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피부병여성병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 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310
  • 国内刊号: 53-10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4-6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皮肤病与性病》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云南
  • 主编: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丹参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敏怡;黄咏菁;胡明侯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中医辨证内调+三黄洗剂外搽,治疗组200例加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分别治疗4周、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皮损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8周后,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痤疮的疗效确切,且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联合长效抗菌材料治疗体股癣疗效观察

    作者:杨颜龙;李莲;易松柏;张禁;张素敏

    目的 观察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联合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治疗体股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有典型临床症状及真菌镜检阳性的24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涂抹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后停(1 ~2)分钟即喷长效抗菌材料,2次/d;对照组: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2次/d,以上两组均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87%;对照组总有效率88.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P<0.05).结论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联合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治疗体股癣治愈率高、不良反应轻、使用方便,是治疗体股癣较理想的方案.

  • 吴海淮皮炎外敷方简介

    作者:敖继华

    目的 验证老中医皮炎外敷经验方的有效性;方法 设治疗组为老中医经验方,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其余治疗时间、方法以及具体皮损状况均相同;结果 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吴海淮老中医的皮炎外敷经验方对临床各类红肿热痛痒以及渗出的皮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皮炎 中药外敷 治疗
  •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治疗湿疹临床观察

    作者:叶飞;秦建平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1次/d丙酸氟替卡松乳膏,2次/d使用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涂于皮疹处.对照组60例,单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1次/d,疗程14天.结果 治疗组第7天和第14天时有效率分别为51.67%为78.33%;对照组分别为41.67%和58.33%.仅治疗第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湿疹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邵成明;陈婷婷;张敏杰;葛永兴

    目的 观察红蓝光联合丹参酮、康复新液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3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红蓝光联合丹参酮口服、康复新液外用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酮口服联合康复新液外用治疗,2组均于治疗4周和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4周和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为82.22%和93.33%,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42%和76.31%,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蓝光联合丹参酮、康复新液治疗寻常痤疮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4例疗效观察

    作者:戴大鹏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PH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对照组采用口服吲哚美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和4周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2和4周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的VAS评分(P<0.05).结论 加巴喷丁可明显减轻PHN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 473例自身免疫病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高艳

    目的 应用抗核抗体线性免疫法(LIA)检测12种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Seramun(赛乐美)公司的抗核抗体谱检测试剂盒.用线性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473份.结果 在试验中Ro/SS-A/60KD抗体阳性数比例高,阳性率15%,其次是Ro/SS-A/52KD抗体阳性率11%,La/SS-B抗体阳性率10%,U1-snRNP抗体和SmD1抗体阳性率各为9%,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8%,双链DNA抗体阳性率为7%,核小体抗体和PO抗体阳性率各为6%,Scl-70抗体、抗着丝点抗体、Jo-1抗体和AMA-M2抗体阳性率各为5%.结论 此方法具有高特异性,但同时存在漏检率.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42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书祥

    目的 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2例掌跖脓疱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门诊次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21例,涂药1次/d,对照组(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21例,2次/d,连续使用4周观察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2周随访一次,通过不良反应记录评价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皮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提高.临床值得推广.

  • 整形外科实习医师临床带教方式的探讨

    作者:刘垠;赵亚南;肖敏勤;邱炜;肖鸿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作为临床医学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科研能力、临床思维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是从理论向实践过度的重要时期,是医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开展临床工作的关键[1].整形外科是临床医学学科中的一门三级学科,又称整复外科或成形外科,主要是以手术方法进行各种组织移植为主要手段来修复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人体组织器官缺损、畸形,以及对正常人体的再塑造,终达到改善形态及功能重建的目的[2].整形外科不仅要求医师具有扎实的外科知识与技术,还必须掌握独特的手术技巧和美学思路,由于其专科性强、实践性强、知识结构复杂、学科交叉广泛、发展迅速等特点[3],提高整形外科的临床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 蓝痣120例组织病理及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赵文斌;杨雪松;伍迪

    目的 观察蓝痣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组织病理结果.方法 2009年1月~ 2012年12月手术治疗蓝痣患者120例,皮损直径(长轴)小于10mm者切除后直接缝合;直径(11~ 30) mm者设计滑行皮瓣推移或“Z”形皮瓣法修复皮肤缺损;直径30mm以上者采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门诊及电话随访疗效.结果 120例,均Ⅰ期完成切除修复术,皮瓣、皮片均成活.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门诊及电话随访,患者满意率分别达86.67%(104例)、90.83%(109例)及95.83%(115例).无皮损残留或复发.120例蓝痣组织病理:普通型99例(82.50%),联合型14例(11.6 7%),细胞型7例(5.83%).结论 蓝痣应手术切除并常规做组织病理检查,手术治疗疗效肯定,美容效果好,复发率极低,可以避免恶变,组织病埋检查可以明确病灶性质,判断切缘干净与否,了解有无复发的可能,也有利于发现早期的恶性黑素瘤.

    关键词: 蓝痣 手术 组织病理
  • 当归苦参丸联合小剂量多西环素治疗酒渣鼻疗效观察

    作者:刘晖

    目的 探讨当归苦参丸联合小剂量多西环素治疗酒渣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口服当归苦参丸5.5g,口服多西环素片20mg,同时外用甲硝唑凝胶,均2次/d.对照组口服多西环素片0.1g,(2~4)周症状控制后减为50mg,同时外用甲硝唑凝胶,均2次/d.两组疗程8周,于治疗后每2周复诊1次,记录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8周后判定疗效,对治愈病例随访3个月,并记录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痊愈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3%、82.9%、10.5%、5.7%;对照组分别为26.7%、60.0%、37.5%、22.6%.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x2=5.074,P<0.05;x2=4.215,P<0.05;x2 =3.715,P<0.05;x2=3.971,P<0.05).结论 当归苦参丸联合小剂量多西环素治疗酒渣鼻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王泽鸿;岳梨华;肖云

    目的 观察香砂逍遥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接诊的79例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纽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口服香砂逍遥散加减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愈24例,有效14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14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74.4%.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带状疱疹有效率较高.

  • 火针疗法联合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作者:吴丹丹;顿耿;耿庆娜;王哲新

    目的 评价火针疗法联合5%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火针疗法(1次/周)联合5%米诺地尔酊外用(2次/d)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外用5%米诺地尔酊(2次/d)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7.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痊愈时间显著缩短[(42.13±5.53)d vs(73.56±6.95)d,P<0.01].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火针疗法联合5%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 自体疣埋植联合包皮环切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刘刚;赵林栋

    目的 评价自体疣埋植联合包皮环切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疣埋植联合包皮环切治疗尖锐湿疣患者50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3个周期进行观察疗效.结果 6个月后痊愈率达到94%.结论 自体疣埋植联合包皮环切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明显,复发率低.

  • 昆明市官渡区艾滋病检测治疗一站式服务项目效果评估

    作者:杨吟;白劲松;冯玲;符键;韩栋梁;陈媛玲

    目的 评估实施检测治疗一站式服务项目对缩短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时间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官渡区所有医疗机构初筛或快检发现的疑似感染者陪同转介至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初筛复核、确证检测、CD4检测及抗病毒治疗一站式服务.结果 2015年项目实施期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抗病毒治疗门诊新报告病人占所有新入组病人的比例为76.9%,这一比例在2014年为70.6%,增长6.3%(P=0.01);项目内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确证后30天以内入组的比例达到90.2%,较2014年的70.5%提高19.7% (P=0.000);项目病人从确证到入组的平均天数由32天下降到15.2天,中位数由19天下降到8天;2015年项目内病人入组后的脱失率为6%,其他新入组病人的脱失率为5.6%,无显著性差异(P=0.717).结论 一站式服务明显缩短了HIV感染者从确证到入组的时间,促进感染者入组治疗,减少感染者的流失.

  • 2011-2015年昆明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基线情况分析

    作者:田波;刘俊;白劲松;李小飞;李重熙

    目的 分析、比较昆明市五年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初治患者的基线资料变化情况,总结其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抗病毒治疗门诊五年来新入组抗病毒治疗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统计分析了解近5年昆明市新入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昆明市新入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数呈逐年上升势态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P=0.000);异性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值得注意的是男男同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P=0.000),静脉吸毒明显减少;合并乙肝感染率平稳而丙型肝炎感染呈下降趋势(P=0.000);患者存活及在治比例逐年上升(P=0.000),患者获得及时抗病毒治疗的比例逐年上升(P=0.000),CD4基线水平逐年上升(P=0.000),TDF已成为一线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结论 昆明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新发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异性性传播已经取代静脉吸毒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合并丙型肝炎人群逐渐减少.随着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广泛开展,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患者基线CD4水平逐年提高,存活在治比例上升,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效果日渐显著.

  • 昆明市MSM人群性病诊疗服务需求调查

    作者:张秀劼;崔文庆;张小斌;郭艳;苏兴芳;胡轶;杨志芳;方清艳;张琬悦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目前的性病就医选择及其对就医环境,服务内容的需求,为优化MSM性病诊疗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同伴推动进行抽样,对昆明市MSM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本进行梅毒检测.结果 共调查300名MSM,平均年龄31.3岁,梅毒感染率11.3%,近1年有15.7%的被调查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出现症状后46.8%的被调查者选择到专科医院,48.5%的人首选到社区小组接受梅毒和HIV快速检测.结论 昆明地区MSM人群HIV及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高,为MSM人群提供规范的性病诊疗服务是提高其有效及时诊治性病,遏制传播的关键.

    关键词: MSM 性病 感染率 服务
  • 成人硬肿病1例

    作者:张英;张道军;成琼辉;朱堂友

    成人硬肿病(scleredema Adultorum),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病因未明的皮肤病,部分合并难治性糖尿病,其特征性改变为皮肤弥漫性非凹陷肿胀和发硬.现将本科诊治1例成人硬肿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肩背部、双侧前臂皮肤肿胀发硬1年余到我科门诊就诊.1年余前皮损逐渐向背部蔓延,但皮色正常,对称性分布;发病前无感冒、咽痛病史,病程中无关节痛,无肌肉酸痛.既往发现“糖尿病”2年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三餐中口服降血糖治疗,未在家长期监测血糖.

    关键词:
  • 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

    作者:郭芳;杨改娥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3岁,发现有足外侧缘淡红色疣状丘疹3年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外侧缘出现一孤立性米粒大红色稍隆起小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局部给予外用药物治疗,未见明显疗效,近1年来皮损逐渐扩大至小指甲盖大小,遂就诊我科.患者发病前局部无外伤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一股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专科检查:右足外侧缘可见一小指甲盖大小的淡红色粗糙稍隆起丘疹,无明显肿胀、压痛或皮温升高,质中.应患者要求,手术切除,所切标本送两京医院皮肤科行病理检查.

    关键词:
  • 儿童结节性硬化症1例

    作者:郭萍;李春鲜;罗红叶;谭福跃

    1 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因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性丘疹2年就诊.患儿两年前无明显原因鼻唇沟双面颊皮肤开始出现粟粒至米粒大小黄色丘疹,额部小片状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压之褪色,皮损不断增多,部分丘疹及额部斑块逐渐增大,并延伸至下颌部,未经治疗.患者既往体健,视力正常,无明显智力障碍,无呼吸困难、咳嗽等伴发症状,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关键词:
  • 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误诊2例

    作者:杨景平;刘伟;侯功信;张顺武;念秀琼

    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ILVE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表皮痣,本病的表现为瘙痒性,慢性过程,患处的单个皮损为红斑丘疹和覆盖细鳞屑的斑块.皮损的形态并不典型,如果辨别不清其分布,很容易被忽略为皮炎[1].笔者曾误诊2例IL-VEN患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1例

    作者:李龙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4岁,2016年3月无明显诱因左内眦处出现小丘疹,初为粟粒大,淡红色,自觉轻度瘙痒.逐渐增大至绿豆大结节,呈半球形,表面光亮,结节周围皮肤无破溃、红肿.2016年8月1日来我院皮肤门诊就诊.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视力减退及其他异常.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内眦处见一绿豆大半球形结节,淡红色,表面光亮,触之柔软,有弹性,周身其他部位未见类似皮损,Daeier(-).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肾功、血糖、血脂均正常.腹部B超、ECG、胸片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以组织细胞、淋巴细胞、Touton细胞为主的结节样混合炎细胞浸润,并可见泡沫细胞,其中Touton细胞量较多,核规则,呈花环状外观.免疫组化检查:CD68(+++),CD1a(-)、s100(-)、CD4(-).诊断:幼年黄色肉芽肿.因影响容貔.要求予以切除皮损.日前处于随诊.

    关键词: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周力俭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因“面颈部及双臂皮肤起红疹伴痒3天”来我科就诊.患者为“送煤气”工人,既往无其它病史.查:面颈部、双臂见形状不一的水肿性红色丘疹、斑疹.诊断为:“多形日光疹”.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肌注.患者肌注复方倍他米松5 min后出现心慌、胸闷,全身冷汗,情绪烦躁.查:BP 65/39mmHg、P 142次/min;全身湿冷,眼结膜充血,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生理性神经反射存在.诊为“过敏性休克”.给予吸氧;盐酸肾上腺素0.5mg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推,多巴胺20mg、平衡液静滴.患者心慌、胸闷症状改善,血压升至134/75 mmHg,但旋即全身皮肤起红色风团,瘙痒.遂以“急性荨麻疹”收入皮肤科病房,继续抗过敏、对症治疗24h后,不适症状消失.

    关键词:
  • 儿童皮肌炎伴钙质沉着1例

    作者:纪秋琴;张佩莲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岁.全身肌无力5年,伴面部红斑3年,胫前皮下结节1年.患者1岁半时出现行走无力,上下楼梯、下蹲站起困难,当地医院一直按“小儿麻痹”治疗.3岁时发热不退,诊断为“川崎病”,予以“免疫球蛋白、激素(具体不详)”治疗后,肌力改善.以后面部及膝、肘、指间、掌指关节出现红斑,轻度角化过度、脱屑,并逐渐加重,未进一步治疗,近一年来双小腿胫前出现皮下结节,质地硬,对称分布,且肌无力加重,翻身下蹲困难,无吞咽、呼吸困难等症状.家族中无特殊病史.体检: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整个面部以鼻为中心见红斑角化性损害,其上少许鳞屑,双上眼睑轻度肿胀,鼻翼两侧可见花生米大小破溃;双手指问关节、掌指关节背侧,肘、膝关节伸侧可见红斑、角化性丘疹及脱屑,双小腿胫前多发皮下不规则、大小不一结节,质地硬,呈条索状,对称分布(图1~3).

    关键词:
  • 结节病1例

    作者:谢玉燕;李凌佳;刘彤云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全身红色丘疹、斑块3年余,加重伴胸闷、喘息3月”于2016年3月就诊.患者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于全身出现红斑、丘疹,压之可褪色,皮疹逐渐发展成浅表浸润性斑块,无伴瘙痒、疼痛,在外院多次就诊,诊断不明,给外用药(具体不详)治疗,无好转.病情中体重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 乳腺癌皮肤转移1例

    作者:王旭芳;王超;刘桂珉;梁宇;赵俊清;宋卓玲;田园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发现右乳癌术后局部起红色丘疹及结节3月就诊.3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乳癌术后局部出现散在分布红斑及丘疹,无疼痛,在当地以“带状疱疹”治疗,无明显效果.近3周皮损增多,并出现斑块及结节,偶有瘙痒.体检:一般状态尚可,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发病以来饮食、二便无异常,睡眠尚可,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关键词:
  • HIV耐药患者更换二线方案治疗2年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重熙;李玉叶;白劲松;刘俊;唐俊婷;李腾雁

    目的 了解一线抗病毒治疗耐药的HIV/AIDS患者,更换为二线方案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克力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5 ~2011)年所有耐药的HIV/AIDS患者,动态监测更换二线方案后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1 942例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其中22例出现耐药,耐药率为1.1%.22例患者更换二线方案0.5年、1年、2年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从换药前的176个/μl分别上升至231 个/μl(P>0.05)、265个/μl(P<0.05)、285个/μl(P<0.05).换药半年患者CD8+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从换药前的818个/μl升至1 025个/μl(P<0.05).换药前患者病毒载量中位数为1×104拷贝/ml,换药后1年、2年病毒载量低于50拷贝/ml的患者例数比例分别为68.2%、90.9%.换药后8例(36.4%)出现毒副反应,其中3例出现消化道症状,3例出现高脂血症,2例出现肾毒性.结论 艾滋病耐药患者更换二线药物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克力芝的免疫学及病毒学疗效显著,但需要密切监测药物毒副反应.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退白颗粒治疗白癜风疗效与患者CD4+CD25+Treg水平分析

    作者:顾明生;刘海琴;赵婧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内服退白颗粒治疗各型各期白癜风的疗效,分析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入选病例按病期、型别分组,全部应用NB-UVB治疗仪照射联合内服退白颗粒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CD4+ CD25+ Treg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节段型有效率为47.62%,寻常型有效率为77.59%,差异有显著性(P<0.01);寻常型进展期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稳定期有效69.64% (P<0.05).治疗前节段型CD4+ CD25 +Tre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寻常型CD4+ CD25+ Treg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节段型组(P<0.01).寻常型进展期CD4+ CD25 +Treg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期(P<0.01);治疗后寻常型进展期CD4+ CD25+ Tre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调(P<0.01),稳定期与治疗前比较也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不同分型、分期的白癜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状态异常,联合方案能够通过调节存在显著异常的细胞免疫达到治疗作用,对寻常型进展期患者的疗效好,相对安全.

  • 地塞米松刺激HepG2细胞内源性NTCP表达及在抗HBV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作者:马燕林;罗梦婷;刘光明;郑永唐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对细胞内源性NTCP mRNA的表达影响,以及刺激后该体系在抗HBV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刺激HepG2细胞,处理后不同时间提取HepG2细胞中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TCP mRNA表达量,确定刺激NTCP mRNA表达佳浓度及时间.采用佳浓度和时间刺激HepG2细胞,洗去培养基中残留地塞米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TCP mRNA表达变化.用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浓缩HBV感染地塞米松刺激后的HepG2细胞,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后,采用阳性药物验证该体系的有效性、可行性.结果 0.5μm地塞米松刺激HepG2细胞24h时NTCP mRNA表达量高.撤去地塞米松后96h内,HepG2细胞中内源性NTCP mRNA的表达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HBV感染地塞米松刺激后的HepG2细胞后,在培养上清中能够检测到乙肝表面抗原.在该体系中,阿德福韦酯抗HBV活性的EC5o为0.26μm,环孢菌素A的EC50为0.19μm.结论 地塞米松能够上调HepG2细胞内源性NTCP mRNA的表达,能够更有效地介导HBV感染,且可以应用于抗HBV药物筛选.

  • 蓝科肤宁联合冷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33例疗效观察

    作者:白美蓉;杜鹃;惠叶子

    目的 观察蓝科肤宁联合冷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68例颜面再发性皮炎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相同药物(依巴斯汀10mg qd;非索非那定60mg bid;外用1%黄连炉甘石洗剂rid;5% GS 100ml+ 10%葡萄糖酸钙20ml+维生素C 3g ivgtt qd;0.9% NS 250ml+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 ivgtt qd)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蓝科肤宁联合冷喷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冷喷治疗,每次30min,2次/d,疗程14天.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0.9%,对照组75.8%,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蓝科肤宁联合冷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68例带状疱疹误诊分析

    作者:高维;李圆园

    目的 对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带状疱疹病例进行分析,提高对不典型带状疱疹早期症状的鉴别.方法 收集我科(2012 ~2016)年误诊的68例带状疱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被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胆石症、偏头痛、冠心痛心绞痛、泌尿系结石、牙髓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后确诊为带状疱疹.结论 对68例不典型带状疱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加强对带状疱疹早期诊断的认识,并提出防止误诊措施,强调做好鉴别诊断可减少误诊.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误诊 分析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98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新伟;徐良才;尹大朴;孔令山;张进元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优越性.方法 中药三黄散冲泡外洗和皮康霜外涂.结果 痊愈72例;显效21例;治愈率74.5%;总有效率94.9%.结论 三黄散配合皮康霜外用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治愈率高,简捷安全,易于患者接受,便于临床广泛推广.

  • 腋臭的治疗概况

    作者:丛琳;叶建洲;费猛;麻艺群;崔倩;蒋艳;汤諹

    对腋臭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阐述并对其优缺点等进行比较,药物治疗包括:外用药物、药物局部注射;物理治疗包括:冷冻、激光、射频等;手术疗法有:腋臭梭形切除术、腋臭剥离术和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目的是清除腋窝大汗腺,目前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绝对的理想的治疗方法.为总结分析腋臭治疗的进展情况,本文对各种治疗方法和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关键词: 腋臭 治疗方法
  • 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绪娟;胡瑜霞;农祥;吕乐春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后静脉的一种过敏性小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癜,常伴有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本病并发症多,复发率高,若不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过敏性紫癜已成为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临床分型、治疗预后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宿主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腾雁;李玉叶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艾滋病患者常见机会性致病菌之一,马尔尼菲青霉菌在感染宿主后,宿主通过固有免疫和细胞免疫等途径对其做出免疫防御,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宿主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新型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在皮肤科的应用

    作者:粟丽雷;涂颖;邹勇莉;石航;何黎

    皮肤科疾病特别是损容性疾病往往发生于颜面等暴露部位,而传统的病理检查、手术等方式可能加重皮损,甚至进一步影响美观.近年来,随着各种现代新型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更加客观、具体、方便的了解皮肤屏障功能以及皮肤受损程度,对皮肤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更为优化的条件.本文就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检测、皮肤镜、皮肤CT这三种新型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在皮肤科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玫瑰痤疮的非药物治疗

    作者:赵梓刚;李承新

    玫瑰痤疮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非药物治疗如强脉冲光(IPL)、激光、冷冻和手术等方法对特定类型的玫瑰痤疮可取得药物治疗无法达到的效果[1],特别是光学手段.目前光学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常应用的有脉冲染料(PDL585/595 nm)激光、强脉冲光(IPL500-1200 nm)、磷酸钛氧钾(KTP 532nm)激光、钕:钇-铝石榴子石(长脉宽Nd∶YAG1 064nm)激光、二氧化碳(CO2 10 600 nm)激光和铒:钇-铝石榴子石(Er∶YAG 2 940 nm)激光等.

    关键词:
  • 玫瑰痤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何黎

    玫瑰痤疮(rosacea),又称酒糟鼻,是一种常见累及面部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以面中央部为主的原发的阵发性潮红或持久性红斑伴毛细血管扩张、炎症性丘疹和脓疱疹,鼻部或面颊、口周增生肥大和纤维化,睑缘炎等一种或多种客观体征,可有灼热、刺痛、干燥或瘙痒等主观症状[1].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但以白种人,中年女性好发.玫瑰痤疮复杂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导致其诊断及治疗的复杂性,容易误诊为敏感性皮肤及其他面部红斑、丘疹性皮肤病.本文就玫瑰痤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简述如下.

    关键词:
  • 玫瑰痤疮与系统性疾病

    作者:袁超;浦裕美

    玫瑰痤疮是一种顽固性难治性皮肤病,在高加索人种发病率较高,而近年来国内发病率显著增高,它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该病治疗棘手,易反复发作,患者有明显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治疗不当可造成患者面中部永久性损容性改变[1].大样本队列研究显示:玫瑰痤疮还与很多系统性疾病关系密切.

    关键词:
  • 玫瑰痤疮的病因及流行病学

    作者:李健;袁超

    玫瑰痤疮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流行病学资料还比较缺乏.1 病因玫瑰痤疮通常认为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引发的慢性炎症,病因复杂.主要有以下原因:1.1 遗传因素 玫瑰痤疮发生具有种族差异.肤色较浅的高加索人发病率更高,亚洲人和非裔美国人发生率较低,说明遗传在发病中有一定的地位.双胞胎研究发现该病一半的影响因素来自于遗传[1].基因芯片及RT-PCR分析显示,不同亚型均存在500种以上的基因表达差异,这些异常基因主要涉及血管调节和神经源性炎症,与血管增生相关的基因则十分少见.TACR3基因多态性导致TLR2高表达可能是玫瑰痤疮重要的致病机制[2].

    关键词:
  • 玫瑰痤疮的定义及分型

    作者:李吉;谢红付

    1 玫瑰痤疮的定义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因现代政治漫画中引用莎士比亚笔下那些富人们酩酊大醉的红脸和肥厚的鼻子,曾称为酒渣鼻.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本病大都是患者既不是酗酒者,也不富裕,而且大多数患者也不出现鼻赘,显然酒渣鼻这一概念应该废除.主要表现为面部阵发性潮红、持久性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少部分出现赘生物(常见于鼻部),偶尔累及面部以外的皮肤.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有人建议属于一种综合征.玫瑰痤疮主要发生于(20~50)岁的成年人[2-3],但儿童[4]和老年人也可以发病.

    关键词:
  • 玫瑰痤疮的药物治疗

    作者:刘景桢;刘淮

    玫瑰痤疮(rosacea)是一种常见的、累及面部皮肤血管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主要是面中部的一过性或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水肿伴面部干燥脱屑、灼热刺痛、肿胀及紧绷等不适.临床分四型,即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鼻赘型和眼型[J].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与皮肤屏障功能和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受损、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及面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有关[2].

    关键词:
  •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

    作者:郝飞

    玫瑰痤疮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本病可能在一定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多种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及血管舒缩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天然免疫异常天然免疫异常激活在玫瑰痤疮炎症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抗菌肽尤其是LL-37是皮肤中天然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各种外界刺激包括紫外线、蠕虫感染等主要通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TLR2),及可能的维生素D依赖及非依赖、内质网应激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导致丝氨酸蛋白酶激肽释放酶5(KLK5)活性增强[1],后者加工抗菌肽使其成为活化形式LL-37片段,从而诱导血管的新生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2].

    关键词:
  • Ⅱ型麻风反应1例

    作者:杨云东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全身散在皮疹2年,再发加重伴高热、上腹痛1周,于2016年2月1日来诊.患者及家属诉患者近2年来无明显诱因全身散在皮疹,伴有瘙痒,1月前曾患“糜烂性胃炎”在“59医院”住院治疗好转出院.1周前,面、躯干、上肢突发红斑、结节伴高热、上腹部疼痛,头昏,未测体温,无恶心、呕吐,无鼻塞、流涕、咽痛,无咳嗽、咳痰、咯血、盗汗,无肢体麻木、肢体活动受限等症,院外肌注“退热针”,自服中草药控制症状(具体不详),未见明显好转,于今日到我院就诊,门诊以“①发热查因?;②腹痛查因?慢性胃炎急发?③慢性光化性皮炎”收住院治疗,否认乙肝、肺结核、麻风等传染病史.

    关键词:
  • 瘤型麻风合并白癜风1例

    作者:毛宁;吴婷婷;毛太生;韩金芝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安徽太和人.因面部浸润性红斑2年,左足底反复破溃流脓6年,于2016年3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于6年前左足受外伤后伴有疼痛不适,在当地卫生院及太和县中医院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后发现左足底部有一小孔,反复渗出,经久不愈,患者未在意,家人多次劝患者来院诊疗,遭到患者拒绝.患者既往有精神病病史,近半月来家人发现患者精神状态稍差,进食少,为求诊治,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1.慢性胃炎(急性发作)2.四肢皮损原因待查”收住我院烧伤整形科,2016年3月2日烧伤整形科邀请我科会诊.病程中患者精神稍差,饮食差,无发热,睡眠尚可,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慌,无腹痛、腹泻,大小便正常,体重减轻.

    关键词:
皮肤病与性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