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

交通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교통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南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4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2440
  • 国内刊号: 32-141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交通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顾晓松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作者:王兴纬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和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联用厄贝沙坦+PGE1)30例和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28例,两组厄贝沙坦均服用75~150mg/d,观察组静脉滴注PGE1 10μg/d,连续14天.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5),随访3个月仍维持于较低水平.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UAER明显下降(P<0.05).结论:联合PGE1和厄贝沙坦应用能快速降低早期DN的UAER,并在较长时间维持于低水平.

  • 综合康复治疗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38例效果观察

    作者:黄荫浩;蔡俊燕;沈光宇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伴MS患者72例,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观察组)38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4例,对包括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S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尿酸(UA)为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TG及UA均升高的患者在治疗后分别下降14.7%及21.6%,BMI减少16.7%(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仅靠单纯降压治疗并不能完全防治各种危险因素引发的综合征,采用药物、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心理疏导等多种综合治疗手段,对大部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能起积极作用,有助于防止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 中青年脑梗死51例病因分析

    作者:倪琳琳;吴新民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51例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结果:46例(90.2%)能查到病因,动脉粥样硬化(21例)和心源性栓塞(11例)是中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结论: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复杂,多数患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相关检查可找到病因.

  • 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作者:杨柳

    目的:观察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预混入胰岛素(诺和灵30R)组,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PBG、HBA1c均明显下降(P<0.01),诺和锐30组2hPBG的下降值更明显(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能更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的餐后血糖,且低血糖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

    作者:奚正荣;许鹏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将DN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一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二组服用贝那普利,三组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Scr水平的变化.结果:前列地尔组治疗后Scr明显下降(P<0.05),尿蛋白降低不明显.贝那普利组治疗后尿蛋白明显较少(P<0.05),但Scr明显上升(P<0.01).联合治疗组两项指标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 早期空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洪道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37例.EN组在入院后3~5天即实施空肠内营养.PN组完全肠外营养,其余常规治疗两组完全相同.比较两组的并发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降低并发症、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结论:早期空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分析及抗谷氨酸作用的研究

    作者:周纯;顾永健;姜正林

    目的:观察刺五加(AS)注射液对急性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对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单盲对照法,刺五加组7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AS注射液60ml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4天;对照组74例,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4天.观察临床效果.2、实验研究用大鼠海马脑薄片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观察使用AS注射液(AS组)和未使用AS(对照组)对谷氨酸(Glu)所致的缺血性海马脑片顺向群峰电位(OPS)的影响以及脑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临床观察AS组优于对照组.(2)AS组脑片在加入Glu后5分钟OPS减小并消失,去除Glu 1小时后OPS恢复率为83.3%,平均恢复程度为86.4%;对照组脑片加入Glu后OPS在3分钟迅速减小并消失,去除Glu 1小时后OPS恢复率为16.6%,恢复程度为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电镜下观察发现,加有Glu海马脑片的CA1区锥体细胞核染色加深,核膜不完整,核内染色质凝聚成块,胞浆中内质网高度扩张.使用AS后的神经细胞核膜完整,核内染色质轻度凝聚,内质网轻度扩张.结论:AS注射液可能通过抗Glu毒性作用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有治疗作用.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与T细胞免疫状态的研究

    作者:周宝勤;吴小飞;王华雨;唐剑武;蒋道荣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T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通过DNA扩增、基因序列分析检测21例慢性乙型肝炎的基因序列,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45例慢性乙肝发生前C变异有12例,变异株CD4+、CD8+相对数明显低于野生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前C变异后病毒得以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不利于宿主对病毒的清除

  • 糖尿病足87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炜;崔世维;朱晓晖;王粹芳;印彤;顾志峰;秦文浩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足患者也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住的8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 前S1抗原检测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相关性探讨

    作者:徐瑾;秦斌

    目的:探讨前S1抗原(前S1)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复制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对469例HBV感染者进行二对半(HBV-M)、前S1和HBV-DNA检测,并对其中382例HBV-DNA(+)标本进行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382例HBV-DNA(+)的标本中,前S1、HBe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5%、37.9%,前者远高于后者;与HBV-DNA总符合率分别为76.5%、35.6%.前S1阳性检出率与HBV-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检出率与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S1与HBeAg有很好的相关性,能更准确、客观地反映乙肝病毒感染与复制,对乙型肝炎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 益气养阴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雁冰;包晓燕;吴红萍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早期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补肾方,2组均治疗3个月,对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尿mALB、β2-MG、TF、RBP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2组比较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补肾方治疗早期DN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 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17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芝奥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17例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痰培养均3次以上培养出真菌或痰涂片找到菌丝,其中白色念珠菌15例,克柔念珠菌1例,曲菌病菌1例.16例患者(肺曲菌病除外)予氟康唑和酮康唑治疗后真菌转阴者10例,症状好转者12例.总有效率70.6%,17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死亡5例,病死率29.4%.结论:肺结核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或伴有肺部结核空洞者经用抗生素治疗1周以上效果不佳者应考虑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可能,建议做常规痰培养、药敏试验以及早发现肺部侵袭性真菌病.

    关键词: 肺结核 真菌感染
  • 择期介入治疗与强化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比较

    作者:韩冷;王志强;蔡墨华

    目的:观察强化药物治疗与择期PCI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1例确诊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强化药物组)16例,另一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的同时择期行PCI治疗(择期PCI组)15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择期PCI组中7例为单支病变,4例为双支病变,4例为3支病变.植入1个支架6例,植入2个支架6例,植入3个支架2例,植入4个支架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支架(Firebird微创公司).37例患者随访1年发现,择期PCI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死亡率和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和脑梗塞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择期PCI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 超早期溶栓治疗中重度心源性脑梗死40例分析

    作者:周健

    目的:探讨中重度心源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中重度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前者用尿激酶加依达拉奉,后者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第2,14天时欧洲卒中量表(ESS)有效率及脑出血发生率(致死性和非致死性).结果:两组在第2,14天ESS有效率(P<0.05),其中45<ESS≤70组(P<0.01),ESS≤45(P<0.05),两组死亡率及致死性颅内出血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源性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 老年急性腔隙性梗死18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杜卫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1例老年急性单纯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特征、影像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占同期住院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85.8%,有高血压史者占64.6%.腔隙性梗死灶主要在脑白质,特别是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血脂中LDL-C明显增高.结论:老年人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发人群,必须加强对血压调控,积极降脂,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 氩等离子凝固技术在胃肠道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刘鹏飞;沈卫东;夏惠治

    目的:评价氩等离子凝固术(APC)治疗不同胃肠道疾病的效果.方法:对162例门诊及住院胃肠道疾病患者予以内镜下APC治疗,其中消化道出血26例,胃肠道隆起样病变115例,其他病变21例.结果:出血患者除1例因动脉喷血而失败转手术,余均1次治疗成功,对隆起性病变和肿瘤等也起到清除组织的效果.结论:APC对于大多数非门脉高压性的消化道出血、隆起性病变治疗效果满意.

  • 奥扎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0例效果观察

    作者:范建民;金星进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对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给予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60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44例(73.33%),有效14例(23.33%),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14例(23.33%),有效18例(30.00%),无效28例(46.67%),总有效率53.33%.结论:奥扎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较为安全,临床疗效较为可靠.

  • 变异型心绞痛8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书东;丁国华

    变异型心绞痛在临床上较少见,在诊断与治疗上与其他类型的冠心病有所不同.随着冠脉造影及其血运重建术的开展,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本文对1998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8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多种指标联合检测用于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作者:宋云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佳检测指标组合.方法: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的CA125、CEA、TSGF、β2-MG、ADA、VEGF含量及细胞DNA染色体倍体分析,结合临床寻找佳鉴别指标组合.结果:CA125不升高可用来排除非结核性胸腔积液;TSGF和VEGF均不升高可排除恶性胸腔积液;以β2-MG明显升高而TSGF和VEGF不升高来确诊结核性胸腔积液;对TSGF和(或)VEGF升高者作DNA染色体倍体分析和CEA浓度检测,只要CEA或DNA染色体倍体单项阳性,即为恶性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并跟踪观察,可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结论:多种指标组合检测有利于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 凯时和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乙肝效果观察

    作者:徐筱佳;孙志成

    目的:探讨凯时(前列腺素E1)和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凯时和腺苷蛋氨酸,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SB,PTA的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SB,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TA与对照组相比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加用凯时和腺苷蛋氨酸,有助于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加速黄疸消退,改善凝血功能,促进肝脏功能好转,提高治疗效果.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作者:闾爱斌;丁立东;刘俊慧;吴艳凌;孟秀芹;黄凯;崔之础

    目的:实验研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HITACH17600-020生化分析仪器对113例脑梗死者和50例对照者血液中Hcy、LDL、HDL、LPa、TG、TC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组的Hcy、TG、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cy水平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有关.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

  •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42例临床分析

    作者:顾颖;卢慧宇;唐梅英;杨雨田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岁以上自发性气胸患者42例,对照组(<60岁)5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支气管肺癌为主,其次为支气管哮喘.其临床表现、基础疾病、气胸类型均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别.结论:老年人气胸与青壮年气胸存在差异,临床中应充分重视,减少误诊、漏诊率,提高治疗水平.

  • 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2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国锋;王群立;王勇;熊斌

    目的:探讨选择性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主动电极植入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对22例患者进行起搏器植入,观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手术全部成功,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间隔部起搏的QRS波群较窄(P<0.01),间隔部导管置放固定时间、X线曝光时间稍有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一个良好的,甚至是较心尖部起搏为优的备选方式,特别是对于已有心衰症状或潜在心功能障碍,但又无力承担三腔起搏费用的患者.

  • 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施文瑜;姜胜华

    目的:探讨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al-color and dual-fusion fluorescencein-situ hybridization,D-FISH)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R显带(RHG)核型分析和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2种方法,对24例CML患者进行检测.结果:24例CML中,常规细胞遗传学检出Ph(+)21例(87.5%),D-FISH检测均为bcr/abl(+)(100%);3例Ph(-)者经D-FISH检测均为(+).结论:与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相比,D-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优点,可以作为诊断CML的一种重要检测方法.

  • 抽动-秽语综合征72例临床分析

    作者:戴海英;施建生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脑电图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对72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中眨眼42例,四肢抽动17例,不自主发音或秽语35例,耸肩8例,摇头扭颈12例,面部抽动28例,弯腰1例.情绪烦躁24例,注意力缺乏8例,学习困难8例.神经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血沉正常,52例抗"O"正常,15例抗"O"异常(22.39%).脑电图31例属正常范围,41例(56.94%)异常.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部分病例抗"O"增高,脑电图检查对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帮助.积极的心理、对症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静脉麻醉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英;冯堃;陆永高;郑斯杰

    目的:研究静脉麻醉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可行性.方法:41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咽喉麻醉后静脉注射丙泊酚,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内镜套扎术.结果:41例全部顺利完成内镜下套扎治疗,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麻醉下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阿地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乙肝肝硬化临床观察

    作者:谢群;王华雨

    目的:评价阿地福韦酯对YMDD变异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服拉米夫定发生YMDD变异乙肝肝硬化患者32例,加用阿地福韦酯治疗,2月后停拉米夫定,阿地福韦酯继用至48周.定期检测肝功能、HBV-DNA水平、HBeAg、YMDD变异情况.结果:治疗48周时ALT的复常率为90.6%,HBV-DNA应答率为75.0%,HBV-DNA阴转率为28.1%,HBeAg阴转率为21.9%,HBeAg血清转换率为12.5%.结论:阿地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乙肝肝硬化患者可在病毒学和生物化学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且安全.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HBVcccDNA检测

    作者:刘先进;吴月平;凌勇武;罗文明;王世蓬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HBVcccDNA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PCR-微流芯片法检测53例慢性肝病患者白细胞中HBVcccDNA,与血清HBV-DNA含量、HBV-M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3例慢性肝病患者白细胞中HBVcccDNA检出17例,HBV-DNA在105~107copies/ml间的HBVccc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V-DNA小于103copies/ml者(P<0.01),HBVcccDNA阳性率与HBeAg、HBeAb无关.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存在HBVcccDNA,与血清HBV-DNA含量存在一定关联.

  •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3例分析

    作者:李兴楼;牛海明;陶然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3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13周,平均9周.按Constant评分标准45~95分,平均83分,其中优11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2.6%.结论:LPHP具有操作方便,固定可靠,保护血供,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

  • 改进的逆行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蔡卫民;陈玉兵;耿昌年;刘远;何顺虎;纪林善

    我们2003年以来对逆行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了改进,修复足部缺损创面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大骨瓣开颅辅以小脑幕切迹切开术在重型脑外伤中的救治体会

    作者:许如东;陈志标;汤伟祥;董正山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有效急诊手术方案.方法:对7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27例辅以小脑幕切迹切开术.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恢复良好36例,中残12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0例.结论:早期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辅以小脑幕切迹切开术可改善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

  • 肛肠疾病日间手术182例分析

    作者:周菊明;刘玉林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在肛肠疾病诊治中的可行性.方法:对182例运用日间手术原则进行诊治的肛肠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开展日间手术的经验.结果:随诊满3周的病例有138例,所有患者术后1~3天均自行大便,1例麻醉药心脏毒性反应者转住院,2例痔疮近期术后出血,局麻下再次缝扎止血,1例痔病术后感染形成肛旁脓肿,一期根治术治疗的肛旁脓肿形成肛瘘2例,肛瘘复发3例.结论:日间手术是诊治肛肠疾病较经济的方法,适当的病例选择是开展日间手术的安全保障.

  • 掌指骨骨折中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应用体会

    作者:王晓东;张建华;李宏斌;李玉前;施俊峰

    目的:探讨在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掌指骨骨折,根据不同部位和骨折性质,采用普通克氏针、微型钢板、环抱记忆钢板、可吸收克氏针、钢丝等单独或联合应用的效果.结果:102例经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确实有效固定骨折部位,辅以相应的功能练习,102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内固定物的选择不是绝对的,应遵循不损伤关节周围组织或腱周组织,不加重原有骨折的原则去选择相关材料.

    关键词: 掌指骨 骨折 内固定
  • 肺癌手术前肺功能的综合评判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曹飞;尤庆生;柯宏刚;刘琨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前肺功能综合检查的意义.方法:肺癌150例中中央型肺癌38例,周围型肺癌112例,均于术前进行简单评估、屏气试验、肺功能检测仪测定和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良好69例,轻度受损43例,中度受损26例,重度受损12例;进行肺叶切除术110例,肺段切除11例,一侧全肺切除29例;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肺功能良好组4例(5.6%),肺功能轻度受损组5例(11.6)%,肺功能中度受损组5例(19.2%),肺功能重度受损组2例(33.3%).肺功能良好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小于肺功能受损组.结论:肺切除术前评估其肺功能,再用肺功能检测仪作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为依据,后用血气分析指标来印证肺功能数据的正确性,为决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 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急性阑尾炎切除术的应用

    作者:黄业农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急性阑尾炎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39例阑尾炎,随机分为两组:CSEA组和EA组,术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果和维持时间,观察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CSEA组低血压(>20%基础值)发生率为36.8%(7/19),EA组为15.0%(3/20)(P<0.05).CSEA组术中牵拉反应和静脉辅助药使用均为10.5%(2/19)都明显少于EA组43.3%(13/20)(P<0.01).CSEA组术毕VAS优于EA组(P<0.01).两组术后均无明显头痛.结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CSEA麻醉明显优于EA.

  •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48例

    作者:冯武;瞿南初

    目的:探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48例,9例经椎弓根植骨,其中3例用加长AF跨双椎体固定.39例行横突及关节突部自体植骨.结果:45例获随访11~36个月,平均2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8.5%恢复到88%,Cobb角由术前平均34°矫正到术后平均10°,经过随访,截瘫患者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提高,其中A-B级2例,B-C级4例,B-D级3例,C-D级5例,C-E级1例,D-E级4例.结论:AF内固定系统具有短节段三维空间内多重矫正力的灵活性和维持解剖复位的坚固性、强大的轴向撑开力,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改良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作者:张志海;寿奎水;张全荣;魏苏明

    目的:介绍改良前臂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术.方法:对手背创面8例,虎口开大9例,2~5掌骨头创面1例,以尺骨小头桡侧缘和肱骨外上髁为皮瓣轴心线,尺骨茎突上2.5cm为旋转点,设计皮瓣.于尺骨茎突上约11cm处即旋后肌下缘附近找出骨间后动脉较粗大皮支,在其以近切断结扎骨间后动脉,向远端游离并保留血管周围1.5cm筋膜,切取皮瓣,确保皮支位于皮瓣内,将皮瓣转位覆盖手部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结果:16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危象,导致皮瓣部分坏死.术后均无伸指障碍.结论:改良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适用于修复手背和虎口创面.

  • 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42例

    作者:苏星;陈建

    目的:总结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对应用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经1~6个月随访,颅骨缺损致头颅外观畸形均较好修复.并发感染1例,钛板外露2例,皮下积液5例,癫痫3例,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均恢复良好.结论: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效果满意,掌握好手术指征与技巧,可减少并发症.

  •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作者:杨峰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制定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手术患者3612例中发生的切口感染58例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腹部手术患者3612例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8例,感染率1.61%,Ⅰ类手术感染3例,感染率1.15%.Ⅱ类手术感染34例,感染率1.32%,Ⅲ类手术,感染22例,感染率2.85%.急诊手术感染31例,发生率2.58%.择期手术感染27例,发生率1.12%.结论:腹部术后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状况、手术环境、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急诊手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研究

    作者:汪志峰;李永财;虞昊;马宝君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对7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2例行亚低温治疗(观察组),34例常温治疗(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入院后24、48、96、120小时的颅内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30天进行GCS和DRS评分.同时对比两组间严重低血压、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低钾血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在伤后24小时内两组患者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48~120小时期间亚低温组ICP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7天后观察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30天后差异更明显.观察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他并发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具有保护作用,能促进伤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而大部分并发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 胃切除术后胃瘫10例诊治分析

    作者:戈军刚;黄建明;宣卓琦

    胃切除术后胃瘫(PGS)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胃瘫是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排空延迟,常为术后胃肠动力紊乱引起,多数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1].近年来随着胃部手术的增多,胃瘫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但病因尚未十分清楚,在治疗上无特定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我院1999~2006年胃切除术后胃瘫10例分析报告如下.

  • 空心加压螺纹钉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7例

    作者:何永生;徐永金;杜银华

    髌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是下肢常见的骨折,其治疗方法多样.我院2002年4月~2005年6月运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

    作者:顾红星;侯建华;陆福年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22例.结果:22例均一次取尽结石,平均手术时间133分钟,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无继发出血.结论: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化、肾功能受损轻、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电视腹腔镜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60例报告

    作者:林海

    目的:总结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经验,对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并发症处理等进行探讨.方法:对采用VSTS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ATS手术成功56例,3例术中因粘连严重,1例术中出血不止改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而治愈.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肺膨胀不全.结论:VATS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创伤小,痛苦轻,安全性高,恢复快,住院周期短.

  • 小骨瓣侧裂入路显微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36例体会

    作者:刘保华;张建勇;姜宁;陆海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方式.方法:对3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行小骨瓣侧裂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手术,并进行总结.结果:术后1天复查CT,全部血肿清除28例,大部分清除8例.术后1周复查CT再出血2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于再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继发大面积脑梗死各1例.术后1天清醒23例,术后1周清醒10例;存活患者2周后肌力开始恢复;1月下肢肌力恢复3级以上26例.结论:显微镜下侧裂入路,可减少对脑组织干扰,保留骨瓣,不放引流,对早期无脑疝及脑水肿不明显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选用.

  • 术中美蓝试验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338例分析

    作者:陆松华;唐友余;景仕银;杨长刚;吴斌

    目的:研究防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38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中采用美蓝试验检测吻合状况,发现吻合不良9例给予加强缝合.结果:338例中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为0.59%.9例吻合不良者经加强缝合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手术操作、吻合技术很关键,术中美蓝试验能及时发现吻合口缝合缺陷并加以修补,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起到良好的作用.

  • 男性不育症1558例诊治体会

    作者:郑明华;金鑫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开展男性不育症的诊治程序.方法:按WHO男性不育诊断程序分类,以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其疗效.结果:特发性少、弱精子症占较高的比例(特发性少精症318例、弱精症451例予HMG、HCG、克罗米芬等治疗,分别有89例、91例获得妊娠),1 558例总的治疗成功率为18.1%.结论:基层医院开展男性不育症治疗无需添置昂贵设备即可为不育夫妇提供方便、有效的治疗.

  • 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在下肢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葛勇;张弛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在下肢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微创固定技术治疗下肢粉碎性骨折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经5~24月随访,1例于术后8月诊断骨折延迟愈合而对骨缺损处予以植骨,1例于术后12月时因骨不连螺钉断裂而重新固定并行植骨术,其余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均良好.骨折愈合时间3~8月;2例有皮瓣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4例开放骨折创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结论:MIPO技术大限度的保留了骨折处的血供,减少感染和再骨折的危险性,维持骨折的稳定性,缩短康复时间.

  • 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7例

    作者:夏小鹏;成红兵;周斌;马培德

    目的:总结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7例.结果:随访平均18月,术后神经功能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伤椎后突角及矢状面指数术前与术后及末次随访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术后与末次随访的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减压彻底,固定牢固,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行的方法.

  • 高能X线照射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及bcl-2、Fas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贤称;陈不尤;肖明兵;倪润洲

    目的:研究高能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及bcl-2、Fas表达的变化,为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的时间剂量分割提供借鉴.方法:用吸收剂量为5Gy的6 MV X线单次照射HepG2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受照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凋亡率,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受照前后bcl-2和Fas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能X线可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照射后6h细胞凋亡率达到高峰(32%),同时bcl-2表达水平下降,Fas表达水平升高.结论:高能X线能够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发生凋亡,bcl-2及Fas可能参与其细胞凋亡的调控.

  • 针刺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疗效及HPA轴功能的影响

    作者:郭爱松;李爱红;顾一煌;金宏柱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并探讨其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4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使用氟西汀治疗6周,研究组20例采用针刺结合氟西汀治疗6周.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ACTH、CORT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和ACTH、CORT值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尤甚(P<0.05或0.01).结论:针刺联合药物治疗PSD和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相比,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其机理可能与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亢进有关.

  • 门静脉动脉化对肝硬化犬部分肝切除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鹏;李鹏;芮理;李厚祥

    目的:旨在研究门静脉动脉化(portal vein arterialization,PVA)对肝硬化犬部分肝切除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探讨PVA的临床可行性.方法:肝硬化犬分为3组:A组(动脉化组)行肝左外叶切除加门静脉动脉化手术;B组(对照组)仅行肝左外叶切除手术;C组(假手术组).每组均于术后4周处死,实验过程中检测门静脉压力的变化.结果:门静脉压力在术后即时A组为(19.71±1.2)cmH2O,B组为(11.72±0.58)cmH2O,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后A组降至(13.99±1.18)cmH2O,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PVA未造成近期明显门静脉高压,有望成为临床上肝脏手术时预防肝衰竭、支撑肝功能的有效辅助手段.

  • 胱抑素C检测在儿童肾小球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刘俊慧;陈曙光;钱月华;徐士荣;闾爱斌;季炜;崔之础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小儿肾小球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HTACHI7600-020生化分析仪检测53例小儿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中BUN、CRE、UA、TCh、CYS-C、β2MG.结果:肾小球疾病组的CYS-C、CRE等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YS-C是反映小儿肾小球滤过率的重要指标,在小儿肾小球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 雌激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作者:韩笑;吕广明;吴辉群;季达峰;徐慧君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损伤后雌激素与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脊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雌激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伤后各组大鼠SFI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去势组大鼠SFI较雌激素补充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神经功能恢复较雌激素补充治疗组缓慢.同时伤后各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上升明显,至伤后21天达高峰,雌激素补充治疗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去势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P<0.05).结论:雌激素能促进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恢复,通过对抗坐骨神经损伤后引发的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 丙戊酸钠对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夏立平;李凌云;费喜峰;梁中琴

    目的:研究丙戊酸(VPA)对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监测其存活状态,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6-0HDA处理SH-SY5Y细胞使大部分细胞胞体皱缩,突起缩短、消失或断裂,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而VPA(1mmol/L)预处理细胞24h,可提高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后出现染色质固缩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而用VPA预处理SH-SY5Y细胞可明显减少SH-SY5Y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6-OHDA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而VPA预处理Bcl-2蛋白含量明显上调.结论:VPA能抑制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Bcl-2可能是VPA神经保护作用的一个重要靶点.

  • 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技巧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吴建军;汤卫国;胡进勇;蔡卫华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技巧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方法:采用改良二袖套法进行5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结果:移植大鼠术后24小时存活率92%,术后1周存活率84%.结论: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模型稳定性好.

  • Wnt2B基因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王晓峰;薛梅;杨连生

    目的:探讨Wnt2B基因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Wnt2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Wnt2B基因在37例人类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率达100%;Wnt2B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Wnt2B基因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 足迹分析法评定超短波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

    作者:张蕾;芮永军;王骏

    目的:探讨超短波照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制成右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足印分析.结果:超短波治疗组SFI指数在术后2周时即出现明显升高;对照组SFI指数则在术后4周时才开始升高;在2、4、8周各时间点上,治疗组SF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能促进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 创伤性脑损伤后人脑组织中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蛋白水平的研究

    作者:韩靓;陈建;何志贤;倪兰春;施炜;施金龙;黄剑飞;殷昊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人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把38例脑损伤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为7组(包括对照组,伤后0~6h组、6~12h组、12~24h组、24~48h组、48~72h组,72h以上组).用尼氏法染色观察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病理变化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i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尼氏法染色发现损伤区神经细胞减少: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伤后不同时相iNOS阳性细胞表达增加,伤后12~24h达到高峰.结论:脑损伤后神经元的数量减少,损伤区及周围皮质出现iNOS阳性神经元,iNOS阳性细胞的表达与伤后时程有关.

  • 老年脑血管病合并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薛桂凤;洪秋玲

    脑血管病以老年人发病居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运动、感觉和言语障碍,常会出现便秘[1].便秘时用力排便可诱发或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处理好便秘问题极为重要.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老年脑血管病合并便秘患者128例,其中男75例,女53例,年龄60~85岁,平均74岁.现就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顾晓云;张建兵;江娟

    早期宫颈癌患者常规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因手术范围大,常不可避免地伤及支配膀胱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导致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尿潴留就是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50%[1].为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我院2005年3月~2006年12月对120例官颈癌术后尿潴留者进行预防和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宫颈癌 尿潴留 护理
  • 产房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作者:徐志霞

    产房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环境洁净度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1].多年来我院高度重视院内感染的工作,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产房的消毒隔离监测,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绿脓杆菌制剂治疗肿瘤体腔积液的护理

    作者:孟云

    体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2月采用绿脓杆菌制剂经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体腔积液34例,现将相关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喜疗妥治疗输液性静脉炎150例效果观察

    作者:王玉琴;陆艳;沈映彤;朱娟娟

    我们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喜疗妥在输液性静脉炎中的治疗作用进行了观察,并与传统50%硫酸镁、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方法对比,报告如下.

    关键词: 喜疗妥 周围静脉炎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丁佐凤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特点是外周血三系细胞明显减少,病情轻重不一.慢性再障病情相对较轻,发展较慢,而急性再障或重型再障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感染和出血.因此,做好治疗期间并发症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对我科2000~2006年收住的30例再障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8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建忠;朱晓红

    目的: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CISH组28例和经腹子宫切除术组(腹式组)32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等CISH组均较腹式组显著减少(P<0.001),术后病率、残端肉芽肿的形成发生率低于腹式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不受影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

  • 年轻妇女宫颈癌39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咏;陈曾燕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观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宫颈癌病例资料,其中39例35岁以下宫颈癌为观察组,其余宫颈癌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学和临床分期.结果:年轻宫颈癌所占比例明显升高,两组在宫颈形态和病理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宫颈癌以接触性阴道流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P<0.01),早期患者比例高(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有一定的临床特点,有年轻化趋势,加强普查工作,达到早诊早治.

  • 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阴道大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何陈云

    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简称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阴道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妇科恶性肿瘤阴道大出血行介入治疗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介入治疗后均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为患者进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和可能性.结论: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阴道大出血是一种微创、简便、快捷、疗效显著的方法.

  • 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作者:沈惠平;冯新

    目的:探索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口服400mg/d,连服3天后再用6个月经周期,1次顿服200mg.对照组伊曲康唑400mg/d,连服3天即停药.结果:观察组1周治愈32例(94.12%),与对照组1周治愈31例(91.18%),两组1周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结论:伊曲康唑短程冲击治疗加长期间断给药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满意.

  • 多胎妊娠55例结局及预后分析

    作者:蒋镌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预后.方法:对55例多胎妊娠产妇妊娠结局及其113例围生儿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多胎妊娠产妇各种并发症、合并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围生儿死亡率(6.20%)也显著高于单胎妊娠(1.80%).(2)经阴道分娩的多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结论:多胎妊娠孕期要加强保健,尽量延长孕周,分娩方式倾向于剖宫产.

  • 多囊卵巢综合征1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玲玲

    目的:探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达因-35)、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效果.方法:将110例PCO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3个月,达因-35治疗(Ⅰ组)45例、二甲双胍+达因-35治疗(Ⅱ组)6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空腹口服75g葡萄糖,测0、60、120分钟血糖(SG)和各时相胰岛素(Ins)水平,比较SG曲线下面积(AUCSG)和Ins曲线下面积(AUCIns).结果:Ⅰ组治疗前后FSH、SG0h、SG1h、SG2h、AUCSG、Ins0h、Ins1h、Ins2h、AUCIns无明显差异(P>0.05),LH、T低于治疗前(P<0.05);Ⅱ组LH、SG1h、SG2h、AUCSG、I nS0h、Ins1h、Ins2h、AUCIns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T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后FSH、SG0h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血β-HCG联合孕酮测定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朱晓研

    目的:探讨血β-HCG联合孕酮测定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妇科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同期宫内早孕35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孕酮和间隔48小时分别测定两组的血β-HCG值,并进行比较.结果:(1)实验组血β-HCG间隔48小时值平均增长率为11%,而对照组为1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孕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血β-HCG联合孕酮测定可提高宫外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正确性.结论:血β-HCG与孕酮联合测定可增加宫外孕早期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 B族溶血性链球菌与胎膜早破关系的研究

    作者:崔爱民;裴美兰;刘霞;邵雪峰;苏良香;孙桂华;汤红芳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的关系.方法:取破膜后入院或入院待产出现胎膜早破的106例产妇为观察组,另86例无胎膜早破的门诊产妇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G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GBS可引起胎膜早破.

  • 早产胎膜早破61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尊梅

    早产一直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胎膜早破又是导致早产常见的原因,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现对我院2005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61例早产胎膜早破作回顾性分析,以期加强认识,努力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对母儿危害.

  • 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查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意义

    作者:侯爱萍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均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血清LDH异常率为73.3%,HBDH异常率为66.7%,CPK异常率为57.8%,CK-MB异常率为28.9%;心电图Ⅱ、Ⅲ、aVF、胸导联T波低平或双向、倒置、ST段压低的发生率为28.9%,早搏的发生率为4.4%.结论:部分HFMD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小儿脚气病16例误诊分析

    作者:周春;郑尧干

    目的:提高对小儿脚气病及误诊原因的认识.方法:对16例误诊小儿脚气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误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维生素B1肌注后症状改善快4小时,24小时后明显好转,3~14天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平均住院7.2天.结论:小儿脚气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客观诊断指标,临床医师须提高对小儿脚气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 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的Wilson病1例

    作者:徐咏梅;柴建农;刘喜梅

    [典型病例]患儿男,10岁,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半年"来我院就诊.患儿半年前因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在当地医院查PLT 20×109/L,WBC、RBC、Hb正常,未作骨髓检查,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服强的松,1周后紫癜消退,家长自行停药,近半年来患儿成绩下降.此次本院查血常规示:PLT 20×109/L,WBC 2.8×109/L,RBC 3.93×1012/L,Hb109g/L,收住入院.查体:神志清,对答如流.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下肢皮肤见2枚陈旧性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6cm,质硬.

  • 改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晓东;朱立新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危重症监护室(ICU)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PT组及OT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颈部疤痕大小、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PT组40例手术时间7.15±3.12分钟,出血量11.95±8.20 ml,切口愈合时间3.5±1.7 d,颈部疤痕0.3±0.22 cm2;OT组44例手术时间19.62±6.95 min,出血量27.72±8.70 ml,切口愈合时间7.6±2.2 d,颈部疤痕0.9±0.58 cm2.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颈部疤痕大小、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比较PT组优于OT组(P<0.05).结论:改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项微创、快速、安全的急救技术,是ICU患者行气管切开的首选方法.

  • Vitapex用于外伤年轻恒牙部分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晓岚;杜耀谦

    目的:观察Vitapex用于外伤年轻恒牙部分活髓切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外伤所致冠折露髓的患儿75例(86颗)年轻恒前牙进行Vitapex部分活髓切断术治疗,并进行2年的临床跟踪.结果:冠折露髓的86颗恒前牙有84颗(97.67%)治疗成功.2颗牙因充填物脱落后未及时复诊治疗失败.结论:对年轻恒前牙外伤后冠折露髓的患儿,采用Vitapex作为盖髓剂进行部分活髓切断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疗效分析

    作者:吴光灿;顾能荣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手术的近远期效果.方法: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108例,其中13例行UPPP+扁桃体摘除术,74例行UPPP(留悬),6例同时作鼻中隔矫正术,4例鼻甲部分切除术,6例行扁桃体增殖体切除术,2例行单纯扁桃体摘除术,2例行单纯咽成形术,1例同时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后进行随访.结果:108例均在术后1周开始鼾声减轻,憋气、憋醒症状消失.随访1年以上108例中改善睡眠呼吸暂停显效率49.1%,有效率75.9%.结论:腭咽成形术及其改良手术是治疗OSAHS的经典术式,阻塞部位的确定是影响手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 颌面骨折105例治疗体会

    作者:曹静

    目的:探讨颌面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颌面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中治疗失败9例(8.57%),因作单纯颌间牵引固定34例,未能完全恢复正常颌关系5例(8.57%),作坚强内固定60例,未能完全恢复正常颌关系3例(5.00%),颧弓骨折作口内切开复位仍有张口受限1例(9.09%).结论:坚强内固定的手术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基层医生因经验不足易使颌关系出现一定偏差.

  • 消化内科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比较

    作者:周国雄

    消化内科学是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学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有机组合,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1].多媒体教学能明显提高消化内科学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探讨近年来消化内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比较体会.

  • 外科教学与医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周新泽;曹勇

    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在当今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全面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外科教学实践,对在外科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途径加以探讨.

  • 骨科研究生教学的初步探讨

    作者:王洪;祝勇;朱鸣镝

    研究生教学与本专科生教学相比,由于授课对象不同,有其独特之处.本专科生的教学重在基础,而研究生则在于提高;本专科生教学重在基础理论学习,而研究生教学则在于理论提升与实践发展.骨科研究生教学应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本文加以初步探讨.

  • 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的经验体会

    作者:张春辉

    普外科是临床医学的大学科,对基础医学的病理生理、药理、局部解剖学、外科手术学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刚进入临床见习的学生来说显得难以理解、掌握.如何让学生们尽快地掌握普外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由此来提高临床工作能力是我们普外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普外科临床见习的特点进行分析,将提高临床见习教学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 超声对肝硬化腹水治疗前后胆囊改变的分析

    作者:朱菊芳

    目的:探讨胆囊在肝硬化腹水时超声的特征性变化.方法:对86例肝硬化合并腹水的胆囊进行超声观察.结果:肝硬化并少量腹水26例(30.2%),胆囊壁呈轻度增厚;合并中等量腹水29例(33.7%),胆囊壁呈中度增厚;合并大量腹水31例(36.0%),胆囊壁呈重度增厚.经治疗后82例胆囊恢复正常,仅4例胆囊壁厚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胆囊声像图改变对判断肝硬化实质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 螺旋CT诊断小肝癌24例体会

    作者:孙云龙

    小肝癌(SHCC)是指直径为3cm以下的单个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总和在3cm以下的肝细胞癌,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并及时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CT被公认为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现总结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24例小肝癌的螺旋CT检查资料,对诊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对小肝癌的认识.

  • 超声诊断马蹄肾的体会

    作者:倪雪君

    目的:探讨超声在马蹄肾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多体位,多切面,全面扫查肾脏,并明确肾峡部与肾极,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的关系.结果:纵断扫查时肾下极逐渐延长变窄,横断扫查时见下极约平L3/4椎间隙水平跨越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相互融合为蹄形.结论:超声诊断马蹄肾快捷、经济、准确,为首选检查手段.

    关键词: 马蹄肾 超声检查
  • CT肿瘤血管征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瑜凤;张建兵;夏淦林;施冬辉;冯峰

    目的:探讨CT肿瘤血管征在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有病理证实的SPN患者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资料进行分析,43例SPN作动态增强扫描≥3min,其余病灶扫描≤1min,增强15~20 s/次.观察图像肿瘤血管的形态、分布、多少.肿瘤标本在其CT动态扫描肿瘤血管征对应的部位取材,将两者进行半定量对照研究.统计分析肿瘤血管征在恶性肺结节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果:CT有明确肿瘤血管征占38.7%(35/92).肺癌为43.5%(30/69),以腺癌、细支气管癌多见.良性结节为5/23(硬化性血管瘤).另有含腺癌组织的恶性结节8例和鳞癌2例(10/69),CT平扫即出现点、线样高密度影.结论:CT肿瘤血管征可作为诊断恶性结节的又一较特异的征象.

  • 乳腺癌非对称照射野的定位与照射摆位技术

    作者:沈亚东;季斌;周士忠;赵洪瑜;仇晓军;马剑波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以综合治疗为主,其中放射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切线照射是乳腺癌常用的照射野之一[1],但因衔接方法往往不是重叠就是有遗漏,造成剂量热点或冷点.近年来我科采用非对称准直器锁骨上半野、内乳下半野照射和乳腺等中心1/4野切线照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现介绍如下.

  • 显露三叉神经分支及面神经鼓索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赵树清

    三叉神经是一对粗大的脑神经,由感觉和运动纤维组成,分支较多,行程隐蔽,位置深,结构复杂.而面神经鼓索分支较细小,也较难寻找,标本制作难度较大,是解剖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在实验课中能进一步加深理解鼓索分支与三叉神经与血管的关系,作者采用灌注血管后显露的方法制作标本,现介绍如下.

交通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2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