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

齐鲁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Qilu 제로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341
  • 国内刊号: 37-12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130
  • 曾用名: 康复与疗养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齐鲁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PCT及清蛋白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价值

    作者:蔡雪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及清蛋白(AL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识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胰腺炎病人215例,其中重度急性胰腺炎(SAP) 71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 78例,轻度急性胰腺炎(MAP)66例.病人发病24 h内检测血清PCT及ALB水平,分析病人PCT、ALB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ALB预测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效性.结果 SAP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MSAP组及MAP组,差异有显著性(F=4.869,P<0.01),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r=0.512、0.438,P<0.01).SAP组血清ALB水平明显低于MSAP组及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1,P<0.01),ALB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均呈显著负相关(r=-0.441、-0.497,P<0.01).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优选分界点为0.41μg/L),判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9%及94.5%,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及87.3%;AL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优选分界点为33.45 mg/L),判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3%及87.2%,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1%及73.6%.PCT与ALB联合判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2%及76.1%,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6%及79.8%.结论 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检测血清PCT及ALB水平,可及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有无病情恶化趋势.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慢性情绪应激小鼠海马内GABAA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于春刚;李小平;李荣运;苏治国;王耀霞;冷萍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小鼠海马内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西泮组和EGCG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自由饮水和摄食;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地西泮组给予地西泮5 mg/(kg·d);EGCG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EGCG 60、30、15 mg/(kg·d),各组均灌胃给药.给药第4周末,应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焦虑样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小鼠海马CA1、CA3区GABAA受体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地西泮组和EGCG中剂量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OE%)、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均显著增高(F=2.02、5.26,q =3.23~4.60,P<0.05),小鼠海马CA1、CA3区GABAA受体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F=2.86、5.13,q=3.22~4.63,P<0.05);EGCG低剂量和高剂量组OE%、OT%以及海马内GABAA受体阳性细胞数量有增高趋势,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GCG具有显著抗焦虑作用,以中剂量作用为明显,推测EGCG可能是通过增加GABAA受体表达发挥抗焦虑作用.

  • 负压封闭引流固定移植皮片对儿童深度烧伤创面效果

    作者:渠开攀;李惠斌;李美佳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固定移植皮片在儿童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烧伤病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VSD固定移植皮片治疗29例(观察组),传统加压固定皮片治疗3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儿细菌培养阳性率、移植皮片成活率、外观和功能满意度及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移植皮片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观察组移植皮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89,P<0.01);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11,P<0.01);观察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P<0.05).结论 应用VSD固定移植皮片能够降低创面感染率,提高皮片成活率及改善皮片外观,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 治疗盆腔脏器脱垂3种手术方式临床价值的比较

    作者:朱艳;王伟华

    目的 比较3种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病人156例,其中行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者72例(修补组),行经阴道放置网片全盆底重建手术者39例(网片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顶端悬吊术者45例(悬吊组).比较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304~73.283,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各具优势,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予以术前评估和个体化选择.

  • SLIPA喉罩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在沙滩椅体位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民;许秋平

    目的 观察SLIPA喉罩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在沙滩椅体位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锁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病人48例,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G组),各24例.两组均采用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S组采用喉罩通气,G组采用气管导管通气.记录入室5 min后(T0)、颈丛神经阻滞成功后15 min静脉麻醉诱导前(T1)、喉罩或气管导管插入即刻(T2)、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3)、拔除后即刻(T4)5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监测置入喉罩前(或插管前)、置入喉罩后(或插管后)30 min、插管后1h动脉血酸碱度(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气道压峰值(PAW).观察两组病人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 G组T2和T4时间点的MAP和HR均高于T1(F=10.682、26.713,P<0.05);与S组比较,G组T2和T4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明显升高(t=2.162~2.690,P<0.05);两组各时点的PAW、PaCO2在体位改变后均在正常范围.拔管后G组有6例发生呛咳;S组有3例诉咽干,2例诉胃胀气;两组均有1例拔管时出现渗血,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反流误吸发生.结论 SLIPA喉罩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沙滩椅体位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可取得与插管全麻相同的麻醉效果,但随使用时间延长密闭性有降低趋势.

  • 产前四维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贾立娟

    目的 探讨四维超声技术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本院超声科2010-2015年初步筛选的高危孕妇879例,均采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进行产前筛查,以引产后解剖结构或产后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产前四维超声检查辅助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结果 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共正确检出38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漏诊1例,误诊3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97.44%、99.64%和0.948;二维超声正确检出35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漏诊4例,误诊8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89.74%、99.05%和0.847.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Kappa值高于单用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 =3.879,P<0.05).结论 四维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临床确诊结果的一致性较高.

  • 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解泽强;菅记涌;孙盼盼;陈亮

    目的 了解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0-2015年血培养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药敏鉴定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6年间我院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93株,占分离细菌总数的4.52%.感染科室分布以ICU为主,占26.8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其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0.4%、26.9%、21.5%、19.4%、38.7%、5.4%、29.0%、29.0%、35.5%和34.4%,未发现对多黏菌素B耐药菌株.多重耐药株的总检出率为46.2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在血流感染中占重要地位,血培养临床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严重.

  • IOS和外周血EOS检测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旭;任建英;刘秀云;冯海荣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IOS)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检测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11月在我院哮喘门诊初次诊断支气管哮喘的病儿87例为哮喘组,治疗前均采外周血查EOS比例,行IOS测试,同时对其中42例6岁以上的病儿行常规通气肺功能测试(PFT);规范化治疗(60±15)d后重新检测以上各项指标.另选择8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均采外周血查EOS比例,行IOS检测,对其中40例6岁以上儿童同时进行PFT.结果 哮喘组治疗前呼吸总阻抗(Z5)、总呼吸黏性阻力(R5)、中心气道黏性阻力(R20)、周边气道黏性阻力(R5-R20)、周边弹性阻力(X5)及外周血EOS比例显著高于哮喘组治疗后和对照组,哮喘组治疗后以上各值仍显著高于对照组(F=30.470~401.793,P<0.01).哮喘组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出50%和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50、FEF75)、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75/25)显著低于哮喘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治疗后FEV1仍显著低于对照组(F=5.318~8.878,P<0.05).哮喘组治疗前Z5与用力肺活量呈负相关(r=-0.598,P<0.01),R5-R20与FEF25、FEF50、FEF75呈负相关(r=-0.651~-0.536,P<0.01),X5与FEF25、FEF50、FEF75、MMEF75/25呈正相关(r=0.528~0.625,P<0.01).结论 IOS与PFT有很好的相关性,检测IOS、PFT及外周血EOS比例对评估哮喘病儿(尤其是学龄前期儿童)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骨盆截骨矫形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Alvira Jafar Chowdhury;王瑞伟;王公明;王旭;张孟元

    目的 比较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骨盆截骨矫形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寻找适合小儿的术后镇痛模式.方法 于我院小儿骨科选取拟于全麻下行骨盆截骨矫形术的3~10岁的先天性髋脱位病儿90例,将病儿随机分为N1、N2、N3共3组.3组切皮前均给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超前镇痛,病人自控镇痛(PCA)所用舒芬太尼的剂量分别为1.5、2.0、2.5 μg/kg.PCA泵中昂丹司琼含量均为0.1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记录各组病儿在麻醉恢复室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病儿术后2、4、8、12、24、48h的FLACC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PCA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3组病儿在恢复室的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CC评分比较,术后4、8、12h,N2组、N3组低于N1组,N3组低于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4~84.558,P<0.05);术后24、48 h,N3组低于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225、8.667,P<0.05).Ramsay评分比较,术后4、8、12h,N2组和N3组高于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7~24.996,P<0.05);术后24、48 h,N3组高于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73、6.074,P<0.05).术后48 h内PCA泵按压次数,N1组13次,N2组7次,N3组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6.410,P<0.05).N3组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N1组和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587,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1 mg/kg超前镇痛复合舒芬太尼2.0 μg/kg是一种理想的小儿骨盆截骨矫形术的PCA模式.

  • PCT和sICAM-1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早期预测价值

    作者:习晓丽;张文礼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检测在AP严重程度早期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AP病人62例,其中中重症AP (MSAP) 22例、重症AP(SAP)10例(A组),轻症AP(MAP)30例(B组),对两组病人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病评分系统Ⅱ(APACHEⅡ)、Ranson评分和血清PCT、sICAM-1检测,分析两组血清PCT、sICAM-1与Ranson、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PCT、sICAM-1对SAP的诊断效能.结果 入院第1天A组血清PCT和sICAM-1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t=9.36、7.63,P<0.05).人院第1、4、7天,两组血清PCT和sICAM 1水平均随时间增加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19.65~33.58,P<0.05);入院第1、4、7天A组血清PCT和sICAM-1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3~13.90,P<0.05).AP病人血清sICAM-1、PCT水平与Ran-son、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93~0.726,P<0.05).血清PCT和sICAM-1对SAP诊断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971、0.863,灵敏度分别为87.35%、69.32%,特异度分别为98.67%、90.36%.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sICAM-1及PCT可有效预测AP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不同容量导管溶栓对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

    作者:张利;李想;吴华平

    目的 探讨不同容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80例,随机分为高容量组和低容量组,两组均在滤器保护下植入溶栓导管行接触性溶栓治疗,通过患肢腘静脉留置鞘管持续泵入肝素,低容量组给予尿激酶100 kU+生理盐水50 mL,高容量组给予尿激酶100 kU+生理盐水250mL,两组均每4h通过溶栓导管脉冲喷洒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监测凝血功能.比较两组髂外及股静脉血管再通率、尿激酶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高容量组血管再通率高于低容量组,尿激酶用量少于低容量组,差异有显著性(t =2.33、3.05,P<0.05).结论 高容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 我院住院病人急性肾损伤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萍;刘勇;陆文

    目的 探讨我院住院病人急性肾损伤(AKI)的特点及预后,为早期建立AKI预防体系、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我院住院发生AKI病人1432例,分析AKI的发生率、病因、科室分布、分期及预后.结果 我院住院病人AKI的发生率为3.61%(1432/39643).AKI病人男女比例为2.02∶1,平均年龄为(62.43±16.72)岁.肾前性AKI多,占62.4%,具体病因感染居首位(26.6%),其次为低血容量(24.2%),再次为药物性肾损伤(18.7%).内科病人占59.1%,以ICU常见(33.7%),其次为心内科(8.5%)和血液科(5.7%);外科病人常见于普外科(14.1%)和神经外科(6.8%).病人年龄越大,AKI发生率越高,病死率越高;分期越高,恢复的可能性越低,进入终末期或死亡的风险越大.结论 我院住院病人的AKI较常见,好发于男性,以肾前性多见,感染、低血容量及药物为主要病因,预后与年龄、分期、病因相关.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效果

    作者:陈超;尹乐平;冯超;顾毅;刘彤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临床效果.方法 SHPT病人72例,均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d、术后7d和术后6个月检测病人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和血钙、血磷水平,比较病人手术前后骨痛、皮肤瘙痒和乏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72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切除甲状旁腺3枚者5例,4枚者65例,5枚者1例,6枚者1例.切除的甲状旁腺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样增生.SHPT病人术前iPTH平均值为(2153.68±342.17)ng/L,与术前相比,术后1d、7d、6个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0.008,P<0.05);术后1、7d血钙水平降低,术后6个月血钙水平小幅度回升,差异均有显著性(F=259.811,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d、7d、6个月血磷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85.540,P<0.05).术后病人骨痛、皮肤瘙痒、乏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SHPT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可显著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 尿酸盐晶体对成骨前体细胞增殖及其分化的影响

    作者:王宾;徐丽丽;罗欢;宋利娜;郑芳芳;杨乃龙

    目的 观察尿酸盐晶体(MSU)对成骨前体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培养至对数期的成骨前体细胞3T3-E1,对照组不加入MSU,实验组分别加入0.02、0.06、0.10、0.20、0.60 g/L的MSU刺激培养48 h后,应用MTT法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另取对数期的成骨前体细胞3T3-E1,分别加入成骨诱导剂,对照组不加入MSU,实验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02、0.10 g/L的MSU,诱导14d后,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并提取RNA样品,采用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测定核心结合因子al (Runx2)、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terix)、骨钙素(Os-teocalcin)与Ⅰ型胶原酶(Collal 1)的表达.结果 MSU能够抑制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增殖,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F=560.74,q=8.52~63.52,P<0.05);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随着MSU浓度的增加染色变浅;RT-PCR检测显示,Runx2、Osterix、Osteocalcin、Collal 1基因的表达量也随着MSU浓度的增加而降低(F=31.06~112.47,q=3.82~20.57,P<0.05).结论 MSU能够抑制成骨前体细胞的增殖,而且能够抑制其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及分泌.

  • 睡眠剥夺及恢复对大鼠海马GAT-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丽伟;丁明;迟蕾;耿聪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及恢复对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组(D组)和睡眠剥夺+恢复组(D+R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实验前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C组于实验第5天行水迷宫测试;D组睡眠剥夺96 h,D+R组睡眠剥夺96h后恢复睡眠12 h,然后行水迷宫测试.测试完毕立即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GAT-1的表达.结果 与实验前比较,D组、D+R组逃避潜伏期延长(t=-5.714、-3.069,P<0.05).与C组比较,实验后D组、D+R组逃避潜伏期延长(F=21.535,q=9.23、3.76,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F=19.096,q=8.72、3.88,P<0.05),D组海马CA1区GAT-1阳性细胞数减少(F=21.664,q=4.77,P<0.05);与D组比较,实验后D+R组逃避潜伏期缩短(q=5.48,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和海马CA1区GAT-1阳性细胞数增加(q=4.85、4.54,P<0.05).实验前3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睡眠剥夺及恢复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海马中GAT-1的表达有关.

  • 鱼类摄入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剂量反应Meta分析

    作者:宋鑫源;张彤;姜文洁

    目的 探讨鱼类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Science、EMBASE、万方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6年9月所有有关鱼类摄入量与CVD死亡风险关系的中英文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RR值及95%可信区间(CI).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计算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有14篇队列研究包含了487 442例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相对于低的鱼类摄入量,高的鱼类摄入量与CVD死亡率之间的合并RR值为0.91 (95 %CI=0.85~0.96);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呈非线性关系(P=0.041).结论 高的鱼类摄入量与降低CVD死亡风险有关.

  • Asir-V技术在儿童腹部CT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

    作者:李成龙;张欣贤;郝向东;李钱程

    目的 探讨自适应迭代算法(Asir-V)技术在儿童腹部CT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腹痛病儿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均行CT扫描,扫描参数:螺旋扫描,管电压100 kV;自动管电流10~450 mA,层厚2.5 mm,螺距0.992,噪声指数为9.A组Asir-V为30%,B组Asir-V为50%,C组Asir-V为70%.分别测量3组病人肝门层面、右肾下极层面、耻骨联合层面背部肌肉CT值及标准差(SD)的平均值、剂量长度乘积(DLP),并换算有效剂量(ED).由两位医师进行独立阅片,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比较.结果 3组间S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Asir-V的提高,DLP、E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397、19.156,q=3.347~12.231,P<0.05).3组图片图像质量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3分),两位医师阅片一致性良好.结论 随着Asir-V水平的提高,图像噪声保持稳定,辐射剂量有效降低.

  • 新形式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生活质量影响

    作者:甘萍;迟中海;李培杰;章政

    目的 探讨电子信息时代新形式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岛市社区年龄≥65岁的骨质疏松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管理;干预组除接受常规社区管理外,通过微信电子平台给予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实时用药及户外活动提醒.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采用骨质疏松知识测试(OKT)量表及美国简明健康测量表修订中文版(SF-36量表)评定两组病人对骨质疏松知识的了解程度及生理、心理等多维度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情况及OK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中8个维度仅情感职能(RE)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2.112,P<0.05).干预组干预后OKT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t=-16.500,P<0.01).干预后两组SF-36量表中PF、BP、RP、GH、VT、SF及M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997~9.524,P<0.05).结论 通过微信平台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监测,可提高其对骨质疏松的认知能力,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的生活质量.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骨关节炎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祁雷;姚运峰;荆珏华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风险也增加.软骨基质的降解及软骨细胞的凋亡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该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功能,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有帮助作用.本文主要就国内外关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骨关节炎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AIDS病人口腔病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作者:闫元元;孙学华;陈强;刘星;卢恕来

    近年来,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数的增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口腔病损是AIDS的早期症状之一,也是AIDS早期诊断的标准.本文主要就HIV感染者的常见口腔表征及其新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赵同德;张强;杨甜甜;李璐瑶;张鹏宇;王振宇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出现障碍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改变,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呈现出逐年增高的态势.本文主要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产前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心功能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红卫;杨建红;王真娜;陈涛涛

    胎儿心功能是影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准确评估胎儿心功能可以指导产科和儿科医师对胎儿采取佳诊疗措施,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产前超声检查各项技术在胎儿心功能评估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 三氧化二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靖;陈鹏;胡莉文;古学奎

    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和干细胞移植.虽然新药的研发及新技术的使用使其疗效和生存都得到明显改善,但仍不可治愈.三氧化二砷(As2O3)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As2O3联合化疗治疗MM,尤其是难治、复发性MM效果良好.本文对As2O3治疗M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钙激活的氯离子通道蛋白A在肿瘤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宗涛;曹锦鹏;张苏山;厉海妮

    钙激活的氯离子通道蛋白A(TMEM16A)是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的基本分子构成,其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TMEM16A的过表达与许多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诊断方面,TMEM16A被认为是高效的生物标记物.近研究表明,TMEM16A是通过在离子通道中的作用促进肿瘤形成.随着研究不断进展,TMEM16A将来有可能成为癌症诊疗的有效靶点.

  • 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张秋杰;邱文生

    目前,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姑息治疗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得到认同,已成为当前肿瘤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姑息治疗发展迅速,为肿瘤病人带来了更大的临床获益.若能在肿瘤诊断初期就制定包括姑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计划,对于提高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会有明确帮助.本文对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发展概况与展望进行综述.

  • 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的研究现状

    作者:龙怡凡;孙方利

    作为目前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疾病的首选检查及重要手段,结肠镜检查的价值及重要性日益增加,而结肠镜检查的成功与否和术前肠道清洁准备是否充分密切相关,且肠道准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结肠镜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的安全性.近年来国际上对于肠道准备的重要性及安全性日益关注,国际上及国内也陆续出台了相关肠道准备指南,本文就国内外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乳癌新辅助化疗后Ki-67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作者:李文金

    目的 探讨乳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Ki-67的表达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Ⅱ~Ⅲ期的女性乳癌病人112例,术前均接受新辅助化疗.采用万科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取样,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乳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前Ki-67的高表达率为80.4%,低表达率为19.6%;新辅助化疗后Ki-67的高表达率为26.8%,低表达率为73.2%,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62,P<0.05).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有效率为45.5%,临床获益率为84.8%.Ki-67高表达的病人对新辅助化疗敏感性较高,化疗后Ki-67的表达由高转为低的病人临床疗效较好,化疗后Ki-67的表达没有变化或者由低转为高的病人临床疗效较差,Ki-67的表达变化与临床疗效有关(x 2=25.153,P<0.05).结论 Ki-67表达很可能成为评估乳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生物学指标,对化疗预后有提示作用.

  • 胆囊癌组织CyclinD1和CDC25A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张桂东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D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A(CDC25A) mRNA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测定44例胆囊癌以及35例慢性胆囊炎黏膜组织中CyclinD1、CDC25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yclinD1、CDC25A mRNA表达量与慢性胆囊炎黏膜组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5.84、11.44,P<0.05);但胆囊癌组织中CyclinD1、CDC25A mRNA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CyclinD1、CDC25A mRNA的表达与胆囊癌的发病有关,但与病人预后无关.

  • 骨膜三角及针状骨膜反应征象与骨病变良恶性的关系

    作者:刘树宁;徐文坚;陈海松

    目的 分析影像学检查骨膜三角、针状骨膜反应征象与骨病变良恶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有骨膜反应的病人897例,根据病理结果分成恶性病变组85例、良性病变组812例,比较两组骨膜三角、针状骨膜反应征象的出现情况.结果 恶性病变组影像学表现为骨膜三角征象43例(50.6%),良性病变组6例(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360.6,P<0.01).恶性病变组影像学表现为针状骨膜反应30例(35.3%),良性病变组4例(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46.1,P<0.01).结论 骨膜三角、针状骨膜反应征象在良恶性骨病变中均可出现,但多见于恶性骨肿瘤,少数情况下也可见于快速进展的多种良性骨病变.

  • 前列腺良性增生及其癌组织微小RNA-19b-1-5p表达

    作者:黄振;穆克飞;杜建伟;刘勇

    目的 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中微小RNA(miR)-19b-1-5p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和7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miR-19b-1-5p的表达,分析miR-19b-1-5p的相对表达量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iR-19b-1-5p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高表达,而在前列腺癌组织内低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4.87,P<0.05);miR-19b-1-5p的相对表达量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有关(t=13.08、7.55,P<0.05).结论 miR-19b-1-5p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 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宋鑫;马志鹏;俞程程;柴东岳;李斌;孙立江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UTUC)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05例UUTU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NLR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高低NLR病人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术前高NLR(NLR≥1.90)组病人病理T分期高于低NLR(NLR<1.9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8.181,P<0.05),术前低NLR组病人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高于高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1.591、18.205,P<0.05).病理T分期、术前NLR是影响病人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095~0.266,P<0.05).结论 术前NLR是影响U UTUC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评估UUTUC病人预后.术前NLR≥1.90病人预后差.

  • 食管鳞癌组织内皮素-1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

    作者:尹辉;姜长青;沈毅;矫文捷;李飞;王伦青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内皮素-1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8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食管组织内皮素-1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内皮素-1和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与否、分化程度有关(Z=6.908~14.973,P<0.05);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内皮素-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7%(7/58)和77.59%(45/58),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76%(48/58)和41.38%(24/58),两组两种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7.161、-5.593,P<0.01).食管鳞癌组织内皮素-1和E-钙黏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25,P<0.01).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内皮素-1呈高表达、E-钙黏蛋白呈低表达,二者对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反向调节作用.

  • 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人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作者:庄梦娇;袁荣涛;庞宝兴;杨光辉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病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科收治的53例OSCC病人(实验组),取其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以我科收治的50例非OSCC病人及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取其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HPV基因分型检测技术检测两组标本HPV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HPV感染阳性者8例,感染率为15%,1例为HPV高、低危型混合感染,7例为HPV高危型单一感染;对照组HPV感染阳性者2例,感染率为1%,均为HPV高、低危型混合感染,两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37.5,P<0.05).HPV阳性的OSCC病人中,Ⅰ、Ⅱ期者4例,Ⅲ、Ⅳ期者4例;HPV阴性的OSCC病人中,Ⅰ、Ⅱ期者25例,Ⅲ、Ⅳ期者2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的OSCC病人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例,无转移者5例;HPV阴性的OSCC病人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20例,无转移者2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CC病人的HPV感染率较正常人群及口腔科其他疾病人群显著增高;HPV感染与OSCC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 固定野静态及动态调强和容积旋转调强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童远和;罗东平;张玮婷;李樟;邹雄伟;倪晓雷

    目的 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Dmlc-IMRT)以及静态调强放疗(Step&shoot IMRT)3种技术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和适用性.方法 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病人,分别进行VMAT、Dmlc-IMRT和Step&shoot-IMRT计划设计,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适形度、均匀性、低剂量受照体积、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记录并比较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结果 VMAT和Dmlc-IMRT在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上均优于Step&shoot-IM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4、31.64,P<0.05).VMAT的低剂量受照体积较Dmlc-IMRT和Step&shoot-IMRT略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小肠和膀胱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Dmlc-IMRT总体低于VMAT和Step&shoot-IMRT,计划质量较高.VMAT计划的治疗时间较Step&shoot-IMRT计划减少了49%,较Dmlc-IMRT计划减少了35%.结论 VMAT计划质量可以达到或优于Step&shoot-IMRT计划质量,较另两种计划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适用于长时间放疗过程中控制力差的病人和繁忙的放疗中心.当采用Step&shoot-IMRT技术难以确保计划质量时,换用Dmlc-IMRT技术,基本可以优化所有剂量评价参数.

  • 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的效果

    作者:勾禄;孟繁军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病人缓解后强化治疗阶段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和多药交替化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AML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强化治疗阶段方案不同分为HD-Ara-C组(27例)和多药交替化疗组(30例),两组均以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诱导至完全缓解,HD-Ara-C组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4疗程,多药交替组采用柔红霉素+标准剂量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标准剂量阿糖胞苷或米托蒽醌+标准剂量阿糖胞苷等方案交替治疗4疗程,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白血病细胞微小残留病变(MRD)及1年、3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结果 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D-Ara-C组MRD阴性病人占81.5%(22/27),多药交替组为40.0%(1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0.159,P<0.05).HD-Ara-C组病人1年及3年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高于多药交替组,差异均有显著性(x 2=4.657~9.156 P<0.05).结论 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能显著降低白血病细胞残留,提高病人1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可作为AML病人诱导缓解后的优先治疗方案.

  • 奥沙利铂并不同分割模式放疗对大鼠肾上腺近期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作者:宗蕊;安永恒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并不同分割模式照射对大鼠肾上腺近期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化疗组(B组)、奥沙利铂+常规分割(12 Gy/5次/1周)组(C组)、奥沙利铂+低分割(12 Gy/2次/1周)组(D组)和奥沙利铂+大分割(12 Gy/1次/1周)组(E组).其中C、D、E组先给予腹腔注射奥沙利铂15 mg/kg,后给予6 MV的X线照射,总照射剂量为12Gy.于照射前和完成照射后第3、7、14、30天8:00在深度麻醉下每组处死6只大鼠,测定血皮质醇水平,观察肾上腺组织学改变.结果 B、C、D、E组大鼠照射后第3天血皮质醇分泌增多,肾上腺髓质内毛细血管网出现扩张充血;第7天血皮质醇分泌较前下降,肾上腺皮质体积呈现不同程度缩小;第14天血皮质醇下降至基础水平,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代偿性增生;第30天血皮质醇分泌轻度上升,肾上腺形态结构恢复.照射后第3天大鼠血皮质醇水平与照射剂量之间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F=25.340,P<0.01).结论 同步放化疗可引起大鼠肾上腺的急性损伤,不同分割方式照射后皮质醇分泌量和肾上腺形态结构发生阶段性的适应性改变,并且与照射剂量有关.

  • 多房囊性肾癌与肾癌囊性变CT值和BOSNIAK分级比较

    作者:吴强;蒋刚;陈静静;郑园园;李颖端;冯卫华

    目的 比较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与肾细胞癌囊性变(CDRCC)的增强CT值和BOSNIAK分级差异,提高两种病变术前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2008-2013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囊性恶性病变病人28例,其中MCRCC 11例,CDRCC 17例,比较两种病变在增强各期的CT值及BOSNIAK分级差异性.结果 MCRCC皮质期、实质期CT值与CDRC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77、2.679,P<0.05);排泄期CT值与CDRC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CRCC中BOSNIAKⅢ级9例(82%),ⅡF级2例(18%),CDRCC中BOSNIAKⅢ级1例(6%),Ⅳ级16例(94%).结论 BOSNIAK分级及三期增强CT值有助于术前更准确地鉴别MCRCC和CDRCC.

  • 我院20年间2187例涎腺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毛广文;袁荣涛;贾暮云;尚伟;樊功为;李宁毅

    目的 探讨涎腺肿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等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口腔颌面外科1995年1月-2014年12月因涎腺肿瘤住院手术病人的相关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良恶性构成比等.结果 20年间共收治涎腺肿瘤手术病人2 187例.男女之比为1∶1.01(1089/1098);年龄10~93岁,中位年龄55岁,50~59岁多见(22.45%).良恶性之比为2.42∶ 1(1548/639).构成比前3位的肿瘤分别是多形性腺瘤(45.50%)、沃辛瘤(18.93%)、腺样囊性癌(7.86%),占全部病人的72.29%.65岁以上病人中,沃辛瘤(36.90%)、多形性腺瘤(23.66%)分别居前2位;恶性肿瘤中以腺样囊性癌(7.61%)、腺泡细胞癌(7.61%)常见,良恶性之比为2.32∶1.结论 涎腺肿瘤手术病人逐年增加,男女比例相当,其中以多形性腺瘤、沃辛瘤、腺样囊性癌常见,良性肿瘤约占70%.65岁以上老年病人中沃辛瘤常见,恶性比例较高.

  • 青岛和广州地区人群鼻咽癌组织EBNA2基因多态性比较

    作者:张超;吴国才;晁艳;刘颂;舒君;罗兵

    目的 比较青岛和广州地区EB病毒(EBV)阳性鼻咽癌(NPC)组织中EBV核抗原2(EBNA2)基因多态性,并探讨EBV基因亚型与NPC发生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广州地区32例EBV阳性NPC组织及39例EBV阳性健康成人咽漱液(TW),采用PCR技术对其EBNA2基因编码aa331-487片段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 E2-A亚型为广州地区EBNA2的主要型别,NPC组织中EBNA2基因亚型的分布明显高于健康成人TW,差异有显著性(x 2=12.2,P<0.01);E2-A亚型也为青岛地区主要亚型,但广州地区NPC组织中E2-A亚型检出率明显高于青岛地区(x 2=18.4,P<0.01);B95-8样亚型为TW的优势亚型.结论 E2-A在EBV阳性NPC中高频出现提示该亚型可能与NPC的发生相关;B95-8样亚型为正常健康人群的优势亚型;EBNA2基因变异具有肿瘤相关性而非仅仅地域相关性.

  • 扁鹊“六不治”行医原则对当今医务工作者医疗行为的影响

    作者:亓卫国;赵俊;闫博民;桑勇先

    目的 探讨扁鹊”六不治”行医原则对当今医务工作者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分析”六不治”中“不治”的概念和“六”类情况病人的范畴,与当代医疗问题和医疗行为管理制度及措施进行比较.结果 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各种医疗问题层出不穷,当代医务工作者如何控制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六不治”行医原则仍可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结论 扁鹊“六不治”行医原则对当今医务工作者规范医疗行为,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穿透性胎盘植入致子宫破裂及胎死宫内1例

    作者:李岩;马春玲;李贵瑜;赵蕾;詹瑛

    病人,女,34岁,孕5产1.因“停经34+4周,上腹部疼痛加重2h”入院.既往体健,7年前因左侧输卵管妊娠开腹行左侧输卵管开窗术,4年前足月自然分娩1次,因胎盘植入、胎盘滞留应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促胎盘排出.此次系自然受孕,自孕2月余开始反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于外院住院保胎治疗3次.此次入院系停经34+4周,因上腹部疼痛考虑妊娠并阑尾炎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1 d,治疗过程中疼痛突然加重,急症转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45 min-1,呼吸25 min-1,血压10.0/5.9 kPa;神志清楚,贫血貌,痛苦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全腹部压痛、反跳痛.

  • 痛风病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凡;李冬梅;郑雨;温肇霞;尹雪燕;于鹏

    目的 探讨痛风病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制痛风疾病调查问卷、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K10)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青岛两家综合医院痛风及内分泌门诊230例痛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痛风病人心理健康得分为17.10±4.66,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t=7.060,P<0.01);痛风病人社会支持得分总分为39.25±7.42,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t=-10.161,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心理健康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总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880~-0.436,P<0.01).结论 痛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状况较低.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重视病人的社会支持,并根据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给予疏导,增加病人的社会支持,改善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齐鲁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