌雄均用,体重200~250g,均由广西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3仪器AEU-210型万分之一g电子天平,日本岛津产。2实验方法与结果2.1抗炎试验2.1.1对小白鼠耳二甲苯致死的影响[1]取小白鼠50只,按雌雄性别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药物容量为20ml/kg。第1~3组小白鼠ig给鼻炎膏,剂量分别是30g/kg,15g/kg,75g/kg;第4组ig给地塞米松,剂量为00045g/kg,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1h,于小白鼠左耳滴二甲苯005ml致炎,15min后沿耳根剪下两耳,用6mm打孔器将两耳同部位等面积打下两耳片,用AEU-210型电子天平称重,计算小鼠耳片重量。按小鼠10g体重所含耳片重量换算成耳片系数,作为肿胀度计算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用各组的-x±s作组间t检验,结果见表1。

    关键词: 鼻炎膏 抗炎 抗过敏
  • 补钙误区

    作者:韦锦斌;王乃平

    钙有多种生理作用,如构成支持身体的骨骼和牙齿、维护神经与肌肉正常活动、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等。缺钙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病症,如儿童的佝偻病,成年人的软骨病,老年人的腿抽筋、骨质疏松等。补钙用于治疗缺钙性疾病,无可厚非,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补钙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关注,不科学的商业语言可能会引发人们盲目补钙,本文就人们在补钙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作一综述,以冀使人们对补钙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1儿童补钙的误区1.1关于身高有人认为给儿童补钙能促进身高,关于补钙与儿童身高的关系,有学者专门进行研究,Lee〔1〕研究结果是补钙可增加骨矿物质的含量,但儿童身高无显著增长。王身笏等〔2〕在研究了补钙对江门市162名习惯低钙膳食儿童身高的影响,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看来,补钙对儿童身高的作用还需作更长期的评估。1.2关于低钙血症低钙血症要补钙似乎合情合理,但近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吴珍珠等〔3〕用硝笨吡啶治疗了52例喘息状态并低钙血症的病儿,发现不补钙剂也能二者皆愈。李珊〔4〕在治疗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顽固性低血钙中发现,经常规治疗及补钙1周血钙仍未回升,而加用尼莫地平3天后,血钙恢复正常。霍淑芳等〔5〕在探讨了危重新生儿低钙血症原因后认为治疗上应首选钙拮抗剂而非盲目补钙。李明珠等〔6〕在对新生儿窒息电解质及代谢紊乱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指出,低钙血症补钙应慎重,以免造成细胞内钙过多,加重细胞损伤。可见,对儿童低钙血症补钙要慎重。

    关键词: 补钙 误区 综述
  • 《中医病案规范》的学习与实践

    作者:唐乾利;姚春;叶向阳;吴胜华;黎甲文

    中医病案是医务工作者在中医临床工作中用于记载患者疾病发生发展、演变预后、诊断治疗、防护调摄及其结果的档案,也是解决医疗纠纷、判定法律责任、医疗保险等事项的重要依据。病案作为第一手的信息资料,对中医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医院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1]。为了适应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中医病案书写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中医病案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新规范的贯彻实施,对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内涵建设,提高中医医疗质量,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促进中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就新规范的学习和执行谈一些看法。1中医病案的作用和特点  中医病案是患者的诊治档案,是医、教、研的宝贵资料,又是解决医疗纠纷、判定事故法律责任的事实依据;同时,又是考核临床医师技术水平和衡量医疗质量、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正确书写病案对提高临床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及加强基本功训练和端正科学态度有着重要作用。中医病案管理是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加强中医机构的内涵建设,促进中医学术发展,适应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还是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中医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 健脾升阳化湿法临床举隅

    作者:陈建文

    笔者长居岭南,岭南病多夹湿,妄用祛湿、利湿、燥湿常常不效,而运用健脾升阳法治疗疾病反复发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举数例于下。1霉菌性阴道炎  患者,女,38岁,1998年9月4日初诊。反复外阴瘙痒伴白带增多1年,1年前外出旅游后外阴瘙痒伴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微臭。到妇产科作白带常规检查示:霉菌(++)。经冲洗及内塞制霉菌素后,诸症消。复查白带常规:无霉菌生长。但1月后,月经来临前3天上症又作,伴腰胀坠,再次经上述处理后,诸症亦消失。此后每次月经来临前3~5天即见腰堕胀、腹胀、便溏、白带多、色白质稠、外阴微痒、口涩、纳呆,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诊为带下病,辨证属脾虚夹湿。治以健脾升阳化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苍术15g,鸡冠花10g,鹿角霜10g,海螵蛸15g。服药3剂,白带减。后守法续服3剂诸症除。复检白带无霉菌生长。嘱经期口服乌鸡白凤丸,平时可服补中益气汤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无复发。  按:经水将至,脾血先流注血海,后下流为经。患者脾血既亏,则虚而不能运行其湿,水湿下注,损伤任、带二脉,移液下流;或经期脾气益虚,湿毒乘虚内侵,故见症状反复。西医的免疫学亦认为,人体的皮肤、粘膜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阴道),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则对人无害,但人体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时,原来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菌种就成了条件致病菌,故只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才是治病的根本。

广西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