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四川中医杂志

四川中医

四川中医杂志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사천중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5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3649
  • 国内刊号: 51-11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2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中医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杨殿兴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三子养亲汤在血胸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王敏

    三子养亲汤出自<韩氏医通>,其功用本来是降气快膈、化痰消食,为老年人气实痰盛之证而设,但笔者在临床用三子养亲汤治疗血胸,促进离经之残留血液吸收,改善临床体征和症状,获得很好效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3例

    作者:徐延;徐京育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61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单纯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基础上,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肝肾气阴两虚型、脾肾气阳两虚型、心肾气阳两虚型,分别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四周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7.4%;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14.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当前对糖尿病肾病无特殊疗法的情况下,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

  • 活血化瘀治疗肾病综合征68例

    作者:杨锐萍

    肾病综合征无论从中医的病理生理角度,还是从现代医学的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测定以及病理活检等检查,均证实存在高凝状态.对6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94.1%.

  • 芹菜黑枣汤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建;胡德群;刘华友

    目的:为阐明芹菜黑枣汤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宏扬民族医学,以期达到以食疗代药疗或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所致的毒副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择部分社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成食疗组和对照组,食疗组连续给予芹菜黑枣汤1月.结果:食疗组其高血压症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比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芹菜黑枣汤有改善高血压患者症状、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作用,值得向广大患者推广.

    关键词: 高血压 食疗 芹菜 黑枣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的经验小结

    作者:李升标

    笔者运用<伤寒论>之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90例.结果:痊愈66例,好转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22%.全方"和胃降逆,开结除痞",运用辛开苦降,辅以活血理气,寒热互用调其阴阳,苦辛并进复其升降,补泻兼施调其虚实,因此邪去正安,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 大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表浅性胃炎80例

    作者:董品军;路康新

    用大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表浅性胃炎.结果:治愈5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提示:中医中药治疗表浅性胃炎能取得显效.

  • 辨证治疗阴黄64例

    作者:周春梅

    将五年来本人在临床上诊治的阴黄病人64例,运用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疗效较为满意,总有效率91%.

    关键词: 阴黄 分型辨治
  • 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

    作者:贺平;韩文康

    以自拟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总有效率达96.6%.

  • 加味枳实消痞丸治疗胃的癌前病变30例

    作者:莫剑波;罗晋卿

    以加味枳实消痞丸治疗胃癌前病变30例,总有效率达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P<0.05.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肥厚性胃炎40例

    作者:张寿国;赵继昌

    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肥厚性胃炎40例,服药1~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7.5%.认为邪犯胃肠、寒热互结、虚实互见、升降失常为肥厚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病机,运用和胃降逆、开结除痞法治疗可收较好疗效.

  • 自拟胃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作者:郭德忠

    目的:观察自拟胃萎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以中药胃萎汤为主辨证加减治疗,并对胃镜检查和病检结果及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显效19例,好转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35%.结论:中药自拟胃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对胃粘膜腺体萎缩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 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盗汗42例

    作者:张悦红

    用当归六黄汤加味对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及放化疗后所致盗汗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92.8%.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刘雪梅

    目的:观察降纤酶溶栓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32例病程1~3天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给予降纤酶和中药治疗,对照组用降纤酶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单用.

  • 逍遥散加味治疗不寐症62例

    作者:何立华

    目的:观察分析逍遥散加味治疗不寐症的疗效.方法:把不寐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逍遥散加味治疗不寐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 乌精楂黄汤治疗高脂血症28例

    作者:王丽双;王涛

    以乌精楂黄汤治疗高脂血症28例,每日1剂,连用1个月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提示高脂血症用乌精楂黄汤治疗有临床依据,切实可行.

  • 中医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77例

    作者:谢乐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方法从气阴两虚、阳虚血瘀、风痰阻滞三型辨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心绞痛、肺部感染共计77例,总有效率91%.结果显示在中医辨证分型原则下,加用补气活血药物,可提高疗效.

  • 痹证验案二则

    作者:刘贵生;郗新中

    1.脉痹贾××,女,23岁.因"左下肢憋胀疼痛1周",于1991年8月20日住本院妇科.患者1月前足月分娩,新法接生,孩子夭折(原因不明),观察3天后出院.产褥期间,恶露尚少,未曾发冷发烧.1周前出现左下肢憋胀疼痛,活动愈痛.查血常规:白细胞13×109/L,中性78%.

  • 按摩的散热作用及其与穴位感受器的关系

    作者:董新民;董泉声;先茂全;郑贤龙;张素华

    目的:从实验动物检验按摩散热功效,同时分析与穴位感受器(R)的关系.方法:用热敏电阻温度计与计算机联机采样,连续记录家兔耳廓温度,以内毒素性耳温变化为指标,取轻、重按摩手法-直推与指压刺激涌泉穴,对比观察二者对内毒素所致耳温变化的影响,确定两种手法的按摩散热功效及其与穴位R的关系.结果:指压明显拮抗内毒素性兔耳温度变化(P<0.01),直推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摩较重手法有明显散热作用,主要通过高阈的躯体细纤维(Ⅲ、Ⅳ类)性R所引起;按摩散热是按摩退热的主要原因.

  • 活血化痰行气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作者:罗斌;郭燕;包宏伟

    运用活血化痰行气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浓度、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结果表明,活血化痰行气法对提高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浓度、改善脑卒中量表(ESS)积分、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时揭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浓度与患者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具有统计学相关性.

  • 肾炎从肺论治探讨

    作者:陈迎;孙宣龙;于瑞红

    认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起始于肺卫受邪;慢性肾炎常因肺虚感邪而复发或加重,以致迁延不愈;水肿缘于肺失通调;肺脾气虚、肺肾两虚使蛋白尿经久不消.故肾炎治肺可澄源洁流,使治节有度,水道通调,增进肾之分清泌浊,消除水肿、蛋白尿.治法包括清肺、宣肺、益肺,并与利水渗湿、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等法结合应用.

    关键词: 肾炎 从肺论治
  • 久咳成因及证治探讨

    作者:许业辉

    持续咳嗽半年以上,X线胸部检查无异常者可算久咳.将久咳分风寒、风热、过敏和肺虚四型,分别以三拗汤加味、自拟银菊汤、抗过敏汤合黛蛤散法和自拟降气汤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咳嗽 中药疗法
  • 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用药思路探讨

    作者:赵土亮

    针对慢性肝炎的综合治疗措施,中西药具有优势互补性,治疗宜各取所长.中药治疗应当辨证为主,证病结合.而对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无脉证可辨的患者,可以按病论治,采用定法治疗,并据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证加减,使中西医药有机地结合.

  • 经行吐衄辨治

    作者:张晓丹;侯玉华

    经行吐衄属中医月经前后诸症范畴,中医辨治有着独特疗效.本文强调了该病的发病机理与内科吐衄有着本质区别,认为该病所逆之血不是局部的络伤血出,而是经血的逆行,故治疗不能循其常理,切勿见血止血,而以清降顺气为主,引血下行.并附2例典型病例.

  • 自拟熏洗方治疗新旧软组织损伤167例

    作者:邓祖洪

    中药熏洗是中医治疗新旧软组织损伤的一大特色.作者运用自拟熏洗方治疗新旧软组织损伤167例,治愈123例,好转35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4.6%.

  • 改良术配合中药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性便秘

    作者:陈萍;舒洪权;徐炜华

    自行设计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引起的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手术法.通过58例临床实践,证明经直肠入路的耻骨直肠肌松解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洗能直接解除便秘症状,并且避免传统术式易引起出血、感染的情况,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值得推广.

  • 重度颅脑损伤治验1例

    作者:陈立爱;刘晓艳

    报道一例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医治疗过程中,始终谨守病机,分别阴阳虚实,掌握先后缓急,辨证施治,终获得满意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脱垂35例

    作者:刘明全

    观察内服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结果:单纯中药内 .服治疗不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好,而完全性重度直肠脱垂需联合化痔液注射治疗,操作简便,痛苦小,安全可靠,无后遗症与并发症.

  • 自拟茯苓颈舒煮散治疗颈椎骨质增生178例

    作者:葛雷均;段海涛;许世瑞

    运用自拟茯苓颈舒煮散治疗颈椎骨质增生178例.结果:显效98例,占55%;有效74例,占41.5%;无效6例,占3.5%.提示本方通阳利水、活血化瘀,消除骨细胞炎性水肿疗效较理想.

  • 自拟驱风消疹汤加自血疗法治疗顽固性荨麻疹57例

    作者:沈志忠;沈小军

    本文运用自拟驱风消疹汤加自血疗法治疗顽固性荨麻疹57例,痊愈39例占68.4%,好转11例占19.3%,无效7例占12.3%,总有效率达88%,效果满意,且无不良反应.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

    作者:范义平;刘伟军;蒋泰媛

    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12例,术后2周加用中药外洗,主动功能活动,结果优6例,良5例,疗效明显高于西医治疗.

  • 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胸胁进挫伤42例

    作者:罗建平;李先樑

    采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胸胁进挫伤42例,总有效率95.2%.提示本方法具有活血化瘀,宽胸理气,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痉挛之功效,是治疗胸胁进挫伤的有效方法.

  • 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泻86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世卿

    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伤食泻86例,结果治愈68例,好转1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7.67%.治愈时间短1天,长5天,平均3.25天.同时还发现病程短及年龄小者效果明显.

  • 膈俞穴位注射治疗呃逆122例

    作者:麦风香

    采用膈俞为主穴进行穴位注射,实证配中脘,虚证配足三里,治疗术后、癌肿放化疗后、脑血管疾病等出现的呃逆共122例,结果治疗1次痊愈者45例,2次而愈者38例,3次而愈者31例,无效者8例,总治愈率为93%.

    关键词: 呃逆 穴位注射 膈俞
  • 化脓灸临床应用验案举隅

    作者:邓柏颖

    采用化脓灸法治疗频发室早、支扩咯血、中风、神经性呕吐、高血压等急重危症均一次起效或痊愈,显示了前人"坚顽之疾……莫妙于灸"、"保命之法,灼灸第一"的深刻寓意及正确性.

    关键词: 化脓灸 主穴 验案
  • 过梁针法临床应用

    作者:段海涛

    过梁针是针刺的一种透穴法,选用与疾病相关的、位于肘膝肩关节等部位的、体位相互对称的阴阳二条经脉的两个穴位为组穴,进行透刺得气,以调整阴阳治疗疾病.作者用过梁针法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有独特疗效,是一种值得同道研讨和不断完善的针法.

    关键词: 过梁针法 临床应用
  • 麦粒灸叩刺拔罐法的临床运用

    作者:黄迪君

    本文介绍了麦粒灸叩刺拔罐法的操作要领,并指出在应用中应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前提下,同时注重取穴少而精、施术贵"治神"、辨病辨证施术等获效环节,后列举了其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以示范.

  • 自拟消增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52例

    作者:朱惠莲

    以疏肝益肾、化痰散结之法,用自拟消增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52例,结果痊愈40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4%.

  • 辨证治疗置环后月经失调78例

    作者:田李军

    根据中医辨证,将置环后月经失调证分为肾气不固、瘀血内阻、湿热蕴结三个证型进行论治,临床治疗78例,治愈27例,显效36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8%.

  • 加味生化汤回乳213例

    作者:王春芳;张淑杰;刘玉芝

    为观察加味生化汤对哺乳期断乳及中期妊娠引产、死胎、死产产后回奶的效果,对213例患者采用加味生化汤治疗,连服3天停药.结果:总有效率为97%,乳房胀硬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加味生化汤回乳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

    作者:樊小玲

    采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观察治疗5天、15天的临床效果,并设西药治疗组48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西药好.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临床观察

    作者:吴心芳;方益民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6%.提示:本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有独特的功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27例

    作者:潘兴成

    运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27例.结果治疗后24例阻塞性不孕均正常妊娠,未能怀孕3例中,1例输卵管已经复通,1例为输卵管结核,1例为多囊卵巢.结论:通过27例临床观察,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按气滞血瘀、冲任瘀阻的病机立论,运用王氏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通络的立法治则是吻合一致的[1],故能收到满意效果.

  • 徐振晔辨治肺癌经验

    作者:邓海滨;王中奇

    徐振晔主任医师潜心研究肺癌的中西医治疗二十余年,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肺癌经验丰富,认为正虚邪侵是肺癌的基本病因病机,临证重视舌诊,详辨病证,衷中参西,善顾护肺脾肾,强化后天之本,用药颇具特色,疗效卓著.

  • 杨兆钢教授芒针疗法的辨证思路

    作者:薛彩莲;赵慧芳

    杨兆钢教授芒针治病善于辨证施治.首先以八纲辨证为总纲来确定治疗大法,即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杨师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的深浅,强调针刺的方向和深度,采用了直接深透以及定向深透等刺法,运用非常轻巧的补虚泻实手法,通过经络感传,气至病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抗病治病目的.其次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指导确定腧穴处方.杨师制定了疏通枢纽、高位取穴、直达病所、以病为腧的取穴原则,芒针治病除选用一些重用穴外,还采用了创用穴,这些穴位在治疗前列腺病、胃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顽症痼疾方面,疗效显著.因人施治,精选不同的针刺手法,也是辨证施治的重要体现.根据人体的不同表现,在芒刺选用的穴位上施行不同的手法,同时变换针刺的方向、深度,针刺感应向不同的方面放射,通过经络感传,气至病所,抗病治病.

  • 王明芳用内眼辨证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

    作者:姚大莉

    本文介绍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王明芳教授用内眼辨证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经验.主要依据眼底所见将本病概括为脾虚湿困、痰瘀互结及肝肾两虚三个基本证型.分别以三仁汤加减、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及驻景丸加减治之.

  • 鲁贤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

    作者:何永生;鲁冰丰

    鲁贤昌有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丰富经验.临床上他十分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辨证论治,并在实践中筛制了有很好治疗效果的通痹良方;(2)善用温药通痹;(3)坚持衷中参西,西为中用,标本兼治;(4)严格把握激素的适应症.

  • 周次清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

    作者:孟繁蕴;翟聚良;张艳东

    周次清老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本虚为重点,本虚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瘀血脉阻是建立在气虚、阳虚、阴虚、血虚的阴阳失调的基础上.治疗上在补虚的同时适量配伍泻阴火之药,充分体现了"元气不足而心火独亢,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精髓.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腮腺炎脑膜脑炎60例

    作者:张秀春;刘玉

    60例腮腺炎脑膜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组,采用清热解毒、开窍,西药组采用对症处理.结果显示中西药组疗效好,有效率这96%.

  • 活血化瘀药在治疗小儿哮喘中的配伍应用

    作者:陈黎

    活血化瘀可以明显增加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可以降低血小板集聚性,抗凝,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系统,阻断或控制气道高反应.在使用祛风、理气、化痰、扶正等方法的同时,配伍活血化瘀之品,对治疗小儿哮喘有较好的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131例

    作者:彭怀晴;张明月;李娟

    以祖国医学"咽喉诸病皆属于火"为理论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131例,总有效率98.5%,治愈率66.4%.

  • 自拟疏风清泻汤治疗口腔溃疡80例

    作者:邱美兰

    自拟疏风清泻汤治疗口腔溃疡80例,56例单服药者有效率达98.2%,24例加用锡类散者有效率100%.

  • 清咽散结汤治疗早期声带小结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进宝;田丰华;王济生

    祖国医学认为早期声带小结主要由痰热凝结所致,治疗应以清咽化痰、散结开音为主.作者用清咽散结汤治疗早期声带小结78例,其中治愈56例,好转2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31%.而对已形成的硬性小结以手术摘除为宜.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12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磊昌

    慢性咽炎是咽喉科中的常见病,病因复杂,治疗不易,且易复发.目前尚无较好的方法治疗本病,临床上单用西医抗炎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西药辨病以治其标,中药辨证以求其本,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风药在脾胃病中的配伍应用

    作者:张晓峰

    风药治脾,始于东垣,后世医家多有发挥.本文从升发脾阳,散化湿邪,疏肝解郁,发散郁火,调理气机五个方面阐述了风药在治疗脾胃病中的配伍应用,以供临床参考.

  • 对川芎与连翘配伍运用的探讨

    作者:李立

    本文通过对川芎与连翘配伍的文献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认为二者配伍在血瘀证的治疗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 扁平疣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作者:吴军;黄莺;肖江

    扁平疣是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药治疗效果颇佳,前景良好.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扁平疣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认为有必要加强对照总结和实验研究,以开发出可广泛运用于临床的纯中药制剂.

  • 阴阳十解话《伤寒》

    作者:朱家利

    本文作者在准确把握黄帝<内经>之阴阳学说与仲景医学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阴阳在<伤寒论>中的运用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首次从十个方面阐述了阴阳在伤寒条文中的具体含义.思路开阔,逻辑严密,语多见地,富有新意.

    关键词: 阴阳十解 伤寒
  • 试论《内经》开阖枢学说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显宜;汪世平

    本文从生理、病理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对内经开阖枢学说的临床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四川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